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常用10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科学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活字印刷术的原理和特点。
2、能动手操作体验印刷术的过程,认识到印刷术对世界的促进作用。
3、进一步体验人民的智慧,为人自豪和骄傲。
活动准备
1、8年奥运会上字模的表演视频。
2、活字印刷术的印刷视频。
3、硬纸板和水粉颜料。
活动过程
1、教师请小朋友们欣赏视频奥运会上的字模表演,引起幼儿对字模的兴趣和惊叹,引出活字印刷术的主题。
2、教师拿出一本书本、报纸等,请小朋友们想一想这些书本上的字是如何来的,书本是怎么制作出来。
3、待幼儿讨论完毕后,教师一(大考吧幼儿教育 )边出示相关图片,一边简单讲述雕版印刷术的'故事。
4、然后请幼儿讨论一下雕版印刷术的优点和缺点,并且引导幼儿思考如何改进这些缺点。
5、教师讲述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故事,然后播放介绍活字印刷术的印刷过程和原理的视频,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印刷术。
6、教师讲述印刷术对世界的巨大贡献以及如何促进了世界的发展。让幼儿在此过程中感受到对世界的贡献,为作为一名人自豪。
7、教师继续引导幼儿讨论,你作为一名人,也想为发明一些什么,如何发明?
8、讨论完后,教师请幼儿到美工区,体验印刷术,制作字模,并且在纸上印刷出一行字或者一幅画,几个人合作制成一本小书。
延伸活动:请幼儿创编出一个字模舞蹈。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观察生活中的数字,初步了解各种数字的不同含义。
2、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字的不同组合带来的乐趣。
3、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身边事物、现象的兴趣及探索欲望。
活动重点:
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字带来的乐趣。
活动难点:
学习数字的不同排列组合。
活动准备:
1、收集生活中各种有数字的物品:测量类(塑料尺、皮尺、温度计、肯德基身高测量牌),食品类(牛奶盒、饼干盒、饮料盒等),生活用品类(牙膏盒、洗衣粉袋、洗发精等洗涤用品)。
2、数字卡片、笔和白纸。
3、汽车图片、电话图片、手机图片。
教育理论依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到:孩子们的科学探索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孩子们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易于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索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因此,我选择了《有趣的数字》。
活动课时:
1课时
活动过程:
一、利用身边的数字,激发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字无处不在,今天就有许多数字娃娃来到了我们身边,让我们一起来找找吧!
(一)用特殊数字,激发幼儿的兴趣。
1、出示110。提问:这是什么?它表示什么意思呢?打了110,谁会来呢?
2、出示119、120,提问:这两组数字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二)启发幼儿寻找自己身边的`数字。
1、提问:你自己身上有数字吗?它们躲在哪儿呢?这些数字都表示什么意思?
2、了解鞋子上数字的含义。
(1)比较鞋子的大小:请幼儿按鞋子上数字的大小分组站立,并贴上数字标记,然后猜一猜哪组小朋友的鞋子大,为什么?
(2)验证“数字越大,鞋子越大”的观点。
(三)拓宽幼儿思维空间。
提问:在平时的生活中,你还在什么地方发现过数字,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
二、学习数字的不同排列组合。
1、学习3位数字的不同排列组合。
(1)出示车的图片。提问:这辆车上有5、6、8三个数字,你们猜猜这辆车的车牌号会是什么?
(2)幼儿用数字卡片进行排列组合,并将组合结果统计在纸上。
(3)讨论:这三个数字共有几种组合方式?
(4)将数字6换成数字2,请幼儿尝试用数字5、8、2排列组合。
2、学习3位以上数字的不同排列组合。
(1)出示手机和电话图片,请幼儿说出一个电话号码和手机号码。
(2)幼儿用数字卡片排列组合新的电话和手机号码。
(3)游戏:打电话。
三、活动延伸:
小朋友,你们觉得还可在什么地方贴上数字,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方便呢?请你根据自己的设想,在幼儿园、教师、名片上……设计各种数字标记,好吗?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的设计中,我认为具有以下特点:
1、教育内容生活化。这次活动的内容、材料都来源于生活,最后的创造活动也是服务于生活。
2、活动环境宽松化。在活动中,我注重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发表不同意见,并对孩子的发现、创造性的设想,以及疑问等都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为他们创造一个安全的、宽松的探索氛围。
3、材料投放科学化。为了实现活动材料能引起幼儿的探索动机和兴趣,方便幼儿自由选择等目标,活动中,我投放的材料种类虽不多,但同类材料的数量却很丰富,这样既能避免幼儿争抢,又给幼儿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另外,在材料的摆放和空间安排上,我也做了设计,以便于幼儿更好的观察探索。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了解蝴蝶的蜕变过程。
2、能够把自己搜集来的资料与同伴一起分享与交流。
重难点:了解蝴蝶蜕变的过程,并能与同伴一起交流。
二、活动准备。
1、课前请幼儿回家了解有关蝴蝶的知识,并把相关资料带到幼儿园。
2、课件《蜕变的花蝴蝶》
3、蝴蝶的蜕变音乐(卵、幼虫、蛹、蝴蝶音乐四段)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各种蝴蝶的图片,引起兴趣。
请幼儿进行交流:
1、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2、你见过蝴蝶吗?在哪见过的?
(二)观察蝴蝶的特征。
1、师:蝴蝶的翅膀是什么样子的?(形状、颜色、花纹)它的翅膀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有的蝴蝶是靠颜色保护自己的。)你还知道蝴蝶有哪些保护自己的办法呢?(教师参考:蝴蝶具有敏锐的感觉构造,可侦测到敌人的来临,而迅速逃逸。且成蝶具有两对翅膀,可协助快速飞离现场。)
2、师:猜猜看蝴蝶的嘴巴长什么样?(蝴蝶的嘴巴不吃食物时是收起来的,像卷曲的弹簧一样。吃食物时,将嘴伸直,吸取花蜜,像吸管一样。)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搜集来的.资料与同伴一起分享与交流)
(三)了解蝴蝶一生(卵、幼虫、蛹、蝴蝶)。
1、请幼儿猜猜:蝴蝶的一生一直在变化,你知道蝴蝶是怎么变出来的吗?
2、师:他们每个阶段都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根据图片说一说。)
3、教师在帮助幼儿梳理语言的时候,可以用肢体语言来配合讲解。
4、游戏:蝴蝶的一生。
(1)请幼儿说一说:蝴蝶在卵、幼虫、蛹、成虫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你会用动作来表现吗?
(2)请幼儿跟着不同的音乐,用肢体语言来表现蝴蝶的蜕变时的不同样子。
(四)结束活动。
1、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了解了关于蝴蝶的这么多的知识,我们知道蝴蝶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蝴蝶四个阶段。
2、教师提问:老师还知道有一种昆虫和蝴蝶长的像极了(出示蛾的图片),他不是蝴蝶,他的名字叫做蛾,小朋友们今天回家以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上网搜索一些有关于蛾的知识:蝴蝶和蛾究竟会有什么区别呢?请你把答案明天来告诉老师和小朋友,好吗?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教材简解]
动物是孩子们乐于观察的对象,各种动物的不同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常会引发孩子们的探索兴趣喜爱小动物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天性。在孩子们眼中,小动物就是我们人类亲密的小伙伴。生活中孩子们常常会提出一些和小动物有关的问题,“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应是孩子们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还要有助于拓展孩子的经验和兴趣。”基于此我选择了这节有关小动物的科学探索活动。既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满足幼儿的探究欲望。
[目标预设]
1.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丰富幼儿的知识。引导幼儿探索动物的生活方式。获取有关的科学经验。
2.情感目标:激发和培养幼儿好奇、好问、好探索的态度。让幼儿探索动物的生活从中感受到极大的兴趣。
3.技能目标:让幼儿能根据动物生活的习性,以及过动的不同方式进行简单的分类。理解词汇:冬眠、迁徙等。
[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了解过冬的不同方式。通过观察,激发他们的求知和探索欲望。
难点:让幼儿根据动物生活的习性以及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进行简单的分类,通过操作让幼儿实际的参与了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设计理念]
以孩子的兴趣作为主体,在活动中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发挥主体作用,自主地进行探索和观察是我设计这个活动的主旨。根据《幼儿园教育知道纲要》要求幼儿对周围事物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我选择了《不一样的过冬方式》来进行教学,并且小动物又是小朋友们喜爱的,愿意亲近的。让幼儿了解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和他们过冬的不同方式。采用以操作法和电教法为主,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观察,激发幼儿探索动物生活的兴趣。使幼儿沉浸在一个快乐、自由、主动探索、学习的氛围中,感知大自然的变化与神奇。了解大自然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激发幼儿喜爱大自然的情感。
[设计思路]
根据《新纲要》的指导,培养幼儿能够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积极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通过让幼儿观看《动物过冬》录像,先观察、再动手操作,不仅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还从讨论中体会了学习知识的乐趣。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白板课件、动物图片、四种过冬方式文字、四块展板。
活动过程:
一、讨论,引出话题
(1)师:今天的天气真冷啊,我们都穿上了什么衣服啦?人们除了穿上厚衣服以外,还想出了什么好办法来过冬呢?(开空调、取暖器、加强锻炼、戴帽子、围巾等)
(2)师:人们有这么多的好办法过冬,那么小动物在这样冷的天气里又是怎样过冬的呢?和你的好朋友讨论一下(讨论后请幼儿回答)。
(3)师:刚才小朋友们说了很多动物过冬的办法,究竟他们是怎样度过寒冷的冬天呢?现在,请大家看一段录像,要仔细看哦。(播放录像躲藏、冬眠一段)
二、根据录像提问
(1)师:录像上有哪些动物,他们是如何过冬的?
(2)幼儿说到蜜蜂、蚂蚁后提问:他们为什么要在秋天的时候把食物都储存起来?师:蜜蜂、蚂蚁呀他们都会把秋天的食物储存好,在冬天的时候躲在洞里吃秋天搬回来的食物。
(3)师;青蛙、蛇、熊他们整个冬天都在洞里,不吃也不喝,一动不动的睡觉。
(4)诶,你们知道他们的这些过冬方式叫什么吗?我们一起看(播放躲藏、冬眠总结片段)
三、出示白板课件
(1)
1、出示蜜蜂图片,师:刚才我们看到蜜蜂、蚂蚁的过冬方式是?出示躲藏文字,躲在洞里吃秋天搬回来的食物,一起说一说(躲藏,教师点躲藏文字)师:还有哪些动物也是躲藏过冬的呢?(松鼠、老鼠、田鼠,幼儿说到就利用课件拖出该动物)
2、教师根据图片小结:原来小松鼠、田鼠都和蜜蜂、蚂蚁一样躲藏过冬的。
(2)
1、出示白板“冬眠”一块。直接出示文字“冬眠”。师:青蛙、蛇、熊他们的过冬方式叫冬眠,和蜜蜂、蚂蚁可不一样,蜜蜂、蚂蚁他们是躲藏过冬,躲在洞里吃秋天搬回来的食物,而他们躲在洞里吃不吃食物呀?(不吃)所以他们的.过冬方式叫什么?大声告诉我,冬眠)师:冬眠的动物可多啦,除了青蛙、蛇、熊以外,还有哪些动物呢?
2、教师小结:对呀,我们小朋友说到的蝙蝠、刺猬、蜗牛、蚯蚓、乌龟他们都是冬眠过冬的。你们了解的真多。(利用白板擦出所有冬眠过冬的动物)
(3)
1、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大雁图片,师:认识它吗?是谁?(大雁)它又是怎样过冬的呢?(往南飞)为什么要往南飞?(从寒冷的地方飞到暖和的地方),知道的真多。出示老虎图片,谁呀?(老虎)他在寒冷的冬天是怎样度过的呢?(请幼儿说)师:是吗?我们来看一下(播放视频迁徙、换毛一段)师:刚才大雁小朋友们说对了,她呀是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过冬,也就是从寒冷的地方搬到暖和的地方,有一些鸟类呀都和大雁一样,冬天的时候飞往暖和的地方过冬。老虎、狮子这样全身长满毛的动物,他们不会储存食物,也不会飞,他们会吃很多的东西来增厚脂肪,换上厚厚的皮毛,就象人们穿上厚厚的衣服一样来抵御寒冷。师:像这些动物的过冬方式你们知道吗?看(播放迁徙、换毛总结片段)利用白板,拖出大雁,问:大雁的过冬方式是?(幼儿说出迁徙,出示迁徙文字)响亮的告诉我(迁徙)就是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还有谁也是迁徙过冬呢?(说出一个,就拖出该动物。
2、教师小结:除了大雁,我们还知道燕子、丹顶鹤、黄莺也是迁徙过冬的,他们从北方飞回南方,像这样迁徙过冬的鸟类,我们把他称作“候鸟”。
(4)
1、出示换毛板快。师:像这些全身长满毛的哺乳动物,他们的过冬方式是什么?一起说(换毛,擦出换毛文字)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换毛过冬的动物。三、师:小动物们很聪明,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和特点选择不同的过冬方式,刚才我们讲到几种过冬方式呀?(点下一页,表格那张)哪四种过冬方式呢?(幼儿说到就按1、2、3、4顺序拖入)师:诶,下面有好多动物,你能不能帮他们找一找最最合适的过冬方式?(随便选一动物,如:老虎是用什么方式过冬呢?应该放在哪里?对,放在换毛的这一格,燕子又应该放在哪一格,是用什么方式过冬?谁来试一试(请一幼儿上台操作)对不对呀?
四、幼儿操作
(1)师:老师呀也帮你们准备了一张操作分类表和好多小动物,请你按照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把他贴在对应的格子里,不要搬椅子,轻轻地走过去。
(2)师:请贴好的小朋友相互检查一下。都贴好了吗?请你们把操作卡轻轻的放在椅子下,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五、结束
师:今天呀,我们讨论了四种过冬方式,其实除了躲藏、冬眠、迁徙、换毛这些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方式呢?比如说......老师帮你们查了好多资料,走,我们一起回教室看一看吧。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运用生活经验,想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2、学习使用水温表,测量水的温度变化。
3、乐于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并能与同伴合作完成实验。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黑板、粉笔、扇子、空碗、冰块等数量能满足幼儿分组活动的需要。
2.水温表、热水杯、抹布每两人一份,幼儿用书中的记录单、笔。
3.活动前已学会使用水温表看读数,并会记录两位数的数字。
教学过程:
(一)引导幼儿设想让热水变冷的各种方法,从中选出可行的方法。
1.教师:聪聪刚才在室外锻炼出了一身汗,他跑回来准备喝点水,可是从茶水桶里接出来的热水太烫了,你有办法让热水快点变凉吗?
2.教师:你的办法是什么?
3.教师:看看黑板上的记录,现在一共有多少种方法了?这些方法是哪些小朋友想出来的?聪聪要为他们鼓掌,感谢这些小朋友能积极想办法,并把想到办法说给大家听。
4.教师:在这么多方法中,哪些是我们现在还没有条件尝试的办法呢?
5.教师:现在可行的办法还剩下几种?
(二)师幼儿讨论实验的操作方法和操作分工。
1.教师:怎样才能知道用了这些办法后,热水是不是真的变凉了?可以用什么来测水温的变化?(用水温表)
2.教师:怎样就证明水变凉了?
3.教师出示记录表:记录表上有几个空格?想一想,第一次测量的水温记录在哪里?试过选择的`方法后再测的水温记录在哪里?
4.教师:现在你可以去找一个好朋友商量一下了,你们准备选择这里的哪一种办法来试验,先把你们的方法画下来。另外你们还要商量一下,做试验时谁负责测水温,谁负责做记录。
(三)幼儿结伴试验使热水变冷的方法。
教师为每一组幼儿倒一杯热水,幼儿按事先的分工一人测水温,一人做记录。教师控制两 次测量的时间间隔,让幼儿分别测量并记录实验前后的水温。教师巡回幼儿的的实验,指导有困难的幼儿使用水温表及做相应的记录,提醒幼儿用过水温表后要用抹布擦干,小心地放回盒中,避免找碎。
(四)幼儿汇报实验过程、结果,并证实所先方法的可行性。
1.教师:谁来说说你和同伴是怎么合作进行实验的?
2.教师:你们使用的是哪一种方法?最先测量的水温是多少度?后面几次测得的水温分别是多少度?你们认为这种方法能让热水变凉吗?你们是根据什么知道的?
3.教师:还有其他小朋友也用了他们这种方法吗?你们是怎么做的?你们做的结果和他一样吗?你们认为这种方法可行吗?
4.教师:哪些小朋友还用了其他方法?(分别请使用不同方法的幼儿做实验汇报,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比较和总结)
活动延伸:
活动区域: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幼儿遇到要让热水变冷的情况,教师可帮助幼儿迁移已有的经验解决困难。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内容来源于生活,能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与实验的欲望。活动中通过引导幼儿在实验中发现“这些方法都能使热水变冷”,但是不同的方法又不一样的效果,使幼儿获得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更多的科学知识。对于本次活动幼儿还是比较感兴趣的,由于温度计我们小朋友平时接触的并不多,所以在课前我丰富了幼儿关于这方面的经验,而孩子们通过课前的准备,活动中基本都能用温度计进行读数。但是活动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活动中的语言要规范,特别是在科学活动中,提问需精确,对于幼儿的回答应回应给与提升,能让幼儿更清晰地理解教师提问的目的或实验的要求;提供的材料不应只限于3种,应给与幼儿更开放的探究空间,可把现在可以实行的方法都提供给幼儿,使幼儿有更开放更自由选择的空间,更好地体现出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记录表的设计有些局限了幼儿的思维,可以再开放些,不要把方法都事先展示在表中,可以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画出并记录下来等等。总的来说,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高,活动目标基本达成。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设计背景
在一次 游戏结束后,我让孩子们把弄脏的手洗干净,可是孩子们却在洗手的过程中玩起了打水仗,弄得我哭笑不得,我看孩子们对水有如此高的兴趣,于是我设计了本课,让幼儿了解水的基本性质,以及如何节约用水。
活动目标
1,学会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水的基本性质。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激发幼儿对水的探究兴趣,并能意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水的基本性质。
难点:幼儿能分辨出几种液体中哪种是水。
活动准备
玻璃杯若干,水,牛奶,白醋,玻璃球,每组一盆水
活动过程
一,以谜语的形式导入本课,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水的基本性质。
1,水是无色的。
出示水,让幼儿观察水有没有颜色?并出示牛奶与水相比较,说说牛奶是什么颜色,水有没有颜色,得出结论水是无色的。
2,水是无味的。
出示水与白醋,让幼儿凭眼睛看能不能分辨出哪杯是水?然后让幼儿用鼻子闻,白醋是什么味,水有没有味,然后让幼儿用小嘴品尝,白醋的味道,水有没有味道,得出结论水是无味的。
3,水是透明的。
让幼儿每人拿一颗玻璃球,放在牛奶与水中观察比较,能不能看到珠子,为什么水中能看到珠子?知道水是透明的,牛奶是不透明的。
4,水有流动性。
游戏抓水,每组幼儿有一小盆水,让幼儿抓水,互相讨论,能不能抓住水,得出结论水是流动的。
三讨论水的用途,教育幼儿节约用水。
老师小结了水的性质后,问孩子们:“水能用来干什么呢?”让幼儿互相讨论后回答,孩子们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水可以洗脸、洗头、洗脚、洗衣服、洗澡等等,老师可以扩宽思维告诉幼儿还可以灭火、灌溉农田、发电等,让幼儿知道水的用途很大,人类离不开水,从而引出要节约用水。
让幼儿设想如果没有了水,我们会怎样?厕所会怎样?做饭时会怎样?这样加深印象让幼儿真正做到节约用水。
师问幼儿:“你们见过哪些浪费水的现象呢?那以后应该怎样节约用水呢?”
教学反思
首先在活动目标上感知水的基本性质以及水的流动性,知道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体验了玩水的乐趣,了解了水的作用,知道人离不开水,要节约用水,在活动中目标均已达到,但是通过课后的反思,我觉得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不够准确,有点偏向于科学小实验了,因此在今后的.目标制定上,还需要更加的严谨。 我在让孩子第一次自由探索的时候,虽然能强调常规,但是我发现有个别孩子出现争抢材料的现象,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在反思时觉得是不是把材料分成人手一份,这样孩子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虽然我为孩子准备的操作材料也是人手一份,但是是放在一起的,因此孩子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在引导孩子感知水的流动性时,我是通过游戏得出结论,孩子们都能很快的说出来,但是语言表达能力上还是有不足,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很好的表达出来。
今天的这个活动孩子们还是非常感兴趣的,积极性也比较高,只是在进行操作方面时的常规还需要加强,以及语言的词汇量也需要再日常生活中加以培养。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指纹”作为幼儿生活中熟悉的生理现象,却又常常被忽视着,教师也不曾引导幼儿去有目的的观察、探索过,因此,幼儿对“指纹”还没有形成清晰的认识。在一次课间活动看过动画片《黑猫警长》后,孩子们对指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所以针对这一情况,我设计了“指纹的秘密”这一科学活动,使幼儿在探索自身的指纹中发现指纹的秘密。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从技能上,通过活动,使每个孩子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采用不同的工具去观察自己和同伴的指纹,并发现其中的奥秘,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
【活动目标】
1、通过研究指纹,让幼儿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观察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2、体验观察发现的快乐,培养幼儿学会合作的意识
3、引导幼儿了解指纹的三种基本类型(箕形、弓形、斗形),认识到指纹的独特性。
【重点难点】
难点:了解指纹的三种基本类型(箕形、弓形、斗形),
重点:认识到指纹的独特性。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幼儿已经通过动画片和故事了解到相关的指纹知识,知道手上有指纹,指纹是不一样的;具备了初步的观察能力,会使用放大镜等工具进行观察,会用比较的方法观察和分析事物。
2、《黑猫警长》录像、三种类型指纹图片
3、透明胶带、印泥、6B铅笔、水彩笔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发现指纹
1、幼儿观看动画片《黑猫警长》录像片段。
2、向幼儿提问:看过动画片以后,你知道黑猫警长是利用什么来找到坏人的吗?(指纹)激起幼儿研究指纹的兴趣。
二、初步观察指纹
1、幼儿自由选择教师提供的工具进行观察,引导幼儿看看自己的指纹都是什麽样的?你们可以用老师给你们提供的工具来进行观察。
2、提问:(1)我们的指纹长在哪儿呀?
(2)“你们每个手指头上的指纹都一样吗?”
(3)请你们用放大镜看一看自己的指纹是什么样的?请幼儿带着问题进行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寻找答案。
3、观察指纹类型
a、教师出示指纹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指纹类型(师:“老师给小朋友找来了两个指纹朋友,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吧!小朋友看看这两个指纹像什么”)
b、教师为指纹命名并出示字卡
师:“这些指纹和小朋友都一样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
弓型纹——特征:它的中心像一把弯弯的弓箭;
箕型纹——特征:它的中心像一个小旋涡(或是小蜗牛)。
三、拓印指纹
教师鼓励每个孩子用准备好的物品进行多种方法拓印指纹,并指导幼儿先在白纸上试一试各种方法,然后用自己认为最快、最清晰的.办法拓印指纹,引导幼儿对拓印指纹的方法进行比较。
四、成功交流。
1、教师与幼儿共同分享拓印指纹的多种方法。
2、请幼儿为大家进行讲解自己的指纹拓印,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活动延伸]
1、作指纹画。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在指纹上进行添加,变成一幅有意思的画。
2、亲子活动:拓印爸爸妈妈的指纹,建立“家庭指纹档案”。
【活动反思】
在活动的选材上,我选择了“指纹”为整个活动的探索对象,这一活动对象对于孩子来说,既熟悉又带有一定的陌生感,让孩子们从发现自身的奥秘开始,激发他们探索操作的欲望。同时,在目标的设计上,我将目标定位在体验操作、发现、探究的这样一个活动过程,鼓励孩子们能大胆地探索、寻找结果,通过自身与同伴之间的一系列自主操作,体验到集体学习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我带着“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关系。”的教育理念,活动中我除了以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外,还设计多样的“问题情境”,让孩子有目的的去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去解决问题。为引导和帮助孩子们去思考和探究,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在整个活动中,我主要以观察法、记录法、体验交流法、示范法、操作法等教学方法贯穿整个活动进程。为了让孩子们能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逐步深入地了解和认识指纹,我采用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方法组织本次活动,从而更好的达成目标。
大班科学教案 篇8
1、教学目标
(1)幼儿探究用不同的材料使下沉的物体浮起来。
(2)培养幼儿专心倾听别人讲话及大胆表述的习惯。
2、教学准备
(1)教学试验材料:各种能沉、浮的物品,大容器5个、记录表等。
(2)科学术语及词汇:沉、浮。
(3)教学的难点:用不同的方法使下沉的.物体浮起来。
(4)学生的课前准备:收集各种实验所需的废旧物品。
(5)实验记录:绘画形式。
(6)时间安排:40分钟左右。
3、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请幼儿每人选择一样东西,看看、说说是什么?
(2)猜想:假如把这些东西放进水里,会怎样?
(3)第一次实验:幼儿把选择的东西放进水里,看看结果和自己的猜想一致吗?。
(4)第一次记录:记录猜想和实验的结果。
(5)交流:幼儿相互交流第一次实验结果。
(5)提问讨论:你有什么办法,使这些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幼儿相互讨论。
(6)第二次实验:选择不同的材料,让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7)第二次记录:记录实验方法,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表示实验成功与否?
(8)交流:你用什么办法让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的?成功了吗?
(9)生活经验迁移:假如有人落水了,怎么办呢?
(10)延伸:把实验材料放进“做中学”活动区,让幼儿课后能继续探索。
大班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动物的尾巴。
2、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3、激发幼儿有探索的欲望。
教学重点:
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学难点:
知道壁虎尾巴和其余动物尾巴的不同之处。
活动准备:
故事《神奇的尾巴》磁带,各种动物身体和尾巴分开的图片(金鱼,松鼠,猴子,燕子,老牛,壁虎)
活动过程:
1、找尾巴。
出示小动物的身体
师:小朋友们看老师黑板上的是什么东西啊?你看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出示动物的尾巴,让幼儿帮小动物找尾巴并说一说小动物的尾巴像什么?
师:你觉得这些尾巴漂亮吗?这些尾巴不仅漂亮他们还有很大的用处呢?
带领小朋友们观看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说一说各个动物尾巴的作用。
2、欣赏故事。
师:小朋友们说的真好,老师把小朋友们说的话编成了一个好听的故事。
教师放录音后提问:
(1)故事里都有谁啊?
(2)刚刚故事里还有哪个小动物我们刚才没有说到的啊?
师:它的`尾巴与其他小动物的尾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它的尾巴断了怎么办了?(知道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长出新的尾巴)
3、找一找。
发给幼儿每人一根动物的尾巴让幼儿自己去找小动物的身体。
大班科学教案 篇10
目的:
1.启发幼儿运用比较观察的方法找出两种物体的共同特征,获得现实生活中仿生现象的有关经验。
2.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引起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关注。
准备:
1.每组一份操作材料:带锯齿的茅草,放大镜,粉笔。
2.匹配图片8幅:鸟、飞机;鸭、小船;鱼、潜水艇;蝙蝠、 雷达。
3.锯子一把,奖牌若干,故事挂图两幅。
过程:
一、引导幼儿感知茅草有锯齿的特点。
1.出示茅草,要求幼儿轻轻地摸一摸,用放大镜仔细地看一看,小心地在粉笔上划一划,找一找茅草的什么地方很特别。
2.引导幼儿进行第一次操作活动。讨论:你发现茅草的什么地方很特别?茅草的边缘有什么?像什么?
3.有的小朋友发现茅草的边缘有一排小锯齿,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
4.幼儿再次观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茅草边缘锋利的小锯齿。
5.刚才你们都发现了茅草很特别的地方,真聪明。古时候也有一个聪明人,他的名字叫鲁班。
二、 引导幼儿运用比较观察的.方法找出两种物体的共同特征,获得有关仿生现象的初步经验。
1.出示挂图,有表情地讲述故事《鲁班造锯》(附后)。
2.提问:鲁班发明了什么?(出示锯子。)锯子有什么用?他是怎么发明的?(出示茅草。)锯子和茅草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结:鲁班受到茅草的启发,发明了比茅草更加锋利的锯子。事实上,我们今天见到的许多机器和工具也是受一些动物或植物的启发才制造出来的。不信,我们来看一看。
3.出示匹配图片,引导幼儿比较观察,找出两种物体的共同特征,并连线匹配。
小结:大自然中的事物真奇妙,瞧,鸟会飞,鸭会游,蝙蝠会使用超声波,鱼儿能自由地生活在水中,人们仿照它们的特点,制造出了对我们人类非常有用的飞机、船、雷达和潜水艇。
三、通过竞猜游戏,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引起幼儿关注周围事物的兴趣。
1.教师说出一种人造物,请幼儿猜一猜它是受哪种动物的启发而发明的。说对的小朋友将戴上美丽的奖牌。
①渔网(蜘蛛网)。
②母子雨衣(袋鼠)。
③电鼻子(猎狗)。
④脚蹼(蛙蹼)。
⑤迷彩服(动物保护色)。
2.小结:你们想做个“小小发明家”吗?那好!请你们平时多去观察周围事物,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模仿这种特点能发明什么有用的东西。如果有什么好主意,赶快来告诉老师,好吗?
活动延伸:
在科学角中提供各种动、植物卡片让幼儿观察,同时准备一些奖牌,以便随时奖励“小小发明家”。
附 鲁班造锯
古时候,有个聪明人叫鲁班。不但会盖房子,会造桥,还会制造工具。
有一次,鲁班要建造一座大宫殿,他和徒弟们带着斧头去南山伐木。用斧头砍树,又累又慢,砍了十几天,木料还是远远不够,鲁班心里十分着急。
这天,鲁班去一个险峻的山上寻找木材,正艰难地走着,忽然手指被茅草划了一下,鲜血直流。鲁班想:小小的茅草为什么这么厉害?他忘记了疼痛,聚精会神地研究起茅草来。他发现,茅草边缘上长着又密又锋利的细齿,他用小细齿在手背上划了一下,果然又是一道口子。这使鲁班高兴得跳了起来,他想,要是在铁条上打出细齿,不就可以锯树了吗?他马上去找铁匠帮忙,打了许多带细齿的铁条,用这些铁条去锯树,果然又快又省力。不久,木料就备齐了。
鲁班也就这样发明了锯子。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03-24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8-25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29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29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29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9-05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9-07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9-03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6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