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计划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做一个计划。好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复习计划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复习计划 篇1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45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20人。大部分学生学习较积极,语文基础也比较牢固,但是,还有少部分学生自制力较差,缺乏学习自觉性,成绩不理想,最高分与最低分总是相差三四十分。针对上述情况,在系统复习的前提下,对这部分学生我还是采取夯实基础,以基础训练为本,以提高阅读与习作能力为重点,让他们能赶上“大部队”,力争使全班同学的语文平均成绩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二、复习的内容
1、基础知识
包括汉语拼音、汉字、词语、句子、积累运用几大块。
2、阅读
包括课内阅读、课外阅读两大块。其中,课外阅读又细分为写事、写人、写景、状物、哲理散文、童话寓言与科普性说明文等几类。
3、写作
包括审题、选材、修改及常见问题习作要点讲解等。
三、复习目标
1、基础知识
牢固掌握本册书中出现的字词;
熟悉各种句型,并学会互换、修改;
在此基础上系统复习小学阶段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要点。
2、阅读
系统梳理各种题材文章的阅读方法,答题要点;
重点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概括、理解、分析、感悟、欣赏、评价及运用能力。
3、习作
引导学生学会审题、选材、构思文章;
明确习作要做到“一事一议”,写详细、写深刻、写得有价值。
四、复习措施
1、基础知识:知识点、解题方法归纳与《复习册》练习同步
首先,利用《总复习》一书帮助学生归纳知识点,复习各种知识类型的解题方法,抓住典型例题进行讲解;接着结合《复习册》上的练习进行随堂检测,及时反馈存在问题;最后,利用《总复习》上的练习作为家庭作业巩固所复习知识点。
比如,在讲到句子里面的“修改病句”专题,在帮助学生归纳病句类型、病因及修改方法之后,抽出《复习册》里关于修改病句的练习,让学生当堂检测,即时进行评价反馈,加深学生学习印象。最后,把《总复习》“修改病句”专题里剩下的练习作为课后作业进行巩固练习。
这样的方法既方便快捷地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也能让学生高效地运用方法来解决问题。
2、阅读:按文章题材分类复习与《复习册》练习同步
比如,在复习写人文章的阅读时,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梳理明确要点:
(1)、弄清写的人物是谁?
(2)、读懂文中主人公有怎样的特点或精神品质。
(3)、结合文中人物动作、外貌、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感受人物的个性特点、精神品质、体会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4)、分析作者选择了哪些材料或事件来表现人物。
然后再根据知识要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文章的阅读,在此基础上,独立完成《复习册》上的相关阅读文章。
3、习作:不同题材习作方法与练笔同步
主要分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三大块进行,并重点讲解漫画、材料习作的'方法,结合历年毕业考试试卷习作题目进行练兵,让学生熟悉各种题材习作的谋篇布局。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好词好句、细节描写把文章写具体、写深刻,写得有价值。
五、复习时间安排
1、第一阶段,①以课文综合复习内容为载体,适当练习测验,加深学生的巩固与理解。②古诗词复习
2、第二阶段,以字、词、句、篇、习作为单位,以练习为重点,分门别类进行复习。将全书中的知识进行归类,循序渐进,适度练习测验,力争学生融会贯通,熟练掌握并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3、第三阶段,全面检测,查漏补缺。在前两个阶段的复习基础上,对全册教材的语文知识进行全面检测,用相关模拟测验题进行测验,找出学生仍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指导、讲解,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解决疑难问题。
复习计划 篇2
经过本学期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已掌握了本册语文书中的知识点,但是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了他们语文素养的参差不齐。在最后的这段时间里,教师应集中精力,抓住时机,把复习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精心设计复习过程,恰当选择复习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现制定复习计划如下:
一、抓“基础”。
1、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具。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认读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的音节;能正确地书写大小写字母;能正确地拼读音节。要着重复习读拼音,写词语和句子。读拼音,写词语、句子的关键,是拼读后,要先想出语义,然后正确地写出有关的汉字。
2、汉字
原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对识字和写字教学都十分重视。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阶段累计要“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所谓认识,就是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并能正确地书写。
3、词语
词语是语言的最小单位。掌握的词语越多,阅读的速度就越快,表达的意思就越正确。要求学生能正确地理解所学词语的意思,而且大部分能在口头和书面中正确地运用。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要注意积累词汇。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中,对词语的积累非常重视。要求学生积累的词汇,主要是指在课文中所学到的词语。
4、句子
一个句子能清楚地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要求学生掌握四种基本的句式: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反问句。
认识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反问夸张等。要能恰当地运用比喻,把话写得生动一点。
认识复句。要求能用关联词语造句,在句子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要能正确地修改病句。病句的类型主要是:用词不当、句子成分残缺、前后重复和矛盾等。复习时,要安排修改一段话的练习(标点、字、词、句等)。
扩句和缩句。扩句,是在句子中添加恰当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清楚。缩句,是把句子中附加成分删去,使句子简洁明了。在复习的时候,要讲清要求和方法。
5、标点符号
能正确地运用句号、逗号、顿号、冒号、问号、感叹号、双引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分号和破折号。标点符号,只要求能正确地运用,不要求说出其作用。
二、抓“阅读”。
在新《课程标准》中,共提出了11点要求。其主要的是: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关于阅读的要求,作一些说明:(1)句子意思的理解。(2)给自然段划分层次。(3)分段和概括段落大意。(4)文章的中心思想。复习时,既要提示学生弄清作者的本意,又要尊重学生自己的独特体验。(5)体会思想感情。实际上有三种情况:一句话、一段话、全文。有的体会作者的感情,有的是体会文中人物的感情。只要求体会感情的基调。(6)回答问题。要针对问题作答,回答要全面,句子要连贯。问题从性质来看,有三种类型:是什么?怎么样(怎么写)?为什么?从回答问题的要求来看:有的问题的答案必须是求同的,或者说答案是唯一的;有的问题的答案是多元的。如:你读了以后,受到什么启发?这类问题应该是多元的。
背诵。主要是本册课本中要求背诵的课文或练习上的成语和读读背背,课后提出背诵自己喜欢的内容,一般是要求背诵课文中重要的部分。默写,只指课本中规定的内容。
三、抓“写作”。
从习作的类型来看,有写记叙文,也有写应用文。从习作的形式来看,有记实性的`习作,写自己平时所见、所闻和所想;有想像性的习作,包括看图作文、续写等。从习作的内容来看,有写人、记事(记叙一次活动)、有写景。从习作的命题形式来看,主要有三种:全命题、半命题、自由命题。不管哪一种命题形式,习作的内容都有一些具体的要求。一定要求学生认真地阅读习作的题目和习作的所有提示。
总之,在复习过程中,应努力研究和改进复习的方法,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
重复是记忆之母。但是复习不是重复练习。简单的重复是不能凑效的。我们在复习中,要运用科学的分类、比较、迁移等方法,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总复习时我打算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综合性复习。
1、按照课本编排的顺序,逐组课文地进行复习。采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复习,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不仅要明确编者选编这一组课文的意图,而且要找出每篇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2、读写结合复习。就是把有关的课文或课外的文章进行归类,让学生进行比较性的阅读,找出这类文章在写法上的特点。并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有关写作的知识迁移到写作上来。读了有关的文章,就让学生写相应的作文。
二、分类性复习。
从大的方面分,可以分为:基础知识、阅读、写作等三部分。基础知识部分,就按上面提到五个方面。阅读部分的分类方法很多,可以从文章的内容来分,也可以从文章的表达方式上分。作文的分类也很多,可以从写人、记事、写景和应用文来分,也可以从命题的形式来分。
在进行复习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1、突出重点。
从学生的角度看,我们要特别注意差生,多帮助他们一点,从而提高及格率。从整个学习内容来看,阅读和作文是重点。在阅读的复习中,词、句、段的理解是重点。在作文复习中,怎样把话写通顺是重点。从学生学习的方式来看,探究性的学习是重点。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关键。
2、讲练结合。
在整个复习阶段,要以学生自己的复习为主,要以练习为主,但是老师必须作适当的提示、归纳。在一堂课上学生应该有口头的练习,又有笔头的练习。
复习计划 篇3
一、复习形式
分类复习、综合复习
二、复习时间
21周------23周
三、复习内容
1、大数的认识:读写法、比较大小、改写和省略
2、角的度量:直线、射线和线段,量角,画角,角的分类
3、三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估算和笔算,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本册教材7个单元
4、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平行与垂直(平行线和垂线)、画高
5、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口算、估算、笔算(试商),商的变化规律
6、统计: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复习时按照整册教材的知识体系分——大数的认识、计算(多位数乘法和除法)、图形(包括角的度量和四边形)、统计和数学广角这四大块来进行知识的梳理。
四、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和整理,使知识形成网络化,让学生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有所提高,理解更加深刻,技能更加熟练。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万级、亿级的数,十进制计数法,用“万”、“亿”作单位表示大数目以及近似数等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建立有关整数概念的认知结构。
(2)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进一步提高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以及探索规律的操作技能,加深对计算器的认识。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认识角、在观察物体中加深对物体和相应视图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统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会画两种条形统计图。
2、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审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解题习惯。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经历回顾本学期的学习情况,以及整理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进一步培养反思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成功感,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五、复习措施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回忆,整理和思考。
2、复习课以先让学生自主复习整理,再在练习中发现问题,最后做有针对性的交流和讲解。
3、上课与课外练习相结合,注重练习的有效性,每天都给学生抄几个典型的习题,及时检查。
4、采取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针对后进生先抓基础知识,对优秀生注意培养他们的审题能力,良好的解题习惯,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以发展题思维训练为主。
5、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六、具体安排
21周单元复习
22周综合复习
23周期末考试
复习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总体工作要求和以往备考经验,本组通过高考备考工作安排,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鼓足干劲,科学备考,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根本,夯实基本,锻炼能力,训练思维,增强备考计划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团结协作,科学、和谐备考。
二、备考思路
1、深抓课本,关注知识之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体系;注重讲练结合,突出能力培养;精心扶弱助强,实现整体推进。
2、优化教学观念,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时政观察,分析的能力。
3、加强教研工作,研究高考以及高考试题,把时政热点与教材紧密结合,注重知识的迁移运用。
4、有效落实知识,及时进行“章结”,“单元过关”和“月清”。
三、合理规划
(一)第一阶段(一轮复习阶段):时间安排:20xx年5月——20xx年1 月底。具体要求:
1、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落实,全面复习教材知识。 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一要“准”,是指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事实的理解和记忆要准确,不能“大概” “差不多”,必须对相似、相关、错误的概念、观点等进行比较和辨析。二要“全”,是指凡是《考试说明》中规定的考点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事实都要阅读、分析、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教师与考生都不能随意增删知识点,“增”会给学生添负担,“删”则可能会造成高考中的丢分。 三要“活”,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所学基础知识去分析、认识一些具体问题。
2、要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加强知识板块的贯通。
3、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突出热点、重点问题。联系实际要到位。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复习备考中,要精心选择热点专题,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角度展开理性思考,以强化对理论联系实际和实际联系理论能力的训练。
(二)第二阶段(时政热点复习):时间安排:20xx年2月—5月。根据当年热点专题进行复习(由时政热点到考点) 。具体要求:
1、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注重收集整理热点资料,以国内外形势,发展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为载体,把社会生活和基础知识有机联系起来,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
2、能结合热点材料,对同一问题进行多角度分析。
3、能对热点材料进行归类总结(下学期进行分工整理)
(三)第三阶段(回归教材,强化训练):时间安排:20xx年5月—6月。具体要求:
1、学生读教材、读好题、看错题。
2、教师下题海,精选试题,精炼精评。
3综合模拟考试,提高应试能力,以考、讲、评、拔、补等形式进一步查漏补缺,攻克重点、难点、疑点,补救重点、弱点,强化基础知识和能力训练,同期强化调研工作,捕捉高考信息,及时反馈学生
4.高考适应训练,加强心理教育,增强学生信心。
四、备考对策
1、研究高考。《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考试说明》,高考真题、高考试题评价报告都是研究的重点。高考试题这条鱼再大,也游不出考试说明这口缸。 要特别注重研究近五年特别是近三年的高考考题。高考考题是对考纲的最直接的阐释, 任何“题典”“题霸”“题库”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更何况其间所透出的不同风格和暗含的改革发展信息, 也都值得我们倍加关注。 在高考试题研究上“三找”:①对历年高考试题整体研究找共性;②对近三年高考试题重点研究找趋势;③对相同考点的试题对比研究找变化。从众多的典型试题中,品位领悟、把握高考真谛和命题趋势。 研究高考发展趋势和变化, 从历年高考试题和各种资料中精选一些典型的题目,整理出一套精要实用的复习资料。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把学生的精力和时间集中在考点上,提高复习效率。
2、精选资料。用好高考第一轮复习资料,用足用透最近3年的高考政治试题。近几年高考试题学生至少做三遍。第一遍,分考点课堂做;第二遍,分考点自己做,研究解题步骤;第三遍,成套做,掌握答题技巧。复习过程中,以自己选编试题为主,以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精讲精练。在精讲精练上下功夫。精讲,指讲重点,讲关键,启迪学生思维。“学会、教会是基础; 会学、会教才是关键;总结、反思是提高;求异、创新才是目的。”精练,从老师层面讲:是指所讲的内容要精选精编。无论内容、数量,还是难度、梯度都要反复推敲。从学生层面讲: 是要力求把每一次训练都当作高考来对待。
4、注重落实。 力求让学生“每一节课都有事做,每做一步都尝到甜头”。 细化复习内容, 化虚为实, 化大为小,督检到位,反馈及时,确保落实。要求学生准备一个本子(错题集、好题)。考后用红笔纠正错误。
5、以考促教。认真对待每次考试的命题、制卷、阅卷和讲评,尤其是要抓好月考和每次模考。每次考试命题要做到科学有效,思路清晰,意图明确,亮点纷呈;阅卷做到公平公正,标准统一; 讲评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特别是注重细节的研究。如学生最大问题是什么?最常见的失误有哪些?学生错误答案从哪里来?为什么会这样答?并根据这些思考注重答题过程和 方法的指导,特别要指导学生如何审题,仔细阅读题干和题肢,领会命题意图,使学生答题做到思路清晰,要点醒目,术语准确,书写规范,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全面提 升学生的应试技能。同时,注重考后错题更正情况的反馈,善于利用每次考试反省、调整和指导复习。
6、集体研讨。 发挥整体优势,集合大家的力量。每周进行集体备课,做到二个统一:统一资料,统一进度。好资料,大家分享;好做法,立即推广;重难点,集体攻坚。
相信自己、相信学生,政治备考一定会取得实效,学生的成绩一定能够得到提高。明年的高考目标一定会获得实现!
复习计划 篇5
小学毕业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全面而系统地巩固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知识的掌握水平,进一步发展能力。因此,多年的毕业教学,我都十分重视小学毕业阶段的复习整理工作。而毕业总复习作为一种引导小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它应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过程。所以,在具体实施前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以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
一、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的任务
从小学毕业总复习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来看,它的任务概括为以下几点:
1、系统地整理知识。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中的系统整理,而小学毕业复习是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形成一种网络结构。
2、全面巩固所学知识。毕业复习的本身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从掌握水平达到熟练掌握水平。
3、查漏补缺。结合我校六年级学生学情实际,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问题。所以,毕业复习的再学习过程要弥补知识上掌握的缺陷。
4、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初步的逻辑思维、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复习中应充分体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
二、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内容的组织
教材的编排体系给我们复习创造了有利条件。教材在统计的初步知识后安排了总复习内容,以多个知识点形成六大知识结构体系,并加以练习。在复习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合理组织内容,适当渗透,拓展知识面。
三、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过程的`安排
由于复习是在原有基础上对已学过的内容进行再学习,所以,学生原有的学习情况直接制约着复习过程的安排。同时,也要根据本年级实际复习对象和复习时间来确定复习过程和时间上的安排。结合教学实际,从4月26日进入总复习阶段,共计38课时,复习过程和时间安排大致如下:
(一)、数和数的运算(8课时)
这节重点确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上。
1、系统地整理有关数的内容,建立概念体系,加强概念的理解(2课时),包括“数的意义”、“数的读法与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等知识点。
2、沟通内容间的联系,促进整体感知(1课时),包括“分数、小数的性质”、“整除的概念比较”。
3、全面概念四则运算和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2课时),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四则混合运算”。
4、利用运算定律,掌握简便运算,提高计算效率(1课时),包括“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
5、精心设计练习,提高综合计算能力(2课时)。
(二)、代数的初步知识(5课时)
本节重点内容应放在掌握简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
1、形成系统知识、加强联系(1课时),包括“字母表示数”、“比和比例”、“正、反比例”等知识点。
2、抓解题训练,提高解方程和解比例的能力(2课时),包括“简易方程”、“解比例”。
3、 辨析概念,加深理解(2课时),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
(三)、应用题(11课时)
这节重点应放在应用题的分析和解题技能的发展上,难点内容是分数应用题。
1、简单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课时)。
2、复合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2课时)。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课时)。
4、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4课时)。
5、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课时)。
6、应用题的综合训练(2课时)。
(四)、量的计量(3课时)。
本节重点放在名数的改写和实际观念上。
1、整理量的计量知识结构(1课时),包括“长度、面积、体积单位”、“重量与时间单位”。
2、巩固计量单位,强化实际观念(1课时),包括“名数的改写”。
3、综合训练与应用(1课时)。
(五)、几何初步知识(7课时)
本节重点放在对特征的辨析和对公式的应用上。
1、强化概念理解和系统化(1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特征”、“立体图形的特征”。
2、准确把握图形特征,加强对比分析,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2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3、加强对公式的应用,提高掌握计算方法(2课时)。能实现周长、面积、体积的正确计算。
4、整体感知、实际应用、综合训练(2课时)。
(六)、简单的统计(4课时)
本节重点结合考纲要求应放在对图表的认识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1、求平均数的方法(1课时)。
2、加深统计图表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1课时),包括“统计表”、“统计图”。
3、进一步对图表分析和回答问题,包括填图和根据图表回答问题。综合训练。(2课时)
五、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对于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的计划安排,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2、要注意小学数学知识与中学知识结构上的衔接,要为中学的学习做些铺垫,适当拓展知识点。
3、要根据实际需要对计划的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上做出调整。既要全面学到知识,又要掌握复习知识的深浅程度。
4、要切实做好毕业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加强中下生,特别是学困生的学业成绩的提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5、要抓好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既要落实综合训练,又要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实现“轻负担、高效率”。
以上课时安排尽供参考。
复习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面向全体九年级学生,充分调动师生、家长的积极性,抓实做好毕业班工作,做好迎考准备,脚踏实地,让学生成才。
二、奋斗目标
1、人人能毕业,个个能成才。
2、毕业班各科平均分达到县前十五名。
3、毕业班各科合格率达到80%。
4、毕业班各科优秀率达到20%。
5、毕业班各班巩固率达到99%。
5、力争全县综合排名前十强。
三、工作思路
团结奋战,真抓实干。认认真真上新课,扎扎实实打基础,师生家长一条心,团结奋战互监督,尽平时最大努力,争中考最好成绩。
四、具体措施
(一)加强教学管理
1、加强对毕业班的工作领导和协调,学校行政领导蹲点到班,各班级要拟好精细管理教学和班级的复习计划,提高管理实效。
2、以学生发展为本,发扬团队精神,讲师德、比奉献,把爱心送给学生,用成绩汇报家长。
3、精心备课,热心辅导学生,精选习题,精讲多练,讲练结合,让学生听懂、记住、会用。
4、定期召开教师、家长、学生座谈会,做到学校心中有毕业生、家中有考生。
5、联系学生实际情况,各科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6、随时了解各班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力求“保优,提中,转差”,甩掉“差生”的尾巴。
7、认真组织毕业班的各种考试。特别是体育考试和实验操作考试;相关教师提前组织练习,尽早准备,强化训练。
(二)加强学生的管理
1、对中等以上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布置适量的课外辅导练习,对他们进行思想跟踪,课堂跟踪,作业批改跟踪,测试跟踪,学法跟踪。
2、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采取低起点,小步伐,反复耐心地指导,做简单容易的练习,让他们遵守纪律,确保班级稳定和安全。
3、针对初三学生两极分化明显,优生升学压力大,差生破罐子破摔等现象,我们通过班会,个别谈话等形式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思想导向,减轻心理压力,增加学习的信心。
4、各班对每次测试前40名学生进行交谈,并引进竞争机制,培养拼搏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5、我们要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才观,让他们明确,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引导贫困生正确对待中招考试。
6、学生后期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在系统知识复习的同时,教会学生复习的方法,并让他们正确地处理好学习与休息的关系
(三)把握复习进度,提高复习质量。
1、任课教师认真分析近几年来试题的考点、题型、试卷结构,研究今年的.考试说明,并在课堂教学、课后辅导、考查检测中渗透。
2、各科教师拟订复习总体设想,按照章节复习,分类复习、综合复习、应考指导的顺序,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提高。
3、各科教师重点研究中考的重点、难点,掌握规律性的东西,设置试题,给学生复习准确导向。
4、各科的兴趣小组可用下午的课教学有效的训练。保证有老师在教室,指导学生活动,并给学生解疑答难。
5、重视课堂小练习,小检测,做好知识的系统归类,查漏补缺的工作。
6、每次的模拟测试要做好试卷的批改和信息的反馈,并及时评讲。
7、开展听课活动,学校规定每个教师必须如实听10节以上的课。互相借鉴,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复习计划 篇7
(一)目的和要求:
本轮复习为四月调考前的复习,也是中考前的第一轮复习,复习时间约为40天。本次复习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复习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做到全面、扎实、系统、形成知识网络,达到归纳、提高的目的。
本轮复习,要求统一认识、统一进度、统一使用复习资料,做到分工合作、资源共享,为达到中考取得优异成绩而共同努力。
(二)重点与方法:
复习中依托课本,分块复习,按初中数学知识的内容,将复习内容分为七大块。(1)数与式;(2)方程与不等式;(3)函数;(4)基本图形;(5)图形与变换;(6)统计与概率;(7)综合探究。
针对每一模块的复习方式是:知识要点归纳→典型例题分析→学生巩固练习→检查测试→查漏补缺。
第一轮复习将以课本为主,深钻教材,注重课本,典型例题的研究,要求学生对课本知识形成网络,对课本中的例题、重点习题及单元测试题弄懂会做,同时在复习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数学方法和思想的培养及应用。
(三)资料的使用:
数学复习资料,以自编资料为主,(自编题主要来自于课本),同时辅用市、区提供的.复习资料。
(四)复习时间及安排:
时 间 | 内 容 | 负 责 人 |
3月10日 | 实数 | |
3月11日 | 整式与分式 | |
3月12日 | 二次根式 | |
3月13日 | 方程与方程组 | |
3月14日 | 不等式(组) | |
3月15日(周六) | 应用题(一) | |
3月17日 | 应用题(二) | |
3月18日 | 测试(一) | |
3月19日 | 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 | |
3月20日 | 二次函数的基础知识 | |
3月21日 | 二次函数的应用 | |
3月22日(周六) | 测试(二) | |
3月24日 | 三角形及多边形的性质 | |
3月25日 | 全等三角形 | |
3月26日 | 相似三角形(一) | |
3月27日 | 相似三角形(二) | |
3月28日 | 四边形 | |
3月29日(周六) | 测试(三) | |
3月31日 | 圆的基本性质 | |
4月1日 | 直线与圆 | |
4月2日 | 多边形与圆 | |
4月3日 | 圆的有关计算 | |
4月4日 | 圆的有关计算 | |
4月5日(周六) | 测试(四) | |
4月7日 | 图形变换(平移、对称、旋转、位似) | |
4月8日 | 投影与视图 | |
4月9日 | 统计 | |
4月10日 | 概率 | |
4月11日 | 测试(五) | |
4月12日(周六) | 专题(1)图形与坐标 | |
4月14日 | 专题(2)图形与证明 | |
4月15日 | 专题(3)探究综合 | |
4月16日 | 专题(4)探究综合 | |
4月17日 | 模拟测试(1) | |
4月18日 | 试卷讲评 | |
4月19日(周六) | 答疑 |
复习计划 篇8
一、指导思想:
以《课标》《大纲》为指导,以《中考说明》和《中考指南》为依据,结合中考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实情,以及我校学生基础差、间隔时间长的现状,制定以侧重基础,提升能力,针对考点,突出实效的复习策略。努力让每个学生考出较为理想的成绩,整体提高我校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素质。
二、奋斗目标:
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力争使我校生物整体教学成绩名列全市前8名,九年级现在校人数102人,合格率达85%(85人),优秀率达35%(36人),高分率30%(30人),满分率5%(6人)。
三、复习安排:
总复习共分为三个阶段:系统复习、专题复习和模拟复习。
第一阶段:系统复习。时间是从开学初到4月底。这期间主要以《中考指南》为载体,针对学生对已学的生物基础知识,因时间久而遗忘的共性特点,本着“依纲靠本”和“温故而知新”的原则,全面系统地复习基础知识,弄清各单元的考点,初步对各单元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小结,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重新识记,理解,应用。复习目的:结合教材,全面复习,夯实基础。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时间是从4月底到5月底。这期间主要以《中考说明》为依据,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针对重点和难点,分模块进行专题性的复习,让学生对所复习的知识理清各部分间的关系,形成知识网络和体系。所有内容共分为10个专题:1、生物与环境;2、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3、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
4、生物圈中的人 ;5、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6、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7、生物的多样性; 8、生物技术; 9、健康的生活;10、生物科学探究。
第三阶段:模拟复习。时间是从5月底到中考实战前。针对两次大考所反馈的情况,备考会中相关的信息,以及各县市交流的适应性考题,开展以考(模拟中考)、评(评讲练习)、补(查漏补缺)为主要方式的复习。同时对学生渗透仔细审题、规范答题的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考心理素质,减少非智力因素的失分,突出复习的实效性。
四、复习措施:
1、夯实基础是关键。历年中考题目千变万化,但做题所依据的基本原理和基础识却是相对不变的,而且中考试题中大多数题目还是比较简单的基础题,难度高的很少。所以,扎实雄厚的基础是中考取胜的必备条件之一,我们在复习中,一定要重视基础,不能好高骛远。
2、巧用方法是手段。随着中考的临近,学生的复习任务愈加繁多、心理压力更大,不注重复习方法和技巧的话,可能会事倍功半,豪无收效。生物学科,不可能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只有设法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浓缩、快节奏的复习课堂,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具体而言:(1)识记时不死记硬背,机械重复,让记忆方法多样化(对比法、联想法、调动多种感官参与等)。(2)结合学生实际,精选习题,精讲精练,讲,就讲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练,就练中考的常见题型。还要加大变式训练的力度,注重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3)增强复习的针对性、目的性和科学性。认真研究分析历年中考的命题方向,关注中考的动态和趋向,针对中考的热点、重点和难点进行科学合理的复习,减少复习的盲目性,避免走弯路。
3、加强备考技巧和心理训练。比如:做题时先易后难,仔细审题、不写错别字,注意书写速度等。还要及时帮助学生调整心态,鼓励学生树立信心,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复习,以自身最佳的状态迎接中考实战。
【复习计划】相关文章:
复习计划[经典]08-11
复习计划08-31
复习计划08-31
复习计划08-31
复习计划08-31
复习计划08-31
复习计划08-31
复习计划08-31
复习计划08-31
复习计划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