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调研报告>《医院调研报告材料

医院调研报告材料

时间:2023-11-05 08:50:29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医院调研报告材料

  在现实生活中,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医院调研报告材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医院调研报告材料

医院调研报告材料1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城乡群众最为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为破解这个难题,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切实减轻广大群众医疗负担,特别是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现就如何解决当前“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看病难、看病贵的成因分析

  近年来,县乡政府及相关部门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质量为目标,加大投入、深化改革,配备基本医疗设备,加强人员培训,有效地改善了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条件,全县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有了很大发展,但与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群众反映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导致“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成因分析如下:

  1、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卫生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据有关资料分析,中国用2%的世界卫生资源解决了22%世界人口的医疗卫生问题,中国人的健康状况超过同等发达水平的其他国家的同时,也表明了中国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的严重不足,而且优质资源少。1995年以来,中国政府的卫生和教育预算年均增长为14.2%,而同期政府收入年均增长是17.5%;在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的总收入中,药品收入占42.4%,医疗收入占53.5%,财政补助占4%。这表明社会投资没有与政府的财政收入保持同步增长,公共支出体系改革严重滞后,老百姓以有限的收入被动地支撑着迅速膨胀、高度市场化、国际化的医疗卫生服务,使“看病贵”成为严重的社会不稳定的诱因。

  2、医疗资源分布失衡或不足,医疗服务的社会公平性差。目前我县二甲以上医院只县医院一家,优良卫生资源大多集中在这所医院,农村和边远山区缺医少药现象仍然存在,设备落后,技术缺乏,特别是红河、原黑梁河部分村舍卫生所仍然依靠血压计、体温计、听诊器“老三件”看病,农民甚至无法享受到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全县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仍很短缺,人员结构失调,人才断档严重,乡镇卫生院有的先进设备无专业技术人员操作或技术不精,导致先进的设备利用率或诊断准确率不高,城乡居民就诊流向进一步向上级医院集中。不合理的病人流向,一方面使基层医疗机构的资源利用率和技术水平下降,另一方面也使大医院的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大医院人满为患,也是造成“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

  3、国家政策调整或新的行业规,增加了病人的医疗负担。政府把医疗机构推向市场,拨款越来越少,甚至断奶。医院要发展,成本最终必然转移到患者身上。国家取消公费医疗,推行医保制度,减轻了单位的.负担,却无疑增加了患者个人的负担。医生为了适应医疗事故处理中“举证倒置”规定,不得不要求患者作更全面的检查,也加大了患者的医疗费用。

  4、社会分配不均,贫富差距过大。据有关资料反映,城乡贫困人口的贫困原因1/4~1/3与疾病直接相关,疾病加重了社会贫富分化,加重了百姓对疾病风险的恐惧心理,使“看病贵”易于产生共鸣,成为社会挥之不去的阴霾。

  5、医疗卫生是高科技、高风险、高成本行业,医疗卫生费用在一定幅度的增长是不可避免的。诊治疾病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医学研究的过程,具有探索性。对人体的研究,对疾病的治疗,无疑是高风险状态下的高科技行为。在医疗活动中,花了很多钱却达不到预期效果的情况也是常有的。由于非业人士对此缺乏认识,很容易因为对治疗效果的不满意而产生或夸大“看病难看病贵”的情绪。

  6、人口老龄化,疾病谱慢性化,医疗的难度和成本加大。中国在20xx年就进入了老龄化国家。资料显示,我国有限的卫生资源80%用于了老年人,这其中的80%又用于了急危重症病人。调查显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所引起的死亡已占人口死亡数的2/3。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的结果是大大增加了医药费用负担。

  7、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随着经济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的健康观念逐渐增强,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更多、更高。病人一味追求名院、名科、名医,小病也往大医院跑,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基层医疗机构卫生资源的浪费、大医院看病难的现象。

  8、医疗机构市场主导,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我国医院目前基本上属于市场主导型。在医院的总收入中,药品收入约占48%,医疗收入约占47%,而财政拨款仅占5%左右。由于财政补贴不足,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偏低,药品收入成为医院的主要经济来源。

  9、药品和卫生材料价格虚高,加重了“看病贵”的程度。药品和卫生材料虽然实行了招标采购,但由于定价机制不合理,厂商仍然有很大的操作空间。药品和卫生材料价格虚高加重了“看病贵”的程度而已。

  二、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救助体系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1、加大政府对卫生的投入力度,对农村特困群众实行医疗救助,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2、进一步在全县围开展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全面提高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的综合服务能力。

  3、继续开展好农村巡回医疗义诊和卫生下乡工作,送医送药上门服务,方便群众就医。

  4、开展“残疾儿童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和“呵护蓓蕾行动”,为城乡特困家庭儿童提供医疗救助、

  建立城乡惠民医疗体系和“平价医院”

  1、全县公立医疗机构均设为惠民医院,经县民政局核定的城乡特困群众,可持证在惠民医院就医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2、政府举办的部分公立医院建立“平价医院”或“平价病房”,主要为参加合作医疗农民、城市下岗职工、低保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及老人、儿童服务。

  3、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预防、医疗、妇幼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职能。

  4、严格执行所有医疗机构的门诊处方实行“一单通”,病人凭处方可自愿选择医疗机构或药店按规定购药。

  加强公共卫生工作,提高疾病防控水平

  1、进一步完善城乡公共卫生体系,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公共卫生服务。

  2、加强卫生执法监督工作,大力保障食品卫生、学校卫生、环境卫生、职业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

  3、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力度和广大群众的防病和保健意识。

  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

  1、医疗机构必须公示医疗服务收费的项目、标准。

  2、严格控制药品收入占医疗业务总收入的比例。

  3、根据我县经济发展水平,核定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的收支,控制医疗单位工资总额。

  加强行业作风建设

  1、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严格执行“五不准”规定。

  2、医疗机构要进一步改进服务流程,简化环节、合理布局,提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增进医患沟通,转变服务作风,注重诚信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建立、完善医患沟通制度;建立、完善病人投诉处理制度,公布投诉,及时受理、处理病人投诉。

医院调研报告材料2

  医“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城乡群众最为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为破解这个难题,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切实减轻广大群众医疗负担,特别是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现就如何解决当前“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看病难、看病贵的成因分析

  近年来,县乡政府及相关部门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质量为目标,加大投入、深化改革,配备基本医疗设备,加强人员培训,有效地改善了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条件,全县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有了很大发展,但与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群众反映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导致“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成因分析如下:

  1、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卫生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据有关资料分析,中国用2%的世界卫生资源解决了22%世界人口的医疗卫生问题,中国人的健康状况超过同等发达水平的其他国家的同时,也表明了中国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的严重不足,而且优质资源少。1995年以来,中国政府的卫生和教育预算年均增长为14.2%,而同期政府收入年均增长是17.5%;在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的总收入中,药品收入占42.4%,医疗收入占53.5%,财政补助占4%。这表明社会投资没有与政府的财政收入保持同步增长,公共支出体系改革严重滞后,老百姓以有限的收入被动地支撑着迅速膨胀、高度市场化、国际化的医疗卫生服务,使“看病贵”成为严重的社会不稳定的诱因。

  2、医疗资源分布失衡或不足,医疗服务的社会公平性差。目前我县二甲以上医院只县医院一家,优良卫生资源大多集中在这所医院,农村和边远山区缺医少药现象仍然存在,设备落后,技术缺乏,特别是红河、原黑梁河部分村舍卫生所仍然依靠血压计、体温计、听诊器“老三件”看病,农民甚至无法享受到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全县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仍很短缺,人员结构失调,人才断档严重,乡镇卫生院有的先进设备无专业技术人员操作或技术不精,导致先进的设备利用率或诊断准确率不高,城乡居民就诊流向进一步向上级医院集中。不合理的病人流向,一方面使基层医疗机构的资源利用率和技术水平下降,另一方面也使大医院的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大医院人满为患,也是造成“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

  3、国家政策调整或新的'行业规,增加了病人的医疗负担。政府把医疗机构推向市场,拨款越来越少,甚至断奶。医院要发展,成本最终必然转移到患者身上。国家取消公费医疗,推行医保制度,减轻了单位的负担,却无疑增加了患者个人的负担。医生为了适应医疗事故处理中“举证倒置”规定,不得不要求患者作更全面的检查,也加大了患者的医疗费用。

  4、社会分配不均,贫富差距过大。据有关资料反映,城乡贫困人口的贫困原因1/4~1/3与疾病直接相关,疾病加重了社会贫富分化,加重了百姓对疾病风险的恐惧心理,使“看病贵”易于产生共鸣,成为社会挥之不去的阴霾。

  5、医疗卫生是高科技、高风险、高成本行业,医疗卫生费用在一定幅度的增长是不可避免的。诊治疾病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医学研究的过程,具有探索性。对人体的研究,对疾病的治疗,无疑是高风险状态下的高科技行为。在医疗活动中,花了很多钱却达不到预期效果的情况也是常有的。由于非业人士对此缺乏认识,很容易因为对治疗效果的不满意而产生或夸大“看病难看病贵”的情绪。

  6、人口老龄化,疾病谱慢性化,医疗的难度和成本加大。中国在20xx年就进入了老龄化国家。资料显示,我国有限的卫生资源80%用于了老年人,这其中的80%又用于了急危重症病人。调查显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所引起的死亡已占人口死亡数的2/3。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的结果是大大增加了医药费用负担。

  7、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随着经济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的健康观念逐渐增强,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更多、更高。病人一味追求名院、名科、名医,小病也往大医院跑,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基层医疗机构卫生资源的浪费、大医院看病难的现象。

  8、医疗机构市场主导,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我国医院目前基本上属于市场主导型。在医院的总收入中,药品收入约占48%,医疗收入约占47%,而财政拨款仅占5%左右。由于财政补贴不足,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偏低,药品收入成为医院的主要经济来源。

  9、药品和卫生材料价格虚高,加重了“看病贵”的程度。药品和卫生材料虽然实行了招标采购,但由于定价机制不合理,厂商仍然有很大的操作空间。药品和卫生材料价格虚高加重了“看病贵”的程度而已。

  二、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救助体系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1、加大政府对卫生的投入力度,对农村特困群众实行医疗救助,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2、进一步在全县围开展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全面提高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的综合服务能力。

  3、继续开展好农村巡回医疗义诊和卫生下乡工作,送医送药上门服务,方便群众就医。

  4、开展“残疾儿童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和“呵护蓓蕾行动”,为城乡特困家庭儿童提供医疗救助。

  建立城乡惠民医疗体系和“平价医院”

  1、全县公立医疗机构均设为惠民医院,经县民政局核定的城乡特困群众,可持证在惠民医院就医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2、政府举办的部分公立医院建立“平价医院”或“平价病房”,主要为参加合作医疗农民、城市下岗职工、低保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及老人、儿童服务。

  3、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预防、医疗、妇幼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职能。

  4、严格执行所有医疗机构的门诊处方实行“一单通”,病人凭处方可自愿选择医疗机构或药店按规定购药。加强公共卫生工作,提高疾病防控水平

  1、进一步完善城乡公共卫生体系,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公共卫生服务。

  2、加强卫生执法监督工作,大力保障食品卫生、学校卫生、环境卫生、职业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

  3、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力度和广大群众的防病和保健意识。

  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

  1、医疗机构必须公示医疗服务收费的项目、标准。

  2、严格控制药品收入占医疗业务总收入的比例。

  3、根据我县经济发展水平,核定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的收支,控制医疗单位工资总额。

  加强行业作风建设

  1、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标准”规定。

  2、医疗机构要进一步改进服务流程,简化环节、合理布局,提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增进医患沟通,转变服务作风,注重诚信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建立、完善医患沟通制度;建立、完善病人投诉处理制度,公布投诉,及时受理、处理病人投诉。

【医院调研报告材料】相关文章:

医院调研报告范文07-29

材料行业调研报告05-18

装饰材料调研报告05-06

装饰材料调研报告09-20

医院市人大调研汇报材料09-22

材料市场调研报告05-06

家具材料调研报告07-06

医院党建工作调研报告05-06

水暖材料市场调研报告05-18

建筑材料调研报告范文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