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三年级下册语文《寓言》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下册语文《寓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下册语文《寓言》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阅读课文,并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的词句,阅读故事,理解成语的意思。
②说一句话用“...尽管...但是……”。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质疑和理解能力。
(2)能够表演和再现课文的情境。
3.情感目标:
你所做的事情必须朝着正确的方向去做,你应该听从你朋友的善意建议。
教学重点
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单词,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践阅读故事。
教学难点
体会一下相反的寓意:一定要先找对方向,听听朋友善意的建议。
教学过程
一、引入教材戏剧,激发兴趣。
老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对“遥远的南方”这个故事有了初步的感知,我们班有几个同学对这个寓言很感兴趣。他们想编一部教科书式的戏剧供学生欣赏。学生们喜欢它吗?
二、在阅读中质疑,在阅读中探究
1.请再默读一遍课文,告诉我你读了什么。或者有什么问题可以找他们交流。
2.学生交流学习经验。
3.老师:这个人要去南方,但是他正开车去北方。有人告诉他方向错了吗?这个人是谁?季梁说服了他多少次?季梁是如何说服他的?那个朋友怎么说?你能找到他们吗?
4.老师:展示:“...尽管...但是……”
你能像这个例子一样说话吗?
5.老师:黑板上写:不懂,讲,真诚。
6.能谈谈“不解”和“真诚”的含义吗?
7.季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8.季梁在公共汽车上给了他的朋友三次建议,那么这个人接受了吗?我们用一个成语来形容这样一个人,总是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想法,不听别人的意见。它叫什么?
9.明白“自以为是”的意思。
10.老师:你能通过大声朗读来表达季梁的真诚和公交车上朋友们的'“固执”吗?请分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11.老师:我们来听听记录器博士是怎么读的。
12.学生发表评论。
13.教师和学生以不同的角色大声朗读。
三、放开你的想象,体验其中的寓意。
1.请大家想象一下:楚国在南方,但是去了楚国的人却在往北走。会发生什么?
2.通过这篇课文你理解了什么?
总结: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也知道,一个人如果走错了方向,是达不到目的的。
四、展现故事,深化寓意。
让我们穿越时间空,飞到古代去感受一下相反方向的故事。
1.分组表演一个故事。
2.反馈和沟通。
3.如果你是公交车上的朋友,发现自己走错了方向,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五、拓展升华,悟道。
1.你之前做错了,听了别人的建议后改正了。你能告诉我一些关于它的情况吗?
(1)小组合作与交流。
(2)反馈沟通。
2.分部摘要:
是的,无论我们做什么,我们都必须寻找正确的方向,接受朋友的善意建议。作为朋友,看到朋友相反的行为,也要给好的建议。
3.老师: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故事?能说说吗?
六、作业,课外拓展。
三年级下册语文《寓言》教案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3.认识“只要……就”,“如果……就……”这两种句式。
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并背诵其中的一则。
教学重点
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第1课时)
亡羊补牢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1.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2.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
3.“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
4.今天我们学习《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我们先学习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一)羊圈破了个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2)“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学生书写“窟窿”。
(3)齐读这句话。(第三句)
(4)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5)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
(6)指名背。(指导方法)
(二)街坊劝告,他不听。
(1)“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2)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3)引导评议,齐读。
(4)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同桌分角色朗读。
(6)指名读,评议。
(7)老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
5、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1)指名读第4节,评议。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3)齐读第4节。
(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这个片段,注意: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7、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台演,并指导评价。
3、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4、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就()。
5、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
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六、学习生字总结全文。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
2、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迟也”。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3、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4、认读生字]
(1)记忆生字字型,并讲讲字是怎样记住的
(2)难字指导记忆书写
街:把中间的“圭”去掉,就是“行”。人们经常行走在大街上,而街道路面最初是用“土”铺的
窟窿:这是个冻字,因而“洞穴”的穴做偏旁
寓:写时注意第11笔是横,不是点
作业设计:
1.比一比再组词
悔()叼屈隆
梅()叨窟窿
2背诵这则寓言。
3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
板书设计:
想法已经丢后悔
亡羊补牢做法不补赶快堵(未为迟也)
结果又少再没丢
教学过程(第2课时)
(一)齐读《亡羊补牢》。
二、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三、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缠”
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四、汇报交流,指导朗读课文
1、检查读文和认读生字
2、交流课文及不理解的问题。讨论“南辕北辙”、“盘缠”
3、练习朗读课文,讲故事
4、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5、根据评议,再练习朗读
6、练习讲述故事。注意把任务语言讲明白。
五、创设情景练习口语交际
1、出示图:棉队哪个人走远的影子,他的朋友会说什么?
2、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什么?
3、回到课始的故事:楚王会不会攻打赵国?为什么?
总结:南辕北辙的故事现实中可能没有,但是实际上,有多少人在做着这样的蠢事啊!,做任何事,,要是选择错了方向,无论怎样努力,也是达不到目标。
六、写字练习
1、抄写生字
2、难点提示:“缠”右半部不要写成“厘”
3、抄写词语
三年级下册语文《寓言》教案3
学习目标
1.会认“寓”等10个生字,会写“守”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两个寓言故事。
3.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课前准备
1.多媒体教学软件:《寓言两则》全篇演示、农夫拔禾苗的过程。
2.生字、生词卡片。
3.从课外查找有关寓言的知识,收集其他寓言故事。
第 一 课 时
(学习《揠苗助长》)
揭示课题,弄清题意
出示课题“寓言两则”,由学生根据查找的资料来解释课题。(“寓言”是用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寓”是“寄托”的意思,“则”的意思就是“篇”)
教学《揠苗助长》
1.播放课件理解课题、了解故事。
a.学生讲解题意:“揠”是拔的意思,“助”是帮助,“长”是生长。
b.按照“理解题意→了解故事→理解内容→认识道理”的顺序来进行学习。
c.播放课件,要求学生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习生字。
a.范读课文,听准生字字音。
b.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老师注意指导读错的字。
◆同桌之间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c.巩固生字。
◆读生字卡片。(齐读、指读、开火车读)
◆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在朗读中巩固生字。老师巡视,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3.感悟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出示四个问题:
a.种田人看到禾苗几乎没长高时,他的'心情怎样?将描写他心情的词句画出来。你能理解他的心情吗?
◆随机理解重点词语:巴望、焦急。
◆出示重点句子,体会种田人的心情:“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词句,要读出种田人的焦急心情。
b.种田人在这种情况下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结果怎样?
◆用软件演示种田人拔苗的过程,朗读第2自然段,要读出那个人卖力拔苗的情景。
◆读第3、4自然段,体会种田人回家后得意的心情,以及后来知道禾苗都死了,十分失望的心理。
c.这则寓言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
d.我们已经知道种田人的愿望是好的。如果你是种田人的邻居或亲属,你怎样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愿望?
4.诵读全文,复述课文。
第 二 课 时
(学习《守株待兔》)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交代教学目标。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每个寓言都是通过有趣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寓言两则的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通过学习课文,理解寓意,学会生字。
2.创设情境,播放多媒体动画《守株待兔》,激发学习兴趣。
现在老师先请大家欣赏《守株待兔》这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大家边看边想: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3.揭示课题,释题。
a.揭示课题,正音。
b.释题:问:“株”是什么意思?守株呢?待兔又是什么意思?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4.学生自由读课文,老师提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段落序号。
学习课文,理解寓意
1.学习第1、2自然段。
a.自由读课文,想一想那个人为什么会守在树桩旁边等待兔子呢。
b.默读课文,说说那个种田人是怎样得到这只野兔的。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读给大家听。(板书:捡到兔子)
c.出示生字“窜”“撞”,理解意思。(窜—乱跑;撞—碰)
d.他捡到野兔后,心里是怎么想的?
◆投影出示句子(要是每天……多好啊),齐读。
◆他这样想可能吗?对不对?为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指导有感情地读句子,指名读、齐读第1、2自然段。
2.学习第自然3段。
a.自由读课文,说说这个人后来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板书:整天坐守庄稼全完了
b.齐读第3自然段。
3.理解寓意。
a.他这样做对不对?错在哪里?学生讨论、交流。
b.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c.老师总结寓意。(注意语言要浅显易懂)
d.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有没有这种现象呢?举例说说。
e.老师总结: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对于偶然得到的东西,我们不应该抱有侥幸的心理,只有踏踏实实地做事,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会取得收获。
f.齐读课文。
课堂练习
1.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2.出示要求写的9个字,学生自己分析字形,提出书写应注意什么问题。
3.指导写字。
4.完成课后练习“读读想想”。
拓展活动
把本课的故事讲给家长听,再请他们讲一个寓言故事。
三年级下册语文《寓言》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两则寓言故事。
3、理解寓言内容,体会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在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教学准备:
1、本课课件。
2、布置学生搜集、阅读寓言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都爱看故事听故事,谁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2、揭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个有趣的寓言故事。板书:寓言两则(指导“寓”的书写)。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则寓言故事《亡羊补牢》。
3、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
二、朗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由朗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同桌互读课文,相互正音。
3、指名朗读课文,相机检查字词的学习情况。
4、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谁能用三言两语概括?(先四人小组内练说,再指名回答。)
三、交流体会,明了寓意
1、小组内分角色读、演课文。
2、组内交流:我从这个故事明白了什么?
3、全班交流(引导联系学习、生活实际去谈感受)。
四、总结学法,自读自悟
1、我们是怎么读懂这则寓言的?(引导学生总结寓言的学习方法。)
根据回答,板书
寓言故事学习法:
(1)朗读课文,读通读顺
(2)了解故事内容
(3)体会故事寓意
2、根据学法,自学第二则寓言故事《南辕北辙》。
3、组内交流各自的自学所得,提出疑难组内探讨。
4、汇报交流,释疑解惑。
第二课时
一、复述故事
1、熟读课文,同桌互练,用自己的`话讲述两个寓言故事。
2、指名上台复述故事,师生评议。
二、拓展延伸
1、小组成员互相展示各自搜集的寓言故事资料,商讨汇报形式,做好汇报准备。
2、小组上台汇报。
3、评出最佳汇报小组。
三、堂上写字
1、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指导难写字的书写)
2、抄写生字词。
3、听写生字词。
四、布置作业
1、把这一课的两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小练笔:我从某个寓言故事想到的
三年级下册语文《寓言》教案5
【课前透视】
本课由《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两篇寓言组成。课文分别勾勒出了古代两个可笑的人物形象。一个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一个是对意外的收获心存侥幸,不认真做事,结果一事无成。这两则寓言都是家喻户晓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
寓言常常是以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一种体裁。教学中应抓住课文篇幅短小、内容生动有趣的特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插图,抓住理解重点词句,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读懂课文内容。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抓住课文的内在联系,分析因果揭示寓意,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信息资料】
生字词语卡片、课件或课文插图、课文内容的录音或录像。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观察谈话:
出示《揠苗助长》插图,启发谈话: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吗?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通过这两则寓言,我们会明白一个什么道理呢?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引出课题)《揠苗助长》 。
2、解题引入:
同学们,你们听过寓言故事吗?(学生交流)。教师介绍:寓言和童话、记叙文一样,是一种文章体裁,它往往借一个虚构的小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寓”寄托包含的意思,寓言就是说话包含着某种意思。“则”在这里是一个量词,表示条数。“二则”就是二条。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发学生的交流讨论。自然引出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寓言的常识性知识,丰富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对话平台
学习《揠苗助长》
一、初读
1、读题思考:
读了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相机教学“揠”字的读音和意思,“长”在这里读“zhang”。
2、出示课件或录像资料,变“话”为“画”,引导学生观看,细致了解故事内容。
由题引入,变文字为画面,激发学生的热情,了解故事的内容,为学文奠定基础。
3、自读课文:
轻声朗读课文,找出并读准生字、新词。利用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同桌互相讨论。
4、全班交流生字词语的识记:
教师充分鼓励学生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适时地强调重点字词。
5、游戏巩固识字:
采用“字词大转盘”“摘果子”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强调自读自学,扎扎实实抓好基础知识掌握。通过交流丰富识字经验,提高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二、朗读
1、引导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
2、指名朗读,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说出朗读体会:
你为什么这样读?结合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语言和心情,教师相机启发、指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如:
指导读第一自然段:启发学生思考:
种田人为什么要帮助禾苗生长?种田人巴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而禾苗长得如此之慢,他的心情怎样呢?在学生交流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巴望”一词,教师指导学生读出焦急和自言自语的语气。
指导读第二自然段:启发学生思考:
种田人想出了什么办法帮助禾苗生长呢?他又是怎样做得? 理解“终于,筋疲力尽”的意思。 指导学生读出“焦急而又疲惫”的感觉。
朗读是理解课文的最好手段,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语言和心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再现了当时的场景,理解了人物。在对情节的深刻体悟中,读出理解、读出个性,解读文本。
3、引导学生从农夫的自信的语言和最终的结果中,体会当时人物的心情和表现。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弄清,结果为什么是这样?初步体会寓意。
抓住事情发展的最终结果,联系农夫的表现,进行鲜明的对比。从强烈的反差中,理解寓言所要揭示的道理,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讨论
启发学生思考:读了这则寓言明白了什么道理?生活中有过类似的事情吗?今后我们应该怎样做?引发学生讨论,教师相机点拨,抽象出寓意。
升华对寓意的理解,促进学生的对文本的个性解读,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概括性,在对寓意的理解中,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事情,促进个性的健康和谐发展。
四、拓展
1、启发学生思考:如果让你给这个农夫起个名字,你认为他应该叫什么?说出自己的理由。
2、 你还知道什么寓言?讲给大家听一听,并说说从寓言中你有哪些收获?
开阔学生思路,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问题设置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融合学生个性化的见解,丰富了语文积累,促进了学生想像能力、思维水平及表达能力的提高。
五、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焦、费、望、算”。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在结构和笔画上的特征,交流观察的收获,教师适当强调。如:
“焦”的上面,右边是四横,不要写成“住”;“算”字中间是“目”不是“日”;“费”字上面的是“弗”,要先写“弓”字;“望”字上面左半部的“亡”字的最后一笔有变化。
2、教师范写难点字,边写边强调重点笔画的书写。
3、学生自主练写,写后互相评议。写得不好的多写几个。
抓住生字特征,加强范写指导,自主写字评议,提高学生书写能力。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一、回顾
1、利用生字词语卡片,组织学生回顾。
2、启发交流:
从《揠苗助长》的学习中,你得到了哪些收获?教师相机过渡到本课的`学习。
关注基础知识,实现自然引入。
二、初读
1、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⑴ 利用生字词语卡片,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交流识字记字方法,教师肯定学生个性化的记字方法,并适当点拨重点字在记忆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⑵ 分段指读课文,了解学生读文情况。
3、启发思考:
通过读文,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以学生自读汇报为主,组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抓好基础的同时为课文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研读
1、启发学生思考:
根据读文和自己的理解,学习这则寓言你想提出些什么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梳理学生回答,展示学生提出的问题:如:种田人为什么要守株待兔?他是怎么守株待兔的?结果怎么样?这个人做得对吗?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结合着学生学习第一则寓言的基础和课文内容短小,语言平实的特点,充分放手。引导学生根据读文提出问题,教师梳理指导,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像能力,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2、结组学习:
引导学生围绕着梳理出的问题研读课文。教师巡视,适当提示,比如:要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体会人物的语言和心情等。
3、小组汇报交流学习成果: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读书汇报,适时地引导学生理解语言,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丰富学生对课文内容和蕴含道理的感悟和体验。如:
抓住“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又肥又大的野兔。”引导学生体会“白”字,指导朗读该句,读出种田人那种捡了便宜心满意足的语气;捡了野兔后,他想些什么?指导朗读该句,读出种田人那种期盼的心情;守株待兔的结果怎样?指导学生读出惋惜的语气等。
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启发学生交流:
这个人做得对吗?
合作读书,解决问题,教师适时点拨,提高了学习效益。互动的形式,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研读氛围,学生在思考与讨论中加深了对寓意的感悟。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拓展
1、讨论:
读了这篇寓言,你有什么收获?
2、交流:
在生活中,你见过像课文中的种田人一样的人和事吗?
3、思考:
种田人正坐着等待兔子,假如你经过看见了,你会怎么样来劝说他?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结合自己的认知实际,创设情境,创造新的思维发展点,引发学生讨论交流,培养了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
五、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守、丢、此、桩、肥”,组织学生进行观察。
2、教师示范书写。
3、学生练写,师生评议。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揠苗助长:揠:拔。比喻不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也作“拔苗助长”。
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灵活变通。也比喻妄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或不经过努力而侥幸得到成功。
巴望:盼望。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也作“精疲力尽”。
〖相关链接
1、寓言:文学体载的一种,是含有讽谕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人民智慧、经验和知识的结晶,少数是哲学家与作家个人的创作,多数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
〖阅读在线
鹤和狼
狼吃东西特别馋。在一个宴会上,他吃得太急,把一根骨头鲠在嗓子里,差一点送了命。很幸运,这时刚好一只鹤从那里经过。狼便向她做手势,请她过来帮帮忙。
女大夫立刻开始做手术。她以高超的技术为他取出了骨头,然后,要求付给她一定的酬报。
“你的报酬?”狼说,“我的好大嫂,你是在开玩笑吧!我让你从我的喉咙里缩回脖子,难道这还不够厚道么?快滚吧,你这没良心的东西,千万别再落到我的爪下!”
三年级下册语文《寓言》教案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书写指定的生字。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背诵课文。
3、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两个寓言故事。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词句。
2、学会寓言,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用自己的话来将这两则寓言。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你们喜欢学故事吗?请大家一起来学习。
二、默读课文,初步感知
要求:(1)看拼音读课文,把生字的'音读准。(2)新词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不懂的地方记下来。(3)标出小段。
认读生字,解答疑难(出示生字卡片)
三、深入分析、弄懂寓意
1.指定四位学生读课文。
2.提问:这个人的宝剑是怎么掉进江里的?
过渡:那个人是怎么做的呢?他为什么这样做?
3.读第二段,回答问题(①一点儿不着急。②在船舷上刻记号。③他想记住掉剑的地方,捞上宝剑?)
4.指导看插图,说清图意。
5.小声读3~4段,思考:当有人问他,他是怎么回答的?
6、教师示范。
(3)理解词语“不慌不忙”的意思。他为什么不慌不忙?
(4)提问:按照那个人说的办法,能把宝剑捞上来吗?为什么?
四、谈话,启发联想
1.分组讨论。①那个人等船靠岸后捞到剑了吗?②他没捞到剑会说什么?③别人可能又会说什么?
2.提问①你认为那个人错在哪里?②学完寓言以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板书设计:刻舟求剑
不小心掉
不着急刻记号
不慌不忙船靠岸捞剑
第二课时:
学习《揠苗助长》
1、指导学生自读自学课文,了解故事大意。可提示如下:自己读课文看课文讲的是什么事?根据故事想一想文章题目“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不认识的字要看课后的注音,或查字典。有不懂的地方,问问同学或老师。
2、引导学生读好课文,质疑讨论。
3、引导讨论说明寓意。
结合课后第二题的第二小题,组织学生讨论和想像说话。
4、指导做好字词练习,把生字写正确,理解和积累词语。
板书设计:
原因:巴望禾苗长快一些
揠苗助长做法:把禾苗往高里拔
结果:枯死
寓意: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会把事情弄坏
三年级下册语文《寓言》教案7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主识字
(一)、 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学过不少寓言故事,还记得有哪些呢?(学生说)这些寓言故事简短有趣,都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2、观察谈话:出示《揠苗助长》插图,启发谈话: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吗?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通过这两则寓言,我们会明白一个什么道理呢?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引出课题)《揠苗助长》
3、解题引入:同学们,你们听过寓言故事吗?(学生交流)。教师介绍:寓言和童话、记叙文一样,是一种文章体裁,它往往借一个虚构的小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寓”寄托包含的意思,寓言就是说话包含着某种意思。“则”在这里是一个量词,表示条数。“二则”就是二条。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画出生字词。
2、讲讲大致内容。
(一个种田的人想出了一个让禾苗长得快的办法,他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最后,他的`禾苗全枯死了。)
二、合作交流
1、出示生字。
2、自由拼读。
3、组成小组自行解决读音问题。
4、拼读音注意点:
寓、焦、喘
5、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要求读正确、流利。
三、品读领悟
1、读题思考:读了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相机教学“揠”字的读音和意思,“长”在这里读“zhang"。
2、出示课件或录像资料,变“话”为“画”,引导学生观看,细致了解故事内容。
3、自读课文。轻声朗读课文,找出并读准生字、新词。利用用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同桌互相讨论。
4、全班交流生字词语的识记。教师充分鼓励学生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适时地强调重点字词。
5、指导读第一自然段:启发学生思考:种田人为什么要帮助禾苗生长?种田人巴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而禾苗长得如此之慢,他的心情怎样呢?在学生交流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巴望”一词,教师指导学生读出焦急和自言自语的语气。
指导读第二自然段:启发学生思考:种田人想出了什么办法帮助禾苗生长呢?他又是怎样做得?理解“终于,筋疲力尽”的意思。指导学生读出“焦急而又疲惫”的感觉。
引导学生从农夫的自信的语言和最终的结果中,体会当时人物的心情和表现。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弄清,结果为什么是这样?初步体会寓意。
四、巩固延伸
启发学生思考:读了这则寓言明白了什么道理?
生活中有过类似的事情吗?
今后我们应该怎样做?
引发学生讨论,教师相机点拨,抽象出寓意。
1、出示“我会写”中的“焦、费、望、算”。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在结构和笔画上的特征,交流观察的收获,教师适当强调。如:“焦”的上面,右边是四横,不要写成“住”;“算”字中间是“目”不是“日”。“费”字上面的是“弗”,要先写“弓”字;“望”字上面左半部的“亡”字的最后一笔有变化。
2、教师范写难点字,边写边强调重点笔画的书写。
3、学生自主练写,写后互相评议。写得不好的多写几个。
五、板书设计:
揠苗助长
巴望 终于 结果
做事不能急于求成
三年级下册语文《寓言》教案8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组织专题,包括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其中,《寓言两则》、《惊弓之鸟》、《画杨桃》是精读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是略读课文。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和传说故事,也有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单元要以读为本,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把课文读通、读懂。注意抓住和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故事中的道理,初步感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教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表达思想感情。
3、认识本组汉字,学会田字格内生字,正确读写每课新词。能查字典并结合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4、学会用具体的事例说一说、写一写自己感受到的关爱,表达真情实感。
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教教、流探究、共同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故事中的道理,初步感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教育。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表达思想感情。
2、认识本组汉字,学会田字格内生字,正确读写每课新词。能查字典并结合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3、学会用具体的事例说一说、写一写自己感受到的关爱,表达真情实感。
学习目标(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5个生字,学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盘缠、硬要”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两则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读中感悟,抓重点词句理解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教学中要在学生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这是学习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词语卡片、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的寓言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生字"窟窿"的教学导入新课
1、(课件及各种物件)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看,它们上面都有什么?
2、出示生字词"窟窿",指导读准字音。
所以这两个字都是穴字头。注意:"窿"字在书写时,这里的一小横可不能忘记。
3、当出现了窟窿的时候,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则寓言故事:亡羊补牢
二、学习课文
1、(课件:出现一个羊圈,上面有一个窟窿)话外音:现在,一个养羊人的羊圈上出现了一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叼走了一只羊板书:少了一只羊养羊人是怎么做的?
(1)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这个故事,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并划出你不懂的地方。
(2)分节朗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
(3)学生质疑。(谁提出的问题最有思考性?)
(4)根据学生的问题,讨论解疑。
词语("亡羊补牢"暂时不考虑解释)
"街坊"(提示:指名一个学生回?你家住在哪里?""谁家和他住在同一条街上(或小区)?""'街坊'就是。")"后悔"出示课文中的原句。理解:
2、他后悔什么?为什么会后悔?
回答后,给课件配音:如果你是街坊,会对他说些什么?你是养羊人,听了街坊们的劝告后,会怎么想?板书:不听劝:(课件:有个窟窿的羊圈前,养羊人与一个街坊在一起),再男女生对读对话。
3、谁知夜里,狼又从这个窟窿里叼走了一只羊(课件)板书:又少一只羊
现在,你有没有理解"后悔"的意思呢?板书:后悔
"不该不接受"早知道,当初就______,"不该不",两个"不"说明他真的很后悔。羊连丢了两只,你是养羊人,心里也会______,试试看,将养羊人心里的.话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引读)转念一想,_______。于是,他是怎么做的?_______。结果怎样?__________。
结合理解"从此":"此"表示"此时、此地","从此"就是从"__________"开始。他怎么补的?补得怎么样?(课件:羊圈修补得结结实实的)板书:堵上窟窿;羊再也没有丢失再朗读这段话,注意突出这些词。
4结合板书理解"亡羊补牢"。
5、齐读课文。
(课件:养羊人站在修补好的羊圈旁,羊在羊圈中快活地吃着草)看到羊圈被修得结结实实的,羊儿一只也没有少,养羊人此时会想些什么?
三、总结全文,揭示寓意
1、指名给课文配音。
齐读全文。
2、刚刚上课的时候,老师给大家看了这些画面,它们上面出现了窟窿,该怎么办?如果,这些窟窿就像是我们同学身上的缺点,又该怎么办呢?
四、技能训练题:
小辩论我喜欢养羊人我不喜欢养羊人
先提出自己的观点(喜欢或不喜欢),并说清楚理由。
第二课时
一、自学质疑
1、自由阅读,个人质疑。
可质疑词句意以及个人想了解的问题。个别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阅读。
2、学生说问题,教师归纳问题。
词义:盘缠硬要问题:“南辕北辙”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南辕北辙》中那个做车人是怎么想的?他的朋友又是怎么想的?谁的想法对?为什么?
3、组织阅读课文。
①齐读②自由读③个别指导
二、讨论解疑
【三年级下册语文《寓言》教案】相关文章:
三年级下册语文寓言教案07-12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寓言 》11-30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寓言》11-21
三年级语文教案:寓言04-04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2-28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01-13
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语文园地教案02-02
三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教案02-02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01-30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案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