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12 12:56:15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汇编【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汇编【5篇】

语文教案 篇1

  目标:

  1.修改错字,培养学生正确用字的能力

  2积累与大海有关的成语和诗歌

  3了解有关海洋的知识

  重点:积累词语

  教具:课件

  过程:

  一.练

  1.请你以最快的速度“扫雷”

  2.相互交流扫雷的结果

  3改错字练习

  磨砺—磨历 狡猾—狡骨

  4.把下面的'词连一连

  (1)找一找 (2)连一连

  二、日积月累

  1.收集描写大海的词语

  百川东到海 汹涌澎湃 大浪滔天

  刀山火海 海角天涯 福如东海

  三、知识窗。

  1.自由读小故事

  2.课外收集材料展示

  四、大海的特点?

  五、作业:抄写一题

语文教案 篇2

  活动课题:故事晚会

  活动目的

  通过讲故事活动,培养学生当众说话的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同学们说话大方、口齿清楚的好习惯,尽快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提示

  讲故事是一项有益、有趣的活动。在召开故事会之前,要选好故事,最好同学们自己学习编写故事,所编的故事体现连贯性、曲折性和趣味性。

  要讲好故事,必须注意如下几点:

  1、要精心选择故事材料。

  趣味性。讲故事是一种娱乐性活动,因此不能没有趣味。但是,有些故事的"趣味"很庸俗,例如,嘲讽有生理缺陷的人,讥笑天生弱智的人等,乍听起来,觉得有趣,稍加思索,留下的都是苦涩。

  善意性。我国古代把讲故事叫做"说善书",讲故事是为了劝人"行善"。虽然,我们现在不再用"说善书"这种做法,但讲故事的目的.仍然应该是善意的。

  短小性。讲故事不能像作大报告一样长篇大论,也不能像电视连续剧那样。今天讲不完,明天接着讲。故事像"独幕剧",只说一件事,不蔓不枝。

  2、要培养良好的讲故事的心理素质。

  同学们要在故事晚会上面向众多同学讲故事,其心理障碍是"怯场"的心理。一是要增强自信心。二是要排除杂念。

  3、要重视讲故事的技巧。

  控制说话速度。多数同学平时说话有两个偏向,太快,不流畅,这都是讲故事的大忌。因此,同学们要学会控制说话速度。

  交换说话语调。要想绘声绘色地再现故事中人物性格、场景、气氛,必须学会变换说话的语调。

  调节语音量。声音的大小决定于二个方面:一是依据面和听众多少而定;二是依故事情节而定。

  活动步骤

  1、举办班级故事会,交代活动方式及规则。

  故事会以比赛方式进行,可利用课外活动和周末晚会时间开展活动。参赛者由每组选派2-3名选手。

  比赛内容。故事分"必讲"和"选讲"两种。必讲故事源于课本,通过抽签而定,选讲内容,由参赛者自定,时间5分钟为宜。

  2、评分标准。

  总分为200分"必讲"类100分,选讲100分。

  态度大方20分;口齿清楚20分。说话流畅20分;说话速度20分。

  语调变换20分。

  故事结束时,由评委报总分名次,由教师总结,适当进行奖励。

  活动材料

  1、在、、等故事书选取有意义而又生动有趣的故事阅读。

  2、回忆整理平时阅读到或听到的故事。

  1、要求同学们自编故事。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作者写梅花的用意。

  3、通过课文语言材料,体会并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具准备

  挂图、投影片

  三、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去浙江绍兴访问鲁迅先生早年求学的地方——三味书屋。在三味书屋的东北角上有一张鲁迅先生曾经用过的书桌,在书桌上鲁迅曾刻了一个字“早”你们想知道这个“早”字的来历吗?

  2、板书课题:13早

  二、范读课文(听录音)

  听课文录音,提出学习要求:课题“早”指什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自读课文(自学要求):

  1、读准宇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

  2、画出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

  四、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

  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对学生不懂的词语教师作适当讲解。

  五、指导书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二、精读讲解:

  1、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还想知道哪些知识?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1)三味书屋的.陈设(第三自然段):

  ①按方位顺序介绍三味书屋:

  南墙上----匾

  东面正中----画

  画前面----先生座位

  四面----学生书桌

  东北角上----鲁迅用过的一张书桌

  ②出示三味书屋的挂图,请学生说说三味书屋的陈设。

  ③当你看到鲁迅先生用过的书桌时会想到什么呢?而作者看到鲁迅先生用过的书桌又想到了什么?

  (2)鲁迅在桌上刻“早”的原因(第6、7自然段)

  ①自由读

  ②思考:

  鲁迅迟到的原因是什么?

  鲁迅后来迟到过吗?为什么?

  (3)描写梅花的句子(第五自然段)

  出示:迈进后园,蜡梅开得正盛,几乎满树都是花。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梅飘香而送暖,梅花开的时候,正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二十四番花信风,一候是梅花,开得最早。

  a、自由读,想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b、指名说

  c、理解“润泽透明”、“冰清玉洁”、“韵致”等词的意思。

  d、腊梅花美在哪儿?

  e、指导朗读这段话。

  f、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呢?

  三、朗读全文

  四、总结课文

  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按方位顺序,写一段话介绍你的教室或房间。

语文教案 篇4

  1神鸟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认识生字7个,会写生字14个,掌握词语11个。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3、引导学生体会“既??也??”的用法并造句。

  4、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神鸟是怎样一次又一次地从依尔特戈尔可汗那里逃脱的,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从神鸟讲的3个小故事中,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善良愿望表达出来的。

  教学准备:演示文稿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认识生字7个,会写生字14个,掌握词语11个。

  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写作顺序,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结构,理清课文写作顺序。

  一、解题,导入新课

  1、导语: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有许许多多动人的民间传说故事。今天让我们走进内蒙古的山林里,去看看那美丽的“神鸟”,去听听那动人的故事。

  2、齐读课题

  3、揭示课题:“神鸟”“神”是什么意思?

  4、默读课文,神鸟神奇在哪儿呢?为什么称它为神鸟,说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生字

  1、汇报预习生字时有什么困难,同学间互相解决。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如“伶、淙”字的读音;区分多音字的读音。指导学生区分“燥、躁”“婉、碗”等相近字的用法。

  3、自读全文,画出新词,再把词语放到句子中读一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字幕出示新词并出示含有新词的语句。)读词、读语句。

  4、小结:

  指导学生在理解词语意思时要注意把词语放在语言环境中去理解,不要就词解词。有的词语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意思。如“包袱”一词在本文中的意思是“用布包起的包。”而在“我们要放下包袱,轻装前进。”这句话中指思想负担,“抖包袱”又是指相声快书等曲艺中的笑料。因此,在学习中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区别这些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意思,扩大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三、自读全文,理清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看全文有几个故事,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提出不懂的问题,解决简单的问题。

  3、小结:故事中有故事,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法,请在下节课和同学们交流。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积累新的词语

  2、带着课后思考题再次读课文。

  板书设计:

  生字(略)大故事小故事

  多音字(略)狗

  神鸟猫

  乌鸦

  (第二、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2、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3、引导学生体会“既??也??”的用法并造句。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在蒙古族的山林里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它就是——“神鸟”。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吗?

  1、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2、提出不懂的问题。

  3、理清文章结构。

  二、读中感悟,体会情感

  1、指名读1—3自然段。

  (1)神鸟的神奇之处体现在哪儿?

  (2)想象着神鸟聪明伶俐的样子,自己读一读。

  2、默读4—16自然段,出示自学提示:

  3、全班汇报

  步骤一:解决自学提示第1题

  (1)小声读一读第4自然段

  (2)出示

  ①这句话写的是可汗的()活动。

  ②从“非??不可”这组关联词中你看出了什么?

  ③读出这种决心与信心。

  ④说一说这一自然段与下边内容的关系。

  步骤二:解决自学提示第2题

  (1)读相关段落请同学说一说,神鸟是怎样一次又一次逃脱的?

  (2)为什么神鸟能一次又一次地逃脱?

  要点:①两人有约定

  出示:

  A、自读语句,“既??也”这组关联词前后的意思有什么关系?

  B、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C、用“既??也”说一句话。

  ②故事中猫、狗、乌鸦被猎杀令人同情

  ③可汗富有同情心,被打动,叹了气,违背了约定

  步骤三:解决自学提示第3题

  (1)分别读3个小故事,画出故事中的人物、动物。

  出示:

  (2)请你谈谈对他们的看法?

  (3)为什么好人也会办错事?

  步骤四:解决自学提示第4题

  (1)表达的情感

  ①表达了对聪明伶俐的神鸟的喜爱之情。

  ②表达了对狗、猫、乌鸦忠于职守,勇于救人的品质的赞美之情。

  ③表达了对可汗富有同情心、善良之心的赞扬。

  以上内容就是文章要表达的美好心愿。

  (2)是怎么表达的

  通过故事情节的起伏变化,通过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来表达的。

  4、学习课文第17自然段

  (1)指名读第17自然段

  (2)可汗说“确实没办法捉它回家了”与课文开头中哪句话完全不同?为什么这么说?

  (3)能结合全文说说神鸟聪明在哪儿吗?

  回读课文,概括回答

  要点;①人们捉不到它②捉到后与人们的约定③用惨遭错杀的故事打动人心,使人违背约定④知道有同情心的人都会被打动,一定会叹息。

  三、总结全文,深化理解

  1、读了这个故事后,你受到什么教育?

  2、你怎么评价课文中的各种人物、动物?

  归纳板书:

  狗

  可汗捉神鸟讲猫

  乌鸦

  善良聪明忠于职守

  同情心智慧勇于救人

  3、总结:

  神鸟以其聪明才智,使得可汗不得不打消了捉它的念头。这是贯穿全文的大故事。而神鸟讲的3个小故事却是课文真正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种表达方式是我们应该学习借鉴的。

  4、请你向文中的人物说一句话。或赞美,或批评,或劝诫。

  四、布置作业:

  1、完成造句

  2、积累词语

  3、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4、小练笔:选择课文中的一个人物或动物进行评价。以ⅹⅹ我想对你说为题或自拟题目。

  3、冬不拉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5、16自然段。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认识6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掌握11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

语文教案 篇5

  《致大海》是俄国浪漫主义诗人普希金的一首政治抒情诗,那么大家知道高一语文《致大海》教案要如何写呢?下面来看看!

  设计思想

  采用比较教学的方法教学本课

  教学重点

  理解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理清诗歌的抒情思路

  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

  教学手段

  讨论

  教学过程

  一、明确要求:

  1.教师可把学生分为5-7人为一组的若干小组,协调分工:朗诵讨论,记录(有专人)

  2.每个同学要有自己的体会,并能表达出来(1-2分钟)

  3.从主题、内容、写法、情感等角度进行比较

  4.教师巡查、指导,注意倾听学生们发言,给予适当启发诱导,充分肯定

  5.讨论情况记入平时成绩

  二、明确讨论题目

  普希金的《致大海》是借大海的形象抒发诗人对自由的热烈追求,意象虽不多样,但却负载着作者沉重热烈的情感,应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充分讨论理解诗歌中能突出表现大海特点的语句,并体会其中寄托着的作者的情感,明晰诗人的抒情思路。

  舒婷的《致大海》是诗人把大海作为一面镜子来表现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理解。

  两首诗在题材上有相同之处,都是诗人借相同的意象(大海)来表情达意的作品。这就成为了比较教学的基础。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比较两首诗的异同点。

  三、学生讨论

  四、讨论发言

  明确:大海常被世人寄予感情,表达诗人的思想,传达诗人的心意,此课比较阅读普希金和舒婷的作品。

  先分析一下二者的结构:

  普希金诗

  舒婷的诗:

  联想—人们对大海的一席感触

  回忆—儿时的生活

  思考—引入对现实之思考

  抒情—积极向上,热情洋溢。

  意象及意象的象征意义:

  普把大海人格化,大海是自由的象征。作者直接同大海对话,给人一种亲切感。普的大海自由奔放,任性不羁,它是天使头上的光环,闪闪发光,不染纤尘。这是完美的海,梦中的海。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赞美及憧憬。但现实使他伤心,他虽失望但不绝望,他要把大海永记心中,把自由传播到四面八方。

  舒所表达的是对生活的感悟,“大海——变幻的生活,生活——汹涌的海洋”。她的大海不是完美的化身,而是变幻的生活。大海有涨有落,有风暴,有平静;它多变,并不完美,但它真实。望着大海起起伏伏,就像在观望生活的戏——有悲有喜,包罗万象。感受着大海的宽广与静寂,就像在感受自己。大海是社会,是生活,是朋友,是自己的心。舒婷自己则像海燕一样,坚强地在生活风浪中自由飞翔,对生活充满了自信,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表现手法及修辞:

  普采用直抒胸意的表现手法。他所表现出的情感悲壮豪放。诗中多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如将“波光”写作“容光”,将海浪声声化为“怨诉”,“呼唤”,“回音”,使海更加人性化,便于作者与海对话,使海更像诗人的挚友,表达了作者对海——自由的热爱之情。

  舒采用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她的大海是对生活细腻的观察,海边的每一种风景都是生活的真实写照。诗人将自己对生活的诠释融入对大海的描写当中。诗中多处运用了排比,反复。

  写作背景及写作目的:

  普希金是杰出的俄国民族诗人,19世纪积极浪漫文学代表,是自由战士。他一生向往自由,却被沙皇流放远方,加上拜伦的去世,普希金心情郁闷。他要借大海赞颂自由!

  舒婷是朦胧派的代表诗人,她以大海写出对生活的感悟,启发人们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附录:

  致 大 海

  舒婷

  大海的日出

  引起多少英雄由衷的赞叹

  大海的夕阳

  招惹多少诗人温柔的怀想

  多少支在峭壁上唱出的歌曲

  还由海风日夜

  日夜地呢喃

  多少行在沙滩上留下的足迹

  多少次向天边扬起的风帆

  都被海涛秘密

  秘密地埋葬

  有过咒骂,有过悲伤

  有过赞美,有过荣光

  大海——变幻的生活

  生活——汹涌的海洋

  哪儿是儿时挖掘的穴

  哪里有初恋并肩的踪影

  呵,大海

  就算你的波涛

  能把记忆涤平

  还有些贝壳

  撒在山坡上

  如夏夜的星

  也许漩涡眨着危险的眼

  也许暴风张开贪婪的口

  呵,生活

  固然你已断送

  无数纯洁的梦

  也还有些勇敢的人

  如暴风雨中

  疾飞的海燕

  傍晚的海岸夜一样冷静

  冷夜的山岩死一般严峻

  从海岸的山岩

  多么寂寞我的影

  从黄昏到夜阑

  多么骄傲我的心

  “自由的元素”呵

  任你是佯装的咆哮

  任你是虚伪的平静

  任你掠走过去的一切

  一切的过去——

  这个世界

  有沉沦的痛苦

  也有苏醒的欢欣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的教案03-31

语文小学教案01-03

语文园地教案12-16

语文优秀教案02-04

《语文园地》教案02-21

语文识字教案02-22

语文树教案12-05

语文《草原》教案03-01

(精选)语文教案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