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23 10:29:36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常用【7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常用【7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具准备

  FLASH动画课件:

  1.丑小鸭出壳过程的显现(带声音)

  2.课文朗读配乐

  3.丑小鸭出壳、被追逐、在芦苇地、趴冰上冻僵、湖面白天鹅五幅图,点击可逐一显示。图下对应:春天──(绿色)、夏天(红色)、秋天──(黄色)、冬天──(白色)、春天又来了──(蓝色)五个待填空的句子。点击后逐一显示。

  4.一个大大的“田”字框,分别填充绿、红、黄、白四色,对应写上四组词语如下:绿框:暖烘烘卧剩下裂开红框:欺负讨厌孤单篱笆黄框:讥笑芦苇白框:冻僵幸亏;点击后留下:烘卧剩裂欺负讨厌孤笆讥苇僵亏

  5.生字卡(写字生字卡,师可自备)

  教学目标

  1. 会认1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4个生词。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能主动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境导入

  (2分钟)

  1.小朋友,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小朋友,你们听出来了吗?(播放录音:蛋壳破裂声,并伴随着音乐。)再看看,钻出了什么?(出示课件:一个特别大的蛋,慢慢裂开,钻出一只又大又丑的鸭子,嘴大身瘦)

  2.它长得漂亮吗?

  3.啊,原来是只丑小鸭!(板书课题:丑小鸭)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

  1.听、看

  啊,是丑小鸭

  2.不漂亮

  3.齐读课题

  初读全篇,初悟情感,并识字

  1.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听听一百多年前丹麦著名的童话家安徒生写的这个美丽的故事吧!

  (配乐师范读,根据师读相应出示画面和段落:丑小鸭出生图:一二段;丑小鸭受欺图:三四段;丑小鸭在芦苇图:五段;丑小鸭冻僵图:六段;天鹅图:第七段)

  2.小朋友们,听了这故事,你心里在想什么呢?

  3.小朋友,相信你也被丑小鸭的故事深深打动了。那好,让我们含着泪、含着笑读好课文吧!边读边自学生字。

  4.大家读得很认真,现在请大家分段把课文朗读一遍.

  5.(点击出示五幅图)小朋友,你能不能根据刚才读的课文内容看图说一句话?大家讨论一下,再试着说说,好吗?

  (点击每幅图下依次出示:

  (绿)春天,────────

  (红)夏天,────────

  (黄)秋天,────────

  (白)冬天,────────

  (蓝)春天又来了,────)

  6.小朋友,相信你也说得很棒!丑小鸭就是这样经历了春夏秋冬的苦难,最后终于变成了一只白天鹅!

  7.大家看(课件演示),我这有四个神奇的筐子,它们叫“春夏秋冬四季词语筐”。每个筐子里装的就是这篇课文里的一些词语,你会读吗?

  (绿筐)

  暖烘烘卧剩下裂开

  (红筐)欺负讨厌孤单篱笆

  (橙筐)

  讥笑芦苇

  (蓝筐)

  冻僵幸亏

  8.筐子里现在有一些字“果子”,读出一个,表示你从筐子里拿出一个。小朋友们,再试试吧!

  (生读对则点击消失)

  (绿筐)

  烘卧剩裂

  (红筐)欺负讨厌孤笆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炎热、邮票、凉爽、柿子、仙子、菠萝、气味、香甜、粮食、加紧、油亮亮、杨树、丰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4、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是抓住哪些景物特点来写秋天的雨的。

  教学难点 :

  让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张老师想和大家来谈谈秋天的雨,秋天的雨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学生各抒己见)

  2、有位作家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秋天的雨》。(板书)

  3、请小朋友自由读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中感悟。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并借助字典给予解决,从而使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同时给文章标上自然段。

  3、谁愿意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指名分段读课文,教师相机给予指正。

  4、同学们想不想听老师朗读课文,师范读。同学们你们评价一下老师读的怎么样?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读的这么好吗?细心的小朋友会发现,在晨读课上老师经常大声地读课文,一篇课文老师不知道读过多少遍,而且老师在读书时边读边想课文中的画面,好像看电影一般,你们要不信,请按老师的方法读,聪明的你们绝对比老师强。

  5、生自由练读。

  6、现在我们在同位之间互读课文,比一比谁最强。

  7、同学们通过这次读书你又读懂了什么?(学生讨论后说)

  8、教师小结:同学们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希望同学们用心感悟。

  三、写字指导

  1、现在经过我们的努力,我们已经把课文读流利了,课文中的生字也认识了,那对于它们的字形你们有没有信心记牢,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不过请你们再了解一下。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写它们。

  3、小组内互相交流识记方法。

  4、教师强调:同学们本课要求写的生字有12个,如“扇”是多音字,还可以读成shān。“枚”的右边是反文,不是“文”,“柿”的右边是“市”,“菠萝”是上下结构。

  5、同学们现在我们比一比谁能把这几个生字写漂亮,生练习,教师巡视。

  6、展评优秀作业 。

  四、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秋天的雨。你们想欣赏吗?(学生欣赏美丽的多媒体画面)

  2、秋天的雨景吗?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已见,老师适时鼓励、点评。)

  过渡:是啊,秋天的雨是这样的美妙,这样的神奇,这样的令人陶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秋天的雨的课文,教师板书课题。

  3、同学们让我们共同感悟秋天的雨,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

  1、同学们这课你们都预习了吗?那好,老师考考你们,现在老师写一个比较难写的生字,看你们认识吗?教师板书:爽,谁愿意告诉老师这个字念什么?指名读,你是怎么认识的?你真是一个好学的孩子,我们其余同学都应该向你学习;现在老师再写一个生字“扇”,谁来告诉大家?它还有其余的读音吗?对这是一个多音字,同学们我们在学习时一定要做一个细心的会学习的孩子。

  2、生字我们已经了解了,那课文你们读得怎么样,想不想向老师展示一下?为了发挥你最好的朗读水平,老师希望你们再练一练可以吗?请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由练习朗读,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对课文中的生字、难读的词、句重点练习,多读几遍,读通为止。

  三、品读课文,感受神奇。

  1、老师想倾听你们的美妙的读书声,谁愿意展示自己?

  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喜欢哪段就来学习哪段?)

  (一)品读第一自然段。

  1、同学们谁愿意读读这段?自由朗读,能不能怀着喜欢的感情把这段多读几遍。

  2、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朗读给大家听听?

  3、你觉得秋天的雨神奇在何处?你能通过你的读把它表现出来吗?指名读。

  4、秋天的大门被打开后,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

  (二)品读第二自然段。

  1、秋天的大门打开后,作者先看到的是什么?请默读第二自然段。

  2、指名朗读后并回答。

  3、采取比赛朗读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性地朗读课文,喜欢哪一句就读哪一句,教师相机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朗读。

  4、你觉得这一段中哪一句说得格外有趣?请把它背下来。

  (三)品读想象第三自然段。

  1、谁能说说你从第三自然段里,看到了秋天的雨里还藏着什么?

  2、学生交流后,再围绕“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让学生想象:秋天的`雨里还藏着哪些香味。

  3、出示“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这句话,读后让学生说说小朋友的脚怎会被香味勾住?

  4、假如你当时在果树下、花丛中,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5、让学生带着这种美好的情感再读第三自然段,可让学生评赏谁读得好。

  (四)品悟、想象第四自然段。

  1、秋天的雨不光带来了色彩和香味,还挺会关心人的呢!谁来读读第四自然段?

  2、多人次指名学生朗读后,让学生说说,秋天的雨举起金色的小喇叭,他会对一些好朋友关心地说些什么?

  3、你还知道其他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生谈。

  4、语言训练:出示说话卡片:“秋天的雨告诉大家, 。小喜鹊 ,小松鼠 ,小青蛙 ,松柏 ,杨柳树叶 ,大家都在准备过冬了。”先让学生说说其他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然后讨论交流这些话如果放在稳重哪里最合适。

  四、反复诵读、体会升华

  秋雨给我们带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带来了水果成熟的香味,带来了冬天快要来了的信息,给我们带来了丰收,带来了欢乐,让我们尽情地赞美秋雨吧!(配乐朗读读直至背诵。)

  五、扩展练习

  同学们秋天的雨是这样的神奇,这样的五彩斑斓,你们想不想用自己手中的笔把秋天的美景画出来。请利用课下的时间画画,并写上几句你对秋天的美赞叹的话。

  六、板书设计

  11、秋天的雨

  颜料

  神奇 香味 丰收的和欢乐的歌

  声音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弹琴姑娘勤学苦练、锲而不舍

  (3) 的精神。

  (4) 学习课文将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段和第六段。

  (2)理解课文内容,从中体会作者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勤学苦练、持之以恒的精神。

  二、重点、难点

  (1) 在朗读课文中体会弹琴姑娘锲而不舍的精神。

  (2) 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间接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3) 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四、 课时安排

  2课时

  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学习按故事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学生学习过程:

  一、听写生字词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读后讨论:这一段主要交代了什么?

  (3)介绍卢纶和他的塞下曲。

  (4)指名读塞下曲。齐读塞下曲。

  2、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读读议议。

  (1)诗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将军是谁?

  (2)他是怎样的将军?

  (3)齐读第2自然段。

  3、细读课文第3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讨论:这一自然段写了一件什么事?(讨论,相机板书:夜晚风吹草动以为有虎拉弓猛射)

  这一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练习朗读,对照挂图,说说李广射虎的经过。

  (3)继续讨论。课文写将军听见风吹草动的声响,想到虎,搜寻虎、发现虎、射虎这一过程说明了李广怎样?(机警、敏捷、善射、勇敢沉着)

  (4)指导朗读。

  (5)诗文对照解释塞下曲的前两句。

  4、细读课文第4自然段。

  (1)轻读课文。

  (2)讨论。

  “蒙蒙亮”指什么时候?

  李广的随从去射虎的现场寻找猎物,为什么全都惊呆了?(相机板书:清晨寻找猎物扎进石头)

  “深深地扎进”、“怎么也拔不出来”说明什么?(武艺高超,力大无穷)

  (3)指读课文。

  (4)诗文对照解释塞下曲的.后两句。

  (5)将全诗的诗意连起来说一说。

  三、动画设境,感情朗读

  1、过渡:刚才我们跟随课文朗读古诗,品味故事,深深地感受到了李广的神勇无比。是的,李广将军真是神勇无比!有这样“神勇无比”的将军驻守边关多好啊!学习了课文后,你再读《塞下曲》这首诗,感觉一定更深刻了。(屏幕显示诗句:指名读)

  2、看得出来,同学们被这个扣人心弦的故事迷住了,相信你也一定更喜欢这首诗了吧,一起再来读读。(练习背诵古诗。)

  3、想欣赏一下李将军射虎的神勇气概吗?(欣赏动画)

  4、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课外作业

  李广是我国历的一员名将,赞颂他的可不只是卢纶一人,唐代的大诗人王昌龄、高适等都写诗赞颂过他。我们一起来看看王昌龄的《出塞》。(课件出示)跟老师读。

  作业设计:

  1、把《李广射虎》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让更多的人了解李广这位射虎英雄。

  2、课外阅读《李广射虎》小说。再一次感受人们对李广的敬佩与怀念。

  3、练习写话:

  板书设计:

  李广射虎

  胆大艺高神勇无比力大无穷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教学目标:

  1.认读“粽、檐、辅、措、诬、颂”6个生字,会写“佩、戴、措、施、疏、颂、驾、尸、俗”9个生字,掌握“佩戴、爱戴、措施、诬陷、尸体、习俗”等词语。

  2.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学习复述课文。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知道爱国诗人屈原的事迹并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难点: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了解并复述端午节的由来。

  课前准备:

  1.生字词投影片。

  2.课文中屈原插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国有很多传统的节日,你们都知道哪些?

  2.每一个节日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30课《端午节的由来》,看看端午节背后有什么样感人的故事。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提出学习要求。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和新词。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学生根据学习要求自读。

  三、集体反馈,掌握生字

  1.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读。(展示课件第二屏)

  佩戴措施传颂尸体习俗疏远

  诬陷爱戴粽子屋檐辅佐驾着

  2.教师根据学生认读的情况,进行强调。

  字音:“措、颂、俗”是平舌音,“尸、疏”是翘舌音。

  字形:“施”的右半边不要写成“也”。“疏”的左半边最后一笔是提,右半边第四笔的点不要漏掉。

  3.齐读词语。

  4.理解词语的意思。

  爱戴:衷心敬爱与拥护,多用于对长辈。

  诬陷:诬告陷害。

  谗言:陷害人的坏话。

  5.指名反馈: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由来,是为了纪念忧国忧民、愤然跳江的屈原,人们纷纷把食物投入江中,保护屈原的尸体不受水族侵害。后来,人们在每年的五月初五都往水中投粽子,一直流传到现在。)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意。

  2.组内交流。

  3.代表反馈。

  第一段(第1、2自然段):介绍端午节的日期和习俗。

  第二段(第3—6自然段):具体介绍端午节的由来。

  第三段(第7自然段):至今人们仍保留在端午节那天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4.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

  课文主要介绍了端午节的由来,文章把人们纪念屈原的活动记录得十分详细。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课文,感受屈原那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五、板书设计

  30 端午节的由来

  吃粽子 赛龙舟

  (纪念屈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揭题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能简要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课文分为几部分?每部分都讲了什么?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深入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二、学习第一、三部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展示课件第三屏)

  (1)农历()月()日是端午节,端午节的习俗有()、()、()、()等。

  (2)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国的()。端午节已有()年的历史。

  2.学生自由读后和同桌讨论。

  3.指名答。

  4.齐读。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屈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值得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怀念?

  指名读本段,其余同学边听边用笔画出介绍屈原的有关语句。

  指名答。(著名的诗人、有名望的官员、忠诚爱国、很有才干……)

  2.就是这样一个爱国、有才干、深受百姓爱戴的人,却却受到了朝廷中有些权贵的诬陷和楚王的疏远,这又是为什么呢?谁能在文中快速找出来。

  指名答。(因为他们对屈原提出的改革措施非常不满,这些措施触犯了他们的利益。)

  3.权贵们是怎样对待屈原的?

  指名答。(他们想方设法诬陷屈原,无中生有地在楚王面前说他的坏话。)

  4.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什么叫“想方设法”“无中生有”?

  想方设法:开动脑筋,思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无中生有:指没有事实依据而凭空捏造。

  5.昏庸的楚王听信了谗言,把屈原流放到南方,即使如此,屈原依然热爱祖国,写下了许多广为传颂的`诗歌。

  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屈原诗歌,读一读。

  (1)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我擦拭着辛酸的眼泪,声声长叹,哀叹人民的生活充满了艰辛。)

  (2)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即使是身死,壮士们的灵魂也还在继续战斗着,那魂魄依然可以在鬼魅的世界中称雄。)

  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这样一位忧国忧民的大诗人为什么要跳江?

  默读本段,找出原因。

  指名读。(楚国灭亡,屈原万分悲愤)

  什么叫“万分悲愤”?(悲伤愤怒到了极点。)

  2.出示文中插图,问:屈原在江边伫立,万分悲愤,他的心中在想些什么?

  指名答。(国家的灭亡,百姓的苦难、自己报国无门)

  3.指导感情朗读本段。

  4.从屈原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指名答。(热爱祖国、不畏权贵、坚持正义、不怕艰难险阻、不怕迫害、不屈不挠斗争------)

  (三)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屈原投江后,当时的百姓是怎么做的?后来,人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2.小组交流后派代表答。

  3.比较句子。(展示课件第四屏)

  指名答。(“像潮水一样”说明百姓都十分爱戴屈原,来救他的人很多。)(“想啊,想啊”“终于”说明大家动了很多脑筋,想了很多办法,最后才找到了一个好办法。)

  4.驾小船、投粽子这些活动,流传到今天,逐渐演变成了吃粽子和赛龙舟等习俗,表达了人们对屈原的深深怀念。

  展示搜集到的屈原诗歌并进行交流,通过诗歌中流露出的忧国忧民情怀,可以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屈原的爱国精神。

  文中的插图表现的是屈原大义凛然地站在江边的情景。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屈原在楚国灭亡后万分悲愤的心情,为理解屈原的投江做了铺垫。

  比较句子环节,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如何把句子写得生动、感人。

  复述课文,既加深了学生

  四、复述课文

  1.看板书,在学习小组内复述。

  2.指名复述。

  五、拓展延伸

  每一个民族都有其民族的传统节日,它是一个民族悠久文化的凝结,是维系着一个民族凝聚力的巨大精神力量。我国都有哪些传统节日呢?在这些节日里有什么风俗?

  指名答。

  六、课堂小结

  作为华夏子孙的一员,让我们缅怀先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把民族精神延续和继承下去!

  七、板书设计

  30 端午节的由来

  屈原 忠诚 爱国 不畏权贵 关爱百姓

  百姓 十分爱戴 万分悲痛 深深怀念

  民族精神,代代相传!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及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了解桃花水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景和勃勃生机。

  重点难点

  1.在朗读过程中了解桃花水的特征,感受优美的语言,想象三月桃花水给春天增添的勃勃生机。

  2.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认读,规范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

  在朗读过程中了解桃花水的特征,感受优美的语言,想象三月桃花水给春天增添的勃勃生机。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课文朗读CD。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学习(10)

  1.设问引入:你们知道春天的河水双叫什么吗?为什么?提示课题,齐读。

  2.练习激趣。谁能把三月桃花水、竖琴、镜子联系起来说一段话?

  3.谈话激疑。是呀,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还是让我们先来读读课文吧!

  二、读通课文,初知大意(20)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通课文。

  2.检测生字认识情况,通过认读生字卡片等多种形式识记生字,鼓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3.指名读课文,分组朗读课文。

  4.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把三月桃花水竖琴镜子连起来说一说。

  5.指导学生勾画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齐读。

  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10)

  1.学生提出自己对课文不理解的问题。

  如:为什么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2.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课文第三、四段。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的意思的`?

  3.小组研读课文第五、六段。

  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的意思的。

  四、作业设计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声音动听像小铃铛,像竖琴、琴弦 给春天

  三月桃花水 颜色明洁像丝稠、像镜子 增添勃

  流动的形态舞动着朝霞向前 流勃生机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 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

  2. 了解桃花水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景和勃勃生机。

  重点难点

  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教具准备

  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8)

  1. 默写生字词。

  2.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二、学习新课(20)

  1.理解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2.体会情感,指导朗读。

  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体会作者怎样的感情。

  从课文的其他哪些方面也体会到这种感情?画一画,再读一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指导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10)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指导写字(5)

  让学生小组内说一说自己识记的方法。

  五、布置作业(2)

  1.写你喜欢写的字。

  2.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

  4.一幅画

  教学要求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理解课文内容。

  2.想像画的情景,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积累优美词语和句段。

  重点难点

  1.感受、积累优美语言,弄清作者的观察顺序。

  2.边读边想文中所描绘的情景。

  教具准备

  课文CD,几幅风景名画。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一、教材简说

  本课内容由五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组成。谚语是在群众中流传的固定语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映深刻的道理。本课的谚语通俗易懂,给人的启示也很深刻,如“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用来时时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二、教学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情感目标:有积累谚语的兴趣。

  三、重难点处理

  书写中“绞丝”的书写(线、绳)指导:关键在于写好两个“撇折”,撇,一定不能弯,要写直;折,要写成“提”;第二个撇折稍大;两个撇要保持“平行”(不要给学生讲平行的概念,可以通过示范、动作让学生明白)。

  四、教时:2教时。

  五、教学媒体:幻灯片

  六、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朗读感悟

  1弊约憾裂栌铮读准字音。

  2毖≡褡约合不兜难栌铮读给同伴听,互相检查是否读准字音,并说说自己喜欢所读谚语的原因。

  3苯淌κ痉独识裂栌铮学生模仿读。

  4笔ι、生生对读,体会每一句谚语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之间的对应关系。

  5逼攵裂栌铮感悟谚语的含义。

  6在小组里说说自己对每一句谚语的理解,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让每一个小组选择一句谚语,说说本组同学对该谚语的理解。用实例说明谚语中蕴含的道理,或者说说谚语给我们生活和学习的`启示。

  7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谚语读一读,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8辈捎梅抖痢⒍远痢⑵攵恋确绞椒锤蠢识裂栌铮鼓励记诵自己喜欢的谚语。

  二、识字

  1苯岷仙活实际识字。如,移动电话(移),火柴(柴),姓易、容易(易),打折、折叠(折),搓手,搓绳(搓、绳),一斤重(斤)等。

  2痹诶识裂栌锏墓程中认清字形(整体认识),读准字音。注意“柴、折、绳”是翘舌音,“搓”是平舌音,“谋”的韵母是ou。

  3蓖ü组词巩固认读生字。

  布置家作:从课外摘抄搜集自己喜欢的谚语。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第二教时

  一、写字指导。

  (1)仔细观察

  同偏旁、同部件:折—挑线—绳斤—折

  形相近:挑—桃根—跟钱—线

  (2)写正确。

  “挑”字的笔顺:扌

  “折、根”二字不要多一点。“线”字不要少一点。

  (3)写美观。

  把“斤”字的写法,引申到“折”字。斤:第一撇要平,第二撇要“竖”,横要右伸,竖要垂直。

  重点指导“绞丝”的书写(线、绳):关键在于写好

  两个“撇折”,撇,一定不能弯,要写直;折,要写成“提”;第二个撇折稍大;两个撇要保持“平行”(不要给学生讲平行的概念,可以通过示范、动作让学生明白)。

  二、完成”看看写写”部分。

  三、搜集谚语,在班上分类进行整理、交流,每个同学找自己的学习伙伴,互相摘抄搜集的谚语。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7-29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8-24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10-07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10-10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10-21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8-27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7-06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