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教案大全>《数学教案练习课

数学教案练习课

时间:2024-04-09 07:05:50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数学教案练习课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教案练习课,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教案练习课

数学教案练习课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升和毫升的意义,正确进行升与毫升的简单换算。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进一步明确三角形三条边之间、三个角之间的关系,加深对等腰、等边三角形的认识。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平移、旋转,会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会把图形按要求平移或旋转90度,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复习已学内容并进一步的巩固已学知识

  教学难点

  如何帮助学生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知识的体验和理解,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理念

  小组合作回忆-反思-整理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

  升和毫升

  (一)回顾与整理,提问:

  1.说一个容器装液体比另一个容器多的时候,我们说这个容器的什么比较大?

  指出:我们说这个容器的容量大。

  2.为了准确测量或计算容量的多少,要用统一的测量单位。通常用到哪两个单位?

  指出:通常用到升和毫升这两个单位。

  3.一升等于多少毫升?

  指出:1升=1000毫升1L=1000ml

  4、你能举例说说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吗?

  (二)巩固练习

  1、完成书第116页第15题

  完成书第117页第16题

  小组交流,指名口答

  学生独立填空,集体校对: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说说怎么想的?

  二、复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一)回顾与整理,提问:

  三角形由什么围成?

  三角形的三条边有什么关系?

  什么叫三角形的高和底?

  三角形可以分成哪几类?怎么分?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

  什么叫等腰和等边三角形?它们有什么特点?

  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

  梯形有什么特点?和平行四边行比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梯形的上底,下底,腰和高?

  等腰梯形有什么特点?

  指出:1、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

  2、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3、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4、三角形可以分为三类,三个角都是锐角(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钝角三角形)。

  5、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6、两边相等(等腰三角形),三边相等(等边三角形)。

  7、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平行。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8、梯形有一组对边平行。

  9、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是腰,从上底到下底的垂直线段是高。

  10、等腰梯形两腰相等。

  (二)巩固练习

  1、完成书第117页第17题

  完成书第117页第18题

  3、完成书第117页第19题

  4、完成书第117页第20题

  小组讨论交流,指名口答,学生独立画图,同桌互查

  学生独立画高,要求学生分清哪条是底边,并正确画出高,标出直角标记。

  学生动手操作完成,并在小组里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学生独立计算,交流时说说时怎样想的?

  三、复习对称、平移和旋转

  回顾与整理,提问:

  1.什么叫轴对称图形?

  2.长方形有几条对称轴?怎样画?

  3.正方形有几条对称轴?怎样画?

  4.在方格纸上平移简单的图形注意哪些?

  5.怎样把简单的图形顺时针或逆时针转90度?

  指出:

  1、对折后,折痕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长方形有2条,沿折痕画。

  3、正方形有3条,沿折痕画。

  4、在方格纸上平移简单的图形弄清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5、找准旋转的中心,旋转的方向和旋转的角度。

  (二)、巩固练习

  完成书第118页第21题

  小组讨论交流,指名回答

  学生弄清题意后独立完成,集体校对,说说如何思考的?

  四、评价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组交流,汇报

  五、作业设计

  完成相应的补充习题

  六、教后反思

数学教案练习课2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和整数加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计算方法的正确运用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

  一、回忆复习

  二、基本练习

  三、提高练习

  四、课后延伸

  五、布置作业自己复习上节课所学习内容47页的例1和48页的例2

  1、口算下列各题:

  0.7+0.30.65-0.256+0.34

  1.6-0.44.5+0.50.82-0.42

  0.83-0.59.2-62+2.8

  3.4-3.117.6+3.93.6+2.4

  0.45+2.850.73-0.2314-3.9

  2、完成49页“”练一练“”的第3题

  让学生根据题中的信息说说能想到些什么,可以求哪些问题,再让学生根据问题合理选择信息并列式计算。

  3、用竖式计算

  7.5-3.180.51-0.374-0.82

  5.26-4.7513-3.98.04-7.4

  每个同学选做两题,比速度更要比一比正确率,做得全对的同学予以鼓励。

  4、练习八的第3题

  可以结合线段图让学生说说对前3个问题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还可以自己补充问题:问学生你还想到了什么?

  1、“小小诊所”:练习八的第4题

  先找出错在哪里,把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

  你能把正确的结果算出来吗?

  学生练习,集体订正。

  2、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八的第六题,让学生从问题出发去思考该用什么方法去做。

  练习八的第九题,解决前三个问题后,还可以结合统计图的特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出:“这一天中哪段时间病人体温上升最快,上升了多少度”,“哪段时间病人体温下降得最快,下降了多少度”等问题,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练习八的第十题: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前两个问题,并要求说说每题的思考过程,再让学生提出一些不同的问题进行解答。

  练习八的思考题

  可以先根据“5.1减去一个两位小数得2.76”,算出作为减数的两个小数应是2.34。再用5.1加上2.34,然后可得到正确的结果。

  练习八的第五题

  初步向学生渗透综合法的思想。

  把学生典型的错误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来,共同纠正。

  初步向学生渗透分析法的解决问题的思想。

  课后感受

  授课日期月日

数学教案练习课3

  【教学目标】

  1、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理解已学过的长度单位中相邻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2、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简单推理的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难点:能说出换算时的思考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知

  1、复习长度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

  (2)提问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是什么。把这些长度单位按照从小到达的顺序进行排列。

  2、学生口答下列问题。

  1厘米=()毫米10毫米=()厘米

  1分米=()厘米10厘米=()分米

  1米=()分米10分米=()米

  6000米=()千米1千米=()米+400米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4、7—10题。

  2、完成“练习六”第1—3、5、9、11题。

  3、完成“练习五”第6及练习六“第6、7、12题。

  通过实际操作和生活调查进一步加深长度单位的理解及应用

 三、课堂小结

  1、刚才我们学习的是长度单位的简单换算,在进行长度单位换算时,要先想换算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再根据进率来推算结果。

  2、你还有那些疑惑或不明白的地方?

数学教案练习课4

  第12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1页练习十六第11-1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税率、利率、折扣的含义,知道它们内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税率、利率、折扣的'含义。

  教学难点:

  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数量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找出下列各题中的单位“1”,并说出下列句子的含义。

  (1)一件上衣打八折售出。

  (2)今年的营业额比去年增加20%。

  (3)定期三年的存款年利率是5.00%。

  2、计算。

  40%X=144 X-25%X=3 X+20%X=180

  二、比较练习

  (1)一台电视机原价1800元,打九五折销售,现价多少元?

  (2)一台电视机打九五折后的售价是1710元,原价多少元?

  学生独立练习,完成后讨论比较两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六第12题。

  读题,引导提问:“一共可取回多少元”是什么意思,首先必须求出什么?

  学生独立解答。

  2、做练习十六第13题。

  (1)引导学生弄清题中两个分数的不同含义。

  (2)找出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3)独立解答,完成后交流解法。

  3、独立完成第14、16题。

  学生独立练习后由学生进行交流评讲。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六第11、15、17题。

  六、指导阅读“你知道吗”知识。

  教学反思:

数学教案练习课5

  教学内容:教材“练习十六”第6~13题。

  教学目标:

  进一步巩固除数是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说出商的位数,并能正确地计算,培养学生认真计算,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试商方法的掌握和运用。

  难点:灵活运用各种试商方法正确地计算。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口算。

  62÷31 720÷80 84÷42

  12×5 25×8 75÷15

  2、判断,教材“练习十六”第6题。

  先判断对错,再独立改正。

  3、教材“练习十六”第7题。

  学习独立练习,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4、回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法则,怎样试商?怎样判断商的位数?

  二、指导练习

  1、教材“练习十六”第8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回忆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明确此题是已知路程和4种交通工具的速度,求时间,要用除法计算。

  (1)学生独立练习。

  (2)选择去外婆家的交通工具,指名汇报结果。

  (3)集体订正。

  2、教材“练习十六”第9题。

  (1)先说出每道题的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2)你是怎样确定商的.位数的?

  3、教材“练习十六”12题。

  知道商是一位数,说明被除数的前两位数比除数大还是小?商是两位数时又说明了什么呢?

  □里填几才符合要求?有几种填法?

  (1)小组内讨论交流。

  (2)分工计算。

  (3)选代表汇报结果。

  (4)教师集体订正后进行归纳小结。

  4、教材“练习十六”第10、13题。

  引导学生读懂题意,想一想:先要求出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

  三、课堂练习

  教材“练习十六”第11题。

  (1)学生独立练习,看谁计算认真细心,正确率高。

  (2)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教案练习课6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灵活解答几何图形问题。

  教学重点:认真审题,分辨求周长或求面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求出下面圆的周长和面积并用彩笔描出周长,用阴影表示出面积。

  C=r2

  3.1473.1432

  =21.98(厘米)=3.149

  =28.26(平方厘米)

  2、分辨面积与周长有什么不同?

  (1)概念

  圆的周长是指圆一周的长度

  圆的面积是指圆所围成的平面部分的大小。

  (2)计算公式

  求圆的周长公式:C=d或C=2r

  求圆的面积公式:S=r2

  (3)使用单位

  计算圆的周长用长度单位

  计算圆的面积用面积单位

  二、练习。

  1、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3。

  (1)计算直径为10毫米的圆的面积的列式是3.14(102)?。()

  (2)半径为2厘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3)把一头牛栓在木桩上,木桩到牛之间的绳长3米,牛能吃到地上草的最大面积是28.26平方米。(栓绳处不计算在内)()

  (4)面积:3.1462=3.1412=37.68()

  2、量出求半圆面积所需的数据,测量时保留整厘米数。再计算出它的周长和面积。

  ⑴半圆的周长是多少厘米?(2)半圆的面积:

  3.14223.142+22

  r=2cm=3.144=6.28+4

  =12.56(平方厘米)=10.28(cm)

  3、一个圆的周长是25.12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已知:C=25.12米求:S=?

  r=25.12(23.14)S=r2

  =4(米)=3.1442

  =50.24(平方米)

  4、一个环形的铁片,外圆半径是7厘米,内圆半径是0.5分米,这个环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已知:R=7厘米=0.7分米r=0.5分米求:S=?

  S环=(R2-r2)

  3.14(0.72-0.52)

  =3.140.24

  =0.7536(平方分米)

  三、巩固发展.

  1、思考题p71(8)

  一条绳子长31.4米,用它围成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大,还是围成圆的面积大?(分组讨论,探讨面积的大小)

  (1)围成长方形:31.42=15.7(m)(长和宽的和)

  长宽=面积

  当长和宽越接近面积也就越大,长和宽相等时,此时正方形面积最大.

  (2)围成圆形

  直径:31.43.14=10(m)

  半径:102=5(m)

  面积:3.1452=78.5(m2)

  (3)比较:长方形面积:61.6m2正方形面积:61.6225m2圆面积:78.5m2

  围成圆的面积最大。

  2、思考题p71(9)、(10)

  四、作业。

  课本P71第6、7题。

  教学追记:

  学生在学完圆的面积后,往往容易把圆的面积与周长混淆。因此我特意设计了本堂对比课。对比我,我引导学生分清以下几点:(1)圆的面积是指圆所围平面部分的大小,而圆的周长是指圆一周的长度。(2)求圆面积公式是S=r2,求圆周长的公式是C=d或C=2r。(3)计算圆的面积用面积单位,计算圆的周长用长度单位。根据以上三方面,帮助学生理清了圆的面积和周长的不同之处,练习中反映出来的情况也较好。

数学教案练习课7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2、结合实际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1、读信息,提问题。

  演示CAI-1,呈现下列几组数据:

  1、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突破60亿大关。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速度增长,按最近20年的`人口增长速度,全世界平均每秒增加2.6人。

  2、世界人口的分布很不均匀,我国与美国的面积差不多,而美国的人口仅有2.76亿,我国人口却是美国人口的4.6倍。

  3、俄罗斯比我国人口少得多,面积却是我国的1.8倍,我国陆地国土面积是960万千米2。

  读了这几组数据,你想到了哪些可以用数学解决的问题?

  二、解决问题,建立小数乘法竖式计算模型。

  1、板书出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解决。重点研究乘法问题。

  例如:全世界平均每分钟增加多少人?列式:2.6×60=

  2、如果用竖式计算,你怎样列竖式?(请几个学生板书。)

  3、讨论:如何列竖式,每一个乘数的数位怎样对齐?

  4、师演示竖式计算。

  5、学生尝试计算:3.4×211.24×1.74.47×0.723.5×28

  6、集体评议。

  7、总结:谈谈你这节课还有什么问题?也可谈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1、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时,我有意找几个没举手的学生回答。一连3个学生不能很好地根据给出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因此,要充分利用课本的资源,挖掘可教育因素,同时为了让多数学生得到发展,可提意让学生把提出的问题列在作业本上,然后交流,并作评价指标。

  2、这节课由于学生受小数加法的竖式计算影响,学生列竖式时不知数位怎样对齐。为了引起学生重视,在这里让学生讨论,共同商讨怎样对数位。

数学教案练习课8

  第6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2.笔算乘法

  第4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练习十三第4~5、7~10,12~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知识的回顾,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能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熟练地解决问题。

  2.进行观察、分析、判断、设计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 点:熟练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难 点:笔算进位乘法中进位问题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笔算乘法,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些练习继续来解决一些与笔算乘法有关的问题。

  板书课题:练习课。

  二、师生互动,解决问题

  1.巩固练习。

  课件展示小明的作业。

  教师:这是小明的三道作业题,老师都给他打了“?”,可是他找不出自己存在的问题。

  请分析错误的原因,并帮助小明改正。

  63×3=189 142×3=326 16×8=848

  (1)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展示汇报。

  (2)教师:在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2.知识应用。

  (1)练习十三第4题。(独立完成,反馈交流)

  (2)练习十三第5题。

  教师:你能找出其中的`问题吗?

  3.解决问题。

  (1)练习十三第7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

  (2)练习十三第8题。

  学生尝试列式,讲明算理。

  (3)练习十三第9、10题。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

  (4)练习十三第12~14题。

  先独立完成,后反馈交流。

  4.拓展练习。

  练习十三第15题。

  (1)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计算下面各题,猜一猜乘积和乘数有什么关系?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99×1=99 99×2=198 99×3=297 99×4=396

  (2)组织集体交流。

  (3)你能运用发现的规律很快填出下面的数吗?

  99×6=( ) 99×7=( ) 99×( )=891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

  【教学反思】

  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笔算乘法的格式和方法,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表述能力,并有所拓展和提高,通过这样的分层教学会让学生学有所获。

数学教案练习课9

  教学内容:教师出题练习。

  教学目标:

  1、复习除数是整十数除法方法。

  2、让学生巩固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巩固算理和计算方法。

  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竖式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和商的'书写位置。

  教具媒体:练习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80÷20320÷8040×70240÷6060×90270÷904×60210÷70350÷50

  2、脱式计算

  75×4+630376+280÷709×60-3206400÷80-64

  2、笔算:63÷20260÷80

  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板书课题:笔算除法练习

  二、练习内容:

  1、笔算:310÷50170÷30643÷80406÷60285÷40111÷20478÷70163÷30294÷60

  2、应用题

  1)一个足球30元,用75元钱可以买几个小足球,还剩多少钱?

  2)有饲料100千克,这些猪每天要吃30千克饲料,一袋饲料够喂几天?还剩多少千克?

  3)计划生产400台电视机,每月生产70台,半年内是否可以完成任务?

  4)每节车厢限乘60吨,有500吨货物,需要多少节车厢才能装完?

  三、思考:

  如○是□的20倍,下面哪些是对的。

  ○×20=□□×20=○○÷20=□□÷20=○○÷□=20□÷○=20

  四、总结: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自主练习计算题。

数学教案练习课10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通过练习引导学生体会被除数(除数)变化,除数(被除数)不变,商也随着变化的规律。

  3、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与难点进一步巩固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具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小数除法练习

  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缩小),商也随着扩大(缩小)

  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扩大),商也随着缩小(扩大)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

  改进意见

  一、口算练习

  4.8÷2=7.2÷9=3.5÷5=0.56÷7=

  4.8÷8=7.2÷6=0.35÷5=0.56÷4=

  学生先心算,在指名口算。

  二、计算练习

  1、完成练习十二第9题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并帮助其分析原因,及时纠正。

  2、完成练习十二第10题

  学生独立计算并验算。

  全班交流订正。

  3、完成练习十二第11题。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汇报结果。

  观察每一组算式的`被除数、除数和商,你能发现什么?

  三、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练习十二第12题表格。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十二第13题。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响介绍给大家。

  五、作业练习十二12、14和思考题。

数学教案练习课11

  教学目标:

  1、巩固学生的两位数加减法计算。

  2、借助情境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解答数学问题。

  3、通过判断、估算来锻炼学生的灵活思维。

  教学重点: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P64-1:

  1、让学生独立计算。

  2、小组同学互相检查对错。

  3、发现问题,集体讨论解决。

  P64-2:

  1、让学生观察,找出错误原因。

  2、改正。

  P64-4:

  1、讲小松鼠吃松果的故事。

  2、提出问题:小松鼠吃了25个,还剩17个,原来有多少个?

  3、小组讨论:怎样解决?用什么方法计算?

  4、你们能编出这样的问题吗?

  P64-5:

  1、学生独立做。

  2、集体订正。

  P64-3:

  独立完成。

  第二课时:

  P65-6:年龄问题:

  1、创设问题情境:同学们,能说出你是哪一年出生的吗?你今年几岁了?你出生的时候,你的妈妈多少岁,你知道吗?今年妈妈多少岁?

  2.同学之间说一说。并弄清过一年,每人都长一岁。

  回答书中的问题:象妈妈多少岁?[只要学生能够列出算式,说明自己的想法就可以。]

  二、P65-7:

  1、让学生观察图,理解题意。

  2、说一说题目的含义。

  3、估计小黄可能有多高,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4、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

  三、画出跷跷板。

  1、回想我们玩跷跷板的.情形,跷跷板为什么会一面高,一面低呢?

  2、谁能说出书中两只小熊玩的情形吗?

  3、看懂题意。

  4、学生独立尝试完成。

  5、汇报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可以先计算,也可以根据两个算式的特点来判断,或者用估算的方法来判断。

  第三课时:

  一、购物:

  1、通过看图,了解每一种玩具的价钱。

  2、讨论:小淘气拿20元钱能买哪些玩具?

  3、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小组活动:你用20元钱想买什么?花了多少钱?找回多少钱?四个人一组,每人模仿依次小淘气来买玩具,其他同学做售货员。

  二、猜猜我是谁:这是一道逆向思维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

  1、让学生看懂题意。

  2、学生可用不同的方法说出得数。

  3、引导学生进行验证,交流。

  三、把得数排一排:

  1、先算出得数。

  2、再进行比较。也可用估算的方法比较。

  3、填方框,再检验。

  四、数学游戏:火星探险。

  1、对学生讲清游戏的规则,帮助同学扫清语言的障碍。

  2、组织活动。

数学教案练习课1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9、50页,练习九的第1~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2、会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熟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准备】:练习本、学具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上节课我们学了乘法的初步认识,大家都学得很认真。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

  出示爬梯比赛:以组为单位,每人做一道,看哪一个组在规定时间内爬得高。

  3+3+3+2

  4+4

  5+5+5

  1+1+1+1+1

  2+2+2+2

  3+3

  加法算式乘法算式

  1、赛龙舟:出示图片

  让学生观察,要想知道参赛的一共有多少人,谁能很快列出一道算式?

  [设计意图]进一步感知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2、出示小黑板

  (1)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

  4个2相加5个4相加2和7相乘

  (2)3个9相加,和是()。

  一个因数是9,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根据要求,写出乘法算式,并及时校正。

  二、指导练习

  1、一共有多少个圆圈?

  ○ ○ ○

  ○○ ○○ ○○

  ○○○ ○○○ ○○○

  乘法算式:()×()或()×()

  2、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1)7+7+7+7=()×()

  (2)3+3+3+3+3=()×()

  (3)8+8+8+8+8+8+8=()×()

  3、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

  3个9相加。()

  一个因数是6,另一个因数是3。()

  6和4相乘。()

  [设计意图]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进行练习,进一步乘法的内在联系。二、读一读。

  4×5 6×3 5×2 3×4

  三、看图写算式

  ★★★  ★★★  ★★★   ★★★   ◆◆◆◆◆  ◆◆◆◆◆

  算式是()×()算式是()×()

  读作()乘()读作()乘()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直观图形写出乘法算式,理解乘法意义。

  三、课堂作业:随堂练习教科书第50、51页,练习九的第7~14题

数学教案练习课13

  教学内容

  练习课,教材P51-P52练习十第7-13题

  教学目标

  1、能较熟练的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数量。

  3、会利用公式、常用数量关系求值。

  知识重难点

  能熟炼地运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和手段

  引入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填空:(1)a+a=()a×a=()

  (2)当a=5时,2a=(),a的平方=()

  2、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操,五年级站了x列,平均每列20人,六年级有a人。说出下面各式所表示的意义:

  (1)30x(2)30x+a(3)a-30x

  3、小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

  二、综合练习:

  1、独立解答P51第7题师巡视指导个别学困生。

  投影展示,集体评议,注意评讲求值的书写格式。

  2、讨论口答P51第8题注意指导学生理解(3)小题,3x表示投中3分球得的

  总分数。

  3、分小组完成P51第9题请几个小组派代表说说式子表示的含义。

  4、独立完成P52第10-12题师注意巡视指导学困生。

  三、四、发展练习:

  1、讨论P52第13题请学生先独立思考,再集体讨论。

  2、在下面算式中,a、b、c、s各代表什么数?

  abcs

  ×9

  scba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全课总结:通过练习,你还有什么疑困?你觉得你掌握得比较好的`知识是什么?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地方是什么?

  课后追记

  本课不仅用字母来表示数,而且加入了具体含有实际数值的计算。这往方程方向又进了一步。

数学教案练习课14

  一、教学内容:

  P44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鼓励学生独立测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并进行验证。

  三、教具准备:

  小黑板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相关数学知识

  (二)练习

  1、完成习题1,习题2

  ①用手势表示或用语言表示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有多长。

  ②指导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完成。

  ③集体订正,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做。

  2、完成习题3

  ①教师指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②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应该怎样做。

  3、实践活动

  ①教师指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②自己先估计

  ③自己测量

  ④同伴测量

  ⑤完成后,教师在全班进行交流,比比谁估计准。

  (三)小结

  学习了本单元的知识后,老师希望同学们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数学教案练习课15

  第六单元可能性

  第2课时可能性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第67—69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列举出简单随机事件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能正确判断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索的.意识和与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能对简单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

  教具准备:

  数字卡片、红、蓝铅笔、正方体、红、黄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揭示本课练习内容,板书课题。

  二、完成练习十第5—9题。

  1、第5题。

  先让学生看图说说转动每个转盘,指针落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分别是怎样的,再逐一回答书上的问题。

  2、第6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思考放铅笔的方法,再按要求完成操作。

  展示、交流。

  3、第7题。

  摸出的结果可能有多少种?

  (共有9个样本,因而就是9种)

  摸出单数的可能性大,还是双数的可能性大?

  (单数几个?双数几个?)

  4、第8题

  学生做这样的正方体,同桌合作,试一试,并填写统计图。

  5、第9题。

  先估计再实验。

  三、思考题

  列举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再进行判断。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反思:

【数学教案练习课】相关文章:

练习课教案01-22

《单元练习课》教案02-25

计算练习课教案02-22

数学练习课教案11-18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练习课》数学教案04-08

语文练习课教学反思05-25

练习课教案(精选22篇)10-17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练习课》数学教案【优选】04-08

《梯形面积的计算练习》数学教案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