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美术教案7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回忆生活中各种奇闻趣事,体验生活中点滴乐趣。
2、指导学生创作一幅《生活的趣事》的绘画作品。
教学重点:
1、是否把生活中的趣事表现清楚。
2、是否突出了主题,画面生动有趣。
3、是否把自己创作的作品介绍给同学。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儿童画作品、各种颜色的纸。
2、学生准备油画棒、水彩笔。
教时数 :1教时
授课人: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导入
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每天都会发生很多有趣的事情。这几天你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二、新授
出示一幅学生的绘画作品,启发学生看看说说画上所表现的故事。
欣赏书中图例,谈谈你的感受。
并指导创作方法:明确主题,确定人物,添画相应的背景。
比较欣赏:每组发一幅儿童画作品,学生分析与讨论作品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三、布置作业
创作一幅《生活中的趣事》的绘画作品
创作要求:
1、可以画有趣的课外活动,节日中发生的`有趣的事,看到好玩的节目……
2、画面主体突出,层次清晰,人物要刻画仔细,颜色鲜艳。
3、添画相应的背景。
四、学生作画,教师巡回辅导
学生作品完成后,把自己的画介绍给同学
五、讲评
六、小结
教后随感
美术教案 篇2
学科: 初二美术(苏教版)第三册 平面构成——基本形的构成
课业类型: 工艺设计 平面构成——基本形的构成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材分析:
初二美术教学中的平面构成——基本形的构成教学,属于工艺设计课,它最基本的内容就是将点、线、面等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和构成形式,构造成具有装饰美的画面。 平面构成——基本形的构成的原理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遍及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学要从现实生活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以审美教育为主线,将创造性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学习掌握平面构成中基本形的构成是教学重点,如何分解与组合基本形是本课教学难点。《基本形的构成》是平面构成教学的第一课,它知识点多、抽象性高、课堂演示难度大,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电脑多媒体清晰可变化的图片,来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培养和提高其创造能力。
学生学习状况分析:
平面构成实际是点、线、面的构成,关于点、线、面的特性,学生在已往的图案
学习中已有所知,而图案的形式美的法则:对称与均衡;对比与和谐,节奏与律动等
同样适合于平面构成;初二学生在数学上,对几何图形已经有进一步的认识,这也有
利于本课教学的进行。
教学目的:
1、 情意领域:通过平面构成图片的欣赏,让学生感受平面构成的形式美,培养
新的造型观念和审美情趣;
2、认知领域:通过教与学,让学生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初步认识基本形的.形成与变化,掌握基本形分解与组合的基本方法。
3、操作领域:通过基本形构成的学习,培养发散性思维,完成有个性的矩形分解组合练习。
教学重点:基本形的形成与变化(即基本形的形态与空间变化)
教学难点:基本形的分解与组合方法
教学方法:本课教学采用演示法、讲述法、观察法、练习法相结合的综合教法。借助电脑多媒体可达到清晰、高质量的画面效果。使抽象的形态直观化,形象化,直接被学生所接受。
教学准备:教师:电脑多媒体课件、部分以前学生的平面构成图片、分解的圆形、长方形纸片;学生:双面彩色纸、剪刀、胶水、作业纸。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图见附图
板书设计:平面构成——基本形的构成
教学反馈:本课教学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平面构成图片深深地吸引着学生;教师自制几何形图片的变化组合,让学生很直观地就理解了基本形的构成方法并出色地表现在他们的作品中;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和开发;电脑多媒体这一现代教学媒体,为本课的教学提供了清晰、直观的平面构成图片和基本形演变的过程,让本课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美术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小朋友都喜欢听故事,尤其是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了幼儿。故事内容清晰、角色鲜明、情节分明,容易使幼儿做成连环画,在初步尝试制作连环画中,培养幼儿能分图画出具体的情节画面,锻炼幼儿深刻细致的绘画能力,色彩运用及设计意识、空间思维和创造能力。
活动目标:
1、进一步熟悉和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内容,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2、会区分故事中不同的情节内容,知道其先后顺序,并能通过绘画表现出来,制作成连环画。
3、能够与爸爸妈妈合作,共同完成作品,体验与爸爸妈妈一起合作制作图书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白纸裁成32k,数量6倍于幼儿人数。
2、事先熟悉《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内容。
3、油画棒、连环画、动物图片、背景图一张、订书机、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回忆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的主要情节。
1、教师一边操作图片,一边讲述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小朋友非常熟悉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蝌蚪找妈妈》,请你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2、提问:小蝌蚪刚生下来是什么样子?
小蝌蚪把哪些动物当成自己的妈妈了?
小蝌蚪去找妈妈,先碰到了谁?后来又碰到了谁?最后它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
小结:小蝌蚪遇到了鸭妈妈,鱼妈妈,乌龟妈妈,鹅妈妈,在大家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二、谈话导入,激情激趣
1、教师出示准备好的连环画,请幼儿欣赏,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刚才我们看得是什么画吗?(幼儿讨论并发言)教师小结:我们刚才看到的是连环画,它们是由一张张连续的画面组成,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使读者了解故事的情节内容。我们也试着画一画连环画,好吗?
三、讨论:怎样制作连环画?
1、画故事。每张纸画一个故事情节,有几个情节就画几张纸。
2、把画好的故事内容按照先后顺序排列并写上页码。
3、请爸爸妈妈给故事情节配上文字说明
4、装饰封面。利用故事的名字《小蝌蚪找妈妈》,画在封面上,让别人一看就知道这本连环画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故事。
5、装订。
四、家长幼儿一同绘画,制作连环画,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及时的帮助。
教师注意提醒家长幼儿根据情节的发展表现完整的画面。
五、鼓励幼儿交换连环画册互相欣赏评价师:制作好画册的小朋友可以把自己的画册和好朋友的画册交换阅读,互相介绍自己制作的画册故事,和爸爸妈妈一起欣赏欣赏其他小朋友的作品,互相交流交流。
六、活动延伸:请小朋友回家后和爸爸妈妈再一起合作,为其他已学过的故事编讲后续故事,绘制成连环画,装订成连环画册带到幼儿园与小伙伴们一起分享。
活动反思:
亲子活动在忙碌中过去了,此次活动的主题是《自制连环画》,我们选择这一活动的.目地是让幼儿能够与爸爸妈妈合作,共同完成作品,体验与爸爸妈妈一起合作制作图书的乐趣、
活动开始前,只有小部分家长准时来到幼儿园,等待家长的这段时间,我组织幼儿把刚学的韵律操做给她们看,并请她们一起参与,家长们都非常配合,这首先又为我增添了很多信心和感动、活动过程中,我利用图片粘贴讲述故事,孩子们非常投入,并能积极回答我所提出的问题,气氛活跃。绘画时,家长能帮助并指导孩子一起完成连环画。
不足之处:
1、我为了能够更好的演示故事,操作图片,在动物图片上粘贴了透明胶布,家长参考时导致反光而看不清图片细节。
2、故事内容选的有点复杂,共有5副画,导致一小部分孩子和家长画的不够精致,匆匆结束。
虽然活动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小朋友们能和爸爸妈妈一起,都很开心!我们总结经验与不足,是为了下次活动能开展的更好,期待下次活动的到来!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秋天的菊花,了解菊花别致的外形特征,感受菊花的美。
2、鼓励幼儿大胆运用工具和材料进行美术表现活动,激发幼儿的动手操作欲望。
3、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感受秋天、感受美。
教学准备
1、PPT图片:菊花图片。
2、图画纸黑色卡纸、铅笔、胶棒若干。
3、音乐《童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带领幼儿感受秋天的美。
师:菊花是什么季节开放的?你看见过菊花吗?你都见过什么颜色的菊花?
二、引导幼儿欣赏菊花PPT图片,观察了解菊花的特征。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说一说。
师:这些菊花漂亮吗?
师:我们再来仔细观察一下:花朵里面是什么?(花心)
师:长在花心周围的叫什么?(花瓣)
花瓣长得什么样子?像什么?(妈妈的卷发、面条、烟花)
花瓣长得都一样长吗?(里面的`短,外面的长)
花朵的下面还长着什么?(花茎,花茎上还长着叶子。)
三、引导幼儿探索用铅笔卷菊花瓣的过程,学习制作菊花的方法。
师:公园里要开一个菊花展览会,想请小朋友帮忙制作一些漂亮的菊花,你愿意帮忙吗?
师:看,老师帮你准备了一些材料。圆形可以做什么?(花心)各种颜色的纸条可以做什么?(花瓣)
师:这些纸条有的长有的短,短的可以做里面的花瓣,长的可以做外面的花瓣!
师:还有一个重要的工具,看,是什么?这个有什么用呢?(用铅笔把纸条卷一下,就变成了卷卷的菊花瓣了,这样就更像了!)
师:卷好的菊花瓣贴在哪里呢?(花心周围,先贴里面的短花瓣再贴外面的长花瓣)
四、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播放轻音乐《童年》)。
五、作品展示、评价。
美术教案 篇5
课时:1课时
课业类型: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和学习,了解齐白石的艺术成绩、艺术生涯、艺术特色等,能运用艺术语言(如写意、工笔、阴刻、阳刻、虚实等等)描述一幅自身喜欢的作品,并表达自身的独特感受。
隐性目标:体会“勤奋”与“毅力”带给人的影响;明白要认真观察生活,才干感受到美;激发同学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重点:齐白石的艺术成绩、艺术特色和艺术表示。
难点:运用艺术语言描述一幅自身喜欢的画,并表达出自身的独特感受。
教学准备:课件、课前收集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作业本和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 同学交流资料:
请2~3位同学向大家介绍齐白石。
二、引导欣赏:
1. 小故事——从木匠到人民艺术家
2 毕加索眼中的齐白石
3. 《群虾》(课件出示)〈对比真的河虾与对虾〉
最初,齐白石画的虾,长臂和躯干变化不多,长须也大多画成平摆的6条长线。他自身很不满意。于是,他在家中案头摆了一只大海碗,碗里养着几只活蹦乱跳的小虾。齐白石每天都在碗旁仔细观察小虾的活动。从此,他画的虾就更加神态多变,活灵活现了。河虾与对虾的结合,发明了艺术中的“虾”。
4. 齐白石笔下的花鸟鱼虫
他为什么会留下大量的.作品?(勤奋刻苦)
一天,齐白石跟师傅出去做活,在顾主家见到了一本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他如获至宝,与顾主好说歹说借了回去。回家后,他跟母亲商量好,从每月工钱里拿出一点钱来买纸和颜料,一笔一画地临摹起来。白昼干活晚上画画,经常画得两眼酸痛,连鼻孔也被照明用的松明子熏黑了。半年后,一部《芥子园画谱》全部被他临摹了下来。从此,这本画册成了他的美术教科书。
在齐白石八十九岁高龄时,还坚持每日作画数幅。(故事)
他知道自身年纪大了以后画工笔画会很费劲,于是就趁年轻时画了很多张工笔的小虫,但是并不添加其他内容。年纪大了以后,只在每一幅画中添加写意的花草即可完成每日自身规定的绘画量。
欣赏几幅齐白石的代表作品:(教师引导分析)
中国画:《蛙声十里出清泉》、《荷花蜻蜓》
篆刻:鲁班门下
书法:发扬民族文化
5齐白石不只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书法家、篆刻家和诗人。
他所画花鸟虫鱼虾蟹,笔墨纵横雄健,造型简炼质朴,色彩鲜明热烈;阔笔写意花卉与微毫毕现的草虫巧妙结合,神态活现。论画谓“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篆刻布局奇特有力。
6. 分组研究 选一幅你最喜欢的作品,谈谈它给你的感受。
四、 小结:
美术教案 篇6
活动重点:
尝试撕较短的直线,体验撕纸活动的乐趣。
活动难点:
乐于选择不同材质的纸进行撕纸粘贴。
活动目标:
1.尝试撕较短的直线,体验撕纸活动的乐趣。
2.乐于选择不同材质的纸进行撕纸粘贴。
3.在游戏情境中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电光纸、皱纹纸、色卡纸、手柔纸、旧报纸、挂历纸等(裁成2厘米宽的长条。)
2.画有各种小汽车轮廓的纸;
3.创设“漂亮的小汽车”的墙饰;
活动过程:
一、做手指操为撕纸作准备
我们一起活动我们的小手指(大拇指大拇指点点头,二食指二食指点点头,三中指三中指点点头,四无名四无名点点头,小拇指小拇指点点头。
二、 情境导入
配班教师扮演小汽车和幼儿打招呼,“今天的天气真好(高兴的)”,哎(伤心地)!教师:小汽车怎么了?小汽车:我想出去玩,可是我没有漂亮的衣服,谁愿意帮助我呀?(出示画有小汽车轮廓的纸),教师引导幼儿帮助小汽车想办法?(用角色扮演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办法,如:画画、粘贴等。)
三、 介绍材料
出示各种纸裁成的纸条,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它们有什么不一样?(让幼儿认识、熟悉教师提供的纸张,感知每种纸张的不同。)
幼儿:电光纸滑滑的。
幼儿:皱纹纸摸上去麻的,上面有一条条的.线。
幼儿:挂历纸很硬。
四、 示范撕纸的方法
师:请你们用小手把纸撕成一块块的,然后贴在小汽车的身上,帮小汽车穿上美丽的衣服。
介绍撕纸的方法:你们在撕纸的时候要让你的两只小手的大拇指和二食指头碰头的在一起。请幼儿每人拿起一张纸和老师一起说儿歌撕纸:大拇指二食指,在一起,作游戏,你追我赶真有趣。(教师用儿歌的形式引导幼儿学习撕纸的方法,幼儿更容易理解,幼儿在尝试撕纸时非常的积极。)
五、 给小汽车穿衣服
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画有小汽车轮廓的纸。(为幼儿提供了不同形状的小汽车,能够吸引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教师观察幼儿撕纸的方法是否正确,并进行提醒,幼儿可以一边说儿歌一边撕纸。(幼儿在撕纸的时候能够注意撕纸的方法,很喜欢说儿歌。)鼓励幼儿撕不同的纸张。教师引导幼儿撕完一张纸以后,再选择不同的纸撕一撕,感知不同纸张的不同。
六、 展示自己的作品
小汽车都穿上了漂亮的衣服,谢谢你们。请你们把小汽车放在大马路上吧!幼儿将自己贴好的小汽车粘在“漂亮的小汽车”墙饰中的马路上。幼儿欣赏自己的作品,自由谈论自己的作品。(给幼儿展示作品的机会,增强幼儿的自信,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反思:
托班的幼儿基本处于“涂鸦期”,他们喜欢随意画画、撕纸、玩泥,根据托班幼儿的美术活动特点,设计了此次教育活动。托班幼儿喜欢在游戏中探索材料的特性和使用方法,教师为诱幼儿提供多种材质的纸张鼓励幼儿尝试。在活动中教师运用了角色扮演的的游戏形式,因为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活动,托班幼儿年龄小,他们喜欢在自然、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美术知识和技能。所以教师以帮助“鱼妈妈”为主线,让幼儿进行彩纸撕贴游戏活动,提高了幼儿的活动兴趣,当他们看到用自己的双手为小鱼撕贴漂亮的衣服时,感到格外的高兴。教师在示范撕纸方法时,不是单纯的说和示范,而是用儿歌的形式,教师把撕纸的方法简单化,幼儿理解更容易些。
美术教案 篇7
课时:一课时
课业类型:创作设计课
教学目的:
1、了解并掌握两种版面布局格式;
2、掌握版面设计的基本步骤;
3、理解版面设计的两个设计重点。
教学重点:
掌握版面设计的基本步骤,理解版面设计两个重点。
教学难点:
了解并掌握两种布局格式。
教具:
微机、网络资源库、实物投影、课件、学生例作;
学具:
微机、粘贴材料、剪报、手抄报材料、网络资源库;
一、欣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回顾已学内容,利用学生的自豪感,激发学习兴趣。(课件1)
2、评价虚拟社区内各部分版面的风格及特点。
3、利用学生对报纸版面的选择、评价,增加学习兴趣;
展示四幅手抄报图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概括出版面设计的设计重点。
A、由评价版面图样、色彩的优劣,引出重点一:装饰美化
B、由评价版面分割、规划优劣,引出重点二:布局编排
教师小结:
我们所看到的黑板报或墙报、手抄报,除了文字稿件质量要好以外,版面的编排设计好坏也直接影响它的宣传效果。(板书:版面设计)
二、新授版面设计知识,承前启后;
1、解释版面设计包含内容:以课件演示为主,通过一幅作品进行分解。
版面设计就是利用报头、文稿、各级标题、栏图、题图、插图、尾花、花边等内容进行布局编排、装饰美化的过程。
2、版面设计的一般步骤:
(1)第一步:根据文稿主次进行版面分割布局。
首先,同学们讨论一下,根据你们的经验,进行版面设计要按照怎样的步骤进行?(学生讨论,讨论结果教师板书)
(播放课件2第一步)一份手抄报的文稿内容有主要和次要之分,主要文稿占的块面较大,次要的文稿占的'块面较小,我们在进行版面设计时,首先要针对文稿的主次进行大块面的分割布局,这样才能达到界面编排合理、块面活泼统一的效果。
A。讲解第一步的两种布局方式:
a.对称式布局
b.均横式布局
在版面设计的整体布局方面,我们经常运用的有两种布局,下面请同学们看两幅事例,观察一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师出示课件3、4演示,学生观察总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观察结果的概括能力)
a.请看第一幅作品,从布局上看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出左右对称的布局方式,以及这种布局的设计特点。
b.生观察并自行给第二种布局格式起名字。
培养学生的观察及运用学过知识概括能力。
B。利用两个事例,辨别两种布局方式,加深理解。
(2)第二步:设计报头、栏图、题图及标题字体。
(课件5)在第一个步骤的基础上,运用前几节课所掌握的报头、题图、栏图及标题字体几方面内容,在版面上进行合理的安排。
(3)第三步:誊抄文稿、画插图。
(课件6)誊抄文稿时,字迹要工整,插图要与文稿相辅相成,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最后,看看我们的版面上还缺少什么?
(4)第四步:画尾花、花边、总体调整。
(课件7)当所有的设计工作基本完成时,就要看看有没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添加润色,修修补补,让你的作品更加优秀。
好的版面设计应该是篇目层次分明,文、图块面活泼多变、而又有统一感,色彩协调、醒目。
三、学生作业。
(音乐伴奏,课件8出示创作主题与建议)
(一)给学生提供创作主题;
(二)给学生提供创作建议;
1、素材可以在网上下载或者资源库中搜集;
2、制作手法可以自行选择,例如微机、手抄报等等。
3、画面整洁,有良好的创作习惯。
四、作业讲评,进行小结。
分小组进行讲评,对在制作手法、制作创新等方面突出的作品进行师生探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
所学知识结合经验,谈谈收获。提出希望,课后多加练习,踊跃参赛。
板书
课件使用说明表
课件
名称制作方法使用说明
1利用课件大师
软件,制作课件;精彩作品展评
2版面设计第一步
3对称式布局讲解
4均衡式布局讲解
5版面设计第二步
6版面设计第三步
7版面设计第四步
8创作主题及建议
备注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精选)07-20
(精选)美术教案07-31
美术教案(经典)07-30
美术教案[经典]08-13
【经典】美术教案08-16
[精选]美术教案09-26
[经典]美术教案09-27
(经典)美术教案09-21
美术教案【精选】10-21
【精选】美术教案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