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员工汇报材料范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很多时候都离不开汇报,汇报通常是指向上级报告工作所完成的书面报告,那么,汇报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员工汇报材料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员工汇报材料范文1
按照“扎实推进、注重实效、创新方式、规范管理、整体提升”的思路,注重在建立民生工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让民生工程发挥持久效益。
(一)落实调度协调机制,以坚强的组织领导民生。紧紧围绕“抓民生、构和谐、注实效、促发展”这条主线,立足于抓早、抓细、抓实、抓好、抓紧,提前谋划开局,提前准备方案,提前实施项目,强化分工情况,及时调整和充实民生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明确工作职责,完善责任分工,落实联系制度,建立过错追究制度等,提高民生工程在全县的目标责任考核比重,以良好的机制强力推进各项工程顺利实施。
(二)强化财政投入机制,以足额的资金保障民生。切实发挥政府投入主导作用,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不断加大民生工程资金筹集力度,把资金投放的重点放在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上镇民生工程汇报材料事迹材料。认真编制“民生预算”,对民生项目县级配套资金足额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做到不留缺口。建立民生工程资金快速拨付、应急预拨机制,采取专户储存、专账核算、专人管理方式,不断完善资金监督管理措施,强化民生工程资金监管。
(三)完善监督考核机制,以严格的督查推进民生。进一步建立完善民生督查考核机制,加大对民生工程进展情况、实施效果、推进措施、群众满意等组织开展督查考核力度,把民生工程实效与群众评价相结合,与工作问责相结合,将民生工程工作纳入到干部政绩和机关效能考核体系之中,实行“一票否决”制。加强对重点项目跟踪问效工作,及时给予通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做到建一处、成一处、群众受益一处。
(四)创新后续管护机制,以有效的管理做实民生。进一步规范工程使用,严格管理,把工程管理做细、做精,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工程建后管养工作,做到“四个落实”,即落实项目负责人、落实管理经费、落实管护制度、落实群众评价。强化工程后期管理和维护,对建成的民生工程项目,深入开展民生项目延伸服务,根据民生工程实施内涵,着力提高建成项目的使用率,使民生工程发挥最大效益,做到受益对象满意。
(五)加强政策宣传机制,以多样的形式宣传民生
结合文化下乡、电影下乡、体育下乡,研究民生工程宣传新方式,从宣传内容、形式和时效上加以规范,在深入开展好原“十个一”宣传活动的基础上,努力打好“三张牌”,即:在每个乡镇和村设立固定民生工程宣传公示栏,在每个项目点安装民生工程永久性标识牌,在城乡主要街道及人口密集地方装置醒目的`大型民生工程宣传标语牌。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广泛宣传民生工程政策,扩大民生工程的社会影响力。
(六)扩大民生改善机制,以扎实的工作服务民生。以省市安排的民生工程项目为抓手,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不断加大民生改善力度。持续扩大城乡就业,努力实现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加大资金投入,努力大幅提升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面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力促人民物质生活质量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加快制度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使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努力打造生态宜居、兴业富民、环境优美、文明和谐新涡阳。
员工汇报材料范文2
一、基本征管情况
该科基本征管情况如下:负责新区旺庄街道、太湖国际科技园内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管理。至12月底共征管纳税户数2553户,其中企业1836户,个体工商户717户,包括非正常户95户。税种认定情况增值税纳税人2458户,其中一般纳税人1261户(辅导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51户,暂认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30户),小规模纳税人扣除个体户为617户。纯所得税企业234户。一般纳税人小规模所得税认定企业一般纳税人小规模所得税认定企业。
旺庄428162204476413473518
太科园2682368271919186
该科有正式干部8名,正副科长各1名,平均年龄41.25岁,低于区局平均年龄2岁左右。主副岗各3名,4个工作小组。
二、工作量数据统计
根据总局和省局税收管理员工作规范的要求,税收管理员的工作主要分为五类:日常管理,如催报催缴、注销清理、漏征漏管户清查、非正常户认定、日常巡查、政策辅导等;调查管理,包括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调查,暂认定(辅导期)满正式认定,发票扩量、扩版调查,所得税征收方式调整调查,减免税认定调查,受托协查,人民来信等;纳税评估,分复审评估、行业评估、专项评估、重点税源户评估、科内选案评估等类型;上级布置的阶段性、突击性任务,如四项核查,税务登记证换证,ctais升级、增值税抵扣凭证稽核系统上线、一机多票升级;其他税源管理工作和行政性工作。
1、月度工作量统计表(见下表)
征管质量指标:增值税申报率保持在99%以上,所得税申报率保持在98%以上,增值税、所得税准期入库率平均保持在90%左右,保持月月无欠税。
2、工作量结构
根据7-12月份六个月工作量的统计数据、绩效考核记录和税收管理员的工作台账制成下表: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纳税评估和各级交办的工作月份间波动较大,纳税评估占工作总量比重在8%-40%之间,各级交办任务占工作总量比重在12%-40%之间;日常管理和调查管理工作量则相对稳定,两者合计占工作总量45%-50%之间。以五类工作在7-12月的工作量平均值制成下表“税收管理员工作量结构分布图”。
三、工作量统计反映的特征分析及对税源管理的影响
(一)税收管理责任区人少事多的矛盾依然突出,税收管理员处于满负荷运转中。该科人均管户约250户(不含个体工商),其中一般纳税人175户。如果严格按照税务责任区6大类工作内容估算,实际需要的工作日与目前干部可提供的工作日之间,存在相当缺口。从统计的六个月工作值可以看出,仅仅各项日常管理和各类调查工作,就占用责任区两个管理员1/2弱的工作量。其中程序化的事务性工作占用较多精力。如新办商贸企业预认定一般纳税人要调查,6个月辅导期满正式认定时要再次调查,申请发票扩量、扩版还要调查。每个税收管理员每月仅仅与纳税人的工作电话,包括通知、询问、答疑等,就有300个之多。此外,税收管理员还要完成各级布置的突击性工作、区局和科内安排的纳税评估任务和其他各项工作。因此,责任区管理工作处在要求高、压力大、矛盾多的忙、繁、难之中,税收管理员始终处于满负荷运转的紧张状态。而干部年龄结构日趋老化。目前该科除正副2位科长在40岁以下外,40-45岁之间的干部有3人,45—50岁2人,50岁以上1人。可调配的人力资源空间更少(整个区局整体情况亦如此)。按照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管理手段,在岗税务干部的所面临的工作压力将很快达到临界点,很难再承受更繁杂艰巨的任务。
(二)阶段性、突击性工作任务占总工作量比重较高,对日常工作产生“放大效应”和“挤兑效应”。从统计数据来看,各级布置的阶段性、突击性工作平均占用1/5强的工作量,即每月5个工作日,个别月份工作量超过1/3。基层每月要完成的阶段性和突击性工作,在工作性质、内容上不尽相同,月度之间工作量也不均衡,呈现出“阶段工作不间断、突击工作日常化”的特点。而且由于这类工作任务采取逐级转办、批量集中下达的形式,到达基层时减去传达中的时间损耗,留给基层实际处理的时间并不多,对日常工作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挤兑效应”和“放大效应”。以去年下半年税务登记证换证工作为例,面广量大,工作繁重,工作周期长,从宣传发动、通知领表,到审表签章、清分移交,再到机内审核、证件打印,跨越了8、9、10三个月。根据笔者的测算,完成1450户企业换证工作至少需要100个工作日。单以机内审核一项工作为例,以每户3分钟、人均250户计算,需要12.5个小时,即一个干部不停顿连续工作2个工作日才能完成。由此,一些日常工作只能让位于换证工作,产生了挤兑效应,这种影响在9月份特别明显。正常情况月均纳税评估在35户左右,而9月只完成20户,减少40%,科内自主选案只能移至次月。所谓“放大效应”,是指一项工作的实施,客观上可能会引起其他关联工作的增加,或因任务的逐级下达,时限逐级压缩,实际工作压力往往大于理论计算值,工作量呈“放大”表现。如换证工作与注销清理相结合,带来注销工作增加,9月份完成注销清理24户数,比前两个月之和还多。再如省局布置的“四项核查”工作和假运输发票查处,都要求在比较紧张的时限内集中完成一批调查核实任务,很难查深、查透,干部也感觉很疲劳。为了完成各级布置的阶段性、突击性工作任务,基层干部往往只能顾此失彼,正常的税收工作受到冲击,日常巡查等工作不能按时开展,或流于表面性的应付工作,难以体现精细化管理的初衷。此外,税收管理员自主安排时间不足,处在疲于应付、忙于应急的状态中,无法腾出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分析、研究解决税收工作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长期来看会对税收征管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产生不利影响。
(三)、税收征管工作平台、申报模式的调整所产生的“适应性成本”,需要一段时间逐步消解。下半年我局在税收征管平台、管理模式等方面有进行了几项大的调整,升级ctais系统、启用增值税抵扣凭证稽核系统、推行新“一窗式”申报方式以及“一机多票”升级等,这几个“大动作”涉及征管工作全局,直接影响了税收管理员日常工作和纳税人办税事务的效率,产生了大量的“适应性成本”。在内部,要对税收管理员进行操作培训,有一个从不熟悉到熟悉的过程,起始阶段因为不熟悉、误操作都可能会带来效率损失。同时,涉及到纳税人办税事务的,必须利用各种渠道、手段去宣传、解释;在外部,增加了纳税人的遵从成本,比如ctais系统升级后银税信息不符、不同步等带来电子扣款的困难,申报方式改变给纳税人带来诸多不便等等,可能会增加征纳双方的不和谐因素,导致短期内工作量的`增加。如果“适应性成本”持续产生或成本过大,会对基层征管工作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目前,工作负荷加重挤占了干部学习培训时间,导致工学矛盾突出,干部无法静下心来钻研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技能。随着管理的高要求、工作的高标准、执法的高风险,税收管理员普遍感觉基层工作越来越难,压力越来越大,工作中变数越来越多,少数干部产生了“厌战”心理和畏难情绪。
四、思考及建议
1、在现有人力资源供给结构下,需要辩证理解科学化与精细化的关系。在国税基层征管的资源配置中,人力资源目前是最大的约束供给。包括总量与结构两个方面的约束,使得基层对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的操作需要做辩证的分析。对于基层征管一线而言,落实科学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之一是要对所有工作内容和环节进行科学的宏观分析、理性判断其在整个税收管理链条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管理成本与管理效益的分析,进而分清轻急缓重,区分重点一般。特别是要创造条件让基层税收管理员的主要精力放在抓重点工作、抓关键环节上,要谨防管理的精细化异化成事无俱细的管理繁琐化,陷入细节至上的误区。
2、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需要机关与基层的良性互动。基层税收管理员作为税收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工作任务的最终承担者和直接面对纳税人的管理者,集压力、矛盾于一身。任何前置环节的疏忽、纰漏所隐含的问题和矛盾,都会在税收管理员这一工作环节呈倍数效应放大。因此,机关要加强工作研究和业务指导,各职能部门要紧密配合,协调一致,从“为基层服务,向基层倾斜”的角度出发,整合优化各类资源,切实减轻基层工作压力和负担。要完善机关与基层的情况通告、信息反馈、应急协调机制,畅通信息的传递、交流,加强各部门、各环节的衔接与配合,为税收管理员的精细化执行提供有力保障。
3、信息和网络技术应用要适应现有人力资源状况。目前,税收管理员每天要采集、审核、分析大量数据,如何在庞杂的数据库中查找到有价值的信息,如何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加工、处理,是税收管理员面临的难题,也是时间精力损耗较大的工作内容。在数据高度集中的条件之下,要下大力气提高数据的加工、处理能力,在确保信息准确的基础上实现各类数据和指标的自动过滤、清分、计算、审核。待条件成熟,开发直接面向基层一线税收管理员,操作简便、直观的集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预警为一体的税源监控管理平台,实现税收管理员只要通过简单快捷的操作,就可以获取自己所需管理信息的目标。在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控制涉税事项审批流程中要倡导价值链意识,如无价值提升不应增加审批环节。同时要大力增强税收管理员的信息化素质,熟练掌握电脑操作技能,提高对征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
4、对现有人力资源存量实施分类管理,实现结构优化。发挥后备干部和骨干力量的示范效应,加强团队建设,带动周围的一批人;完善主辅岗工作制度,明确主辅岗的职责分工,主岗侧重重点户管理,辅岗侧重事务性工作,加强两者协作配合,既要发挥主岗人员的主导作用,又要兼顾辅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实现效率的最大化;加快对35周岁以下年轻同志的培养,通过多压担子、多岗位锻炼,帮助他们早日成长为骨干力量。
【员工汇报材料】相关文章:
员工食堂管理先进汇报材料03-20
党员汇报材料_党员汇报材料范文09-26
群安员工作汇报材料09-22
汇报材料怎么写_汇报发言材料范文09-29
德育联查汇报材料汇报03-20
材料企业材料企业汇报09-22
环保汇报材料04-20
德育汇报材料03-20
汇报材料格式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