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必备9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诗经》的基本知识,积累字词,理解诗歌的含义并能熟练背诵这首诗歌。
2、过程与方法:理解文中主人公的感情变化,分析把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掌握《静女》的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培养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感情,吸收有益的.成份。
教学重点
理清诗歌的叙事情节,分析把握诗歌当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学会比较分析,学习《静女》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
朗读法、点拨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教师查阅资料,制作课件,布置任务单;学生课前预习,搜集资料,完成预习任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诗意导入
由荷尔德林的诗“世界充满劳绩,而人却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为导入,引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学生感受诗歌魅力,走进《诗经》。
诗意导入,渲染诗歌魅力。
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激发学习欲望。
活动一:
温故知新走进《诗经》
1、《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现存诗305篇。
2、按表现内容,《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3、《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学生回顾《诗经》常识。
普及《诗经》知识点。
让学生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
活动二:
诵读涵咏
感知诗意
1听范读、学生自由朗读
2、字音、字义、通假字讲解
3、全诗梳理
理解字词,疏通诗歌大意。
教师明确知识要点
让学生了解《静女》的基本内容。
活动三:
品读鉴赏
探寻诗情
1、《静女》描绘了几个镜头?
明确:相约、相赠、相悦
2、《静女》刻画了男、女主人公怎样的形象?
明确:女子:娴静美丽、活泼可爱……
男子:憨厚淳朴、痴情有爱……
3、《静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1)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2)细节和心理描写;
(3)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
4、归纳主旨
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深入探讨理解《静女》,探寻诗情。
教师点拨引导,让学生深入理解《静女》
让学生走进《静女》,真正感受诗歌。
活动四:
拓展延伸
比较鉴赏
《诗经》中的爱情恋歌
1、《诗经·周南·关雎》
2、《诗经·秦风·蒹葭》
3、《诗经·郑风·子衿》
全诗总结
学生赏析诗经中关于爱情的经典诗歌。
教师点拨指导
让学生感受爱情的美好,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课后作业
用最精彩的语言改编《静女》,形式、文体不限。
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教师课后点评
深化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板书
情人相约图
静女情人相赠图
情人相悦图
教后反思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课文写了丹顶鹤的美丽外形以及它们每年到黄海之滨越冬的迁徙习性,引起读者对丹顶鹤的喜爱之情,渗透了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课文在介绍丹顶鹤美丽外表,表现人们对丹顶鹤喜爱之情的同时,还通过介绍丹顶鹤冬天向黄海之滨迁徙时数量众多、歌声嘹亮,告诉读者这是因为黄海之滨的人们不仅喜爱丹顶鹤,而且保护丹顶鹤。
本文文字优美,将丹顶鹤写得栩栩如生,仿佛呼之欲出,很适合欣赏、朗读。
二、学情分析:
本文文字优美、语句生动。课文没有特别难理解的地方,只需要对文中的“引吭高歌”“展翅飞翔”稍加理解。教学时的重点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训练,让学生体会丹顶鹤的美丽与人们对它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引吭高歌”“展翅飞翔”等词语的意思。
3、学习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词语。
4、知道丹顶鹤是一种美丽的珍禽,初步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教学难点:
通过对课文的朗读,能够完成说话。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初步感知丹顶鹤美丽的外形及幸福的生活。
2、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二)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激趣。
(1)在我们的动物王国里有许许多多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和丹顶鹤交朋友,好吗?
(2)在你的印象中,丹顶鹤长得怎样?
(3)板书:美丽的丹顶鹤
(4)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丹顶鹤的故事吧!(师配乐范读全文)
2、初读课文,交流。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①借助拼音,读通句子。
②画出不理解的词句,联系上下文想想它的意思。
③用横线画出描写丹顶鹤美丽外表的句子,反复读几遍。
(2)检查读书情况。
①指名分节读课文。评议。
②交流找到的描写丹顶鹤美丽外形的句子。
“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而脖子和翅膀边儿却是黑的。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
“它的腿长,脖子长,嘴巴也长。丹顶鹤不论是在地上引吭高歌,还是在天上展翅飞翔,都显得那么高雅。”
③指导朗读——小小组朗读——推荐代表读,评议——齐读。
3、学习生字,书写。
(1)出示生字,读准字音,巩固生字的字音。
(2)自己想想,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字形呢?
(3)观察字形,结构,有什么发现?
(4)教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仿写,教师巡视。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丹顶鹤是一种美丽的珍禽,初步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过程 :
1、导入。
(1)小朋友,昨天我们认识了一群新朋友(点图片1:配乐)。
(2)它们是(板书:丹顶鹤)。
(3)你觉得这群新朋友怎么样?(点图片2)(板书:美丽的)
①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群美丽的丹顶鹤到底美在哪。(指课题)
②齐读。
2、新授。
(1)教学第一自然段。
①丹顶鹤呀丹顶鹤,你是从哪儿飞来的呀?(遥远的北方)
②(点图片3)师述:冬天到了,一群群美丽的丹顶鹤从遥远的北方飞来,它们边飞边鸣,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③(点示第一自然段)谁来读好这句话。指名读,评议。(老师从你读的“一群群”这个词听出来丹顶鹤真多呀!)(丹顶鹤还会边飞边鸣呢,那“嘹亮的歌儿”多好听呀!)谁再来读读。齐读。
(2)教学第二、三自然段。
①让我们赶快来欣赏这美丽的丹顶鹤吧!(点图片4)
②瞧,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而脖子和翅膀边儿却是黑的。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真美呀!
③请小朋友拿起书,自由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丹顶鹤那与众不同的模样。
a、(点示第一句)看,雪白雪白的羽毛上带着一点儿黑色的边儿,多么纯洁呀!谁想来读,谁来和他比比。我们一起来。
b、(点图片5)瞧,它的头顶多漂亮呀,鲜红鲜红的,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谁来读好这句话(点示第二句)。真美呀,(点: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板书用红笔描“丹”)
c、快给你身边的丹顶鹤头上也加一颗红宝石吧!(生涂色)
④小朋友让我们举起手中的丹顶鹤看:这一身洁白的羽毛配上黑色的边,再加上那颗鲜红鲜红的宝石多美呀!(指板书,齐说真是一群“美丽的丹顶鹤”)让我们再来读读第二自然段把丹顶鹤美丽的样子记在脑海里。齐读。
⑤现在你们就是那一只只可爱的小丹顶鹤,你愿意在小组里夸夸你长得有多美吗?(生小组练说)哪只丹顶鹤先来夸夸自己?(请2个上台说)
⑥每个学生夸完后,师:这么美的丹顶鹤,让它飞起来吧!你想飞到哪儿?快去吧!
a、看它们回到了清清的湖水边,飞到了蓝蓝的天空中,多么悠闲自在呀!哟其他小丹顶鹤也等不及了,赶紧也飞上来吧!它们正在召唤你们呢!(其余生上台贴丹顶鹤图,师略作指导)
b、你最喜欢哪一只或哪几只?它、它们在干什么?说给你的同桌听。
c、谁愿意到上面指着图向大家介绍你最喜欢的?
⑦师指图总结性描述:
看,这些丹顶鹤在清清的湖水边,在碧绿的草丛中有的在悠闲地散步,有的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有的相对翩翩起舞,有的低头在水中觅食,还有的展翅飞翔在蔚蓝的天空,它们是多么高雅
⑧(点图片6、7)指导读好:引吭高歌、展翅飞翔(做动作读)丹顶鹤不论是在地上引吭高歌,还是在天上展翅飞翔,都显得那么高雅。(点图8,示句子)指名读,齐读。
⑨(点图9)丹顶鹤的高雅还在于它腿长、脖子长,嘴巴也长,真是逗人喜爱。(点示1—3句)齐读。
⑩传说丹顶鹤是神仙的旅伴,所以人们又叫它“仙鹤”(点示完整的第三节)
让我们用最美的声音大丹顶鹤那高雅的姿态,逗人喜爱的模样,深深地印在大家脑海中。齐读第三节。
(3)教学第四自然段。
①你们喜欢丹顶鹤吗?黄海之滨的人们也很喜欢,他们早早为丹顶鹤准备好了家(点图片10)
②江苏省的盐城沿海滩涂珍禽自然保护区是丹顶鹤的第二故乡,这儿有水有草,高高的芦苇丛使它们相当快活要在这儿居住整整一个冬天。(点地图)丹顶鹤原来的故乡在黑龙江扎龙,它们秋天飞过来到第二年的3月上旬再飞回故乡。
③(点图片10 )瞧它们在第二故乡生活得多好呀,它们(点:三五成群、无忧无虑)谁能读好这两个词。
④(点示第四节)一起读好这一自然段。
3、总结。
(1)学到这儿,丹顶鹤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让我们一起把课文完整地读读边读边想像丹顶鹤那高雅的姿态,美丽的样子。齐读。
4、延伸。
(1)今天我们看到了丹顶鹤美丽的外形,优雅的姿态,可是这么美的丹顶鹤全世界只有1200多只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2)在黄海之滨的盐城已经设立了一个丹顶鹤的自然保护区,在那里曾经发生了一个真实的故事。(点图片11)听歌曲。
(3)这个真实的故事非常让人感动,相信在座的每位小朋友都会像歌中的女孩那样关心、爱护丹顶鹤,在大家的努力下丹顶鹤一定会生活得越来越好。
(4)老师这里有一些丹顶鹤的资料大家可以看看,上面还出了一些知识问答,大家课后可以上网或查阅图书来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了解丹顶鹤。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着重了解冬、春、夏、秋四季烟台海的特点以及人和海的关系。
2、理解文中打比如的句子,并能仿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烟台的海?不同季节里,海有什么不同特点?
二、同学自学课文2-5小节,可以在课文边写上批注。
三、全班交流。
第二节
1、理解打比如的句子,感受冬季寒流袭来时,海浪汹涌的壮观景象,并仿造打比如的句子。
2、出示比喻句。
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
3、交流:把(涌浪)比作(小山)和(暴怒的狮子),把(轰响)比作(雷鸣)。
4、练习朗读。
5、人们在冬天的海边又是如何?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人们不畏严寒,不怕风浪,豪迈勇敢。)
6、练习朗读。
第3、4、5节
春:
1、海:嬉笑着追逐着奔向、能摸到、退了回去、扑了上去、像个顽皮的小朋友。
2、人:播下希望的种苗,期待着收获的季节。
夏:
1、海:水平如镜,宛如一个恬静、温柔的.少女......海浪与堤岸的呢喃细语。
2、人:岸边的石凳上坐满了游人。
秋:
1、海:格外湛蓝、格外明朗、有了秋的凉意、平添空虚与忙碌
2、人:驾船出海、起锚远航
3、练习朗读。
四、学习最后一节。
1、齐读。
2、轻读全文,体会这是怎样的画,怎样的背景,怎样的舞台,为什么?
3、讨论:“一幅画”是因为它像画一样美丽多姿:“广阔的背景”因为它是烟台人物质、文化生活的依托;“一座美丽的舞台”因为它为烟台人的生存、发展、发明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4、练习朗读。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第4题
2、当一回导游,介绍某一季节的海。
板书设计:
5、烟台的海
海 人
冬 凝重 不畏严寒
春 轻盈 播下希望和新苗
夏 浪漫 如痴如醉
秋 高远 空虚与忙碌
“画、背景、舞台”——————“活剧”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
1、能正确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知道机器人是怎样的。
2、就自己感兴趣的地方与同学交流讨论。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独立阅读的能力。
二、过程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激发学生对神奇的科技世界的
兴趣及探索的欲望。
2、了解果园机器人的基本情况,引起对机器人的.兴趣,培养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阅读猜想。
1、(板书:机器人)同学们,喜欢机器人吗?大家都来说一说自己对机器人有哪些了解。
2、(板书:果园机器人)让我们来大胆地猜想一下果园机器人是什么样子的、会干哪些
活?
二、自读自悟。
1、打开课本,认真朗读课文,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2、根据“阅读提示”中的学习要求默读课文。
3、找出文中果园机器人最新奇有趣的地方,有空白处写写自己的感想。
三、小组交流。
1、小组内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组内成员共同讨论文中果园机器人新奇有趣的地方。
四、全班交流。
1、(出示文中的两幅插图)自选方式,汇报你们小组认为果园机器人最新奇有趣的地方。如:机器人的样子设计可爱合理:它的外表就像一个淘气的孩子;各个部位都设计得非
常科学合理,它的电子眼能够发现浓密枝叶后的每一个成熟的水果;胳膊可随意弯曲旋转伸缩,手上戴有手套,不会将水果抓伤;它的脚能够依据地势保持平衡。
2、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第2~5自然段,来表现果园机器人的神奇有趣。
五、感悟积累。
1、抄写三句文中加有引号的句子,同桌间说说自己的体会。
2、给大家读一句你感到最有趣的句子,并说说原因。(如,“让果农在大片密密的果
树林里一个个地去找‘饿倒’了的机器人,那可太麻烦了。”本来人才知道饿,饿了没有力气就干不动活,那么机器人没电也干不了活,作者说它们被“饿倒”了,让我感觉到它们就像一群饥肠辘辘的工人,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躺在果树林里向果农抗议,感到非常生动有趣。)
O 六、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机器人的资料,说说机器人还能干什么。
语文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学习“拟人”的方法,并加以应用,苏教国标版12册语文教案 练习一。
2、读背十二个有关“冬”的成语,积累词汇。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1、导入:
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二、布置自学
1、出示自学题:认真自学语文与生活的第一部分,思考文中的问题。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
1、出示句子:“小溪哗啦哗啦地流着”和“小溪唱着欢乐的歌往前跑”这两句。
2、让学生比较两句。(比较时,要求学生区别用词的不同之处)
3、教师提问:哪句更生动?4、学生思考:为什么第二句更生动?(导入第二部分教学)
四、精讲精练本课的精讲点:
(一)教学第二、三部分
1、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反复认真读好三组句子。(体会每组中哪一句更生动)
(2)学生得出“第二句更生动”的答案。
(3)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会生动有趣?
(4)师生共同得出答案:因为把这些事物写得和我们人一样有喜怒哀乐,所以更生动、更有趣。
2、教学第三部分。
(1)教师引导学生回想生活中自己喜欢的事物。
(2)学生把这些事物写下来。(要求:写“活”,写得和我们一样富有感情)
(3)学生读自己所写的文字,看看是否有趣。
(4)师生评议,教师小结。
五、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诵读词语。
(1)出示词语,请同学自由认读。
(2)同学交流,读准字音。
(3)讨论每个词语的大概意思。
(4)学生练说这洗词语的意思。(让学生知道每个词语都是有关“冬天”的)
(5)学生练习背诵。
2、积累。
(1)指名读。
(2)集体练读。
(3)以各种形式背诵,积累。五、课堂练习1、本节课作业:抄写成语两遍。
3、学生完成
4、当堂反馈。
六、总结提升。
七、下节课预习作业,预习口语交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2、练习口语交际,学习当小导游,教案《苏教国标版12册语文教案 练习一》。
3、学写毛笔字。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1、导入:
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二、布置自学
1、出示自学题:观察第三题(写好钢笔字)中难字。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示儿》。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哪些字较难写。
(5)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掌握“祭、翁”等词的间架结构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老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四、精讲精练本课的精讲点: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启发谈话:如果有客人到你家乡参观旅游,请你做个小导游,你该如何介绍自己的家乡?
(2)指名读题目,明确此次口语交际的要求(用介绍的口吻,语言要亲切,表达要清楚)。
2、指导
(1)教师指导学生准备好说话的内容:家乡有哪些特点?选择哪些方面进行介绍?(可以互相讨论)写好导游词有什么要求?
(2)学生写导游词。(巡视指导)
(3)分组练说各自的.介绍内容。(各组学生对介绍情况互相提出意见,进行交流。)
(4)每组推荐代表上台演讲,师生评议。
3、反馈
(1)指名上台进行口语交际。(师生共同评议演讲者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用介绍的口吻,语言要亲切,表达要清楚)
(2)评议小结。
4、指导:
(1)教师范写,边讲解书写方法。
(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3)学生练写。
5、练习:
(1)学生再次练写,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学生在米字格中练习,教师指导两个字的位置和大小。
6、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五、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出示学生优秀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
2、学生对照自己的毛笔字谈感受。
3、审题:明确本次学写的内容:园、团
六、课堂练习
1、本节课作业:学写毛笔字。
2、学生完成
3、当堂反馈。
六、总结提升七、下节课预习作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卢沟桥烽火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习《出塞》,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豪迈奔放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请同学们一起读题目《出塞》。揭题《出塞》。
二、检查预习情况,介绍作者。
1、师生共同介绍作者:王昌龄(698—756),字少伯,唐代诗人。京兆长安人(今陕西西安人。)他擅长写边塞诗。选择边塞军旅生活作为写诗的`素材。
2、小组讨论预习生字词的情况并汇报。
关——关塞。
但使——只要。
龙城——地名,又称卢龙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一带。
飞将——指汉代名将李广。汉武帝时李广曾任右北平太守。英勇善战,匈奴称他为“飞将军”。
不教——不让,不使。
胡马——胡人的兵马。胡,古代汉民族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度阴山——度,指越过。银山,指阴山山脉,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南部。
三、学习古诗(看视频,屏幕出示《出塞》全文字幕)
(1)自由读:结合课后注释,试着小声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互助学习:在小组里每位同学说说诗句的意思,不懂的地方请同学、老师帮助。
(3)各小组推举一位同学汇报学习情况。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句诗的意思是:还是秦朝的明月和汉朝的边关,到如今多少战士万里长征不见归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如果英雄善战的李将军依然健在,决不会让匈奴的兵马度过阴山的。
四、再读古诗,体会意境及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同学之间互相读。
2、互相交流,谈谈诗中表达的意境和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出塞》是古代乐府中的一首军歌,作者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王昌龄。他的诗作多以当时的边塞军旅生活为素材。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汉代名将李广的缅怀,指责了诗人所处时代守边将领的无能,盼望出现良将,驱逐敌人,保住边疆。诗中充满了对国家安危无限关心的爱国激情。
五、指导朗读
六、背诵古诗
1、自己读一读,试着背一背。
2、同学之间互相背一背。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独立阅读课文,初步了解电脑的功能和用途。
2.使学生掌握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进一步理解电脑如何“管家”,激励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边读边想,理解电脑的用途。
2.学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明白电脑“管家”工作的初步原理。
教学准备:
一台电脑。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审题,检查预习
1.板书课题:《电脑“管家”》。
2.审题:什么叫电脑?为什么叫电脑为“管家”呢?它管什么?怎么管呢?学了这篇说明文,我们就会懂得关于电脑的许多知识。
3.检查预习情况:
①作者重点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从电脑的功能、电脑如何“管家”、电脑的用途这几方面理解。)
②了解学生在预习中掌握了哪些不懂的词句。(模拟、数据、操纵、履行、贮存等。)
③师生讨论部分疑难。(如:终端机、神经中枢和电脑的工作原理等。)
二、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分为几段?
2.引导讨论,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电脑的特点和功能。
第二段(第2—13自然段):电脑如何“管家”。
第三段(第14自然段):电脑真是个忠实可靠的“管家”。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读懂第一段。
①默读,思考:电脑有哪些功能。
②明白“不仅……还……”句式表达的意思。
2.读懂第二段。
①电脑能当“管家”,“我”相信吗?“我”是怎么弄明白的`?自由读第二段,并分组讨论以下四个问题:
A.终端机怎样办理客人的住店手续?
B.餐厅里,客人为什么吃完饭不付钱?
C.终端机和主机是怎样联系的?
D.电脑系统的神经中枢有什么功能?
②集体讨论,理解电脑如何分步“管家”。
3.读懂第三段。
①齐读,理解电脑的“忠实可靠”、“不知疲倦”。
②为什么说电脑是忠实可靠的“管家”?
四、再读课文,概括中心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作者通过写在北京长城饭店的见闻,介绍了电子计算机是怎样帮助这家饭店“管家”的,说明电脑不仅能代人做许多事,而且忠实可靠,不知疲倦。)
2.作者是怎样表达中心的?
五、总结全文,发散思维
1.总结: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2.电脑还可以应用在什么地方?举个例子说一说。(军事、生产、科研、查询、教学、销售……)
〔附〕板书设计:不仅……还……电脑“管家”办理手续结帐洗衣费房费饭费,忠实可靠。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1、练习声旁,通过组词比较形声字
2、词语搭配练习
3、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练习声旁,通过组词比较形近字
教学方法:练习法、朗读法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照样子写一写
1、让学生说出自己组成的字
2、组词
3、延伸:让学生区别每组字
二、词语搭配练习
1、练习课文中的内容
2、延伸:让学生换修饰语。
三.照样子说一说
1.让学生读文中的例句.
2.学生说自己造的句子.
3.教师给学生强调造的句子要把一种事物比做另一种事物.
4.学生互评造的`句子,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
一.自读<塘鹅妈妈>
1.让学生自己认字
2.大声朗读.
3.引导学生下课尝试,闭紧嘴巴,别人怎么诱惑自己都不张嘴的滋味,体会塘鹅**的心情.
二.夸夸我们的妈妈
1.让学生想**的优点.
2.让学生夸夸自己的妈妈。
三.给妈妈过节
1.了解三八节的常识.
2.为妈妈做件事.
3.练习写留言条,写祝词.
语文教案 篇9
【设计理念】
一、创设自由的心灵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实现“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接纳”。遵循《标准》的指引,本节课的设计让学生直面文本,充分读书,积极交流,大胆质疑,谈出自己的感受。
二、教学主线牵引,顺藤摸瓜。
本课教学设计以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为教学的切入点。以“留车、还车”这一条主线展开,让学生找相关段落和语句,畅谈感受,从感受父亲内心的挣扎,理解最终选择还车的原因。
三、由点及面,从细节处引导学生感悟文本。
整个教学注重抓住重点词句去体悟人物内心世界和矛盾心理。引导学生通过“读、划、想、议”的学习方法,质疑、研读、探索、解疑,升华领悟人物品质。并将说话练习贯穿其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在教学的最后,以一段视频和畅谈身边的相同事例来拓展升华,感受诚信的魅力。为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并升华情感,从细节处层层铺垫。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运用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导学生学习在阅读中提出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读书方法。同时结合多读多想多问的读书方法,进一步指导学生读懂课文。
4.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父亲”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理解“父亲”从开始时的犹豫,到最后把汽车还给同事的经过;体会课文中“母亲”说的话的含义。
2.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理解“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
教学准备:
PPT课件、相关视频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揭示课题。
1、师生共同写课题,理解:中彩(中彩票、中奖之意。)
2、创设情境,体会中彩的心情,为后文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理解重点词
1、围绕着这辆车,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拿起课文,自由地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读生词:奔驰 馈赠 疑惑不解 捎信 教诲 拮据 梦寐以求
(教师随机正音)
3、结合文中与生词有关的句子以及写作背景,重点指导:拮据,同时指导朗读相关句子。
4、重点指导生字:寐,通过指导朗读相关句子,引导学生体会父亲渴望得到汽车的心情
三、深入剖析理解父亲面临道德难题时的为难及品质。
1. 初读3—8自然段,思考:中奖中的是一辆汽车,围绕着这辆车,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2.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找到父亲面临的难题
(1)初读课文后,学生针对故事大胆质疑。(如:中了奖,父亲为什么不高兴?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究竟是什么?父亲为什么最终选择了归还汽车?)
(2)引导学生了解父亲面临的难题是:留车还是还车
3. 解析留车的理由
(1)从文中的哪些语句,哪些对父亲的描写里让我们真真正正感受到了这的.确是一个难题?(生默读,标注)
(2)学生找出,并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适时点评。
(3)PPT出示相关的句子,教师小结。
(4)引导学生用关联词说一说父亲留车的理由。
(PPT出示关联词:“因为……所以……”)
4.解析还车的原因
1.默读相关段落,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这辆车能留下来的理由,学生自由谈感受。(学生找到相关句子,师简要板书留车的理由)
2.剖析父亲最终选择还车的原因。
(1)找到故事结局部分,生读:话音刚落,我听到父亲进门的脚步声,接着听到他在拨电话号码,是打给库伯的。第二天,库伯先生派人来把奔驰汽车开走了。
(2)父亲在面临这些难题时想到的一定不仅仅是这些,他还想到了什么?(PPT出示:就算……也不能……)
3.引出母亲说的话,生齐读。(PPT出示: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四、总结升华全文,拓展延伸。
1.生谈自己获得的启示。(母亲说的这句话,再结合中彩那天父亲做出的选择。这件事儿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2.出示新闻视频。(相同事例)
3.生谈自己亲身经历或身边的道德难题。(师简单评价总结)
4.拓展:这样一个道理,对文章中的“我”来说,是当时就明白的吗?当时的我心理是很复杂的,这一点在课文中没有具体地去描述。想想看,当库伯先生派人把车取走的时候,文中的我会有什么表现?想一想回去以后把它写下来。
板书设计:
中彩那天
留车 道德难题 还车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31
语文的教案11-16
【经典】语文教案10-19
语文教案07-21
[精选]语文教案10-27
语文教案[精选]10-30
语文高效教案04-21
有关语文的教案04-03
语文《绝招》教案06-02
(精选)语文教案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