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教案 篇1
设计背景
针对前不久全国发生的几起火灾,我特意开展了一次“着火了我该怎么办”的班级交流活动,通过了解我发现,孩子们随着生活经验和安全知识的不断丰富,有了一定的自我保护技能,但当意外灾害真的发生时,他们会感到束手无策。所以我特别针对孩子们今后加强防火意识准备了这次活动。本活动除了让幼儿了解有关火的知识处,更重要的是教给幼儿当意外灾害真的来临时,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学会自我保护、自救。
活动目标
1、向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进幼儿安全防火意识。
2、引导幼儿燃烧现象,了解火的性质、用途及危害。
3、一旦发生火灾,要知道如何自我保护和如何自救。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重点难点
发生火灾时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
活动准备
纸、蜡烛、火柴、大中小玻璃杯、电话、湿毛巾、毛巾被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老师出示一张纸和火柴,提醒幼儿注意观察纸被点燃后的情形,注意火焰的颜色感知火发出的光和热,让幼儿在火附近伸手烤一烤,说说自己的感受。
提问:火还能燃着哪些东西?(布,木头、汽油、酒精、蜡烛等)
二、基本环节:知道了火能发光发热,组织幼儿讨论火的用途和危害。
1、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火,请幼儿说出火的用途。(烧饭、取暖、照明等)
2、火对人类有什么危害?(烧伤皮肤、烧毁财物、房屋、森林等)
3、组织幼儿讨论:
(1)、发生火灾的原因有哪些?(小孩玩火、乱丢火烟头、在禁放区燃放烟花、用明火照明寻找物品、地地震、打雷、乱拉乱接电线等)
(2)、怎么样防止火灾发生?
(3)、如果发生火灾,我们应该怎么样做才能实现自我保护与逃生自救?
A:如果所在房间有电话,赶快打119报警,并说明着火的详细地址,什么街,哪号楼或附近有什么明显标志及单位。
B:室外着火门已发烫里千万不要开门,并用毛巾、衣服或床单塞住门缝,以防浓烟跑进来,如门不很热也没看到火苗,赶快离开。
C: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穿过浓烟逃生里,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
E:遇到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F: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不可盲目跳楼。
三、结束环节:逃生演习
老师发出发生火灾信号,幼儿自选逃生办法进行自救。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是一次社会、健康整合活动,活动目的是向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进幼儿安全防火意识,并学习并初步掌握基本的防火安全常识和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因为选材是幼儿熟悉的行业,所以本次活动幼儿的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整个活动过程流畅,也突出了难点:学习并初步掌握基本的防火安全常识和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教师教态自然、大方,语言亲切。
本次活动受教学经验的局限,这次活动也存在很多问题:
1。教师欠缺引导性语言,很多提问不科学。
活动的重点是向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进幼儿安全防火意识,但在观看课件时,虽然环节设计了如何攻克重难点,但教师的语言引导不是很到位,使得活动的重难点完成不是很突出。
2。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
由于知识储备不够多,教师没有很好的讲解;观看课件时,教师对消防队员的训练过程方式也没有系统的认识。正因为知识储备不够,所以教师的语言引导没有点到重点。
3。教师缺少随机教育意识。
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课堂学习是一个学习的途径,但随机教育也非常重要。在本次活动中,教师组织幼儿在教室及周围寻找安全标志和消防用具时,就没有把握好教育的随机性,应该不仅仅只是介绍,还要结合日常生活,对幼儿进行使用、保护的教育。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提高幼儿手的灵敏性和身体动作的协调能力。
2.使幼儿体验球在身上滚动、转动的.感觉。
活动准备
垫子或席子,适合幼儿玩的大皮球。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在垫子上做基本体操动作,如垫上操。
2.幼儿在垫(席)子上学习摸索沿身体上下滚球的动作。方法是:坐在垫(席)上,两腿伸直并拢,将球放在脚背上,用手慢慢将球向身体上部滚动,一直滚到颈部,当球滚到腹部时,上身要顺势向后躺下;然后再将球由颈部滚回脚背,当球滚到腹部时,上身也要顺势抬起成坐姿。幼儿动作熟练以后,比赛谁的动作做得既快又正确。
3.幼儿学习环绕身体滚球。方法是:仰卧在垫上,将球从腹部绕到后腰、再绕到腹部。动作熟练后,可进行个人比赛。
4.让幼儿想出在身上滚球的其他方法,并进行实践和交流。
活动建议
1.活动以在身上滚球为主,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加活动内容。活动也可不在垫子上进行。
2.注意对幼儿个别指导与帮助。
活动结束
让幼儿一起收拾活动用品。
大班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菠萝的生长习性。
2、菠萝的外形与营养。
二、教学准备。
1、菠萝两个(实物其中一个去皮)。
2、菠萝生长图片。
三、教学过程。
(一)出示菠萝看外形。
1、看老师拿来的是什么?
2、那你们知道菠萝还有个名字叫凤梨。
3、小朋友你们看菠萝,上半部分是绿色叶,叶的形状是不是像剑形,下半部分像松球形,没成熟时上部紫红色,下部白色。成熟时就变成金黄色。
4、我们那菠萝的时候一定要小心的拿,以免扎坏手。
(二)菠萝的生长习性。
1、小朋友们知道菠萝长在什么上吗?
2、菠萝其实长在根上,我们通过图片看下菠萝根的样子吧!
3、我们是不是在咱们北方没看见过生长的菠萝啊?
4、因为菠萝是热带水果,生长在南方。
(三)菠萝的营养。
1、我们平常吃菠萝时,是不都吃里面的`果肉啊!
2、现在夏天了,我们吃菠萝可以清暑解渴。
3、我们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多吃水果对身体好。
(四)小结。
我们今天学了怎么多关于菠萝的知识,大家一起来吃菠萝吧!
四、教学延伸。
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教幼儿一起来画画菠萝。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本次活动结合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小花伞,结合《纲要》中的主题目标,让幼儿主动的参与活动,有信心,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一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意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写简单的问题。
活动目标
1、观察各种各样的小花伞,感受花伞上图案的对称美。学习用点、线、面对称地装饰小花伞。
2、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和表现美的能力,体验画画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是学习用点、线、面对称地装饰小花伞。
2、 教学难点是制作过程。
活动准备
1、收集的小花伞若干。
2、圆形纸若干,记号笔、彩色水彩笔、油画棒若干。
活动过程
一、欣赏小花伞
师出示实物小花伞若干,摆放在活动室四周。
1、幼儿自由欣赏各种小花伞。
2、幼儿自由的和同伴交流,教师在旁倾听。
说说你最喜欢的小花伞,为什么喜欢?
二、引导幼儿感知小花伞上图案的对称美。
教师出示一只图案对称的风筝。请幼儿欣赏后说说自己的发现。(伞上的图案是对称的,上面的和下面的花纹、颜色、形状都是一样的.,,左面的和右面的花纹、颜色、形状也是一样的。这就是对称。)
三、幼儿讨论如何装饰小花伞。
教师引导语:这些小花伞真漂亮,我们也来做一把漂亮的小花伞好吗?
设疑:你想做一把什么样的小花伞?
四、幼儿绘制小花伞。
教师引导语: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图案、色彩做一把漂亮的与众不同的小花伞。注意图案要对称,看谁装饰的最漂亮。
五、小花伞展。
展示幼儿制作的小花伞,比一比谁的小花伞最美。
活动反思: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布森指出:知觉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儿童和成人都能在环境中主动地发现、探索、参与和抽取信息。因此,在活动中,我能尊重孩子的需要,注重孩子个性的发展,引导孩子主动学习,大胆想象,装饰小花伞。通过活动,孩子们的知识经验得到了提升,活动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体验到了美术活动的快乐。
大班教案 篇5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对身边的事物非常感兴趣,经常问“为什么”。在种植区和自然角里,孩子们经常发现植物不浇水,叶子就会发蔫,而浇水后,植物的叶子就会慢慢地舒展、水灵。为什么往土里浇水,植物的叶子就能吸收水分呢?这就是生活中常见的毛细现象。教师设计了本活动,抓住了幼儿这一兴趣点,意在通过游戏活动和观察活动,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使幼儿感知到身边随处可见的毛细现象,由此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并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使幼儿直观地感知到生活中的毛细现象。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毛巾、海绵、布等吸水材料及塑料盆(大小不同)若干。
2、红、黄、蓝、绿颜色水及红墨水、大白菜叶、细管(医用采血管)若干。
3、饮料瓶和白色皱纹纸做成的纸树,塑料小碗若干。
4、图片(画有植物靠根须吸水),吸了红墨水的萝卜、生菜、花菜、莴笋等蔬菜。
活动过程:
一、设置游戏环境,提供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发现这些材料都能吸水。
1、玩一玩:引导幼儿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帮水搬家。
教师提出问题:“怎样让小盆里的水住到宽敞的大盆里”,引出游戏,并交待规则:不用倒的办法,用筐里的东西来帮水搬家。
2、说一说:“你是用什么办法帮水搬家的?”
鼓励幼儿说出自己是怎么做的。
小结:这些东西都能帮水搬家,它们都能吸水。
3、想一想:“还有哪些东西能吸水?”
(棉花、纸、植物等。)
二、教师设疑,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
1、“白菜能吸水吗?”请幼儿试一试,将新鲜的大白菜叶放入红色的墨水里,可看到白菜叶渐渐由下向上变红。
2、“细管能吸水吗?”请幼儿试一试,用细管去吸颜色水,当细管一接触到水时,就能吸上水。
3、看一看白菜发生了什么变化,鼓励幼儿找一找白菜里的.“小细管”,掰开菜梆,能看到非常清楚的红了的“小细管”。
4、讨论:毛巾、海绵、纱布、棉布里有“小细管”吗?
小结:这些放进水里以后,能吸上水的东西里都有“小细管”有的“小细管”很小很细,不容易看见。有了这些“小细管”,毛巾、海绵才能吸水。
三、想一想、玩一玩。
1、教师设疑:怎样把纸树变成彩色的树?教师应肯定幼儿的想法,引导幼儿想一想:“能不能让纸里的小细管来帮忙吸颜色水呢?”
2、幼儿自己操作,将纸树变成彩树。
四、看一看。
请幼儿随意观察环境中的图片,以及吸了红墨水的萝卜、生菜、花菜、莴笋等蔬菜上的,弯弯曲曲的像红线似的“小细管”,了解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毛细现象。鼓励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做萝卜吸红墨水的小实验,一起观察萝卜上的“小细管”。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谢在幼儿园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对自己的关心、爱护。
2、愿意为幼儿园做力所能及的事,表达自己对幼儿园的热爱之情。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对幼儿园的生活有所回忆。
2.幼儿已学会诗歌《毕业献词》。
3.幼儿自制红花人手一朵。
活动过程:
一、教师有感情的回忆,引起幼儿谈话的兴趣。
师:时间过的真快,你们在小班刚入园的时候的样子我都还记得很清楚,那时候你们个子矮矮的,长的小小的……现在你们长高了,长大了,一个个都成大班能干的小朋友了!
二、引导幼儿回忆,回忆幼儿园工作人员对自己的关系与爱护。
1、提问:你们喜欢幼儿园吗?为什么?你们在幼儿园里学习、生活得这么愉快,要感谢谁呢?
2、幼儿自由回忆讲述。
3、师幼共同小结:是呀,三年的生活中,幼儿园的老师、阿姨、食堂的叔叔阿姨和保健室的医生老师都给了我们很多的照顾和关心。
三、感谢活动:送花和朗诵毕业献词,表达幼儿对幼儿园各个工作岗位上的老师的感谢之情。
1、提问:老师、叔叔阿姨为我们做了这么多,在我们就要毕业的'时候,你们想如何表达自己的感谢呢?
2、幼儿自由讲述。
3、集体感谢活动:组织幼儿到各个部门看望心辛勤工作的老师和叔叔阿姨们,朗诵毕业献词相关段落的同时分批为他们送上自制的小红花。
四、实践活动:我为幼儿园做……
1、师:我们就要毕业了,就要离开幼儿园不能了,我们能为幼儿园做些什么呢?
2、幼儿分组讨论讲述。
3、个别幼儿讲述。
4、实践练习:我为幼儿园做好事(清理草坪上的杂草、垃圾,为幼儿园清洁大型玩具等)。
活动反思:
在当今物质条件优越的时代,孩子们感受着来自家庭及各方面的宠爱,成为“家中的太阳”,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习惯接受别人的关心爱护,不积极主动对待他人,甚至由娇而横。为此,我们要加深孩子对爱的理解,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快乐生活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培养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大班教案 篇7
[主题与背景]:
舞着秋风,和着虫鸣,秋天的脚步悄然而至。每到这个季节我们总会让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装着豆豆的“沙包”,孩子们把它称作“豆袋”。正因为孩子亲自参与了豆袋的制作,因此对玩豆袋非常感兴趣,本次活动就建立在孩子对豆袋浓厚的兴趣上,以主动尝试,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为主,一物多玩的形式开展活动。我园是一所集体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有限,挖掘活动器材本身的价值,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发展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也是我们最大的追求。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出发点。婴幼儿期是人生的初始阶段,这一时期身体生长发育状况,将对幼儿一生产生重要影响,达到健康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便是体育运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提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案例描述]:
班上的孩子对户外体育活动非常感兴趣,一到达场地就迅速按照五列纵队站立。幼儿熟悉体育活动的整个流程。特别是第一个环节——热身活动,孩子们都能看着老师,认真活动全身,而且情绪饱满,动作比较到位。
在第二个环节中,孩子们能主动探索豆袋的不同摆放位置;走过器械时,虽然老师没有方向的指示标识,仍能够相互提醒,从同一个方向走过器械,由此可以看出,孩子在平时的活动中已经建立相应的常规。集体交流时,孩子能够大声地介绍自己的玩法,并在集体中示范自己的摆放位置。
第三个环节时,孩子兴趣高涨,积极、主动地探索豆袋的不同的摆放位置,而且有的幼儿已经开始相互交流、相互模仿,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摆放位置,如:颈子后、背部等。有个别幼儿出现在身体上放了多个豆袋,但是,老师没能及时关注,只是一直在不停地鼓励幼儿变换位置摆放豆袋。在集体交流时也没能够提出在身体上摆放多个豆袋的玩法。
第四个环节是一个竞赛游戏,孩子们的情绪到达顶峰。用豆袋作为障碍,太小,孩子不太会注意,常会踩到豆袋,显然不适合。还有,为了小组的荣誉,为了争第一,孩子们不在遵守游戏的规则(摆放位置要和别人不一样,走过障碍),很多幼儿抓住豆袋向前奔跑,场面有些失控,尽管老师不停地提醒,孩子们仍旧违反规则。
[我的反思]
我也很困惑,为什么刚才幼儿自由探索中出现的各种不同的摆放位置,现在都消失了呢?孩子们怎么了?我设想用孩子们最爱玩的“接力赛跑”让每个孩子都充分展示自己“带着豆袋来跑步”环节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呢?
我与孩子进行了一次促膝长谈,原来问题出在这了——
教师:你们喜欢玩豆袋吗?
幼:喜欢。
教师:除了用手拿,你还会把豆袋放在身体的哪些部位带着它游戏呢?
(幼儿跃跃欲试,立刻做出了各种姿势)
教师:豆袋没有脚不会走路,但是他们也很希望能跟着小朋友一起游戏,他还喜欢让你带着它跑步呢,可是为什么刚才在操场上你们都是用手抓着它跑步呢?
幼1:我本来是想放在肩膀上的,可是我一跑,豆袋就掉下来了。
幼2:我把豆袋放在后背上,而且可以放好几个豆袋都不会掉下来,可是跑步的时候看不见路,我把头一抬,豆袋就掉在地上了。
幼3:我们组快要输了,我来不及想把豆袋放在哪里,只能用手抓着就跑。
幼4:我看见他们都是用手抓着豆袋跑步的。
……
关注儿童行为背后的故事让我真正明白了,不是孩子们的问题,是活动环节的问题:
在“平衡”能力练习中设计的竞赛游戏环节出现了失误。
我设计了“带着豆袋走小路”的游戏,这个游戏要求幼儿把豆袋放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上出发,绕过障碍后回到起点,将豆袋交给下一个幼儿。每组六名幼儿的摆放位置不能重复,先结束游戏的小组获胜。游戏使孩子的情绪高涨,为了争夺第一,不断地违反规则,纷纷选择最简单的'方法,抓着豆袋或是用手托着豆袋向前跑。而且当做障碍的豆袋太不显眼,很容易踩到,甚至被忽略。因此,这个竞赛游戏完全没有起到帮助幼儿练习动作的核心任务,反而影响了幼儿的平衡动作的练习。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比速度快的竞赛类的游戏不适合平衡类的练习。
l把握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给予幼儿适度的挑战
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不仅要满足于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需要,更要设置合适的教育内容给予受教育者适度的挑战,促进其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动作发展方面的目标指出:“具有一定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教育建议提出:“利用多种活动发展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我重新进行了二次备课,修改了原大班体育活动《好玩的豆袋》,将活动重难点放在“积极探索尝试把豆袋放在身体的不同部位通过小路,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通过“增加豆袋数量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趣味性”,在有限的活动条件下挖掘可能的教育资源,将教育目标最大化,真正促进孩子的身体发展。
l活动的环节设计科学、合理,有效调节幼儿的活动量
幼儿园体育活动应根据幼儿的特点制定适宜的活动量,活动量如过小,就达不到体育活动的预期目标,活动量过大,则易加重幼儿体力负荷,甚至造成活动损伤。因此,注意循序渐进和劳逸结合的原则,科学合理的设计活动环节,才能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调整后的活动目标,将原先的一个豆袋的平衡发散为寻求多个豆袋的平衡。同时,将游戏改为“比比谁的多”,鼓励幼儿自由选择豆袋的个数以及摆放的位置,保持身体平衡地从器械上走过或绕过。谁身体上的豆袋越多,谁获胜。同样为竞赛游戏,比的不是速度,而是多和稳。孩子想争第一,肯定要多放几个豆袋;身上的豆袋多了,还要不掉下来,要稳当,他们只能是慢慢地走。这样的游戏才能起到帮助幼儿平衡动作的练习,对幼儿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而且同样保持游戏的趣味。
由此可见,我们老师在进行活动时,一定要认真分析目标,抓住活动的中、难点,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游戏环节,有效地帮助幼儿练习,促进幼儿动作的发展。
[二次备课后修改的活动案例]
活动教案修改后的教案
活动目标:
1、探索豆袋的不同玩法,学习用身体部位托住豆袋从器械上走过。
2、通过相互交流经验,了解豆袋不同的摆放位置。
3、通过竞赛增强游戏的趣味性,提高幼儿的竞争意识。
活动目标:
1、尝试把豆袋放在身体的不同部位通过小路,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
2、通过相互交流,共同探索豆袋的不同玩法。
3、通过增加豆袋数量,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l物质准备:豆袋人手一只 、两头有斜坡的独木桥、梅花桩、锥形路障
l经验准备:幼儿有接力跑的经验
活动准备:
l物质准备:豆袋若干(数量多于幼儿人数)、两头有斜坡的独木桥、梅花桩、锥形路障
l经验准备:幼儿玩过豆袋
重点:豆袋的不同玩法。
难点:将豆袋放在身体某个部位上,不掉落。重点:通过玩豆袋,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
难点:积极探索尝试把豆袋放在身体的不同部位,保持身体平衡地走。
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头部、上肢、肩部、腰部、膝关节、手腕、脚腕等)。
2、自由探索豆袋的多种玩法。
要求:把豆袋放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从器械上走过,豆袋不能掉落。
:请幼儿说说并示范自己的玩法。
3、幼儿再次玩豆袋,鼓励幼儿变换位置放豆袋。比一比,谁的方法多。
:请幼儿示范自己的不同摆放位置。
4、游戏:带着豆袋走小路。
玩法:幼儿分五列纵队站立在起点线后。排头的幼儿把豆袋放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上出发,绕过障碍后回到起点,将豆袋交给下一个幼儿。每组幼儿的摆放位置不能重复,先结束游戏的小组获胜。
:表扬获胜的小组,交流得出要注意观察前面小朋友的豆袋位置,才不会重复。
5、放松游戏:丢豆袋。
6、收拾器械、场地。
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头部、上肢、肩部、腰部、膝关节、手腕、脚腕等)。
2、自由探索豆袋的多种玩法。
要求:你可以自己玩,也可以找好朋友一起玩。:请幼儿说说并示范自己的玩法。
3、幼儿再次玩豆袋,鼓励幼儿探索在自己身体上放上豆袋并从器械上走过或绕过。比一比,谁的方法多。
4、游戏:比比谁的多。
玩法:幼儿在场地上四散站立,自由选择豆袋的个数以及摆放的不同位置,保持身体平衡地从器械上走过或绕过。谁身体上的豆袋越多,谁获胜。
:为获胜的小朋友鼓掌。交流经验,鼓励幼儿在下次的活动中,尝试更多的玩豆袋的方法。
5、放松游戏:丢豆袋。
6、收拾器械、场地。
大班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特有方式。以下结合网络讲座精神以及大班幼儿美术发展目标谈谈我的大班美术活动《彩色的树林》设计意图。
秋天是一个多彩的季节,五彩缤纷的树叶真像一幅彩色的画卷,为孩子们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秋游时,孩子们对多彩的树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发现有的树叶黄,有的树叶绿,还有的树叶黄绿中又夹杂点红……孩子们觉得非常漂亮。有的想捡几片带回家收藏,有的想把自己喜欢的树叶夹在图书里当书签,还有的把树叶轻轻往上一抛,尽情地欣赏着树叶旋转飘落的样子……秋天的树林是美丽的,秋天的树林是多姿多彩的,树叶给孩子们带来了这么多无尽的想象和乐趣。那怎样表现彩色的树林呢?我想到了让孩子们尝试用点彩的方式创造性地表现彩色树林,并能用近大远小的方式构图,大胆表现树叶的疏密关系,合理布局画面。此活动来源于幼儿熟悉的生活,在作画的形式上也有了新的尝试,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创作兴趣,有利于幼儿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目标:
⒈感受秋天树林的多彩意境,尝试用点彩的方式创造性地表现彩色树林。
⒉能用近大远小的方式构图,大胆表现树叶的疏密关系,合理布局画面。
活动准备:
⒈视频《秋天的树林》,PPT《彩色的树林》,背景轻音乐。
⒉颜料若干,画纸、蜡笔和油画笔人手一份、画衣人手一件(事先穿好)。
活动过程:
一、《秋天的树林》视频导入,感受秋天树林的色彩美。
⒈师:秋天来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树林里发生了哪些变化!
(重点引导幼儿从落叶、树叶的变色等方面去感知)
⒉师:那所有的树叶都变色了吗?你看到了哪些颜色的树叶?
(引导幼儿欣赏交流 ,感知秋天树林绚丽的色彩)
⒊师:是呀,这么多颜色的树生长在一起,变成了一片彩色的树林。
二、欣赏PPT《彩色的树林》,了解画面布局并学习新的作画方法。
⒈了解树木的远近关系和树叶的'疏密关系
师:你最喜欢这张画的什么地方?为什么?
师:这些树干有什么不同?(近处的树干看上去粗大,远处的树干看上去细小。)
师:那这些地方的树叶分布有什么不同?(有的地方树叶密密麻麻,有的地方树叶很稀疏)
师:为什么有的树叶很稀疏?(引导幼儿观察空中飞舞和飘落在地上的叶子,感受画面的动感之美。)是呀,有的树叶离开了大树妈妈,飞舞在空中,飘落在地上,好美的景色呀!
⒉学习树叶的作画方法
师:那用什么方法来画树叶呢?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作画方法,叫做“点彩法”,为什么要用点彩法画树叶呢?
(通过讨论让幼儿知道点彩画可以让我们看出有无数五彩缤纷的树叶,体现彩色树林的艺术美。)
师:怎样来点彩呢?(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请个别幼儿尝试用油画笔点彩,教师用儿歌法进行指导:点一点,提起来;疏和密,画出来。——其他幼儿跟着徒空练习。)
三、师生共同讨论作画要求:
⒈先用蜡笔在纸上画上树干、草地、人物背影等,然后运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树干上、空中、草地上进行点彩创作,大胆表现绚丽多彩的树林。
⒉注意表现树的远近、树叶的疏密关系,保持画面整洁,不把颜料撒到自己和同伴的身上。
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同时播放背景轻音乐、树林视频、PPT图片)
鼓励幼儿大胆创作,注意画面布局,合理搭配颜色;进行个别指导等。
五、展示评价幼儿作品。
教师和幼儿一起将作品连接成一幅美丽的长画卷,并进行展示评价。
⒈哇 ,好大的一片彩色树林,小朋友看了有什么感受呀?(引导幼儿说出自己不同的感受)给自己一点掌声吧!
⒉在这么大的彩色树林里,你能发现哪些小树林里藏着远近和疏密呢?看看谁的眼睛最亮哦!
⒊你觉得哪些小树林最特别?哪些小树林的颜色最美?为什么?
(教师从多个角度引导幼儿欣赏和评价同伴的亮点,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大班教案 篇9
[设计思考]
足球是幼儿特别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 有很强的集体性和趣味性 通过足球活动能发展幼儿的多项身体素质 还可以充分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幼儿在不同年龄的综合素质 培养竞争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锻炼意义]
变速跑 身体协调能力 脚对球的控制能力
[教学重点]
对于中班的小朋友来说 能控制住球的已经很好了 老师主要目的是让小朋友在游戏体验中让小朋友明白 足球 不可以用手来拍
[教学难点]
引导小朋友用正确的姿势 去踢球 如何用简单的词语让小朋友明白你在说什么
[教学优点]
大多数幼儿园上足球课只是让孩子自由的去踢球 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小朋友在快乐的游戏中 能掌握到基础的足球知识 知道足球是用脚踢的 知道如何正确的踢球 对以后发展有着关键的.影响
[教学缺点]
[活动目的]
1使幼儿进入角色
2提升各个阶段幼儿的体育综合能力
3通过基础的足球训练让幼儿了解足球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口哨 扩音器 2 万能工匠 (9个万能点加 2~4个红管 中号各种管)
[活动课程] :
一、准备部分:
1将器材整齐摆放在场地
2幼师以足球进场的形式邀请小朋友进入场地
3 足球操
4以足球为主的跑动 (可随意跑)
二、教学与练习部分:
1将足球小天才带到游戏开始的地方 和他们讲述要成为足球小天才需要经过三个挑战才能完成 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没有)
2 带球穿越以S跑法 带球穿过5个万能点
3 你传我接有效地锻炼孩子以脚碰球对球的熟悉(掌握)
大家踢的都很棒 但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你们说 用头可不可以将球顶进球门呢?能/不能
4 头球进门用匍匐方式前进 运用上肢加头部将球顶入球网中 好 小朋友 相信你们都已经是足球小天才了 下面我们将球踢进球门好不好? 好/不好
5 点球大战在适当的位置摆放一个用万能工匠做出的标准缩小版球门 在5~6米的距离设置一个踢球区 引导小朋友正确的将球踢进球门
[放松部分]放松操可以简单的讲述足球的发展史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的教案12-30
大班教案01-21
大班教案[精选]09-17
大班教案【精选】09-20
大班教案(经典)11-16
【精选】大班教案10-02
[经典]大班教案07-26
大班教案[经典]08-12
(经典)大班教案08-22
大班教案(经典)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