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10-24 10:08:59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语文教案10篇【实用】

  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用的语文教案10篇【实用】

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叙事,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远赴阳关时的依依惜别之情。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巨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这首诗洗尽雕饰、明朗自然的语言,抒发诚挚、深厚的惜别之情,以情意殷切、韵味深永独树一帜。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比较活跃,已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自读自悟方面的学习能力,而且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与背诵大量古诗,常常会在课堂上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来理解诗文内容,谈自己的认识。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为什么能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甚至便被人披以管弦,殷勤传唱,成为送别诗中的极品呢?肯定是有它独树一帜之处。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及本班学生的学习程度,我认为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应当以悟诗情为教学主线并把新课程中的教学理念运用到课堂上,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其有效地融合在一起。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识和会写2个生字:明确多音字“朝”“舍”的两个读音。明白“使”、“浥”、“更尽”几个词语的意思,理解整首诗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过程方法目标:借助注解,想象画面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采用层进式引读法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目标: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难点:

  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

  情景渲染学习法

  对话交流学习法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解诗题。

  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唐朝的送别诗,指课件:送元二使安西(指名读,指导好停顿:送元二\使安西)

  2、解释诗题。

  读了诗的题目,你明白了什么?(使是什么意思?安西在哪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 是谁送元二出使安西呢?)连起来说说意思。再齐读。(评价:读很有节奏。)

  3、简介作者。

  诗题读懂了,那你对于诗人王维又有多少了解?(学生发言后教师课件出示王维介简:王维: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师读完苏轼的评价后说:是这样的吗?我们现在就来读读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

  【学生自己来介绍作者,可能谈到王维的诗集、书画、古诗。了解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写作特点。】

  二、读诗句,晓诗意

  1、自由朗读古诗。

  打开课文,老师有两个要求:1.自由读 。2.反复朗读,直到把诗读正确读的很有味道为止。

  2.指名读 ,正音。

  【指读古诗,主要从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入手。读完后让其他学生来评价。注意多音字:朝 舍 更 尽】

  3.初步解释诗意。读了那么多遍古诗,能告诉我你理解了哪句诗?(此处不要求深挖,学生能说多少算多少)

  【本首诗的意思并不难懂,教师不用对诗歌的意思做过多的解释,可以让学生对照着文后的注解去理解。】

  三、品诗句,明诗意。

  1、画中物

  1)默读古诗,边读边感受,如果我们为诗配上画,你觉得画面上都有些什么,从诗句中圈出来。

  2)你想画些什么?(边交流边板书:朝雨、客舍、柳色、美洒、故人)

  2、画中情

  预设一:渭城的景

  ①、 过渡语:是呀,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说说你看到的雨是怎样的吗?从哪里读出来的?

  ②、 指导朗读第一句。

  ③、 柳:道路两旁你又看到了怎样的柳树?从哪句话读出来的?柳色为什么是新的?

  ④、 指导朗读第二句。

  ⑤、 雨后,让我们闭目深呼吸!有什么感觉?(清新、清爽)

  ⑥、 指名朗读一二句诗。

  ⑦、 齐读一二句诗。

  ⑧、 好一幅朝雨客舍柳色图呀!(师补充板书:图)

  过渡:杨柳不识人间情,抽枝长叶笑春风。课件出示关于柳的诗句

  ①、 有什么发现?(都有柳)为什么他们的送别诗中都有柳呢?你们猜一猜。

  ②、 你觉得王维看到这青青的柳树,他感受到了什么?读一二两句,谈谈一二句诗的意思。

  ⑨、 是啊,一切景语皆情语,此时此刻在王维眼中这绵绵细雨仅仅是雨吗?还是什么?

  【体会到因这些景物产生的愁绪后教师又可以采取层进式的引读,古人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而今天看到满目的.青青杨柳怎不伤感别离?小雨还在下着,是想挽留友人的脚步吗?而朋友终将离我而去,怎不伤感别离?雨中送客,想想自己也只身飘泊,而今天朋友也将远走他乡,怎不伤感别离?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诗人选取这些景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而进一步借助这些景物,对“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的层层渲染,无疑对诗旨的解读又推进了一步。】

  预设二:美酒 故人

  ①、猜猜看元二要出使安西是怎样的地方?(学生自由发言)

  ③、 课件出示地图。

  【明确这几个地方的地理位置,在课堂上出示元二出使安西的地图,这距离大概有3000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中国。元二远去千里之外,与王维从此天南海北,诗人怎能不留恋呢?这是地域上的距离带来的离别感伤。】

  ④、 课件出示安西阳关的图片,(师:除了沙漠还是沙漠,除了戈壁还是戈壁.)看了图片,使你想到了哪些词?

  ⑤、 出示课件。

  ⑥、 对比评读,(课件出示)

  【引导学生想象两地生活的差异:也许渭城这儿春雨绵绵,安西那儿呢?黄沙满天!也许渭城这儿生机勃勃,安西那儿呢?满目荒凉!渭城这儿有饮不尽甜甜的故乡水,听不完浓浓的家乡话,安西那儿呢?举目无亲,乡音不再有!由此,教师第三次采用层进式的引读,这样的设计,对安西和渭城作了浓墨重彩的强烈对比。此时,“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⑦、 品酒

  v 此时此刻,你就是王维,你想对即将远行的元二说什么?

  v 指导朗读。

  ⑧ 、这一杯杯喝下去的只是酒吗?是王维跟元二依依相送的情!(板书:相送情)。

  ⑨ 齐读三四句诗。

  ⑩ 解释三四句诗。

  四、赏读古诗。

  1、就在他们分别六年后,王维去世了,此次分别竟成了永别,让我们铭记这段以酒相送的千古佳话吧!读全诗 (配乐)

  2、不幸的消息传到元二耳中,元二是怎样的心情?(伤心、痛苦)他一句句吟诵着两人离别时的王维留下的诗句。(师读诗题,学生接下去读。)后人还把这诗谱成了曲子。我们来欣赏课件《阳关三叠》)

  【在学生对古诗体会的基础上,教师配上古曲《阳关三叠》,让学生饱含深情地吟颂《送元二使安西》这首古诗,在朗读中再次体会朋友之间的浓浓深情。】

  3、听着这伤感的旋律,让我们铭记这一段以酒相送的千古佳话吧!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静静地抄写一遍。

  4、让我们和着音乐一起把它背出来。

  五、明古风,体味别意。

  1、出示课件。

  人生自古重离别,古代社会由于种种原因,人们是重视定居而难得远行的,因为前途和生命安全都很难预料。老师还搜集了一些送别的诗句?

  2、情境运用。

  你跟朋友离别的时候,你想告诉友人:人生知己无贫贱,天涯处处有朋友时,你会慷慨激昂地吟上一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朋友的船走远了,孤帆的影子都消失了,只有思念像长江水永远流在心中,你会吟上一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朋友依依惜别,不知何年才能相见,疲此沉溺在离别的感伤之中,你会吟上一句: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或: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3、教师总结。

  送别诗表达了我们离别时的情谊,寥寥几句就流露出友人间真挚的情感,让我们课后关注更多的送别诗。

  【“送别诗”这一题材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是比较常见的,教师推荐几首比较有名的诗歌让学生进行课外自学。风骨学生的读诗量。】

语文教案 篇2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了解一词多义的语言现象。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2、理解文章概括具体的表达手段。体会概括叙述的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读中体会,读中感悟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乐园

  教学重点:了解一词多义,理解文章概括具体的表达手段。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说说每组加点词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1、按组读词,读熟练,将不懂的词语画下来,先和同桌讨论。

  2、检查朗读,说说每组词语的意思。

  3、以“走”为例,引导学生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引早义。

  4、学生分组讲座理解多义词词义的方法。

  师小结:一词多义是指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义不同,平时不断积累多义词在语境中的意义。引申义是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比喻义是用比喻的方法形成新的词义。理解时要以本义为基础。掌握联系语境中推断具体含义的方法。

  二、读一读,想一想,体会加点词语的作用。

  1、读

  2、分组讨论:加点词语的作用。

  3、介绍概括具体式的表达手段。

  4、小结:阅读时抓住概括性的总起句和总结句,就能很快把握语段的主要意思,作文时使用概括具体式的.表达手段,就能全面,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读一读,记一记。

  1、学生正确流利地读句子。

  2、讨论句子的意思。

  四、读一读

  1、自主学习:要有自己的见解指的是什么意思?短文是通过什么例子具体说明的?

  2、怎样阅读才有自己的见解?

  3、合作交流:明白有独到见解的是思维深刻的表现。

  作文 花与生活

  教学目标:通过写研究报告,培养学生反思总结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运用资料的能力。表达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掌握研究报告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引发话题。

  同学们,这一单元的课文引导我们感受花的风姿,体会花的风情,品味花的风情花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享受,也激发了我们观察,研究花的兴趣。今天我们来谈谈你们是怎么研究这个主题的。

  二、分组交流,谈谈自己的感受。

  以小组为单位,先小组内交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想研究这个问题?小组是怎样研究的?有什么研究结果?要求学生说清楚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三、全班交流,相互借鉴。

  引导学生关注,是否说清楚了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研究的结论是否合情合理。

  四、复习研究报告写的方法

  1、帮助学生明确写研究报告的意义。

  写研究报告可以提高自己分析生活现象的能力。记录自己参与实践的过程和体验。

  2、出示范文,复习研究报告的结构。

  五、鼓励学生动笔成文。

  第三课时

  一、学生动笔成文

  二、整体评文,总结闪光之处

  三、展评习作,赏读优秀作品

  1、选取几篇优秀习作,师生共评议:

  哪些同学的研究过程写得表楚,结论科学合理,结构完整等。

  2、选取更多的学生的精彩部分组织点评,进一步瓴悟如何突出研究报告的主体。

  四、精心修改

  学生通过自评自改,互读互评互改。

  五、抄写。

语文教案 篇3

  教材简析:

  一、整天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 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记记字形。

  2、 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3、 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与生字相关的词语,要求读准字音

  脚留下、对、齐声。(生字上注拼音)

  (2)交流识字的方法。

  (3)读课文。(个别读)

  4、 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雪地上的脚印是谁留下的?除了这些你还了解什么?

  二、学习课文,朗读感受。

  1、 再读课文,说说故事的'内容。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内容。

  (2)提供开头,用一小节说说课文的内容。

  小鸡、小狗和小鸭在雪地上跑,雪地上留下了……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读一读。

  2、 读课文,你觉得小动物们在雪地上留下脚印之后,认为自己怎么样?它们当时的心情怎样?

  3、 试着用朗读的方式来表达小动物的情感。

  4、 媒体出示小猪、小马、小猴的脚印,说说它们的脚印像什么?在雪地上留下脚印后,它们又会说什么?学着课文的样子编编故事。

  三、复习巩固,拓展阅读。

  1、 叫号游戏。(复习生字)

  2、 读一读,连起来说一说。

  (1)鸡的脚印像竹叶,小狗的脚印像梅花,小鸭脚印像枫叶。

  (2)雪地上小动物,个个像小画家,他们的画儿真有趣。

  四、学习“月字旁”

  1、还有哪些字带有月字旁,你觉得这些字一般与什么有关?(身体的某一部分)

  2、示范“月”的写法。

  3、 描一描,写一写“脚”。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2、学习生字词。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 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师生互动

  修 改

  一、揭题质疑

  1、指读课题,正音“吵”是翘舌音,“争”翘舌音,后鼻音。

  2、质疑:

  (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3、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自己读书,讨论解决)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要求: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不要丢字、添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借机巡视辅导。

  三、指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请八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

  2、纠正字形“哼”、“御”,正音“肘”是翘舌音,“竟”是后鼻音。

  四、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谁和谁争吵”(“我”和克莱谛)

  板书:“我”克莱谛

  2、“为什么争吵”。

  ⑴ 自读1~4自然段

  ⑵ 指名回答(克莱谛把我本子弄脏,我报复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

  板书:弄脏本子

  五、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读书,自己学习了生字、弄清楚了“谁和谁争吵”和“为什么争吵”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继续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为集中识字单元,主要利用声旁来识字。通过识字来认识声旁表音的功能,学习利用声旁认字并练习运用声旁猜字的认字方法来辨析形近字,使学生在识字,学字过程中掌握如何利用篇旁认字。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在第二册中就渗透了有关声旁的知识,学生稍有了解。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学生学起来并不会感到困难,反而会对这种快速有趣的识字方法较有信心,进而用这种方法去更多的识字。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对二年级学生的要求及本课特点,制定目标如下:

  识40个生字,会写29个字。

  掌握利用声旁识字的方法,并学会用这一方法扩大识字量。

  培养学生识字兴趣。

  四、重点与难点:

  掌握利用声旁识字的`方法。

  五、设计理念:

  经过前几个学期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这学期主要是对识字方法的归纳、总结,有些学生已能独立识字,所以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灵活运用识字方法,让他们在感兴趣,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享受到识字成功的快乐。

  六、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七、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切入课文

  1、今天我们一起到生字王国去看一看,咦,大门上出现了一段话:

  柳丝绿,草地青,

  天气晴,河水清。

  跑出两个小姑娘,

  黑头发,大眼睛,

  蹦蹦跳跳真精神。

  玩皮球,捉蜻蜓,

  草地一片欢乐情。

  你们发现其中的秘密了吗?

  2、你们不但观察得仔细,还开动脑筋,我要送给你们一把金钥匙,只要你能记住上面的话,还有惊喜在等着你。

  学习18页金钥匙的话。

  (二)、观察特点,集中识字。

  1、大门开了,我们进入生字王国,看小包子画家都画了什么?

  (学生说词语:花苞、冰雹、旗袍、跑步、吃饱、泡沫、拥抱、疱疹、)

  2、你们发现这些词语小包子画家有什么关系吗?

  (揭示“包”是这些字的声旁的规律,并结合形旁来记忆生字)

  3、你们可真行,如果能用这些词语说句话,就更棒了。

  4、我们要用金钥匙继续认识更多的生字朋友,你能用“肖”字变出更多的字吗?(小组讨论写出带有“肖”的字。)

  5、汇报,说说你们小组是怎么变的,变成了什么字?(对认字多的小组予以奖励)

  6、丁丁说:我看见一段话,有些字我不认识,你们能教教我吗?

  (出示书上的句子)

  谁来认一认,把你的好方法告诉他。

  (三)总结规律,拓展延伸。

  学完这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能用这种方法多找几个例子吗?然后用你喜欢的方式积累起来。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按笔顺把字写得端正、美观。

  2.能有顺序地观察图画,认识图上描绘的事物,凭借图画理解本课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词串,了解祖国大地一年四季的一些自然景观,体会祖国地域辽阔和物产丰富。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是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诵读词串,展开想象,感受词串的意境美是教学难点。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背诵诗歌,引出课题

  1. 小朋友,还记得《家》这首诗歌吗?我们一起背背吧!

  2. 祖国就是我们的“家”,(出示中国地图)我们的“家”又大又美!爸爸妈妈带你去过哪些地方?

  3.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跟着《识字6》到祖国的东西南北走一走,看一看,一起领略祖国不同地区的美丽风光。

  二、初读词串,认识位置

  1.请小朋友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词语。

  2. 指名朗读词串,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想:课文介绍了哪些地方?

  3.在朗读中我们知道课文向大家介绍了“塞北”、“江南”、 “海岛”、“高原”,知道这些地方在祖国地图的哪个位置吗?(出示地图,相机贴词语)

  4. 请大家再读读词串,一边读书一边看图,你能给每幅图找到相应的那行词串吗?找到了就读给你的小伙伴听听吧!

  三、品读词串,理解感悟

  1. 骏马 秋风 塞北

  ⑴塞北草原的秋天会怎样?(播放秋风声、马嘶声)咦,耳边传来了一个声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⑵秋风吹过茫茫的大草原,塞北大草原一片浑黄,一群群骏马迎着秋风飞奔在茫茫无边的大草原上,你能把塞北的风光读出来吗?

  ⑶学生练读。

  2. 杏花 春雨 江南

  ⑴能说说你心目中的江南是什么样的?

  ⑵春雨使江南的大地慢慢地、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就像我们学过的识字,背背看!

  ⑶粉红的杏花露出了笑脸,细细的春雨飘洒着,装扮着江南美丽的春天,喜欢江南吗?江南风景美如画,我们一起来赞一赞秀美的江南吧!

  3. 椰树 骄阳 海岛

  ⑴春天的脚步匆匆而去,我们一起去骄阳似火的海岛看看吧!共同感受海岛独特的夏季风情!

  ⑵什么是骄阳?在炎热的海岛上有一种树却长得异常地繁茂,它就是“椰树”(出示椰树图片),椰树长得啥样?

  ⑶迷人的海岛吸引了许多游人,站在海岛上,阵阵海风迎面吹来,听着哗哗的浪花声,品尝着鲜美的椰果,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啊!谁来读一读,用你动听的声音把我们带到那美丽的椰树王国!

  4. 牦牛 冰雪 高原

  ⑴最后让我们一起到冰天雪地的高原去见识见识吧!认识它们吗?(出示牦牛图片)它们怎么能在这冰天雪地的世界里生活呢?你们了解牦牛吗?

  ⑵你能用朗读把画面描绘出来吗?试试看!

  5. 品读韵文

  走遍了祖国的东西南北,领略了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风光,读读看,喜欢哪儿就把那组词语多读几遍。比一比,哪些小朋友能把这个地方的美表现出来?

  四、指导描红

  1. 认读本课的生字,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2. 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认真描红:一笔描成,笔笔到位。

  五、布置作业

  诵读词串,搜集有关“塞北、江南、海岛、高原”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诵读词串,运用词语

  指名读词串。自由读一读,想一想,韵文的字里行间有什么规律?

  ⑴学生自主交流。

  ⑵老师小结:我们在朗读全文的时候可以把词串当成一首诗,一边读词,一边想象,读着读着,我们的眼前出现了祖国大地的自然风光,我们的祖国不仅处处美,而且处处是宝呢!横着读,词串就是一首优美的诗!瞧!词串还押韵呢,江南的南、高原的原,韵脚是“án”。

  小组赛读词串。

  4. 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欣赏了各地的美景,那些美丽的地方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有一些外国的小朋友来我们中国做客,作为中国的小主人,你最想把哪儿介绍给他们?为什么?

  ⑴告诉大家一个小诀窍:用上课文里的词语选一个地方给大家介绍介绍,可以运用自己搜集的`相关材料。能用上一些诗句就更棒了!(相机推荐:《敕勒川》、《忆江南》等古诗)

  ⑵和你的小伙伴说说看!你能行!

  5. 亲爱的孩子们,我们走遍了祖国各地,欣赏了各地的美景:

  我们迎着瑟瑟秋风,来到辽阔的塞北草原——骏马 秋风 塞北;

  我们沐浴着蒙蒙春雨,漫步在美丽的江南——杏花 春雨 江南;

  我们再去炎炎夏日下的海岛——椰树 骄阳 海岛;

  我们再登上冰雪覆盖的高原——牦牛 冰雪 高原。

  我们喜欢江南,也喜欢海岛;喜欢塞北,也喜欢高原。因为它们各有各的美,我们的祖国真是幅员辽阔,风情各异啊!来,看着地图,背背词串,把祖国装在我们的心中!

  二、指导写字

  1.小朋友把词串读得真美!相信你的字一定写得更美!

  2.怎样才能把字写漂亮呢?大家可以这样试试看:

  先整体感知这个字的结构特点,再观察这个字的关键笔画,看清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最后在心中记住这个字的模样。

  小朋友,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关键笔画?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塞”:拿出你的小手,和老师一起书空,先写宝盖头,再写两横两竖,接着写长横,撇和捺一定要展开一点。

  “骄”:小朋友想一想,书写时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动起手,用心描一个,写一个。

  “塞”:拿出你的小手,和老师一起书空,先写宝盖头,再写两横两竖,接着写长横,撇和捺一定要展开一点。

  “骄”:小朋友想一想,书写时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 动起手,用心描一个,写一个。

  “岛”:老师要请小朋友来教了。你先教什么呢?这个字是山字旁。岛字里面藏个山,山字是扁山,里面没藏好,露在外一半。

  4.请拿出习字册临写吧!

  三、布置作业

  1.完成同步导学。

  2.写话:运用文中的词语向别人介绍自己喜欢的地方。

语文教案 篇7

  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习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初步了解春天的特点。

  1. 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说、话”等6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通过朗读去感知和感悟春天的美。

  3. 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眼光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生字卡片和词语卡片,自备田字格,游戏题板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认识八个生字,写好“说、话”两个汉字。2、正确朗读课文,学习背诵。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天吗?(板书“春”字后)师引导说学过的描写春天的.词语。

  2.我们来做“春“字开花的游戏吧(选择板书:春雷 春雨 春风 春燕 )

  3.(出示课文插图)瞧,在美丽的春天里,小朋友们来到哪里干什么呀?(有的在拍照;有的在寻找春天;有的在唱歌。)

  二、初读,了解短文,认识生字。

  1. 春风里,软软的柳枝正在迎风飘舞。沉睡了一冬的柳树是怎么醒来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课文第1课,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出示字词卡片,反馈读音。

  (1) 板书课题:1.柳树 了

  (2) 春天来了,柳树怎么啦?(贴上“醒”字后让再读课题)识记“醒”字。

  (3) 除“醒”字外,你们还会认儿歌中的哪些汉字?下面老师考考大家,请看字卡。(老师出示字卡,请学生读字并组词)

  3.和生字交上朋友了,一定会读得更好,自己试试吧。

  三、再读,熟悉短文,巩固识字。

  1.分节读文,读通读顺。(指名——分组或者齐读。)

  2.再读课文,疏通内容。

  (1)读第一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教师板书:柳树 醒了

  ①柳树在谁的帮助下醒了?(春雷)教师板书:春雷 说话

  ②春雷怎样跟柳树说话,小柳树睡醒了,会怎么说呢?

  ③你能想像着再读一读第一小节吗?

  ④看板书,小结。

  接下来分小组学习第二、三、四小节。方法:同桌互相读一遍,看看是否读准;2、说一说,谁给谁干什么,怎么样了?3、试试,会背了吗?(注意评价学习情况)

  (2)春雷的朋友们还和柳树在一起做什么啦?

  ①以小组形式汇报,老师板书,然后检查该组朗读、背诵;(评价学习情况)

  ②其他小组学习朗读,练习背诵;

  ③分组比赛朗读;看板书加上动作练习背诵。(评价学习情况)

  (3)春天里的景物那么可爱,让我们一起读读最后一个小节,看看柳树在干什么?

  ①齐读第五小节。

  ②请同学说一说又知道什么啦?教师板书:柳树 玩耍 小朋友 长高了。

  ③看着板书,加上动作背一背。

  (4) 同学们,春天万物都在生长,除了柳树醒了,还有什么也醒了呢?

  (5)美丽的春天令人陶醉,让我们拿起书,美美地读一读课文吧!(自由读)

  (6)会背了吗?看着板书试试吧。

  四、巩固识字,书写生字。

  1.看板书再读词。

  2.指导书写。

  ①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写好两个相同偏旁的汉字,你们看田字格表里是哪两个字(说话)

  ②这两个字的偏旁谁认识?(言字旁)

  ③示范:写言字旁时第一笔点起笔不能太低,横要向上斜一点,折要向左斜一点,注意左边偏旁窄一些,右边部分宽一些。

  ④描红。⑤自己练写,对比范字。⑥成果展示。

  1 柳树醒了

  春雷说话柳树醒了

  春雨洗澡柳枝软了

  春风梳头柳梢绿了

  春燕捉迷藏柳絮飞了

  柳树玩耍小朋友长高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1.复习本课生字、词语,背诵课文。2.写好“朋、友、春、高”四个汉字。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开火车抽读字卡:醒、雷、澡、枝、软、梳、梢、耍

  2.请同学领读词语:(老师出词语,同学领读)

  (二)读背课文

  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学生齐背。

  (三)仿照课文编诗句。

  (四)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说说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

  2、教师范写。

  3、学生书写,师生评议。

  (五)作业设计

  1、完成练字作业。

  2、词语连线练习。

  3、努力把课文读得更好。朗读全文给家人听,说说自己学到的新知识。

  春雷说话柳树醒了

  春雨洗澡柳枝软了

  春风梳头柳梢绿了

  春燕捉迷藏柳絮飞了

  柳树玩耍小朋友长高了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复习“征、启”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牛的两张征友启事的不同和引发的不同结果。

  3.懂得与人交往时,既要考虑到自己的需要,也要考虑到别人的实际情况。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2.强调“团”“迎”字的书写。

  3.了解小牛的两张征友启事的不同和引发的不同结果。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小动物头饰。

  课前准备:小牛贴图课件歌曲“找朋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都有朋友吗?你们觉得和朋友在一起感觉怎样呢?有一头小牛,它也很想找个朋友,于是,它就写了一份《征友启事》。请同学们举起右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10、征友启示。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瞧,小牛要来考考你们呢?

  3.瞧,小牛为你们的精彩表现鼓掌呢!(掌声)请同学们打开课本42页,再读一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课文中小牛几次贴出征友启事?(两次)

  2.找一找哪些自然段在写小牛第一次贴出征友启事找朋友。

  (三)细读理解感悟,指导朗读。

  (1—3自然段)

  1.请学生们小声读读课文的1—3自然段,能不能找出第一张征友启事的内容。

  2.指名读。(投影出示“我想找这样一个朋友:能陪我一起吃草,一起玩耍,一起晒太阳,一起学耕田。谁能做到,欢迎联系……”)

  3.同学们一起来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师相机指导:小牛找朋友的条件是什么?它为什么会提出这些条件呢?

  4.教师小结:是的,小牛正是因为自己喜欢做这些事,所以它希望它的朋友所有的这些事情都能做到。

  学习第3自然段。

  1.师:那么这张征友启事刚一贴出,小动物们有什么反应呢?看课件说话。

  2、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小动物,你会边跑来边想些什么呢?看来你的心情很-----兴奋!

  5.师:谁能带着兴奋的心情来读读这句话?自己试试吧!指名读,齐读。

  师:可是,看完了,小动物们是什么样的了呢?看小动物失望离开的课件,说话。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能带着动作来读读吗?

  同学们,假如你就是这些小动物中的一员,此时,A、(戴上头饰)请问,你是小山羊吗?你为什么走开了呢?为什么还要摇头呢?B、你会边走边说些什么呢?你能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读这句话吗?

  一二组读兴奋的句子,三四组读失望的句子,读出对比来。

  师:瞧,第一份征友启示的结果就是:小动物们兴奋而来,失望而去,而小牛,也一个朋友也没有找到。它只好去找老牛诉苦,他的心情怎样呢?请同学们来为这句话加上小牛的心情描写:小牛————(失望、伤心、苦恼、奇怪)极了,跑到……

  (生加上补充心情的词语读第四自然段“诉苦“部分)

  师评价:我听出了你的失望;没有找到朋友的小牛多么伤心啊!……

  师:让我们带着自己理解的心情,来学着小牛诉诉苦。齐读四段。

  10.是啊小牛为什么一个朋友也找不到?如果你在小牛旁边,你会对它说些什么呢?

  11.教师小结。

  学习5、6自然段。

  师:听了小牛的怨言后,老牛教了他一个办法。让他出了第二份征友启示。(课件出示)

  1、谁来读读?

  ①.那这两张征友启事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对比着读一读。(课件出示:两张征友启事的内容)。

  ②学生找不同。

  ③师:学生边说,老师边点出不同的地方。多了这些词,意思有什么不同?教师小结:是的,第一份征友启示需要做到吃草、玩耍、晒太阳、耕田这么多方面,可是第二份征友启示只要做到其中一点,就可以和小牛做朋友了。这是多么容易的事啊!

  ⑤男生读第一则征友启事,女生读第二则征友启事,读出两则征友启事的不同来。

  5.对比着学习第二张征友启事贴出后的热闹场面。

  ①师:第二张征友启事刚刚贴出,小动物们又会有什么反应呢?谁愿意来读一读第8自然段?

  ②师:是啊,多热闹哇!怎样围才是“团团围住”呢?学生在小组内做一做动作。

  ③老师来当小牛,请五位同学来当小动物,表演下“团团围住”这个动作。小动物们把小牛团团围住,会说些什么呢?请位同学读一读他们的话。

  ②在这四句话里,分别都有一个字,它们的意思很相似,你能找到是哪个字吗?(同、跟、陪、和)

  请学生用四个字分别说一句话。

  ④教师小结:我们中国的汉字真是丰富多彩呀!同一个意思却可以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真有趣!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应该注意这些细节之处,会让我们的文章更精彩。

  来,我们分组来读读山羊、猎狗、花猫和马驹的话。

  ⑤学生齐读。你们听,小牛找到了许多朋友,它和朋友们一起唱起了欢快的歌儿,我们也一起唱唱吧!(放儿歌:找朋友)

  (四)拓展想象。

  师:小牛这时候可高兴了,他唱完歌,又兴高采烈地又跑去见老牛,猜猜看小牛会对老牛说什么。(礼貌;名理)

  教师总结:我们交朋友的时候,既要考虑到自己的需要,也要考虑到别人的`实际情况,这样我们才会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想不想写个征友启示,那你会怎么写?

  下课!

  板书设计:

  征友启事

  第一次无

  考虑自己,想到别人

  第二次许多

  《征友启事》课后反思

  这次的备课短暂而显得有些匆忙,在选课的时候,突然觉得,凡是能编入教材中的课文,每一篇不都是经过各位语文教学的专家精挑细选出来的么?我们自己只管沿着新课改的路子,按照自己的理解,将精彩的课尽可能生动地讲给学生,使得教学相长也就够了。由于自己是所有老师中第一天上课的,好了,就顺着进度讲那节《征友启事》吧!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每一门艺术中都有值得自己欣慰的地方:

  一、抓住主线,贯穿课堂

  全文有13个自然段,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的确是很长的一篇课文,而这样的故事性课文,最忌讳从前向后上成“流水帐”形式,于是,我抓住了文章中的两份征友启事作为主线,然后进行对比学习,不仅使得课堂脉络清楚,而且在对比中名理。

  二、语言训练,随手拈来

  语文课堂,讲究人文,讲求拓展,但是永远都不能丢掉最基本的语言文字训练。在进行两则征友启事对比的时候,我让学生观察第二则征友启事和第一则相比,有什么地方不同?学生得出:多了“或者”和“其中一点”四个词语。我又追问:“多了几个词语,意思上有什么改变?”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明白第二则征友启事多了“或者”“其中一点”几个词语,却少了很多对朋友的要求。此文转自淘.教。案网

  故事的进度到了第二则征友启事的结果部分,“牛栏前热闹极了。大家把小牛团团围住。”在这里,“热闹”“团团围住”两个词语可以很好地让学生体会到第二则征友启事的成功,如果能紧紧抓住这两个词语,“好”与“不好”的征友启事分别为谁便不攻自破了。可是,如何让学生轻松地来理解词语呢?我抛出问题:“孩子们,牛栏前热闹起来,你还见过哪里有热闹的情景?”学生纷纷举手:“快过节了,超市里人真多,好热闹啊!”“大雁塔广场上很热闹。”“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就要开始了,真热闹。”学生在简单而形象的感知中,早已经将“热闹”的含义明白了。我又让学生来做出“团团围住”的动作,在动作中理解词语让学生轻松而快乐。

  此外,在备课中,我发现在四个动物都要和小牛做朋友的四句话中,有四个字“同”“陪”“跟”“和”意思非常相似,但是作者并列地运用了它们,避免了语言的重复和累赘,可是,如何处理这部分,才能让学生体会到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神奇之处呢?我依然采用了最原始但却最扎实的造句训练,在多个句子的感悟中,学生明白了这四个字的意思其实是基本一样的,体会到了文字的神奇。

  三、和谐愉悦、享受语文

  我是一个追求诗意课堂的人,语文教学变来变去都不离其中的就是:为了达到对学生进行文字的训练。而我,更喜欢与学生在和谐的交谈中,让学生边享受边学习语言。“征友启事刚一贴出,小动物们都有什么反应呢?”学生看图后纷纷举手发言,于是,我拿起准备好的头饰,随意地走到一个学生的面前,又随意地将一个小马驹的头饰戴在他的头上,“请问,你就是那匹健康的小马驹吗?你为什么走开了呢?”“请问,你是可爱的小花猫吗?你会边走边想些什么呢?”没有任何的雕饰的,孩子会很自然地微笑着回答:“是的。”“我想:太好了,我早都想找个朋友了,快去看看有没有收获吧!”那时候,我想,我和孩子,我们都是微笑的,因为我们在享受着语言带给我们的美妙和幸福感。

  四、个性阅读,不拘一格

  小牛没有找到朋友,心情会怎样呢?文中写到小牛去找老牛诉苦,“诉苦“!两个字对于7岁的孩子来说,实在有些难以理解,怎样使这里的“诉”能“苦”出味道来呢?我让学生加上小牛此时的心情描写来读读这句话,学生加上了“小牛难过地说”“伤心地说”“垂头丧气地说”……等描写心情的词语,然后我请学生按自己理解的心情来学着小牛诉诉苦吧!学生将这句话读得有了滋味。

  在教学“可是,看完了,小动物们又一个个摇着头走了。”这句话时,我请学生带着动作读一读,体会小动物们的心情。“请问,你为什么要离开呢?你会边走边说些什么?”在学生反馈以后,再带着那样的心情去读,使学生读出了自己的理解,读出了自己的个性。

  另外,承担“课中文化”课题以来,在课堂中间的活动上自己也再边做边积累。本课以“朋友”开始,以“朋友”结束,于是,在小牛找到好朋友的时刻,我趁机让学生和小动物们一起“庆祝庆祝”,唱起了“找朋友”的歌曲,使学生得以放松。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又都是一门不完美的艺术。

  在这节课中,老师有点着急,应当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时间。点题时,可以更加自然一些。另外,要是能够想办法将第二份征友启事放在最后“隆重出场”,紧接着后面又让学生仿写启事,那会效果更好。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不过,只要不断摸索,自己就会有所得。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诗歌。

  [教学难点]

  读懂诗歌,联系生活畅想、感受美景。

  [教学准备]

  师:轻音乐、组织学生去户外观察春天。生:搜集有关春天的古诗。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指导自学:

  三、检查自学情况,解决困难,随机巩固识字:

  四、学习写字:

  五、结课: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想给自己留什么作业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本课部分生

  2.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春天的`古诗。

  二、朗读感悟诗歌,积累词语: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总结:

  这节课你快乐吗?回去以后画一画美丽的春天吧!

语文教案 篇10

  内容预览:

  走向虫子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内容,了解幽默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2、感悟文中作者对人类弱点的思考。

  3、激发学生走向自然,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行文思路,读懂文章。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作者对人类弱点的思考,学会反思。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南帆先生的《蚂蚁》和马克·吐温先生的《辛劳的蚂蚁》,知道了他们其实是通过蚂蚁来写我们人类,今天我们要走近更多的小虫子,看看作者是不是也通过小虫子来写我们自己。我们今天一起--《走向虫子》。

  二、作者简介:

  刘亮程,男,1962年出生在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沙湾县一个小村庄里,在那里度过童年和少年时期。长大后种过地、放过羊,当过十几年乡农机管理员。劳动之余写点文字,大多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在这个人畜共居的村庄里,房子被风吹旧,太阳将人和牲畜晒老,所有事物都按自然的意志伸叶展枝。作者在不慌不忙中叙述着一种人类久违的自然生存。著有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该书在99年引起巨大反响,被誉20世纪最后的文学景观。还著有诗集《晒晒黄沙梁的太阳》,散文《风中的院门》、《库车》等。曾获冯牧文学奖·文学新人奖。现为《中国西部文学》编辑。

  批评家们对他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刘亮程是中国二十世纪的最后一位散文家他的作品,阳光充沛,令人想起高更笔下的塔希提岛,但是又没有那种原始的浪漫情调,在那里夹杂地生长着的,是一种困苦,一种危机,一种天命中的孤独无助,快乐和幸福。

  三、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内容:

  1、疏通字词。

  蜣(qiāng)螂 铲(chǎn) 喘(chuǎn)

  土坷(kē)拉:土块。

  骨碌碌(gūlūlū):形容很快的转动。

  忙碌(lù):忙着做各种事情。

  仓皇而逃:匆忙而慌张的逃走。

  抡(lūn):用力挥动。

  2、疏理文章脉络。

  第一到第三自然段:八条腿的虫子慢慢悠悠的爬。

  第四到第六自然段:蜣螂滚土块。

  第七到第十三自然段:蚂蚁搬干虫。

  四、具体研习。

  1、分组讨论:这三只小虫子的行为是否如作者一开始说的可笑呢?

  明确:不是。对于第一只虫子,作者说到这下该我为自己的眼光羞愧了,我竟没有看见指头底下还有路。对于蜣螂,作者写到还是少管闲事。我已经有过教训。对于蚂蚁,作者的感慨是我这颗大脑袋,压根不知道蚂蚁那只小脑袋里的事情。可见,刚开始是看得可笑,但到最后我们可以感受到真正可笑的是我们人类。

  2、从文中的三只虫子身上,大家能否找出我们人的可笑之处呢?

  明确:从第一只虫子身上,可笑人的自以为是;从蜣螂身上,可笑人类智慧的`有限;从蚂蚁身上,可笑人类能力的有限。

  小结:至此我们可以说,课文内容虽写的是走向虫子,其实是透过虫子看清自己。作者感悟出:人的局限性如此之明显,在某些方面连一只小虫子都不如,却常常盲目地为优越感所蒙蔽。

  3、讨论:前面我们学过的南帆先生的《蚂蚁》,大家比较一下二者的异同?(对人的思考)

  明确:相同--都是通过小动物来思考人类。不同点--《蚂蚁》反思的是人的命运,人在何种意义上能够驾驭自己的命运,它突出的是人类生存的困惑问题,而本文作者反思的则是人性的弱点。在某些方面,人其实不如虫,但人类对此却不自知,它突出的是对人类缺乏自审意识的剖析。

  五、结合习题四,品味作品幽默的语言。

  1、幽默是一种智慧,是让读者在微笑中品味深刻的哲理。课文中幽默的语言比比皆是,请同学们找出一两例来谈谈,品味一下。

  例:第7自然段中对蜣螂姿势的描写、第8自然段中说孤寡老小在等着这条虫呢、第9自然段中它生气了、第12自然段我会搬它回家吗的心理活动,特别是想象两只蚂蚁见面商量等等,都是大词小用,赋予了蚂蚁人的思想行为,显得特别风趣。

  2、朗读第8--12自然段。

  六、课堂小结。

  《走向虫子》这篇文章让人类看见自己身上的弱点,那么我们就应尽力去克服它,时时注意自我反省。孔子有云: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我想,我们不仅要向他人学习,还得向大自然中万千生灵学习,毕竟我们人类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员。那么,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够走近自然,关注自然,保护自然,做个真正的有心人。

  七、作业布置:完成课后习题。

  附:板书设计

  1--3 八条腿的小虫--人类的自以为是 走向虫子

  4--6 蜣螂--人类智慧的有限 反思自己

  7--13 蚂蚁--人类能力的有限 缺乏自审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31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高效教案04-21

语文《绝招》教案06-02

语文教案(经典)10-10

(经典)语文教案08-01

(经典)语文教案08-13

语文教案【经典】09-10

【经典】语文教案10-19

语文教案【精选】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