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财务体制创新管理
财务体制创新管理1
经济结构的转型,国际间竞争的曰工益加剧,传统的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面对新趋势,作为企业管理核心的财务管理,传统的管理方式很难满足当前企业的需求。管理会计作为一种以经营管理会计为特点的内部会计,有助于推动传统的财务会计工作向综合营运管理、理财投资等方向的转变,对于提升企业价值、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由于管理会计的应用在我国起步较晚,缺乏管理会计应用意识,企业的自身治理结构与管理会计的要求不相符,管理会计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支撑,理论与方法相脱节。面对这些内外部环境的约束,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迫在眉睫。而构建管理会计体系的基础是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理论基础与高水平的操作能力的高端管理会计人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端会计人才的培养机制和管理体制不断健全,在我国会计理论的发展和企业高端会计人才的培养方面一直走在前列。高端管理会计人才是新形势下我国对会计人才新的需求,所以,在传统会计转型的趋势下,我国当前高端会计人才培养方式和管理体制也应该与时俱进,根据构建管理会计体系的新需要,立足于企事业单位对于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寻找自身培养体制与管理机制的不足,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创新。
一、新形势下对于管理会计人才的要求
管理会计的核心工作就是通过财务数据与非财务信息的综合分析,实现良好而高效的财务管理,促进企业绩效评估和战略管理。所以,管理会计人员需要具有宏观的全局视角、明确的战略定位、明确的风险管理以及精准的预算管理能力四种职业素养。
(-)宏观的全局视角企业的组织构架、权责分配、管理流程等都会影响到企业的整体运作和良性发展。如果组织构架不合理,企业整体运作效率就会降低;企业权责分配不明晰,就不利于企业内部控制,带来较大的管理风险;而一个企业管理流程的缺位,很可能造成产品的开发与推广周期过长,不利于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缺乏方向感,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最终这一系列问题导致企业的绩效水平比较差,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然而,这些问题都与管理会计息息相关。因此,这就需要管理会计人才不能仅仅拘泥于财务这一微观方面,而应该具备全局视角,立足于企业的组织构架、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管理,企业文化等多个方面,综合财务数据与非财务信息,对企业运营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思考、分析,找出企业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而各个击破,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绩效水平。
(二)明确的战略市场定位企业如果要提高效益,就要对市场有准确的把握。所谓明确的战略定位,就是在逐渐扩大的产业链上,结合自身的优势找到特定的生产或服务对象。并根据此目标结合企业的现实情况,通过修正和调整,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和整体价值。而管理会计就是将企业运营、财务、人力等多个方面集结起来,统筹管理。通过对自身优劣势评价和企业外部环境的敏感洞察,做好明确的战略定位和战略决策。对于管理会计人才而言,综合运用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仅仅只是管理会计工作的基础阶段。作为高端管理会计人才,还要具备系统性的管理思维,从财务视角综合分析企业的内外部环境,为企业既定的战略目标提供相关建议;并在灵活的信息分析基础上,提高战略决策的能力。
(三)全面的风险能力企业在设定战略目标、紧抓市场机遇的同时,风险就会紧随其后。而良好的风险管理则有助于提高企业风险识别与机会发现的能力,促进企业资源配置的优化。近几年,国内外的政府部门和企业,许多由于风险管理不善,而陷入危机。因此,风险管控对于当前的企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在经济快速增长的今天,许多企业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抓住机遇上而忽视了如何去控制风险,为企业经营埋下隐患。管理会计是服务于企业现代管理的,所以企业要运用管理会计进行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而对于高端管理会计人才来讲,进行企业管理,就必须要具有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
(四)精准的预算管理能力预算管理是管理会计的核心工作之一。它可以通过对战略的层层细分,明确企业的运营方向,面对外部环境变化时,围绕战略目标做出相应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部门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创造价值;此外,预算管理可以通过全方位的监控体系,有效检查财务资源的使用状况和企业的运营情况,进而不断优化内控体系,强化风险管理。因此,作为高端管理会计人才一定要具备精准的预算管理能力,以预算管理为工具,紧扣企业战略目标和风险管控,不断为企业创造价值。
二、我国当前高端管理会计人才现状分
(一)高端管理会计人才供需不协调由于管理会计的发展和运用在我国刚刚兴起,管理会计在实务界和理论界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对于高端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根本无法满足当今的需求。据统计,当前我国管理会计人才缺口已经达到300万人次。我国目前的财务会计人才队伍已经超过1400万人,其中85%的财务人才担任财务会计的相关职位,但80%以上的时间都是从事传统的财务会计工作,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会计。从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大部分企业需要管理会计人才但很难找116《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会计类核心期刊到具备专业能力的高端管理会计人才,而那些具有相应能力的人才又很少从事相关职业。管理会计人才供需矛盾十分严重。
(二)高端会计人才职能转变滞缓我国从事传统财务会计的人员占到企业财务人员的85%,从事管理会计工作的人员仅仅是少数。因此,面对新形势对会计的新需求,我国的高端管理会计人才显然存在着职能转变滞缓的问题。
(三)缺乏合理完善的高端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与使用机制根据中国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研究中的数据显示:43%的受访者所在企业没有相关的高端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计划,9%的受访者所在企业制定了专业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计划。而其中的48%的企业并没有专门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而是将其纳入财务人才培养中。此外,在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满意度方面,仅仅19%的人表示满意。
这些都表明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善、系统的高级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对于如何培养高端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什么样的高端管理会计人才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就导致当前的高端管理会计人才大多还没有跳出会计看会计,从传统财务会计中转变过来。在战略决策和预算管理能力方面还不能满足企业管理的需求。此外,在管理会计人才的应用上,国内企业对管理会计了解不足,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没有完全感受到管理会计对于企业创造价值的帮助,对于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在具体工作中对于管理会计人才的应用也不够充分。
三、我国高端会计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扎实的培养机制在我国高端会计人才的培养中,由于刚刚触及管理会计人才建设,目前还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所以,在培养高端管理会计人才时,课程设计存在缺陷,培养方式趋于僵化。
1.课程体系设置过于简单。在当前的高端会计人才培养中,课程设计基本是以会计为核心,综合企业管理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和灌输。但是课程设置过于简单,授课范围比较狭窄,不能够及时引入发达国家成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缺乏综合性和前沿性的知识探讨。此外,课程设计面偏窄,课程设计多数面向企业。但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中从事会计工作,高校从事管理教学工作的相关课程涉及的较少,极有可能导致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建设和政策解读方面的人才空缺和相关领域研究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2.培养模式缺乏灵活性和广泛性。教学过程中缺乏灵活性,教学过程中多为理论教学,缺乏与用人单位的合作,高端会计人才实践操作机会较少。缺乏实践的理论只是书本上的知识,只有将其运用于实际工作才会变成激烈商战中的武器。培养出来的高端会计人才如若不能在实践中锻造自身,很容易造成高端会计人才理论和具体实践的脱节。管理会计本身就是实践性比较强,涉及面比较广的学科,没有丰富的课程体系和灵活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高端管理会计人才很难高效地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对于我国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的贡献也会受到影响。因此,面对高端管理会计人才体系建设的新局面,有必要对当前高端会计人才培养机制做出相应调整和革新。
(二)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当前,我国高端管理会计人才稀缺,企业对于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也非常大。但是各个单位还没有明确管理会计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具体定位和职责。企业对于管理会计人才的运用不足,使得管理会计人才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于企业的内部管理贡献不足。此外,管理会计的应用性比较强,需要管理会计人员在具体工作中不断地通过实践提高自己,但是由于实际工作中对其的运用不足,导致高端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缺乏有效的继续教育平台和后期的管理。
(三)缺乏科学的使用机制随着对高端会计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企业和高校对高端会计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但是,对于高端会计人才的使用,只是象征性地提出了使用目标,具体如何使用依旧没有科学的使用机制。此外,很多的用人单位还没有真正了解高端会计人才的`作用,无法正确引导高端会计人才向更适合自身发挥作用的岗位流动。因此,培养出的高端会计人才并没有在具体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而由于在实际工作中缺乏锻炼,高端会计人才无法形成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进而,使得在高端会计人才的使用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之中。
相同的问题也出现在高端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和管理中。由于管理会计对于企业的发展影响越来越大,我们国家开始重视高端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但是,对于高端管理会计人才如何使用却没有提起。在高端会计人才的培养中,正是因为在培养过程中我们缺乏明确的使用目标,而导致了培养出来的高端会计人才在具体工作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在高端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中,要吸取教训,在培养过程中就要立足于如何使用,进而保证与实际工作需求接轨,提高高端管理会计人才的应用性。
(四)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管理会计是一项综合性比较强的工作,单一的激励机制显然难以衡量管理会计人才的实际工作。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很大程度上难以衡量高端管理会计人才的工作业绩,因此,很大程度上不能够给高端会计人才的工作予以激励。所以,在构建高端管理会计人才的过程中,配合培养机制和管理体制,应该建立一套与管理会计具体工作相适应的评价机制,以此激励高端会计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面对新形势,创新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和管理体制的相关建议
(一)完善课程建设,丰富高端会计人才培养机制我国的高端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分为三个方向,一方面是面向企业,培养高端应用型会计人才;第二方面,是面向高校,培养高端理论型人才;第三方面,是面向大型事业单位,培养具有敏感政策分析能力的高端会计人才。因此,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应该针对不同方向的高端管理会计人才有不同的侧重点。
首先,面向企业的高端管理会计人才注重其应用性。从高端会计人才培养课程上看,多数课程还是针对企业的内部管理进行人才培养。不足之处就在于课程比例和系统课程的开设上。企业需要的高端管理会计人才,必须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所以,要增加培养课程中实践操作的比例,在企业实战中提高高端管理会计人才的工作能力。为了满足企业对于管理会计的需求,在高端管理会计人才的课程开设上,应该将战略成本管理、业绩评价与管理激励、全面预算管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企业信息管理等课程予以体系化、模块化,增加高端会计人才体系中高端管理会计人才的细分方向,系统地进行培养。
其次,针对教育理论界的高端管理会计人才,应该加强其理论水平的提升,以各地财经类高校为依托,积极开展管理会计国际前沿理论的交流,提高其科研水平和理论深度,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提供理论依托。
最后,针对大型事业单位高端管理会计人才,侧重于政策解读与政策利用。所以,在此类高端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上要注重政策解读与分析的课程,提高此类高端管理会计人才的政策敏感性。
(二)提高企业的参与程度,提高高端会计人才管理机制的灵活性在具体工作中培养高端管理会计人才,创新管理模式和培养方式,提高企业在管理会计体系的参与力度,建立以课堂教学为主的短期培训和企业管理会计体系相配合的灵活的管理会计体系。此外,企业应该提高对管理会计培养的重视程度,在工作中,积极组织专题探讨和专业培训,保持对新知识的敏感性。
(三)提高企业对于管理会计人才的重视程度,完善高端管理会计人才使用机制我国当前高端会计人才的管理机制中存在比较严峻的问题是,多年培养的高端会计人才无法广泛使用到实际工作中。目前,高端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刚刚起步,为了避免出现当前高端会计人才的使用出现问题,我们有必要在制定培养方向的同时明确使用目标,在建立完善的培养机制的同时,建立配套的使用机制。建立完善的高端管理会计人才使用机制,离不开用人单位的积极参与。各地区主管在做好人才培养的基础上,积极与用人单位合作,建立完善的跟踪调查机制,对高端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与使用进行有效接轨。用人单位在重视高端管理会计人才短期培训的基础上,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及时反馈人才使用状况以及管理需求。把管理会计人才培养部门与使用部门有效结合起来,不断丰富高端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机制和使用机制。
(四)创新考核手段,完善高端管理会计人才的激励机制完善考核制度,创新考核手段。在重视高端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结果考核的基础上,重点关注高端管理会计人才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并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走访等多种形式了解高端管理会计人才在实际工作中的情况,以此和培养结果的量化结果相互衔接。
严格高端会计人才的淘汰机制,打造国际化、综合型的高端管理会计人才,将综合管理能力作为考核的重要标准,建立完善的淘汰机制,增强高端会计人才队伍中的竞争意识,提高高端管理会计人才的质量,培养出具有综合管理能力、灵活应用能力的高端管理会计人才。
财务体制创新管理2
高静静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0)
摘 要:市场经济改革作用深化,企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新时代下的企业竞争与求存发展也必须要立足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管理工作实际要求,强化会计管理工作,加强会计管理工作体系的创新机制研究,以进一步为企业在市场竞争角逐浪潮下提供强有力的助力支撑.目前,许多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难以有效保障,会计组织管理机制不合理.基于此,文章结合了企业目前这些会计管理体制有关问题进行了阐述,且提出了会计管理体系创新完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企业;会计管理;创新;体制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xx)07-0079-03
企业会计管理体制的基本研究干预对象主要以会计行业行为规范、制度等规范性内容为主,即在遵循会计体系制度的要求下完成有关会计行业的经济介入组织活动,包括基础会计实务处理、会计内部控制监督组织活动、会计职业能力强化等工作内容的体系管理制度.此外,会计管理体制在宏观意义上也属于一个国家或地方区域内对经济环境有关组织内容做出的判断与选择,以此才能彰显会计管理体制下诸多管理实践行为的动态管理特性,为企业及社会经济组织产业发展提供重要促进作用.
1 会计管理体制需要创新的原因分析
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作用十分明显,现代企业在激烈的投资经营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愈发重视与企业财政工作密切相关的会计管理工作.但会计管理体制受到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企业管理组织结构下的权属划分混乱、会计监督不力、会计舞弊行为等问题的治理整改也至关重要.而分析其原因可以归结到内因、外因两方面,具体为:
1.1 内因
考虑到企业管理治理结构框架因素,其管理内部原因主要体现在三权分离方面,即法人相关经营权、所有权、以及企业股权的分离问题.然而,当前的三权分离局面也正是基于过去的两权分离过渡而来,所以不少企业内部治理管理权属划分混乱,经营者权利也难以切实得到保障;不过,强调企业实物资产及价值资产的执行分离,能够保全企业法人有关财产完整性,且也利于各级股东的合法权益保障,而这就需要不断创新管理体制,也此才能促进企业实现资本社会化的稳定发展.
1.2 外因
从外因角度出发,为了进一步创新及完善会计管理体制的另一重目的也在于有效实现会计实体的组织管理.一来当前会计实务工作者经常出现行为舞弊,极易受到上级领导的授意与自身利益所得的驱使;二是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目前十分严峻,基于会计管理体制下的监督执行不力、审计控制不严,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趁之机;三是会计工作者群体职业判断能力水平差异明显,不可能完全避免财务收支混乱事件发生,虽然在现行《会计法》中对会计内部控制监督及核算进行了内容明确,但会计个人的权、责、益体现也与企业的整体经营效益挂钩,会一定程度上受到企业有关领导的制约,故而自我监督管理职能大打折扣;四是会计主体与资本市场衔接连贯性较差,即会计规范与有关证券市场规范要求等依然存在巨大差距.
2 会计管理体制的有关创新模式研究
2.1 会计委派制
该模式作用下主要体现的是国家对会计主体的管理职能作用约束,它强调对企事业组织机构予以统一的委派制进行管理.该委派机制管理下,实际上包括的会计委派人员主要有会计主管、部门负责人、总会计师以及其他会计工作者.同样,在会计委派管理机制下,有关各级政府单位应设置必要的职能部门,如会计厅、会计局等,进而用以专项负责企业与会计主体间的工作分离事宜;如此一来,会计委派人员属于政府派驻管理干部,按照政府委派监督要求对企业经营范畴内的经济管理组织内容通过会计实务处理、监督等来客观反映.为此,企业有关负责人或是经营者应当充分尊重其派驻会计的工作账权,以使得企业经营者充分满足合法享有的法律财权,保障企业各项经济收支组织活动具备合理性受托责任特性.
由此可见,企业会计委派管理制度具有显著优点,尤其是从企业组织结构优化角度来看,它能将企业会计岗与企业之间独立开来,以切实站在实事求是的角度上控制会计失真发生,也进一步保全了国家财产完整.不过,该模式存在的主要缺陷也较为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与当前市场经济改革要求逐渐背离,会计委派制与会计管理体制上存在一定共通点,都是极力加强会计主体管理,实现企业经营管理职能的事实分离.不过,在政府参与主导的会计委派制度下,企业会计职能发挥多少会受到一定客观影响,从而加剧了传统意义上的“政企不分”现象;另外,政府采用会计委派机制用以监督企业会计主体与企业经营职能的分离,做到实事求是有效管理会计主体,也必然会加剧政府监督成本;此外,基于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独立性的差异体现,会计工作实务处理混乱十分常见,如果派驻会计工作者与企业间勾结,就很可能对有关实际考核评估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2.2 财务总监制
这种会计体制管理模式强调的是对企业所有者控股予以研究,通过财务总监管理监督作用体现来管理会计主体的一种管理体制.不过,这种模式下的财务总监是国家选定指派的人员来担任,而财务总监也是基于国家授权要求来对企业整体的财务情况予以全方位监控.同时,选派的财务总监也可进入企业董事会,对于企业的内部财务计划实施有一定参与权限,包括企业有些重大资金的调集都需征得财务总监获批方可生效.在这种情况下,有关企业并不需要设置总会计师.可以说,采用该会计管理体制的优点体现在于与现行经济体制发展要求相互配套.比如说,处在财务总监监督管理职能下的产权角度来看,该行为实际上属于职能权限行使,是建立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与现行企业发展约束条件相对软化的基础之上,这样一方面有利于企业股权对经营权、所有权的渗透,还能在另一方面避免企业资产的进一步流失.除此之外,这种会计主体管理模式作用下,其管理制度不仅集中了总会计师的管理职能,同时也涵盖了企业会计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利于弥补企业总会计师在权责从属地位的不足缺陷,客观角度上控制了内部审计监督滞后,为会计信息真实可查提供了基础保障.
2.3 稽查特派员制
该种企业会计管理体制模式是为了集中体现总会计师的职权落实授权情况,主要通过政府稽查特派的总会计师在培训、交流、奖惩等工作环节中表现,代表国家针对企业组织机构行使必要权属职权.不过,由国家指定派选的稽查特派人员必须要求不能对企业正常性的经营活动予以干预,主要重心工作是为了完成企业经营情况的财务监督工作任务,以对企业负责人、经营人的政策、业绩等做出实施评价.该会计管理体制应有优点体现在于:一是促进了政企分开的有利局面形成,使得国家对企业组织机构行使监督权属有了较大改观;二是在人员特派、选拔方面具有创新特性体现,有效的将选人标准界定在了稽查、业绩考核、企业经济效益评估等方面,满足当前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自主经营需求.
3 目前我国会计管理体制主要问题表现
建立与改革会计管理体制是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规范会计工作的秩序.在经济活动中建立会计管理体制有助于会计管理、会计核算及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反映出企业和单位真实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现金流量及经济活动执行等情况,从而帮助企业和单位根据自身具体情况作出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且正确的预测.
3.1 会计监督机制完善程度不够
企业会计监督主要是其公司内部会计机构有关工作人员依法享有的会计职能监督权限.而会计监督则可以是政府有关单位、社会上依法成立的'审计有关机构、以及企业单位内部预算有关财务活动的组织监督.因此,会计监督体系完善的目的在于充分保证会计资料、信息等凭证的真实性,需要企业会计从业人员掌握《会计法》及单位经济项目或业务相关内容,对其工作行使监督、监察、审计、稽核权限等.不过,基于目前企业会计监督工作执行涉及到各方复杂利益关系,许多会计监督从业人员在执行监督权责时往往颇受阻碍,甚至不少会计从业者不能对企业经营活动监督评估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
3.2 会计管理体制监督下的非国有制结构管理侧重问题
当前市场经济改革作用深化,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迅猛,企业在管理改革作用日趋深化的背景下竞争十分激烈,以此才能不断适应所有制机构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要求.目前,除却国有经济以外,其他非国有经济也切实得到了稳定发展.不过,依据目前会计管理体制下的监管重点现状来看,我国仍然对准的是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而在非国有经济管理仍然空白一片.此外,会计主体采用的《会计法》主要阐述的是会计实务工作的规章、规范等,真正有关会计从业管理工作内容并未涉猎,而这并不利于会计行业财务信息、凭证的客观反映.
3.3 会计从业者缺乏组织培训,整体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会计工作从业者整体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除却企业花费精力、时间、财力对其进行培养,也需要会计从业人员的本身具备主观能动意识,能够系统化的将业务知识进行学习与梳理.不过针对目前不少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其在会计准则及有关会计行业制度深层理解方面还存在一定障碍.而这就要与会计从业人员的实践经验、理论知识、职业判断能力等综合素养水平有关.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不少企业会计人员教育培训落实程度较差,有些培训工作与企业会计工作实践需求较为脱节.
4 我国会计管理体制的创新研究对策探讨
4.1 强化会计监督
会计工作领域及会计行业下的有关准则、规范及现行应用的《会计法》等应能不断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予以完善.此外,在企业核查会计工作者违法乱纪行为工作方面,应能定性、定量的制定奖惩处理措施,配套建立统一的会计工作者权属职责规范机制,并要满足企业多元化业务项目经营需求.另外,在会计监督工作中应能特别着重强调审计监督的权责划分及明确问题,目的是增强会计监督惩处执行力度与保持会计管理监督的权威性.此外,在企业内部应能结合国家会计行业有关法律、条例的财经法规进行宣传,用以营造遵纪守法会计监督实施氛围的同时,控制单位会计工作者违法乱纪的现象发生.
4.2 加强政府机构对会计规范法规等的优化完善
会计基础实务属于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工作中的基础重要工作内容,通过会计实务处理及有关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企业可以评价财务会计报表凭证等知晓各项决策的实践成果表现.因此,除却企业本身强调会计内部控制系统工作管理之外,地方有关行政管理单位应能集中对会计管理体制的优化调整适当提出实施意见,包括推进组织会计职业团队活动等,用以加强会计主体组织的自律行为,提高会计管理体制有关法规、规范、机制的权威性.
4.3 强化会计从业者的整体素质
企业及其各级组织单位应能在考虑自身现实经营特点的基础之上,对在岗会计从业工作者予以组织教育培训,目的是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业务处理能力,通过考核测评、优胜劣汰机制等不断壮大筛选高素质人才队伍.此外,企业还应针对会计机构的工作权责、权属范围进行细致确认,以时刻提升会计从业者的工作责任感.而在内部审计职能作用体现方面,企业应当确保会计主体与审计职能工作者的职务分离,以保障信息揭露的会计内部控制质量.
5 结语
会计管理体制创新的意义在于保障企事业等组织机构会计主体的管理职能作用充分体现.基于会计管理创新对企业内部控制工作而言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得以顺利实现,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作业工程.因此,企业应能注重将现代企业体制改革发展要求融入到将新的会计管理体制中来;同时,要确保新会计管理体制应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防止股东权益遭受侵犯.另外,企业完善的会计管理体制也应能保证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促进社会资本的社会化.
参考文献:
(1)陈迪.关于我国会计管理体制的研究[J].中国商贸,20xx(22).
(2)左琳琳.对深化我国会计管理体制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xx(11).
(3)石建超.现代企业会计管理体制的创新思路[J].管理学家,20xx(7).
(4)张金鑫.会计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析[J].黑龙江科学,20xx(11).
(5)滕麦青.论会计管理体制的创新与改革[J].投资与创业,20xx(10).
(6)于双庆.论会计管理体制及其模式[J].中国外资(上半月),20xx(5).
(7)周有德.浅谈完善我国农村会计管理体制[J].中文信息,20xx(9).
(8)郭向荣.关于现代会计管理体制新思路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xx(32).
(9)何巧巧.关于会计管理体制方面的新见解[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xx(24).
(10)徐维蛟,刘文华,朱明文.我国现行会计管理体制对会计工作的不利影响及对策[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xx(10).
财务体制创新管理3
0.引言
从目前我国各大医院利用新医疗体制改革自身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情况来看,虽然其大体上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是其管理制度的改革工作以依旧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作为我国医院管理体系的核心店,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否不仅会对财务管理工作产生直接的影响,还会影响医院未来的发展形势.因此,为了可以为医院未来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推动力,以新医疗机制为依据,改进和创新当前我国医院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是当前医院管理者需要完成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
1.当前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弊端
对医院来讲,之所以进行财务管理,主要是为了保证医院各项财务数据的准确性,以便有效的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随着近几年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使得我国医院内部的财务管理水平也因此而获得了极大地提升,但是,对比发达国家来看,我国医院财务管理还是存在着一些实际问题.第一,医院处理往来账务的问题.医院的财务管理者在处理一些往来账务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我国医保机构并没有及时的核算相关资金、医院自身还未达到我国医保机构制定的各项标准以及由于部分患者支付能力有限而导致欠账等情况的出现,使得一些往来账目无法被及时有效的处理,从而导致医院出现一些坏账和呆账,进而为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带来极大地困扰.第二,医院融资渠道缺乏多样性,投资方式不科学.由于医院属于公益性较高的卫生单位,这使得其还没有形成健全、独立也多样性的融资渠道和融资体系,这种情况的出现,就使得医院往往会由于融资问题而为财务管理带来极大地风险.例如,我国部分医院由于没有使用科学合理的方式选择融资渠道和方式,导致其资金结构缺乏科学合理性,从而为医院的财务运行带来了一定的财务风险和危机;再比如,部分医院在购置医疗设备时,由于在购置前并未进行可行性分析,对于投资风险和回报等方面问题没有准确的衡量,从而导致医院出现了严重的资金浪费,为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2.改进和创新财务管理的措施
2.1重新定位财务管理工作的位置
医院作为一个带有公益性质的盈利单位,其需要在保证自身利益不受侵害的情况下,让人们付出最少的财力获取到最优质的医疗服务,这一要求的出现,就为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要想保证这一目标得以实现,医院在进行财务管理时,一定要加强对管理者的思想教育,并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性质和内容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从而在保证医院财务状况处于收支平衡的基础上,有效的维护群众的利益.对此,医院财务管理者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加强监督财务管理工作的力度、定期对财务管理人员工作情况和思想观念进行检查和考核.此外,为了创新财务管理,还需要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并提升其自身财务管理能力.
2.2加强对财务预算的管理
对于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来讲,预算管理不仅是该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环节,也是保证医院各项经营活动可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对医院财务管理进行改进和创新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强化对财务预算的管理,从而为该项改革措施的.顺利进行提供有效保障.对此,医院管理者需要提高与预算编制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医院内部制定的各项同使用预算经费有关的规定为基础,严格审查每一份审批手续,从而保证各项预算外的资金支出点都可以被有效掌握.与此同时,当管理者执行预算编制是出现问题时,一定要将问题及时上报给有关部门,并协同有关部门调查和考核这些问题.此外,为了保证财务预算编制可以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还需要对改编制进行合理性的整改,提高其科学性,从而保证各项预算规划都可以被有效落实.
2.3健全财务管理绩效考核机制
在新医疗体制的管理下,我国各大医院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将规避各类型的经营风险放入到其未来发展战略中去,以便提升自身的生产经营效益.从当前我国各医院财务管理体系内容来看,绩效考核已经成为各大医院统计当前经营状况、防范经营风险以及提高经营效率的一项有效措施.因此,作为财务管理体系中一项如此重要的环节,医院在制定财务管理绩效考核指标时,应该讲重点放在考核财务管理者业务能力、专业技能、服务品质以及创造的业务盈利等方面,并通过阶段性、分部门考核的方式,对各个部门人员每一阶段的工作情况做出一个公平公正的评价,从而在医院内部营造出一个良性的内部竞争氛围,进而推动医院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立一套完善、有效、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不仅可以为医院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资金保障,还能够为医院内部各项管理工作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维持医院正常运营,从而使医院这一医疗机构的服务功能可以全面的发挥出来.因此,在新医疗体制的引领下,医院工作者需要以当前医院实行的财务管理手段为基础,结合社会发展现状,对部分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改进和创新,从而使其可以更好的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进而有效的提升医院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财务体制创新管理4
新医疗体制下的财务管理虽然已取得明显的成绩,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财务部门是否能顺利正常进行对于整个医院医疗体系的发展都有着直接重要的影响,也是保证医院持续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所以,对于医院财务管理的改进与创新研究便显得十分重要。
一、新医疗体制下对财务管理的要求
医疗体制的深化改革,我国针对于医院财务工作制定了一些政策和制度来保证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稳定进行,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第一,医院的财务管理部门需要对医院日常的收支进行清晰的合理的统计,切实保证各项医疗活动顺利开展,并且能够确保医疗卫生项目的合理开支。第。,医院应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以保证财务管理的顺利稳定进展。第三,医院财务部门应有效控制医院的运营成本,完善医院的内部管理,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工作进度。第四,医院财务部门合理管理和配置医院的国有资产,对医疗体系的各项经济项目进行监督,提高财务管理的实用性。这些要求的提出是为了保证各项医疗改革方案的落实。
二、当前医院财务管理的现状与弊端
根据大量调查资料,得出我国当前许多医院的财务管理存在多种问题,结合新医疗体制对财务工作的要求,对以下问题进行分析。
(一)预算管理方面
我国当前很多医院财务预算管理方面都采取‘核定收支,定额补助,超额不补”的策略,国家财政方面的有限性,导致财管部门对于各项医疗活动的预算不能有效核定,使预算管理工作不能得到有效的运行。同时,由于医院缺乏有效的预算方式和工作经验,使得医院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执行力差。因此,预算管理也成了财务管理改革的首要问题。
(二)收支管理的问题
当前医疗体制下对医院相关服务和产品的定价策略相对落后,成本核算不够准确,缺乏有效管理,导致医院财政收支不平衡。同时由于缺乏对于财务部门的监管,财务管理部门只重视收人没缺乏对于收人结构的分析和对比,导致收人结构不合理。由于医院成本核算手段的不合理,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核算具有模糊性,部分财务部门只是粗略的计算医院各项医疗活动的收人和支出,并没有对各项成本进行准确计算,甚至有些已经发生的成本并未计算人内,导致成本和收人数据失真,同时也无法具体体现医院劳动价值和物化价值。
(三)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投资方面
众所周知,医院的医疗卫生设备是否齐全影响到医院的专业性和声誉,因此,很多大型医院会引进大批新型的医疗设备,低至几百万,上则几千万。然而对于设备投资也需要科学的考证和必要的分析,由于一些医院投资具有盲目性,却少科学的论证,导致医疗设备的使用频率低,同时,成本回收相对缓慢,这就造成了医院财务管理一大损失。
三、新医疗体制下医院财务管理的改革与创新
为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为医院财务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和创新,针对上述的医院财务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
(一)强化预算管理
完善的预算管理体制是医院财务工作的顺利安全进行的基础保障,是财务管理内部的一项重要内容,强化预算管理有利于推进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医院财政部门应加强对预算管理的控制,建立合理有效的预算编制体系,对于医疗卫生项目的预算进行严格的审查和批准,各部门集体合作执行预算,确保预算管理得到有效实施。
(二)完善成本核算
尽可能的.提高资金使用率,需要逐渐完善医疗卫生项目的成本核算。因此,在改革实践过程中,需要对各项部门建立约束和激励机制,是各部门对成本的预算,核算,控制进行有效管理,合理充分的利用医院的各项物资,最大限度的提高资金使用率,为社会提供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三)筹集资金的管理和风险核算
为保证医疗卫生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单靠政府的资金支持是完全不够的,医院自身应进行合理的融资,为保证医疗卫生体系的正常发展提供有效利用的资金。所以,医院的财务管理部门在融资的过程中,应该加强风险防范,综合评估收益和风险,保障医院的融资工作顺利进行,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四)改进投资管理工作的改进
据调查,很多医院在医院卫生项目顺利进行的前提下,会利用自身的优势和便利进行适当合理的投资来获取收益,为医疗服务的顺利开展提供更充足的资金。医院的财务管理部门需要分析,判断,评估投资的风险和回报率,保障投资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医疗服务的平稳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四、结束语
综合上述提出的具体问题和具体建议,目的是建立完善的医疗财务管理系统。良好健康的财务管理是医院提供健康服务的有力保障。因此,对医院财务管理的改进和创新子在给医院带来经济收人和社会效益的同时,能够为医院的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
财务体制创新管理5
笔者对医院财务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新医疗体制下医院财务管理的完善方法,旨在找出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再根据医院财务管理具体状况,不断改进并创新财务管理工作,推动医疗事业的良好发展。
当前,我国医疗事业获得了较好的发展前景。在新医改体制下,为提高医院财务管理工作,需纵观医院自身情况,找到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不足,然后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改进、创新,确保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为人们提供更好地医疗服务,尽可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要求。
一、医院财务管理的现状
(一)医院财务管理重视度、预算机制问题
财务管理工作中,涉及较多的运作流程,能对财务管理工作具体状况实行客观评价。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合理性进行密切观察,就需要管理人员能认真落实自身职责。结合实际情况看,医院管理大环境下,不能予以财务管理工作重视,进而致使预算实施情况无法很好地落实。这与经费审批没有得到重视有关,不仅无法提高医院财务管理的整体效率,还会影响到医院的信誉。
(二)监督体系、评价体系问题
医院财务管理的过程中,需认真落实各项机制,并给予更多的关注。一些医院实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更加关注财务收支是否平衡,却不能给予财务报表管理内容更多的重视,从而使财务报表的可信度下降。实际管理的阶段,因为会涉及较多的环节,所以无法保证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发生财务监督方面问题的概率较大。
二、新医疗体制下医院财务管理的完善方法
(一)财务管理的改进、创新方法
在不对医疗活动实行影响的基础上,结合投资活动、医院自身状况,对相关的项目进行考察。实行收益、估算的过程,应更加细致、认真,以此保障财产的实用性。经对财务有效地管理,可获得一定的经费,以此防止产生财务预算编制方面的不足。将预算管理作为医院财务管理的重点工作,待明确预算管理的具体内容后,防止随意进行调整。在通过管理人员审批后,按照相关标准认真落实财务预算管理工作。采取项目,没有和预算对应的项目,如果发现不需付款、审批。预算的过程中,做好检查相关工作非常关键,应加强对财务报表审核,以便了解相关资金预算情况。这样可避免挪用公款情况出现,做好没有在预算项目中资金的审核工作。主要的目的是整合专项数据,并且细化不在预算内的资金情况,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从而经过对投资项目的考察,降低资金投入的风险,从根本上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二)预算方案的改进、创新方法
医院正常运行的过程,为获得良好的运转,应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方案。实行预算管理工作,帮助财务管理人员明确工作的方向,更好地落实自身本职工作和职责。与此同时,对于完善并创新财务管理工作来讲非常有利,能为医院的长久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预算阶段中,应做好各部门和科室工作的安排、沟通、协调等工作。在明确不同部门的具体状况后,采集数据、整理数据,并且对数据进行针对性分析,以便构建完善的预算方案。预算的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所有部门的收入、支出情况,以此在保证所有部门运转条件下,各项收支的稳定,避免发生预算方案不合理所致审批方面的问题。审批时,需要管理人员做好各项审核工作、各环节安排工作,使财务会计能正确看待自身工作,认真落实各环节工作,充分发挥预算方案的'最大效能。
(三)评估机制的改进、创新方法
医院运行的过程,需采取适宜的评估方法、核算方法,调整各项财务工作,按照公平、公开、透明的原则加强医院的管理力度。医院财务实行管理时,保证财务收支情况非常关键,不但可对资金流动管理实行评估,还可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好问题的处理工作。然后参照具体的标准完善考核机制、评估机制,明确具体的收支问题,促使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合理。此外,还需做好医院资产相关控制工作,经分级负责形式将不同级别工作人员的工作落实到实处。明确不同部门职责后,加强固定资产预算方面的审核工作,保证固定资产投资应用情况更加安全。医院处于发展的过程,需加强对财务考核的重视,保障医院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避免出現经营运行相关风险。这时就应做好医院经营情况的统计工作,将评估考核的重点工作放在部门技能方面,旨在保证不同部门、科室人员的业务能力。最后需结合财务绩效考核情况,合理调整各科室的资源、薪资待遇。对于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部门,可给予提薪、涨奖金方式予以鼓励,以此使科室内部能良性竞争。
(四)成本核算、控制的改进、创新方法
新医疗体系下,为保证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不断地完善并得以创新,做好医院成本核算工作、成本工作极其关键。这时医院方面需结合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医疗机制,如激励、约束、成本管理核算和预算、成本考评等机制,以此满足医院自身发展需求,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为人们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推动医疗事业的良好发展。
(五)内部控制体制的改进、创新方法
趋于新医疗体系,为保证医院经济管理效率、控制效果,需确保医院财务体系的可行性。第一,应结合医院会计工作具体状况,参照会计规范内容,制定可满足医院内部标准的控制机制。主要的目的是做好各环节控制工作,加强对财务工作的深入分析,对外投资、资产管理、财务审批,以及资金应用等情况,进行严格的核算。第二,根据政府部门审计和外部审计,发挥医院财务的风险预警水平。
三、结语
在新医改体制下,为顺利开展医院财务管理工作,需纵观医院具体状况,制定完善的预算方案,以便保证财务管理工作不断改进、创新。为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人们的要求,医院方面需积极调动财务人员工作的热情,旨在保质保量的完善各项财务工作,使医院财务工作获得可持续发展。
财务体制创新管理6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其体系的建立、机制的健全、体制的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改革的成败。因此,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探索陕鼓集团财务体制创新这一重大课题。
一、改革财务体制,强化财务管理
对公司财务体制进行全面、深入改革,建立起机构精简、权责明确、核算规范、管理突出的科学财务体系。
(一)机构调整
成立财务总监领导下的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中心和会计核算中心,将管理职能与核算职能分开,使财务管理中心侧重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中心侧重实际核算。为了能从源头加强财务管理,在财务管理中心特设“价格室”,其主要职能是制定和完善价格标准,进行日常价格审核,参与合同评审。在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中心和会计核算中心的领导下,下属子公司等机构的财务部门由集团公司统一派驻。
(二)人员管理及考评体系
1.建立竞聘上岗机制。
采取“考试考核、双向选择、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的竞聘形式,对陕鼓集团全体财务人员实行统一上岗,“不拘一格降人才”。既为好企业选择优秀人才、优秀人才选择好企业提供了开放式通道,也为企业储备了一批后备队伍。
2.实行全员委派制。
实行“会计委派制、定期轮岗制、末尾淘汰制、梯队储备制”的财务人员管理机制。财务管理中心和会计核算中心的财务人员由集团公司统一领导,集团公司下属各子公司财务人员由集团公司统一委派,受集团公司和所在单位的双层领导。
3.强化人员考评体系。
建立了财会人员绩效考评体系、工作质量考核体系和个人业绩档案,对财会人员的德、能、勤、绩诸方面实行量化管理。
①实施财务人员绩效考评机制。第一,建立工作责任逐级负责制;第二,制定了财会人员绩效考评实施办法。
②建立工作质量考核体系。通过制定和实施财会人员工作质量考核办法,建立从下属各子公司到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中心和会计核算中心,再到财务总监的财务线工作质量考核体系,对财务人员量化考核,做到月有记录,年有考评,并建立业绩档案。
(三)制度建设
1.推行全面预算管理。
建立、健全公司内部约束机制,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行为,在集团公司范围内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机制。
建立预算管理制度,健全预算编制、控制、分析及考核体系,并建立财务预算定期逐级报告制度,运用“内部责任报告”方法检查预算执行情况,及时纠正偏差,为实现公司生产经营目标提供良好的保证。
同时,将预算责任目标纳入公司内部经济责任制考核体系,即纳入预算执行单位日常工作质量考核及年度承包指标,并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从横向到纵向落实到内部各部门以及个人,建立奖优罚劣、成本质量否决的约束和激励机制,调动全体员工的责任意识和创造潜能,形成全方位的预算执行体系。
2.实施资金授权管理。
①计划内资金支出授权管理。对计划内各项资金支出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按程序规范操作”。月份资金收支计划内各项资金支出方案由各单位(部门)提出并报财务管理中心综合平衡,财务管理中心制定月份资金收支计划方案,经财务总监批准后下发执行。各单位(部门)安排的资金支出必须控制在月份资金收支计划内;确因特殊情况超出资金支出计划的,一律按照计划外资金支出的审批程序予以办理。
②计划外资金支出授权管理。严格控制未列入资金收支计划的各项支出,根据计划外各项资金支出项目的金额、用途等实行“分级审核、一级审批”管理,即资金支出单位提出申请,经财务管理中心、财务总监核准后,由总经理审批。
③对外投资、抵押及担保授权管理。集团公司各成员企业的对外投资、抵押及担保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根据对外投资、抵押及担保金额的大小,分别由总经理、董事会或股东大会批准。
④建立资金审批和执行责任制。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监督,完善资金管理责任制度,实行资金授权管理办法,建立资金审批责任制,对于计划内及计划外资金支出,实行“谁签字,谁负责”的制度。对违反上述有关规定的,严格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3.实行资金统一结算。
通过建立资金结算系统,将企业集团资金集中,减少资金周转环节,降低资金结算成本和使用成本,从源头管理“资金流向与流量”。对集团范围内的资金采用“集中管理、分别开户、分户核算”原则在集团公司会计核算中心统一进行资金结算,形成资金池,调节集团公司成员企业资金余缺。通过资金管理,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4.强化报账审核制度。
为加强集团公司财务管理,规范会计核算,集团公司会计核算中心对派驻各子公司财务机构的会计资料实施报账审核制度。会计核算中心报账审核员根据业务职责,对子公司的现金凭证、银行凭证、转账凭证等相关会计资料进行严格审核,审核所附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合理性以及审批权限和程序的规范性等。
5.实行记账。
对集团公司下属非独立核算生产车间、辅助车间、职能处室以及运输处、子校、物业公司等分离单位的收支进行记账。
二、开辟银企合作新模式,实现双赢和共同发展
为强化资金管理,减少资金周转环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公司开辟银行专柜结算业务,开创银企合作新模式,使陕鼓首次实现了零距离结算。银企合作新模式在公司起到了示范作用:
①公司对保险业务也公开进行了招标,以保险范围扩大、费用降低、政策优惠、服务优质为标准,选择大而强的保险公司,通过保企合作,实现有效防范风险与降低风险成本的目标。
②对公司车辆用油也公开进行了招标,争取最优质服务,降低用油成本。
③对物资采取比价采购,公开招标,通过各类物资供应链管理的新型运作模式,达到优化存货管理,使存货效益与存货成本实现最佳结合,使存货在满足生产经营需要的同时达到最低,有些物资已实现零库存。
三、加大资本运营力度,谋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资本运营方面,根据被投资单位经济效益评价及拟投资单位投资前景分析,对资产进行有效整合。
①通过投资效益分析,将2200万元股权投资溢价转让,获得投资收益143万元。
②为拓宽公司在冶金行业的市场份额,同时获取投资收益,积极参与重庆钢铁设计院股份制改造,联合发起设立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③积极寻求参与金融业资本运营,实现企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有效结合,获取更多的投资回报。
④推进产权制度改革,通过积极探索以吸引外资扩充技术实力,吸收民间资本扩充市场资源,建立现代企业运营机制等,运用多种途径实现产权多元化和资产重组,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战略调整和业务整合,把陕鼓建成国内一流、外向高效的'动力装备产业集团。
四、建立信用评价体系,规避信用交易风险
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思路,经过调查研究和理论分析,以解决企业信用面临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建立以“企业信用标识制度为核心、信用评价技术为支撑、信用信息系统为载体、有效运行模式为保证”的企业信用体系。
对公司本身及所有用户,根据以往信用状况,分类确定合理的信用政策,核定信用标准、确定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并结合客户资信与货款回收状况,制定《客户资信管理制度》、《货款回收责任分析诊断办法》、《催收货款管理考核办法》等制度。通过完善的信用管理,达到以标准化代码识别不同客户信用等级,确定企业的购销政策,对应收账款实施有效管理,使企业的坏账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从源头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五、建立预警反应系统,从源头上防范经营风险
“财务预警快速反应系统”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
1.凡涉及需要提供财务支持的公司决策,财务部门必须在规定的时间提供全面、准确、与决策相关的可靠性依据,满足决策系统对财务资料的需要。
2.财务预警快速反应系统,包括以下几个子系统:经营利润预警反应系统(收入、成本、期间费用)、存货预警反应系统、货币资金预警反应系统、应收账款预警反应系统等。通过“财务预警快速反应系统”的建立,初步达到从源头控制经营过程,防范经营风险。
【财务体制创新管理】相关文章:
论反腐-败体制机制和制度的创新09-21
卫生管理体制制度04-17
学生会的工作创新体制范文04-02
班组安全管理体制度04-11
旅游安全管理体制制度04-11
北京停车管理体制04-17
创新管理07-15
创新管理07-14
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总结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