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教案大全>《整理和复习数学教案

整理和复习数学教案

时间:2024-04-11 14:58:25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整理和复习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整理和复习数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整理和复习数学教案

整理和复习数学教案1

  (一)知识教学点

  1.整理和复习多位数的读写法。

  2.整理和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3,整理和复习运算定律。

  (二)能力调练点

  1.正确读写多位数。

  2.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每个算式中各部分间的关系。

  3.熟练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三)咎育渗透点

  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羹育渗遏点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

  1.教学重点:加强对基本概念的掌握。

  2.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口算卡片、投影仪、投影片。

  (一)整理

  1.第74页第1题。

  (1)引导学生回忆、交流。

  (2)投影出示,第74页第1题。

  2.第74页第2题。

  (1)引导学生回忆、交流。

  (2)投影出示,第74页第2题。

  (二)练习

  1.互相写数进行读写练习。

  2.练习十七第1题,投影出示。

  (边整理边练习,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学习更有兴趣。)

  (三)整理

  1.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四则运算。

  2.通过图示,了解各部分间关系。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

  的运算叫加法。

  烁慌之莞二贮个加数

  的简便运算叫乘法。

  除法是乘法逆:

  “4\[一个因数二积÷另一个因数

  蠢数,-淄巍’‘飞重严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减法。

  关系/盖盂兰裴羞盂驾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除法。

  关系逻云三苎善÷慧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有余数除法

  关于减法和除法的联系可以暂不向学生介绍。

  (四)练习

  1.练习十七第2、3题,投影出示,分组合作学习。

  2.练习十七第4、5题分组练习,订正时说一说怎样想的?

  3.独立练习,练习十七第6题。

  (五)整理

  1.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乘法运算定律。

  2.归纳乘法运算定律,举例说明。

  乘法交换律oX凸二厶Xo

  乘法结合律(口X厶)Xc二oX(厶Xc)

  乘法分配律(O+6)Xc二OXc+6X

  3.回忆还学过什么运算定律,举例说明。

  力口法交换律o+凸二凸+o

  力口法结合律(d+凸)+c二口+(厶+c)

  4.引导学生比较,防止混淆。

  5.运用运算定律,有什么好处?

  同组合作交流。

  (六)练习

  1.口算,练习十七第7题,投影出示。

  2.练习十七第8题,投影出示。

  3.练习十七第9题,分组合作学习,互相订正。

  4.独立练习,练习十七第10、11题。

  (整理和练习,可以穿插进行,边整理边练习,使学生掌握概念,提高计算能

  独立练习可视为作业。)

  (七)全课小结(略)

整理和复习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教材P83整理与复习第2题及练习十八第3~9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熟练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分析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使学生能正确地列出方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分析、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在利用迁移、类推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句,找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对关键句所叙述的等量关系的理解。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学练结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回忆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1.引入:前面我们复习了方程的意义和根据等式关系解方程,现在我们继续来结合实际列方程解决问题。

  师:想一想,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小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1)审题,设未知数x 。

  (2)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

  (3)解方程。

  (4)检验、写答句。

  2.哪一步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划出第2步)根据你的做题经验,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找到等量关系?

  学生汇报:找关键句子。

  即时练习,完成教材第83页整理和复习第2题。

  二、分类

  师: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水果店也能发现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看这些水果多新鲜呀!小玲的妈妈买了三种水果,它们的价钱有什么关系呢?根据妈妈给出的信息,同桌互相说一说它们的`等量关系。

  1.出示关键句子,说说等量关系。

  (1)4千克苹果和2千克的橙子共34元。

  (2)2千克的橙子比4千克苹果便宜6元。

  (3)买苹果和桃子各1千克共用11元,每千克桃子的价钱是苹果的1.2倍。

  (4)1千克的桃子比苹果贵1元,每千克桃子的价钱是苹果的1.2倍。

  (5)买橙子的价钱比苹果的3倍多5元。

  (6)3千克的桃子比6千克的香蕉贵9元

  2.分类。

  师:根据以前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把它们分一分类,并把同类的序号分别写在横线上。

  3.请学生上台分类,预设分成两种类型:(1)和差关系。(2)和倍、差倍关系。

  4.小结。

  列方程解决问题时,可以利用以上两种类型很快地找出等量关系,从而列出方程。

  三、列方程解答问题,对学生进行查缺补漏

  师:现在请大家利用关键句子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1.妈妈买来的2千克橙子比4千克苹果便宜6元,每千克苹果多少元?

  2.买苹果和桃子各1千克共用了11元,每千克桃子的价钱是苹果的1.2倍。每千克苹果和桃子各是多少元?

  (1)学生试做。

  (2)汇报过程。(从哪里找到等量关系的,如何列方程解答。)

  (3)查缺补漏。(请同学帮助解决错例问题。)

  (4)小结:我们在做题时要根据题意认真审题,根据题目中关键句子所表示的和差、差倍或和倍的关系,找准等量关系,从而准确地列出方程解答。

  四、综合练习

  师:现在我们进行能力大比拼,看谁能很快地写出数量关系,并列出方程。

  1.完成教材第84页的第3题。

  提问:列方程解应用题有哪些步骤?验算时要注意什么?

  2.完成教材第84页的第4题。

  ⑴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⑵小组交流,列出式子。

  ⑶派出代表,将交流的结果展示给其他同学

  3.拓展练习

  教材第85页第7、9题。学生独立解答,然的小组讨论交流。小组订正。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说说收获,教师点评。

  作业:教材第84~85练习十八第4、5、6题。

整理和复习数学教案3

  复习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人法”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复习重点:进一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

  复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0÷5.381.4÷0.20.15×680÷0.58.5×0.2

  1.25×0.83.9÷103.9÷1.30.63÷0.90.17×0.4

  2.填表。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10.395

  2.047

  0.9292......

  二、复习指导

  1.小数乘、除法的意义。

  (1)填空。

  ①6.5×3表示()

  ②6.5×0.3表示()

  ③8.4÷0.4表示()

  ④8.4÷4表示()

  (2)思考并回答。

  ①小数乘以整数以及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各是什么?

  ②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相同,是什么?

  2.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1)计算下面各题。(指4名学生板演。)

  0.67×7.50.125×0.241.89÷0.547.1÷0.125

  ①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的位置是怎样确定的?点小数点时积的小数位数不够,应怎么办?

  ②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怎样确定商的小数点位置?

  (3)由学生小结出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三、课堂练习

  1.练习九第3题:计算下面各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0.35×0.20xx.1-0.9091.3÷0.03

  0.78+5.4366.509÷0.2718.114+9.987

  589.76÷160.25×32.50.68÷0.95

  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取积、商的近似值,再让学生按要求计算出结果,师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订正。

  2.练习九第4题:一个纺织厂平均每小时生产棉纱927.5千克。如果每千克棉纱织布7.2米,这个厂每小时生产的棉纱可以织多少米布?

  生独立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

  四、作业

  练习九第1、2题

整理和复习数学教案4

  【教学内容】

  教材第47~49页整理和复习、练习十。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梳理所学内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初步的整理、归纳能力。

  2、进一步体会学习计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体会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养成认真计算、自觉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进一步掌握万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难点:学会整理知识。

  【教学过程】

  一、小组互动,再现回忆

  1、出示整理和复习第1题,提问引入复习。

  (1)这是我们学过的三位数加三位数,你知道哪些算式中的个位相加不需要进位?哪些算式中个位、十位都要进位?

  (2)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小组内议一议,说一说,再指名回答问题,然后教师归纳出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

  (3)算一算。

  学生独立练习,同时指名板演。

  2、出示整理和复习第2题,提问:

  (1)这个单元我们除了学习万以内数的加法,还学习了哪些知识?

  (2)想一想,哪些算式中的十位相减不需要退位?哪些算式中个位、十位相减都要退位?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怎样检验自己算得对不对?小组内讨论交流,说一说,议一议,再指名回答,师归纳出万以内减法的计算法则和验算加、减法的`方法。

  (3)算一算,并从以上的加减法算式中各选一个验算。

  3、出示整理和复习第3题。

  (1)两小题有什么不一样?指名回答。(第(1)小题要计算出准确得数,第(2)小题估算就行)

  (2)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检查。

  (3)订正时针对第(2)小题各式,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的?小组内交流,小组代表回答估算方法。教师归纳万以内的加减法估算的方法。

  (4)第(3)小题:从题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要求什么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小组讨论交流,互相说一说,由小组代表汇报。

  二、归纳整理,构建知识网络

  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对知识板块进行梳理、归纳、小结。

  然后小组代表汇报整理结果。

  三、复习提高

  1、练习十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然后引导反馈,集体订正。

  2、练习十第2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注意所求的问题不一样,需要的信息也不一样。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最后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集体订正。

  3、练习十第3题。

  仔细检查,这几个竖式算得对吗?错在哪里?小组交流后,学生在教材上修改。

  4、练习十第4题。

  学生独立练习,指几个学生板演,然后以1000-7为例,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集体订正。

  5、练习十第5题。

  先说说每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小组交流。指名回答运算顺序。

  然后学生独立练习,强调要注意运算顺序。

  6、练习十第6题。

  用500元可以买哪些商品?小组讨论交流后完成,小组内交流检查。

  7、练习十第7题。

  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选择合适的策略来解决。

  学生独立练习,完成后小组内交流检查。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的复习整理,你有哪些收获?

整理和复习数学教案5


  知识整理

  1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形成支识网络。

  2我们学习哪些知识?用合适的方法把知识间联系表示出来。汇报同学互相补充。

  复习概念

  什么叫比?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什么叫解比例?怎样解比例,根据什么?

  什么叫呈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关系?什么叫反比例的关系?

  什么叫比例尺?关系式是什么?

  基础练习

  1填空

  六年级二班少先队员的人数是六年级一班的8/9一班与二班人数比是( )。

  小圆的半径是2厘米,大圆的半径是3厘米。大圆和小圆的周长比是( )。

  甲乙两数的`比是5:3。乙数是60,甲数是( )。

  2、解比例

  5/x=10/3 40/24=5/x

  3 、完成26页2、3题

  综合练习

  1、 A×1/6=B×1/5 A:B=( ):( )

  2、9;3=36:12如果第三项减去12,那么第一项应减去多少?

  3用5、2、15、6四个数组成两个比例( ):( )、( ):( )

  实践与应用

  1、如果A=C/B那当( )一定时,( )和( )成正比例。当( )一定时,( )和( )成反比例。

  2、一块直角三角形钢板用1/200的比例尺画在纸上,这两条直角边的和是5.4它们的比是5:4,这块钢板的实际面积是多少?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比例的意义

  比例 比例的性质

  解比例

  正反比例 正方比例的意义

  正反比例的判断方法

  比例应用题 正比例应用题

  反比例应用体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区分比和比例。

  2、使学生能正确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判断。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整理和复习数学教案6

  第一课时

  复习内容:用字母表示数和简易方程(整理和复习第1~3题,练习三十一第1~3题。)

  复习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

  2.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并能正确地解简易方程,列方程解文字叙述题。

  复习重点: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正确地解简易方程。

  复习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填空。

  (1)排球队共有队员a人,女队员有7人,男队员有()人。

  (2)1千克大米的价钱是1。50元,买x千克大米应付()元。

  (3)甲数比乙数的3倍还多a,甲数是x,乙数是();如果乙数是x,那么甲数是()。

  2.省略乘号,写出下面的式子。

  3a9xa4y5ax

  3.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

  (1)12+x=13

  (2)2。5-0。5=2

  (3)5x>3

  (4)14。6-7x=0。6

  (5)x=0

  (6)9=3x

  4.在1、2、3、4、5各数中,哪个数是方程9x-3=24的解。

  二、复习指导

  1.揭示课题:用字母表示数和简易方程(板书)。

  2.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1)用字母表示数。

  ①举例说明用字母表示数有哪些作用?(用字母可以表示数,还可以表示数量关系,如小明比小红重2千克,用a表示小明的体重,那么小红的体重就是a2。)

  ②让学生回答: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号怎样简写、略写?

  ③让学生做P。133页第1题的第(1)小题,说说一星期跑步的米数为什么用7x表示,现在每天跑的米数为什么用x+200表示。

  (2)含有字母的式子求值。

  ①教师说明: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当字母所代表的数值一确定,这个式子的值也就确定了。如上面的'例子,当小明的体重是30千克时,即a=30,就可以求出a-2的值。

  ②学生做P。133页第1题的第(2)小题:说一说x=500表示什么意思,求出的7x和x+200的值各代表什么。

  3。复习简易方程。

  (1)举例说明什么是方程,什么是方程的解。

  (2)怎样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怎样检验求出的未知数是不是原方程的解?(使学生明确: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要把握二点,第一含有未知数,第二必须是等式。检验方程的解是把求出的未知数的值代人原方程检验,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如果相等,说明求出的未知数的值是原方程的解。

  (3)复习简易方程的解法、步骤及检验方法、书写格式。

  教师板书出①、②、③三个方程,让学生口述解法,使学生明确这几个方程可以直接根据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出来。如6x=30,可以根据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把6x看作因数,30看作积,根据因数=积另一个因数,x=306,求得x=5。

  ①x-5=30②x+12=42③6x=30⑧5x+x

  ④x-5+12=42⑤6x+12=42

  ⑥6x+62=42

  ⑦6(x+2)=42

  然后出示④,让学生看看这个方程有什么特点,使学生看到④是由①、②两个方程复合而成的,⑤是由②、③两个方程复合而成的。等号左边有两步运算,引导学生说出先把哪一部分看作什么数,分两步解。然后由⑤导出⑥,再由⑥导出⑦,引导学生说出这两个方程的联系和解法。最后由③导出⑧,引导学生说出⑧和③的联系及解法。

  (4)学生独立做P。133页第3题,做完后,集体检查订正。

  三、课堂练习

  练习三十一第13题。

  第二课时

  复习内容:用方程和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整理和复习的第4、5题,练习三十一第4~10题和思考题。)

  复习要求: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进一步明确列方程解和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区别,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两种解法解应用题的能力。

  复习重点:分析应用题中数量关系的特点,恰当地选择解题方法。

  复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解方程。

  (1)952+7x=253(2)0。58-10x=3。5

  (3)4x+5x6=94(4)90-3x=21

  2.师徒合做180个零件。师傅每小时做18个,徒弟每小时做12个,几小时做完?(先用算术方法解,再用方程解。)

  3.某机械厂今年每月生产机床150台,比去年每月产量的3倍少30台,去年每月生产机床多少台?

  二、复习指导

  1.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

  (1)指名学生说一说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并说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找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

  (2)出示P。133页第4题的第(1)小题,说说设哪个量为x,数量间有几种等量关系,看看哪一种列方程比较简便。方程是:8x+80=224或224-8x=800

  然后出示第(2)小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原题是怎样解答的?题目改编后,又是怎样解答的?

  原题的方程可列为:①383。5+3。5x=245,②(38+x)3。5=245,③245-3。5x=383。5。

  改编成求多少小时相遇的应用题后,用算术方法解,其算式是:245(38+32)=3。5(小时)。

  接着出示第(3)小题,让学生说说这道题里有几个未知量,怎么办?使学生明确,可以先把其中一个未知量设为x,另一个未知量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然后再根据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并注意检验。方程是:3x-x=9。

  2.复习列方程解和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比较。

  (1)出示P。133页第5题,先让学生用算术方法解,再用方程解。

  (2)解答完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两种方法有什么区别,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用方程解,未知数用字母表示,参加列式,然后根据题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进行解答;用算术方法解,未知数不参加列式,要根据题目中已知数和未知数间的关系,确定解答步骤,再列式计算。

  (3)然后教师指出:在解答应用题时,除了题目中指定解题方法的以外,都可以根据题目中数量关系的特点,选择解题的方法。

  3.练习三十一第9题。

  第9题中,给出的三个方程都是对的。

  第一个方程是用x表示甲数,则乙数为x3,然后根据两数的差是8来列方程。第二个方程是用工表示乙数,则甲数为x+8。第三个方程是用x表示甲数,则乙数为x-8。后两个方程都是根据甲数是乙数的3倍这一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的。

  4.练习三十一第10题。

  第10题,适合列方程解。设宽x厘米,根据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得2(2x+x)=30,也可以列成2x+x=302。

  5.思考题。

  可以这样想:两种球的数目相等,乒乓球取完时,羽毛球还剩6个,说明乒乓球多取了6个。而每次乒乓球多取2个,可见一共取了3次。算式是6(53)。用方程解,可以设一共取了x次,同理可得(53)x=6,解方程得x=3。再求两种球各有多少可有两种算法:53或33+6。

  三、课堂练习

  练习三十一第48题。

整理和复习数学教案7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提升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掌握水平

  2、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商不变的性质。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的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两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2、打开数学书看第五单元的内容,看看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本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复习除法口算

  1)直接说结果。

  720÷80= 480÷60= 360÷90=

  240÷30= 420÷70= 900÷30=

  180÷20= 560÷80= 250÷50=

  450÷90= 630÷70= 4000÷80=

  说一说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小结:口算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可从除法意义上想得数,也可用乘法去想,算后要验算一下,验算时可以用乘法来验算

  2)估算

  368÷60≈422÷80≈720÷89≈ 722÷90≈ 350÷68≈ 455÷70≈

  578÷60≈ 507÷80≈289÷50≈

  说一说估算的方法是什么?

  小结:两位数除法的估算,一般是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结果。

  3)直接写出得数

  26÷2= 55÷5= 280÷40=

  85÷5= 640÷80= 81÷3=

  360÷90= 96÷4= 78÷6=

  根据什么算出结果的?小结:商的变化规律

  在除法里,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2、复习笔算

  1)816÷51= 665÷25= 816÷51=

  1826÷83= 3672÷18= 1584÷48=

  4325÷48=3276÷84=

  组织学生笔算,说一说试商的方法和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2)灵活试商法

  同商比较 折半估商“5”

  同头无除商“9”“8”

  三、练习

  1、整理和复习(第96页)

  出示图表,问:解决上面的问题,你用了什么计算方法?

  接着往下算。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完成练习十八的2、3、4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第97---98页1、5、6

整理和复习数学教案8

  教学内容:

  课本P90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加深对乘法意义的认识,复习巩固1~9的乘法口诀以及倍数关系的有关问题,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2、对所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进行总结与反思,系统认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的培养。

  教学重点、难点:

  熟记口诀是重点,运用口诀解决问实际题是难点。

  教学准备:

  口诀卡片、空白的”九九乘法口诀表“

  教学过程:

  一、归纳整理、互相交流

  1、师:提问

  请同学们想一想咱们一起学习了第六单元,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生:举手说自己学会了什么。

  2、整理乘法口诀表

  (1)集体回忆整理乘法口诀表。

  生:独立用算式表示出所有乘法口诀。

  (2)展示评价学生的作业

  3、介绍”九九歌“

  (1)自己从课本90页中找到答案。

  4、整理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1)回忆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2)小组合作:提出一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3)结合学生举的实例来回忆总结这类题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对所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进行总结与反思,系统认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的能力。复习巩固1~9的乘法口诀以及倍数关系的有关问题,加深对乘法意义的认识,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二、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1、基本练习

  (1)、完成91页第一题。(完成后,同桌开火车对答案)

  (2)分蛋糕。(91页第二题),做完后举手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综合练习

  (1)观察水上巴蕾舞,课本91页第三题,看问题,小组讨论,独立完成。

  (2)展示时说解题思路。

  (3)独立分析完成四题

  3、创新练习

  自己编出自己心中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表现得怎样?

  四、随堂练习。

  第十四课时实践活动

整理和复习数学教案9

  教学内容:教材63页“和复习”

  目的要求:复习有关乘法口诀和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内容,用1~9的口诀求商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除法的排列规律。

  教学重点:沟通乘、除法的联系,掌握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应用表内乘除的知识和倍的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和复习

  1、用乘法口诀求商

  发给学生一张空白的表格,组织学生根据45句乘法口诀写出45道除法算式。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一定的规律合作排列除法算式。

  3、指导复习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1)让学生看第2题的图,用自己的话解读题意。

  (2)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步骤,确立先求全班认输,再求可分的组数,然后计算。

  (3)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体会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解题策略。

  二、练习十四

  第1题:先算出每道题的结果,写在对应动物的下面,然后再将所得7个结果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第2题:采用计时方式,进行百以内加、减、乘、除口算的复习。

  第3题:以动物园的鸽子为题材,提出不同的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确实有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

  第4、6题:以乘除混合运算为主的练习,使学生对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理解和记忆得更牢固。

  第5题:通过游戏复习表内乘除和倍的概念,两人一组进行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理解“倍”的意义。

  第7题:是需通过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独立进行解答。

  第8题:是一道开放型问题,以学生游泳为背景,给出多个信息,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从中体会数学就在身边,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第9题:是通过游戏复习倍的概念,体会数的大小和数学学习的趣味,培养学生的数感。

  第10题: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利用混合运算进行逆向推理的练习,先让学生自主探索,自己填上合适的数,然后组织交流,说一说填数的策略。

  三、。

  教学反思:

整理和复习数学教案10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33页。

  【课程标准描述】

  能计算两位数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学习目标】

  1. 经历归纳、整理知识的过程,学会有条理的思考,提高归纳整理能力。

  2. 经历回顾和整理多位数除一位数的除法口算、估算、笔算方法的过程,熟练掌握计算方法,会运用乘法验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灵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通过回顾和计算体验的过程,找出计算过程中的易错点。借助易错数字的描红,进一步明确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

  经历归纳、整理知识的过程,学会有条理的思考。

  【评价活动方案】

  1.借助知识结构图,通过回顾与整理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以评价学习目标1。

  2.通过闯第一、二关,关注学生能否找出易错点,掌握计算方法,以评价学习目标2。

  3.通过闯第三关,关注学生是否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以评价学习目标3。

  【学习过程】

  一、回顾整理 (评价目标1)

  在《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几部分的内容?

  二、“职位”PK赛

  规则:三人一组。职位分为A、B、C三种职位,分别为“组长”、“副组长”、“改错监督员”。在闯三关的'过程中,A同学计分,根据本节课得分,并综合本单元学习过程中组员所得的分数,进行核分,按分值获得下一单元的学习职位。

  1. 第一关:口算 (评价目标2)

  要求:手势表示答案。

  80÷4= 900÷3= 450÷5=

  0÷8= 69÷3= 1800÷3=

  ⑴提问:你是怎样进行口算的?

  口算时,你使用的是什么方法?

  预设:利用表内乘法计算

  利用表内除法计算

  利用数的组成计算

  鼓励算法多样化。

  ⑵强调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 第二关:易错点攻破 (评价目标2)

  ⑴估算

  352÷8≈ 408÷4≈ 365÷9≈

  预设一:352≈320

  预设二:352≈400

  讨论:

  ①352估成320或400,是否合理?

  ②如果进行评价,估成哪个数能得三颗星?为什么?

  归纳:利用表内乘法解决;越接近原数越好。

  ⑵笔算

  372÷3= 417÷4=

  352÷8= 650÷5=

  408÷4= 365÷9=

  ①每组派一名代表板演计算过程;

  ②小组讨论:由A同学组织。

  在笔算的过程中,哪些是易错点或需要特别关注的地方,请进行描红。

  ③各小组派代表讲解易错点。

  预设:相同数位要对齐;

  当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字除以除数不够商1时,要和下一位合并后继续除,商的最高位要写在十位上;

  0除以任何不是0 的数都得0;

  当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时,应在这一位上面商0,0起到占位作用。

  注意解决完一位,再看下一位。

  横式的得数别忘了写余数;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被除数末尾有0,且十位除完后没有余数时,十位相减完毕后,在十位下方写0;个位商0。

  被除数末尾有0,且十位除完仍有余数时,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被除数个位上的数就是余数。

  ⑶验算

  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商×除数=被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验算: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⑷利用口诀记忆

  除法要从高位起,除完一位看下位;

  除到哪位商哪位,不够商1就商0;

  除完记得比一比,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3. 第三关:秀本事 (评价目标3)

  要求:选择一道之前最容易出错的题目类型,用合适的方法,独立解答。

  题目1:每天加工一个零件需要3名工人一起完成,工厂有120名工人,一天能加工多少个零件?

  题目2:小林家到学校有500米。他每天上学大约走8分钟,他每分钟大约走几十米?

  题目3:三年级的225名学生要乘5辆车去植物园,如果每辆车坐的人同样多,每辆车应该做多少人?

  提问:你选择了什么样的方法?为什么?

  预设:题目1选取口算方法,因为可以利用表内乘法解决,非常简单。

  题目2选取估算方法,因为只需要求“大约、大概是多少”。

  题目3选取笔算方法,因为数字较大,比较难。

  小结:选择计算方法的时候,可以根据算式的难易程度、根据题意、根据自己的实际掌握情况,做到灵活选择,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三、提升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了哪些提升?

  【学习目标检测】

  1.直接写出得数。

  900÷3= 400÷5= 48÷2= 187÷6≈

  2.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51÷3=

  615÷3=

  *814÷9=

整理和复习数学教案11

  教学内容:

  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的:

  1、通过复习,使学生理清各种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能够应用面积计算公式,熟练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组合图形的面积。

  3、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熟练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及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准备: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磁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想一想,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对第五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2、在小组内说一说,你学会了什么?

  二、知识梳理,形成网络

  1、复习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1)老师分别出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让学生说一说各个图形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老师根据学生所说,演示转化过程,形成如教材96页的板书。

  (2)从整理图中能看出各种图形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回答后老师简要小结。

  2、练一练:

  老师出示下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核对。

  选择条件分别计算下列各图形的面积。

  3、师:刚才复习的是基本图形的面积,而由几个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叫什么?

  出示第96页的第2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集体核对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几种方法。

  学生可能会想到下面几种方法。

  比较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三、应用拓展

  1、练习十九第1题。

  (1)让学生审题,说一说解题步骤。

  (2)独立完成。

  (3)小组交流,说一说你的发现。

  (4)全班交流。

  师小结:几个图形都在两条平行线之间,说明它们的高是相等的,在高相等的条件下,面积不等,说明它们的高都不等。

  2、练习十九第4题。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第1小题,集体核对。

  (2)出示第2小题,让学生思考:能剪几棵这样的小树要考虑什么因素?能不能用纸的面积除以树的面积?

  想一想该如何摆放小树?让学生在草稿本上画一画示意图。

  集体订正,展示。

  四、小结:说一说今天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五、课堂作业:练习十九第2、3题。

  课后反思:

  视觉冲击波

  随着圣诞节的临近,美丽的对称图形——圣诞树给今天的数学课堂带来了一丝节日的气息。这美丽的图案会给数学课带来什么呢?

  1、纷繁数据的视觉冲击波

  教材97页第4题在仅仅只有12平方厘米的图示中共出现16个数据,可谓是场数据“盛宴”。这些纷繁的数据造成的强力视觉冲击波使学生们个个头昏眼花。虽然大家从图中清晰可辨圣诞树的面积被分成就是求三角形、两个梯形和一个长方形面积,但在实际求组合图形面积过程中他们就是被这些数据“缠绕”,无法“解脱”。全班在规定的`时间内仅5人列式计算正确。

  冲击波主要干扰到所有图形底的长度。无论是三角形的底,还是梯形的上下底都是学生易混易错之处。看来下次再教时,可利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勾画不同的图形,这样不仅能增强视觉效果,而且还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2、图案“海洋”的视觉冲击波

  第4题第2小题与练习第3题要求不同。第3题只要求出“大约”结果即可,而第4题却不能简单地用手工纸的面积除以小树的面积,它需要考虑实际的排列情况。教学伊始,我是通过画简单示意图的方式带领学生通过逻辑推理来解决。大家共想到两种剪法:一种是将圣诞树竖着依次排列共可剪5棵;另一种是将圣诞树横着依次排列,每排3棵,可剪2排,所以共可以剪6棵。在此基础再想有所突破就难了。此时,我顺势出示课前按标准尺寸剪好的“圣诞树”与手工纸框架图,请学生上台边展示并验证刚才的发现。通过实际操作许多学生都从第二种剪法找到突破口,“见缝插针”地将树的棵数由6提高到了8。喜悦的心情在同学们心中传播,“还能剪出更多树吗?”的想法一直萦绕在大家的脑中。

  学生中有人(魏紫瑞)指出按第3题的解法,这张纸大约可以剪出9棵这样的树。真的能行吗?《教学用书》中指明最多只能剪8棵呀!可这群孩子“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多久就有一名学生(王菁)最先“插树”成功。(如图)

  通过验证8+8+2+3=21厘米,这种摆放正好充分利用了纸的宽度,摆放成功。班上立即掌声雷动,这自发的掌声不仅仅是对她结果的充分肯定,更是对她敢于挑战权威精神的赞扬。同学们的研究热情此时达到沸点,一发不可收拾。9棵可行,那么10棵还能行吗?这时,我已经是欲罢不能。多名学生上台尝试后发现如果按正规摆法会“缺胳膊少腿”,但他们尝试将树斜着放在空隙中时再次成功。这次我无法通过计算来验证是否合理了。

  欣赏着图案“海洋”带来的视觉冲击,使我情不自禁地回味起同学们的精彩发现,我眼仍旧浮现出他们一张张成功后的笑脸,我深深地被这虽然色彩单调却凝聚着学生智慧的图案所折服。

整理和复习数学教案12

  知识与技能:1、通过整理和复习,提升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掌握水平2、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整理和复习本单元知识的全过程,牢固掌握知识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

  重点

  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商不变的性质。

  难点

  能够正确的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教具

  一、 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两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2、打开数学书看第五单元的内容,看看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本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1、复习除法口算

  1)直接说结果。

  720÷80=480÷60=360÷90=

  240÷30=420÷70=900÷30=

  180÷20=560÷80=250÷50=

  450÷90=630÷70=4000÷80=

  说一说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小结:口算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口算,可从除法意义上想得数,也可用乘法去想,算后要验算一下,验算时可以用乘法来验算

  2)估算

  368÷60≈422÷80≈720÷89≈722÷90≈350÷68≈455÷70≈

  578÷60≈507÷80≈289÷50≈

  说一说估算的方法是什么?

  小结:两位数除法的估算,一般是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结果。

  3)直接写出得数

  26÷2=55÷5=280÷40=

  85÷5=640÷80=81÷3=

  360÷90=96÷4=78÷6=

  根据什么算出结果的?

  学生看书,小组合作进行归纳

  学生思考,汇报发言

  口答结果,说口算的方法

  口答结果,说估算的方法

  学观察,根据被除数(除数)的变化,确定除数(被除数)怎样变化,商不变。

  整理归纳所学知识,构建知识结构,掌握和理解知识间的联系。

  通过练习,巩固口算和估算的方法

  使学生能运用商不变的规律确定商。

  巩固商不变的规律。

  10

  小结:商的变化规律

  在除法里,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2、复习笔算

  1)816÷51=665÷25=816÷51=

  1826÷83=3672÷18=1584÷48=

  4325÷48=3276÷84=

  组织学生笔算,说一说试商的方法和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2)灵活试商法

  同商比较折半估商“5”

  同头无除商“9”“8”

  三、练习

  1、整理和复习(第96页)

  出示图表,问:解决上面的问题,你用了什么计算方法?

  2、接着往下算。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3、完成练习十八的2、3、4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第97---98页1、5、6

  先独立笔算,然后在全班说一说计算的结果和笔算的方法

  说试商方法

  互相说一说题意,独立填写表格,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完成竖式计算。

  独立完成全班订正

  使学生掌握试商方法和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

  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课后小记

整理和复习数学教案1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P32-3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与复习”的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进一步发展学生估算意识,养成验算的习惯。

  3、进一步体会加减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发展估算意识,养成验算习惯。

  3、体会加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出示主题图,问:他们在争论什么?

  2、独立回忆“万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再小组内讨论,交流

  二、解决问题

  1、复习三位数加减法竖式计算题

  (1)先进行估算

  (2)独立完成计算,并说出计算方法

  (3)集体点评

  2、复习验算

  (1)验算方法

  (2)独立完成练习八第1题并验算

  (3)集体讨论

  3、复习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1)出示练习八第2题主题图

  ①说说图意

  ②小组内讨论

  ③独立解决问题

  ④组织学生集体交流

  (2)和复习第2题

  ①联系实际再提问

  ②集体讨论

整理和复习数学教案14

  教学要求:

  1、学会看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够根据图意写出算式,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一套口算卡片一套

  教学过程:

  一、口算

  12-7= 12-4= 12-3= 14-8=

  16-9= 6+8=13-6= 14-5=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评讲:16-9=?

  你是怎样想的?

  二、计算

  17-8-3=9+4-6= 11-6+7=

  5+9-8=5+4+6=8+7-9=

  (全班齐练,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比一比

  夺红旗,比一比,看哪个组能够最先夺到红旗

  要求:选出8个同学分成二组,进行接力赛。对于做得又对又快的组给予鼓励。

  1、11-8= 12-6= 13-7= 14-9=

  2、12-7= 13-8= 11-6= 15-9=

  四、看图

  电脑出示第4题的图

  1、让学生看图,同桌互说图意

  2、指名说图意

  3、学生列式解答,并与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再指名说

  五、用数学

  电脑出示课本26页第6题图

  师问:你看到了什么?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我看到农民伯伯今天收了7棵大白菜,14棵包菜,通过信息比较,我知道农民伯伯收的包菜比大白菜多,大白菜比包菜少。

  师:这位同学观察得很认真,获得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现在请同学们根据你所获得的信息,算一算“大白菜比包菜少几棵?包菜比大白菜多几棵?”

  你能解决图中提出的这个问题吗?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六、思维拓展

  1、出示教材26页第8题的情境图。

  2、指学生说图意。

  生:松树16棵,柳树9棵,白杨树5棵。

  师:栽的松树比柳树多几棵?找出松树的棵数,在找出柳树的棵数。用松树的棵数减去柳树的棵数。

  七、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整理和复习数学教案15

  一、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的练习课。(教材第44~45页练习九第3、4、7、8题)

  二、教学目标

  1.复习“已知两个数的和(差)及这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分数除法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两类分数除法应用题,使学生熟练掌握这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2.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

  重难点:熟练掌握这两类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只列式,不计算。(课件出示题目)

  (1)一条公路全长900 m,已修的米数是剩下的1/2。已修的、剩下的各有多少米?

  (2)修一条公路,甲队单独修要4天,乙队单独修要5天。两队合作,需要修多少天?

  点名学生回答,并说一说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的应用题。

  二、指导练习

  (一)已知两个数的和(差)及这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

  1.教学教材第44页练习九第3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明确应用题类型。

  (2)师:解决这类题有哪些方法?

  引导学生回顾用方程法和算术法解决。

  (3)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4)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点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5)师生共同归纳方法。

  2.教学教材第44页练习九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两人一组相互订正,最后集体订正。

  (二)分数除法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

  1.教学教材第45页练习九第7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师:这是什么类型的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是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

  师:这类问题有什么数量关系?

  引导学生说出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板书数量关系)

  师:总路程知道吗?

  引导学生发现也可设全程为单位“1”来解决问题。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4)点名学生回答,根据回答,板书:

  1÷1/2+1/3

  =1÷5/6

  =6/5(时)

  (5)教师小结:类似这样的行程问题也可按照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求解。

  2.教学教材第45页练习九第8题。

  点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最后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5页“练习九”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订正)

  解:设白昼是x小时,则黑夜是3/5x小时。

  x+3/5x=24 x=15

  3/5×15=9(时)

  2.教学教材第45页“练习九”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两人一组相互订正)

  1÷1/8+1/10=40/9(天)

  40/9<5,5天能种完。

  3.一项工作,甲单独做要10天完成,乙单独做要15天完成。甲、乙合做几天可以完成这项工作的4/5?(课件出示题目)

  4/5÷1/10+1/15=24/5(天)

  四、课堂小结

  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板书设计

  练习课

  第7题: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1÷1/2+1/3

  =1÷5/6

  =6/5(时)

  教学反思

  1.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练习过程中,尽量放手让学生去想、去做、去评。若有疑问,则与同桌或在小组内自由讨论交流,最后集体订正。

  2.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在思考、交流的过程时,一直处于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不断积极主动地表现自我,也鼓励学习较弱的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同时用积极的言语对他们的思路给予肯定,使学生有很好的情感体验。

【整理和复习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整理和复习》教案04-18

四年级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04-11

《整理与复习》教案01-25

整理与复习教案03-18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整理和复习》教案(通用12篇)06-16

一年级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04-03

《整理与复习》教案15篇02-26

整理与复习教案15篇03-19

六年级数学教案:《复习与整理一》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