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汇编5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 篇1
文章分析:
这是一篇儿童诗,极富童趣,用儿童的语言,儿童的眼睛,儿童的思维展示给大家一个热爱生活、充溢幻想的小朋友的多彩的内心世界。
教学本课应注意这样几个点:
1、诗歌的朗读。
2、生字的学习。
同时应该处置好这样几种关系;
1、银河的知识和本诗的关系。
2、本诗的朗读和扩展内容的衔接。
3、读诗和识字的比重。
教学准备:
1、研究性学习专题——《银河,让我了解你》
2、背动作儿歌、课前一只歌《蓝猫》。
教学过程:
一、从歌曲入手,引出课题,学习串字。
1、你们刚才唱的是哪个动画片中的主题曲?那你们一定非常熟悉和喜欢动画片中的主人公蓝猫吧!
(蓝猫)先给大家出一个字谜:门里一张口同学说谜底,老师出卡片.
2、老师想知道,在家里的时候,你遇到问题,喜欢问谁?(问爸爸、问妈妈,读卡片)
3、在一个晴朗的夜晚,有两个喜欢问问题的小朋友仰望银河,发生了很多想象,于是他们就--------出示词卡:问银河。谁想读读?
4、谁知道这个词中的第2个字念什么?(银—板书拼音和生字)
a、这个音节可以拼读吗?为什么?
b、你看,这个字的哪局部比较熟悉?蓝猫老师出的第二道题就是与金字旁和艮字有关的内容,请看大屏幕。(出题)发小组合作单。
A 你认识的带有金字旁的'字有哪些?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
B 带有“艮”的字,你认识几个?能不能写下来。(很狠恨跟根银)
喜欢做哪道题就做哪道题。
汇报A题:
1、看了这些带有金字旁的字你发现了什么?(带有金字旁的字一般都与金属有关)
2、对,我们学的这个“银”就是哪个银?(白银、银子、银圆、银钱)
汇报B题:
1、小组交流
2、出示:很狠恨跟根银
二、学习课文
1、范读课文
2、同学自读
三、学习第一节
1、指名读,其他同学考虑:读前两行诗时,你发现了什么?随机出示第一段书面形式和诗歌形式(一个词重复出现了两次)
讨论:1、在你学过的课文和诗歌中,发现过这样的句子吗?说出来给大家听一听。
2、讨论这两个同样的句式重复出现你突出了什么?(为了突出强调自身要说的话。)
3、怎么读才干达到这种效果?你找一句读一读。(第二句加重语气)
4、说说文中的小朋友先向银河提了提了哪两个问题?
板书:鱼儿水草小朋友
出示银河图:根据板书谁来试着问问银河?
5、出示句子比较:
(1)、在你清澈的河水里,有戏水的小朋友吗?
(2)、在你清澈的河水里,有没有戏水的小朋友?
6、练习说话
银河啊,在你()里,有()吗?有()吗?
7、看板书试背第一节。
四、学习课文第二段
1、轻声自读,考虑:接着小朋友又向谁提了哪两个问题?
2、读后指名对对着银河问一问,练习感情朗读
板书:客轮、货船、航标灯
电脑出示“南来北往”的场景,说说什么是南来北往。
3、它们指的是什么?你知道航标灯有什么用吗?
4、朗读第二段,各自读,齐读。
5、练习说话:银河啊,在你()里,有()吗?有()吗?它们()吗?
看板书试背第二节
6、对比第一、第二节。
五、自学第三、第四节。
1、自学第三、四节。要求弄清每节中的小朋友向银河问了哪两个问题?
2、用线划出来。假如有不理解的句子或词语,请在旁边画上小问号。
3、分小组交流
4、说说老师该板书些什么?随机在电脑里出示斜拉桥、拦河大坝、葛洲坝水力发电站。
5、说话练习
6、试背第四第五节。
六、学习第五节
1、文中的小朋友对着银河问了这么多问题,其实他还有有好多好多的问题要问,你能猜猜他还会问些什么?你也有问题吗?来试着问问。
2、所有问题你能解答吗?为什么?
3、是啊,文中的小朋友非常想知道银河里到底有什么,于是他怎么说的?“总有一天是什么意思?
4、齐读第五小节,说说你读了那个小朋友的话后有什么想法?板书:总有一天去做客
5、看板书,试背。
七、总结,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奥妙。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以“秋天的快乐”为主题,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教学重点:把自己快乐的事情说清楚,快乐的心情表达清楚。
教学难点:自己快乐的心情能使听的人受到感染。
教学准备:课前做一件自己觉得快乐的事情。
教学过程设计:
一、描述导入,激发兴趣
1、你们喜欢秋天吗?说说理由,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画或挂图(可以是前面课文的挂图,也可以是学生平时画的)。
2、明确交际话题: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给我们大家带来很多的快乐,让我们述说一番秋天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好吗?揭示:秋天的快乐
二、拓展思路,展开话题。
1、请学生说说自己在金秋时节做过哪些事?你感到最快乐的事是什么?让学生先说说。
2、提出交流要求,各自准备。要求:
⑴把做的事儿说清楚。
⑵说出自己的快乐。
⑶可以边说边演,可以请同桌一起说说演演。
(达成目标:把自己快乐的事情说清楚,快乐的心情表达清楚,能使听的人受到感染。)
三、讲评结合,促进交流。
1、指名学生上台口述,师生结合要求评点。
2、以示范为例,和同桌或在小组内互述,并推荐出让自己感受最快乐的同桌上台交流。
3、师生评选最佳学生。
(达成目标: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四、学习小结,指导实践。
小结学生交际的情况(以肯定为主),同时也指出一些可能存在的'不足,以指导学生生活实践。
五、拓展活动
画一画秋天的图画或所做的快乐的事。
板书设计:秋天的快乐
把做的事儿说清楚。
说出自己的快乐。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
“瓜、衣、来”3个字。认识1个偏旁“孑”。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2、认识生字。
【教学准备】
1、雪与云相互变化的图片。
2、有条件的地方,带领学生玩一次雪。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激趣
1、板书“孩子”,教认“孩”字,再补上“雪”字。
2、激趣:
雪孩子是什么样的?课文说了什么事?
二、看图自读课文
要求:仔细看图,想想每幅图上画了什么。再读读图旁的句子,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三、检查自读情况,读后正音
1、指名读课文。
2、学生评议。
3、课文讲雪孩子做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样?
四、学习生字、词
1、指名学生读。
2、个别读,小组读,全班读。
3、学生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五、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
1、看图,说图的内容,读一读:
⑴
说图上是一片什么景象?
⑵
指名读第一节:
(引导学生读准轻声。)
2、看图说图意,读第二节:
⑴
雪孩子怎么样?
⑵
男生读。
⑶
学生评读:
(引导学生读出
“漂亮”
一词的喜欢的语气。)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有感情朗读一、二自然段。
二、看图、说图、朗读
1、交流三自然段:
⑴说图意。
⑵从哪儿看出小白兔和雪孩子玩得很开心?
(从文中找出体现“开心”的人物动作、神态及相关的词语。)
⑶理解又唱又跳:(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
⑷说一说又( )又( )的词语。
⑸用高兴的语气读这一段。
三、学习小组交流学习四──七自然段
1、教师指导,读出语气的变化。
2、小组质疑,互帮互学。
3、小组比赛读。
四、师生对话,学习八自然段
1、雪孩子化了,上哪去呢?(用本节中的一句话回答)
2、指导朗读:
他/飞到了空中,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后半句“很美很美”“白云”读慢些,表达出赞美、喜爱之情。)
3、说话训练:假如你是小白兔,你的好朋友雪孩子为了救你自己却化了,你除了赞美他之外,还有什么要对他说吗?
(学生自由说。)
4、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5、全班配乐朗读。
五、指导写字
1、重点指导两个字:瓜:上撇平短,左撇竖长。“竖提”起笔对准上撇中部,“点”较小,“捺”起笔低于“竖提”并与它相接,与“左撇”对称。
衣:点居中,不与“横”相连。第三笔自“横”中间起笔,向左下撇出。“竖提”从“撇”的中上部起笔,转折处低于撇尾,第五笔“短撇”,从横收笔处下方起笔,方向与长撇一致,最后“捺”低于长撇并相接,向右伸展与撇对称。
2、学生练写。
3、展示作业本,互相评议。
六、作业设计
1、把课文中的小故事讲给你的伙伴听。
2、把雪变成水,水蒸发形成云,云又变成雪的过程告诉你的好朋友。
3、续编故事:《雪孩子又回来了》。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
情感目标:
合理想象,体会贫苦人民的生活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教具准备:
朗读带、小黑板、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先一起来欣赏一幅画,谁能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来说说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学生各抒已见)刚才大家都不说得不错现在我们来听听唐低诗人刘长卿是怎么说的(播放古诗朗诵带)大家认为他说得好不好(好)那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他写的这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出示小黑板)
二、诗人简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所写的,是现在的河北河间人,刘长卿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他的诗歌大都反映人民生活的痛苦。这首诗是刘长卿被人们传送的名作。
三、解题。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生读一遍、正音、全班再读一遍);
逢:遇意思是说诗人遇到风雪投宿在芙蓉山主人家。
谁能把这首诗读一遍,其他同学注意听待会儿说说他读得怎么样(读完后)他有没有读错的音呢谁来说说。
四、学习生字。
这一课当中总共有6个生字,谁来说一说你要怎样记住他们,分别要注意什么(逢:第三笔要写成长点;芙:读fú第三声不读fǔ第二声;蓉的音与下面的'容同音;暮的下面是日不要写成目;贫的上面是分不是今或令;吠的右边是犬表示狗叫一点不要忘记写)大家都说得好,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现在请你们把这首古诗多读几遍。(学生自读古诗)
五、自学古诗,理解每一句诗的意思。
相信大家读了古诗后对它有了大致的了解,请把你对这首诗的理解给同学们说说,现在前后桌四个人一组,结合课文下面的注解,合作写出每一句诗的意思。最后选一位代表起来回答。
六、汇报自学成果。(每一小组选出一位代表来讲述)
日暮苍山远: 太阳快要落山了,远处的山灰蒙蒙的一片。
天寒白屋贫:在寒冷的风雪中,从眼前那简陋的茅舍可以知道主人家非常贫穷。
柴门闻犬吠:忽然从柴门外听到了狗叫声。
风雪夜归人:大概是芙蓉山主人在风雪夜回来了吧。
把整首诗连起来说一说。
七、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相信根据刚才的解释,大家对这首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接下来再发挥你们的合作精神解决以下问题。(出示小黑板)
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间?(如果你是诗人你此时是什么心情(焦急))什么地点?(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感到行程怎样(艰难))诗人看到哪些景物?听到什么声音?有什么感受?(主人家非常贫穷对他非常同情)
2.诗人是通过什么来表现芙蓉山主人贫穷的?(简陋的房屋,贫字、柴门)请想象一下他贫苦的生活,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的生活画面。(可以从主人的穿着、饮食、家具陈设等考虑。)
3.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什么人归来了?出去做什么了?诗人对芙蓉山主人有什么感想?
语文教案 篇5
胞热情欢迎的情景。(2课时)
二、 教学要求:
1、 掌握生字词,理解重点句。
2、 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所经历事情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 理解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4、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伟大祖国地域辽阔、景色秀丽,她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必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重点句子
四、 教学方法:读书自悟、悟中体情。
五、 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使用媒体:挂图、录音机、投影、幻灯。
六、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 明确目标。
1、 学习课文前两段,理解课文内容。
2、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 目标完成过程。
1、 揭题:
我国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有宽广无边的草原,景色优美,牛羊成群。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2、 检查自学、质疑问难。
3、 引读课文,学生自悟。
(1) 板书课题
(2) 自由读课文,思考:
作者初到草原和快到目的地时,看到草原景象是怎样的?
4、 理清脉胳,讨论分段:
5、 默读思考:本文是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所经历事情的顺序来叙述的。可分成几段?段意是什么?
6、 复习检查。请同学们根据课后习题1的提示,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课文写了初到草原看到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快到目的地时看到草原人民从几十里外来迎接客人。)
7、 默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问难。
8、 7、教师点拨,突破重、难点。
(1) 学习第一段。
听师范读 边听边在脑海申勾勒画面。
自由读、思考。
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哪一句话可以概括这一特点?
(这一段.写作者初次见到的草原景色:"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投影出示:
在天底下 一碧千里
小组讨论,老师点拨:
一碧千里:一望无际全是碧绿的草原。
茫茫:檬陇的样子。尽管一望无际,但远处仍是那样清清楚楚,没有模糊的感觉。
"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概括了草原的特点,那么作者是怎样写具体的呢?看图,默读这一段,画出有关语句,小组交流细细体会。
教师适时点拨:
a、 在这一段申作者运用非常贴切的'打比方的句子来写具体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作者用 "无边的绿毯绣上白色的大花"比喻羊群在草原上的情景。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演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 欲流,轻轻流入云际。"作者用 "『用绿色喧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比喻草原上小丘线条的柔美。
b、 作者用词准确,语句生动、形象、优美。比较句子,读一读,、说说哪一句写得好,好在哪里?
再读第一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的特点具体描述的。
(2) 学习第二段。
A、 自由读第二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的教案03-31
语文雷雨教案07-12
语文下册教案12-29
语文配套教案01-15
有关语文的教案04-03
语文高效教案04-21
(经典)语文教案08-01
语文教案【经典】09-10
(经典)语文教案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