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21 12:38:24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范例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范例10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内容:

  本课以体育活动为主题,由一副图、六个词语和一首儿歌组成。词语都是体育活动的名称,其中第一行的活动以手为主,词语中的动词都带提手旁;第二行的活动以脚为主,动词都带足字旁。儿歌描绘了下课后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的情景,告诉小朋友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我们的身体更健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14个字,会写4个字。认识“口、讠、亻”等4个偏旁。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如实物、课件等,把学生带进操场,体验各种体育活动。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交给学生识字、写字及朗读的多种方法,如识字可以借助编谜语、儿歌或归类等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愿望。培养学生对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一、在识字王国里,小朋友认识的字“朋友”可不少啦!还叫得出这几位老朋友的名字吗?出示12个学过的字卡,学生开火车认读。

  沙 发 报 纸 台 灯 电 视 晚 上 送 果 笑 也

  小朋友们都很能干,认识了那么多的字。今天老师给大家又带来了一些有意思的“新朋友”,我相信你们会很高兴认识他们的。不过在请新朋友出来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大家都知道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人们的体质,有了强壮的体魄,才能为社会为我们的国家多做贡献。我们国家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取得了第2名的好成绩,为祖国增添了荣誉,向世界展示了我们的力量。你知道我们的运动员在哪些体育项目上拿到了好成绩呢?(让学生自由回答)

  二、在动中学,在学中动

  1、刚刚小朋友们说了那么多的体育项目,那么小朋友们认不认识这几个体育活动呢?教师依次出示词语并做相应的动作提示。(如果有个别学生已经认识了,那么请他说说自已是怎么认识的`,引导其他小朋友向他学习),学生猜读,跟老师读,指名读。

  2、学生说一说刚才学习的几种运动中,你最喜欢哪种?你能生动的表演出来吗?学生说一种运动就用出示这个词语,并让其他学生跟读并纠正发音。

  3、教师:

  刚才小朋友利用表演认字认得真好,那么离开表演小朋友能不能很快认出字呢?学生:利用拼音自已读一读,指名读、集体读。

  4、教师:

  去掉拼音小朋友们还认得这些字吗?我们来比一比看哪一组的小朋友反应最快了。先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可采用指名领读、开火车读。再让学生几个同学一组合伙从自己的小卡片中依次找到老师念的词语并举起来大声念,比一比哪个组最聪明最快。

  5、组织学生站起来看老师手里的卡片不出声做动作。看哪个小朋友做的动作和卡片上的字一样。最后将卡片贴在黑板上。

  6、小朋友看刚才我们学的词语中有的是用手做的动作,有的是用脚做的动作,那么请几个小朋友互相帮助互相合作找一找哪些是用手做的动作,哪些是用脚做的动作?并把结果摆一摆。指几个小朋友把他们组的讨论结果说一说。师生一起总结学习:“扌、足”。你还是平常的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带有“扌、足”的字呢?

  三、作业总结

  上了这一课,你想不想到操场上去活动一下呢?没问题,不过去活动之前我有一个小小的条件,那就是每个人都得牢牢记住今天学的生字,课后好好的去读一读后面的那首儿歌,下节课我要举行一次念儿歌比赛,比一比哪个小朋友读得最棒,所以每个小朋友都要认真仔细的去读一读,记一记。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下面词语:“冰坨、呼啸、恶劣、残酷、袭击、严峻、覆盖、经营、丰碑”等。

  2、读懂课文,正确理解“丰碑”的含义。

  3、从课文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正确理解“丰碑”的含义。

  2、从课文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丰碑”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上课后老师先板书一个“碑”字,让学生组词。再板书一个“丰”字,让学生查字典据词定义(多,丰富;大;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高大的石碑,高大的纪念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那么这是一座什么样的丰碑,用来纪念谁的?相信同学们通过朗读,自己能够明白。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

  2、出示本课生字,读一读。

  伍 坨 啸 劣 酷 袭 僵 倚 秃 塑 豹 覆 莹

  特别注意:啸 (xiào ) 劣(liè) 塑( sù )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学生纠正读音。

  4、谁说说课文所讲的“丰碑”是什么,课文什么地方点明了?

  (课文讲的“丰碑”是一位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

  三、理解教材

  1、这时你们头脑中又产生了什么问题?需要提出来研究。

  (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把军需处长比作一座丰碑,这两者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

  2、同样老师相信大家通过阅读思考,互相交流,一定能解决这个难题。

  3、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件什么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和晶莹的丰碑有什么相似之处?(画批在书旁)

  4、请同学们把自己想到的相似之处,按4人小组进行交流。

  5、在全班进行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叙述的方法。

  2、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认识军需处长那种一心为公、舍己救人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1、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叙述的方法。

  2、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叙述的方法。

  2、理解“丰碑”的真正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读书了解了故事发生在战争时代,一支队伍艰难地行进在白雪皑皑的云中山中。那里狂风呼啸,大雪纷飞。(边说边用简笔画勾勒出一座巍峨的雪山,同时播放北风呼啸的录音)

  二、研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快速默读课文,回忆我们上节课质疑的问题。

  2、你们认为军需处长和丰碑之间,第一点相似之处是什么?从课文的什么地方读懂的?

  第一个相似点:军需处长冻僵时的光辉形象像一座晶莹的丰碑。(板书:形象)

  (1)怎样读,才能把“ 军需处长冻僵时的光辉形象像一座晶莹的丰碑”表现出来?各自练习朗读。

  (2)你们觉得第7自然段,应该把握一个什么样的基调?指名读。

  (3)谁来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请你再读一读。

  (4)再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你们认为第二个相似之处是什么?从课文的什么地方读懂的.?

  第二个相似点:军需处长一心为公、舍己为人的精神像一座晶莹的丰碑。(板书:精神)

  从课文7、8、11自然段的联系中,你们看出了什么?

  作为军需处长就是负责办理军队所需的给养、被服等物资的领导,然而他却把所有的棉衣分发给战士们,自己却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在冬天雪地中冻僵了,所以军需处长具有一心为公、舍己为人的精神,像一座晶莹的丰碑。

  三、互换角色,体会情感,自由表达。

  1、如果你此时身在云中山中,身为军需处长,你会怎样想?

  (我可能会犹豫,虽然我从心里也愿意给战士们棉衣,但寒冷的滋味太难受了;我将毫不犹豫的像老战士那样,把棉衣让给别人;我想如果能和战士伙着穿,你穿一会,我穿一会,既可以保全生命,有可以关心战士。)

  2、现在你就是军长,面对这样一位衣着单薄的被冻僵的老战士,你能想到什么?会怎么说?朗读描写军长的句子。

  (让学生置身情境去体会文中的角色,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四、进一步体会情感,有感情地朗读。

  1、课文既然歌颂的是军需处长一心为公、舍己为人的精神,作者为什么花了大量的笔墨写了……这时你们头脑中又产生了什么样的问题?

  (课文歌颂的是军需处长一心为公、舍己救人的品质,为什么花了大量的篇幅写将军情感的变化?)

  2、请同学们默读画出将军情感变化的句子。

  3、读一读你们画的句子。

  4、在什么情况下,将军的情感发生了这样的变化?我们进行对读。(先师生对读,再生生对读)

  对读中,你们体会到将军的情感有着怎样的变化?

  点拨:起初将军担心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能否禁得住严峻的考验,后来,他为什么变得信心十足,坚定不移?(虽然环境恶劣、装备很差,但是又像军需处长这种一心为公,舍己为人的的精神,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因此将军信心十足,迈着坚定的步伐,大步走进了漫天的风雪之中)把描写军需处长和将军神态的句子多读几遍来体会感情。

  五、小结

  我们学完了课文,谁说说你在写作方法上学到了什么?背诵你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按思想感情发展的变化顺序记叙,抓人物的神态和语言来描写。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课题:

  语文百花园七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学生有充分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愉快地学,迫切地想学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词,写字。

  2、指导学生学会音序查字法查生字。

  3、引导学生读读、背背。

  重点:

  归类复习、巩固学过的字,积累词语。

  难点:

  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巩固练习法、讨论法、谈话法

  教具准备:

  课件、小黑板、挂图。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进瓜园、读词语

  1、课件出示一片瓜地里,有七个又大又圆的大西瓜。

  师:这些大西瓜除了又甜又多汁以外,里面还藏着一些小秘密,谁想知道?

  2、让学生上前挑中自已喜欢的一个大西瓜,一按便出现本题目中的一组多音词语,然后让这位学生范读,其他小朋友当小老师,认真听并帮助正音。

  3、师:大西瓜说谢谢你们,把这些词语读得又准确又响亮,要是你能告诉它在这些地词语中你发现了什么,它会更高兴。

  4、让学生发表意见,把自已通过读发现些什么说一说,师及时表扬并总结:你们的眼睛真亮,发现了这每一组词语里都有一个字是相同的,但它们的读音却不同:也就是说有些字它们在不同的句子里,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他们的读音是不相同的,咱们把这类字称为:“多音字”。

  5、通过男女、小组、学习小组等竞赛的形式多读,熟练读。

  二、听听、说说、做做

  1、播放两个小朋友的对话:

  A:我看课外书的时候,知道一个字的读音,不知道它的意思,怎么办?

  B:我有办法,我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2、让学生默读本段文字,找一找方法。

  3、同桌互相说说自已学到的音序查字法是怎样的。

  4、老师从旁指导,让同学当小老帅说说,示范用音序查字法查“该”字。

  5、学生自已动手用音序查字法查“往、过”在哪一页。

  三、走进写字乐园

  1、将学生带入到写字乐园中去。

  师:写字乐园里的小朋友特别想和你们交个朋友,咱们马上到他们那进而去参观。(播放课件,并配上轻快的音乐,大家来到了美丽的写字乐园,许多热情好客的`小朋友在这里欢迎大家,接着这些小朋友把大家领到了写字街上去。这时出示‘问、间、还、送、画、回、困、区“这8个字在田字格里。

  2、配上音乐,让四个小组真观察这些字,看看自已发现了什么?老师边巡视边指导。

  3、听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同时课件出示该字的笔划顺序,可通过一个故事引导学生记忆。

  小结:学生很容易把“还”字的笔画顺序写错,当有学生提出发现“还”字是先写里面的“不”再写外面的“走之”时,老师可通过一些简短的故事帮助学生记忆“还”字是先写“不”再写“走之”。

  后记:

  1:也就是说有些字它们在不同的句子里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他们的读音是不相同的,我们把这类字称为:“多音字”。

  2:这节课通过课件的瓜地引发了学生的兴趣,掌握了部分多音字,还通过同桌互相说说自已学到的音序查字法是怎样的,以及老师从旁指导,让同学当小老帅说说,示范用音序查字法查字的方法,使大家掌握了音序查字法。

  3:这节课通过课件的瓜地引发了学生的兴趣,掌握了部分多音字,还通过同桌互相说说自已学到的音序查字法是怎样的,以及老师从旁指导,让同学当小老师说说,示范用音序查字法查字的方法,使大家掌握了音序查字法。发挥学生自主性。

  第二课时

  1、写生字

  (1)、让学生说说自已最想写哪一个字,教师范写,学生跟着书空。

  (2)、学生自已练习书写。

  (3)、检查书写情况

  2、想想、连连、读读

  a)出示生字“大、花、水、河、叶、树、黄”。

  师:有些生字娃娃正在小树林里玩,咱们去瞧瞧。

  b)能过“大”是我们的好朋友,“大大大”的形式认读,全班读。

  c)出示连一连,组成词语的例题。

  (师:有些小朋友能够把这些生字娃娃连成朋友,你们看。播放课件“河水”“大河”。)

  d)让学生自已连一连,读一读。

  e)学生汇报连一连的结果,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提出意见。

  f)通过男女、小组自由地配上动作等形式读这些词语。

  3、读读、说说

  4、让学生小声朗读,把带有拼音的字读正确、流利。

  5、引导不生标爸爸摩拳擦掌话和小冬说的话,通过分角色表演读,我想读给“某某”听等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读出问号和叹号语气。

  6、让学生说说自已从这篇短文中知道了些什么,再引导学生理解“太阳为什么会把人烤焦”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励他们热爱学习,学好本领实现登太阳的梦想,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培养了看图说话的能力,进行了词语和句子的训练,在能说会道中进行了游戏与表演。

  后记:

  1:本百花园教学设计力求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且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说、写,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进行了词语和句子的训练,大家在学习中都表现得很积习中都表现得很积极。

  2:本节课通过说一说、演一演、使大家都能说出为什么不能乱扔果皮、喝生水、捕蜻蜓。还知道了为什么人类不能登太阳。

  3: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方法多样化,进行了词语和句子的训练。学生学的主动。

  第三课时

  一、以图一为例,指导看图。

  1、教师出示插图一,引导学生观察: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2)、图上画的是什么人?

  (3)、图上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指名反馈。

  3、要求学生按顺序把图上的内容完整地说一说,教师适当地引导。

  4、讨论:为什么不能乱扔香蕉皮?

  5、集体反

  馈。

  6、如果你遇到了这种现象,你会怎么劝他不要这样做。

  7、把图一的内容和同桌分角色演一演。

  二、迁移方法,学生看图说话,演一演

  1、小组长按照教师的方法,组织同学把图二、图三的内容说一说,演一演。

  2、集体反馈。

  (1)、指名说一说,小组互相补充。

  (2)、小组派代表演一演。

  3、集体反馈:为什么不能乱扔果皮、喝生水、捕蜻蜓。

  4、扩展:在我们的身边,你知道或看到那些不讲卫生、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吗?(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一说)

  5、如果以后让你遇到这样的现象,你会怎样做?(学生评论)

  6、教师适当地肯定孩子们的做法,教育他们先从自己做起,做一个讲卫生,保护环境,热爱生活的人。

  三、布置作业:

  制作一份《环境保护》小报。设想

  小结:同学们,人和环境密切联系着,谁都希望自己生活在环境优美洁净的地方。但这需要我们共同来建设。希望你们从小树环境保护意识,为绿化、美化环境做贡献。

  后记:

  1:通过学习,学生懂得了环境保护的意识,并能看懂图意,能用自己的话把图意说明白,但是词语的积累不够丰富,今后注意铺导。

  2:通过学生看图了解图意,明白环境保护意识的意识,并能根据实际生活说一说自己的设想,但今后还注意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3:学生能根据图意把意思说明白,培养了学生的说能力,但是有些学生用词不当,今后注意培养词语的积累。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一、复习《枫桥夜泊》,引入新课。

  师:有感情地背诵《枫桥夜泊》。从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通过读,可以获取很多信息。通过读,可以理解诗句大意;通过读,可以想象画面;通过读,可以体会诗人感情。《枫桥夜泊》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感情,运用上节课学习的,我们一起再回到唐朝,和高适一起去送送朋友。

  二、齐读课题,简介背景。

  齐读课题。

  师: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这首是送别诗。

  师:你不明白什么?

  生:董大是谁?

  师简介:董大名叫董庭兰,是唐玄宗时代的著名琴手,曾经得到宰相房琯的赏识与宠信。据说董庭兰善古琴,当时盛行胡乐,董氏爱到冷落,失意之时,愤而离京,他的好朋友高适给他送行。

  三、自读古诗,依据注释自解。

  四、指名朗读,适时点拨。

  生1:

  生2:

  师:诗人是在怎样的环境下送别朋友的?看图,去想象一下。“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夕阳亦被染得惨

  白。天色昏黄,北风狂啸,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此情此景,依依惜别,怎不叫人凄凉悲苦?”

  五、想象朗读,体会凄苦。

  再读一读前两句,头脑中浮现出那幅画面。

  师:此情此景,你的感受如何?

  生1:我感到遗憾,为这样一位好艺人远走他乡而遗憾。

  生2:我感受到了凄凉,衣锦还乡倒还好,如今却失意流落,晚景凄凉。

  生3:我感受到了留恋,一生难发几个好朋友,现在却要各奔东西,真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鼓掌)

  师:失意流落,好友分别,本身就是人生两大憾事,而天公亦不作美呀。细细读一读前两句,你觉得哪些景物最能反衬出当时的心情?

  生1:我从“北风”一词好像听到了呼呼的狂啸声,刮到我的脸上,吹进我的心里,寒意刺骨。

  生2:我从“雁”一词知道是深秋,大雁集合队伍也要远行了。

  师:这时,谁也要远行了?

  生:董大。

  师:雁阵离离,别情凄凄啊!

  生3:当时还下着雪,“雪纷纷”。更增添了凄凉的情绪。

  生4:我从“黄云”和“白日熏”知道了这是黄昏,我想起了第二课老师教的.那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昨天老师教的《秋思》中也有一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师:我真心佩服你。你的记忆力,思维牵引力都很强。你想得很宽,很广,懂得很多,很深刻。我真为我们五一班感到骄傲。

  师:是啊,已近黄昏,夕阳西下,北风呼啸,雁阵迁移,大雪纷纷,凄凄惨惨戚戚,怎一个“愁”字了得啊!带着你的感受再读一读。

  教师范读,学生想象。

  六、劝慰好友,振作向前。

  师:好友离别,难分难舍。董大的心情一定糟到了极点。而真正的朋友这时候最应该怎么办?

  生1:给董大鼓励。

  生2:劝导董大。

  生3:鼓励董大振作起来。

  生4:送给他一句歌词:“擦干眼泪挥挥手,迈开大步向前走。”

  生5:我会对他说:“昂起你的头,忘掉以前的一切吧!”

  师:读一读《别董大》,看诗人是怎样劝慰朋友的?

  指名朗读,(没读好)(:要读出昂扬的,豪壮的气概。)

  再读。

  谁再来读读。

  师:如果是你,你会用什么理由来劝慰董大?

  生1:朋友,你是一颗明珠,只是被湮灭在尘土中,拂去那层土,明珠就会发光。

  生2:朋友,在你面前的一层薄薄的纸,你只要努力捅开它,就会看到光明大路。

  生3:你的琴艺非常高超,现在只是琴弦上沾了灰,擦干净了,同样还会奏出更加美妙的乐曲。

  生4:朋友,我想对你说,拨开云雾见青天。天永远是蓝色的,只是暂时被云遮住了。

  生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生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师:是啊,明珠到哪里都发亮的,这让我想起了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有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把它送给你们,请你们把它转送给董大,好吗?

  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深情地)

  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激昂地)

  师:如果你是董大,你会说些什么?(小组说说)

  生:你的话是一把刀,把我前面的那块布割开了,我看到了美丽的天空,谢谢你!

  生:你的话是一盏灯,我的心被你照亮了,谢谢你的良苦用心。

  生:你的话是一把火,照亮了我前进的路,你真是我的好朋友!

  师: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失落,都会有悲哀,所以在失意时,我们会对别人,对自己说:——生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师:当我们痛苦时,我们会对自己说:——生再读

  师:当我们被老板炒鱿鱼时,我们会对自己说:——生读

  师:要让自己能够理直气壮地,慷慨地对自己说这句话,需要有些什么才行?

  生:要有真本事,才有勇气。

  生:要有真功夫,才有信心。

  生:要好好学习,学好知识,才也于对自己这样说。

  师:是啊,董大是个人才,他的才能只是暂时无人赏识,只要他不沉沦,不灰心,振作起来,他会走出一条阳光大道来的。所以让我们再次祝福他—— 生再读

  师:情由景生,但情不能完全被景控制,在那样凄苦难耐的黄昏,诗人却能勃发出如此昂扬雄壮的豪情来,着实让人佩服。谢谢高适,也谢谢同学们。

  下课。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准确、工整书写5个生字。掌握先中间后两边的笔顺规则。

  2、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

  3、借助拼音读熟、读懂韵文,教育学生养成早起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读懂韵文,培养早起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做早操的音乐、生字卡。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导入

  今天的天气可真冷啊!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运动运动,暖暖身体好吗?师生伴随《做早操》的音乐一齐做运动。

  师:不但我们小学生要做早操,小露珠、小鸟儿、小蜜蜂也要做早操。他们是怎样做早操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儿歌《早操》。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欣赏激趣

  1、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早晨欣欣向荣的景象。早晨太阳升起,万物苏醒,人们纷纷来到大树下、花丛中进行晨练。

  师:快说说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2、伴随音乐,老师进行范读课文。

  (图画美、音乐美、文字美深深地吸引着学生,情境的创设最大潜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学生自学

  1、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标出来,问问老师、同学。(允许下座位交流)

  2、找出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多读几遍。

  四、识字

  1、如果这些生字娃娃从课文中跳出来,你还认识它们吗?教师出示卡片学生快速认读,强调“早、做、操”是平舌音。

  2、拿出你的生字卡片,开始我们今天的“超级小考官”,同桌互相考考看!

  3、识字游戏。开火车接儿歌、组词的游戏,看卡片,拍手。如:它是谁?它是“起”。什么“起”?“起来”的起。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在合作学习中帮助学生扫清文字的障碍。)

  五、学习交流

  1、读一读,谁愿意把儿歌读给大家听。其他的同学当灵耳朵,听的要求:发音是否准确,声音是否洪亮。

  (引导学生正确评价)

  2、说一说,儿歌里写的.做早操是什么样子?

  3、连一连。

  小露珠跳来跳去

  小鸟儿跑来跑去

  小蜜蜂滚来滚去

  小学生飞来飞去

  4、看一看,我们再来看看它们是怎样做早操的。看后你们有什么感受?

  5、读一读,带着你们的感受读课文。

  (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就要让学生说好话、读好文,读读练练中,学生也在接受美的熏陶。)

  六、指导背诵

  多么有趣的儿歌啊!让我们把它记在心里吧!配上音乐,根据提示学生在课堂上熟读成诵。

  “————,起得早,

  ————来————去,

  在————做操。

  七、拓展学习

  1、你还见过谁做早操?请你也试一试写一首小诗好吗?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2、小组展示,评选出“今日之星“

  (学生要学会迁移、运用。小组间探究学习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进行了美的创新。)

  八、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儿歌

  1、抽学生读,全体读。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3、这节课我们要学会写的是哪几个字?看田字格认读。

  4、认识新笔画,观察带这种笔画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师范写,生模仿写。

  5、学习其它生字,通过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书写,评议,巩固认字。

  二、总结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一、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国游客在景色迷人的曼谷正兴致勃勃地观赏美景时,所乘坐的汽车却陷进泥坑无法拉出来。大家心里非常着急和无可奈何!正在这时候(幻灯)阿铃带着小象来到了我们的面前。

  二、新授:

  (1) 现在请大家先朗读课文4到8节,然后再思考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幻灯)

  这头小象是怎么帮助中国游客的呢?

  (2)小组讨论:找出描写小象拉车的句子。(幻灯——齐读)

  交流:找出小象拉车的动词(幻灯——点出掀,撬,拉)

  掀:使遮盖覆盖的东西向上离开。(示范:掀开铅笔盒)

  撬:把棍棒或刀等的一头插入缝中或孔中,用力压另一头。(示范:撬起铅笔盒)

  师述:小象会用鼻子“东一掀,西一撬”说明它什么?(说明它会观察地形,会动脑子,选择合适的用力方法。小象拉车方法巧,速度快。

  (3) 面对这么聪明的小象,难怪作者会不由地发出赞叹。(幻灯)

  (4) “奇迹”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这是奇迹?(练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

  过渡:对!因为面对庞大而沉重又陷进泥坑的汽车好几个人都没有办法,而小象却轻松又快速地把车拉出来,这一绝技真是一种奇迹。那它还有其它绝技吗!(还会洗车)

  (5)分组朗读第6节,并找出描写小象洗车的句子。(幻灯)找出小象洗车时的动词?

  同桌有感情地把这句话读一读,看哪组读得最好。

  (6)师:看着洗得干干净净的汽车,中国游客再一次地被小象的绝技所惊呆了,难怪作者又一次地发出赞叹(幻灯)范读

  小结:小象的绝技真令人佩服,可是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小象天生就会这些本领吗?

  过渡:是呀,如果没有阿铃我们就看不到这么聪明和乖巧的小象。阿玲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幻灯)我们来找一找描写阿铃外貌的句子。(幻灯——齐读),你能用哪个字来形容阿铃的外貌。

  (7) 美丽的阿铃究竟是如何指挥小象拉车的呢?

  男生读第5节,然后请各组找一找书中的有关句子。(幻灯)

  师述:阿玲一见中国游客的车陷进泥坑,是不是立刻就让小象“上去拉车”?(对,她没有)。

  (8) 同桌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把阿铃指挥小象的句子说一说。

  指导朗读:齐读,体会阿铃做事认真观察,考虑周到。

  (9)找出阿铃指挥小象所用的词语。(幻灯——拍拍,贴贴,指了指)

  那这些叠词体现了阿铃对小象怎样的态度?(亲切,温柔)。

  过渡:面对阿铃小象听懂了他这些亲切却无声的语言。轻松地把汽车拉了出来。

  (10)说话训练

  1,阿铃的动作变成对小象说的`话,把她的指挥过程说出来。(幻灯)

  小组讨论,交流

  (11)那阿铃又是怎样指挥小象洗车的呢?

  个别读第7节,各自找出有关句子。(幻灯)女生读,用了哪些动词?(幻灯)

  (12)说话训练

  2:阿铃轻轻摸着小象的长鼻子,又指了指车身上的污泥,好象对它说什么?

  过渡:聪明乖巧的小象非常清楚主人的意图,把车洗得干干净净。那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整件事情中,面对中国客人自始至终阿铃没有说一句话,只是一而再地对我们微笑。阿玲的“三次笑”是什么含义呢?同学们能不能从她的微笑中读懂她是在说些什么?

  (13)再次朗读4到8节,联系上下文,展开自己合理的想象完成下面的训练。(幻灯)

  1.在()时,阿铃“她冲我们微微一笑”,仿佛在说“”。

  2.在()时,阿铃“她笑眯眯地摇了摇头”,仿佛在说“”。

  3.在()时,“阿铃摆摆手,笑眯眯地用红润的脸蛋紧贴着小象的大耳朵,仿佛在说:“”。

  (14)分组演一演,阿铃指挥小象拉车和洗车的片段。

  三、总结:

  通过对全文的学习聪明乖巧的小象,你认为阿铃是个怎样的人?(幻灯:人美心更美)

  其实,阿铃仅仅是泰国人民中的一个代表,我们从阿铃身上感受到了泰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这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会回答几个问题把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14个生字:理解14个词语的意思,“幽静、清幽、纯熟、霎时”等词语能够运用。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9自然段。

  4.感受《月光曲》美的意境,感受音乐家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的感情。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重点

  回答几个问题把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9自然段。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学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分段,概括落大意。学习生字新词和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简介作者。

  1.同学们,你们知道著名的钢琴曲《月光曲》吗?它是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月光曲》是怎样谱写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 7课《月光曲》。

  板书课题:17 月光曲德贝多芬

  2.学习后就知道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故事,还可以从中初步认识贝多芬是一位怎样的音乐家。

  简介贝多芬的生平。

  一、听课文录音,整体感受。

  思考;1.注意生字、多音字的读音,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课文主要写什么?

  三、初学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按思考题思考。

  ①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

  ②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③提出不懂的问题。

  2.检查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①认读生字新词。

  给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

  传说(zhuàn chuán )弹琴(dán tàn)朝着(chán zhào)

  3.指名接读课文,读后评议。

  4.课文主要写什么?

  (课文主要记叙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

  传说是在民间流传的故事,不一定确有其事,但从这传说故事中我们能感受到音乐家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美好的感情。

  5.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全文共分两大段。每段(第1自然段),简单介绍著名钢琴曲一一《月光曲》是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

  第二段(第2一第10自然段),详细介绍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整个过程。

  第二段可以分成三个层次。

  6.提学中不懂的问题。

  四、学习第一段。

  1.轻声读第一段,想想这段与第二段是什么关系?

  (先总提,再具体介绍《月光曲》的谱写过程。)

  2.“传说是这样谱成的”这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这是一个过渡句,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

  五、课堂作业。

  1.语文作业本第1、2题。

  2.比一比,再组词。

  券( ) 括( ) 育( ) 键( )

  卷( ) 恬( ) 盲( ) 健( )

  题,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完成作业第3、6题。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提出目标。

  1.我们已学过哪几种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两种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一种是把每个段落的大意连起来:另一种是回答课后习题中的几个问题,再把答案连起来。)

  2.交代学习目标。

  (学习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还要继续学习用回答问题,再把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二、初学第二段,归纳主要内容。

  1.带着课后第1题3个问题默读第二段,找出回答各题的自然段,并自己试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检查自学情况,初步归纳主要内容。

  三、细学第二段,归纳主要内容。

  1.学习第2一第5自然段。

  (1)指名朗读2—5自然段。

  思考:a.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写什么?b.划出贝多芬为盲姑娘弹钢琴曲的原因的句子。

  (2)讨论思考题,边读边理解句子意思。

  a。 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间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断断续续”的钢琴声,说明了什么?理解“幽静”的意思。

  板书;听琴声

  (“断断续续”的钢琴声,说明盲姑娘喜欢贝多芬的曲子,但弹的不熟练。)

  b.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盲姑娘真是“随便说说”的吗?他为什么要对哥哥这样说?

  板书:谈话

  (不是的。“随便说说罢了”是盲姑娘对哥哥的劝慰。他怕哥哥因为家穷买不起音乐会的入场券而心里难过,所以这样说。其实她很想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这表明盲姑娘非常体谅哥哥的难处。)

  (3)贝多芬为什么要给盲姑娘弹钢琴曲?

  (贝多芬了解到盲姑娘热爱音乐,渴望听到自己的演奏,而盲姑娘家庭贫困,她又那么懂事。体谅哥哥的难处。所以亲自给盲姑娘弹钢琴曲。)

  板书:弹

  (4)有感情地朗读2—5自然段。

  2.学习第6一第8自然段。

  (1)默读6—8自然段。

  思考: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划出贝多芬弹完一曲,为什么又弹一曲的句子。

  (2)边交流,边理解句子意思,

  a.他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纯熟”是什么意思?盲姑娘能听出贝多芬钢琴弹得纯熟,感情深,说明什么? “您,您……表达了盲姑娘怎样的感情?”

  (盲姑娘听出贝多芬钢琴弹得纯热,感情深,说明盲姑娘不仅爱音乐,而且懂音乐。她从“纯熟”的演奏技巧中猜到演奏者就是贝多芬。)

  板书:第一首曲子

  b.贝多芬听了盲姑娘的话以后的心情怎样?会怎样想?

  板书:激动

  (3)贝多芬弹完一首,为什么又弹一曲?

  (贝多芬弹完一首,听了盲姑娘的话心里很激动,盲姑娘不仅爱音乐而且懂音乐,于是决定即兴再为盲姑娘又弹一曲。)

  板书:第二首曲子

  (4)感情朗读5—7自然段。

  (5)第8自然段写出贝多芬是在怎样的环境里弹奏第二首曲子,即(月光曲》的?

  理解“清幽”的'意思。这一自然段先写了一个美丽清静的月夜,然后点出穷兄妹给了他创作的激情,贝多芬借助“清幽的月光”弹出了优美的乐曲。

  (6)有感情地朗读6—8自然段。

  3.学习第9、10自然段。

  (1)课文的哪一部分描写了(月光曲》所表现的内容?

  (2)轻声朗读第9、10自然段,划出兄妹俩被美妙琴声“陶醉”的词句,兄妹俩好像看到什么景象的句子。

  (3)讨论交流,理解“陶醉”、“恬静”意思。

  (兄妹俩被美妙琴声所“陶醉”的词句:“皮鞋匠静静的听着,”“月光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己离开了茅屋。”)

  (兄妹俩好像看到景象的句子:好像“面对大海……朝着岸边涌过来……”这也是写的《月光曲》的内容。仿佛“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浪汹涌的大海。”)这些句子都是兄妹俩的联想,从哪个词语来表明的? (好像、仿佛)

  这些联想是由什么引起的?

  (由“优美的琴声,清幽的月光”引起的联想。)

  (4)有感情朗读第9自然段。个别读同桌互读,集体:读等形式,读后评议。

  (5)贝多芬是怎样把第二首曲子记下来的?

  (贝多芬即兴弹完第二首曲子心情十分激动,飞奔回客店连夜记录下(月光曲》。)

  三、运用方法,课文。

  1.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

  2;运用回答课后1题中的几个问题,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3.提出不懂的问题。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以及《月光曲》所表现的内容,还再一次运用回答课后问题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至于有感情朗读全文,背诵第9自然段,我们下节课学习。

  四、课堂作业。

  1. 作业本第3、6题。

  2.有感情地朗读第9自然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指导有感情朗读全文,背诵第9自然段,完成作业本第4、5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新词。

  2.选词填空

  幽静恬静

  ①这个地方环境十分( ),所以星期天我常常喜欢一个人来这儿静静地看书。

  ②华姐性格( ),平时说话不多,就是笑,也是轻轻地。

  清幽清秀

  ①杏梅同学中等身材,梳着两根短辫,人长得十分( )。

  ②淡淡的月光柔柔地洒下来,这江边的小树林里,似乎比白天更( )了。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说说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二、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指名接读全文,读后评议。

  2.指导朗读贝多芬为盲姑娘弹曲子的内容。

  (1)。第2—5自然段应怎样读?

  (要读出兄妹俩个爱音乐,想听贝多芬的演奏,但又因为家庭贫困买不起入场券,哥哥心里难过,妹妹体谅哥,安慰哥哥这复杂的感情。)

  (2)第6—8自然段,重点读好盲姑娘,贝多芬的话,体会应怎样读?

  (自姑娘的话要读出愉快、赞美的语气。贝多芬的话充满激情,要读得热情、诚恳。)

  (3)第9自然段,重点描写《月光曲》的内容。应怎样读呢? (结合插图体会感情)

  (月亮初升,读得轻而舒缓,当读到“刮起大风,卷起巨浪”时,要加快速度和力度。读到“皮鞋匠看看他妹妹……”时,语气又转为平静。)

  听录音、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评议。

  三、指导背诵第9自然段

  1.谈谈怎样才能背得快? (谈谈背诵方法)

  2.运用理清思路背诵。

  (先写:皮鞋匠静静地听着”音乐;接着写皮鞋匠的还想象《月光曲》的内容:最后写“皮鞋匠看看他妹妹”,通过盲姑娘的神情想象《月光曲》的意思。)

  3.练习背诵,自我试背,同桌互背,指名背,齐背。

  四、全文。

  1、轻声有感情朗读。

  2、学习课文后,你觉得贝多芬是—位怎样的音乐家?

  板书:同情劳动人民

  五、课堂作业。

  1、作业本第l 5题。

  2、复述谱写《月光曲》传说的故事。(机动)

  3、布置课外阅读。(读语文选学读本第16课《马头琴的传说》)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知识目标:

  1、完成习作。

  2、准确区别区别的不同读音。

  3、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

  情感目标:

  熟练背诵古诗。

  能力目标:

  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 我们的课余生活

  1、导入:

  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我们安排了自己的课余活动,认真执行计划,这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充实而有乐趣,许多同学都想把乐趣与大家分享。

  2、生分四人小组,在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

  3、全班交流

  每组推选一位优秀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4、评议

  (1)看学生他们的课作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注意内容充实)

  (2)选拔优秀,颁发小奖品。

  (3)生谈交流后自己的打算。

  二、习作指导

  1、导入。

  2、生选择写作题材

  游戏娱乐生活:踢毽子、跳皮筋、跳绳……

  课余辅导训练:网页制作、科技小发明、绘画写生、足球比赛……

  个人爱好:小收集、小饲养、小种植、小演奏家……

  家务劳动家庭帮手:洗衣服、餐具、打扫卫生……

  3、写法指导:

  这篇文章只需集中写一项课余活动或一件课余发生的事。

  4、生拟定提纲、评议。

  5、生起草。

  6、生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7、生各自修改。

  8、誊写文章。

  三、日积月累

  1、生自由轻声读词语,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

  2、指名横着诚。

  3、揭示发现:

  每一行两个词语中带点字字形相同,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4、齐读巩固。

  四、读读认认

  1、生各自轻声读本题中的各组字,读不准的借助注意拼读。

  2、比赛:谁读得正确、流利。

  3、谈谈这一题中每一组字的共同之处。

  4、齐读巩固。

  5、单独指读横线条中的生字。

  五、读读背背

  1、师范读古诗。

  2、师引导。

  3、生模仿读。

  4、比赛读。

  5、师生合作、表演。

  6、竞赛背诵。

  六、展示台

  1、小组交流各自展示什么内容,以什么形式展示。

  2、了解展示准备。

  3、举行展示会,各组轮流介绍,然后参观学习。

  4、评选优秀展示组。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一、预设目标

  情感与态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能感受到雪小朋友给小白兔带来欢乐,为小白兔解除灾祸,最后自身变成了云朵的品质。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10个生字,会写"瓜、衣、来"3个字,认识1个偏旁"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不同方式的学习,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二、教学重点:认识10个生字,知道雪会变成云。

  三、课前准备:雪与云相互变化的录像带或课件。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初步感知课文

  1、出示前4幅图片,要求:仔细看图,想想,说说每幅图上画了什么?

  2、指名说说

  3、小白兔睡着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同学自由想象

  4、带着问题,边看图边听老师讲故事

  5、你能给这个故事加个题目吗?再看看编书的`叔叔阿姨给这个故事取了个什么名字。

  6、板书"雪小朋友",学习"孩"字,

  (二)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看着图再读读图旁的句子,画出自身不认识的字。

  (三)检查自读情况,读后正音

  (1)注意读准生字词尤其是:让、往、烧、知

  (2)会读:"累、息、柴、救、却"以和多音字"着(zhao)"

  (四)读读议议

  1、雪小朋友救出了小白兔,自身到哪里去了呢?

  (1)指名读读文中的句子

  (2)指导朗读第八段(读出赞美、喜爱之情)

  (3)说说小白兔望着白云会说些什么。

  2、雪小朋友是怎样飞到天上的?(利用课件让同学了解雪化成水,水蒸发后形成云这一常识。适当扩展:衣服晒后干了,地面上水不见了都是水分蒸发的结果。)

  3、读读课文想一想:雪小朋友还会回来吗?什么时候才干回来?(继续看课件:云变成雨和云变成雪的过程。)

  (五)朗读指导:

  1、你喜欢雪小朋友吗?你想对雪小朋友说什么?

  2、把你的这种感情用朗读表示出来

  (六)续编故事:想象小白兔与雪小朋友再见了面会做什么,说什么。

  (七)字词练习

  1、认记生字:把所有的生字词写到卡片上分发给同学。教师读一个词语,同学从卡片中找到该词语读一读。

  2、完成课后"读读说说":(1)填写课后的词语(2)你能说几个这样形式的词语吗?

  (八)指导写字

小学语文教案 篇10

  一、教学现象

  苏教版语文第六册《恐龙》中的一个教学片段。

  二、教学过程

  老师:关于恐龙的什么消失,至今还是一个谜。同学们,假如你就是一位未来的考古学家,你猜猜它们是怎么消失的?

  学生1:我想可能是由于火山发生了一次大爆发,它喷出来的高温岩浆把恐龙烫死了。

  学生2:我猜想是由于恐龙与恐龙之间爆发了一场灭绝性的战争,恐龙们自相残杀,所以恐龙从此消失了。

  学生3:我认为是因为地球气候发生了剧烈变化。地球上突然变得很热很热,或者突然变得很冷很冷,恐龙忍受不了这种突然变化,所以恐龙灭绝了。

  学生4(突然站起来):我想到了一个问题:恐龙也和人一样,曾经统治着地球,可是后来却全军覆没了,我们人类是否应该从中吸取一些教训呢?

  学生5:是的,我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我们现在的一些行为,如:乱扔垃圾、制造大气污染、砍伐森林,是否会让我们人类将来的命运也和恐龙一样呢?

  学生6:恐龙与恐龙之间的自相残杀是否就像人类与人类之间的战争呢?是否有一天我们人类也会和恐龙一样要去寻找生存的乐园呢?

  学生7:我觉得我们应该向全世界提出这样一个口号——为了我们的明天,请维护世界的和平。

  学生8:我认为我们还应该发出这样一个倡议——为了人类的命运,请保护地球。

  老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有道理,我们确实应该从恐龙灭绝这件事中受到教训。我们人类的一些行为,如: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开办化工厂,将一些有毒的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并将污水投放到河流中,使得我们这个江南水乡都找不到一条干净的水源。我们的这些行为确实是在剥夺我们子孙的生存空间。所以让我们携起手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我们的地球,爱护我们的家园。

  三、评析

  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有重视备课的好传统,许多老师课前精心设计教案,并按着教案上课。但是,不少老师的课堂教学只是按着预先的设计“走教案”,较少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状态。让“死”的教案支配和限制“活”的学生,遏止了他们在课堂上思想和生命的活力,使原本鲜活灵动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变得机械、刻板与程式化。就以本片段为例:教师原本设计的问题是询问学生恐龙灭绝的原因,学生却在回答的过程中思维与思维碰撞擦出了火花,将它延伸到我们人类是否应该吸取教训这个问题上去了。这一环节是教师没有经过预先设计的,但我认为它却达到了这堂课的最“精彩”。

  课堂学习是学生生命活动的组成部分。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课堂教学是他们生命历程的组成部分,理应充满勃发的生命活力。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经验、知识、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教学,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复杂性和多变性。如果教师只是按照预先设定的过程教学,课堂就好像一部经过编排、有着固定剧情的戏剧,教学活动就失去了它所应有的'复杂性、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的情况自然就会产生。时代和形势的发展要求教学具有生成性。跟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和形势相比,教材和教学设计往往有滞后性。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的,而人的思想、行动就必须跟着变化,死守着原有的教学设计而不顾及形势的变化,无异于“郑人买履”和“刻舟求剑”。当课堂充分开放,充分接纳学生对时代发展的不同认识时,课堂教学便具有了极大的生成空间。所以说新课程的备课要从“技术”走向“人文”,教师不应该只是冥思苦想,在设计的精巧上下功夫,而应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研读文本,研究学生上。孩子们解读文本的过程,就是在感悟人生。他们将在多元解读中获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重视人的资源因素,重视教学实施过程中生成的资源,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将会闪耀着语言、思想、精神和生命的光辉,走进一片更加灿烂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小学语文教案11-08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10-21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10-10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9-24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10-07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8-27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8-30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