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调研报告>《农村信息化调研报告

农村信息化调研报告

时间:2023-12-11 13:02:24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农村信息化调研报告范文

  在当下社会,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农村信息化调研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农村信息化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农村信息化调研报告范文1

  “三农问题”一直备受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强化面向农村的广播电视电信等信息服务。因此,如何以信息化带动农村实现跨越式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十六大进一步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信息化是既包括城市信息化也包括农村信息化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农村信息化建设既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新的机遇。我国现代化建设离不开信息化。在信息时代,就像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企业必备的手段一样,农村信息化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工具。特别是在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的城乡之间“数字鸿沟”仍在扩大的情况下,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发挥信息化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第一,这是信息化工作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信息化工作的根本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信息化建设,就必须加强薄弱环节,重视推进农村信息化发展,统筹城乡信息化发展,努力实现城乡信息化建设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

  第二,推进农村信息化是抓住机遇、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措施。农村城市化要以信息化为前提,首先必须建立畅通发达的信息渠道,以信息流激活物流、资金流、人才流,用信息化促进农业的现代化,不失时机地大力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带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是抓住一次重要战略机遇,把信息化和工业化、城镇化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城市化建设,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农村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第三,这是加快农村小康建设的必然要求。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8亿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加快农村信息化不仅有利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繁荣农村经济,而且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第四,农村信息化是农村改革的需要。信息化的发展已经受到世界各国政治家的重视,一方面是因为政府是全社会中最大的信息拥有者、最大的信息技术的用户,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建立一个更加勤政、廉政、精简和有竞争力的政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信息技术能够使人民更好地参与各项决策活动,从而促进全社会的进步。信息化使许多政府原来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不仅可以做到,而且可以做得更快、更好,帮助政府实现对国家的有效管理。现今,无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或者国家安全的保障,都不能没有信息化的支持。

  二、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由于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起步晚、基础差,整体水平落后,所以今后在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

  第一、农村信息化建设投资大、风险高。受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农民综合素质偏低、农村人口分布稀疏、地域广阔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在农村地区加大信息化建设,始终面临高成本、高风险的投资瓶颈。同时,农村通信的技术接入手段遭遇政策限制,实现普遍接入没有好的解决办法。由于农村幅员辽阔,部分区域后期维护、服务等工作也存在困难,农村光缆被盗现象严重。部分偏远区域通信基础设施铺设到位后,电话、宽带入户率难于保证,而农村电话由于农民收入的原因使用率非常低,热装冷用现象严重,基本上是接电话的多,打电话的少,这就导致通信投资大而收益小,投入产出倒挂相当严重。

  第二、农民对信息化需求有限。目前农村宽带市场增长较为困难:一是由于农民经济水平不高,难以承受电脑终端价格、宽带月使用费等成本支出;二是通信网络科技含量高,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尤其是普遍缺少电脑知识,难以熟练掌握和使用通信网络,尚未形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能力。

  第三、农业信息资源缺乏,使用不便。农业生产周期长、农产品市场瞬息万变。农民生产生活中需求量最大的是农产品买卖信息、价格信息和农业科技知识等。而实际生活中,适合农村的信息资源严重匮乏,信息不灵和不对称导致了农产品生产和销售难的问题时有发生。我们的信息采集、分析、处理、发布能力较低,信息资源开发缺乏总体规划,尚未建成采集、加工、发布、反馈等一条龙式的服务体系。推进农村信息化的`运行机制还不活,一些涉农网站对农民的真正需求了解不够全面,缺乏从上到下了解农村的信息人员,尤其是最基层负责信息采集、整理加工和推广应用的人员,从而导致信息不实用,更新也不够及时。

  三、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农村改革以来,城乡差距有所缩小,但在信息化的挑战面前,如果农村不能与时共进,城乡差距将再次被拉大,如果占人口70%以上的农村仍被排除在信息化进程之外并因此拖住中国现代化的脚步,中国同样将面临被世界抛弃的危险!因此农村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且任重道远。

  第一、加快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在信息时代,建设通信网络是发展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市场化的必经之路。没有通信接入能力,农村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市场化就无从谈起。

  一要加强有线电视的网络建设,为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服务;二要扩大电话的服务功能,为提高农民生产经营水平服务;三要加快农村的互联网建设步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第二、加强农村信息化宣传培训。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不强,农村懂信息化技术的人才更是缺乏。一些乡村对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认为农村信息化建设可有可无。据了解,农民对电脑的用途知之甚少,能独立上网的农民更少。农村信息服务站上网历史记录中显示,经常访问信息网站,查看农业信息,进行农产品交易的并不多。掌握信息化应用技术是信息化建设的一项前提条件。否则,网络对农民来说就如同聋子的耳朵,成为摆设,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此,政府要加强农村信息化的宣传和引导,利用各种公开场合进行信息化功能和成果演示,广泛宣传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激发起农民强烈的兴趣。同时,认真总结农村信息化成功经验,推广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

  第三、切实加强对农民信息化培训工作的领导,全面普及计算机和信息网络应用基本知识,义务帮助解决农民信息技术薄弱的问题。在培训中要统一培训规划、培训教材、培训经费,避免分散培训、重复培训、低效培训等弊病。根据实际需要,区分主次,重点抓好专业信息员和普通农民的培训。同时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特点,确定不同的信息化教育课程,让农民自愿报名,自主选择参训课程,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减少盲目性,使农民群众尽快掌握信息化操作技术,真正实现信息化下乡、进村、入户。

  第四、降低农村通信服务成本。根据农村通信投入大、产出低的现实情况,各级政府要积极鼓励通信运营企业发展农村通信和农民使用通信,向通信运营企业适当返还农村通信营业税,并在机房用地、青苗赔偿、施工赔补等方面减免费用。通信运营企业要逐步降低农村区间电话、移动电话和宽带等通信费,让利农民,刺激农民的通信消费欲望,提升用户量和消费量,实现规模效应。同时设计简易好用的电脑或手机终端产品,方便农民使用,使广大农民都能享受到基本的通信服务。在宽带网络建设上要因地制宜,选择重点人群和地区,不能搞不切实际的遍地开花,强求每个农户都上宽带,应初步考虑每个行政村设立一个信息服务站,担当“二传手”角色,为农民提供宽带服务。待条件成熟后,再扩大网络覆盖面,以避免资源浪费。

  第五、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防止重复建设。这是深化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施政效率的重要保障。为此,农村信息化既要总体考虑,又要利于解决当前阶级社会发展当中的突出问题,为民、利民、便民,才能够收到比较好的效益。对信息化的各个方面,要统筹安排,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分步实施,协调发展。对“硬件”建设和“软件”开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开发,以及各个业务系统建设都要有总体规划,坚决防止由于软预算约束条件的存在造成的重复建设,要做到全国一盘棋,力求统一规划、统一标准,使公用网络平台实现互联互通,使信息化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

  总之,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艰巨,不可能一蹴而就,其正常运转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企业的积极参与、农民的观念转变。只要我们充分发挥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的拉动作用,就一定能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

关于农村信息化调研报告范文2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又是弱质、落后产业,经营场所的封闭性、分散性和生产手段的落后性等特点决定了农业信息化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中国已经正式加入wto,信息化技术在农业领域内的普遍应用,将对农业的发展起到难以想象的巨大推动作用。随着我市农业产业化、农业标准化的不断深入,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已迫在眉睫。而近年来,中央把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摆在重要地位,对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给予高度重视。近几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了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农业信息化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为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加快我区农村信息化建设,我们深入乡镇对农村信息化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区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

  我区的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尤其是农村信息化建设尚处起步阶段。截止,通电话的乡镇39个,行政村448个,电话覆盖率100%,已连接光纤宽带网的乡镇38个,行政村254个,宽带覆盖率57%,通信网络覆盖率达100%,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农村信息化队伍整体素质比较低。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凉州区农村信息化建设工程项目启动实施,我区第一个与涉农各单位及乡镇相连接的农村信息网络建立。区上成立了农村信息中心,负责全区农业信息采集、发布与信息网络建设。凉州区新农村建设网站正式启动。网页内容已全部添加完毕,并对涉农信息能够进行及时地采集、发布,对网页内容定期更新。

  目前全区38个乡镇和13个涉农部门已基本建立了农村信息服务站,各乡镇和涉农部门配备了信息员。网页内容添加基本完成。下一步争取为乡镇和涉农部门配备好设备、培训好信息员专兼职信息员、制定好规章制度、完善农村信息服务站、逐步建设村级信息服务点。

  二、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要素资源不足,制约我区农村信息化发展

  一是人力资源不足。农村信息化系统网络管理、网站开发、信息采编、信息化项目的实施缺乏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农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二是硬件资源不足。由于资金投入有限致使系统硬件技术改造相对落后,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信息化工作的要求。三是信息资源不足。农业信息的采集、处理方法还不够科学,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农业信息咨询服务处于初始阶段,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需要。

  (二)组织体系不顺,影响农村信息队伍的稳定

  区农村信息中心难以充分发挥作用。部分乡镇对农业信息工作重视不够,兼职农村信息员调换频繁,农村信息工作未列入乡镇的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影响了农业信息人员的积极性、队伍的稳定性,制约了农村信息化工作的推进。

  (三)部门协作不畅,限制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农村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农村信息也不是单纯的种养业信息,需要所有涉农部门、乡镇及媒体单位的通力协作。但目前部门协作不畅,严重限制了农村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一是信息共享程度低。目前我区各涉农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够,受部门职能的限制,信息资源的采集和应用也较片面。二是协作单位重视不够,支持力度不足。

  (四)传输渠道不完善,影响农业信息交流的时效性

  虽然目前每个乡镇都有农村信息站,但在农村信息的收集、储备、传播、反馈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一是由于部分镇村干部、企业协会、合作社及专业大户不会使用互联网,缺乏现代化沟通手段,信息不能直接传送到农民手中。二是农民的信息意识薄弱。受经济和文化基础的限制,没有条件及时、直接地从网上获取信息,也没有能力上网发布信息。三是区农村信息中心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兄弟县市、涉农机构、网上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之间缺乏稳定、快速、大容量的信息交流渠道。

  三、对我区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及各乡镇提高对农村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对农村信息化建设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力度。一是完善乡镇、村信息服务机构。根据目前我区农村信息工作现状和农村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在各乡镇配备专职人员、村级安排兼职人员来负责信息化工作,以促进农村信息化工作的有序开展。二是强化农村信息工作责任制。将农村信息工作纳入各涉农部门和乡镇年终考核内容,并与各单位信息责任人签订目标责任书,制定相应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确保农村信息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增加资金投入。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区乡两级应从支农资金中拿出一定比例,专项扶持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扶持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开展村级农村信息服务示范点建设,鼓励农业企业和大户等在凉州区新农村建设网上设立专页, 建设数字农业,加快农村信息化步伐。

  (二)优化结构,提高素质

  一是加强农村信息化管理和服务队伍建设。把健全队伍、完善服务网络作为完善农村信息服务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下大力气抓好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开展健全的区、乡、村三级农村信息服务网络;下大力气抓好农业信息管理队伍建设,尽快建立一支懂农业、精技术、会管理的高素质的农业信息管理队伍;下大力气抓好乡村及涉农部门信息员队伍建设,按照农业部《关于做好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延伸和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工作的意见》,采取统一教材、统一管理、分级培训的办法,使信息员队伍延伸到村、延伸到企业、延伸到批发市场、延伸到涉农部门。二是加强农民信息员队伍建设。加强农民信息员队伍建设是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有效途径,从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民经纪人、专业合作组织以及村干部中选拔事业心强、有经营头脑、掌握一定农业技术、乐于为民办事的同志作为农民信息员,依靠他们把信息传到千家万户,努力建设一支素质好、业务精的农民信息员队伍。三是提高农民的信息知识水平。结合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强化农民的信息意识和提高他们获取应用信息的能力,使农民真正“懂信息、用信息”,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现代农业。

  (三)整合资源,健全体系

  充分行使农业部门主管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职能,整和气象、电信、科技、教育、广播、电视等部门的网络、媒体、技术方面的信息资源,共同做好农村信息服务工作,着力打造三级平台(区、乡、村)、建设三张网络(通讯、电视、报纸)、实施“三电合一”(电话、电视、电脑)。一是加强对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统筹规划和指导。加快信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建立信息交流共享机制,推进农村信息系统、网站、信息资源的集成和整合,实现涉农公共数据的兼容与共享,使政府、企业和农户获得充分、有效的“三农”信息。二是提高信息分析加工能力,促进信息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对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农产品价格、农业病虫害及灾害天气等重要信息进行超前预测、预警预报,及时把准确、可靠、实用的信息提供给广大农民,真正发挥信息指导生产,促进销售的作用,同时防止信息污染和信息误导。三是加强信息采集点和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建立乡镇信息服务站和村、专业协会、农业合作社、科技示范场的信息采集点,充分发挥它们的推广示范、信息反馈等作用。

  (四)创新服务,突出重点

  一是积极探索和完善网站的服务模式与服务内容,增强对农业信息发布、农产品销售、农业科技成果转让、专家咨询、市场供求等方面的服务支持,提高服务效率与效果。二是推广“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模式,以现有网络和网站为基础,加强与电视台合作的农业栏目,提高信息容量、及制作水平,使其题材选择与制作更接近于广大农民群众的需求,把适用的信息及时传到农民和各类农业生产经营者手中;充分发挥电信设施便捷、易推广的特点,利用电话及时有效地为企业和农户提供个性化信息化服务;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优势,利用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和信息员队伍,做好信息的收集、发布等服务工作。三是配合我区农村远程教育的需要,选择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农业科技项目和农业重点产业,制作出高质量的农业科教片,为农民提供一批直观生动的先进实用技术资料。四是进一步抓好“凉州区新农村建设网”和“一站通”推广工作。大力推广运用供求信息发布平台,促进我区农产品流通。

【农村信息化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农村信息化建设考察调研报告09-22

信息化调研报告04-03

农村调研报告05-11

农村调研报告02-01

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01-04

农村宗教调研报告05-18

农村污染调研报告05-18

农村方面调研报告05-18

农村实地调研报告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