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6篇[通用]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操作尝试过程中感知方便与省力的多种方法。
2、通过自身探索与实践,知道轮子会滚动,是最省力的工具。
3、培养幼儿积极思考和细心观察的好习惯,激发探索问题的兴趣。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1、四个装有重物的大箱子。
2、绳子、滑板、圆木棍、木板、积木、锁链、大块布、梯子、圆木桶、竹子、鼓棒、扁担、竹梯。
【活动流程】
一、出现问题,感知人多可以省力。
你们看,这是什么啊?(箱子)
放在这里太不好了,谁愿意来把它搬开?(请一幼儿尝试、搬不动)
提问:你为什么搬不动?有什么感觉?那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来帮助他)
幼儿与教师共同搬箱子。
组织幼儿集中交谈:刚才我们是怎样把箱子搬开的?(抬、推、拉、转……)
那你们在移动箱子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啊?(箱子太重了,太累了,太吃力了……)
老师也和小朋友也有一样的感受!那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轻松点,有没有什么什么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呢?(请力气大的大人来帮忙,大家一起抬……)
嘿,这里也有些工具的,有绳子、木棍、布块、滑板……他们能不能派上用场,让我们轻松的把箱子移到更远的`地方去呢?(幼儿自由猜测方法)
这些方法听起来都不错,究竟能不能行呢?(老师你让我们试试吧)
二、通过尝试比较,明白轮子能省力。
1、教师与幼儿共同尝试。(虞老师老师帮忙用相机把小朋友的方法记录下来)
2、集体交流。
老师把小朋友的方法拍成了照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逐张照片请幼儿来介绍)
3、小结:你们觉得我们刚才用的方法,那种方法最省力?(滑板)为什么滑板又方便又省力?(滑板有轮子,如果没有轮子就不会跑,就像人没有腿一样)
三、联系生活进行知识经验的迁移。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装有轮子,轮子的用处真大。你还在哪里见过有轮子的东西?它有什么用处?
1、幼儿讲述。(启发幼儿讲述生活中所见的一些有轮子的东西。教师还可以介绍几种,如大吊车、压路机、挖土机等)
2、欣赏图片(餐车、汽车、自行车、旅行箱、大吊车、压路机、挖土机、溜冰鞋、滑板车、黑板、钢琴……)
3、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装有轮子,轮子的用处真大。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发明一些有轮子的东西呢?
四、发明创造有轮子的东西。
有多种方式供幼儿选择:
①画: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
②做:用多种材料制作。
③说: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伴和其他人听。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目标:
1.让幼儿发现物体扔到空中会自由下落,不同的物体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2.培养幼儿动手试验和观察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准备:
各种糖纸、报纸、小塑料玩具、沙包。
过程:
1.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见过树叶落下来的样子吗?它和树枝落下来的样子有什么不一样?”
2.让幼儿自己试验、探索。
(1)师:“今天我们也来做一个扔东西的游戏,看看你能把这些东西扔多高,再看看它会怎么样?最后是怎样落下来的,落下来时有什么不一样?”启发幼儿观察东西无论扔多高总要掉下来,掉下来是有快有慢的。
(2)“你扔沙包的时候有什么感觉?扔塑料带的时候呢?什么样的东西可以扔的高?你发现什么东西落得快?什么东西落得慢?为什么?(重的东西落得快,轻得东西落得慢)
(3)“你能让它们不落下来吗?(如用嘴对它吹气,向上打它,但一停止仍回掉下来。)东西不管扔多高,它都会落下来,但落下来有快有慢,轻得东西落得慢,重的东西落得快。”
3.引导幼儿进一步探讨同样的东西形状不同落下的情况也不同。
师:刚才我们发现重的东西落得快,我们现在用两张一样的纸,一个揉成纸团,一个不揉,让它们比一比,看看会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纸团扔得高,落地快,没有揉的纸扔得低,落得慢。)
4.小结:今天,我们发现扔到空中的东西都会落下来,轻的、大的东西扔不高,落下来的速度也慢;重的、小的东西扔得高,落得也快。
5.活动延伸:刚才小朋友发现一张纸扔不高,那我们有什么办法让它扔得高呢?(揉成纸团、折成飞机。)我们来做一架纸飞机,比一比看谁飞得高,飞得远。
课后反思:
首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现在我们选择的内容一般都是照搬教材上的东西,很少对其做一些改动。殊不知其实教材上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对的,它的设计安排也不一定都是合理的,不一定都是符合我们所面对的那群孩子的需要的。所以,在选用现成的教材的时候,我们应该对其进行再一次的加工,可以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孩子的发展状况,对已有教案做出适当的改动,去除一些不科学的',不符合时代发展的内容,也可以用现有的材料替代书中所要求的材料等,从而形成一个更科学地,更符合孩子需要的教案。
其次,在准备实验材料的时候要注意几个方面,第一,材料的选择要有代表性,能够使实验顺利的进行,可以让幼儿明显的看出实验的结果;第二,材料的多样性,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自己去选择,可以更好的帮助他们进行探索;第三,材料的充足性,应准备充足的实验,如果是一个人为单位的,就应该确保每一位幼儿人手一份材料。在这次上课过程中,由于第二个实验的实验材料没有准备充足,出现了幼儿争抢实验材料现象。
再次,实验操作型科学活动应强调幼儿的主动探索,应给幼儿充足的探索时间,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让他们在实验过程中去探索、发现、判断,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我在上课过程中,基本都是自己先演示,然后让幼儿再去体验,去验证我发现的现象,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限制了幼儿的思维,减少了他们主动探索的过程。其实可以换成让幼儿自己先去体验,然后,再让他们来分享他们发现了些什么现象,接着才对实验的现象和结果开展讨论、交流,引导幼儿分析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鼓励幼儿解释实验结果。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懂得用电线连接电池使灯泡发亮,初步感知金属可以导电。
2.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3.对导电现象感兴趣,喜欢和同伴合作探究。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熟悉实验材料的名称,已初步了解电池、电线的外形特征及金属的种类。
2.材料准备:电池、电线(连着小灯泡),布条、毛线、塑料绳、回形针、铜钥匙、铁丝、记录纸、笔、断电线一截以上材料每两名幼儿一份;小熊布偶、电池演示梳理图、大张记录表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师:(出示小熊布偶)小熊家今天停电了,房间里黑乎乎的,真难受,小熊找蜡烛没找到,却找到了一个电池和一根绑着小灯泡的电线,它想用这些东西自己安装一盏灯,你们说小熊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小灯泡亮起来呢?
(二)引导幼儿自主探索“怎样让灯泡亮起来”。
1.介绍实验材料。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帮小熊家安装电灯。老师准备了电池、小灯泡和电线,电线的一头露出里面的电线丝,另一头的电线丝已经缠在小灯泡上了,电线的两头要连接在电池的什么地方,小灯泡才能亮起来?
2.交代操作步骤和活动规则。
师:两个小朋友合作进行实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试一试怎样让小灯泡亮起来。
3.幼儿两人合作开展实验探索,师重点引导幼儿尝试用电线连接在电池的不同位置。
4.以实物演示和图示演示的方式引导幼儿集体分享探索中收获的经验。
(三)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幼儿自主探索物体的导电现象,初步感知金属可以导电。
1.设置问题情境。
师:不好了,小熊刚安装好的灯泡电线被老鼠啃断了,电线断了灯泡又不亮了,用什么材料能帮助通电让小灯泡重新亮起来呢?
2.介绍操作材料,引发幼儿猜想。
3.幼儿实验,师指导。
4.集中交流。
(四)活动结束,提醒幼儿注意用电的安全。
【活动反思】
今天县里领导来校检查期初工作。教研员和包学科领导深入课堂,听了我们学科的三节课。说实话,心里真有点发毛,毕竟科学这一学科涉猎面广,而且我又是现学现卖。今天我和四年三班的孩子们一起学习的是《电》这一单元的第二节《点亮小灯泡》,课前虽然有点紧张,可自认为准备还是挺充分的。(刚刚接触这一学科,每节课都得细心准备,否则真不知道课该怎么上)但一节课下来,才知道毛病还真是不少。体现在以下几点:
1、有意识围绕课题,但操作有问题。本学期我的教研主题是《探知前科学概念的`方法的策略的研究》,本节课上想运用一下画图法,通过画图了解学生的前概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课堂伊始,我先让学生画出印象中的小灯泡。孩子们画的还真是五花八门,一个个灯泡残缺不全,但从外形上看还是很像的。只有两个孩子把灯泡的结构画完整了。这一环节占用了一定的时间,如果这一环节在课前完成,更便于老师调整教学策略。
2、还学生主体地位,但知识落实上有欠缺。课堂上让孩子们小组合作,想办法利用电池,导线,小灯泡,这三种材料点亮小灯泡。孩子们兴致很高,很快就操作成功,而且能够画出实物图。然后又检验了四种连接方式小灯泡能否被点亮。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很强,但我忽视了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如果每一个小实验后,及时引导学生总结,相信孩子们对本节知识掌握的更扎实。而本节课后,如果调查孩子们学习效果,会有很多孩子能点亮小灯泡,却说不出所以然来。
3、没有充分利用好生成的资源。课堂上学生在小组观察电池时,我再行间巡视,一男孩问我:“老师,电池里面的黑色的小棒是什么呀?”“那是碳棒”。看来孩子的研究兴趣很浓。如果我及时利用这一资源,让学生见识一下电池的内部结构,会对学生理解电流的形成有很大帮助,而我却忽视了这一资源。
4、多余的实验材料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课前我告诉孩子们去实验室上课时带好学具袋。其实本节课用到的学具只有导线和小灯泡。很多孩子们出于好奇,课堂上不按照老师的实验步骤完成,却悄悄地弄起了别的实验材料。
针对以上课堂出现的问题,我把课件进行了修改与补充,还好《点亮小灯泡》这节课才上完一节,还有六个班级可以磨合。希望今天的课能避免这些问题。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在我们的生活中空气无处不在,空气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但是空气又是看不见、摸不着,很抽象的东西。《纲要》中指出引导孩子们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益于保持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并使他们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因此我设计了科学活动《空气的秘密》,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幼儿观察、比较的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空气的特征和重要作用。
2、能与同伴合作探究,并尝试记录。
3、对空气的秘密感兴趣,乐意参与探索活动。
活动重点:
了解空气的特征和重要作用。
活动难点:
能与同伴合作探究,并尝试记录。
活动准备:
教具:气球一个,记录表一张,吹泡泡玩具一个、PPT《空气的秘密》。
学具:
1、透明塑料袋、吸管每人一个。
2、装水的箱子4个、装有毛巾的'水杯2个、记录表3张。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气球,吸引幼儿注意力。
二、基本部分
(一)了解空气特点。
1、幼儿自由尝试在活动室的任意地方抓空气。
2、交流小结:空气无处不在,到处都有。
3、围绕空气展开讨论:空气是什么颜色?什么气味的?
(二)探索空气的重要作用
1、人需要空气
(1)小实验:用吸管在水里吹一吹,发现什么?
(2)捂住口鼻,体验没有空气的感觉。
2、哪些东西也需要空气?
3、空气的本领
分组实验:《毛巾湿了吗》
三、结束部分
到户外玩吹泡泡的游戏,进一步探索空气的秘密。
延伸活动
1、将活动材料投放在科学区,进一步探索空气的秘密。
2、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查阅资料,了解空气被污染的情况。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薄壳原理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如安全帽、拱桥、拱形屋顶等,但这样的知识内容在小学、初中的教材中才会出现,如何让幼儿园的孩子通俗易懂的了解拱形能承受较大力的原理,这是本次活动的一个难点,我们用幼儿身边常见的鸡蛋壳、铅笔、纸、积木等,通过幼儿自己亲自动手做实验,来感知体会力作用于凹面、凸面、平面时出现的不同现象,也许不是所有的幼儿实验都能成功,但如果他们在活动中能仔细观察,喜欢探索,这也是我们活动的一个收获。
活动目标:
1、探索感知力作用于凹面、凸面、平面时出现的不同现象。
2、初步理解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原理,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在操作中能仔细观察、乐于探索。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个人操作材料:1/2鸡蛋壳4-5个,削好的铅笔
2、分组操作材料:针筒、卡纸条、书、积木、装水的盆、托盘若干,红色笔一支
3、有关拱形的多媒体图片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小鸡出壳”引起幼儿兴趣
二、幼儿探索力作用于鸡蛋壳的凹面、凸面的不同现象
1、提问:鸡姐姐和鸡妹妹吵个不停,你们来评评理,到底是谁先啄破了蛋壳?
什么东西比较像小鸡的尖嘴巴?你们愿意来做个实验吗?
2、幼儿用铅笔模拟小鸡的尖嘴巴,分别戳蛋壳的凹面、凸面。
3、教师、幼儿共同小结:蛋壳的凹面比较容易戳破,蛋壳的凸面要花较大的力才能戳破。因此蛋壳是鸡妹妹先啄破的。
三、往鸡蛋壳内、壳外做注水实验,明白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原理。
1、出示针管,演示如何吸水、注水。
2、幼儿做实验。
3、幼儿交流实验的结果。
4、教师讲解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原理:针管里的水就象是铅笔戳在蛋壳上的力,当水落在蛋壳凸面时就散开流掉了,就像是铅笔上的力大部分沿蛋壳表面分散了,所以蛋壳不容易破,拱形桥面也能承受较大的力;当水落在蛋壳的凹面时,水集中在蛋壳里就像是力集中在蛋壳的中心,蛋壳就容易破。
四、探索力作用于平面、凸面的不同现象
幼儿用卡纸和积木分组合作搭桥,要求是用两块积木做桥墩固定,卡纸做桥面,桥面至少要承受一块积木的重量不会塌掉。(活动中如果幼儿不能想到拱桥,可提醒幼儿想想还有什么形状的桥。)
五、分享交流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1、出示拱形积木,提问:这像什么?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这样的物品?
2、教师用多媒体图片做介绍,使幼儿明白物品设计成拱形的原因。
结束:小朋友们可以再去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是拱形的,也可以自己设计拱形的物品,并把它们画下来,让其他人了解这些知识。
活动反思:
《找拱形》一课从教学预设到教学过程,突出了活动的趣味性、科学的创新性以及学生亲身经历猜想、验证及主动创造的过程,本课教学过程中有三点达成了预设目标:一是较好地组织每个学生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对科学探究活动、对拱形结构的'进一步认识有了提高;二是科学概念的形成突出了以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为基点,紧密联系了学生学情,并在此基础上对拱形的具象化认识有了更多的感触,通过过程中的小组分工、汇报交流让学生充分感知拱形结构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奇妙运用;三是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对拱形物体的研究有了切身的印象,在探究、对话中发现了拱形结构在自然界中以及在人类的创造发明中的生动体现,而学生在教师组织引导学习中也学会了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良好品德。
本节课不仅是让学生知道圆顶形是拱形的组合,还要了解圆顶形、球形的受力特点,它为什么能承受很大的力,和拱形比,它又有什么特点。确实,如果本节课和“力”脱离了就毫无深度可言了。因为有了这些活动的设计,所以学生能很好的感受圆顶形受力的特点。
在本课中存在不足之处:
1、学生回答问题、讨论交流不是很积极,平时要多注重培养。
2、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要适当延长,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
3、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少,这样在课的后半段,以至于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4、上课的语速有点快,以后要多注意。
在科学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活动的设计中我还需要考虑的更全面。
小百科:拱形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立体的,拱形可以是圆或圆柱体的一部分,有时球形的一部分也算,也可以是抛物线、椭圆的一部分。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由来及设计思路
户外做操时,我忽然发现站在第二排的张煜程小朋友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站起来,双手在胸前来回摆动,根本就不是在做操。我刚要提醒他,只见他又停了下来,一会儿看看地面,一会儿看看小手,原来他在玩影子。我没有制止他,他一直专注地玩到做操结束。做完操,我把原来制定的十米往返跑,改为踩影子游戏。孩子们发现了许多有关影子的秘密,由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有关影子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知道了光和影的形成条件,在探索中了解了物体、光源和反射面之间的关系。
下面这个案例只是其中之一,使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初步了解了影子形成的条件、影子变大变小、日晷等经验),通过猜测、记录上午9点下午3点之问,太阳与影子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探索太阳、人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知人与太阳位置的变化,与所产生影子大小之间的关系。
2、能准确地记录人、太阳、影子之问的关系。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阳光充足的日子、户外场地、记录纸、自制的日晷、时(每隔一小时记录一次)。
2、经验准备:知道太阳光下能反射出人的影子;了解了影子是在物体、光源、反射面三个条件下形成的;通过钟表与日晷对照,初步了解了日晷是利用太阳投影指示时问的工具等。
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人与太阳位置的变化与所产生影子大小、位置之间的关系。
难点:引导幼儿对影子的变化进行猜想与验证。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
活动前,教师在户外选定地点,放置一个大钟表和调置好的`日晷。请幼儿猜测:假如上午9点,一个人面向太阳站立,他的影子会出现在哪儿?不同时问,太阳的位置会怎样变化?影子会有什么变化?
2、验证9点影子的位置。
参加活动的幼儿每人负责画一个时问段的影子,并在影子上记录时间和自己的名字。上午9点开始,请一幼儿选定面向太阳的方向站立,便于观察太阳位置的变化,再请一名幼儿把他的影子画下来。引导幼儿观察人、太阳、影子的位置,特别是人与影子的连接点。
3、根据9点的影子,再次猜测。
“10点影子会出现在哪儿,影子会有什么变化?”(影子逐渐变大)引起幼儿对问题的思考,然后进行验证。
4、11点影子在哪儿。
同样方法猜测、验证。然后通过三次影子的记录,引导幼儿观察,太阳升得越来越高,影子越小,反之,与之相反。感知人与太阳位置的变化与所产生影子大小之间的关系。
5、12点的影子在哪儿。
做完11点影子的记录后,引导幼儿猜测12点的影子会在哪儿。(人的正背后)。
6、猜测下午的影子在哪儿。
记录12点影子的时候,请幼儿再次猜测推断下午的影子会有什么变化?(影子又由小逐渐变大,而且左右影子对称)然后逐一进行验证。
7、根据记录结果,幼儿自己规律。
记录完影子后,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记录结果,自己出太阳与影子的变化规律:太阳越低,影子越大;太阳越高,影子越小;太阳与人重叠时,影子最小。而且还发现了9点与15点的影子一样大、10点与14点的影子一样大、11点与13点的影子一样大,左右对称。
幼儿对此活动很感兴趣,一整天谈论的话题都是影子,总是提醒老师:“范老师,快到时间了,该上楼顶画影子了。”中午午饭后,迫不及待地上楼画影子,午睡时,为了等待画影子,兴奋地睡不着。轮到每人记录时,都非常小心,怕把影子画坏.
活动前,当教师提出“一个人面向太阳站立,他的影子会出现在哪里”时,9个人出现了7种答案,都说自己是正确的。正因为答案出现的分歧比较大,想实验的愿望就越强烈,都想证明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
9点影子出现时,大家都惊讶了,“啊!原来影子在这呀!”在猜测10点影子时,答案只有“左右”之后,大家都能推断出下一个影子的位置了,不再有争议。12点时,看到影子最短,然后猜测,“以后影子是什么样?”有人说长,有人说短,王郡桐小朋友说:“1点时你不就知道了吗”。中午1点我请没睡的i名幼儿上楼画了影子。起床后,周岐伤心地哭了,“老师,为什么不叫我?”当大家看到1点的影子后,一下推断出以后每个时间段影子的位置了。
从上午9点到下午3点每隔一小时,孩子们就画一次影子。记录全过程后,不用老师做任何讲解,孩子们自己就很清楚地得出了结论:上午9点影子最大,以后越来越小。中午12点,影子落在人正背后,影子最小。下午1点后影子逐渐变大。也就是说,随着太阳(光源)位置的变化,影子也在变化着,太阳越低,影子越大,反之则相反。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很清晰地表达了这一变化规律。
个人反思
1、活动中的优点:
教师的观察很重要,只有教师敏锐的观察,才能捕捉到有价值的东西。做操时,教师观察到了一名幼儿玩手影,从而生成了主题活动;玩踩影子游戏时,观察到了每个幼儿发现的秘密,从而生成了多个探究点(大小影子、不同反射面的影子、两个物体变成一个影子等);从画影子中,观察到了幼儿对太阳、人、影子的模糊认识,从而引发了下一个活动——太阳、人、影子及日晷,使幼儿清楚地了解了三者之间的关系;而后又发现了幼儿对影子大小的兴趣,从而又引发了在实验室探究影子变大变小的活动。总之,整个活动都是通过教师有效地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使活动一步步向前推进。
2、活动中的不足:
教师的提问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启发性,只是表面性的提问,例如,“9点的影子在哪儿?”“10点的影子在哪儿?”同时,每小节活动之后及活动的最后教师没有进行性的提升。
主要内容:
1、“光和影”这个活动主要是教师从偶发的事件中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并通过踩影子活动把个人的兴趣点激发成全班幼儿的兴趣点。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创新了一系列活动,如日晷、彩色影子等。
2、通过教师敏锐地观察,捕捉到了有价值的东西,决定了下一次活动的发展方向。活动的开始主要以幼儿的表现为依据,收集幼儿的信息如踩影子时,幼儿发现了重叠的影子、弯曲的影子等),然后逐一设计活动,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索。
3、每次活动幼儿都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活动的最后,教师没幼儿提升认知水平,不能使幼儿从经验水平上升为概念水平。
综合评析:
在人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人与太阳位置的变化,影子的大小、位置会有什么变化?画自己的“日晷”成为加深幼儿对此问题认识的一个很好的载体。当老师第一次让幼儿猜“一个人面向太阳站立,他的影子会出现在哪里”时,9个人出现了7种答案,而且幼儿都认为自己正确;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猜想与验证,幼儿逐渐地发现了太阳位置与影子大小、位置的关系。
从幼儿的表现来看,一整天谈论的话题就是影子;总是提醒教师快到时间了,该上楼顶画影子了;中午午饭后,迫不及待地上楼画影子;午睡时,为了等待画影子,也兴奋地睡不着;轮到每人记录时,都非常小心,怕把影子画坏;周岐因中午没有叫他上楼画影子,伤心地哭,看来幼儿确实喜欢这一活动。
在呈现个人反思与小组合作反思中,有一个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光和影”是一个系列活动(主题活动),反思是呈现对其中一个活动有效性的反思,还是对系列活动之间关系逻辑性的反思?由于,经常在两者之间摇摆不定,因此无论是个人反思还是小组合作反思都显得有些杂乱。建议:对于这样的系列活动,可以沿着活动的有效性与活动问的逻辑性(系统性)两条线展开不同层面的反思,以帮助教师更清晰系列活动到底应该怎么搞。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地球》科学教案04-24
大班科学教案05-14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29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29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29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20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9-05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6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8-25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