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科学教案精选(9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图片上的线索,并按提供的线索积极思考。
2、初步了解蔬菜的基本特点,对生活中常见的蔬菜感兴趣。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 师:今天,我请来了一位客人,看他是谁?(南瓜爷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白胡子,白眉毛)给南瓜爷爷问好。
(2)出示南瓜爷爷的家。
(二).数客人
(1)师:今天南瓜爷爷家来了好多客人,请你数数一共有几个?(答案不一样)
(2)“平时我们数数都是排成一列小火车,一个一个的数,今天这么多小客人围成了一个圆,你有什么好办法把一圈的东西数清楚?”提问个别幼儿:你是怎么数的?从哪开始?
(3)教授方法:数一圈的东西,我们先找到最上面的,然后顺着钟表转动的方向,一个一个数,数过的就不能再数了。
(4)“我们一起再来数一遍”。“原来南瓜爷爷家一共来了8位客人”
(三)、猜客人
(1)“你能从影子里看出它们是谁吗?”请幼儿说“我觉得第X个可能是XX”;“从哪里看出来的?”(形状)
(2)出示图片,共同验证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猜对了没有?”
(四)、找蔬菜做邻居
(1)了解"邻居": “南瓜爷爷请这么多客人原来是要找邻居,谁知道“邻居”是什么?(房子挨在一起,住在旁边或者楼上、楼下的朋友)
(2)了解蔬菜的定义:
@ 第一次操作:“南瓜爷爷要找蔬菜做邻居,这8位客人里有蔬菜吗?请你把你觉得是蔬菜的东西下面用黑色的笔画一个圆。”
@ 第二次操作:(等孩子们操作完以后)“好,把笔送回去,有的人都找对啦,有的人还差一点点,到底什么是蔬菜?(蔬菜就是种出来、可以做成菜的植物)。请你再来找一找,用红色的笔在蔬菜下面画一个圆。”
@验证:“现在我们一起对着大屏幕,来看一看到底有哪些是蔬菜?”(第一个饼干是在工厂里加工出来的,它不是蔬菜;第二个。)
@“看一看,一共有几个蔬菜?”(5个)那南瓜爷爷找到了几个邻居?(5个)
活动延伸:
1、除了我们找到的蔬菜,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蔬菜?(幼儿自由发言)
2、“小朋友们说了很多种的蔬菜,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种出来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
小结:生活中的蔬菜种类有很多,它们的营养价值也很高,请你们回去找一找,这些蔬菜都有什么营养,回来给我小朋友说一说,好吧!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丰富幼儿的知识。而在蔬菜种植、成长过程中,幼儿学会了用爱去关心、爱护别人,培养了孩子们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整个过程中,孩子不仅享受了种植的乐趣,还直接观察和感受植物生长的过程,增长蔬菜和水果种植方面的知识。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探索活动中积累有关转动的经验,激发幼儿对转动现象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尝试使用多种方式使物体转动起来,体验转动的乐趣。
3、积极参与探索活动,愿意和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师幼共同收集可转动的风车。
2、呼啦圈、地球仪、竹蜻蜓、球。
3、绳子、雪花片、牛奶瓶、筷子、吸管、光碟、金箍棒、玻璃杯、水。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播放大风车音乐,幼儿随老师拿着风车转动到放完音乐。
2、教师:刚才老师、小朋友的风车都转动起来了,为什么我们手上的风车会转动?
教师:是什么力量让它转起来的?
3、如果教师不动,小朋友有什么办法让老师手上的风车转动起来,小朋友想一想。
二、幼儿操作探索,发现转动的各种有趣现象
1、幼儿自由操作课转动的物品,观察感知转动的有趣现象。
教师: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玩许多好自己的东西,每个小朋友选择一样东西,拿到中间试一试,
你是用什么办法转动的?但玩之前老师有个约定,当小朋友听到音乐时,就将物品放回原处。
2、幼儿操作探索,师观察并与幼儿交流。
3、交流与分享,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大胆地告诉小朋友。
小结:这些东西都会转动。
三、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转动的运用,感受现代科技带给人们的方便。
教师:想一想,在我们的周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能转动?
转动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好处?
1、洗衣机里面的桶能转动,衣服放在里面转一转,就干净了。
2、风扇会转动,夏天的时候,风扇转一转,就有风吹过来。
3、时钟里面的指针会转动,它可以告诉我们现在几点了。
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转动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之处。
四、探索让本身不能转动的物体转动起来。
1、教师:刚才我们了解这么多转动的物体,现在我们请一个小朋友找一找不会转动的物体,
那么哪个小朋友能不能想办法让不能转动的'物体转动起来?
2、小朋友看看老师。这是什么?(代表什么意思)数字、剪刀、兔子耳朵?
还代表两件东西,还可以代表成功,你们想成功吗?
现在我要请小朋友选两件东西,想办法让它转动起来。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好多不容易转动的东西,
请小朋友想办法让他们转动起来,你可以一个人探索,也可以和小朋友一起来。
3、幼儿操作探索,尝试让本身不能转动的物体转动起来。
4、集体交流与分享。
教师:我发现小朋友想了许多办法,让那些不能转动的东西转动起来了,
现在谁愿意讲你探索的最好玩的方法告诉其他小朋友?
评价语:真棒!原来可以用那么多中方法使这些不能转动的东西转动起来。
五、结束活动
刚才小朋友都想出了许多好办法让本身不能转动的物品转动起来,那怎么样才能让这些物体转动更持久呢?
请小朋友在课外继续探索并把你们的发现告诉你们的好朋友或者爸爸妈妈。
幼儿园科学游戏教案,幼儿对于科学都是有着一定的好奇心的,教师们如果想要培养幼儿对于科学的兴趣,教师们可以让幼儿通过一些简单的科学小游戏来培养,让幼儿在玩的同时学到科学知识。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自主探索、讨论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在活动中体会蚂蚁团结协作的精神。
3、尝试表现蚂蚁王国中有趣的生活情景。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范画一张(上面有用白色油画棒画的蚂蚁),自制魔术棒一支(在水粉笔的另一头贴上一颗星星)。
2、每组一张白纸,油画棒人手一份。
3、蚂蚁图片(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以变魔术的形式引题激趣。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它就藏在这张白纸上,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现在杨老师就把它变出来好吗?(变出小蚂蚁)
2、哦!原来我们的新朋友是蚂蚁,请小朋友看看蚂蚁是什么样的?
二、认识蚂蚁的外形特征
1、师:请小朋友来说一说蚂蚁是什么样子的?
2、蚂蚁的身体有几部分?那三部分?(肯定幼儿的描述,同时给出科
学的名称---头、胸、腹三部分)
3、蚂蚁的头上长了什么?(一对触角、眼睛、嘴巴)
4、蚂蚁有几条腿?长在哪里?(请幼儿点数)
小结:原来小蚂蚁由头、胸、腹组成,头上长着一对触角,一双眼睛和嘴巴,身体上长着六条腿。
5、师:小蚂有不同的颜色,你们见过什么颜色的蚂蚁呢?(棕色、黑色、白色)
三、了解蚂蚁生活习性。
1、蚂蚁的食性
师:原来蚂蚁有不同的颜色,你们知道小蚂蚁喜欢吃什么吗?(幼儿回答)
(只要能吃的它都吃)
2、触角的作用
有一天,有一只小蚂蚁出去找吃的,它刚出去没多远就找到一块大蛋糕,可是这块蛋糕比蚂蚁大,它怎么也搬不动。它想请它是好朋友来帮忙,可是蚂蚁又会说话,哪它会怎样告诉它的好朋友它需要帮助呢?(用触角)
3、蚂蚁如何找到回家的路?
蚂蚁请来了朋友帮忙一起把这块蛋糕搬回去,“一二、一二。咦!家往哪里走了,小蚂蚁不知道回家的路怎么走了,你们想想它们怎样才能找到自己和的家呢?(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哦!蚂蚁有特殊的本领,每次蚂蚁离开自己的洞穴去外面找食物的时候,它就会释放一种气体叫“信息素”,所以不管蚂蚁离开自己家多远,都会跟着这个气味找到自己的家。
4、蚂蚁的家
(1)师:蚂蚁闻着气味回到了自己的家,我们一起来看看蚂蚁的家在哪里?它是家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回答)
(2)蚂蚁是一个人住呢?还是很多人住?(群居)蚂蚁喜欢群居,它们的家会有什么样的`建筑(育婴室、国王的宫殿、储藏室、休息室等等)
5、蚂蚁的分工
蚂蚁的家真大呀!那你们知道蚂蚁的家里都有谁吗?它们分别是做什么的!(分别引出母蚁、父蚁、工蚁、兵蚁)
母蚁(蚁后):蚂蚁家族中体形最大的,蚁后原先有翅膀,生完蚁宝宝后它的翅膀就会脱落。
父蚁(雄蚁):它有翅膀,它的工作是等待飞行。
工蚁:负责找寻食物,照顾蚁宝宝。
兵蚁:负责保护蚂蚁家,防止敌人来侵入它们。
小结:原来蚂蚁的家是一个大家庭,人们都喜欢叫它“蚂蚁王国”。
四、蚂蚁王国。
蚂蚁王国里真热闹呀!现在请小朋友们也来设计一个热闹的蚂蚁王国好吗?
1、交待绘画步骤。
2、幼儿作画。
活动反思:
《蚂蚁》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描述了一群小蚂蚁勤劳快乐的生活是一篇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小蚂蚁可爱,勤劳的性格特点表现出来,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小蚂蚁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读本的重点是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发现并学习利用图画线索预测故事内容。难点是通过仔细观察图画中蚂蚁的动作并结合肢体演示、游戏等手段学习和理解动词拉、推、搬、抬、撑、摇的含义。
根据我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实际水平、年龄特点、兴趣需要,及本主题的总目标,确定本活动的目标为:喜欢阅读这个故事,感受小蚂蚁的快乐生活。仔细观察画面,尝试用恰当词汇描述小蚂蚁的动作。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学习理解动词拉、推、搬、抬、撑、摇的含义。
为了使活动的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协调统一,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之中,首先做了课前经验准备:对蚂蚁的体态特征、生活习性有初步的了解。然后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采用了直观演示法、讨论法、讲述法和提问法。整个活动分为三大部分,
(一)、导入活动:歌曲表演《蚂蚁搬豆》引出小蚂蚁。
(二)、图画阅读: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信息,预测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三)、总结分享。
在活动的设计上,基本按照教师指导用书的基本教学流程设计,结合教学设计示例和指导要点开展活动。在导入活动中,回忆讨论了蚂蚁的一些生活习性,为下一步做好铺垫,在此基础上引出读本学习和阅读,孩子们兴趣很高,孩子对于小蚂蚁还是很感兴趣的。
在阅读图画环节,学习第6、7页时,在学习动词时应让孩子多模仿动作,从而更好地理解撑、摇这两个动词。后面两页对画面信息观察不到位,需要进一步的提示和引导。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获取有关轮子的形状和功能的经验,知道轮子是圆形的,轮子滚动可以使人省力。
2、了解轮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对周围事物感兴趣。
活动准备:
每组一筐操作材料、推车一辆、材料不同的几种轮子、两筐重物。
活动过程:
1、通过探索活动发现圆形的东西容易滚动。
⑴、小朋友,筐里有许多东西,你们可以拿出来玩一玩。
⑵、你玩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玩的?
⑶、你们再来试试,筐里还有哪些东西容易滚动?
⑷、想想看,为什么它们容易滚动?
小结:因为它们都是圆的,容易滚。
2、讨论:汽车的轮子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
⑴、汽车轮子是什么形状的?想想为什么?如果把汽车的轮子做成方形的,你们想想会怎样呢?
⑵、在投影仪上演示:看图片,你们上幼儿园时是谁送你的`,骑的是什么车子?
3、观察比较几种轮子。
⑴、这些轮子都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⑵、小结:轮子是各种各样的,但它们有一个相同的地方,是什么?
4、轮子的功用:
⑴、操作中发现运用轮子可以省力。
⑵、老师这儿有一大筐碗,谁帮我拿到门口去?
⑶、启发幼儿想其它的好办法?能使用工具吗?
⑷、平时小朋友还发现哪些东西上有轮子?它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
5、拓展幼儿的知识。
⑴、轮子的用处还有很多,你们看,(在投影仪上出示图片)轮子的用处。
⑵、小结:希望小朋友好好学习,长大了利用轮子为人们做更多的事情。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城市中)温州常见的标志,知道它们所表示的意思。
2、尝试自己创制标志。
活动准备:
1、常见标志的图片若干。
2、稍厚的白纸、画笔、剪刀。
活动过程:
一、看看温州城市里的各种标志。
1、出示温州大道上的各种标志,讨论这些标志表示的意思:这个标志是什么意思?它在什么地方?你在仙岩我们幼儿园周边的什么地方见过它?
2、出示瓯海大道高架桥及其交通标志标志,了解标志的名称、用途。
3、讨论标志的.意义:(城市里)温州为什么有这么多标志?为什么用标志而不是用文字?(标志对我们很重要,它形象简明,随时提醒人们在各个地方遵守公共规则、注意安全,还可以在困难的时候给人们提供帮助。)
4、看一看、比一比各种标志的不同,讨论不同标志表示的不同意义。
二、创制标志。
1、说说我们的温州和我们幼儿园与幼儿园周围有哪些地方需要标志。(说说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标志。)
2、幼儿自己设计,动手画和剪,给需要的地方创制标志。
3、展示幼儿制作的标志,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制作的标志。“我是什么标志,长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用处”。
活动延伸:
下午离园时请父母与幼儿一起将自己制作的标志张贴在幼儿园或者需要的地方(社区)。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云和风的关系,产生探究的兴趣。
2、知道雨是怎样形成的。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云、风的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雨是这样形成的.。
1、教师故作神秘的说:我听到笑话、小草、大江、小河、池塘、小鱼的叹息声,他们都说太热了,要被晒干了。请大家帮他们想想办法。
2、有个朋友是一定要来帮忙的,他就是云,你们知道他能帮上什么忙吗?
3、原来会变。他把自己变成了什么?云能自己变吗?是谁帮助了他?怎么帮他?许多云聚在一起发生了什么事?
4、无数小小的水滴聚在一起,就形成了云。当谢谢水滴越聚越大,直到负荷太重、漂浮不动就会嘀嗒一声掉下来。那就是雨。
二、游戏:云彩和风儿
1、幼儿自由选择角色扮演风或扮演云彩。
2、扮演风的幼儿站在周围一圈,用力吹起。当所有的云聚在一起时,发出哗啦啦的雨声。
【活动反思】
活动设计思路比较清晰、简单的,通过图片、欣赏课件、游戏表演,一环紧扣一环,过渡也较自然,幼儿能随着老师的思路,一步步接近主题。整个活动中,幼儿的表现可以说是非常不错的。注意力都很集中,思维也很活跃,常规纪律自觉遵守。大部分幼儿举手发言很积极,思维至始至终都跟随着老师,当然也有极个别幼儿虽然做似端正,却没有主动发言,他们应成为老师关注的焦点,要想办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背景:
吹泡泡是幼儿很喜欢的一个游戏,幼儿看着那一个个在阳光下闪耀着五颜六色光彩的泡泡总是特别的欢欣雀跃。而有趣的泡泡也蕴含着许多的科学教育价值:圆形的泡泡工具吹出来的泡泡是圆形的,那么用三角形、圆形、爱心形的工具能吹出泡泡吗?会吹出什么样的泡泡?根据小班幼儿好奇探索的.特点,本次活动创设宽松的环境,和幼儿在游戏中感知不是圆形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也是圆形,并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
活动目标:
1、感知三角形、爱心形等工具吹出的泡泡也是圆形的。
2、乐意参与吹泡泡活动,并在同伴面前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实验与发现。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已经带幼儿到户外吹过泡泡,幼儿观察泡泡的形状。
2、物质准备:泡泡水、各种形状的吹泡泡工具。
活动过程:
1、出示泡泡水及圆形吹泡泡工具,引发幼儿兴趣。
(1)教师吹泡泡唤起幼儿的回忆。
(2)师:圆形吹泡泡的工具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
2、出示各种形状吹泡泡工具,引导幼儿大胆猜想。
(1)引导幼儿观察,说说它的形状。
(2)幼儿猜想,如:你们猜猜用三角形的工具能吹出泡泡吗?吹出的泡泡会是什么样的?
3、自由探索,感知不是圆形工具吹出的泡泡也是圆形的。
(1)幼儿自由探索,观察泡泡的形状。
(3)交流分享:你发现了什么?你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
(4)教师小结:原来不管什么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也是圆形的。
4、交换工具,继续探索。
科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积极参与研究磁铁性质的实验活动,认识磁铁能吸铁,各部分的强弱不一样。
2、技能目标:能比较磁铁的各部分磁性强弱。认真观察,如实记录,根据研究的目的设计、操作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动脑动口。与同伴协作完成实验和制作任务。
3、情感目标: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获取直接经验。在学生对磁铁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实验,对同一问题寻找不同的实验方法。
教学难点:铁也能吸磁铁。
教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1、观察演示用: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饼形磁铁等。
2、分组实验用:磁铁、铜钥匙、铁钥匙、回形针、大头针、小铁钉、牙签、橡皮、塑料尺、纸片、棉线等。
3、小组探究用:铁架台、小钢珠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常见的磁铁。师:这是什么?(板书:磁铁)
2、师:你对磁铁有什么想了解的?
(二)、交流我们知道的磁铁
1、师:我们在什么地方见过磁铁?哪些物品上有磁铁?
学生用自己带的磁铁进行介绍。
2、师:给大家介绍你带的磁铁分别是什么形状的'?
调动学生已有的对磁铁的认识和经验,交流已获得的对磁铁的认识。让他们体会到磁铁与我们的生活非常贴近,激发他们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3、出示各种形状的磁铁。
师:见过这种形状的磁铁吗?根据磁铁的形状给各种磁铁取个名字。
(三)、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
1、师:桌上有好多物体,推测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找出教室中的有铁的位置)
2、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这些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我们把磁铁能吸引铁一类材料做的物体的性质叫做磁性。交流:实验中我们还有哪些新的发现?(磁铁、铜钥匙、铁钥匙、回形针、大头针、小铁钉、牙签、橡皮、塑料尺、纸片、棉线等。)
学生通过实验感知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然后讨论能被磁铁吸引住的物体是什么材料做的,不能被吸引的物体又是什么材料做的,引导学生认识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是铁做的,初步建立“磁性”的概念。
(四)、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都一样吗?
1、师: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都一样吗?怎样设计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看回形针吸得的多少;看距离的远近;教材上的两种办法)。
交流实验方案,选择一种实验方案,观察比较磁铁的各部分的磁性强弱。(棉线、条形磁铁、回形针、铁架台等。)
例:
ABCDE
磁铁
实验记录表:
A点能吸()个回形针。
B点能吸()个回形针。
C点能吸()个回形针。
D点能吸()个回形针。
E点能吸()个回形针。
我们发现:
交流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能用数量来描述磁铁磁性的强弱。
2、讨论:磁铁各部分的磁性一样吗?(原来磁铁的两端磁性最强)
思考:在磁铁的D处放一颗小钢珠,小钢珠会不会滚动?放在A点呢?会滚动吗?方向?
分别试试,结果怎样?
(五)、磁铁有两个磁极。
1、师:磁铁磁性最强的地方是磁极,有二个磁极。每种磁铁都有二极吗?环形磁铁的磁极在哪里呢?
小组实验:找出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饼形磁铁的磁极。
2、讨论:怎样找到饼形磁铁、环形磁铁的磁极?
学生实验。
4、师:如果有人不小心把一块磁铁碎断了,那它还有二极吗?
学术讨论并实验证明。
(六)、磁铁的磁场。
师用铁屑和磁铁,在投影仪上演示磁铁的磁场。
学生谈谈看到的现象,并提出问题。
(七)、师生小结。
师:磁铁有哪些特点?
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2113
1、使幼儿知道青蛙妈妈的孩子是小蝌蚪5261。
2、学习用4102团点、勾线的方法画1653出小蝌蚪的'形状。
活动准备:
1、《小蝌蚪找妈妈》挂图。
2、作业纸,棉签、颜料。
3、青蛙、蝌蚪、金鱼、大白鹅、乌龟、鸭子等头饰若干。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小班科学彩虹颜色教案。
1、幼儿教育要有活动目标,提前设置活动目标,为教育活动提供一个方向。
2、幼儿教育要有活动准备,方便幼儿教育目标的进行。
3、在活动过程中,要让幼儿自由活动,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但同时也要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安全。
4、提供多种材料,帮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
5、活动过程结束后,让儿童做游戏增加对课程的理解。
6、课后讨论并做延伸活动。其实小孩读小班是非常有必要的的事情,把小孩放到幼儿园里,小孩可以学会很多东西,会更好与同学们学会相处,学会交朋友。并且现在的幼儿园教师素质是非常高的,宝宝在幼儿园里有老师的教诲,会变得更有礼貌,更讲文明。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精选)08-02
(精选)科学教案08-01
科学教案【经典】08-05
(经典)科学教案08-10
(经典)科学教案08-13
科学教案(经典)08-08
(精选)科学教案08-24
科学教案[经典]08-09
【精选】科学教案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