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12-18 10:05:31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通用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教案(通用6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透光现象,发现光透过各种物品时会出现颜色和形状。

  2、喜欢玩光的游戏,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透光作用PPT,电脑、白板。

  2、手电筒人手一个,每组两块三角架白板,彩色玻璃纸、蜡光纸、铁盒盖、厚纸板、彩色布、塑料袋、木板、闪光纸、记录表、笔、各种玩具等。

  活动过程:

  一、 出示手电筒,感知电筒光,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出示手电筒:小朋友们,这是什么?照在白板上的手电筒发出了什么颜色的光?

  二、操作探索,引导幼儿发现彩色的光,感知物体的透光现象。

  1、师:白板上手电筒的光能变成其它颜色吗?

  2、教师介绍操作材料,提出操作要求。

  3、幼儿自由探索,手电筒的白光透过彩色的玻璃纸会变成彩色的光。

  4、教师小结:虽然有东西挡在手电筒的前面,但还是能看到手电筒的光,就叫透光。

  三、操作记录,引导幼儿发现有的物体能透光,有的物体不能透光。

  (一)操作探索,知道生活中有些物体能透光,有些物体不能透光。

  1、师:原来彩色玻璃纸能够透光,那你们想想还有什么东西也能透光?

  2、教师介绍材料和记录表。

  3、幼儿探索,并进行记录。

  4、出示大记录表,组织幼儿交流,验证自己发现的现象。

  5、教师小结:

  (二)操作讨论,知道有些物体镂空的地方能让手电筒的光透出。

  1、出示光盘。你们看,这是什么?

  2、教师操作,了解镂空的地方能透光。

  3、教师小结:原来像光盘这样有镂空的地方也是能透出光的。

  四、操作探索,引导幼儿发现手电筒的光透过物品后的形状。

  1、提出探索要求。

  2、幼儿探索。

  3、教师小结:手电筒的.光透过各种物品,有的颜色会变,有的还会照出各种形状呢。

  五、观看PPT,了解透光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1、师:刚才我们发现了透光的秘密,那么在生活中,透光有什么作用呢?

  2、播放PPT,了解透光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游戏“猫捉老鼠”,感受玩光的乐趣。

科学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老消防车的新工作》是中班主题——我在马路边中的一个活动,这个活动引发了孩子对消防车的兴趣。他们开始收集、交流自己对消防车、消防知识的了解,为此,我们带着孩子们参观了消防队,并请消防员介绍他们感兴趣的装备。孩子们对消防车上的秘密知道得不少,感受到叔叔的勇敢,但是回来后,他们在照片上和活动录像上又发现新的问题,并且他们没有见过消防员灭火的真实场景,对叔叔自身的防护、他们的本领了解不够。我还注意到,在主题目标中提到:了解交通设施及其与人们的关系。我认为在此活动上可以迁移这个目标,让孩子发现体验消防工具和消防员之间的关系。

  另外,在日益重视的消防安全宣传“四进”活动中,越来越关注对提高孩子对消防安全的意识,以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培养他们的抗御能力,让孩子健康成长。所以,我们就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在比较、讨论、共享中进一步激发对消防装备和消防员的秘密的兴趣。

  2.愿意将自己的想法积极的表达出来。

  活动准备

  录像、照片、联系好的消防叔叔和他的装备一套、工具若干、幼儿的服装一套、录音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

  ① 回忆上次在消防队里看到什么?引出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进行询问

  (说明:1、 语言上和第三者的互动对幼儿更是一种挑战。2、由于消防车内部非常复杂,让幼儿寻找无疑存在一定障碍,如表述不清,时间上拖沓,专业性东西多。与他们生活范围联系不强。3、问题不是凭空想象的,只有对事物有了一定的了解,才会产生问题。他们提出的问题既有个性的也有共性的,这种认知冲突可以在交流分享中整合提升他们的经验。)

  ② 并提出消防车上有那么多用具可以帮忙,那消防员叔叔自己还需要带些东西吗?

  2.感知讨论:

  ① 询问除了车上这些东西自己还要带东西吗?

  原来叔叔需要一些可以帮助他救人并且保护自己的东西,猜猜看哪些工具是叔叔需要的?要这个做什么用?

  (说明1、 选择5样东西比较适和幼儿,易于观察、比较。2、体现一种经验的连续性有效性。从提问到讨论,后一个活动成为前一个活动的递进。)

  ②消防服。(警铃想起)什么声音?这个铃声是在告诉叔叔什么呢?

  今天我们来做小小消防员和叔叔比赛穿衣服好吗?。

  (说明:1.具体形象的比赛让幼儿真实感受到消防叔叔的速度,自然产生一种敬佩。2.焦点集中,活动紧凑,孩子的兴趣更高。)

  ③想想为什么叔叔穿得这么快?

  我穿上消防服提问:我可以像叔叔一样救火出警了吗?我要带上什么?

  这些东西我都带好了可以去吗?你们上次看到叔叔训练些什么?

  (说明:1..对孩子发现答案的再现和肯定,消防服为何穿得那么快。2.对所学知识和经验的回忆可以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新受的东西让孩子反复体验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3.体验观摩

  ① 看叔叔在做什么?

  ② :原来他们还要天天练本领,这样在救火时既能飞快地赶到着火的地方,又能救助别人,保护自己。你们想做消防员吗?

  (说明:1.对先前若干问题的回应。2.速度一个比一个快,感受消防叔叔的不寻常、不容易,激发孩子热爱叔叔的情感。)

  活动反思

  1.注重孩子的经验和体验是非常重要的。整个活动内容的交流讨论都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出发,在他们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组合为新的经验。在学习活动《消防叔叔了不起》之前,我们参观了消防队里的部分装备,孩子们对消防车和消防叔叔的生活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这次活动,他们知道消防员叔叔除了车上有救助别人的东西还要有自我防护的物品等。

  2.整个活动能注意多方面的`整合,尤其是情感上的关爱、愉快体验;数概念的组合:数数叔叔一共要几样防护品、左边的大大、中间的小黑、右边的小小;常识性的如水带的扁与粗的变化、工具的不同等。

  3.师生关系融和,互动自然,语言上比较幽默。整个活动孩子的注意集中,主动性很高。他们敢于提问,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4.学习活动中,层次清楚,环节紧扣,从孩子们的反应看出他们对消防工具、穿衣比赛,观看录像的兴趣是极高的,说明这几个点抓得好,目标达成。

  活动不足

  随机问题的处理和把握上不够灵活。比如,活动中消防斧的安全性问题、叔叔需要的五样工具都是绑在皮带上的等我都可以提一提,纬度和触点再伸长些。

科学教案 篇3

  设计背景:

  这是一个来源于幼儿生活的活动。在活动区角内,幼儿们收集了娃哈哈瓶、电池、汽车等废旧材料。活动中,发现有许多幼儿很喜欢玩电池,很认真地滚电池。电池又是他们最熟悉、最了解的事物。让旧电池变废为宝,真正挖掘电池的教育价值,一物多玩,是我们教师所要想的,因此,制作了这个活动。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幼儿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电池具有趣味性、奇妙性、可操作性、多功能性的`特点。既有趣又能让幼儿做做玩玩的,孩子们就会百玩不厌,增强学习探索的兴趣,这样,真正发挥电池的教育功能,使幼儿玩中发展。

  活动目标:

  1、探索电池在斜坡道上滚的现象观察其变化,比较快慢,学习用数字记录快慢。

  2、发展相互合作、交流的能力,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虚心请教别人,增强合作意识。

  3、幼儿大胆尝试,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不同型号的电池、相同型号的电池、不同材料的斜坡道、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1、介绍玩法与提示:取出不同型号的电池放在斜坡道上滚,自由探索,发现其特点。

  2、幼儿自主探索,操作层次:

  第一层次:随意取电池在坡道上滚。

  第二层次:尝试把不同型号的电池放在相同材料的坡道上滚,观察比较快慢。

  第三层次:尝试把相同型号的电池放在不同材料的坡道上滚,观察比较快慢。

  第四层次:同伴间合作竞赛,一起玩电池,并学习记录。

  3、 小结归纳,得出结论。

  活动反思:

  新纲要告诉我们: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教师要敏锐地察觉幼儿的喜好,把日常生活的内容拓展为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陶行知先生也提出生活即教育。他认为,有什么样的生活,便有什么样的教育,他主张用生活来教育。年龄愈小,愈需要这种生活教育。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动物生存的环境。

  2、认识陆、海、空的动物。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1、动物图卡。

  2、绘有底图的纸。

  3、动物园门票。

  4、白色、色纸、胶带。

  活动过程:

  1、想想:

  (1)老师拿出动物的图卡,然后请小朋友想想它们的家在哪里?

  (2)老师展示动物生活环境的书或图片,加深孩子的印象。

  2、拿出一张已画好底图的纸,画有陆地、天空与海洋。

  3、拿出几张动物图卡,如:老鹰、青蛙、小白兔、鱼,请小朋友放在其生长、生活的地方。

  4、老师再拿出一些动物,问小朋友它们的家在哪里?

  5、因为有些小动物的家太远了,有些家被破坏了,所以请小朋友来为这些动物设计一个大的“家”

  活动反思:

  我班幼儿对小动物特别感兴趣,经常在图书屋看书的时候选择有关动物的图书观看,有时甚至两个小朋友为争一本书会争吵起来。于是我想和小朋友进行一次和动物有关的活动来提升幼儿对动物认识的相关经验。

  在这次活动中幼儿在动口、动脑和动手的.过程中不仅能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始终围绕主题进行活动,并且在活动中学到了新的知识、提升了有关动物的相关经验。就是在活动中老师应注意个别环节对幼儿情绪的调动的技巧。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设计背景

  秋风吹起,秋叶飘落在孩子们玩的滑梯边、蹦床边,每次户外活动,孩子们都喜欢捡起一片片的树叶在把玩着,七嘴八舌的说着:这张树叶大,那张树叶小;这张边上有好多尖角,那张边上没有……看着孩子们的认真样,刚好结合本周的主题,设计了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在游戏 活动中,鼓励幼儿观察树叶不同的特征,并进行分类。

  2、在看标记、做标记的'过程中,培养幼儿仔细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根据树叶的不同特征分类。

  难点:看标记,进行多维的分类。

  活动准备

  1、黄色与绿色大树模型四棵布置场地,录音机、音乐磁带、树叶标记。

  2、黄绿两种颜色的树叶,分别是光滑、锯齿两种轮廓。

  3、黄绿两色的五角星,课前贴在幼儿手背上。

  活动过程

  一、模仿律动,激发幼儿活动愿望

  播放音乐《秋叶》,幼儿听音乐自由的模仿树叶飘落的动作。

  二、拾树叶、送树叶,感知分类

  第一次拾树叶:每人挑一片自己喜欢的树叶,先说说你拾的树叶是什么样子的,再看轮廓标记房树叶。

  小结:树叶宝宝的特征应该和标记上的树叶一样。

  第二次拾树叶:请幼儿按照自己手背上的五角星颜色拾一片相同颜色的树叶送回“家”,并进行验证。

  小结:有相同特征的树叶宝宝可以住在一个家里。

  第三次拾树叶:提要求,按两维特征分类。幼儿进行操作。

  三、做标记,体验树叶的多维特征:师生共同探索给树叶做标记,然后幼儿按标记特征送树叶表表回家。(结束活动)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知形状、高矮等不同的桌腿其承重力不同。

  2、萌发探究科学现象的兴趣,体验探究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大小、形状相同的积木块若干,每人两张大小、形状相同的纸,胶棒、记录纸、记录笔若干。

  2、照相机一架、电脑一台。

  活动过程:

  一、 “变魔术”引起幼儿兴趣:

  1、师: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是什么东西变成的?还能用什么方法将纸变成其它的东西?

  2、教师告诉幼儿今天用两张纸来做一个只有一条腿的桌子,比一比看谁的桌子放的积木多,并用记录笔将所放的积木块数量记在记录纸上。 二、幼儿探索:

  幼儿尝试用两张纸做成不同的桌子,往桌面上放积木块,并做记录。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并拍照。

  三、交流分享:

  1、教师将照好的照片用对比的方法在电脑上再现。

  2、每展示一组桌子后提问:

  ①这两张桌子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哪个积木放的多?

  ②两张一样的桌子、为什么一个积木放的多?一个积木放的.少?

  3、教师小结:桌腿粗、桌腿矮、积木放的多,积木交叉摆,摆放的块数多。

  4、鼓励幼儿做出承重力更大的桌子。

  四、发挥创造:

  1、幼儿再次探索,根据原有和刚刚获得的经验,做一个能放更多积木块、更稳定、更结实的桌子。 2、教师观察指导,并给予幼儿一些提示和帮助。

  五、观察推测:

  1、教师将桌子做好,请幼儿猜一猜能放多少块积木。

  2、教师将一筐积木放在桌子上,请幼儿观察桌子能否承住。

  3、提问:为什么我的桌子能放这么多的积木?

  4、教师小结:桌腿越矮、越粗、放的积木就越多。

  5、请幼儿帮助老师收拾材料,并放入活动区。

  活动结束:

  鼓励幼儿继续到活动区探索桌子的承重力。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精选)07-29

科学教案07-20

(精选)科学教案08-01

科学教案(精选)08-02

科学教案【经典】08-05

[精选]科学教案08-06

科学教案【精选】10-17

科学教案[经典]08-09

[经典]科学教案08-15

科学教案(经典)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