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1-18 08:36:25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8篇【荐】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教案8篇【荐】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认识几种常见的昆虫。

  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

  活动准备:

  玩具卡:《独角仙大赛》

  挂图:《昆虫大集合》。

  独角仙相关参考资料。

  观察记录表。

  有关描述昆虫的图画书。

  活动过程:

  请幼儿观察挂图,说一说:

  ——哪些昆虫是曾经见过的?

  ——它们叫什么名字?

  请幼儿观察图片上昆虫的外形特征,并将幼儿所说的内容记录在观察记录表格上。

  和幼儿一起讨论刚才记录的内容。

  ——我们来比较这些昆虫哪些地方是一样的?积极参与垫子上游戏,锻炼大肌肉的运动技能,提高身体动作的'协调能力和灵活性。(如都有6只角、大部分有翅膀、身体分成头、胸、触角、有壳等。)猜谜游戏:

  ——把幼儿分组。

  ——教师根据昆虫的外形和特征出谜面,请幼儿说出谜底。

  ——进行抢答,大队一次得一颗星,得星最多得小组获胜。

  活动反思:

  引导幼儿观察昆虫的特点,了解昆虫的基本形、色彩、结构,体会其美感,能够大胆的想象并进行创作,在课堂中我的教学设想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不招惹捕捉小蜜蜂。简单了解被哲后的急救方法 。

  2.了解几种常见的有危险的小虫子,知道躲避它们。

  活动准备 图片--蜜蜂、马峰、黄蜂、蜘蛛、蜈蚣,蜂巢。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片,引出小蜜蜂。

  教师:小朋友,春天到了,美丽的小花快开了。勤劳的小蜜蜂开始采蜜了。

  今天我们来听一个关于小蜜蜂的故事好不好?

  2.故事:生气的小蜜蜂

  请幼儿了解招惹蜜蜂带来的危险。

  二、展开

  1.讲述故事的前半段。

  (1)小蜜蜂为什么要哲三个小朋友?

  (2)看到小蜜蜂应该怎么办。

  (3)遇到成群的.蜜蜂追过来怎么办?

  小结:告诉孩子们看见蜜蜂应该尽量避开,千万别去招惹,遇到成群的蜜蜂应该赶快跑开躲避,如果来不及就用衣服或者其他东西遮住头、脸等外需部位,并迅速蹲下千万不要大喊大叫扑打蜜蜂这样会激怒蜜蜂,引来更猛烈的追击。

  2.讨论:如果被蜜蜂哲到了应该怎么办?

  3.总结做法:

  如果被蜜蜂哲了一定要赶快拔出毒刺。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必要时去医院治疗。

  4.了解几种常见的会带来危险的小虫子,分别结合画面介绍蜜蜂,黄蜂。马峰。蜘蛛,蜈蚣。

  三、延伸

  让孩子们了解各种蜂哲人时毒液就会被注入人体内,使人皮肤红肿,产生水泡,甚至中毒死亡。蜂哲人后自己也会马上死去。所以它们不会轻易蛰人,马峰。黄蜂攻击能力很强被它们蛰到很危险千万不要去触动它们的蜂巢。很多蜘蛛蜈蚣等小虫子也会带来危险,不能用手去碰要远离。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分奏、合奏等多种形式演奏乐曲。

  2.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图谱、乐器(木鱼、响板、铃鼓)

  活动过程:

  1、音乐入场,初步欣赏乐曲。

  师:孩子们,米奇请我们参加米妮的生日会,我们一起出发吧!

  师:我们刚才做了哪些动作?(走、跳、吹气球)

  师:走了几下?跳了几下?吹了几下吹个大气球?(幼儿回答)

  2、出示图谱,再次欣赏乐曲。

  师:我们再来听一次。(教师指图谱,幼儿再次欣赏)

  3、听音乐,用动作分奏乐曲。

  师:我们分工合作,这组表演走的动作,这组表演跳的动作,这组表演吹气球的动作。(教师指图谱,幼儿用动作表演)

  幼儿交换动作,分组再次表演。

  4、用乐器演奏乐曲。

  师:你们表演的'真好,米妮想请你们这些小演奏家在她生日会上演奏,看看她给我们准备了哪些乐器?(木鱼、响板、铃鼓)

  师:木鱼适合打哪段的节奏?(幼儿回答,用乐器试打节奏,教师贴图谱)响板适合打哪段节奏?(幼儿回答,用乐器试打节奏,教师贴图谱)铃鼓适合打哪段节奏?(幼儿回答,用乐器试打节奏,教师贴图谱)

  师:请轻轻拿出你的乐器,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这组打走的节奏,这组打跳的节奏,这组打吹气球的节奏。

  教师指图谱,幼儿随乐曲再次打节奏。

  师:为了让我们的演奏更加好听,第一遍演奏完,第二遍吹气球的部分我们进行合奏,三种乐器一起演奏。

  师:孩子们请起立,我来当小指挥!(幼儿看指挥演奏)

  5、幼儿交换乐器再次演奏。

  师:我们交换乐器再来一遍。

  师:演奏会开始啦!孩子们向后转,准备好了么?

  6、活动结束。

  师:生日会开始啦!我们和米奇米妮一起合个影吧!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通过实验和动手活动,使幼儿感知土壤里有水、空气、腐烂物等成分和与植物的关系。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及动手操作能力。

  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三盆土(粘土、壤土、砂土)、挖土的铲子、卫生纸、可以种植的菜秧、一小盆水、三只盘子、四个纸杯(其中三个杯子杯底扎些小孔,一个杯子装水)、一只量杯。

  【活动过程】

  幼儿提前两天到种植园,拔出几棵青菜和小草。看一看,植物能不能离开土?观察前几天拔出的青菜和小草。

  (1)青菜和小草都干枯了。

  (2)因为它们的根离开了泥土,离开土壤就会干枯。

  探究的问题:土壤中有什么?

  ★用小铲子挖泥土。

  (1)土壤里有树根,还有烂了的树叶。

  (2)土壤里有死虫子。

  (3)土壤里有蚯蚓、蚂蚁。

  ★轻轻捏捏卫生纸包的泥土。

  (1)纸湿了。

  (2)泥土里有水分。

  ★把泥土放入有水的杯子中。

  (1)有气泡。

  (2)泥土中有空气。

  说一说,植物为什么会在土壤里生长?

  (1)植物在土壤里生长,是因为土壤里有肥料。

  (2)因为土壤中有水分和空气。

  比一比,三种土壤(粘土、砂土、壤土)有什么不同?

  将三杯土放在三只盘子上,用量杯分别向三杯泥土中浇同样多的水。

  (1)砂土里的水很快流到下面的盘子里去了。

  (2)壤土里的水只流了一点,其他都被土壤吸收了。

  (3)粘土里的水都在杯口,渗不下去,下面的盘子里没有水。

  想一想,植物种在哪一种土壤中,根吸收到的`水分和养分最充足?

  种一种,哪种土壤最适合植物安家?

  幼儿将青菜秧种在三种土壤中,引导幼儿每天观察记录青菜的生长情况。

  记录青菜在三种土壤中的生长情况。

  【注意事项】

  1、幼儿取泥土包入卫生纸中时,教师注意引导幼儿选取较湿润的土。这样,纸湿的效果较明显。

  2、幼儿向三杯土浇水时,水不宜多,以防水从杯口溢出流到盘中,影响观察。

  【活动拓展】

  启发幼儿观察、探索仙人掌为什么能生活在沙漠里,了解不同植物对土壤条件有不同的需求。

  活动反思:

  该活动我能利用幼儿身边的熟悉的资源——土,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实验、探索、讨论。活动中让幼儿带问题去进行实验、操作,引发幼儿学习、探索的兴趣。实验的设计是让幼儿能探索出土的性质,也便于幼儿操作,幼儿兴趣很大。实验中我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合作能力,记录能力,以及操作习惯,并鼓励幼儿把自己在实验中的发现,用图画的方式记录下来。而且针对幼儿观察到现象,我能引发幼儿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以得出问题的答案,土壤里什么?使幼儿了解了土壤对于植物的作用,知道植物离不开土壤。然后和幼儿开展讨论,哪里还需要土壤?知道土壤在生活中的更多作用。

  活动中,我也发现幼儿对于土壤的作用,了解的不是太多,这说明,在课前我还应让幼儿做好这方面的知识准备,丰富幼儿的知识面,以利于幼儿在活动中展开热烈讨论,让幼儿在自主学习中获取知识,学会自己找答案,而不是教师的灌注式,以让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发现身边的科学。

  小百科: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感知故事情节、画面等,理解简单的禁令标志。

  2、初步懂得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活动准备:

  课件;

  幼儿初步了解生活中一些“禁止”的事

  “看谁举得对”操作材料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你们喜欢旅行吗?为什么?

  有一群小猪也要出去旅行啦,七只小猪在旅行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 观看课件,理解故事,尝试看懂禁令标志

  片段一:摘花

  1、小猪们来到什么地方?看到漂亮的花,可能会怎么样?花园里的花为什么不能摘呢?

  2、小猪们摘了吗?小猪是变漂亮了,可是花园怎么样?

  3、如果小猪按照提示牌的要求来做该多好啊!出示提示牌,这个提示牌是什么意思?什么叫“禁止”?

  片段二:过危桥

  1、它们来到了哪里?这是一座什么样的桥?这个提示牌又是什么意思?

  2、小猪们会过桥吗?为什么?说说理由。

  3、小猪们过桥了吗?结果怎样?

  片段三:钻木桶

  1、小猪们又出发了,它们闻到了一股香味,是从哪里传来的?

  2、木桶旁边有什么?(提示牌)是什么意思?

  3、小猪可能会怎么做?为什么?

  4、小猪钻进木桶从山坡滚下来,结果会怎么样?

  片段四:过马路

  1.、这是什么地方?

  2、马路边又有一块牌子,什么意思?小猪们这次会按提示牌做吗?

  3、怎样过马路才是安全的.?

  小结:只有遵守规则,才好安全又快乐!

  三、 结合游戏,联系生活,拓展经验

  游戏:看谁举得对

  1、先来看看,画面上的人在干什么?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

  画面一:禁止高空抛物

  画面二:禁止触摸

  画面三:禁止攀登

  画面四:禁止游泳

  2、在你们手里有一些禁止标志,仔细看看分别应该举哪个标志呢?看谁举得对?

  在你的身边,还看到过哪些禁止标记?

  结语:生活中有许多标志,告诉我们一些规则,我们一定要好好遵守,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安全又快乐!

中班教案 篇6

  中班音乐活动:懒惰虫(歌唱)

  执教长沙师范附属幼儿园刘亭

  一、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做懒惰虫。

  2、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情绪,能用欢快、平稳的声音学唱歌曲。

  3、能控制住自己的声音,唱出弱起小节。

  二、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活动前帮助认知懒惰虫的含义。

  三、活动过程

  1、通过经验的回顾,引出“懒惰虫”的活动主题。

  2、教师与幼儿一起玩找“懒惰虫”的游戏,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师:你们也和它一样是眼睛痛、肚子痛、全身都在痛的懒惰虫吗?

  3、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幼儿初步熟悉歌曲旋律。

  (2)幼儿随教师边玩游戏边唱歌。

  (3)幼儿当“找虫人”,边玩游戏边唱歌。

  3、结束活动。

  师:我们还是没有找到懒惰虫,不如,我们到外面去找找懒惰虫好吗?

中班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指南》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之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本次活动源于幼儿都熟悉且喜爱的一项活动---吹泡泡。幼儿吹吹、玩玩中发现了许多的秘密,例如:泡泡是圆形的、泡泡容易破、泡泡有大有小等。同时,产生了疑问:什么样的泡泡器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圆的吗?因此,设计了这一活动。在活动中,通过游戏充分调动孩子运用已有的经验积极思维,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尝试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帮助幼儿形成积极参与乐于探索的学习态度。

  “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在活动中,运用了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帮助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本活动围绕对吹泡泡工具进行观察、比较,发现问题,并大胆猜测答案,用图画进行记录,对自己的探索或发现进行梳理与交流,体验发现的乐趣。

  中班幼儿动手能力有所增强,但记录的机会并不多,经验有限;对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能画出简单的图形。因此本活动将记录的方式设定为绘画的方式。让幼儿初步尝试运用绘画记录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以符合中班幼儿现有水平与能力。 此次活动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幼儿更深层的探究“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欲望。因此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确定为“了解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将“尝试运用记录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确定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活动目标:

  1、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泡泡的特性,了解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

  2、初步尝试运用绘画记录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3、在探究活动过程中体验发现的乐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的吹泡泡工具:圆形(每人一个),三角形、正方形、心形……(每组若干)。

  2、水彩笔、记录纸若干。生活中常见吹泡泡工具若干。

  3、黑板、泡泡水、抹布。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活动,引入课题。 出示“吹泡泡”工具,激发幼儿吹泡泡的兴趣。

  二、创设自由探索空间感知体验“泡泡的特性”。

  1、在“玩”中体验泡泡的特性。让幼儿利用教师准备的吹泡泡工具(圆形工具)边玩边探索:“吹泡泡的时候,你们发现了什么?”

  2、请幼儿互相交流探索结果。(泡泡是圆形的、易破、会飞、对着太阳是五颜六色的、有大有小、掉在地上有时是半圆的、吹泡泡的工具是圆形的等等)

  3、引导幼儿发现吹泡泡的工具的形状及泡泡的形状(都是圆形),为问题的提出做铺垫。

  三、大胆猜测,讨论预想结果。

  1、问题提出:“圆形的工具吹出圆形的泡泡,那三角形的工具会吹出怎样的泡泡呢?” “方形、梯形的工具又会吹出怎样的泡泡呢?”

  2、幼儿讨论并将想象的结果用图画的方式记录下来。

  四、幼儿试验、观测并记录。

  1、幼儿选择不同形状的吹泡泡工具,在玩中验证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的形状。

  2、并在想象结果的旁边记录验证结果。

  五、表达交流探索结果

  1、幼儿相互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小组)“你用的什么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

  2、幼儿共同交流、表现、分享探究的过程和结果。“用的是什么形状的工具,想象吹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结果吹的泡泡又是什么形状的?”

  3、提问:“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幼儿总结。 总结得出:吹泡泡的工具形状不同,结果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的。

  六、活动延伸:

  (与生活相结合,将幼儿探究兴趣推向深入。) 出示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引发幼儿思考:“这些东西又能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呢?”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为幼儿创设自主探究的空间和时间,让幼儿亲历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运用各种感官,积极地观察、操作和实验,得出了泡泡不随吹泡泡器形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永远都是圆形的。活动中教师以巧妙地以玩伴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 在玩中学,玩中乐,最终达到了探索发现的目的。活动中幼儿的记录起到了良好的梳理作用,符合幼儿的能力发展。同时也有一些不足,例如:对幼儿前期经验了解不够,有个别幼儿不会吹泡泡,导致其后面活动无法进行。虽进行指导,但占用了一些时间。影响了此幼儿的活动的积极性。

中班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复习7以内数的组成,初步学习7以内数的加减。

  2.认识加减等于符号,理解其意义,愿意运用到生活之中。

  教学准备:

  物质准备:

  1.自编故事《大熊买水果》。

  2.故事相关图片若干(活动苹果7只,数和=、+和=号)。

  一、情境导入,复习7的分合。

  1.师:今天小熊妈妈和它的两个宝贝去了趟超市,一共买了7只苹果,熊妈妈叫熊哥哥和熊弟弟一起来拿苹果回家。你们觉得两个熊兄弟会怎么分这拿?

  2.根据幼儿的回答书写相应的分合式。

  师:请你来说一说,你会怎么帮小熊兄弟分苹果。

  3.集体念读分合式,巩固7的'分合。

  师:原来7可以有这么多种分法,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吧!

  二、情境延续,学习7的加减。

  1.认识+、-和=。

  师:大熊妈妈在回家的路上边走边拿出了三个奇怪的符号,小熊兄弟都不认识这些符号,你们认识吗?(请小朋友来说一说,这是什么符号,这个符号代表什么意思)让

  熊兄弟两个认:这个是加号,这个减号,这个是等于号。

  2.知道各符号的用途和意义。

  师:熊弟弟说,这么奇怪的符号有什么用呢?熊妈妈:他们可有用了,能帮助我们计算。还是学一学这些符号的本领吧。

  (1)演示加号的运用。

  加号的意思就是要把两边的数字合起来,4和3合起来就是……7就是4+3等于7(书写)等于号就表示两边一样大。(引导幼儿念读计算式)还能怎么计算?(请幼儿尝试说出2+5=7和5+2=7)

  (2)演示减号的运用。

  加号是把两边的数字合起来,那减号怎么用呢?别急,熊妈妈要考考你们呢,看你们能不能用减号完成它的问题。

  我一共买了7只苹果,给熊哥哥吃6只,拿还剩几只呢?(幼儿尝试计算和讲述)。

  小结:对了,减号就从把前面的数中减去后面的数量。

  引导幼儿继续跟着情境运用减法:

  熊妈妈给熊哥哥X只苹果,还有几个可以给熊弟弟?

  讨论怎么分最公平。

  (3)引导幼儿发现加减法与分合式的关联。

  三、自由操作练习。

  1.交代要求,完成《幼儿画册》。

  2.展示个别幼儿作品,检查。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经典)08-03

(经典)中班教案07-26

中班教案(精选)07-30

【精选】中班教案07-27

(经典)中班教案08-17

中班教案(精选)08-15

中班教案【经典】08-15

中班教案【精选】09-01

(精选)中班教案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