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四年级数学教案“求平均数”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数学教案“求平均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四年级数学教案“求平均数”1
教学内容:求平均数的问题--教材第27-29页例2-3,做一做题目及练习七1-2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38+32)÷2(63-27)÷9(30+55)÷5(7+9+6+8)÷3
2、解应用题:
一个杯子里的水深16厘米,把水平均倒在同样的4个杯子里,平均每个杯子里水深多少厘米?
二、新课
1、用谈话法引入。
刚才做的“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的简单应用题,是以前学的。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经常遇到要求解答这样的问题:语文、数学等各科的平均成绩,汽车的平均速度,一群人的平均身高,工厂里的平均产量等等,这类问题是求平均数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求平均数问题,看与过去所学的.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教学例2。
(1)出示例2。让学生默读题目,理解题意,明确条件及所求问题。
(2)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思考。
拿出盛着水的4个同样的杯子,杯壁贴有标明刻度的纸条,每个杯子的盛水量与课本中上图的相同。
问:这4个杯子的水面高度相等吗?
求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什么意思?
(4个杯子里的水同样多棗高度相同。)
怎样使这4个杯子里的水高度相同?
指导学生操作。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学具卡片,把表示水量的蓝色纸条摆在四个白杯子上,使四个杯子里的水高度相同。操作之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摆的。
启发学生想:把4杯水倒在一起,再平均倒在4个杯子里,得到平均高度。
教师演示。
出示挂图。(把课本上的下图制成挂图,图中的“4厘米”和虚线用红色标明。)指出用红色虚线标明的地方(4厘米)就是它们的平均高度。并和演示作对照。
问:这个平均高度是怎样得来的?(它是把4个杯子里的水平均分的结果。)
(3)指导列出算式。
问:如果不用倒水,我们有办法计算出这个平均高度吗?
让学生说出想法,并用式子表示:
(6+3+5+2)÷4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想”这一部分,并与自己是怎样想的相对照。
指名学生说出式子的意义,强调“4厘米”是平均数。
区别例2的“4厘米”和复习题的“4厘米”的意义。
3、做第29页上“做一做”中的第1、2、3题。
教师巡视,辅导差生。
订正时让学生讲思考过程。
4、启发学生说计算方法。
问:从刚才做的几道题中,你能说一说求平均数的一般计算方法吗?
(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算法,不要求学生把算法抽象为公式。)
5、教学例3。
出示例3。让学生默读,理解题意,明确条件和所求问题。
问:怎样求哪一组平均身高高一些?怎样计算出“高多少”?
启发学生想:如一个一个地比,非常麻烦,而且不容易比清楚。先算出各组的平均身高,就容易比较了。
让学生运用从例2中学到的方法,自己求出两组各自的平均身高,再求出哪个组平均身高高一些,高多少。
然后提问:如果不求平均身高,直接用各组所有人身高的和进行比较行不行?为什么?
使学生明确:由于两组人数和每人的身高不一样,不能直接比较,而只能用平均身高进行比较。
三、巩固练习:练习七第1、2题。
四、小结(略)
四年级数学教案“求平均数”2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简单的统计表求平均数。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和操作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向学生渗透事物间联系的思想和统计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
二、学法引导
1、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知“平均分”。
2、指导学生试算,掌握“平均分”的计算方法。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明确“求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区分“平均分”与“求平均数”这两个概念的不同含义
四、教具学具准备
例2水杯挂图、小黑板、卡片若干、长方体积木16块。
五、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用卡片出示)
(38+52)÷3(76-20)÷7
说出20÷5表示的意义。
2、一个上下同样粗的杯子里装有16厘米深的水,把这些水平均倒在4个同样粗细的杯子里,每个杯子里的水深是多少厘米?
(通过此题,使学生复习“平均分”的意义,使学生明确“平均分”的结果是每杯水的实际水面高度都是4厘米。)
(二)、探究新知
1、引入新课:
以前,我们学习过上题这样的“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的应用题,也就是“平均分”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常听说这样的说法,例如:“火车提速后,平均速度达到每小时120千米”,“我们班的.语文平均成绩是91分”,“某足球队队员的平均年龄是26岁,平均身高是182厘米”等等,像这些平均速度、平均成绩、平均身高、平均年龄等,都是“平均数”。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一下“求平均数”问题。(板书课题:求平均数)
平均数怎样求呢?它与以前学习的“平均分”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请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仔细体会。
2、教学例2:
(1)、出示例2:
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
(2)、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组织讨论:你怎样理解“水面的平均高度”?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一步明确:所谓“平均高度”,并不是每个杯子水面的实际高度,而是在总水量不变的情况下,假设水面高度同样高时水面的高度值。
(4)、教师出示第27页水杯图的上半部,问:怎样做才能使这4杯水的水面高度同样高,而得到这4杯水的水面平均高度值呢?
(5)、学生操作。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积木,用每块积木的高度代表1厘米,先用积木按例题的高度要求叠放四堆来表示4杯水的高度,再动脑动手操作一下,使这四“杯”水的水面高度相等。
(6)、学生汇报操作结果,一般出现两种方法。
第一种:数出共有多少个积木,或把积木全部叠放在一起,共16厘米,再用16÷4:4厘米,得出每“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第二种:直接移多补少。从6厘米中取2厘米放人2厘米杯中,从5厘米杯中取1厘米放人3厘米杯中,就可直接得到4杯水面高度相同的水,水面高度都是4厘米。这说明原来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7)、教师出示第27页水杯挂图下部分(标有平均高度虚线)。
教师:通过同学们刚才的操作,我们得到了这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但这里有一个问题,我们刚才通过操作,使水杯的水面实际高度发生了变化,这4杯水的水面高度才相等了。也就是说,平均高度得到了,而原来4杯水水面高度却发生了变化。而现实生活中,很多求平均数的情况是不允许原值的。例如:高个身高180厘米,矮个身高140厘米,两人的平均身高160厘米。这个160厘米代表的是两个身高的平均水平,并不是把高个的身体一部分接在矮个身体上,使两人身高相等。也就是说,求平均数并不要;变原来的实际值。由此可见,通过直接操作的方法来求平均数,在很多情况下,是行不通的。如果我们不通过操作,直接通过计算,能不能求出这4杯水:的平均高度呢?怎样计算方便呢?
通过引导学生回答,进一步明确:应先相加求出高度总和,再用高度和杯子数,得到平均高度。
(引导学生操作,使学生感知平均数。从直观到抽象,帮助建立平均数概念。)
(8)、指导学生列式计算
(6+3+5+2)÷4
=16÷4
=4(厘米)
答: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9)、区分例2与复习题,两题的结果都是4厘米,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复习题中,4厘米是平均分的结果,结果每个杯子的实际高度就是4厘米;例2是求的平均数,4厘米表示的是各杯子水面高度平均值,而每个杯中水面的实际高度并不一定是4厘米,它们的实际高度不要求发生变化。
(10)、反馈练习:教材第29页第1、3题。
先读题,口述解题思路,再独立试做,集体订正。
通过订正进一步明确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
3、教学例3:
(1)、出示例3:
(2)、读题,分析题意,组织学生讨论:两组人数不同,每人的身高也不尽相同,想要直接比较出哪一组的身高较高,怎么做比较好呢?
(3)、根据讨论结果,明确先求出每组的平均身高,再进行比较。
(4)、列式计算:第一小组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6+142+140+135+137+144)÷6
=834÷6
=139(厘米)
第二小组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2+141+133+138+145+135+142)
=966÷7
=138(厘米)
第一小组的平均身高比第二小组的高多少?
139-138=1(厘米)
答:第一小组平均身高高一些,高1厘米。
(5)、反馈练习:教材第29页“做一做”第2题。(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在书上直接填空即可。)
(计算不是难点,引导学生试算,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巩固发展
1、练习七第1题。
2、小明上学期学习进步很快,数学第一单元检测成绩是75分,以后每单元都比上一单元提高4分,求他上学期数学五个单元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此题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可提示试用其他方法解答,主要解法有:
①基本方法,先分别求出各次成绩,再求平均数。
②75+(4+4×2+4×3十4×4)÷5。
③75+4+4。
(四)、课堂小结
通过小结,进一步区分“平均分”与“平均数”两个概念的不同义,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
六、布置作业
1、练习七第2题。
2、回家后量出你家中每个人的身高,记录下来,并求出全家人的平均身高。(单位:厘米)
七、板书设计
四年级数学教案“求平均数”3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认识数据整理的方法,初步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2.使学生会进行简单的数据整理,能把整理的数据填入简单的统计表,并能在条形统计图中表示出来。
3.使学生能根据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4.培养学生整理数据能力和根据统计表、统计图的问题进行分析综合的能力。
5.对学生渗透初步的统计思想、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思想。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或统计图回答简单问题。把不完整的统计表或统计图补充完整。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结合时事,根据当前生活中一些热点问题的有关数据,引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调查统计一些事物的数目,这些事物的数目通常叫做数据(板书“数据”一词)。数据往往都是从生活实际中,通过认真的调查核实,一个一个地数出来的,是国家进行进一步统计、汇总,进而制订有关方针政策的原始依据,必须真实。而数据因为直接来自于生活,往往比较零乱,没有次序,显示不清主次多少。为了把调查结果表示得更清楚明了,就需要对数据进行一定的整理,今天我们就共同研究一下“简单的数据整理”(板书,把课题补充完整)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学生分布的挂图或小黑板。
教师指出这张图是调查了四年级某班学生居住情况后制成的,通过这张图,一眼就可看出哪条街,哪条巷有这班学生,很形象,很直观。
2.老师进一步引导,每条街,每道巷分别住了多少同学?哪条街,哪道巷住的人多?最多的比最少的多几个?全班共多少同学?这时如果只看图,要准确回答以上几个问题,很不容易。
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做能使回答方便?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先逐街,逐巷数出人数,记住,再进行比较,回答出问题。
3.教师指出:只看图不容易进行下一步的研究。我们先数一数各街巷的同学数,在图上标注上数字。数出的各街各巷的同学数,就叫做数据(渗透特点:来自于生活实际,是真实的。)
启发学生:这些数据真实可信,但是比较零乱。我们能不能想一个办法把这些数据简单明了地表示出来,使别人不用再看图,就能一眼看出各街各巷住了多少学生,全班一共有多少学生呢?(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4.学生汇报讨论结果。(讨论结果可能多种多样,只要有道理,就应加以肯定。从中再选出统计表的方案。)
教师:以上各方法实际上都是对数据进行整理。
我们先用画表的方法进行整理。出示下表(空表框)
教师指出:第一栏不填写具体街巷名称,一般留作合计(一共多少人)。从第二栏起,逐一写街巷名。
5.组织学生根据原始图填写,老师先带领学生填写两个街巷的数据,再让学生在其它街巷对应地方填写数据。学生先填写在书上23页的不完整统计表。然后问一共多少人,在合计栏中填出,形成完整的统计表。指出这样的表叫统计表。
6.组织学生根据表回答问题:(投影出示问题)
哪条街巷住的人最多,是多少?
哪条街巷住的人最少,是多少?
全班共多少人?
7.认识条形统计图
有时为更加形象直观表示数据的多少,也常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条形统计图是用长方形来表示数据的。
出示画有小方格的小黑板,说明每一格代表一个人,有几个人,就用几个小格表示,可以把这几个小格涂上色。
老师先在纵向上注明人数0、5、10(单位:人)。再在横向上标明街巷名称,标注时相邻街巷名称间要空一格,以求容易区别和美观。然后根据学生口述,老师在相应地方涂色,制成课本24页上部的条形统计图。
8.看条形统计图,回答课本24页五个问题。
9.反馈练习:在教师带领下完成课本24页做一做。
教师先出示原题,指导学生弄清题意后,带领学生完成小芳的成绩:
问:每一小格代表几米?小芳的成绩是多少米?应该涂几个小格?确定14个小格怎样确定较好?(找出15所对应的高度,向下数1格即可。不必从1数)
其它同学的成绩要求同学们在书中填空完成,确定一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同桌间互相检查涂色是否准确。然后组织学生据条形统计图回答书中问题。
[由于条形统计图是新接触,学生涂色有困难,从学生认知特点出发,教学时教师的引导示范不能太少。练习时,教师要先示范,后放开由学生自己完成。]
三、巩固发展
1.练习六第1题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完成。重点引导:合计栏应该怎样填写?
学生分组完成时,可以互相讨论研究。教师巡视时重点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练习六第3题
提示:先统一单位。并利用此题复习“平均”的含义,为下节课学习“求平均数”做铺垫。
四、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知道了什么是数据,怎样整理数据,还学习了怎样填写统计表、统计图。
五、布置作业:练习六第4题、第2题。(要求学生亲自去调查各班人数,独立完成。)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试做第5*题。
活动性作业: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周日时间进行专项公益劳动(如擦玻璃),分别记录每人擦的块数,然后把小组擦玻璃的情况制成统计表。要求统计表中能反映出每人擦的块数和小组擦的总块数。
【四年级数学教案“求平均数”】相关文章:
求平均数教案04-04
《求平均数》教案03-05
《求平均数》教案14篇03-06
四年级数学教案《求小数的近似数》04-03
平均数教案02-06
《平均数》 教案03-18
《平均数》教案03-29
平均数教案15篇02-06
求收入证明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