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荷花》公开课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荷花》公开课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荷花》公开课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鉴赏小说的人物语言,把握人物形象。
2、通过人物形象解读小说主题。
3、了解并体会孙犁的艺术风格。
教学重点:
鉴赏人物语言,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设想:一课时
学法指导:
梳理情节,整体把握,品味人物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出版史上,只给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五位作家出过全集,除此之外,享此殊荣的就只有孙犁了。
20xx年《亚洲周刊》选出“二十世纪中文小说100强”,孙犁小说选入两篇,分别是《荷花淀》、《铁木前传》。而当代文学史上有一个文学流派叫“荷花淀派”,就是以《荷花淀》这篇小说命名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荷花淀》这篇小说。
二、《荷花淀》这篇文章用隔行分段的方式为我们清晰的分了三个层次,分别是“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这节课我们重点品味小说的人物语言,通过人物语言把握人物形象。
三、同学们通读全文,尤其要找出文章通过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段落。
1、“夫妻话别”部分:“很晚丈夫才回来——我回来谢你”。
“借故寻夫”部分:“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划到对面马庄去了”。
2、品味第一部分
指读“很晚丈夫才回来——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①问:这一部分对话塑造了水生和水生嫂什么形象?
(明确:水生嫂——温柔、体贴、细心,机敏追问;水生——不断岔开话头,极力躲闪。)
②“怎么了,你?”改为“你怎么了?”好不好?
(明确:倒装语序突出水生嫂的心情急切。)
③得知真相后,水生嫂被苇眉子划破了手,文中用了两个词“震动”和“吮”,这两个词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请同学们先给这两个词配上潜台词。
(明确:手指的震动,表明了水生嫂内心的震动——夫妻就要分别,丈夫就要走上危险的战场,水生嫂既有不舍,又有担心。“吮”这个动作,是水生嫂在掩饰自己的担心,怕让丈夫发觉,是在克制自己不平静的心情,这个动作集中表现出水生嫂坚强的性格。)
指读“水生说:‘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我会来谢你”。
指导学生独立品味文章中的精妙的语言描写。
①“你总是很积极的”
问:水生嫂对水生参军的事是支持还是反对?
(明确:答支持或反对都不完全。这句话嗔怪中有赞扬,有自豪。表意重心在“积极”二字,应重读。)
②“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改写A、
水生嫂说:“你走,我不拦你。小华你带去,爹你也带去。”
水生说:“那咋成,我们是去打鬼子,火里来,血里去,带上小华和爹能行吗?”
水生嫂说:“行不行是你的事,你别想把家里这么一大摊子事全甩给我,这老的老,小的小的,要累死我不成?我才不干,你要走,咱就离婚!”
(明确:这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刁蛮泼妇形象,不是水生嫂形象。)
改写B、
水生嫂说:“你走,我不拦你。我也要和你一起走,咱们夫妻二人同心协力打鬼子。”
水生说:“那咋成,小华和爹咋办?”
水生嫂说:“为了抗日战争的早日胜利,就委屈爹和小华吧,反正我要和你在一起。你是风儿我是沙,咱们一起打鬼子。”
(明确:从表面上看,水生嫂对水生情深义重,支持抗日工作,但实际上是变相拖水生后腿。)
改写C、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明确:如果把原文的句号改成逗号,表明“不拦”是假的,说不拦,其实还是在“拦”。原文用句号,水生嫂先表明了自己的基本态度——不拦。“家里怎么办”一句只是希望水生能明白家里的难处,自己的难处。水生嫂只是希望得到丈夫的理解,精神上的安慰。
后文“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一段就是这个意思。)
总结:文章通过语言描写,塑造了水生嫂温柔、体贴、深明大义的形象。
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夫妻话别”部分,要读得有情有味,仔细体会文章语言描写的精妙之处。
3、品味“借故寻夫”部分几个妇女的对话。
指读“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划到对面马庄去了”。
在这一部分中,四个青年妇女加上水生嫂共五个人,虽然都只有一两句话,但在作者高超的笔法下,却也活灵活现。同学们能不能通过人物语言,揣摩出人物得性格特征?
①找送衣裳的借口,性格含蓄。
品味:我不拖尾巴——表明基本态度:我是支持丈夫打鬼子,支持抗日工作的。但他忘下了一件衣裳,我给他送去是支持他的抗日工作,是为了让他能更好的打鬼子,少了这件衣裳怎么行?
指导朗读:特别强调。
②直爽、坦白。“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是“要紧”的话,当然得去说了。
指导朗读:“要紧”二字要重读。
③水生嫂的一句话,显出她的虑事周全、稳重、谨慎的性格。
指导朗读:语气舒缓,语速适中。
④冒失、泼辣。
指导朗读:语速急而快,表现出迫不及待的心情。
⑤羞怯。是婆婆下的命令要我去,我不去不行,其实,“有什么看头呀!”
指导朗读:“有什么看头呀!”一句是言不由衷,朗读时语调渐缓、渐弱。
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
4、我们品味了文章两组对话,一组塑造了个体形象水生嫂,另一组塑造了五个青年妇女的群像。
全文没有介绍她们中任何一个人的姓名或外貌服饰,是作者疏忽了吗?
(明确:作者塑造的这几个形象是千千万万个普通劳动妇女的代表,作者有意不写人物的姓名、服饰,是为了更突出的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成长过程,这是一种轻状物重写意的笔法。)
有人说:“战争,让女人走开。”可孙犁却在这篇文章中以妇女为主要形象,有什么意义?结合下面这句话理解。
“中国妇女起来之日,就是抗日战争胜利之时。”——毛泽东
(明确: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妇女社会地位低下,生活闭塞,观念陈旧,目光短浅,又相对比较自私,可是就连这样的妇女们都勇敢的组织起来,武装起来,保卫自己的家园,中国的抗日战争怎么能不胜利?)
作品集中表现了女人们对丈夫的依恋、思念集中表现他们的夫妻情深,作者在这样一篇战争题材的小说中这么写,有什么用意呢?
(明确:越写夫妻情深,越能表现战士们舍小家保国家的高尚情怀;有了对亲人的爱,才有保家卫国的.动力,有国才有家,也才有更长久的爱;只有这些有情有爱、有着纯美人性的人们,才能打败丧失人性的侵略者。这就是本文的意旨所在。)
假如说,《荷花淀》这篇文章是一个大荷塘的话,我们今天从语言描写的角度探究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旨,也只能算是欣赏了这个荷塘的一个小角落。这篇精美的文章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反复咀嚼回味的地方,下面提供给同学们几个深入学习思考的角度。
1、品味文章的另外两处对话——寻夫不得、战后议夫。
2、文章的景色描写极具特色,分别写了“月下景”、“水上景”、“淀中景”,这三幅画面的特点和意义各是什么?
3、文中有几处细节描写尤其耐人寻味。如“震动、吮”,“哗,哗,哗。”与“哗哗,哗哗,哗哗哗!”的拟声词描写及三次“丢”的描写。
4、强烈推荐《嘱咐》一文,它是《荷花淀》的“续集”,希望同学们多读读好文章。
《荷花》公开课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荷花”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部分,积累优美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
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的美的体验。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
教学准备
1、学生查找有关荷花的资料。
2、师制作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
师出示课题:荷花。
师:你见过荷花吗?它是什么样的呢?
生说后师大屏幕展示荷花图。
二、初读课文,正音
1、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正音。
3、分小组读。
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生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交流,文章条理。
第一节:“我”去公园看荷花。
第二、三节:荷花生长的各种优美的姿态。
第四、五节:自己观赏荷花时的想象和感受。
四、学习课文第一节
1、指名读。
2、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明确:第一节告诉我们赏荷花的时间,人物,地点。
3、提问:这一节看出荷花的什么特点:(花香)
从“赶紧”看出“我”想看荷花的急切心情。
4、朗读。
五、学习第二、三节
1、生自读二三节。
勾画你难以理解的句子。
2、师出示“如果──了不起”。
请生谈自己的看法。
3、引导读第三节。
师让生看图,看看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一池荷花的。
你喜欢哪句?为什么?
交流:
荷叶:像大圆盘(比喻)
冒:形象写出了荷花突现出来,格外引人注目。
(理解后读。)
师引读:“有的──有的──有的──”
想象荷花的姿势。
你还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荷花吗?
(生各抒已见。)
朗读第二节。
4、再读第三节。
谈自己的理解。
(荷叶、荷花有各种美妙的姿态,而且,它们在微风的吹拂下,更有一番别样的风韵。)
生想象动态荷花图。
5、朗读二三节。
六、自学生字
师作个别易错字的'指导。
七、作业
1、朗读全文,背诵1、2、3节。
2、听写词语。
3、观察自己喜欢的花。
第二课时
一、朗读1、2、3节
二、学习4、5节
1、师大屏幕出示荷花图。
师:多美的荷花呀!看着看着,我们就仿佛变成了那一朵朵美丽的荷花,进入了这精彩的画卷之中。
2、齐读第四节。
3、你就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你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呢?
生带问题再读第四节。(生各抒已见。)
4、美读第四节,5、读第五节。
思考:“我”怎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被美景所吸引,忘了自己在做什么)
从这儿你看出什么:(作者对荷花的赞美,对大自然的赞美。)
三、学习写作特点
1、生讨论本文在写法上的特点。
2、交流。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请生在文中找出。)
抓住荷花的特点进行描写。
用词准确。
写实与想象结合,使文章更加生动。
四、小练笔
1、生再读全文。
2、师;作者把荷花写得如此之美,你们一样能把自己喜欢的花写下来。
3、交流课前所观察的花。
4、师引导分成几个部分写,写出特点。写生动。
5、生动笔写,师巡视指导。
6、交流个别习作,评讲。
7、生继续完成。
【《荷花》公开课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荷花教学设计05-10
公开课教学设计08-04
数学公开课教学设计03-30
《桥》公开课教学设计03-30
比尾巴公开课教学设计03-01
公开课太阳教学设计01-18
公开课教学设计范文12-01
【经典】《推敲》公开课教学设计02-14
《推敲》公开课教学设计03-30
太阳公开课教学设计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