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医养生篇之秋分
9月23日,秋分。秋分与春分一样,都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云:“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这个时候,阴阳之气由夏外散转为秋收藏,人体的气血亦同。因此,如何在秋分科学养生,大有学问。
“暑褪秋澄气转凉,日光夜色两均长。”这是形容秋分气候特征的经典诗句。俗话说“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白露过后,天气“中午热,早晚凉”的特点越来越明显,天地之间阴阳的变化悄然换了权重。因此,秋分时节是调理身体的重要时候,也是开始为来年春夏的生长蓄积能量的时候。
一、饮食:清润温润为主
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分后,气温骤降,气候干燥,不少人难以避免地出现鼻干、咽干、咽痒、皮肤干燥、呼吸道疾病以及秋季腹泻等问题。在饮食上特别要注意预防秋燥。
秋分时节最重要的当数充足补水。这个补水应该是全方位的,既有正常的喝水,也有皮肤的保湿,总之从头到脚,尽量让身体感觉润泽舒服。
需要提醒的是,秋分的“燥”不同于白露的“燥”。秋分的“燥”是凉燥,而白露的“燥”是“温燥”,因此,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秋天上市的果蔬品种花色多样,其中藕、荸荠、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苹果、葡萄、百合、银耳、柿子、芝麻、蜂蜜等,都是此时调养佐餐的圣品。
秋分时节的鲜梨、萝卜都具有行气的功效,可以抵达人体各处润燥。梨尽量熟食,可滋五脏之阴。秋燥易伤大肠,所以经常有便秘、痔疮等出现,此时应多食香蕉、芝麻、核桃等。此外还要谨记“秋瓜坏肚”。在夏季,西瓜是消暑佳品,但是立秋之后,不论是西瓜还是香瓜、菜瓜都不能多吃,否则会损伤脾胃的阳气。中医养生学家还提倡在秋季节气期间每天早晨吃粥,如明代李挺认为“盖晨起食粥,推陈致新,利膈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补不小”。
秋分也是吃蟹时节,是蟹肉最肥美、也最滋补的时候。螃蟹属上等名贵水产,肉嫩味美。不仅如此,螃蟹还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其蛋白质含量比猪肉、鱼肉都要高出好几倍,而且含有丰富的钙、磷、铁以及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但是螃蟹性寒,并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较高胆固醇,对于孕妇、脾胃虚寒、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过敏体质的人、患有胆道疾病的如胆囊炎、胆结石症的人等应禁食或少食。
推荐几款秋分养生粥:
1、秋分养生粥:山药红枣粥
材料:山药100克、红枣10枚、糯米100克、白糖或冰糖适量。
做法:山药洗净削皮切块,将糯米、红枣洗净后与山药一起放入锅中,加水共煮,先武火煮开再转文火慢煮,至粥成时加入适量白糖或冰糖即可。
功效:山药红枣糯米粥可健脾补气、养胃和中,常服可健脾养胃。
2、秋分养生粥:核桃莲子粥
材料:粳米30克,核桃30克,莲子15克,山药15克,巴戟天10克,锁阳10克。
做法:将核桃仁捣碎备用;粳米淘净备用;莲子去心;山药洗净去皮,切小块备用;巴戟天和锁阳用纱布包好备用。在大砂锅中加适量清水,放入全部主料煮粥,加红糖适量调味即可。
功效:本品具有补肾壮阳、健脾益气之功效,适于脾肾两亏型骨质疏松症患者食用。
3、秋分养生粥:红豆粥
材料:大米50克,红小豆15克,红糖适量,糖桂花少许。
做法:将红小豆与大米,分别淘洗干净。红小豆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烧开并煮至烂熟,再加入大米一起煮。用大火烧沸后,转用小火,煮至黏稠为止。在粥内加入适量红糖,烧开盛入碗内,撒上少许糖桂花即可。
功效:和胃滋阴,养血补血。此粥色泽红润,香甜爽口,诱人食欲,极受幼儿欢迎。红小豆,含丰富的蛋白质、赖氨酸。赖氨酸是人体八种必需氨基酸之一,对幼儿大脑发育有重要作用。
二、起居:早睡早起
秋分以后,气候渐凉,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而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或使原来的胃病加重。所以患有慢性胃炎的人,此时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子。添衣也不要过多过快,以使人体有抗御寒冷的能力,所谓“春捂秋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儿童和老年人体质较弱,不同于青壮年人,对冷的敏感性较高,在秋季尤其要注意衣服的增减,早、晚应多穿些衣服,避免受凉感冒。特别要注意让脚保暖,别让脚部仍处于夏天中光脚穿凉鞋,这样很容易着凉,引起肠胃不适,甚至由此招来感冒。除了白天让脚暖和外,晚上回来用热水泡一会儿脚也很不错。
秋季尤其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哪怕比以往早10分钟,也是进步。尤其是女性朋友,更要注意早睡早起。夜愈深,寒气愈重,寒气很容易入侵体内,给以后腰腿疼痛埋下隐患,还会导致咳嗽等疾病。
中医认为:侧身屈膝而卧,可使精气不散。长寿老人一般睡眠时都呈侧卧。而以右侧弓形卧位最多。正符合古人所言的:“卧如弓。”正确的睡眠姿势为一手曲肘放在枕前,一手自然放在大腿上,右侧卧,微曲双腿,全身放松。这样脊柱自然形成弓形,四肢容易自由变动,且全身肌肉可得到充分放松,胸部受压最小,不容易出鼾声。
肺主气,与呼吸的关系最为密切。秋天进行深呼吸有助于调养肺气。你可以每天在睡前或晨起,平躺在床上,行腹式呼吸法,深呼吸,鼓起小肚子,停顿几秒钟后,再把气从鼻孔里面呼出去,小肚子收缩,反复做20~30次。
三、运动:以轻松平缓项目为主
秋高气爽,也是锻炼的好季节。但由于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运动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和体质虚弱者,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
由于秋季早晚温差大,气候干燥,要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还必须注意“三防”。
一防受凉感冒。
秋日清晨气温低,应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增减衣服。在锻炼时不宜一下子脱得太多,应等身体发热后,方可脱下外衣。尤其是老年人外出运动更要注意早晚温差,以免受凉。
二防运动损伤。
由于人的肌肉韧带在气温下降的环境中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肌肉伸展度明显降低,关节生理活动度减小,神经系统对运动器官的调控能力下降,因而极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运动损伤。因此,在每次运动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三防运动过度。
秋天是锻炼的大好时机,但此时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因此运动也要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
秋天气候干燥,预防秋燥,对于运动者来说,每次锻炼后应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银耳等。若出汗较多,还可适量补充些盐水,补充时以“少量、多次缓饮”为准则。
四、情志:多走走,赶走抑郁惆怅
进入秋天之后,从“天人相应”来看,肺属金,与秋气相应,肺主气司呼吸,在志为忧。肺气虚者对秋天气候的变化敏感,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目睹秋风冷雨、花木凋零、万物萧条的深秋景况,常在心中引起悲秋、凄凉、垂暮之感,易产生抑郁情绪。因此,秋季注重调摄精神为养生之要务。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秋分时的养生内容,还有一大部分是关于情绪的,应让情志平和。秋分养生,宜动不宜静,动起来才能帮助气血收养,且此时空气质量佳,多出去走走既可锻炼了身体,也能让人神清气爽。当然,除了快步走、跑步之外,多登高远眺也是个好办法,登高远眺很容易赶走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
对中老年人来说,应养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乐观开朗,宽容豁达,淡泊宁静的性格,收神敛气,保持内心宁静,可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精神的影响,方可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
最后提醒,秋分是秋季养生的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气,而且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秋分已经进入秋季进补的季节,但秋分进补也不可乱补,这个时候的养生保健需要有针对性,不可盲目乱补。不可逢补必肉,多补少出,打破身体平衡补出一身富贵病;也不可只补贵的不补对的,养生进补不是讲究进补的食品越高档越名贵,而是讲究是否对症下药,进补之前必须要了解自己的身体是偏寒还是偏热,然后再针对自己的身体制定养生进补食疗方。
【中医养生篇之秋分】相关文章:
秋分养生原则09-20
秋分养生秘诀09-20
十二节气养生白露养生篇、秋分养生篇11-22
养生之夏至养生03-25
中医夏至养生06-20
【精】秋分养生秘诀09-21
(通用)秋分养生原则10-17
(热)秋分养生秘诀10-10
秋分饮食养生原则09-15
秋分养生知识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