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优选7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术教案 篇1
1、美丽的大自然
教学内容:美丽的大自然
教学目标
(1)观察总结自然界中的色彩,进一步感受色彩。
(2)做调色练习,观察颜色混合、并列、覆盖后的不同效果。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鼓励学生自由探索、自由表达、自由创作,在观察中去发现蕴藏于生活中的美,培养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大自然,感受色彩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色彩,观察色彩变化。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观察总结生活中的色彩,进一步感受色彩。
2、做调色练习,观察颜色混合、并列、覆盖后的不同效果。
3、鼓励学生自由探索、自由表达、自由创作,在观察中去发现蕴藏于生活中的美,培养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堂
找一找:
欣赏教材中的各种自然风景图片,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寻找自然界中丰富的色彩。
(二)讲授新知识
你想把自己看见的色彩记下来吗?
试一试
(实验一)
画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色块,注意色与色不要重叠在一起,观察色彩并置的效果。
(实验二)
1、分发冷、暖色纸两张。在一张纸上用笔中含水多的颜料试试,再用笔中含水少的颜料图色试试,有什么变化?
2、多选一些颜色涂在同色纸上,看看它们在有底瑟的纸上有什么变化?
(三)练习活动
创作:要求学生画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色彩鲜艳、画面充实饱满。
(四)欣赏与评价
以积极向上的语言鼓励学生大胆的画。
教学小结
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还是很感兴趣的,特别是画出自己眼中的自然世界。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欣赏绘画作品,进一步感受色彩。
2、鼓励学生自由探索、自由表达、自由创作,在观察中去发现蕴藏于生活中的美,培养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堂
欣赏:
欣赏《向日葵园》,你感受(想象)到了什么?
学生发言。
(二)讲授新知识
1.欣赏多幅作品,你对色彩有什么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多多幅作品进行赏析,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练习活动
创作: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绘画。
要求学生画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色彩鲜艳、画面充实饱满。
(四)欣赏与评价
以积极向上的语言鼓励学生大胆的画。
教学小结
学生对色彩有了心得认识,学会较好的进行色彩搭配。
2、画画大自然的风景
教学内容:画画大自然的风景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使学生发现大自然的美,并结合自己的认识和联想,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2)通过课堂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在活动规程中感受发现美的愉悦,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感受、了解大自然的美,增强环保意识,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之情。
教学难点:如何启发引导学生用简短的语言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及爱护的方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欣赏使学生发现大自然的美,并结合自己的认识和联想,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2)通过课堂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在活动规程中感受发现美的愉悦,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设问:
同学们经常到外面去玩吗?哪里的风景美不美?给你印象最深、感觉最美的是哪些景物?请学生大胆地谈谈。
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很好,大自然非常的美,我们都非常喜欢大自然。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的美丽。
(二)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观察并让学生说出课本上的图片都有哪些大自然的景物。
2、教师重点介绍一至两幅图片,重点从图片中的造型、颜色及给自己的美的感受上来介绍,为学生分组评述作品时提供一个范例。
3、学生分组进行欣赏与交流,说说自己喜欢的景物以及为什么喜欢。
4、小组学习后进行汇报。教师要多鼓励发言的学生。
(三)探索实践活动
尝试用绘画你眼中的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欣赏使学生发现大自然的美,并结合自己的认识和联想,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2)通过课堂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在活动规程中感受发现美的愉悦,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堂
学生拼图。请学生把被分割的风景图拼贴成完整的画面,再让学生们根据画面的内容,说出本课的主题。
(二)欣赏与交流
1、向学生展示欣赏作品,让学生感受色彩美,在欣赏中,教师可用有没的'语言对作品描述,或配乐欣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审美感受。
2、感受作品,设疑解惑。教师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风景画作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的山水风光吗?你觉得这幅绘画作品漂亮吗?你能说出几种颜色?(教师给予提示)生活在山清水秀的环境里,你喜欢吗?
(三)感受与创作
1.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风景画,为什么?
2.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的绘画语言所表现的不同风格的美。
3.引导学生用简短的语言进行简单的评价。
4.学生分组或独立完成一幅创作。
(四)欣赏与评价
教师是当地对学生作品评述和赞美,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3、大地是张大画纸
教学内容:大地是张大画纸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身边各种材料用组合、绘制等方法表现自己感兴趣的造型。
(2)尝试用不同材料和方法在室外进行美术活动和造型活动。
(3)初步感受不同的美,培养学生快乐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乐于与人合作,增强探究意识和交流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如何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造型活动,并由一定的创意。教学难点:组织学生在室外有序地开展活动。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身边各种材料用组合、绘制等方法表现自己感兴趣的造型。
(2)尝试用不同材料和方法在室外进行美术活动和造型活动。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交流
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上的范图,了解美术创作形式的多样。教材展示了学生学习活动情况:有的用各种废旧物品在的上面摆成各种造型,有的用自己的玩具、学习用具、体育用具等组合成造型,有的在地上画画,有的在堆沙雕等。通过观察,引起学生兴趣,然后师生共同探讨交流所备材料可组合成哪些物体和造型。
(二)思考与讨论
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分组展示学生所备的物品,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开展积极想像,怎样利用手中材料摆出新颖的平面造型或立体造型,怎样用彩色粉笔画出丰富饱满的画面。然后分组展开活动,如有些组用粉笔在地面上作画,有些组用材料工具在地上拼图。每组选出一位小组长负责本组的学习活动。
(三)探索实践活动
尝试用多种物品在地面上或桌子上摆出造型,如用坐得椅子放在一起课摆成各种造型,学生手中的学习用具汇集在一起也可摆成丰富造型。还可以运用多种材料等等。
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学生的完全问题。
美术教案 篇2
画情绪
教学目标:
认知:通过有趣的美术表现方式及欣赏活动,培养学生感受抽象美和以抽象的色彩、点线表达情绪的能力。
操作:能用不同的色彩、点线来表达特定的情绪。
情感:通过欣赏、交流讨论,激发创造精神,陶冶情操,完善人格。
教学重点:欣赏绘画作品,体验色彩和点线变化的丰富,感受艺术元素所带来的特有表现力。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色彩、点线表达特定情绪。
教学准备:图片、课件、水粉颜料、油画棒、水彩笔、画纸等。
作业要求:用简短文字写出特定的情绪,并且用色彩、点线表达。[注:线条的粗细变化、冷暖色块的搭配。]
教学过程:
一、感知与体验
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3课《画情绪》。板书课题:画情绪
2.情绪就是心情、心境。我们平时都会有什么样的情绪?…常见的有喜、怒、哀、乐。
3.你能找出和画面相同的情绪吗?[课件]
这些画中画了些什么?[点、线、面、色]。师小结:这些画没有直接画出大家的表情,而是用点线面色的组合表现了人物的情绪,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课。[板书课题:画情绪]
二、创作与表现
1.哪些色彩、点线和形状可对应哪些情绪?进行讨论。[见课件]在视觉刺激中,色彩最直接地…
2.欣赏范作。说一说画面中哪些色彩的搭配、点、线和形状可对应哪些情绪?
3.画一画。听一段音乐想想作者表现的什么情绪,请你高举你的食指在空中画线条或形状:播放热情的音乐(欢快的节奏),柔和悲伤的音乐(江河曲),你又是用怎样形状的点线面?师生交流:说说画的点线面是怎样的?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长的、短的、急的、慢的、自由的、规则的)
4.情绪是一种个性的`,自由的,因此每个人的理解都有差异,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同种心情可以用不同的画面来表现。现在就让我们去感受一下大师是如何来表达自己
内心的情感的。出示凡高的《星月夜》。师:画中表现的是什么?是用什么颜色来表现的?你能感受到画家是怎么样的心情?生:不安、恐惧、旋转的星空让人感到画家对自身悲剧的预感。[见课件]
5.教师师范技法。
6.学生练习,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巡视。(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三、反思与评价
1.作业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2.作品交流,为什么有的作品缺乏表现力?
拓展:1.来自大自然的色彩、点线面。[课件]
2.尝试用电脑绘画等方法来表现情绪。
美术教案 篇3
课题:棉絮画
课型:手工制作
课时:1课时
教法:观察法、示范法
教学目的:
1、通过看、摸、感受棉花的材质,进行联想。
2、对小动物的形体特征进行分析,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3、学习用棉花制作毛茸茸的小动物。
教学重点:小动物形体的分析和概括,特征的把握。
教学难点:小动物五官的粘贴及背景的装饰。
教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棉花、彩纸、剪刀、胶水、课本。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件礼物,是什么礼物呢?这个礼物需要大家遵守纪律、认真听讲,才能顺利的得到。老师还带来一些作品,让大家来欣赏,请看大屏幕:(出示多媒体课件:各
种手工图片)
看完课件教师进行提问:
1、图片中的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属于美术中的哪一种类?
2、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3、制作过程中利用了材料的什么特点?
今天我们上的也是手工课,而且老师也带来了一种材料,请看—
(教师出示棉花)
这一节课我们就用棉花做棉絮画
板书:8棉絮画
三、新授
1、教师带领学生充分运用各种感官的感受棉花的质感,并进行联想。
(1)看:观察棉花的颜色和自然形态;
(2)用手模,用脸贴,感受一下棉花;
(3)通过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我们用棉花还可以做哪些手工作品?(联想的越多越好,并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
2、提出问题:我们怎样用棉花做出棉絮画呢?
3、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1)要想做出棉絮画,我们首先要观察物体的`大的基本形组合。(出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2)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台用棉花做小白兔,示范撕出基本形,在棉花下涂上胶水,粘于深色衬纸上。
(3)引导学生回忆小白兔的特点:长耳朵、短尾巴、红眼睛。教师根据学生所提供的内容,把小白兔的特点添上。
(4)教师师范装饰背景:用彩纸剪出一只萝卜帖在小白兔旁边。
(5)教师展示作品,并提问刚才的制作步骤,并板书:
观察形体
抓住特点
装饰背景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五、展评学生优秀作品。
六、进行小结,并展示礼物。
刚才我们用棉花制作了各种各样的棉絮画,同学们制作的积极性非常高,而且也很认真。你们知道么?在同学们制作的过程中,老师已经把礼物送给了你们。是什么礼物呢?请看大屏幕(出示多媒体课件):
这个礼物就是:巧巧手,多动手;大眼睛,细心观察;聪明屋,多动脑。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用这个礼物制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美花我们的生活。
板书设计
8棉絮画
1观察形体
2抓住特点
3装饰背景
美术教案 篇4
《梅兰竹菊“四君子”》教案
【授课时间】
20xx年11月2日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通过对梅兰竹菊四君子的学习,了解他们分别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高洁、清逸、气节和淡泊的四种品格。
2、 通过对梅兰竹菊四君子学习了解,让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团结、友爱、互助、珍惜友谊的精神。
三、情感目标:
教育学生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并使学生受到道德的熏陶,学习四君子高风亮节的高贵品质,在思想上得到升华。
【重点、难点】
通过学习梅兰竹菊四君子,了解他们内涵品格,让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方法】
整体感知法、演示法、讲解法
【教具】
梅兰竹菊图文并茂的图片
【教材分析】
做人与处世同样重要,我们不但要学会做人更要学会做事。梅、兰、竹、菊,被历代的文人雅士称为花中“四君子”,占尽春夏秋冬。春之兰,夏之竹,秋之菊,冬之梅。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是古今文人墨客所钟爱,是诗画中最常见的题材。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象征,代表着淡泊、清逸、高洁、气节四种品格。梅高洁傲岸,兰优雅空灵,竹虚心
有节,菊冷艳清贞。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自强不息,清华其外,淡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自古以来,梅、兰、竹、菊象征着中国人的'气节。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学生共同准备收集有关梅花,兰花,竹,菊花的诗词等,了解他们的内涵。 课堂教学:
一、导入新课
梅兰竹菊指:梅花,兰花,竹,菊花。被人称为“花中四君子”、“四君子”。 梅、兰、竹、菊的品质分别是:傲、幽、坚、淡。
二、整体感知
“花中四君子” 梅兰竹菊,其四者的共同特点是自强不息,清华其外,澹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
三、分别对梅兰竹菊进行认识学习
(一)学生才识展示。
学生将搜集、整理的相关资料展示:
1、梅
咏物诗中,很少有以百首的篇幅来咏一种事物的,而对梅花完成"百咏"的诗人最多。梅花最令诗人倾倒的气质,是一种寂寞中的自足,一种"凌寒独自开"的孤傲。它不屑与凡桃俗李在春光中争艳,而是在天寒地冻、万木不禁寒风时,独自傲然挺立,在大雪中开出繁花满树,幽幽冷香,随风袭人。
2、兰
空谷生幽兰,兰最令人倾倒之处是"幽",因其生长在深山野谷,才能洗净那种绮丽香泽的姿态,以清婉素淡的香气长葆本性之美。这种不以无人而不芳的"幽",不只是属于林泉隐士的气质,更是一种文化通性,一种"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风格,一种不求仕途通达、不沽名钓誉、只追求胸中志向的坦荡胸襟,象征着疏远污浊政治、保全自己美好人格的品质。兰花从不取媚于人,也不愿移植于繁华都市,一旦离开清幽净土,则不免为尘垢玷污。因此,兰花只适宜于开在人迹罕至的幽深所在,只适宜于开在诗人们的理想境界中。
3、竹
竹在清风中簌簌的声音,在夜月下疏朗的影子,都让诗人深深感动,而竹于风霜凌厉中苍翠俨然的品格,更让诗人引为同道,因而中国文人的居室住宅中大多植有竹子。王子酞说:"何可一日无此君!"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朴实直白的语言,显示出那悠久的文化精神已深入士人骨髓。
4、菊
如果说,冬梅斗霜冒雪,是一种烈士不屈不挠的人格,春兰空谷自适,是一种高士遗世独立的情怀,那么,秋菊财兼有烈士与高士的两种品格。晚秋时节,斜阳下,矮篱畔,一丛黄菊傲然开放,不畏严霜,不辞寂寞,无论出处进退,都显示出可贵的品质。
(二)探索新知
1.初步探索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本课相关知识。
2。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对梅兰竹菊四君子的学习,了解他们分别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高洁、清逸、气节和淡泊的四种品格。
3。组长小结
让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三)课堂拓展
指导学生思考:
怎样做到做人与处世当学梅兰竹菊四君子人格品性?
四、课堂小结
教育学生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并使学生受到道德的熏陶,学习四君子高风亮节的高贵品质,在思想上得到升华。
【教学反思】
本节课始终渗透着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并在如何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探讨新教法上做了大胆尝试。在课堂教学上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生活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梅兰竹菊“四君子”》教案
单位名称: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第十二中学 教师姓名:朱瑞平
联系方式:13012929481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及其在历史长河中是如何发展和完善的.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树立准确的审美观.
2.情感目标: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将教材内容有机地转化为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自我感受,自我激励和相互合作中大胆想象,讲出自己的主观感受,以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赏析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小学二语文教学论文,及其在不同历史阶段中的风貌,同时寓思想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难点: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传统.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分组合作活动等.
教学准备:
1.教师收集山水画挂图布置教室环境,设计多媒体课件.
2.全班分成八个小组,推选出小组长.
布置预习:
1.熟悉课文内容.
2.收集一些与山水画有关的诗与画.
教学过程:
(一) 教师导入 (3-4分钟)
1. 由学生背诗,强调中国画常把诗与画相结合,尤其是中国山水画更注重这重情景交融的意竟.
2. 切入课题《中国古代山水画》(板书课作文教学改革与方法题)
(二)欣赏 (背景音乐:《春江花月夜》) (7-8分钟)
1. 电脑平台边放音乐边放映欣赏图片,这些在不同时期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图片都作了简单介绍,让学生的视听觉充分地感受美,欣赏美
2. 屏幕显示图片: 东晋 顾恺之《洛神赋图》
——介绍中国山水画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已作为人物画的陪衬出现了.
3. 屏幕显示图片: 隋 展子虔 《游春图》
——此画是我国目前发现存世最早的一幅山水卷轴画,展示早期山水画的基本风貌即青绿法,标志山水画已独立成画科.
4. 屏幕显示图片 五代 董源《潇湘图》(水墨毕业论文的格式代表作)
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青绿代表作)
——比较俩幅作品在技法上的不同,(实物投影仪演示笔法上的几种皴法) 这一时期的山水画技法娴熟,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把中国的山水画推向了高峰.
5. 屏幕显示图片: 明 戴进《风雨归舟图》 清 石涛《淮扬洁秋图》
——结合时代背景,介绍这一时期的绘画风格,强调此时山水画已发展成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主流.
6. 欣赏小结:归纳板书
1.魏晋时期 萌芽
2.隋代时期 独立
3.唐宋时期 高峰
4.元明清时期 主流
(三)重点欣赏(北宋,南宋,元代的山水画作品)(10-15分钟)
1. 通过 设疑 讨论 解疑(教师课件网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来完成
刚才的浏览欣赏相信同学对我国古代山水画的发展脉络有了初
步的了解和感受,从大家的表情我可以感受到此时你们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很想再进一步去理解山水画的内涵.好!接下来就让我们以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来欣赏几幅较典型的山水画作品:
2. 电脑平台显示图片 : 北宋 范宽《溪山行旅图》,
南宋 马远《寒江独钓图》,
元代 倪赞《六君子图》.
3. 抢答题:小组讨论抢答
1.这三幅画在选材和表现手法上各有什么异同
2.这三幅画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提示意境概念)
3.你盘古开天地教学反思比较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4. 重点欣赏小结:
刚才的回答都很精彩,大家不但能很仔细的观察画面,而且还能深入画的内涵,讲出具有一定水准的主观感受.这段时期的山水画确实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你看从北宋的无我之境到南宋的诗画结合,再到元代的有我之境,意义深远.欣赏这些绘画作品确实让人回味无穷.
下面就让我们用这种方法来欣赏我们家乡的元代画家黄公望的作品《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局部
(四)小组比赛 (10-15分钟)
1.展示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及提示要点.
2.小组成员根据提示共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集同欣赏讨论,小组长执笔记录,教师巡堂组织并指导.
教师总评
(五)课后总结与反馈
美术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感受活动,了解瓶子艺术的造型特点及其美化方法,掌握对称折剪的方法。
2、通过本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热爱传统艺术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瓶子特点及其艺术魅力的感受,以及瓶子的对称造型剪法。
三、教学难点:
剪对称瓶子时,如何使瓶子的大小和外形美观。
四、教学准备:
教师:瓶子、剪刀、纸张
学生:剪刀、纸张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安定情绪,检查用具。
2、导入:让学生欣赏及讲述瓶子的外形和装饰的花纹特点。
3、表现:
(1)请学生在画纸(请几位学生上黑板)上用线描的方法画出瓶子的外形。
(2)提出要注意瓶子的结构,注意瓶子的'口、颈、肚、底、耳等各部分的形状和大小比例。
(3)还可以画出几种不同外形的瓶子吗?(注意要对称及不要太复杂。)
4、新授:
(1)教师示范,拿一张画纸,用对折的办法,剪出一个瓶子来。
(2)看课本范画,讨论瓶子的外形和花纹装饰的方法。
5、游戏:
今天我们班里准备举办一个"瓶子艺术展览",请大家都来当一名瓶子设计师,设计制作一个漂亮的特别的瓶子,看看谁的瓶子最受欢迎。
6、表现:
剪一个瓶子,然后画上装饰花纹。
7、展示与评价:
美术教案 篇7
(一)、教材分析
新课程标准就是为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多欣赏优秀作品,多给学生感受美术作品的机会,在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欣赏中开展美术学习活动。《捏塑造型的乐趣(设计与生活)》选自江西美术出版社美术教材八年级上册。本课突出介绍了泥塑的含义、类别、特点、制作方法等。还主要是为了加深学生寻民间泥塑和现代泥塑的了解,扩大他们的艺术视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学情分析
1.本节内容除了让学生了解泥塑的基本概况以外,还更加让学生能贴近生活、学生能更好增进对雕塑的兴趣。
2.学生能在近似于玩的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自由创造的无穷乐趣,在愉快的玩耍中得到美的享受。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泥塑的特点和方法,并初步掌握泥板浮雕的制作方法。
2.通过对民间彩塑和现代泥塑作品的欣赏,增进学生对雕塑艺术的认识和兴趣。
3.通过不同艺术类别的比较,使学生拓宽艺术视野,提高审美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学生能更好地对民间彩塑和现代泥塑作品的欣赏。
难点:使学生了解泥塑的特点和方法,并初步掌握泥板浮雕的制作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环节
(1).由图片导入新课。由泥塑图片《大阿福》引入。
(2).讲解新课(教师活动)
1.什么是泥塑?
2.我国五大雕塑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
3.泥塑的特点和制作方法应是怎样的?
4.欣赏并讲解民间彩塑《渔家女》、《三只骑羊猴》、《鲁迅像》等的制作过程.
5.欣赏并讲解现代泥塑《渔家女》、《三只骑羊猴》、《鲁迅像》等作品。
6.让学生自己学会动手制作泥塑?
7.选出学生中较优秀的作品展示给大家一起欣赏。学生注意力集中。
(预设学生行为)
1.学生通过看书从课方中找出泥塑的含义、类别、特点、制作方法等。
2.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一起欣赏泥塑作品,说说作品美的妙处。
3.能学生区分民间泥塑和现代泥塑作品。
4.在欣赏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已归纳、概括、合作。
5.学生本人动手制作泥塑。
6.学生兴趣高
(设计意图)
1.通过对本课的理解更加能清楚地知道泥塑的含义、类别、特点、制作方法等。
2.欣赏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教学目标。
3.在欣赏民间彩塑的过程中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4.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更加增强对其它艺术的.学习兴趣。
5.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6.提高作品效率。
(3).小结,讲评
(六)、板书设计
1.泥塑的含义、分布、特点、制作方法。
2.我国五大传统雕塑:陶、木、石、铜、泥。
3.欣赏民间彩塑作品。
(七)、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学生展示自己的泥塑作品。
2.分组对这些作品进行点评:选出你认为最好的作品,说说理由。
3.请学生本人介绍自己在制作泥塑过程和感受。
4.针对学生的作品做一个等级评定并给学生提出好的建议。
(八)、教学反思
我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理念。密切关注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图片展示、现场示范等形式,让学生通过直观欣赏民间泥塑和现代泥塑作品及泥塑的制作过程,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一般性规律,进而提高作业效率。并且我对本课讲解较为详细,学生都能掌握泥塑的基本知识,也都能在欣赏民间泥塑和现代泥塑作品过程中做到认真并积极地参与讨论,学生学习了本节后能够用文字形式表达出自己对雕塑艺术的了解和感受。本课没有使用多媒体课件,但我精心准备了大量的图片和实物并进行现场演示,有利于重难点的突破。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的教案11-08
《美术》教案03-08
美术教案02-20
经典美术教案02-22
美术教案【精选】10-21
美术教案[精选]10-29
(经典)美术教案11-18
美术教案(精选)12-04
美术教案(精选)07-20
美术教案(经典)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