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学会用简单的图标来表示物体的沉浮。
2、探索调节物体沉浮的方法。
3、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幼儿探索求知的精神。
活动准备:
1、各种试验材料(乒乓球、积木、空瓶子、钥匙、橡皮泥、小石头、钉子、树叶、小碗、磁铁、笔、纸)若干。
2、幼儿每四人合用一张操作台,另备水槽、托盘各一只。
重点与难点:探索、发现使物体沉或浮的不同方法。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
幼儿听音乐进实验室,看到各种试验材料,激发幼儿的'操作欲望。
二、幼儿尝试
(一)教师提出尝试题:把这些物体放入水中,你会发现什么?
1、幼儿尝试
2、得出结论:有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落(沉)入水底。
3、教师总结(演示课件):象乒乓球、积木、空瓶子在水中的现象叫做浮,象钥匙、橡皮泥、小石头、钉子在水中的现象叫做沉。
(二)教师提出尝试题:如果用向上的箭头表示浮,用向下的箭头表示沉。这些实验材料该用什么符号表示呢?(插塑、纸、梳子、牙刷、电池、铅笔、小刀、橡皮)。
各组幼儿进行尝试猜测,并在纸上画好对每一种材料沉或浮的猜测结果。
教师总结(演示课件),验证幼儿猜测的正确与否。对不同意见(如同一种物体,有的幼儿认为沉,有的幼儿认为浮)通过实验验证,统一认识。
(三)教师提出尝试题:怎样让浮的物体沉下去?让沉的物体浮上来?
1、幼儿尝试
2、得出结论:往空瓶里装水,把铅笔拴在石头上。可以让浮在水面的空瓶子和积木沉下去;把橡皮泥捏成小船,把钉子放在积木上,可以让沉入水底的橡皮泥和钉子浮上来。
3、教师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材料和方法。
(四)教师提出尝试题:
1、故事:小明在树林里踢球,不小心球踢到树洞里去了,树洞很深,小明够不上来,他多着急呀,谁来帮他想个办法呢?
幼儿尝试回答:往树洞里灌水球就浮上来了。
教师演示课件,验证答案。
2、有一堆掺有麦糠的小麦,怎样尽快的把麦糠和麦粒分开?
幼儿尝试回答:把它们放入水中,浮在上面的是麦糠,沉入水底的是麦粒。
教师演示课件,验证答案。
(五)教师提出尝试题:沉与浮在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应用?
幼儿尝试回答:救生圈的应用、淘米做饭时的应用以及在轮船、潜水艇上的应用等。
教师总结(演示课件):
沉浮现象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它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能为人类做许多事情。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还有哪些物体是利用沉浮的原理制成的。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喷刷画,激发幼儿对喷刷活动的兴趣。
2、体验喷刷作品的艺术美。
3、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色图形的彩纸、废旧牙刷、颜料(红、黄、蓝)、抹布、牙签、旧报纸等。
2、范画两张(图形贴画和喷刷画)。
3、事前已进行过图形拼贴活动。
活动过程:
1、出示图形贴画和喷刷画,引出课题。
引导幼儿欣赏两幅作品不同的艺术效果,它们的绘制方法有什么不同?
小结:两幅作品都运用了图形拼贴,内容都是一样的,但其中一幅的背景采用了喷刷方法,而原来的粘贴地方只留下了白色图案,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试试好吗?
2、讲解示范。
(1)先做好图形拼贴画,拼完后放在画纸上,注意不要贴在纸上。
(2)运用红、黄、蓝几种颜色搭配,在纸上喷刷背景。
喷刷方法:可以先喷红色,用一把牙刷蘸上少量的红色,然后牙刷与牙签相互摩擦,红色均匀地喷洒在纸上;再喷黄色或蓝色,但必须等画面上的红色干了以后再进行,注意换颜色时也必须清洗原来蘸有颜料的牙刷和牙签。喷刷颜色的顺序可任意,可以喷三种颜色,也可任选其中两种颜色。
(3)等背景色干了以后,取下图形彩纸,有彩纸盖着的地方没喷到颜色而形成白色图案。
3、幼儿练习。
(1)提醒幼儿喷刷时不能移动画纸和放好的彩纸图形;协助能力较差的幼儿学习喷刷的方法。
(2)提醒幼儿围好旧报纸后,再进行喷刷,注意保持桌面、画面的整洁。
4、讲评。
幼儿相互评价:哪些作品图案优美,色彩漂亮,作品干净。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利用牙刷、圆形纸片等常见物品,发挥幼儿想象力,制作出一幅幅漂亮的喷刷画装饰品。在活动过程中,幼儿通过做一做、玩一玩认识了新的画种——喷刷画,游戏活动提高了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审美能力和美的表现力。在合作方面,幼儿通过小组合作,促进了协作能力的发展;在制作礼物过程中,通过玩色、配色、添画,幼儿的.审美能力也得到提高。
本来我选择用一支牙刷和一支笔来刷一刷,但是幼儿对牙刷和笔使用不熟练,无法达到预定效果。经过陆老师的提醒,可以用两个牙刷对着刷一刷,这样轻轻一刷就能将颜料喷到画纸上。并且之前我用到了各种图形宝宝,让幼儿用图形先拼出不同的形状,像房子、小动物等,听课老师也指出:这样比较偏向数学活动,这也要改。我后来想直接用不同大小的圆形宝宝来添画,这样既能简化拼图形,也能将作品变得更生动。
活动后,我觉得我在示范操作中,还是没能将很多细节讲解清楚,导致幼儿在操作的时候出现了不同的差池。这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愿意主动参与探究,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2、了解摩擦产生“静电”,尝试探索不同的材料摩擦产生“静电”的现象。
3、能动手动脑大胆进行实验探究,并交流实验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重点难点活动重点:
幼儿尝试探索不同的材料摩擦产生静电的现象。
活动难点:
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并交流实验探究过程及结果。
活动准备
理解摩擦的含义;有观察到过身边的“静电现象”。
物质材料准备:
记录表,大小碎纸屑,塑料小勺,塑料梳子,铅笔,水彩笔,吸管,塑料玩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魔法小视频激发幼儿兴趣
牙签为什么会随着吸管动起来呢?
二、基本部分
(一)第一次实验,幼儿初步感知静电的`产生
1、设置情境:小小魔术——吸管吸纸屑
(1)刚才杨老师是怎么把纸屑吸起来的呢?引出摩擦的概念。
(2)吸管还可以在哪里摩擦吸起小纸屑呢?引发幼儿猜想。
2、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第一次实验并做记录。
3、小组展示实验结果。
4、小结:原来在有毛的如毛发,毛衣或绒布上摩擦容易产生静电,然后就可以成功地吸起小纸屑啦!
(二)第二次实验,探索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静电现象。
1、出示材料,提问:除了吸管外,这些材料都能通过摩擦产生静电吗?
2、幼儿第二次实验,并做记录。
3、交流、分享实验结果
4、小结:经过摩擦后,有的物体容易产生静电,有的不容易产生静电。
三、结束部分
观看PPT,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
四、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幼儿利用活动区的材料进行静电实验。
家园共育:家长和幼儿一起搜集资料,了解静电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总结【自我评价】
在干燥的秋天,小朋友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和别人猛的一碰,会感到被电击了一下,还有脱毛衣的时候会听到“滋拉滋拉”的声音,还伴有亮光。小朋友们对这些现象都充满了好奇心,很有兴趣随老师一起去探索。
在本次活动中,我首先以魔术视频导入,用吸管摩擦后将牙签控制的左右转。小朋友都感到很神奇,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继而欢呼起来,一个个跃跃欲试。所以接下来我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尝试,用小棒棒去吸小纸屑。
通过与自己身体或衣服摩擦产生静电,大部分幼儿操作成功,很有成就感。接着我便让幼儿继续用其它物品去吸小纸屑,看看哪些是可摩擦起电物品,哪些是不可摩擦起电物品。最后我还让幼儿了解电对人类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止静电。
通过此次科学活动的展开,让我认识到科学活动要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要多引导幼儿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从而热爱生活。
【存在问题】
本次活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活动中,有两次幼儿进行实验探索操作的地方,我通过让幼儿边做实验边填记录表来记录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但对孩子们记录的结果没有充分地进行探讨。
【课堂重建】
科学探究活动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探究活动中,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而且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科学活动的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猜想—验证猜想—总结交流。在本次活动中,在验证猜想的环节没有给与孩子们充分讨论自己实验验结果的机会。在今后的科学探究活动中,要注意以幼儿为主题教师发挥引导者的作用,鼓励幼儿进行大胆的科学实验探究活动。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壮族人民喜爱“对歌”的风俗。
2.学会领唱、对唱,培养即兴创编歌词的兴趣。
活动准备
影片《刘三姐》的VCD,对歌的'挂图,壮族音乐《小金风》《什么水面打筋斗》。
活动过程
1.复习壮族舞蹈《小金风》。
2.欣赏影片《刘三姐》片段,讲述刘三姐与阿牛哥、莫老爷、秀才们对歌的故事,了解广西壮族人民爱对歌的风俗习惯。然后讨论对山歌的形式以及壮族的服饰、道具等。
3.欣赏对歌的音乐《什么水面打筋斗》。
(1)听录音,要求幼儿安静仔细地听。
(2)教师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导幼儿理解歌中的内容,如“什么水面打筋斗”“什么水面起高楼”“什么水面撑雨伞”“什么水面共白头”。
4.学唱歌曲《什么水面打筋斗》。
(1)整体教唱歌曲,要求幼儿唱好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符。
(2)教师唱领唱部分,幼儿集体唱齐唱部分。
5.学习创编歌词。
(1)教师示范创编歌词,例如“什么有脚不走路”……
(2)幼儿学习创编歌词。
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1、关于目标制定与载体选择。本次科学活动的知识目标定位在对6个数字进行排列组合。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引导孩子们设计电话号码,为可爱的小动物进行设计。为什么选择这样的载体?我以为:“科学教育的内容应从身边取材”,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顺利实现活动目标;同时,让他们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和对科学本身的兴趣。
2、关于目标的“度”的把握。排列组合的知识可以把我们引向概率学,但对大班幼儿而言,他们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理论,5岁幼儿的思维处于前运算阶段,其思维特征是单向的线形思维。因此,我把它定位在排出6个具体的号码。
3、关于活动过程的设计。科学活动离不开一个基本的程序,即“激趣——探索——成功”。本次活动中,对家中电话号码的讨论旨在激趣,也为后面的自主设计奠定基础;帮小动物们设计电话号码是展开探索过程,最终走向成功。当然,在探索的过程中,由易而难,循序渐进则是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活动目标:
1、尝试将数字1—6进行6次不同的组合,排列成6个不同的号码。
2、体验为小动物设计电话号码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3、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4、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份记录单、铅笔、1—6数字卡;
2、动物图片、教师使用的数字卡
活动过程:
一、讨论电话号码的秘密
1、回忆家中的电话号码(教师作记录)
2、分析、讨论:
(1)这些电话号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是由哪些数字组成?
(2)每家的电话号码有重复的吗?为什么?
(3)怎样让电话号码不重复?
二、设计电话号码
1、出示小动物图片,告诉幼儿:请大家为小动物设计电话号码。
2、提出设计要求:必须是8位数;前两位数为86,后六位为1—6,不能少其中一个数字;每家一个电话号码,不能重复。
3、第一次操作:幼儿摆弄数字卡,为其中一只小动物设计电话号码。
4、第二次操作:幼儿摆弄数字卡,为六只小动物设计不同的电话号码,并作记录。
5、交流、检查。
活动反思:
1、这个教学活动选自建构式课程,在原来基础上我进行了调整。活动重点放在了目标一和目标二。
2、活动准备充分,尤其是记录纸采用表格式,这点非常好,能帮助幼儿直观地了解我们使用的电话号码都是7位数。
3、活动过程层层深入,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寻找电话的秘密,在理解的基础上设计新的电话号码,老师也能关注到全体幼儿,给他们发言的机会,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高,效果好。
4、整个活动进行非常顺利,似乎没有难点,寻找原因,发现幼儿练习本上只需要设计4个电话号码,选择余地大,最好调整有6个或以上的动物,设计6个或以上的号码,提高数字排列难度。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幼儿练习闭眼睛向前走5——10步,发展他们的平衡能力。
2、提高幼儿的判断力,培养他们机智、勇敢、活泼、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用能套进头的纸盒子,将鼻子、嘴巴、耳朵挖空,眼睛用电光纸贴上装上天线,做成太空人的头饰4个或更多。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队列练习。六路队变两个圆,变大圆、开花成六路队。
(2) 游戏“照镜子::教师做镜子,幼儿做照镜子的人。(活动一下身体)
二、基本部分。
(1)介绍新的游戏玩法和规则。
幼儿围成圆圈站,请4位小朋友戴上头饰做太空人,太空人点到小朋友的名字后,该小朋友要大声回答并站到圈内来,太空人寻声去捉人,捉住了互换角色。没有叫到名字的幼儿要保持安静。
(2) 幼儿游戏4——7次。
(3) 游戏:“闭眼前进”幼儿听口令眼睛闭起向前走5——10步。
三、结束部分
复习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
活动反思: 教育幼儿要遵守游戏规则,但仍有少部分幼儿不能闭着眼睛走,在平时的.活动练习中要加强幼儿的平衡能力练习。并提高幼儿的判断力、准确性。
大班教案 篇7
新年贺卡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新年贺卡的用途,尝试创造性的设计、制作贺卡。
2、体验同伴间友好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在教室中布置有关新年的墙饰
2、知识准备:学习歌曲新年好
3、物质准备:已经剪好的没有装饰的彩色卡纸、在教室周围的桌子上摆上贺卡等、在墙上悬挂吊挂式贺卡、剪刀、胶水、旧图书、彩绳、铃铛等
活动过程:
音乐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在《新年好》音乐中孩子进入活动室,提问“你听到了什么歌曲?”愉快的音乐使孩子明白此次活动与过年有关。
1.快过新年了,新年老人送给我们一样礼物,猜猜是什么?教师出示精美盒子。
2.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对孩子的回答进行提升。教师引出课题“新年就要到了,人们会互相赠送贺年卡迎接这个节日。”出示各种贺年卡。
3.师:知道这些贺卡是用来干什么的?引导孩子观察贺年卡上的'祝福语。
4.小结:原来这些漂亮的贺卡都是新年贺卡。我们还可以说是贺年卡。贺年卡是新年的时候用来祝福亲人或朋友新年快乐的。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大班教案07-26
(精选)大班教案09-12
大班教案(经典)08-10
大班教案(精选)08-10
(经典)大班教案08-29
大班教案(精选)08-29
大班教案[经典]08-12
大班教案01-29
大班教案01-29
大班教案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