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1-12 09:44:33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写"范围""一刹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感受海上日出壮观景象。

  二、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理解课文,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

  三、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解题释意,范读课文

  1.在日常生活中,或是电影,电视里我们都看过红日东升的情景,登高看日出,使人心胸豁达;在草原看日出,令人精神舒畅;那么在浩瀚的大海上看日出,会给人怎样的感受呢?著名的作家巴金爷爷写下的"海上日出"回答了这个问题。

  2.板书课题,提问:《海上日出》是什么类型的课文?看到题目,你能想到什么?(写景的课文,日出:是太阳升起来;海上:点明在什么地方看日出,从题目可以看到课文是写海上日出的景象的)

  3.范读课文

  (二)按预习题预习

  (三)检查预习情况

  1. 检查学生生字掌握情况,听写生字。

  2.轻声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一刹那:形容时间极短

  重围:层层包围

  奇观:指少见的雄伟美丽的景象。观,景象

  3.想想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海上日出的?引导学生讨论各自然段内容并归纳。

  第一部分(1)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

  第二部分(2-5)叙述了几次看到海上日出的景色,具体描写了日出过程中景色的变化。

  第三部分(6)观看日出的感受。

  (四)默读课文,从课文文中找出赞美海上日出的句子。

  1.提问:"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这是什么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真是伟大的

  奇观!

  2.让学生思考:尾句中"这"和"奇观"是指什么,与题目有什么联系?("这"和"奇观"都是指海上日出的景象,题目点明了"奇观"指的`是什么?尾句赞美了"海上日出")。

  3.谁能把题目与尾句合成一句话?(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

  4."奇观"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交代了些什么?

  时间:天还没有亮 人物:我

  地点:海上 事情:看日出

  环境:周围很静

  (2)"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一句中的"常常"说明什么?与下文有什么联系。(说明"我"曾多次在海上看日出,下文是多次看日出看到的景象。)

  (3)小结:"海上看日出的伟大奇观是怎样的?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5.听写词语:

  浅蓝 红霞 范围 扩大 夺目 光彩 分辨

  灿烂 紫色 奇观 目不转睛 一刹那

语文教案 篇2

  教案内容: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记籍要有选择和如何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选择课外读物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读书要做记号和如何作记号,初步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3、通过指导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初步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

  2、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

  3、让学生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求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记籍要有选择和如何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选择课外读物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

  三、课前准备

  一排用书夹夹好的书。(约15本左右,并分成三至四类摆放)

  四、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的关于书籍的名言一定不少吧,谁想来说说?

  教师补充:德国著名作家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确实,一部好的作品,就如同一本好的生活教科书,它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和气质,叫人怎样做一个正直的人。知识就如浩瀚的海洋,一个人一生不可能把所有的书读完,更何况书也有好书和坏书之分,这就决定了我们读书要有选择。(板书课题:读书要有选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选择我们所需要的书籍。

  五、指导学生选择图书

  1、了解选择图书的渠道

  (1)过渡:从哪儿可以得到我们所需要的图书呢?

  (2)指导学生看第1页上面的插图,说说这些同学在哪儿选择图书。

  你们平时又是怎样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的呢?(指名说)

  2、指导学生应如何选择图书

  (1)过渡:应该如何选择图书呢?我们来看第1页最上面的图,这位同学是根据什么选择图书的呢?

  (2)教师讲述:为了方便读者选择图书,图书馆(室)或书店的图书都是分类摆放的,比如《学生辞海》就是“字典、辞典”类的,《故事大王》就是“故事”类的,《十万个为什么》就是“科学”类的。我们要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书,首先要确定是属于哪一类,然后在书架上按类查找。

  (3)过渡:确定好自己所需图书是哪一类后,又应该怎样在书架上查找我们自己所需要的书呢?

  (4)教师出示一排用书夹夹好的书,从中轻轻抽出一本书,边指边讲述:哪儿是封面,哪儿是书脊,书脊告诉了我们书名,我们可以通过看书脊上的书名确定是否是自己需要的书,不必一本本拿下来看封面上的.书名。

  (5)指导学生观察书上第1页上面的圆形特写图。找到自己需要的书以后,应该怎样拿书?怎样放回去?为什么要这样拿书呢?(指名说)

  小结:找到自己需要的书后,要从书架上轻轻抽出来,也要轻轻放回去,防止图书卷角,保持图书整洁。

  (6)指导学生观察第1页下面的图。

  谁来说说图上这位同学在干什么?(指名说)

  小结: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书以后,还要打开看一看内容提要或者大致浏览一下内容,以便最后确定是否购买或借阅,如果不合适可以重新选择。

  (7)教师示范。

  教师按刚才讲述的方法,示范从讲台上的一排书中选取一本书。

  (8)学生练习。

  1.学习了该如何来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书,大家都掌握方法了吗?我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来为大家做个示范,选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谁愿意给大家做示范?(指名上台)其他同学一起仔细观察这位同学做得对不对,如果有错误一起给他指出来。

  他做得怎样?(生评价)还有谁要来给大家做一下示范?

  2.下面同桌把自己的书拿到桌上,对你的同桌提出要求,让他选一本书,看看他做得对不对?

  四: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读书要有选择,并且掌握了选择图书的方法。在课外,我们要逐步养成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的好习惯,从而开拓自己的视野。

  五:布置作业:

  课后,请大家去学校的图书馆或在家长陪同下到新华书店自己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书。

  六、板书

  读书要有选择

  一、确定自己需要的书

  二、到图书馆借阅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有关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并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三、过程和方法

  本课使用谈话法,师生互动,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培养分析问题,概括问题能力,巧妙设问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意义。

  本课难点是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教法和学法]讲述法、讲解法、讨论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地图册、我国秦汉时期相关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根据课本中的歌谣阿房,阿房,亡始皇导入新课

  2、教学过程

  一、秦朝灭亡的原因

  1、繁重的徭役秦朝的徭役非常繁重。

  2、刑法残酷秦朝刑法非常残酷,刑罚的种类繁多。

  3、秦二世秦二世(前230-前207),即胡亥,秦始皇少子,秦朝第二代皇帝,更加残暴,他统治时期政治十分黑暗。

  二、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9年,九百多个穷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他们走到大泽乡,遇上大雨,不能按期到达,按秦法误期者要被处斩,陈胜吴广号召起义,农民战争爆发。之后,在陈建立政权。

  三、陈胜派主力军向咸阳进攻陈胜建立张楚政权后,率军绕过荥阳,突入关中,直逼咸阳。

  四、农民起义推翻秦朝陈胜,吴广起义以后,项羽和刘邦领导的农民军继续战斗,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大败秦军。与此同时,刘邦率军直逼咸阳,秦朝灭亡。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3、练一练最后推翻秦朝是()

  A陈胜、吴广起义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4、活动与探究查找成语故事:

  这课书的内容涉及的成语故事很多,大家查找一下(包括课本、成语词典和课外读物),看谁找到的多。指鹿为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破釜沉舟约法三章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楚河汉界四面楚歌霸王别姬。

  5、小结

  通过学习秦朝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的灭亡,使学生了解了秦朝灭亡的原因,并学会了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人物,也使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6、布置作业秦朝灭亡的原因?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掌握和积累文言词汇;体会课文简洁精练的语言。

  2.理清文章脉络,了解借事说理的写法。

  3.理解文章大意,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2.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

  教学难点:

  1.翻译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

  2.理解课文借事说理的技巧,明白天才出自勤奋的'道理。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什么是天才?怎样才能成为天才?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用一句名言作了回答:“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自恃聪明,自认为有天赋,结果最终沦为庸才、蠢才。

  二、作者简介: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罢相。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三、题解:

  本文采用随笔的形式而写,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叙述是基础,阐明道理是核心。文题含义:为仲永的经历遭遇而感伤。

  四、感知全文:

  (一)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泛读,要求学生注意文中的字词读音及朗读的节奏。

  (二)自读课文,掌握大意。

  (教师)讲述:王安石哀叹方仲永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自由朗读课文一遍。

  1.学生自由诵读。

  2.学生自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参考老师补充注释(可四人小组探讨),掌握大意。

  教师补充课文注释[幻灯]

  (1)对文中的“之”“于”进行归类。

  之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于

  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环谒于邑人:到,介词。

  余闻之也久:这事,代词。于舅家见之:在,介词。

  不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贤于材人远矣:比,介词。

  卒之为众人:语气助词,不译。爱于人者不至:从,介词。

  (2)从文中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语。

  ①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动词作动词。②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

  ③利其然:以…为利,名词作动词。④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

  ⑤即书诗四句:名词活用为动词,写。⑥日扳仲永: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

  (3)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①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②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③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④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⑤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③余闻之|也久

  (4)理解几个词语:

  ①养父母:赡养。②传一乡秀才观之:全乡。

  ③或以钱币乞之:有的人。④邑人:同县的人

  ⑤从先人还家:跟从。⑥前时之闻:以前听到的名声。

  ⑦卒之为众人:卒,最终。众,普通。⑧如此之贤也:(有)才能。

  ⑨且为众人:尚且。⑩固众人:本来。

  (5)理解下列句式:

  ①“不使学”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不使(之)学”:不让(仲永)学习。

  ②“还自扬州”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从扬州回家。

  ③“受之天也”省略句,省略了介词,即“受之(于)天”:从上天那里得到或上天赋予的。

  学生质疑,教师点拨。

  3.检测自读效果。四个大组回答竞赛。(要求学生合上书本)

  [幻灯](1)朗读下列句子,要求读准句中的停顿。

  ①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②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③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④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父异焉⑤环谒于邑人

  ②其文理皆有可观者⑥泯然众人矣

  ③稍稍宾客其父⑦贤于材人远矣

  ④或以钱币乞之⑧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4.翻译课文。要求一人一句,注意词义正确。

语文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欣赏黄果树瀑布的美。

  2.欣赏《黄果树瀑布》的美。

  学习过程

  一、导入

  放映《中国自然奇观-黄果树瀑布》让学生了解黄果树瀑布的有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欣赏黄果树瀑布的美

  自学指导: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黄果树瀑布美在哪些方面,然后用“黄果树瀑布美在……”的句式讲给大家听。

  预设答案:

  第2节 美在瀑布正面景象气势雄伟、壮丽,如万马奔腾。

  第3节 美在瀑布声音震耳欲聋。

  第3-4节 美在我和瀑布的亲密接触和感受。

  第4节 美在瀑布水注的顷泻力量。

  第5节 美在瀑布后面神密。

  作者也是这样认为的吗?

  明确:不是。作者开始认为“干瘪、无聊”是因为对黄果树瀑布的印象停留在教科书和图片中,当他亲临其境、亲身体验之时,从听觉、触视、视觉上感受到不一样的黄果树瀑布,原来“干瘪、无聊”的概念变成了生动的`、撼动人心的感受,因此作者说“前者灰飞烟灭了”,“另一个瀑布在我的生命里复活了”。

  作者通过记叙和描写把美丽的黄果树瀑布展现在我们面前,你能在文中找出作者赞美黄果树瀑布抒发感情的句子吗?

  文中没有。作者只是说“但我抚摸了黄果树瀑布,我周身湿透,我有湿透的话要说”,该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明确:“话”不能被湿透,湿透的是作者的身体。这里用“湿透”的切身感觉来表明只有经过切身体验才能感受到真正的美。(此时无声胜有声)

  三、欣赏《黄果树瀑布》的美

  自学指导: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请同学们从写作方法的角度,分析这篇文章的美。

  预设答案:

  1.欲扬先抑的写法。

  2.移步换景的写作顺序。

  3.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四、欣赏歌曲宋祖英演唱的《黄果树瀑布》,一起赞美美丽的黄果树瀑布。

  五、作业

  《助学》学习测评部分。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的教案03-31

有关语文的教案04-03

(经典)语文教案08-13

语文教案12-25

语文教案12-29

语文教案12-29

语文教案12-29

语文教案12-29

语文教案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