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实用的语文教案10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能感悟人物的思想品质以及文章的表达方式。
4.能结合课文的内容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看课件。
直到今天,《本草纲目》仍被人誉为“中药宝库”,“东方医学巨典发”。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近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吧。
二、初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词。
2.两人一组轮读生字词。
3.学习生字(课件)
三、理清课文条理
1.齐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课件)
补充段落提纲:
(1)李时珍从小就对中药产生了
(第自然段)
(2)李时珍,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经验。
(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
(3)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经过。
(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
(4)介绍了《本草纲目》的`。
(第自然段)
2.课文主要写了李时珍的哪些事情?着重写了哪一件?
(1)捉白花蛇,数蛇身上的花纹。
(2)仔细研究皇家禁物榔梅。
(3)不辞劳苦地收集各种标本。
(4)冒着生命危险,亲身试药。
着重写了冒着生命危险,亲身试药的事。
四、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练字帖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内容,感悟李时珍的精神品质。
2.感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3.总结拓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教学重难点 感悟李时珍的精神品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第一部分
1.默读思考: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李时珍从小就对草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体会到李时珍具备了良好的医学天赋。
2.李时珍把各种草虫当成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3.把本段中的“摆弄”换成“玩弄”好不好?为什么?
三、学习第二部分
1.齐读这一部分。
2.这一部分介绍了哪些事,说明了说明?
3.学生交流。
四、学习第三部分
1.分组读课文,思考:
(1)这一部分记叙了什么内容?可以分为几层?
分三层。(8)(9)(10-14)
2.画出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大声读出来,并把自己的感受用概括的词语标注在书上。
3.交流感悟
(1)李时珍一头扎进这一天然宝库,终日活动在悬崖峭壁之间,晚上就寄居在药农沿山壁搭起的木板房中。大风吹来,木板房摇摇欲坠,四周狼嚎,不绝于耳。
环境描写表现了李时珍不畏艰险,不顾个人安危的精神品质。
(2)吃完药,李时珍对徒弟说:“等会儿药力发作,你用针扎我身上的穴位,用刀子在我手上划,看痛不痛。”
不一会儿,李时珍觉得天旋地转接着就昏过去了。徒弟用针扎、用刀尖划他的皮肤,他也不知道。
语言描写突出了李时珍勇于实践,为天下大众的利益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高尚医德。
4.李时珍具有哪些精神品质?
为了人类的健康和幸福,不顾个人安危,勇于实践,无私奉献。
五、学习第四部分
1.齐读课文
2.为什么说《本草纲目》是一部伟大的医药著作?找出段中的数字,说说它们的作用。
编写时间长,字数多,内容丰富,包含的药物多,比较全面。
3.你从《本草纲目》仍被人们誉为“中药宝库”“东方医学巨典”中体会到了什么?
《本草纲目》具有十分重要的医药价值,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高度赞扬。
六、学习表达
1.回忆课文内容,归纳中心。
本文讲述了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经过,赞扬了李时珍为了人类的健康和幸福,不顾个人安危,勇于实践,无私奉献精神。
2.总结写法
(1)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2)通过细节描写烘托人物精神品质。
七、总结全文
语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山行》是一首色彩明丽、充溢生气的秋景诗,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了一幅浓郁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在石径蜿蜒、白云缭绕的秋山深处,有人家居住。诗人被一片火红的枫叶吸引住了,停车观看,不由发出“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感叹。深秋在诗人笔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嫣红满目,生意盎然,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这首诗形象生动,色彩鲜明,是一篇千古传诵的佳作。
教学目标:
1. 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掌握“车”字笔顺。
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能用自身的话说出古诗大意.
3.培养背诵古诗的兴趣,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会认“径、斜、亭、停、车、霜”6个字,会写“远、亭、停、车、霜”5个字.
教学难点:
感受诗中表示秋天的美好境界,注意“径、斜”读音.
教学准备:
1.课文挂图、字理演变图、生字卡片或课件。
2.朗诵的背景音乐。
课时布置: 2课时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挂图(或课件出示),说一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深秋,天气已经很冷,远处山林中传来阵阵清脆悦耳的马铃声,诗人杜牧坐在马车上正慢慢走来,今天我们一起学一首杜牧写的古诗《山行》。
2.初读感知,识记生字,了解古诗大意
(1)自身读,定位识字,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注意“径、斜”读音,石径、坐、霜叶、红于、白云生处等词含义.
小结:这首诗只用了二十几个字,就为我们描画了一幅这么美丽的秋景。真了不起呀!其实,这每一个字都是经过诗人精心雕琢的,你能不能沉下心来,再来细细的品味它,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3.再读感悟,背诵古诗
(1)边放课件,边放古典音乐,用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带人意境。(走在带有深秋寒意的山路上,看到小路盘旋曲折,斜斜地向远处的山顶延伸。诗人一边走一边向远处望去,只见那白云缭绕的地方住着几户人家。诗人走着走着,忽然停下了车,为什么呢?因为美丽的枫林晚景把他给吸引住了。诗人不由赞叹:“霜叶红于二月花。”)
(2)刚才我们跟随诗人一起观赏了秋天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你能把这感受读出来吗?(齐读)诗人写的美,你们读得也美,想不想把它背下来。(自由背)
4.指导写字
(1)“雨”作偏旁时,左边竖变点,横折钩变成横钩。
(2)“车”字的下横要写得伸展。
5.拓展活动
(1)填字,涂色,说说你眼中的秋天旨在要求学生巩固生字,并能根据自身对课文的`理解,结合生活经验给秋天涂色,找到身边的秋天并说一说身边的秋天。教师应引导学生尽可能遵循客观实际,
(2)背一背
《山居秋暝》(节选)描绘了雨后初晴、秋高气爽的山中美景,《枫桥夜泊》写出了秋天的萧条景象,表达作者旅途漂泊的孤寂感,引导学生背诵积累。
相关资料:
1.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杜牧的诗文集《樊川文集》共二十卷,他的诗豪放、旷达、俊逸。其诗在晚唐成绩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2. “白云生处有人家”的“生”字怎么理解?学生很容易把“白云生处有人家”写成“白云深处有人家”,因为以前学生学过“云深不知处”的诗句,可能受影响。有一些唐诗版本,就是写的“白云深处有人家”,学生在课外可能阅读中读到的可能就是这样的版本,先入为主,这个诗句早已深深地引在脑子里。另外,“生”与“深”读音接近,而且用“生”与用“深”也都能讲得通。“生”在这里表示“生出”、“有”、“存在”,“白云生处”就是有白云的地方,白云缭绕的地方。“深”在这里是“浓厚”、“浓郁”、“浓密”、“深层”的意思,“白云深处”就是在浓浓的白云掩映的地方。
语文教案 篇3
1、自渎课文三遍;
2、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3、找出不明白的问题作上标记;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卡罗纳》一文,大家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都体现着对卡罗纳真挚的爱。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述了又一个关于“爱”的故事,板书标题:24给予是快乐的课下按要求预习课文
学生齐读课题这是一篇略读课文,3个要求旨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1、说说自己对课题的理解
2、检查预习情况:认读生字、词语
3、请学生自渎课文,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4、默读课文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5、指名说,其他学生注意听;
6、师小结并随机板书:
保罗小男孩一辆新车发表自己的见解
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
学生自由发言本文情节曲折,叙述也很生动;此处主要是引导学生弄清作者的思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再读课文,看看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哪些地方出乎你的意料?为什么?
2、指名说:(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重点抓住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品读、体会、感悟)
(1)当小男孩听保罗说自己的新车是哥哥赠送的时候,惊叹地说:“我希望……”
a、小男孩为何惊叹?
b、谁能读出小男孩吃惊的语气来。
c、保罗听了小男孩的半句话,他以为小男孩希望什么呢?
d、可是保罗想错了,小男孩到底希望什么呢?谁来读读?
e、保罗听后吃惊了,这是为什么?
(2)保罗面对这个素不相识的小男孩,竟发出了请他坐车兜风的邀请。在兜风的过程中小男孩提出“把车开到我家门口”的请求时,保罗是怎么想的?但是这回保罗又错了。小男孩为什么要保罗将车开到他家门口呢?
指导学生读小男孩的那段话:要充满爱心。要读的感人。
多么坚定的承诺,多么美好的愿望!相信小男孩一定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到了那时,谁最快乐?为什么?
(3)“他们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引导学生想象:这个夜晚他们是怎样度过的?为什么这个夜晚对他们三个人来说都是难忘的?
师根据学生回答,由保罗的难忘,体会他的内心感受,深化本文主题——给予是令人快乐的。
学生细读课文
边读边作标记
学生自由回答
说一说从保罗的行动中体会到什么?
指名回答
学生试读、指名读、齐读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他们一起过圣诞节的情景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
这一环节目的是通过多读、多想、多体会,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明白快乐的真谛
语文教案 篇4
一、课前巩固
二、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和同学们继续学习《做一片美的叶子》(生齐读)
上节课我们讨论留下了两个特别有价值的问题,哪两个?
(1) 叶子美在哪里?(标出“美”)
(2) 怎样做一片美的叶子?(标出“做”)
三。精讲精练
学习任务一:叶子美在哪里呢?读课文1—8小节,看看你们能不能发现叶子的美
学生自由读
版块一:明确目标
版块二:自主学习
任务一:谁发现了写出叶子美的句子?谁能把它读好了?
讨论交流:一和二小节
1。些地方发现叶子是美的?学生个别朗读
2。的时候,叶子嫩绿;夏天的时候,叶子肥美;秋叶变黄;冬日飘零—————回归大树底下的根。
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叶子呢?
叶子不仅肥美,而且给大树提供更多的营养,这一小节哪句话表扬了叶子?
(板书:为大树而生)
冬天的树叶美吗?奉献给了大树,自己做为大树的养料。
叶子很是了不起,不仅有我们看到的外表的美,还有为大树而生的默默奉献的美。这样的美你在课文哪些句子还发现了呢?
出示:数片不同的叶子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
大树的叶子做着什么样的工作呢?
(大树的叶子做着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光合作用:吸收阳光的能量,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的过程,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氧气!)
指导朗读“相同的工作”“生命的乳汁”
生齐读。
任务二:!你还在哪些自然段发现叶子的美?
出示:
无数叶子结为一个整体。
远远望去,那棵大树很美。树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
讨论交流:7。8小节。
1。由读、指名读、齐读。
2。:叶子美,美在它的形态各异,更美在它为大树而生的默默奉献的精神。当它们聚集成一个整体时会变的更美。
3。朗读8小节。
任务三:我们每个人都像叶子,那么怎样做一片美的叶子呢?请同学们自由读后三小节。
交流讨论:谁能联系生活,对此句的理解?
1。各种职业就像每一片叶
各种业的作用,如教师、医生、工人等
2。们如何做一片美的叶子呢?如“为社会做贡献”“献出自己的.光和热”等
师:每一片叶子的美丽,每一片叶子无私奉献着自己,才能够让“大树站在太阳和土地之间”,这是多么有气势的美啊!
任务四:
其实每一棵大树都很美,每一片叶子都很美。为了我们的大树,做一片美的叶子吧!
现在你就是一片美的叶子,那你想对你的大树,对你身边的人说些什么呢?
交流讨论:
如我想对大树说┄┄
我想对人们说
总结:我们回家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透过我们的做法去体会叶子的美,更重要的是,要在生活中做一片美的叶子。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背诵
2。回家想一想,说一说,如何做一片美的叶子
五。板书
做一片美的叶子
绿叶为大树而生 结为一个整体
为社会作贡献
语文教案 篇5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44个生字,会写40个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红领巾”真好》和《清澈的湖水》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4.主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练习用“快活”、“容易”等词语说句子。
5.有爱鸟护鸟的意识,感受到X“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与自豪。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识字7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读出节奏感。
3、有保护动物的意愿。
二、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熟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培养保护动物的意愿。
四、教具准备
1、贴画:一棵大树,十片生字树叶,八只小动物(老虎、黄鹂、老鹰、百灵、熊猫、大雁、孔雀、锦鸡)、课题。
2、CAI 课件。
3、各种动物头饰,每人一个。
一课时
一、导入:
1、导语:好,小朋友,我看谁最精神。老师想对你们说两句话,你觉得老师说的对,就鼓鼓掌。老师说的不对,就摇摇头。
师:第一句。我是你们的好朋友!(掌声)
第二句。你们是我的好朋友。(掌声)
师:老师真高兴,一下子有这么多好朋友,我还有一位好朋友,她叫蒂皮。她是法国人,从小生活在非洲,有许多非洲的朋友。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吧!
(CAI 课件展示蒂皮和各种动物的合影。)
问:你们想不想成为蒂皮的`好朋友呢?
蒂皮对我说,谁喜欢动物谁就可以做她的好朋友。你们喜欢动物吗?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认识一些动物吧!
二、我会认。
师:(贴课题:识字七)在这首儿歌里就藏着几只动物,现在就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把这些动物找出来,碰到不认识的字就去请教一下课文里的“小桃子”和“小树叶”。
师:美丽的大森林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小动物,多热闹啊!森林里还有一棵神奇的树,树上的叶子里藏着一个秘密,我想请一个小朋友上来翻开这些树叶,看看有什么秘密?
师:动物们想检查一下小朋友刚才是不是认真读课文,读生字了,谁会认?(指名认读)
师:现在,动物们要把生字上的音节蒙起来了,看看还有谁认识它们,把认识的字读给同桌的小伙伴听,不会读的去请教一下小伙伴。
三、我会说。
问:谁愿意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认识这些字的?谁会说?(指名说)
师小结:小朋友会换部首,加部首,做动作,猜谜语的方法来认识生字,你们想的方法真多,真了不起。
四、我会写。
师:我出两个字谜,你们猜一猜,两个人走在独木桥上。(生:丛)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 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读懂课文: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用自己
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 读好课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
4、 背诵课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词句的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体会文言文所表达出的音乐艺术的魅力。
【教学难点】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课前谈话:
1、我们来做一个文字游戏,老师说一个词语“皑皑白雪”,你们根据这个词语的结构来继续说像这样的词语。(AABC)
2、出示课件1: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潇潇春雨、萋萋芳草、······
3、 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什么的?(美丽的景物) 平时如果我们多加积累这些词语,对我们的写作一定有很大的帮助。
课文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音乐吗?
2、音乐的魅力就在于那些美妙的音符,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享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音乐有关的文章。因为音乐,使两个陌生人成为挚友,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是什么样的音乐这般神奇呢?请欣赏古筝曲《高山流水》。出示课件2:播放《高山流水》
3、悠扬的古筝曲仿佛把我们带入了时光隧道,我们仿佛来到了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们在高山流水间,寻着琴声,见到了这首曲子的演奏者,楚国琴师俞伯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俞伯牙和他的朋友钟子期的故事。板书课题:伯牙绝弦。出示课件3:25、《伯牙绝弦》
二、 熟读课文
1、这是一篇文言文,同学们先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读不通的地方,可以反复读几遍。指导读音。同学们读得都非常好,但是有些地方还有所欠缺。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五年级时学的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吗?还记得那篇课文是怎样读的吗?老师起头,学生接。读《杨氏之子》。出示课件4:《杨氏之子》的朗读节奏。
2、现在谁来试着用这样的方法读一读课文?他读得怎么样?学生自由读课文。
a) 现在我们一起来配合音乐读课文。出示课件:《伯牙绝弦》的朗读节奏。
解题。出示课件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
三、 品读感悟
1、同学们读得很好,老师想说,善哉,善哉是什么意思呢?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有些句子在读的过程中我们已经理解了,但可能还会有不准确的地方,老师现在就教大家一种理解文言文的方法——替换法。也就是根据课文下面的注释,吧课文中的生字词替换成易懂的词语。例如课文注释
2:“鼓”理解为“弹”,那么第一个句子我们就理解为伯牙善弹琴。
2、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教的方法理解课文,可以分组学习,也可以同桌间相互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a) 看看我们学习的成果怎么样,现在我来问问同学们。
b) 单句提问,学生回答。
c) 现在我来看看哪组同学理解得最准确,说得。谁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d) 这则故事虽然很短,只有77字,但却是流传了两千多年的经典文章。他给我们提供了交朋友的标准,究竟文章的魅力何在,让我们来细细品读。
e) 出示课件11:反复朗读,思考问题。文章哪些地方可以体现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
f) 出示课件12、13,通过这几个句子,我们对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有了更深的了解,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钟子期的赞叹和俞伯牙的欣喜,更体会到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难怪伯牙会
说: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
g) 出示课件14: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翻译句子,伯牙所念,可能不只是高山流水,还会有什么呢?
h) 出示课件15,换位体验。如果你是子期,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透过伯牙的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于是你怎么赞叹?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情景?你会怎么赞叹?
i) 学写古文,伯牙可能会弹到明月。你能仿照课文把句子补充完整吗?注意帮助学生找到更合理的表达。如:皎皎明月、徐徐清风。
j) 知音相遇,真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让我们以喜悦的心情在读读这些句子。
四、 能力训练
1、 我们真为伯牙找到知音而高兴,然而世事难料,相聚的日子总是短暂,故事的结局是悲惨的。
2、 出示课件16:伯牙是一个技艺高超的音乐家,生活中应该不缺少别人的赞美,但他因为钟子期的死而“绝弦”了,你怎样看待他的举动?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3、 出示课件17: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
语文教案 篇7
【掉进童心里的金钱──乐趣无穷】
师:有一种东西是谁也离不了的,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衣食住行,离开它寸步难行,这种东西就是……”
生齐:钱!
板书:
金钱
师(环顾同学):你喜欢金钱么?
(教室里立即活跃起来。)
生:我喜欢金钱,因为有了钱可以给我买很多好衣服,让我更漂亮!
生:我喜欢金钱,有了钱我可以买很多玩具!
生:我喜欢金钱,因为有了钱我们可以买很多书,让自己变成一个有知识的人,一个高雅的人!
生:我喜欢金钱,因为有了钱我们可以住最漂亮的房子,还可以让我们到世界各地去开眼界!”
师:对呀,周游列国的滋味那才叫美呢!
(老师做出一副向往的样子,教室里又是一片笑声。)
【品味魔法的力量──初识魔力】
师:看来同学们都比较喜欢钱,这节课我们更深一步地走近它,去感受感受它身上的一种力量。
(把题目补充完整,指名读。)
师:(若有所思地)我好像听出来了,大家在读题目的时候都在强调一个字──
生齐:魔!
师:魔,可以组成什么词?
(教室里小手如林:“魔术” “魔法” “魔鬼” “妖魔鬼怪” “魔杖”……)
师:妖──魔──鬼──怪,哪一部电影里特别多?
生齐:西游记!
师:妖魔鬼怪和我们普通人的区别是什么?
生:长的奇形怪状,青面獠牙,有的还是红头发。
生:他们会很多魔法,比如,会吞云吐雾。
生:会腾云驾雾,会呼风唤雨。
生:会上天入地,来无影去无踪。
师:对,像这样普通人不具备的力量就叫它魔力!
【上帝与魔鬼的游戏──感受金钱的魔力】
师:但是,金钱不是妖魔鬼怪,它身上怎么会具有魔力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同学们都读课文了,这篇文章中有几个人物?他们分别是什么身份?”
生:有作者!
生:不是作者,作者是马克·吐温,只能说是‘我’。
师:对,作者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的作家,这篇文章选自他的小说《百万英镑》,文中的我叫“亚当斯”。
生:还有托德和老板。‘我’是顾客,托德是成衣店的伙计,老板是成衣店的老板。
师:他们三个在金钱的魔力下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请大家再读读课文,完成你手中的作业。
出示:
因为没有钱,我_______,托德_______,老板_____
__;因为有了钱,托德_______,老板_______,我__
_____。
(学生读书,填写,然后交流汇报。)
生:因为没有钱,我很胆怯,托德看不起我,老板对我不理不睬;因为有了钱,托德见到我眉开眼笑,老板对我应勤招待,我很自信地走出成衣店。
生:因为没有钱,我被别人看不起,托德一脸刻薄的表情对我,老板根本就不屑于走出来;因为有了钱,托德殷勤的招待,老板亲自给我找衣服量尺寸,我像上帝一样,得到了最好的服务。
生:因为没有钱,我被人当作乞丐,托德恨不得把我赶出去,老板不出来见我;因为有了钱,托德马上由刻薄变得热情,老板更是殷勤的招待我并把我送出门,我心中很快乐。
师:同样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表述出同样的答案,同学们真了不起,我知道这些感受是不会凭空得来的。你们都是从哪些语段中得出的呢?
生:我从第一段“我等候着,一直等到他把手头的事办完,他才领着我到后面的一个房间去,取出一堆人家不肯要的衣服,选了一件最蹩脚的给我。”读出了“我”走进成衣店的时候很胆怯。我们平时都知道,顾客是上帝,当我们要去买一件衣服时,服务员都是把最好的衣服给我们,唯恐我们不买,可是托德拿出来的是最蹩脚的,可见托德看不起我,这是对我的侮辱,但“我”没有挑剔,虽然不合身,因为是新的,所以就想买下来。可见,我在托德面前小心翼翼。
师:他有一句话说得很好:顾客是上帝。
板书:
上帝
上帝在自己的下人、自己的奴仆面前的态度应该是──
生:说话做事理直气壮。
生:说什么仆人就要听什么。
生:说话应该是傲慢的。
师:至少不会像“我”一样说──
生读:请你们通融通融,让我过几天再来付钱吧。我身边没有带着零钱哩。
(生读的声音很高亢,一副理直气壮的神情。)
师:胆怯啊,你什么时候胆怯过?胆怯的时候你怎么做?
生:妈妈让我给生人说话的时候我胆怯,胆怯的时候我的声音很小,好像只能让我自己知道。
生:我办了错事,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我的心里像小兔子一样跳得厉害,我把头低下来,看着自己的脚,说话有点结结巴巴。
生:我胆怯的时候喜欢那脚踢东西,不管有没有东西可踢。
师: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胆怯的时候,虽然不知道“我”在说话的时候是不是和这位同学一样会用脚踢东西,但我们知道他的声音──
生:一定是很低的。
师:他的语气也许是──
生:很不自信。
生:结结巴巴。
师:好了,再读读“我”的话。体会体会。
学生读,指名读,不少同学读得结结巴巴,言谈之间显得局促不安。
师:面对着胆怯的、局促不安的我,托德呢?
生:傲慢。
生:刻薄。
生:十分看不起我。
生读。
读中出示:
那个家伙摆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脸,说道:“啊,是么?哼,当然我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我看像你这样的阔人是只会带大票子的。”
师:读着这段话,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一个瘦瘦的男人,斜眼看着“我”,一脸的不屑,还故意拖着长声,尤其是最后一句明显的带着数落的讽刺的语气。生读。
(掌声。)
(一些同学不由自主在模仿。)
师:其实啊,同一句话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读法,而且能表达出同样的意思,比如,“啊”这个字,要想表达讽刺就有很多种读法,大家试试。
(教室里立即“啊”成一片。有的同学还在尝试不同的读法。)
师:其他句子也是一样的,读书就要读出自己的特点。谁再来试试,让大家感受到这就是托德。
(学生又读,每人都有不同的读法。)
师:这我就有点想不明白了,刚才这位同学还说“顾客是上帝”──
生:现在托德把“我”看成是乞丐了。
生:那里还是上帝啊,托德只想抓紧时间把“我”赶走,他看到的不是上帝是魔鬼。
师:是乞丐,是魔鬼。上帝变成了魔鬼。同学们,现在你最想了解什么?
板书:
魔鬼
生:是什么让“我”由上帝变成了魔鬼?
生:“我”到底穷到什么程度?让托德这样的生意人把他看成魔鬼?
生:“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师:谁读过《百万英镑》这篇小说?来给大家介绍介绍?
(没有人举手。)
师: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描述,我们不妨来读读。
出示片:
二十七岁那年,我正给旧金山的一个矿业经济人打工……
……我喜欢弄条小船到海湾里去消磨这些时光。有一天,我胆子太大了,结果把小船远远驶进了大海。夜幕降临,当我几乎绝望的时候,一艘开往伦敦的双桅帆船搭救了我。漫漫的旅途风狂雨暴,他们不要我的船钱,干普通水手的活,用这个办法抵账。到伦敦上岸的时候,我破衣烂衫,兜里只剩了一块钱。连吃带住,我用这一块钱顶了二十四个小时。再往后的二十四个小时里,我就饥肠辘辘,无处栖身了。
第二天上午大约十点钟光景,我饿着肚子正沿波特兰大道往前蹭。这时候,一个保姆领着孩子路过,那孩子把手上刚咬了一口的大个儿甜梨扔进了下水道。不用说,我停了下来,满含欲望的眼光罩住了那个脏兮兮的宝物儿。我口水直淌,肚子里都伸出手来,全心全意地乞求这个宝贝儿。可是,只要我刚一动弹,想去拣梨,总有哪一双过路的火眼金睛明察秋毫。我自然又站得直直的,没事人一样,好像从来就没在那个烂梨身上打过主意。这出戏演了一回又一回,我就是得不着那个梨。我受尽煎熬,……
师: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描述这时的“我”,你怎么说?
生:饥寒交迫、身无分文、形如乞丐、饥肠辘辘、穷困潦倒……
师:托德的眼睛多犀利啊,他一眼就看出了“我”的处境,说不定,在“我”等他招呼的时候他的脑子中已经转了无数圈,我听到了,他在心中说──
生:哪里来一个穷人,还进我们店买衣服,哼,也不照照镜子看看自己能不能买得起。
生:真倒霉,怎么这样的人来买衣服?我不能卖给他,他一定付不起钱!
生:对,我不理睬他,让他自己没趣走开。
生:我得给他看最难看的衣服,对他说最难听的话,把他赶走!
师:所以,他才摆出一副刻薄的嘴脸,说──(齐读托德的话)
师:谁能有一句话把黑板上得来两个词联系起来?
(上帝、魔鬼)
生:因为没有钱,我从上帝变成魔鬼。
生:金钱把上帝变成魔鬼。
生:金钱具有魔力,能把上帝变成魔鬼。
师:但是,当我把钱递过去,托德的那张脸啊,马上发生了变化,我相信这张脸的变化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那就拿起书,一起读──(生读)
师: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形容一下托德的表情。
生踊跃:眉开眼笑、笑容满面、笑容灿烂、笑得合不拢嘴……
师:同样是写笑,我们平时都怎么写?
生: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生:笑得脸上开了花。
生:笑得脸像一个红苹果。
师:马克吐温先生怎么写的呢?(生读)发现什么了么?
生:马克吐温写笑是抓住皱纹来写的,有折纹,有皱纹,有螺旋纹。让我们读者感觉到有点可怕。
生:虽然是在笑,但我们感觉笑得一点也不好看,很滑稽。
生:让人讨厌。
师:你们的意思是──
生:没见过这么写笑的。
生:感觉写得很与众不同。
生:从笑中就能感受到这个人很狡猾。
师:我想,“狡猾”如果换成“奸猾”也许会更准确。我明白了,你们觉得抓住皱纹写的方法很妙,是么?其实,还有更妙的地方呢!看看这是什么?(出示熔岩图片)这就是火山喷发后平地上凝结起来的熔岩。仔细看看它有什么特点,记在心里。再往下读读课文,相信你能发现更妙的地方。
生:“当他向那张钞票瞟了一眼的时候,这个笑容马上牢牢地凝结起来了,变得毫无光彩,恰像你所看到的维苏威火山边上那些小块平地上凝固起来的波状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这句话写得妙。凝结起来的熔岩十分难看,如果一个人的脸是那个样子,也很难看。
生:读了这句话,想到刚才看到的凝结起来的熔岩,有折、有皱,看着就让人难受。
生:而且还爬满蛆虫,让人恶心。
(学生边说边作出厌恶的神情。)
生:想起来就让我浑身发抖。
生:好恐怖的一张脸!
师:同一张脸,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引起变化的根源是什么?
生齐:钱!
师:现在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生:这是一张多大的钞票?
生:为什么这张钱能让托德出现这么大的变化?
师:我们就来看看这是一张怎样的钞票。小说中告诉我们这张钞票是“一百万英镑”。英镑是目前国际上流通的最大的货币单位,与人民币之间的汇率是多少呢?我查了一下20xx年8月24日外汇牌价:
出示:
100英镑=1501.3人民币
师:如果不考虑贬值问题,两百多年前的一百万英镑相当于今天的一千五百万人民币。
(学生惊叹。)
师:百万英镑在十九世纪初(1800年)是个什么概念呢?我查到了十九世纪中期,也就是比小说所写年代晚50年,大约是1850年左右英国的平均工资,当时人均月收入72英镑,年薪约860英镑,那么,百万英镑应该是一个人多少年的工资呢?同学们不妨算一算。
(学生紧张的计算,然后窃窃私语,很多孩子不相信的样子。)
生:1000多年。
师:也就是说一个人从生下来就开始拿工资也要工作十个世纪还要多才能换来这一张钞票。所以,在托德的眼睛里,这简直是一张天文数字的钞票啊,难怪他在接钞票时──,(读)在看清数字时,这个笑容──(读)
师:老板呢?他看到这张钞票的表现又是什么呢?
生读。
生:我看到了一个惊喜过度的老板。“他望了一眼,吹了一声轻快的口哨。”人一般情况下只有很高兴的时候才吹口哨,老板也算是一个有身份的人,他吹口哨说明得意忘形了。
师:是啊,英国是一个很注意绅士风度的国家,等意忘形了。
生:我看到了一个场面:老板钻进衣服堆里,一件一件衣服被他扔到地下,满地都是,他一边扔一边自言自语地说话。
师:是“我”的出现让老板高兴么?
生:不是,是那张钞票让老板高兴。
师:其实,他看到的那里是一张钞票啊,它通过钞票看到了很多很多……
生:他仿佛看到,别人的钞票在哗哗哗源源不断地流向自己的衣兜。
生:他仿佛看到天上在下着金钱,他就坐在钱堆上,金钱堆满了整间屋子。
生:他仿佛看到自己也成了富人,开着奔驰,住在最高级的宾馆酒店,全英国的人都尊敬他,见到他都脱帽行礼。
生:他仿佛看到自己开着私人飞机在周游世界,还来到了我们中国。
师:是啊,在老板的眼睛里,他看到的已经不是一张钞票了,而是自己美好的未来;“我”也不是身无分文的流浪汉了,而是能够给自己带来钱财的百万富翁了!所以,老板的话说得那么好听。自己读读体会体会老板会怎么说这番话。
(生自由读。指名读。)
生:“把这么一套不像样子的衣服卖给一位脾气特别的百万富翁!托德简直是傻瓜──天生的傻瓜,老是干出这样类事情。把每一个大阔佬都从这儿撵跑了,因为他分不清一位百万富翁和一个流浪汉,老是没有这个眼光。”
(生读得很平淡。)
师:从老板这几句话你读出什么呢?
生:我感觉到他在埋怨托德,说他没有眼光。
生:我感觉到老板对托德的表现很气愤。
生:我感到他是在通过埋怨托德讨好“我”,他怕“我”走掉,不在这里做衣服。
师:是啊,所以他说这几句话一定是什么语气?
生:气愤。
生:生气。
(再指名读。几个同学都能比较好的表达出老板的心理以后,继续往下读。)
生:“啊,我要找的那一套在这儿哩。请您把您身上那些东西脱下来吧,先生,把它丢到火里去吧。请您赏脸把这件衬衫穿上,还有这套衣服,正合适,好极了──又素净,又讲究,又雅致,简直就像个公爵穿得那么考究。”……
(学生读得比较慢,但是语气很高兴。)
师:同学们都读一读这三句话,体会体会每句话说的是什么,品味一下老板是怎么说的。
(学生读体会。)
生:第一句告诉我们老板终于找到这件衣服了,他一定特别高兴。
生:从前面看他在一大堆衣服里翻找,可见找得很困难,现在终于找到了,所以,应该是喜出望外更恰当。
师:让我们感受到你的喜出望外。
(学生示范读──再读。)
生:第二句中用了“请”、“您”,感受到老板是很有礼貌的说话,恭恭敬敬。
师:或者说──毕恭毕敬。还体会到什么呢?(学生在思考)同学们,建议大家把二三句连起来读一读,同样是说衣服,老板的用词有什么差别?从中你又能体会到什么?
生:老板说自己手中找到的衣服是“衣服”,但说“我”身上穿的衣服是“东西”。
师:你对语言真敏感,不同的词语就表达着不同的情感。我相信你也能体会出来。
生:第二句要点厌恶,第三句才是真正的毕恭毕敬。
生:虽然都是毕恭毕敬,但第二句把衣服说成“东西”,我可以想到他很厌恶这些“东西”,所以,语气也许是毕恭毕敬的,但脸上可能带着看不起的样子。
生:我想,他说这些话的时候也许语速很快。
师:在你们交流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老板是这样说的──
(生读,再读。然后继续往下读。)
生“……不过那都没有问题,我们不能叫一切事情老照我们……我是说,老照他们……哈!裤子没有毛病,非常合您的身,先生,真是妙不可言,再穿上背心,啊哈,又很合适!再穿上上衣──我的天!您瞧吧!真是十全十美──全身都好!我一辈子还没有缝过这么得意的衣服呢。”
(掌声。)
师:大家把掌声送给你了!我还想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这里两处省略号表示什么?
生(想了想):好像应该是吞吞吐吐。
生:他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师:是的,读书的时候标点符号是不能忽略的,它能够表达出一个人的想法情感态度等许多东西。这几句话里还有一个标点符号用的特别多。
生:感叹号!
师:再读读这几句话,体会体会。
师:真是一个热情的老板!我刚刚对这一套衣服表示满意,他马上说──
生(齐):“您说得对,先生……喂,托德,把本子和笔拿来,快写。腿长三十二……”
师:可是当我说,除非你能无限期地等我付钱,他又马上说──
生(齐):“无限期!这几个字还不够劲,先生,还不够劲。您的说永远永远──那才对哩……”
师:有没有你没想到的地方?
生:老板竟然说可以永远永远等我付钱,商人是赚钱的,他怎么会允许赊账呢?还是永远?
生:因为,他知道这个人是百万富翁,有的是钱,只不过现在没有零钱,所以,他才敢说永远,答应无限期。
生:老板其实不是真的允许他永远不用付钱,只不过是用这种方法把“我”变成这里的常客。
生:我不明白,这个人既然是一个身无分文的人,怎么又会是一个百万富翁?
师:同学们说得好!你问得也好。其实,当看到“我”真的没钱的时候老板真的允许“我”无限期付款么?还有大家都关心的这张钞票是怎么来的呢?同学们下课后找到《百万英镑》这篇小说读一读就知道了。且不管以后怎么发展,也不管钞票的来历,我们只看现在,现在在老板的眼睛里,“我”还是魔鬼么?
生:不是,是上帝。
师:是啊,没有钱,我从上帝变成魔鬼,有了钱,我由立即由魔鬼变成上帝。
【超越金钱的魔力──亲近价值的灵魂】
师:金钱的魔力就这么大,几百年前莎士比亚就曾经这样说过──
“金子,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美的,错的变对的,卑贱变成高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
──莎士比亚
生读。
师: 威士布鲁克·贝格勒对金钱也有一段精彩的描述:
“金钱仅仅是一些贝壳或者一些金属圆盘,或者是一些小纸片,本来是不具备什么价值的。人的心灵和精神是金钱不能买到的。但是对于大多数没有钱的人来说,他们却无法记住这个最简单的道理。当一个人一败涂地而流浪街头,无法找到工作的时候,从他那下垂的肩膀、戴帽的姿态、走路的眼神,就能看出他的精神有了某些变化。他在正常有职业的人之中,总是很自卑,总是陷在一种消极的情调中。”
师:其实金钱的魔力还远不止这些,再看看我们的社会,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的繁荣和强大都离不开钱的支撑。既然金钱的力量这么大,是不是一切都可以用金钱买来?
生:纯真的友情金钱买不来。
生:一个人的健康和生命金钱买不来。
生:一个人的知识金钱买不来。
生:家庭的幸福,好的学习成绩金钱买不来。
生:智慧是不能用金钱来买的。
师:学到这里,我相信同学们对金钱一定有了自己的认识,把你的认识写下来吧,一会我们来交流。
生:金钱是一张具有魔力的纸,他能把一个人送进监牢,也能让一个人变得高贵,追求金钱是我们的一个目标,但不是唯一的目标。
生: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钱是一把人生天平,善待金钱就是善待自己。
生:钱有的时候是魔鬼,有的时候是天使,可以让你一夜致富,也可以让你走向邪路。
生:一个人华丽的外表可以用金钱买来,然而金钱买不来纯洁的心灵。
生:钱会让我们从井底之蛙变成在知识海洋飞翔的雄鹰,但是钱也使无数儒雅的身影走向犯罪。所以,钱是身外之物,不是我们的人生目标。
生: 前无非就是一张纸片,唯一和别的纸片不同的是上面印了图案和数字,但是有的人却为他奋斗一生,有的甚至丢了生命。
生:不是一切都能用金钱买来,也不是一切都能用金钱衡量,珍惜我们的友谊、生命和幸福,那是金钱所不能买到的。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你们的感想也带给我不少启发。谢谢你们。下课。
【《金钱的魔力》结尾二】
说明:
《金钱的魔力》在以后的执教中各环节都发生了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是结尾。因时间关系,没时间全部整理,所以,就借原来的树枝,开出一朵小花,把结尾整理出来贴在原帖的后面。朋友们莫怪!
师:再读读这几句话,体会体会。
师:真是一个热情的老板!我刚刚对这一套衣服表示满意,他马上说──
生(齐):“您说得对,先生……喂,托德,把本子和笔拿来,快写。腿长三十二……”
师:可是当我说,除非你能无限期地等我付钱,他又马上说──
生(齐):“无限期!这几个字还不够劲,先生,还不够劲。您的说永远永远──那才对哩……”
师:有没有你没想到的地方?
生:老板竟然说可以永远永远等我付钱,商人是赚钱的,他怎么会允许赊账呢?还是永远?
生:因为,他知道这个人是百万富翁,有的是钱,只不过现在没有零钱,所以,他才敢说永远,答应无限期。
生:老板其实不是真的允许他永远不用付钱,只不过是用这种方法把“我”变成这里的常客。
师:是的,当作者出门的时候,老板这个殷勤呢──
生读文章最后一段。
师:(如释重负的)终于可以告别这个成衣店和这个“热情”的老板了!“我”要走了!
师:(猛然想起似的)同学们,我很想知道,“我”是怎么走出这个成衣店的呢?
生:一定是大摇大摆,趾高气扬地走出去的。
生:我想,他穿着笔挺的西服,戴着高档的礼貌,气昂昂地走出去了。
生:他一定像一个王爷一样,神气十足地走了出去。
师:(频频点头,微笑着)还记得“我”是怎么进来的么?
生:“我”进来的时候穿着破烂的衣服,很胆怯。
生:我对那个怠慢我的伙计还得说“请您通融通融”。
师:是啊,在这一出一进的时间呢,就发生了这么巨大的变化。(神秘地)“我”是越走越远了,店门口会是一幅什么画面呢?
生:我走出很远了,老板还满脸堆着笑,对着我摇手,扯着嗓子喊:“再见了先生,再见了!再来呀!”
生:所有的伙计都跟着老板送了出来,他们的身体向着我走去的方向90度鞠躬,脸上都在想托德一样笑着,笑容凝固在脸上了,好像怎么也收不回去了。
生:所有的人都伸长脖子高举着手臂对着我的背影喊再见。
生:作者的背影看不见了,老板一下子就跳了起来,说:“天啊!百万富翁!天啊!它在我们这里做衣服……”
(同学们大笑。)
师:我想同学们一定还记得我刚进来的时候他们的态度。
(学生举手,但老师没有找同学发言。)
师:我相信大家忘不了!知道么?态度的变化决定着他们身分的变化,没有钱的时候我是……
(我拖长声音,但是并不往下说,而是用眼睛在同学们脸上搜索着。)
生:没有钱的时候,“我”是乞丐。托德和老板是上帝一样趾高气扬。
板书:
乞丐上帝
师:有钱的时候就变了……
(同学们受到了启发,纷纷举手。)
生:有钱的时候“我”从乞丐变回到上帝,而老板他们变成了仆人。
板书:
上帝仆人
师:引发他们的变化的根源是──
生:钱!
板书:
钱
【超越金钱的魔力──亲近价值的灵魂】
师:是啊,在老板和托德他们的眼睛中,谁有钱谁就是上帝,所以,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
生:(异口同声)赚钱!
师:是的,老板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赚钱。(不解的)可是,你们说,老板想赚钱,这错了么?
生:没有错。不赚钱他们就不能过好好生活。
生:不赚钱他的这个店就会关门。
生:不赚钱他也就会吃不饱穿不暖了。
生:不赚钱他的孩子也许连学都上不起。
师:(依然不解)听同学们这样说,好像老板和托德做得不错啊,那你为什么这么讨厌他们呢?
生:他赚钱是不错,但不应该以衣取人。
生:他们不应该看见穷人就讽刺挖苦,看见富人叫像看到了老爷。
生:我讨厌他们看见钱以后巨大的变化,拖德的笑,老板的热情都让我感到很丑陋。
生:拖德的笑让我想想就恶心。
师:我知道同学们还有很多话想说,我也知道,这篇课文会带给我们很多思考,如果你愿意,课下把你的思考记录下来吧,一句话,一段话都可以,先和同学交流交流,再把大家的认识汇总起来,并署上每个人的名字珍藏起来,也许在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以后的某一天,你们中的人会再一次看到它,到那时,我相信,你们依然会为今天的发现而鼓掌!下课。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读写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影视《地球之歌》片段。
2、塞特凯达斯瀑布的图片。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了解生字新词。
2、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理解写一篇巴西总统菲格雷特的演讲稿。
教学重点:了解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昔日的雄伟壮观以及大;瀑布是怎样消失的。
教学难点:学写由巴西总统菲格蕾特主持的葬礼演讲稿。
拓展读写点:模仿巴西总统菲格雷特的语气写一篇演讲稿并要求学生以总统的参加葬礼的身份做演讲。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录象短片。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有一段录象要带给大家,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分享吗?
师:看之前老师有一个要求,在录象中你看到的动物、树木,他们发生了什么变化?请看大屏幕。
(生看)
2、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刚才已经看到生看到森林被破坏,动物被猎杀,
但是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不仅仅是只是这些,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课文大瀑布的葬礼,讲述的也是大自然被破坏的情景。
齐读课文题目
(师板书大瀑布的葬礼)
二、自学课文,感悟理解。
A、学生自学。
师:(简介课文内容)这个大瀑布位于拉丁美洲巴西和巴拉圭两国的交界处,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每秒钟流量达13300立方米,也是世界上最宽的瀑布,宽幅达3200米。
在学习课文前,老师要求同学们先看学习要求。请看大屏幕。(出示学习要求)
1.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从前的雄伟壮观景象是怎样的?
(用波浪线将答案勾画在书上。)
2.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用横线把答案勾画在书上。)
3.几年过去以后,大瀑布的景象变成了什么样子?
(用双横线把答案画在书上。)
齐读。
开始自学。
B、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检查学习要求1
师:同学们,下面让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知道这个问题的同学请举手?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从前的景象是怎样的?
齐读: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汹涌的河水紧贴悬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尤其是每年汛期,大瀑布的气势更是雄伟壮观,每秒钟有1万立方米的水从几十米的高处飞流直下,落地撞开万朵莲花,溅起的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据说在30公里外,瀑布的巨响还清晰可闻。
师:同学们,你们想看看真实的大瀑布是什么样子的吗?
师:请看大屏幕。
生看。
师:看到这样漂亮的瀑布,你能赞美一下大瀑布吗?
师:这么美的瀑布,让老师想到了一句诗:(示意让学生说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看到这么美的大瀑布,请同学们在刚才你们读的那一段中选择一句你认为最能体现大瀑布的雄伟壮丽的句子,自己先试着自由朗读,注意读出感情。呆会儿老师请同学来读。(2分钟)
指导朗读
(2)检查学习要求2
师:正因为这样,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一直是巴西和阿根廷人民的骄傲。在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感受清新空气,细细的水雾,游客们常常为此陶醉不已,流连忘返。(稍做停顿)
师:老师还搜集了一些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生看
师:看到这样雄奇的景观,同学们也禁不住发出了惊叹声,但是这个瀑布竟然在逐渐消失。同学们,你们的心里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切回学习要求幻灯片)
师:看到大瀑布的消失,我们的心里非常难受,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大瀑布的消失呢?我们接着来看第二个问题。
师小结:(幻灯片)
(1)上游建起了一座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
(2)周围的许多工厂用水毫无节制,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
(3)沿河两岸的森林被乱砍滥伐,水土大量流失,大瀑布的水量逐年减少。
生读。
(3)检查学习要求3
师:建电站使水量减少,工厂用水浪费,使水量再减少,森林被砍,使水量再次减少,几年之后,大瀑布成了什么样子了呢?
(幻灯片第三个问题)
师:同学们,大瀑布的消失使人感到惋惜,惆怅。你们能不能把这种感情融到这一个自然段中去?
生读。
(几年过去,塞特凯达斯大瀑布逐渐枯竭,即使在汛期,也见不到昔日雄奇的气势。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垂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形容枯槁,奄奄一息。许多慕名而来的游人,见此情景,无不惆怅满怀,失望而去。)
师:正是这样,所以科学家们预测,过不了多久,瀑布将完全消失。也唤起了人们保护环境的责任心。1986年8月下旬,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十名生态学、环境学的专家教授,以及大批热爱大自然的人汇集在大瀑布脚下。他们模仿当地印第安人为他们的.酋长举行葬礼的仪式,一起哀悼将要消失的大瀑布。9月下旬,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也亲身投身到这一行动中,那天,他特意穿上了葬礼专用的黑色礼服,主持了这个为瀑布举行的葬礼(停顿)
让我们来看看菲格雷特总统的话讲述了什么内容,请看大屏幕。(生齐读)
(投影)
菲格雷特总统用饱含深情的语调,回忆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曾经给巴西和其他国家人民带来的骄傲与欢乐,号召人们立即行动起来,注意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使大瀑布的悲剧不在重演。
三、扩展写
A、指导修改演讲稿并演讲。
师:读完上面的话,请同学们思考,巴西总统要举行葬礼,目的是什么?
师:如果你是总统,在这个葬礼上,对着巴西人民发表演说,你应该怎么说?在预习的时候,老师已经安排同学们试着写了一份演讲稿,下面让我们来看演讲稿以及演讲的要求。
(出示要求)
演讲稿以及演讲要求:
1、演讲稿要有标题。(自己命题)
2、体现对塞特凯达斯怀念、珍惜、惋惜的感情。
3、提出倡议,保护我们生存的地球。使大瀑布的悲剧不在重演 。
4、字数要求在100字左右。
5、演讲时声音洪亮,注意表现出总统演讲时动作、神态、饱含深情的语调。
现在老师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现在的要求,以最快的速度先把自己写的演讲稿修改修改,然后在四人小组内轮流演讲,选出你们小组内最优秀的总统,呆会儿老师就请你们到讲台上演讲。
生准备,师下到小组里点拨。八分钟后开始演讲。
B、生讲评
四、师小结
同学们,你们的演讲让我想到了一句话,保护地球就是珍爱生命,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吧!为保护我们的家园而努力,去争做保护地球的小卫士!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个地方。下课!
语文教案 篇9
[教材分析]:本次“语文天地”中安排了“畅所欲言”和“初显身手”“金钥匙”“单元”四项内容。
“畅所欲言”包括了搜集交流龙的成语、故事以及欣赏龙字的各种写法练习;
“初显身手”包括了搜集有龙的形象的工艺品、了解家乡带龙字特产和地名、学唱歌曲练习;
“金钥匙”提示组织活动的要求以及开场白的要求
“单元”要求学生学会自我和他人。
[教学要求]:通过这次“语文天地”的学习,丰富学生的关于“龙”词语、故事,了解各种龙字的写法;搜集、关于“龙”工艺品、特产、地名等信息,学唱歌曲等。通过学生的学习进一步丰富知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畅所欲言
[教学内容]:1、了解有关“龙”的成语和故事
2、欣赏各种“龙”字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交流有关“龙”的成语和故事:
1.教师启发谈话,讲一个有关于“龙”成语或者故事,启发学生的思维
2.学生之间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于“龙”成语和故事
3.全班交流关于“龙”成语、故事,学生归纳在阅读记录本上
关于“龙”的成语有:
关于“龙”的故事有:
二、欣赏各种“龙”字的写法:
1.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龙”写法的图片或者书法作品
2.教师课件展示“龙”的各种写法,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龙的知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作业:
1.抄写关于“龙”成语
2.给家长讲讲有关“龙”寓言故事
3.搜集有龙的形象地工艺品,了解带“龙”字的特产和地名
第二课时初显身手
[教学内容]:1、搜集有龙的形象地工艺品
2、了解带“龙”字的特产和地名
3、学唱《龙的传人》
[教学过程]:
1.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带有龙的`形象的工艺品
2.教师课件展示有龙的形象的工艺品,通过了解有龙的形象地工艺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带“龙”字的特产和地名,知道龙的形象已经深入人们的心灵深处,渗透到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4.教师播放歌曲《龙的传人》
5.学生学习唱歌曲《龙的传人》
6.作业:(1)办一份关于“龙”的手抄报
(2)和家长一齐唱《龙的传人》
(3)完成单元中的“自我”和“他人”
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
1. 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2.体味这个英雄故事传奇色彩;
3.领悟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
预习提纲:通读课文,课前查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思考课后练习,写出发言提纲。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导入 :同学们,在那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发生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故事,有一位年近六十的老人照例讲应该是养老的年龄,课时他却能神出鬼没,无数次通过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芦苇塘中部队的物质供应,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他能够手无寸铁,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的确是一个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小说家孙犁写的一篇小说《芦花荡》,去感悟这个传奇故事吧。
早读课同学们对课文进行了朗读,大家预习得怎么样?还有那些生字词需要帮助的吗?(学生提出,教师解决)
作者介绍: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安平县人。1913年4月6日生。(其他情况见教师用书P15-16页适当介绍)
指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感悟老头子的英雄性格:强烈的爱国抗日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过于自信自尊。(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词语进行赏析,也可参见教师用书P11页)
感悟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不可征服的人民。(略)
引导学生探究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学生先讨论,教师根据情况点拨与指导)
1.课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在课文中贯穿始终。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
“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这句话充分表现他“过于自信和自尊”。
通过敌人封锁线,非常危险,而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这样的悠然自得也充分表现他“过于自信和自尊”。送两个女孩进苇塘,老头子以为万无一失,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小女孩洗脸,老头子让她洗,鬼子的小火轮探照灯射来,他还是“不怕”,以为“照不见我们”。鬼子扫射机枪,他还是“不怕”,以为“他打不着我们”,不能不说他有点大意,这是过于自信了。大女孩子受了伤,流了血,这一次任务没有完成,他觉得丢人现眼,没脸见人,不好意思去见部队,他是过于自尊了。
老头子发狠要为大女孩讨回血债,他向两个女孩子打了包票,他玩鬼子于掌股之间,诱鬼子上钩,举起篙来狠狠地敲打鬼子脑袋,叫鬼子头破血流,讨回了血债,讨回了自尊,这场英雄行为表明他是始终非常自信、非常自尊的。
“过于自信和自尊”这句话点出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这句话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自信过分、自尊过分的意思。全文情节,老英雄的全部功过,都是由这一点生发出来的。
2.人物描写艺术探究:这篇小说怎样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
作者用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一方面写条件,敌人的监视封锁非常严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体非常干瘦,而且不带一枝枪。另一方面,写老英雄的精神与业绩。精神,是那么悠闲自得,.异常自信;业绩,是使敌人的封锁全然落空,保证了苇塘里的队伍得到充足的给养。两个方面巨大的反差,使老英雄显得非常了不起,富有传奇色彩。
课文着重写一场“英雄的行为”,更有点传奇色彩。作者主要用两个方法加以渲染。
先是用女孩的.怀疑来反衬。这里有一段对话描写,老头子说“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后来又说“等到天明,你们看吧”,他是胸有成竹的,女孩却一再表示怀疑,先是没有答话,以为老头子不过发发狠,说说罢了,再用小女孩的话表怀疑:“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写怀疑有衬托作用,显出了老头子英雄行为之奇。
再是在叙述过程中只写其然,不写其所以然,让读者回味其所以然,使传奇色彩显得更为浓郁。老英雄是设好圈套让鬼子往里钻。他事先系好了钩子,又想出用莲蓬引诱鬼子,又掌握了鬼子的活动规律。作者不写这些,只从鬼子洗澡写起,写老头子船上放着一大捆莲蓬,只顾剥着莲蓬吃,也不写他的用意,写小船冲着鬼子这里来,又转了一个圆圈回去,也不写老头子的船为什么这样划来划去,其实是诱使鬼子进入圈套,这层意思要回味起来才能明白。进了有木桩的水域,先不说桩子上有无数钩子,只写小船绕着鬼子转,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下面才写鬼子这么乱转,一个个都被钩子咬住了。待到明白过来,越回味越感觉这场英雄行为富有传奇色彩。一个干瘦的老头,手无寸铁,孤身一人,可以玩十几个鬼子于掌股之间,置他们于死地,真可以说是一位传奇式的英雄。
3.敌人严密监视着苇塘,然而,“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这响亮的歌声唤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想像?你还能想到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吗?
提示:可由歌声想像战士的情绪,想像战士和部队的方方面面。具体地说,有老英雄不断送来柴米油盐,保障有力,给养充足,战士们身强力壮,信心充足。傍晚休息的时候,战士们放声歌唱起来。歌声是对敌人的沉重打击。
联想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可以回忆课内外读过的文艺作品,答案不求一致。
把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抄出来,仔细品味,细心揣摩,在仿写几句家乡的景物。
第二课时
一、故事复述,再现芦花荡。
复述故事情节,再现老头子的英雄事迹。(主要复述故事表现老头子的什么性格?哪些内容表现出来的?)
《芦花荡》主要写了一个老英雄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一个老头子撑着一只小船,在白洋淀里无数次地穿过了敌人的夜间封锁,为游击队运输粮草、护送干部。他不带一枝枪,只靠那只灵巧的篙和水鸭子似的游水本领,在万亩苇塘里穿梭,从未发生一次意外,靠了他,游击队才维系了淀里淀外的交通联络。但有一次他护送两个女孩子在夜间穿越封锁线时,撞上了敌人的小火轮,一个女孩子负了伤。这个打击差一点使他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力量;但他发誓要为女孩子复仇,第二天,他单身智斗敌人,一个个地收拾了他们,为女孩子报了仇。
二、想像体验,人物心理。
1、从文中找出描写老头子心理活动的一段话,自读品析,想像体验,揣摩体会。例: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地完成任务而产生了怎样的心理。
(体味老头子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
2、在品读中展开想像,如果自己是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 (多角度想像二菱的心理活动,提高体验性阅读的能力。)
三、景物描写,揣摩作用。
教师要引导学生体味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领悟这种描写的高妙之处。
从课文中摘抄你喜欢的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展开想象,感受美景。
试仿照课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写写学校周围或家乡的景物。
加入初二学习小组 更多超值免费资料不容错过!
Section targeting
四、语言品味,升华情感。
感受、体验文章的语言美(学生若能谈到其中的二、三个方面即可)
《芦花荡》是孙犁“诗体小说”的代表作之一,读之有一种如诗如画的感觉,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文章的语言美。
例:
①他“只穿一条兰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像是“老了的鱼鹰”。这是形貌的描写,点出老人矍铄干练的内在气质。
②“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比喻手法,体现出老头子的英勇、干练。
③“鲜敕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 语言清新隽永,柔婉秀美,富有诗情画意。
④“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拟人手法,把白洋淀人民那种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烘托了出来,充满了意志和力量。
讨论交流,明确:
①轻缓节奏。孙犁的小说一般不具有紧张曲折的故事情节,他着力展示的是人情美,而不是力图以情节取胜。《芦花荡》就是这样,讲的是一位老人护送两个小女“战士”,又为她们负伤报仇的故事,全文几乎没有明显的情节高潮,一切都在柔美的芦花荡里缓缓地进行着,就像那脉脉的流水一样。
②白描的手法。写人不以外形为主,而是注重神似。往往抓住事物的传神之处,突出重点,通过简洁的、最具有特征性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点出人物的神韵,展现他们的精神世界。本文刻画主人公--协助我军的“老头子”就体现出了这一点。他“只穿一条兰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像是“老了的鱼鹰”,这是形貌的描写。紧接着以“短短的花白胡子”和“尖利明亮的眼睛”点出老人矍铄干练的内在气质。在战斗中,又以“觉得自己的手脚顿时失去了力量”“叹了一口气像连珠箭”“射穿了老头子的心”等几处心理描写,展现了老人的自尊。而人物的几句精简的语言描写,如“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和“等到明天,你们看吧”,就把老人的自信自强,爱憎分明的性格表现得生动而深刻。着墨不多却直指人物的灵魂精神,却反映人物的人性美和灵魂美。
③诗意的意境。作者追求作品中诗的情调、诗的感情。本文中的景物描写,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如“月明风清”“一片苇叶”“稻米和肥鱼的香味”“飒飒的风响”等情境和语言的选择,就连写战斗,也不忘那“莲蓬的清香”等美的意象的选择。景物的描写是为展现情感的,即古人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从而使作品的情与景都饱含着诗意,展现出作者对美好的事物和光明的人生以及优雅的人情的向往和追求,对罪恶、丑陋、陈旧和黯淡的事物的厌弃。
④清新的语言。本文语言的特色是凝练、含蓄、优美、生动,富于色彩美和音响效果。课文的第一段,写苇塘、星光和水鸟,都是那么的轻婉柔美,把读者带到一个清新的语境中。“悠悠”“弯弯”“飒飒”“溜溜”等叠音词的运用,给人以轻缓的节奏美感。“风清月明”“清爽”“悠闲”“丝绒”“清香”等词语也给人以舒适、光亮的情感体验,使文章清丽自然,含蓄隽永,柔婉秀美,富于抒情性。
五、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作者笔下的老头子有鲜明、倔强的个性,智勇双全,决不认输,决不退缩。他的身上展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他的行为证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作者还用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使老英雄显得非常了不起。景物描写起到了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强抒情韵味的作用。艺术上融情人景,寄寓作者深沉的情怀。
2、课外延伸: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优秀教案02-04
语文《草原》教案03-01
语文备课教案11-12
语文教案(经典)07-24
语文教案07-21
语文《绝招》教案06-02
语文高效教案04-21
(经典)语文教案08-01
【精选】语文教案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