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4-01-15 09:02:59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优选)实用的美术教案7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优选)实用的美术教案7篇

美术教案 篇1

  一、 教材分析: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儿童的面部特征,包括脸形,五官的特征。特别是在不同表情时的面部肌肉的外形变化,重点是了解各种表情时眉毛、眼部和嘴巴的变化。

  二、 教学目标:

  1、 了解儿童面部表情变化的一般规律,熟悉几种变化要点。

  2、 力图用整体地观察方法,用简洁的线条概括人物的表情。

  3、 培养学生对人物画的兴趣。

  三、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掌握人物表情变化的特征规律。

  难点:用简洁的线条概括表情。

  四、教学用具:铅笔、橡皮、镜子

  五、教学建议:

  1、 游戏:做微笑、愤怒、哭泣等各种表情。

  2、观察五官特征。方法:自己照镜子观察----------同桌对视-----------分小组讨论各种表情的五官特征---------交流评价-----------欣赏图片加深感知。

  3、 提出作业要求:要求临摹,画面构图安排得当;用线简洁果断,能概括表现人物表情;作画顺序得当:脸形--------发式---------五官,教师作过程性的示范。

  4、 学生作画,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

  5、 师生评价,总结。

  课后反思:其一、发现不少一部分学生作画的态度不够认真,没有按照要求去画,存在着乱画的现象,我想应该正确对待学生的这一情况加强引导,先不必过于的`指责。其二、构图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或许类似这样的作业画得太少。其三、很多学生课堂纪律不好,效率很差。交好完成作业的数量不多。(五年级的美术课大多存在这样现象)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了解各种树木的大致生长规律以及它们的基本外形特征。

  ·尝试比较树木的原始形状与树木变化形状之间的不同,体会对称式花卉图案和均衡式花卉图案的装饰性形式美。

  ·运用点、线、面元素,采用夸张和变形的方法、对树木原形进行简化和添加的艺术处理。

  重点难点:

  ·先简化树木的原有外形,再在外形轮廓的基础上作个性化的艺术加工,完成创作。

  ·图案变形的创作过程中注意保持并突出树木的原形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树木原形图片、树木图案图片等。

  ·学生准备:日常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感知与体验:

  1、观看图片。

  (1)教师展示一组树木的图片,学生观看并指认图中各种树木的名称,如松树、银杏、梧桐、桂树、柳树等;同桌同学再彼此说说自己知道的树木常识,如:树的外形、颜色、作用怎样,树的生长、栽培、分类如何等。

  (2)教师展示一组树木图案的图片,同学指认图中的树木,说出其名称。

  2、比较两次观看到的树木图片的不同。主要通过以下方式:

  (1)将图一的此树木原形与图二的彼树木图案一一对应。

  (2)看图一的此树木原形与图二的彼树木图案异同之处。

  3、同桌同学互相交流,可围绕以下话题展开:

  (1)图二的彼树木图案保留了图一的此树木原形的`哪些方面?

  (2)为什么要如此保留?

  4、教师以一种树木为例,演示图案变形的方法。学生一边观看一边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按大家的建议完成树木图案的创作。

  5、师生互动学习,探究创作表现的方法。

  (1)教师按这一树木的原形设计一个与刚才所画树木图案不同的图案,如果刚才以线造型,那么现在以面造型;如果刚才直线为主,那么现在曲线为主;如果刚才彩色立像,那么现在单色立像。

  (2)师生共同观看、交流几种不同形式、不同效果的图案,比较它们不同态势的形式美。

  (3)注意叶子的不同特点。

  ·创作与表现:

  1、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创作表现形式进行作业练习。

  *方法一:

  (1)选择自己喜欢的树木作为创作的原形。

  (2)根据树木原形做简洁的概括性轮廓处理。

  (3)进行树木图案的装饰性艺术处理。包括:点线面的装饰、色彩的装饰等。

  *方法二:

  (1)选择树木外形进行美化。

  (2)在‘树’的范围内‘拉根线条去散步’(画回忆散步时的心情:师生交流后教师小结散步时除了通常意义上的轻松愉快外,也免不了会有突发情况,因此我们的线条应随着散步的心情变化而变化。)

  (3)在适当的地方添加‘点’。

  2、教师在同学作业过程中安排一次作业的简评,根据同学的作业情况做适当小结,提醒学生注意突出树木的特点。如挺拔、粗壮、颀长、茂盛等。

  ·评价与反思:

  1、同学将各自的作业进行交流。各人向同桌介绍自己创作的构想,说说自己的“得意之笔”。

  2、对本单元的图案学习作简单回顾和总结。

  (1)谈谈自己是如何将“点线面”在“会变的花”和“会变的树”上加以应用的。

  (2)就 “一半来自自然,一半来自创造,让自然变得更有秩序,让植物变得更加奇妙”展开讨论与交流,说说自己对自然美与秩序美的认识。

  (3)回忆日常生活中以树木图案为设计主题的作品实例。

  板书设计:

  演示区

  教师板演,举例说明绘画方法与步骤。

  会变的树叶

  画——树形

  添——树纹

  加——树语

  教学后记:

  大多数学生采用‘拉根线条去散步’的方法,原因也许是这种方法较为形象生动,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心情变幻不同的线条,很好地解决了阵一难点。

美术教案 篇3

  课题名称:走进美术

  王玺

  教材分析:

  教学中美术作品的选择是以国内优秀艺术家作品为主,同时结合其他国家艺术家的优秀作品,促进学生对人类优秀美术文化传统的美好情感、积极态度的养成以及重视它们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价值,同时认识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和社会的丰富性。在重点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与广泛的文化情境联系在一起,才能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提高人文素养。中学生由于性格、文化修养方面的差异,会有不同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标准,都能充分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欣赏活动。收集,使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望,同时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流成果的能力。

  三维目标:

  1

  23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欣赏、讨论教学过程:1.

  才会产生从艺术形式上分析、探讨美术作品的

  侧重于观察和分析作品的线条、

  语言的角度、从历史背景的角度、从文化的角度、从美术家的'生平或创作心理的角度进行欣赏。

  2.和中国画《粒粒皆辛苦》比较。

  学生讨论、发言。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创作的同一题材的美术作品放在一起欣赏,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发现艺术作品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可以从题材、工具材料、技法等方面对中国画、油画进行比较分析。

  3.出示一组不同题材的中国画、油画作品,进一步比较、区别,加以巩固。

  4.其他画种:版画、水彩画。

  侧重于介绍不同的材料、技法产生特殊的画面肌理效果。

  5.雕塑。

  启发学生回忆生活周围的雕塑,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体积和材质。

  6.混合所有绘画和雕塑作品,让学生辨别、归纳,感受艺术家是如何发现、表现美的。

  7.学生把自己收集的图片根据要求进行分类粘贴,或者根据自己收集的作品进行分类展示。

  教师适当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如果发现学生带有艺术设计类的图片,可以提示下一节的内容和课前准备的要求。

  8.提示学生在课后按小组调查小区等公共场所的雕塑艺术情况。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与生活非常贴近的艺术设计作品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反思:

  2.得出视觉传达设计的范围。

  3.

  4.

  5.

  可分为平面、立体、

  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式。

  8.布置课后内容:调查某项艺术设计的情况,作简单的评价。

  课后小结:

美术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课是欣赏课,主要是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此唤起学生对我们祖国拥有的珍贵文物的重视与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指导学生了解、欣赏雕塑艺术的一些特征。

  3.鼓励学生搜集有关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资料。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资料制成课件。

  谈谈对秦始皇陵兵马俑的感受。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欣赏

  教师把搜集到的有关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VCD等各种图像资料,播放给学生观看,提高他们的感性认识。与此同时,增强学生对我们祖国珍贵文物的重视与爱护之心。

  二、理解

  教师在引导学生观看、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以及欣赏雕塑艺术的一些方法。

  1.根据自己查阅的资料说一说:什么是墓俑?人们为什么要造它?你知道的墓俑有哪些?

  2.看书上有关秦兵马俑的文字介绍。

  3.在引导学生观看、讨论秦始皇兵马俑的图文资料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了解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功绩,以及了解这些兵马俑在秦始皇陵墓周围所起到的作用。

  执教时间:6月22日——6月23日

  第二节

  本节课在网络教室上,鼓励学生正确上网自学习。

  一、上网学习:

  利用电脑进入人民画报网网址:xxx

  点击“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再选择“秦始皇兵马俑”,电脑上就会出现秦兵马俑的多幅图片,当鼠标指向某一幅图时,就会出现与此图有关的文字介绍。引导学生在网络的帮助下进行欣赏。

  二、了解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每一组同学向大家展示、介绍一幅自己搜到的秦兵马俑的图片或文字,

  总结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进而引导学生了解、欣赏雕塑艺术的一些特征。

  教师鼓励学生课后对中国古代俑的历史作用,以及主要发展过程作一了解。也可以鼓励学生了解有关“世界文化遗产”方面的知识,了解中国目前已经有多少处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

  教学评价

  能否积极地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

  能否主动地收集有关图片资料或文字资料。

  能否了解欣赏雕塑艺术与绘画艺术之间的不同之处。

  执教时间:6月26日——6月27日

  札记:利用网上资源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的优秀雕塑是个不错的办法。由于网站上的图片不可放大,我就采用了分成五组,轮流上来观看,其它组讨论书上的作品的组织方式,效果较好。

美术教案 篇5

  一、 活动背景

  中班此时期幼儿大部分已有选择相似色的意识,但涂色缺乏方法、缺乏力度,因此造成涂色不均匀、颜色浅淡、涂出轮廊线等现象,画面不鲜艳、不整洁。如长此下去,幼儿缺乏成功感,就会失去涂色彩兴趣和耐心。由于近来东南亚流行“禽流感”病毒,我园以吃鸡改为吃鱼为主,有些幼儿害怕吃鱼,怕哽鱼刺,不爱吃,为了让幼儿感受、了解烧出美食不容易,大人为孩子付出的辛劳,为孩子成长化费许多心血,懂得要不挑食、爱惜食物,干干净净吃完每一餐的道理。设计“美味好吃的鱼”活动,用几何图和线条构画出简单的鱼。通过参观小菜场、超市、花鸟市场、公园,让孩子多渠道地感知鱼的各种特征,在家里观察爸爸妈妈、奶奶是怎样烧鱼的?用些什么配料?积累丰富的表象,为想象、创造准备了知识条件。学习过程中让孩子根据想象变化鱼的外形,为创造性地表现创造了条件;幼儿还能根据自己已有的水平来装饰鱼,在花纹、配色上大胆想象,使学习知识技能成为幼儿探索如何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活动中,力求处理好提高技能与发挥创造想象之间的关系、学与玩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引起幼儿对画鱼的兴趣,能大胆地用几何图和线条构画出简单的鱼。

  2.继续学用“短线排列”的方法涂色。并使幼儿在选择、调换颜色的过程中感受到色彩美。

  3.提高手部肌肉动作的灵活性,要求幼儿将画具和废纸放在指定处。

  (二)活动准备:

  1、自然角里放置各种常见的鱼供幼儿观察

  2、画具:图画纸若干,每张纸上如图画上一个煎盘,用缝纫机在“煎盘”的四周扎一圈细密的小孔油画棒或彩色粉笔若干

  (三)活动过程:

  (1)设置情境,引起幼儿作画的兴趣

  1. 出示玩具小猫,告诉幼儿:今天是小猫的生日,朋友们送给它很多鱼

  2.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欣赏这些鱼的造型(是用三角形、半圆形、圆形、梯形和线条组合而成的)。

  3.继续讲述:小猫想,如果能把这些鱼烧成各种各样的味道,请朋友们一起来吃该有多好啊。可小猫不会烧鱼,怎么办呢?(启发幼儿动手帮小猫“烧鱼”)

  4.提问:这些鱼可以烧成什么味道的呢?(茄汁的、咖喱的、糖醋的、葱油的等等) 让幼儿讲讲常见的鱼名称,并了解鱼营养好,人人都需要。

  (2)教师以烧鱼的形式,为幼儿作示范

  1.教师介绍煎盘,准备“烧鱼”。

  2.教师边示范,边作讲解:先把鱼放人煎盘里(在煎盘里画上一条鱼),然后在鱼的周围浇一层油(涂上—圈不规则的黄颜色)

  黄色的油

  绿色的葱

  桔黄色的姜

  咖啡色的酱油

  褐色的酱油

  3.与幼儿讨论可放些什么佐料.请一、二名幼儿在鱼的边上或身上添画上—些佐料,如绿色的葱段、红色的辣椒、咖啡色的酱油、黄色的姜片等。

  组织幼儿讨论作画方法。

  建议可用通俗的语言“入味好吃”与“不好吃”来表示颜色涂得浓还是淡。

  a.可出示二张范例(一张涂得浓,一张涂得淡)供幼儿观察讨论:哪个煎盘内的'鱼味美?为什么?(颜色鲜艳的味美香味浓;颜色暗淡的鱼肉香味淡。)

  b.建议教师在暗淡的一张范例上示范涂色方法:先在轮廊线圈内涂一圈,再在里面运用短线连接着来回涂,涂满、涂浓,让幼儿体会到鱼变“入味”了。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 要求幼儿把鱼画大些(至少—个小拳头或—个小手掌遮不住)

  勇敢、大胆地画

  2. 启发幼儿选用一些与茄汁(紫色)、咖喱(淡黄)、酱油(赫色)、糖醋番茄酱(红色)、色拉酱(白色)、葱姜(绿色)及其它佐料相似的颜色,把鱼“烧”得又香又美。

  评析:在掌握涂色方法的同时提醒幼儿要有力气地涂才能涂浓。

  3.对运用“短线排列法”涂色有困难的幼儿,作个别辅导。

  4.提醒幼儿最后撕去煎盘周围的纸边。

  (4)引导讲评

  1.幼儿将各自的“煎盘”放在铺好“桌布”的桌上、

  2.教师抱着玩具小猫,和幼儿一起以“品尝鱼味”的形式评价作品。

  对大胆造型、配色鲜艳以及构图独特的幼儿多作鼓励;哪盘鱼最好吃?建议可让涂得好的幼儿介绍方法。鼓励有些幼儿对自己的画稍作加工。让它们也变得“味美好吃”。对观察仔细、想象力丰富的幼儿予以充分的肯定。也可用大家提建议的方法,帮助个别幼儿丰富画面内容.如添上一些 x,颜色好看,味道也更好等等。

  (5)唱歌曲“办家家”给最佳“小橱师”发奖

  让幼儿讲讲常见的鱼名称,并了解鱼营养好,人人都需要。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继续去探索,争当“最棒小橱师”。有了进步就可去换下以前的作品或添上新作品,在比较中体会成功,更好地认识自我。

  (四)活动评价:

  绘画教学应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此活动就是想采用画鱼的形式来帮助幼儿掌握蜡笔涂色的方法。鱼的味美颜色鲜,对低一层次的幼儿来说仍可练习选择相似色,对大部分幼儿来说就可在选择相似色的基础上学习涂色的方法,并围绕鱼的“入味好吃”与“不好吃”形象地来讲评,这样不仅促使幼儿增加力度,运用正确的涂色方法去完成作品,而且通过画三角形、圆形、长方形等几何图形也能提高幼儿的涂色兴趣。

  这是个玩中学、学中玩的活动,它不仅使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同步发展。也让幼儿感受、了解烧出美食不容易,大人为孩子付出的辛劳,为孩子成长化费许多心血,懂得要不挑食、爱惜食物,干干净净吃完每一餐的道理。

  本班幼儿动手能力差,因而安排最后环节“热鱼上桌”(撕纸)使幼儿的动手能力进一步得到发展。谁先完成就先在“餐桌”上展示出来,使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兴趣。

  幼儿已会有意识地调换颜色,并能注意与客观事物的固有色相对应,使画面更鲜艳。

  建议:如事先将活动室布置成小猫的家,则更有趣味。

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学习纸偶的装饰方法。

  2、培养学生美化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的综合素质。

  3、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己的创作意图。

  教学重点

  纸偶的装饰。

  教学难点

  纸偶的装饰方法。

  教学准备

  彩纸、各种各样的纸偶提线纸偶。

  教学过程:

  一、欣赏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欣赏。

  二、新课

  1、出示小纸偶,问,它是用什么材料装饰的?它是用什么方法装饰的?(板书:方法)还有一个问题是考考你们聪不聪明的: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把它装饰得更好吗?

  2、课件展示:

  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装饰。

  用五颜六色的糖果纸装饰,用粘、绑的方法。

  用彩色的易拉罐装饰,用剪、贴的方法。

  用五彩的'毛线装饰,用编、缠、粘的方法。

  3、讨论:你们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材料:布、电线、包装纸、棉絮提线纸偶

  方法:绑、粘、剪贴、编.......。

  三、小组合作

  请与小组同学合作编个故事,进行角色分工后,提线纸偶用各种彩纸制作纸偶,并准备简单的背景、道具。然后,演给其他组的同学看。学生表演纸偶戏。

  四、小结

  让同学们用互评的方式评出优秀小组。

美术教案 篇7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题纽带是借助乘车旅行的生活体验,以变化的场景画面去表现风景。踏遍祖国千山万水,饱览中华壮美山河,描绘华夏美好画卷,是我们发自内心的向往和追求。乘上列车去画画,给了我们一个去欣赏风光、描绘美景、畅谈感受的自然情境。试想怀揣着写生采风想法乘上列车,置身在火车车窗旁,沿途的风光地貌像画卷般展开,像画幅般变换,让人不禁想要提笔记下旅程的见闻,而目的地的美景更令人神往。将大家旅行的回忆和愿望都联系起来的情境,统领着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欣赏和表现祖国美好的山河。在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画一画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对风景的敏锐观察和主观表现,升华出热爱祖国的美好感情。

  教材在导语后选择了中国现代画家的三幅作品,借以给如何表现风景中的山川、河流、天空、树木、民居提供范例欣赏;为风景画的构图层次、色彩烘托、情境点缀等提供参考;为学生大胆表现出心中的美好回忆创设艺术殿堂般的氛围。三幅作品的内容选择既考虑了概括性地表现不同地域的景色特点:处于北方的长城和堰塞湖、华东地区的黄山和西南地区的漓江山水,又注重了中国山水写意画的不同表现风格。

  教材中学生作品虽然只选四幅,但是考虑了几个不同的层面。首先是内容上既选择了表现著名风景的作品,也选择了表现平凡小景的作品,以便教师在教学生时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和引导。其次在表现形式上包含了彩色笔、油画棒和水粉画等三种方法,便于学生参照选择适于自己的工具材料。再次是以拓展的形式选登了一幅学生合作的作品,可以结合第10课《我的朋友》和第14 课《繁忙的大街》所学习的内容合作创作一幅体现集体感受的作品。

  二、教学思路

  本课和《繁忙的大街》组成了一个深入主题完成“造型·表现”的小单元。

  采用“情境游戏—欣赏领略—尝试表现”的教学策略。组织开火车的趣味游戏将学生带入本课的情境中,将祖国美丽风光欣赏串连在旅程中,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创作欲望。再尝试选择印象深刻的'山、水、建筑并描绘出来。鼓励学生自主表现对风景的感受和理解,不必灌输法则。可通过对中国画和学生作品的赏析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和思路。既可以表现名山大川,也可以画平凡小景,关键是在创作表现过程中体验发现美的乐趣。学生的作品可以组合到一幅大画中进行展示,从视觉效果上提升共绘祖国美丽画卷的豪情。

  也可以采用“尝试表现—欣赏领略—情境游戏”反向表现的教学策略先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心目中留下的美好印象,再结合欣赏进行补充完善,最后在情境中完成体验。

  第一种方式适合旅行体验较为陌生或自我表现意识不够强烈的学生,后一种方式适合刚刚完成旅行体验或自我表现欲较强的学生。

  三、教学建议

  (一)交流认知,进入情境

  出示中国版图,教师:认识它吗?中国,我们的祖国母亲。

  同学之间交流讨论:你去过中国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景色?有什么感受?你还想去哪儿观光?

  教师:我们可爱的祖国幅员辽阔、江山如画,今天有一位好朋友要带我们一起去描绘

  祖国的美好画卷。它是谁呢?课件出示火车动画。火车要出发了,我们一起转动车轮。

  (二)风光掠影,感受情境

  第一站看山,如:安徽黄山、湖南张家界、桂林山水、珠穆朗玛峰、长江三峡。

  第二站看水,如:三亚热带海滨、新疆天山天池、四川九寨沟、贵州黄果树瀑布。

  第三站看植被,如: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婺源油菜花田野。

  第四站看建筑,如:北京长城、西藏布达拉宫、皖南古村落、内蒙古草原蒙古包、苏州水乡周庄、香港维多利亚港。

  (三)尝试表现,交流反馈

  山石、树木、街道、建筑、庭院、森林、原野、草原、天空、云雾、雨雪、江湖、海洋都是风景画的内容,尝试在作业纸上用线或者用色画一个印象深刻的景物,如一座山、一个湖、一座亭子、几棵树。

  交流反馈:说一说你画的是什么,有什么特色。教师鼓励学生勇敢地表现,用大胆的笔触或色彩画出自己的感悟。

  (四)欣赏提升,创作激情

  欣赏名家名作,看看大画家是怎样表现山、水、建筑的。课件出示《古塞新潮》、《漓江情》、《黄山朝晖》、《周庄》、《杏花春雨江南图》等作品。

  小画家也不甘示弱,看看学生作品。课件出示《桂林山水》、《彩虹》、《漂亮的房子》等作品。你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小火车带领大家浏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早就等不及想看我们的画了呢,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画笔,和大画家小画家们一起描绘祖国的美景,表达对祖国母亲的爱!

  作业要求:你见到过祖国的哪些美丽景色?画一幅风景画,表现祖国美好的山河。

  (五)作品展示

  学生将完成的作品贴入小火车背景图版的车窗里展示。哪个同学愿意介绍一下自己的画?或者你喜欢哪幅画,说说为什么。看到小火车满载着这么多我们的作品,你有什么感受?

  (六)拓展升华

  让我们欣赏着祖国的画卷,在歌声中祝福祖国永远富强、美丽。课件播放歌曲《我们的祖国》。

  四、评价建议

  1. 是否对自然美景感兴趣。

  2. 能否感悟美景中的形象元素,如线条、色彩、层次等。

  3. 能否大胆描绘景物,组合成一幅较有情趣的风景画。

  4. 能否与同学交流顺畅合作密切。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精选】10-21

经典美术教案02-22

美术教案[精选]10-29

美术教案(精选)12-04

(经典)美术教案11-18

【经典】美术教案08-16

【精选】美术教案08-07

美术教案[经典]08-13

美术教案【经典】08-04

(经典)美术教案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