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教案大全>《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

时间:2024-01-08 10:03:50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3篇(优选)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3篇(优选)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1

  教学内容:教材第118~119页垂线,练一练和练习二十三第16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垂线,会用三角尺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2.使学生知道直线外的一点到直线的距离。初步学会用画垂线的方法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3.培养学生关于垂直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下面图形中哪个是线段哪个是射线哪个是直线

  2.用量角器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说出各是什么角。

  3.用三角尺画一个直角,指出直角的两条边。

  二、教学新课

  1.认识垂线。

  (1)请同学们看老师在黑板上画两条直线。(边说边画出两条相交的直线)

  指出:这两条直线是相交的。两条直线相交有一个交点。

  追问:这两条直线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两条相交的直线交点在哪里

  提问:两条直线相交成哪几个角

  教师标出/1、/2、/3、/4。

  哪位同学说一说,/1、/2、/3和/4各是什么角

  (2)边说明边画图:老师再画两条

  相交的直线,(画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

  其中有一个角是直角。(用直角符号在图

  里表示)

  提问:这里两条直线也相交成4个角。当其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指直角)

  其余三个角各是什么角为什么都是直角

  指出: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板书:互相垂直)

  提问:黑板上两个图,哪个图里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为什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指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我们又说,其中的一条是另一条的垂线。(板书:垂线)例如上面图里,竖着的一条直线是横着的一条直线的垂线,横着的一条直线也是竖着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直线的交点(指交点)叫做垂足。(在上面图里注明垂足)

  (3)再观察几个图形,看两条相交的直线成不成直角。(指名用三角尺检验)

  提问:哪几个图里的直线互相垂直,为什么图

  ①里的两条直线为什么不互相垂直谁能到黑板上指一指,每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垂足在哪里指名回答图

  ②里谁是谁的垂线。(注意说明直线d是直线凸的垂线,反过来直线b也是直线a的垂线。并注意要求回答时把话说正确,完整)

  (4)做练一练第1题;

  请同学们看119页练一练第1题,用三角尺检验一下,哪个图中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学生回答后提问:右面图里两条直线是斜着画的,为什么也互相垂直

  指出:不管两条直线的方向怎样,只要相交成直角,这两条直线就互相垂直

  (5)我们教室里有没有两条直线是互相垂直的呢《引导学生看黑板面、书本面、课桌面相邻的两条边)

  在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面的相邻两条边是互相垂直的

  2.教学画垂线。

  同学们看一看,我们开始用三角尺画的直角,两边是不是互相垂直的

  指出:我们可以用三角尺和直尺来画垂线。

  (1)教学过直线上的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演示: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点上一点。说明要过直线上的这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让学生讨论可以怎样画。

  学生汇报讨论情况,老师演示并说明画的步骤:

  第一步,把直尺的一条边与已知直线重合,再把三角尺直角的一条边与直尺边重合,也就是与已知直线重合。

  第二步,移动三角尺,注意使三角尺的边沿直线(直尺)移动,直到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与直线上的点接近重合为止。(说明为了便于过直线上的点画垂线,三角尺的边与直线上的点要稍留一些缝隙)

  第三步,左手按住三角尺,不能滑动,沿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画直线。这样画出的就是过直线上这一点的垂线。

  再请同学们看课本第118页第1个画图的过程,说说过直线上的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分怎样的几步。

  大家在练习本上先画一条直线,再在直线上点一点。请你过这一点画直线的垂线。(老师巡视辅导)

  (2)教学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在直线外点上一点。说明要过直线外的这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请同学们看第118页上第2个作图的过程,书上是分几步怎样画的

  学生回答画的步骤、画法,老师在黑板上画出来。

  老师巡视、指导。

  (3)引导学生小结画垂线的'步骤。

  小结:画垂线要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才能使两条直线相交成的角也是直角,这样画出的才是垂线。画的时候,先让直尺的一边与已知直线重合,让三角尺直角的一边紧贴直尺边,也就是与已知直线重合;再沿直线移动三角尺,使已知点落在直角的另一条边上;最后沿直角的另一条边画直线。这条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

  (4)请看第119页上面的图。工人师傅是用角尺在工件上画垂线的,这是什么道理

  3.认识垂线的性质。

  (1)老师边说明边演示在黑板上画出第119页上的图。

  从直线外的一点向这条直线画了几条线段哪一条是这条直线的垂线

  (2)请大家用三角尺在第119页的图里量一量每条线段的长度,看哪一条最短。

  指出:从直线外一点向直线作的线段中,垂直线段的长度最短。

  说明: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板书:点到直线的距离)

  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指一指图里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哪一条线段长。

  请同学们做第119页练一练第2题。

  4.教学用画垂线的方法画长方形、正方形。

  (1)提问: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长度有什么特点角有什么特点相邻的两边(可用书的封面指示)互相垂直吗

  (2)出示例题:画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提问:该怎样画呢(共同讨论)

  请大家看课本第119页上的例题,我们说的步骤对不对。

  请大家在练习本上跟老师一起画。

  第一步,先画3厘米的线段。(说明老师画3分米的线段,以便大家看得清楚)

  第二步,在线段的同一边,过这条线段的两端点,各画一条与已画好的长3厘米线段垂直的线段,并且长2厘米。(老师画2分米)

  第三步,把两条垂线段的端点用线段连起来。

  画的过程中,注意巡视、指导学生的画图。最后说明这就是要画的长方形。

  (3)请同学们按照刚才画长方形的步骤,在练习本上画一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

  老师注意巡视、辅导。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二十三第1题。

  老师、学生同时折纸,打开后指名学生回答两条折痕成什么关系。

  提问:为什么两条折痕互相垂直并要求指一指垂足。

  2.做练习二十三第2题。

  (1)说明每个图里有3条直线相交在一点,这3条直线可以分别说成直线a、直线b、直线c。

  (2)用三角尺比一比,左边图里哪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请你用直角符号表示出来。

  再让学生比一比,在右边图里用直角符号表示出哪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然后指名口答。

  3.讨论练习二十三第3题。

  想一想,第(1)题过直线上一点怎样画这条直线的垂线第(2)题过直线外一点怎样画呢

  4.做练习二十四第4题。

  想一想,从a点到马路对面怎样走路线最短为什么

  让学生在课本上画,老师巡视检查。

  指名说说是怎样画的。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板书课题:垂线)什么叫垂线怎样画垂线画垂线有什么应用(明确可以用来确定一点到一条直线的距离,还可以画长方形、正方形等)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二十三第5题。

  家庭作业:练习二十三第3、6题。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搭配现象,通过操作提出不同的搭配方案。

  2.使学生在探索不同搭配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初步体会有序思想和符号化思想。

  3.使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4.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搭配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难点怎样搭配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准备课件、小衣服的学具图片、记录纸、作业纸。

  课前游戏石头,剪子,布游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搭配

  (多媒体显示无锡的风景图片)无锡有许多的旅游景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小红和爸爸妈妈也想来无锡玩。

  为了这次旅游,妈妈给小红准备了2件上衣:(出示学具)一件绿色的和一件黄色的,还准备了3条裙子:粉红色的`,蓝色的和大红色的。

  用什么颜色的上衣配什么颜色的裙子呢请同学们给她提些建议吧。

  学生口述,教师操作。

  小结:像这样,一件上衣配一条裙子,就是把上衣和裙子进行搭配。(板书:搭配。)

  二、合作探究,体会有序思想

  1.合作探究。

  同桌合作,把所有的搭配情况都找出来,让小红自己挑。

  合作要求:同桌两人,一人拿学具进行搭配,另外一人把搭配的情况记录在表格中。

  2.汇报过程。

  请同学汇报搭配过程,教师演示过程。

  小结:同学们都找到了六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3.比较方法。

  通过刚才的仔细观察,你觉得你更喜欢哪一组同学搭配的方法呢为什么呢

  学生交流,体会有序的好处。

  小结:有序地搭配可以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板书:有序,不重复,不遗漏。)

  4.理解不同的搭配方法。

  (1)谁能具体地说说看,这一组是怎样有序搭配的呢

  学生交流。

  小结:这组同学是先拿上衣有序搭配的。

  (2)除了先拿上衣有序地搭配,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学生讨论,发现也可以先拿裙子进行有序搭配。

  请两位学生合作完成先拿裙子的有序搭配。

  5.小结。

  (电脑演示)把2件上衣和3条裙子进行搭配,可以先拿上衣有序搭配,也可以先拿裙子有序搭配。

  三、创新表示,体会符号思想

  小红的爸爸为了这次旅游,准备了3条领带和3件衬衫。

  1.讨论表示方法。

  刚才我们用学具摆出了上衣和裙子的搭配方法,并且记录在表格当中,现在你还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把领带与衬衫的搭配方法全都表示出来呢

  同桌讨论。全班交流,教师提示连线的方法。

  2.在作业纸上表示。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作业纸上有序地表示出这些搭配的方法。

  汇报展示学生作业,简要评析。

  小结:同学们想到的方法真多,有画实物的,有画简单图形的,还有用字母或数字表示的。

  3.比较方法。

  这么多的表示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呢?

  小结:看来,用简单的图形、字母或数字等符号表示的方法更简洁明了。

  4.小结。

  (电脑演示)电脑小博士就是用简单图形表示的,它用梯形表示领带,用长方形表示衬衫。把3条领带和3件衬衫进行搭配,可以先拿领带有序搭配(电脑连线),也可以先拿衬衫进行有序搭配(电脑连线)。

  四、通过变化,体会搭配规律

  1.如果领带的条数不变,衬衫减少一件,搭配的总数是多少呢

  交流。(板书:32=6。)

  2.如果衬衫的件数不变,领带增加一条,搭配的总数又是多少呢

  交流。(板书:43=12。)

  3.通过刚才的变化,你有没有发现,搭配的总数和什么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讨论交流。

  小结:领带条数与衬衫件数的乘积就是搭配的方法数,这就是搭配的规律。(板书完成课题:搭配的规律。)

  五、尝试运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路线问题。

  (电脑演示)穿上漂亮的衣服,小红和爸爸、妈妈高高兴兴地来到了无锡。

  打开地图,他们准备从火车站出发,经过五爱广场,到锡惠公园去玩。

  (1)从火车站到锡惠公园,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呢?

  学生交流。

  (2)这么多的走法,选哪一种呢

  学生交流。

  小结:当搭配的结果很多时,要注意选择最合适的搭配。

  2.奖品问题。

  锡惠公园里有许多的有奖游戏,小红的运气真不错,她得奖了。来到领奖处,让我们听听领奖处的叔叔跟她说了什么。

  (电脑录音)小朋友,恭喜你得奖。你可以选一个木偶,配上一顶帽子,或者配上一条围巾作为奖品。领奖之前我可要先考考你喔。现在有三种木偶,二种帽子,三条围巾,你一共有多少种选择呢

  学生交流不同的算法。

  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小红拿到了喜爱的奖品。

  小红一家人继续在锡惠公园快乐地游玩。

  3.游戏问题。

  课前,同学们在做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有没有我们研究的搭配的规律呢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怎样才能有序地玩出来呢?

  同桌商量,试着玩一玩。

  汇报:请一组来玩。

  交流玩法:一位同学连续出三次石头、石头、石头,另一位同学依次出石头、剪子、布。就这样连续地玩下去。

  同桌两人玩一玩,然后交换一下角色,再玩一玩。

  小结:原来游戏中也有数学问题,在这个游戏中一共有9种不同的搭配。

  六、全课小结,引导延伸

  今天,我们一起寻找了搭配的规律。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与体会呢

  小结:只要我们时常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思考问题,就会有更多新发现。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初步感受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2、数学思考:通过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概括、分析、推理的能力,并渗透“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3、解决问题: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4、情感与态度:使学生欣赏到数学运算简洁美,体验“乘法分配律”的价值所在,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教具准备:课件

  激问导学:

  一、激问导学

  创设情境,激趣引思。

  提出问题,筛选重心。

  活动一:买衣服。

  1、阅读理解:你发现那些数学信息?

  2、思考问题:请选择数学信息解答。

  3、汇报、交流。

  体验学习。

  二、自主体验

  发表、反思:学生激活经验,尝试体验,引发观点

  活动二:计算周长。

  1、请你介绍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有哪些部分组成?

  2、请根据所给的数据计算它的.周长。

  3、汇报计算情况。

  体验学习。

  三、合作体验

  方法探究、学法指导、领悟提炼、培养学习能力。

  活动三:观察、对比。

  1、思考:你有什么发现?

  2、结合活动说一说列式的含义。

  3、试一试:你能用字母把列式转化为公式吗?

  4、汇报、交流。

  5、归纳、总结。

  综合体验。

  四、实践体验

  综合实践体验,拓展延伸,感悟内化,对知识进行多元化运用体验。

  1、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1)(24+8)×125=____×____+____×_____。

  (2)25×(20-4)=25×____—25×____。

  (3)45×9+55×9=(____+____)×_____。

  (4)8×27+73×8=8×(_____+_____)。

  2、下面各题可以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吗?为什么?把能用的写出来。

  (1)(12+31)+82。

  (2)17×17+15×16。

  (3)14×9+9×36。

  (4)(24+37)×8。

  3、思考题。

  (1)9×47+53×9。

  (2)25×(100—4)。

  五、课堂学习体验小结

  学生课堂学习评价,教师课堂教学反思,多元体验,共同发展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在计算中,你有哪些好的建议?(a-b)×c=?请你结合“买衣服活动”课后思考。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的教案03-29

数学小学教案12-15

小学数学四年级数学教案01-05

四年级小学数学教案03-20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02-01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8-11

【经典】小学数学教案08-26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8-31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8-23

小学数学教案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