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10-21 10:21:10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2、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3、积累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4、理解成语故事,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德育目标:继续深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对生命的思考和热爱。

  课前准备

  1、整理本组课文收集的相关资料。

  2、搜集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如何让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无限的延伸,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通过这组课文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对生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交流一下吧。

  二、自主准备

  1、默读提示,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2、投影出示:

  内容:说说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

  讲讲自己知道的热爱生命的故事;

  谈谈自己获得的感受、得到的启发。

  3、回忆本组学习的几篇课文,浏览搜集的资料,阅读教材中提供的三段文字。

  4、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确定交流的角度,想一想自己打算怎样说。

  5、自己轻声练习讲述。

  三、畅所欲言

  1、自由选择伙伴互相交流,互相评议、指正。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个别指导。

  2、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交流,要求讲话学生清楚流畅地表达,听者认真、安静地倾听。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进行评议、辩论。

  四、总结评价

  1、自我评价:自己在这节课中发言是否踊跃,表达是否清晰,态度是否大方,思维是否敏捷,与同学的交流、合作是否积极等。

  2、学生评价:你认为这节课谁的表现?为什么?

  3、教师评价:总结本节课中学生突出的优点,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第二、三课时

  习作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畅谈了自己对于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老师认为大家的发言都很有见地。把你们所谈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大家根据同学们的发言,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学生默读提示,画出习作要求。

  2、投影出示习作要求:

  内容具体;

  写出真实感受;

  题目自定。

  三、试写初稿,反复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请同学们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

  3、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4、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朗读佳作,共同赏评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中的成功之处。

  五、誊写作文,制作墙报

  1、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直到满意后再抄写在作文本上。

  2、整理习作和资料,办一期以“热爱生命”为专题的板报。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成语故事

  一、复习导入

  1、读词语卡中的词语。

  2、听写其中的词语。

  二、我的发现

  1、同学们,学习完本组课文后,你发现一些句子有较深的含义吗?下面请同学们先来看看小林和小东都发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小林和小东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探究理解句子较深含义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总结方法。如:仔细想、联系时代背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抓法。

  3、快速浏览本组课文,你还能发现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的'深层含义或言外之意。

  三、日积月累

  1、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先指导学生读正确,然后说一说自己的理解或认识,之后请学生快速背诵。

  2、教师补充出示一些名言,请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

  a、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

  b、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

  c、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d、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e、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

  3、请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关于热爱生命的名言,共同进行赏评。

  4、鼓励学生课下将自己最喜欢的生命格言制成书签。

  四、成语故事

  1、自己读故事,感受句子的含义,画出不懂之处。

  2、小组交流,谈谈自己对这个成语故事的理解,互相质疑解难。

  3、全班交流,说一说这个成语故事蕴含的道理,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这个成语的体会。

  4、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第六组

  教学内容本组教材以“乡村生活”为主题,精读课文有《乡下人家》《古诗词三首》,略读课文有《牧场之家》《麦哨》。课后还安排了本册教材的第二次综合性学习。还有一个词语盘点、一个学习园地。

  教学目标

  1、重视积累优美语言,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田园生活画面。

  2、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通过讨论,交流对问题的看法和自己学习课文所懂得的道理。

  教学难点进一步提高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继续培养学生的默读与自学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措施本单元教学按搜集资料、初步感知——课文具体解读——读练综合运用的思路来组织教学。

  教学时数。10—14课时,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使学生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录音、绘画用品。

  教学时数:两课时

  课时内容目标:使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听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吗?谁能给大家简单地讲一讲?

  2、马良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神笔,为穷人做了很多好事,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会做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谈一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出示课件,认读生字,检查认读情况,并鼓励学生寻找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3、开火车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师生正音。

  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假如有一支神笔,诗中的小朋友要实现哪些愿望?(引导学生用“我用马良的神笔为——画。”说话,师随机板书、板画)

  三、细读课文,感悟语言、感情朗读。

  1、小组自学。

  (1) 课文用三个小节写了小作者的三个愿望,你最喜欢他的哪一个愿望,把它读给组内的同学听,并说一说为什么喜欢它?

  2、指名汇报小组自学结果,师加以适当的引导。

  (1)你最喜欢哪一小节,为什么?

  (2)你认为这一小节中哪些词、哪些句子用的最好?为什么?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指名读,师相机指导。

  (3)比较感悟句子。

  我要给小树画个太阳,让小树也能成长。

  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的成长。

  你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

  我要给小鸟画许多谷粒。

  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同上。)

  2、总体朗读指导。

  (1)“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这句话在这首诗中出现了四次,朗读时怎样处理?

  (2)“画一个红红的太阳”“画许多好吃的谷粒”“画一双好腿”。这三处感情有什么不同?假如你是小树,小鸟、西西,你怎么读这三个句子?(指导学生分别读出“兴奋——喜悦——沉重”的语气。)

  (3)比赛读,师生评价,让学生在边听边评中提高朗读水平。

  (4)创设情境诵读课文。(闭眼想象与课文有关的画面,或者用笔画出这些画面。)

  四、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选你最喜欢的一节背诵下来。

  找自己的好朋友,竞赛背。

  五、扩展活动

  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会画些什么呢?拿起你手中的笔画一画吧。我们来为课文再写一小节好吗?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课前透视】

  这篇课文介绍了伟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帮助医生救助了病危的母亲生命的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充满智慧和深情。读着故事一个聪明可爱、爱动脑、爱动手的小爱迪生形象跃然纸上,由此可以说本文是一篇融故事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优秀教材。

  课文内容的生动性,自然激发学生的读书愿望。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文章故事性强的特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边体会课文情境,进而深刻感悟爱迪生的机智表现和优秀品质,同时从读中受到感染和影响。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

  3、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教学重点】

  在朗读中感悟,并积累词句,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信息资料】

  生字词语卡片、收集爱迪生的相关资料、挂图或课件。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出示爱迪生挂图。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人吗?(引导学生借助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爱迪生的生平及发明。)爱迪生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阅读一篇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板题)

  2、演示:利用课件或图片、实物等,展示爱迪生的部分发明(如:电灯、电话、电报、电影机等)引导学生联想这些发明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大家猜想它们的发明者是谁?引出爱迪生,自然过渡到课文内容。

  (由于课文介绍了一个大多学生都比较熟悉的人物,所以教师抓住这个线索,引导学生观察,谈话,拉近学生与文中人物和课文内容的距离。丰富了学生的认知,增加了学生的体验。)

  〖对话平台

  一、识字

  1、自由读文,画出生字新词,难点字词多读几遍,利用拼音和工具书把字词读准。

  2、利用生字词语卡片,互读互查, 生字掌握情况。

  3、识字游戏:开火车读字、听音抽字卡、出示偏旁组字等。组织学生巩固生字词语的掌握,重点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适当引导学生利用新学的汉字扩词。

  (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丰富了学生识字记字经验。游戏巩固识字,寓教于乐,提高了教学实效。)

  二、朗读

  1、学生分组读课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评议。推举一名读得好的参加全班读文。

  2、指读课文,师生评议。教师相机指导重点词语和长句子的读法。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组内朗读展示。

  4、再读思考:通过阅读你记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指导学生充分读书,畅所欲言地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使学生在主动而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提高阅读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

  三、想像

  1、出示挂图,引导学生看图思考,想想爱迪生是怎样想出办法救自己的妈妈的?

  2、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说话练习。

  3、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斥责、恍然大悟”等词语。

  (结合课文插图的特点,启发学生根据图画想像课文中发生的故事,进行练习说话,培养了学生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结合重点词语的点拨,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四、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中的生字词语。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窍门、借鉴已有知识分析看如何把字写好。

  2、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认为难点的字。强调重点笔画的书写,如:“炎”字上下两部分不同。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师生共议,展示优秀作业。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介绍自己的性格、爱好,优缺点。

  2、抓住自己的特点写清楚完整。

  3、以自己特点的某方面为主来写。

  4、通过人物的外貌、爱好等来反映特点。

  教学重点:

  1、抓住自己的特点写清楚完整。

  2、以自己特点的某方面为主来写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2分)

  1、教师自我介绍。

  2、问题激趣。

  问题1:那只是右手?(真厉害!)来个难点的问题

  问题2:我叫什么名字?(记性真好!)第三个问题可就更难了,

  问题3:文老师的爱好是什么?

  2、板书课题:说说我自己

  二、出示例文,指导写法。(18分)

  1、学生交流介绍自己的方法。

  2、出示教师介绍自己的短文,指导介绍。

  (1、)学生听介绍片段一,说说老师是从哪些方面介绍自己的。

  (2、)学生仿照片段介绍自己的年龄、外貌等。

  小结:同学们看,在这段自我介绍里,都是大家看的见的内容,比如:身高,外貌。但是,要让别人更了解你,你就要真实的介绍自己最特别的'地方。比如性格、爱好等等。

  (3、)出师片段二,指导抓住性格特点和爱好介绍自己

  (4、)学生仿说。

  (5)、出示完整的自我介绍短文,教师小结

  3、全班或小组内介绍。(7分)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自我介绍,我们相互了解的更多了,如果我们把它写下来,那就更好了,写完后我们玩玩“猜猜我是谁”的游戏。如果同学们猜出来了,说明你介绍的很真实,将会获得奖章一枚。

  三、习作大挑战。(10分)

  出示习作提示

  四、作文展示。(8分)

  1、学生互评。

  2、教师评。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会写课文中的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2、通过对比、朗读等方式感受老人创造的奇迹,体会老人对土地和家园的热爱,及坚持不懈的毅力。

  3、通过学写环保格言,强化学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教学难点】

  体会老人对土地和家园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院屋图片,创设情境:

  问:“你觉得这是一座怎样的小院子?”

  (学生回答后屏幕出示第一自然段文字。)

  教师深情解说,创设情境:“这是多美的小院啊!”自由读读这段话。老师和你们一起合作读好吗?(配乐,引读)窗外是……院子在山沟里,山上……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四周全是……风一吹……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这么美的小院子是谁的呢?他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小院,走进黄土高原上的一位老人。(板书课题:青山不老,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

  1、初读课文两遍(第一遍大声读,第二遍默读):

  要求:

  ⑴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用文中的一句话说说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2、字词检查:

  土炕、肆虐、盘踞、风雨同舟、归宿、恭敬、如臂如股、劲挺、淤泥、防风林带、林网、霜冻。

  ⑴读:指名读,齐读。

  ⑵默写:肆虐(一人黑板上默写)。

  3、解意:有不理解的自己提出来,学生互相解答。

  三、理解奇迹

  老人创造怎样的奇迹,课文中的哪一句话揭示了?

  1、从数字理解奇迹:

  学生回答,教师出示句子:

  这是一个怎样的奇迹?为什么?“一亩”有多少大?(667平方米)3700亩是多少平方米?大约有多大?我们的教室大约50平方米,一个家庭大约100平方米,下沙总面积约3400万平方米。那么大约是多少个教室那么大?多少个家?几个下沙米?(5万个,2万5千个,十四分之一个)

  这就是“奇迹”的意思。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自由读这一句──指名读(强调数字)──齐读。

  2、从大环境理解奇迹:

  那么这位老人是在怎样的大环境下创造了这样一个奇迹呢?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划一划。

  学生回答后,出示第二自然段。

  “晋”是哪一个省的简称?课文中说晋西北有哪些特有的气候现象?(大风、干旱、霜冻、沙尘暴)课文中哪些话是形容这个地方的大风的?“肆虐”是什么意思?我们一会儿理解会更深。重点理解县志里记载的那句话,先理解句子的意思(逆吹、擎之、二三丈、坠),然后想象西伯利亚大风来的时候,还有可能发生哪些事?这就叫“肆虐”啊!什么叫“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的盘踞之地”?

  出示晋西北大风、干旱、霜冻、沙尘现象的材料(最好是录像,没有的话就用图片和文字,教师解说。)看了这些文字和图片,你有什么想法?

  板书:

  在这样恶劣的大环境下,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的老头坚持15年植树造林,绿化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怪不得作者这样赞叹: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悟再齐读这一句:“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3、从小环境理解奇迹:

  要创造这样的奇迹,年轻力壮的人都不一定能坚持,而这位老人已经多少高龄了?(81岁)耄耋之年的老人。课文中哪些句子说明他已经很大了?默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划一划。

  学生回答。

  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说说在你的生活环境中80多岁的老人应该是怎样生活的?那么这位晋西北的老人又在干什么呢?(引读中心句:“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让我们带着对老人深深的敬意一起读这一句: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4、从结果在此体验奇迹:

  一位年过80的老人,在环境如此恶劣的晋西北土地上坚持植树造林15年,并且还将继续下去。难怪我们在黄土高原上能看到那样的景致。

  (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配乐读。)

  四、解读奇迹

  那么为什么老人能创造这样的一个奇迹呢?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创造了这个奇迹呢?快速默读全文,可以找找句子来回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三句话:

  1、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2、老人说:“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3、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外一种东西,他是真的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学生说说是什么支撑着老人创造了这样一个奇迹,简单理解句子的意思。

  (对土地的热爱、对家园的热爱、坚持不懈的毅力。)

  重点理解最后一句话:“另一种东西”是指什么东西?什么叫“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他真的能与“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吗?那么是什么能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说“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你怎么理解“青山是不会老的”?不会老的除了青山还有什么?

  五、畅谈感想

  这节课,我们走进了一座晋西北的小院子,跟着记者梁衡访问了一位山野老农。此时此刻,你想到了什么呢?(学生畅谈感受)

  六、作业(机动)

  1、按课文内容填空:

  这位晋西北的老人,已经种了____年树,绿化了____,造了____,3700亩林网,这是____。老人觉得____,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____,他是真的与____。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____。

  2、“青山不老!”说得真好!这位老人是晋西北的农民,他淳朴得就像黄土高原上的黄土地,淳朴顽强、不善言表。纵观全文老人只有一句话:“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其实老人心中有千言万语。面对渐渐干涸的河流,面对皲裂的土地,面对土地日益荒漠化的趋势,他有许多的话要说。他想对乡亲们说什么?他想对年轻人说什么?他想对我们说什么?今天,你就做他的代言人,说出他心中的话。

  你可以简单地说说,就像我们前几天背的格言那样。请一生背环保格言,教师出示这句话。

  ⑴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⑵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⑶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

  3、学生写话,教师巡视指导。

  4、全班交流。(写在一张小纸上,在实物投影上展示。)

  七、总结

  同学们,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地球对于我们也只有一个,热爱生命就要热爱地球,热爱家园。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像那位晋西北的老人那样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让青山不老,绿水长流!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交流自身爱看的有关毛主席或其他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影视作品或故事.交流时做到内容空虚、表达流利.

  2.从本组课文中学习一些写作方法,从“描写一个场景”“写一篇文章或影视作品的梗概”中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写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谈话导入

  ◆在这段时间里,俺们在课内外阅读了不少有关毛泽东主席的故事,了解了这个伟人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事迹,感受了他那普通又不普通的情怀.你还看过哪些毛主席或其他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电影、电视呢?

  ◆同学交流已看过的影视作品.

  分组交流 在你们看过的这些影视作品中,哪一部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让俺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没看过影视作品的话,也可以讲述自身听过或读过的相关故事.可参考以下提示进行交流.

  提示:

  a.讲清影视作品的名称,主要讲了谁的什么事.

  b.讲述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情节,还可以谈谈自身的感想.

  c.认真听他人讲述,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询问.

  全班交流 推荐同学在全班交流.

  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给讲述的同学评选出“内容空虚奖”“感受真实奖”“表达流利奖”等等.

  拓展交流

  ◆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此时此刻,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其实,在当今社会也有许多令人感动的英雄事迹.假如你是一个摄影记者,你会拍摄俺们周围的.哪些英雄人物的哪些事情呢?

  第二、三课时习作

  提炼写作方法

  回忆本单元课文中的一些写作方法,如《开国大典》中,把开国大典的过程和场景写得很清楚.

  运用写作方法

  ◆可以运用《开国大典》中描写局面的方法,选取一个场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

  a.师生一起回忆印象深刻的场景,要紧密结合同学的学校生活或社会生活.

  b.要将局面描写得真实、具体、清楚.

  ◆可以把你在课堂上介绍的一部影视作品或者一本书,以写梗概的方法用文字介绍给大家.

  a.把你在口语交际课上讲的或听到的一部影视作品或一本书的主要内容用简练的语言说一说,请同学提出意见.

  b.根据同学意见进行修改.

  进行写作练习

  从以上提供的两个角度中任选一个进行写作.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材内容分析:

  《一面五星红旗》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组中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描写了一名中国留学生,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活动中发生了事故。在极度困难的处境下,拒绝了面包店老板用国旗换面包的要求,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也赢得了外国朋友的尊敬。文本语言内敛深沉,通过“我”的表情和动作的变化来表达内心情感,教学时要通过自读自悟──移情体验──朗读品悟,获得思想的启迪。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情感变化。

  2.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敬和热爱,也体会到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

  3.情感目标:懂得尊重和爱护国旗,体会世界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

  难点:学习用外在神态、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联系旧知,导入新课。

  初读课文,快乐识字。

  整体感知,学习第1-3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带入情境。

  1.数量词练习:一()新大衣一()面包一()生命一()爱

  2.谈话:这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承载着中国人的骄傲、中国人的感动、中国人的自尊,也承载着很多感人的故事。今天让我们再来感受其中一个发生在中国留学生的身上的有关一面五星红旗的故事。

  3.播放课件,师生共同回顾“我”遇到的处境。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先是数量词的学习,为了后面的三次选择做铺垫。然后,老师就用充满激情的导语创设情境,并采用课件引入,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自然引入课文。)

  二、从三次选择中,悟爱国之情。

  当“我”饥肠辘辘的走进面包店后,发生了什么事呢?自由朗读课文第4至12自然段,找找你最有体会的句子,写写感受。

  (一)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品读句子。

  ▲饥寒交迫,首次选择。

  1.品“我”首次选择的句子。

  2.体会当时“我”的饥饿。(相机减少板书)

  (设计意图:当“一件新大衣”从黑板上消失时,让学生体会失去的滋味,这种递减的是心情的`逐渐沉重,是无法承受的选择!从不公平的交易中,感受“我”当时的饥饿和无奈。)

  ▲面对国旗,取舍两难。

  1.品读“我犹豫了一下,把国旗慢慢解下来,再展开。”

  ①理解“犹豫”,结合动作词,感受内心的挣扎。

  ②指导感情朗读。

  2.品读“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

  ①理解“愣”、“久久地凝视”。

  ②揣摩“我”的内心世界:“我”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

  ③反复品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通过品味语言文字,感悟隐藏其背后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突显人文性原则。)

  ▲最终选择,令人敬佩。

  1.品读“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突然,我摔倒在地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①通过“摇摇头”、“吃力”、“趔趔趄趄”动作词,感受“我”身体的虚弱。

  ②仔细品读,领悟作者选择时态度的坚定,爱国情感的深厚。(相机减少板书)

  ③体会用外在神态、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作手法。

  (设计意图:层层深入心灵,从而引发学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经过几次思想挣扎后最后保留的精华,带给了学生心灵的震撼。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这句话,从中体会“此时无声胜有声”用外在神态、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作手法。)

  (二)回归整体,配乐深情引读关于描写红旗的三段话。

  (设计意图:这个片段,体现了从整体入手,局部指导,回归整体的教学思路。让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点拨,使朗读更有效。)

  三、从态度变化中,感敬重之情。

  1.默读课文,找老板态度变化的句子,对比体会。

  2.小组交流,品老板的态度。

  (设计意图:在自读的基础上与同伴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通过品读、对比感受老板前后态度的变化为引出重点作好铺垫。)

  3.出示老板态度变化句子,感受敬重之情。

  4.小记者采访。

  (设计意图:通过重点探究、品读相关句子,由文悟情,由情赏文,使学生在读、思、议、演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并且抓住文中的空白点进行语言训练,努力创设扎实的语文课堂,突显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原则)

  四、总结提升。

  (设计意图:总结谈话,文情交融,感悟升华)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同学们,你们又曾经在哪里看到这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

  2.课件再现五星红旗在各地高高飘扬的图片。(背景音乐《红旗飘飘》)

  3.小练笔。

  (设计意图: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学生在感人的氛围和爱的旋律中,深刻地领悟文章的主旨,真正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随笔练习,在学生真正地感受浓浓的爱国之情后,从而生成自己的爱国情,既可以提升情感,又可以提高学生写的能力。)

  六、作业。

  1.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2.推荐阅读《五星红旗的故事》。

  (设计意图:课后的习题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面,进一步渗透爱国之情。)

  七、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板书呈逐层递减的态势,黑板上剩的内容愈来愈少,突现课文中震撼心灵的爱国之情。我力求突出课文重点,用国旗和心形图案形象地展示“爱国”的主题。)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会用“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做什么”的句式写句子,会把荷花、荷叶美的样子说具体。

  2.能正确、流利地朗渎课文。

  3.体会王冕想学画的`强烈愿望。懂得做事要有恒心,贵在天天坚持。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齐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一)初读感知。

  1.自由轻声读。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标上序号。

  2.指名读。

  (二)研读品味。

  1.指名读第一句。思: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2.句式训练。做课后题4。

  3.自由读2-4句。思考:王冕看到了什么?怎么做?

  4.什么叫"满湖通红"?为什么会满湖通红?

  5. 评读第2句。

  6.雨后的湖里的荷花到底有多美呢?用" ~~~~~ "划出来读一读。

  按课文填空:

  大雨过后,------阳光照得---------。湖里有十来枝--------,花瓣上--------,荷叶上-----------滚来滚去。

  品读句子:花瓣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我会连

  1、出示拼音卡片:z、zh、c、ch、s、sh、n、l,问:这些拼音娃娃都是我们的朋友,你还认识他们吗?(指名认读,教师提示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鼻音和边音。)

  2、出示生字,分四组认读,纠正读得不准的字音,尤其注意平翘舌音的读法。

  3、游戏:小蝌蚪找妈妈。八名学生扮青蛙妈妈,头饰上写着八个字母,十八名学生扮小蝌蚪,头饰上写有十八个字。让小蝌蚪分别找到自己的妈妈。其它同学和老师当评委。

  4、打开书,自己观察,根据书上的例子连线。

  5、全班交流,共同订正。

  读读比比

  1、今天有六对双胞胎兄弟来我们班做客,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2、大屏幕出示六组生字。看,每对双胞胎兄弟长得都很象,你能区分他们吗?

  3、小组讨论比较字的音、形、义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4、汇报,重点突出字形的`比较。

  5、用同样的方法分析下面的三对双胞胎。(这三组都是独体字加了偏旁)

  我会找

  1、播放,(将书上的图画制成动画)。今天的天气真好,郊外的景色真美,看,小白兔在玩捉迷藏呢!草地上还有这么多的红苹果呢!请你们仔细苹看看苹果上的字你认识吗?

  2、自由练读生字,如果有不认识的可以请教其它同学。

  3、点击,两个小朋友走进画面,挎着的小筐上面分别写着“氵、辶”。有两个小朋友,挎着小筐儿来采果子了,这果子可不是随便采的,你能帮他们吗?

  4、小组讨论:这两个小朋友该怎样采果子。

  5、汇报。(演示)

  6、你还认识其它的“氵、辶”的字吗?请你说一说。

  我会读

  1、在我们中国汉字这个大家族里,成员可多了,你能认识多少呢?我们已经学过不少汉字了,看看这些词语和你们成为朋友了吗?

  2、大屏幕出示词语,自由认读。有不会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3、同桌互听互考,纠正字音。

  4、汇报。你想提醒大家在读这些词的时候注意什么?(注意平翘舌音,爷爷、我们、她们、漂亮的词尾读轻声。)

  5、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

  读读说说

  1、出示句子: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指名读。问:这句话是说什么地方?有什么?

  2、概括句式:什么地方有什么。

  3、出示:江上有一座大桥。这句话说的是什么?

  4、出示:屋子里有____________。同座练说,再指名说。(指导用准量词)

  5、出示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练说。

  读读背背

  1、出示图画,问:图上画的是什么?你喜欢它吗?为什么?

  2、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古诗《画鸡》,这首诗的作者是明代画家、诗人唐寅。出示古诗,教师范读。

  3、自己试着读一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其它同学。)

  4、四人一组互读互评。

  5、指名读,师生评议。

  6、这首诗写了什么?你能简单地说出来吗?

  7、看插图练习背诵。

  8、表演。(可配上音乐)

  口语交际:我们的画

  (课前要求学生画一幅画,并把自己的画带到课堂上)

  1、同学们喜欢画画吗?你想把自己的画展示给大家吗?(板书课题。)

  2、出示图画,问: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做什么?用你自己的话说一下这幅图。

  3、你们也想象他们那样,把自己的画介绍给大家吗?在小组内介绍自己的画。(说出自己画了什么,为什么画这幅画,还可以讲讲画面上没有表现出来,但自己想表达的意思。介绍后其它同学评评,说说好在哪,哪里应该改进一下。教师也参与其中。)

  4、汇报,全班交流。(投影展示学生的作品,作者介绍,集体评议。)

  5、自由组合,看看、评评、议议别人的画,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介绍、提问和评议。

  6、展览:小小图画展,把学生作品贴在墙上、黑板上,互相观看。

  7、评选小画家,评出你自己心目中的小画家,说说你为什么评他。

  8、作业:回家后把你的画和今天我们班办画展的情况介绍给爸爸妈妈。

小学语文教案 篇10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学习《揠苗助长》一文,通过读懂词句,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什么是寓言?你读过寓言故事吗?你能举例说说吗?

  寓言中的寓是寄托的意思,言,讲道理。寓言就是用比喻的手法讲一个有趣的小故事,用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寓言二则》,二则就是两篇的意思,现在我们学习第一篇《揠苗助长》。板书:揠苗助长

  二、学生自读课文,标画出文中生字新词。

  1.学生按要求查字典自学生字词。

  本课生字要掌握以下方面:(举例)

  生字

  焦

  音序

  J

  部首

  灬

  除部首还剩几画

  8

  在字典中的页数

  232

  组词

  焦急

  2.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揠苗助长”的“长”是多音字,在这里应读“zh3ng”,不要读成“ch2ng”。

  “筋疲力尽”的“筋”应读“j9n”,不要读成“j9ng”。

  3.分析结构,识记字形,

  “筋”上下结构,下面左边是“月”,右边是“力”,不要写成“办”。

  4.理解词语。

  巴望:盼望的意思。

  焦急:心里特别着急。

  白费:白白地耗费,本文指白费力气。

  一大截:一大段。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劳累,没有一点力气了。

  三、细读课文,领悟寓意。

  1.课文写的是谁?干什么?结果怎样?

  (课文写的是古时候一个种田人,为了使田里的禾苗长高些,长快些,他就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结果禾苗全都枯死了。)

  2.这个种田人为什么要这样做?你是从那些词语中看出来的?

  (这个种田人急切地想让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于是天天去看。由于心情急,感到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于是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想办法。从“巴望”、“焦急”两词语可以看出。)

  3.这个种田人使用的办法好不好呀?为什么?

  (这个人使用的办法不好。他不但累得筋疲力尽、气喘吁吁,而且禾苗都被枯死了。最终没有达到他想要的结果,如果用一个成语来概括的话,就叫作“欲速则不达”。理解:过于性急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4.好心、费力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结果?小组讨论、汇报。

  (禾苗只能按照自己的成长规律慢慢地、一点一点地生长。如果把禾苗往高里拔,它的根就离开了哺育它的土壤,它就失去了水份与营养,就如同婴儿离开了母乳一样无法生存下去。)

  5.这个人的问题出在哪儿了呢?

  (他不明白禾苗的生长不能靠人去拔高,而只能靠自己的'力量。人们希望它长得快些,只能采取合理施肥、浇水,适时锄草,灭虫等办法。如果硬要把禾苗拔高,损伤了它的根或者切断了它的养份来源,禾苗怎能不枯死呢?这是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种田人违背了这个规律,想借助外力强求速成,结果反而把事情弄糟,落得个好心办坏事的结果。)

  四、小结

  1.归纳、明确寓意。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事情要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的道理。

  2.让学生联系实际,谈体会。

  (1)你在实际生活中,有没有做过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的事情?

  (2)小组讨论,班上交流。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附: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小学语文教案03-27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8-18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7-29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8-30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9-01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8-24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8-27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