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9篇(热)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认识物体的运动、物体运动的测量等两课。物体的运动要求学生知道常见的几种运动方式,会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物体运动的测量要求学生会测量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会计算物体平动的速度,会进行有关汽车、火车行驶路程和时间的计算。还要求了解我国铁路发展的一些情况,比如我国铁路的发展史,旅客列车现在的速度等。
本单元计授2课时。
第一课时 认识物体的运动
教学内容:教材第51~56页。
教学目标:会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知道几种常见的运动方式。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板书 物体的运动
2、吟诵导语
陀螺转转,秋千荡荡,雪橇滑滑,大家玩得多欢畅。
动和静,快和慢,如何去判断,怎样来测量?
3、物体运动简介:物体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鸟在天空飞,鱼在水里游,车轮转动,日月运行,有的物体运动方式简单,有的物体运动方式复杂。我们怎样知道物体是否在运动呢?比如你坐在火车上,看见旁边的一列火车在动,你可能一开始还确定不了究竟哪列火车在动。又比如你看到月亮在云朵间走得很急,有时甚至是向东走的,这是真的吗?要弄清真相,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物体的运动”。(板书:物体的运动)
二、新课讲授
1、提出问题:你走在马路上,汽车擦身而过,你会感觉到“汽车真快”,蜗牛慢慢爬上墙壁,你会替它着急,我们怎样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呢?
2、活动1 物体的运动(参看第53页图)
你见过这些情景吗?图中的物体都有一个共同点,位置在不断变化。位置在不断变化的物体就是在运动。
3、观察撑杆跳高运动员在跳高过程中的位置变化(第54页图)。
4、活动2 物体的运动方式
常见物体运动方式有平动、转动、振动等。
举例:轮船航行、运动员赛跑等是平动;机器、车辆轮子等的运动是转动;钟摆、秋千等的运动是摆动或振动。(鼓励学生例举生活中见到的运动的例子)
5、填表(第56页)
6、活动3 做各种方式的运动(参照第56页材料图,用图中材料做平动、转动、振动等)
三、小结
四、作业
观察一个运动过程,并描述出来,说说物体的位置变化(如运动的悠悠球、行进中的自行车等)。
第二课时 物体运动的测量
教学内容:课本第57~61页。
教学目标:会测量平动物体的运动速度,会进行有关速度、时间、路程的计算,初步了解我国铁路的发展历史。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公里上的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奔流不息,铁路上列车鸣笛飞驶。自行车和摩托车比,摩托车快得多。但摩托车究竟有多快呢?本节我们就要探究一个问题:物体运动的测量。
二、新课讲授
1、提出问题:怎样知道物体运动的快慢?
2、活动1 小车有多快?(参看第58~59页内容)
3、活动2 比比谁跑得快
在操场上量出50米的路程,记录每个同学跑完50米所用的时间,再计算出每个同学平均每秒跑多少米。
4、速度的引出 经过同样的'路程,用的时间越短,物体运动得越快,运动的快慢也可以用单位时间内经过的路程来表示,单位时间内经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越高,运动就越快。(根据活动2的记录找出跑得最快的同学,计算出他的速度,并总结速度计算公式)
5、速度计算公式:速度=路程÷时间 速度的单位是“米/秒”或“千米/小时”等,分别读作“米每秒”和“千米每小时”等。
6、拓展 列车现在在哪里?(参看第60~61页图表,分别计算出列车到达长沙、武汉、郑州等的大致时间)
①先计算出T16次列车平均每分钟行驶多远,再计算出火车到各站的时间。
2294÷1326≈1.730(千米/分)
707÷1.730=409(分)=6时49分
16:52+6时49分=23:41
1069÷1.730=618(分)=10时18分
16:52+10时18分=27:10(即次日3:10)
1605÷1.730=928(分)=15时28分
16:52+15时28分=32:20(即次日8:20)
②填表(把计算出的时刻填入下表)
T16次列车到站时刻表
站名 广州 长沙 武汉 郑州 北京
路程(千米) 0 707 1069 1605 2294
到站时刻 16:52 23:41 次日3:10 次日8:20 次日14:58
根据这个表即可判断列车任何时刻的大致位置。比如中午12:00时,列车在郑州与北京之间。
7、资料(上网查看) 我国铁路的发展
铁路被称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1997年以来,我国铁路连续进行了5次提速。目前我国的旅客列车时速已经达到了每小时160千米,中国铁路正大踏步走向现代化。
三、小结
四、作业
根据T16次列车到站时刻表判断晚上12:00T16次列车的大致位置。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探索用各种方法寻找蚂蚁。
2、体验观察蚂蚁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捉蚂蚁的工具:如小棒、树叶等,引诱蚂蚁的食物:如碎饼干、米粒、糖果等。
2、、装蚂蚁的透明瓶,放大镜。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蚂蚁,通过交流讨论,了解幼儿关于蚂蚁的已有经验。
师:小朋友见过小蚂蚁吗?你们以前在哪里见过蚂蚁?
二、讨论邀请蚂蚁的'方法。
1、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讨论寻找蚂蚁的方法。
师:如果我们要去寻找蚂蚁,你知道在哪里能找到它们吗?你准备到哪里去找蚂蚁?假如蚂蚁躲在家里不出来怎么办?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引蚂蚁出洞?
2、说说外出找蚂蚁需要注意什么。
三、寻找蚂蚁
1、分小组进行,小组长带领组员寻找蚂蚁。
2、找到蚂蚁,小组成员一起商量用什么工具捉蚂蚁。
四、交流寻找蚂蚁的经验。
五、观察蚂蚁。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纸有吸水的特点,感知不同材质的纸吸水性不同。
2.愿意动手操作,对实验感兴趣。
活动准备
1.绘图纸、手工纸制作花苞图示各一张,实验步骤规则图示,绘图纸、彩色手工纸、小花若干。
2.毛巾、装有水的水盆若干(分组摆放)。
重、难点
重点:感知不同材质的纸吸水性不同。
难点:了解纸有吸水的特点。
活动过程
1.认识材料,引出话题。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这是什么纸?(白纸)
你说的是它的颜色,你可以来摸一摸,我们平时会用它做什么?这是一张什么纸呀?
2.出示图示,讲解图示。
关于这张纸,我这里有一张图示,你来猜猜看是什么意思?
用纸剪成一朵花,然后折成一朵花苞,折好以后轻轻压一压。
提问:如果把这朵小花苞放到水里,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会湿、会开放)你们想不想试一试?但是,在实验之前,我们有规则,你们要看懂了规则才能进行实验。
3.尝试第一次实验,观看实验规则图示,明确操作步骤方法。
实验规则图示:①每一名幼儿拿一朵纸花;②制作成花苞,放在水里;③不能用手碰。
师:这里写了几条规则啊?(3条)谁能告诉我规则告诉我们什么?
要求:在进行实验的时候小手不能碰,但是我们的眼睛要仔细看,纸花发生了哪些变化?
4.幼儿操作,播放背景音乐,教师巡回指导。(仔细看看这张纸有什么变化)
5.交流试验情况。(花瓣撑开,纸花绽放)
教师提问:纸花在水里发生什么变化了?它为什么会开呢?
小结:原来纸花放到水里,水慢慢跑到纸宝宝的身体里去了,就好像纸喝了水一样,使花瓣撑开了,这就是纸的吸水性。
6.对比实验结果,经验提升。
(1)教师出示宣纸
你认识这样的纸吗?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宣纸,
(2)将不同的纸花放进水中进行观察,引导孩子发现会有点什么变化。
宣纸做的.纸花要和刚才的图画纸做的纸花比赛,它们要比一比在水中谁先开放,你猜猜哪一朵先开?为什么?
(3)师幼一起修改实验规则。修改为:①每名幼儿拿一朵图画纸和一朵宣纸纸花;②制作成花苞,同时放在水里;③不能用手碰;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7.交流实验结果。
提问:哪一朵花先开放了?
小结:宣纸做的花
8.提出新问题,激发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
教师提出新问题,用各种不同材质的纸制作成花苞,放入水里,他们的开花速度会怎样呢?请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操作实验。
9.活动延伸。
将水盆和各种材质的纸花投放到科学区,供幼儿继续对比实验,感知不同材质的纸吸水性的不同。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知道电话给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带来很大方便。
2.幼儿学着打电话,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幼儿对电话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电话机一只。
2.图片:投币电话、磁卡电话、可视电话。
活动重点及难点:
活动重点:让幼儿知道电话给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
活动难点:幼儿学会打电话。
审美元素:
电话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在活动中孩子们通过玩一玩,说一说,初步学会了使用电话,并且知道电话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
让幼儿知道怎样打电话,电话给人带来的方便。先让幼儿打电话,再观察教师打电话,讲述打电话的过程。
师:打电话时先干什么,然后干什么?怎样讲话,讲了些什么?(先拿起话筒,然后拨通电话,通话结束后挂上话筒。)
二、启发幼儿回忆打电话的经历。
师:你见过爸爸妈妈打电话吗?他们打电话到哪里?为什么事情打?怎样打的?还有什么事情可以打电话?你打过电话吗?打给谁的?为什么事情打的`?怎样打的?下面我们玩打电话的游戏。请你要先想好,你要给谁打电话?你找他有什么事情?然后请你上来打给大家看。
请幼儿在电话上试试,可以让一个小朋友打,也可以同时让两位小朋友对话。
三、激发幼儿对电话的兴趣和好奇心。
师:刚才我们小朋友学会打电话了,小朋友你有没有想到打电话给你的朋友呢?没有电话会怎样呢?(引导幼儿讲述双休日在家和朋友通电话,讲一讲悄悄话、心里开心的事情)你还见过什么样的电话?(移动电话、可视电话。)电话真方便。随时可以打电话找到你要找的人,如果家里失火,有人生急病或者有坏人来偷东西,我们也可以打电话找人来,你们知道拨什么号码吗?(火警电话119.匪警电话110。)但是,你们要记住,打电话时讲话的时间不要太长,没事不要打电话,否则别人要找我们就会拨不通了。平时电话不用的时候要挂好,也不要去玩它,以免弄坏电话。
科学教案 篇5
设计理念(或教材分析):
最近常听家长反映,夏天到了,有些孩子每天都会出汗却不愿洗澡。平时与孩子们在交流中也了解到,孩子们因为怕水进入眼睛、耳朵等原因所以不愿洗澡。因此我设计了《我爱洗澡》这个科学活动,通过情景表演、互动讨论、学习洗澡三个环节,让孩子们在想想、说说、做做中,认识了一些常用的洗澡用品及其用途,了解其正确的使用方法。使孩子们了解、喜欢上洗澡,并学会简单的洗澡方法,知道了洗澡可以保持身体干净、舒服,有利于我们身体健康的道理。
活动目标:
1.认识常用的洗澡用品及其用途,了解其正确的使用方法。
2.学习简单的洗澡方法,知道洗澡可以保持身体干净、舒服,并喜欢上洗澡。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常用的洗澡用品及其用途,了解其正确的使用方法。(难点)学习简单的洗澡方法,喜欢洗澡。
活动准备:
图片1张、玩具小猪一只、一些常用的洗澡用品,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1.情景表演,引出洗澡
(1)师:今天,我们小二班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猜猜它是谁?(它有两只大大的耳朵、胖胖的身体、喜欢吃好多好多的东西、还喜欢睡懒觉)
幼儿回答后。出示小猪图片。请幼儿观察图片上的猪怎么样?(是高兴的、还是不高兴的?为什么?)幼儿自由想象、讨论。
老师:那它到底是为什么不高兴呢?(假装凑近耳朵听小猪说)噢!原来啊,是它的朋友都不爱和它玩,小朋友们你们说这是为什么?(请幼儿观察它的衣服、脸,引导幼儿说出小猪很脏)噢!原来小猪很脏。所以没人和它玩。那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小猪变得干净?请幼儿自由表达,引出洗澡。
(2)老师:小朋友,小猪不喜欢洗澡,你们喜欢洗澡吗?为什么?
(3)老师小结:经常洗澡可以保持身体干净、舒服,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2.认一认:洗澡用品
(1)老师:你们洗澡的.时候除了用水,还会用什么东西,让自己变得很干净。幼儿说一样洗澡用品,老师就出示一样洗澡用品。
(2)老师提问:“洗澡除了要用沐浴露?还可以用什么清洁皮肤?(香皂)香皂是怎么用的呢?
(3)老师小结:香皂、沐浴露能把自己的身体洗干净。
(4)请几位幼儿介绍几种其他洗澡用具:沐浴球、浴帽等。老师提问:“这是什么?”“怎么用?”
3.试一试:给小猪洗澡
(1)老师:我们知道了那么多的洗澡用具,还有它们的用途和使用方法,那我们帮小猪洗澡吧。引导幼儿说出洗澡的步骤:淋湿身体——用沐浴露(香皂)搓洗——冲洗干净沐浴露(香皂)——擦干身体。
(2)老师:我们看看小猪洗干净了吗?闻一闻,香不香?
4.游戏:我们来洗澡(音乐律动)
(1)老师:我们一起来给自己洗个澡吧。(音乐响起)
(2)幼儿自己洗澡,在此过程中,老师给幼儿适当的指导,提示正确的洗澡方法。
(3)老师:小朋友洗干净了吗?闻闻香不香?舒服吧?
(4)老师小结:我们小朋友本领真大,自己会洗澡了,在夏天里我们要天天洗澡,身体才会变干净,闻上去香香的,真舒服。爱洗澡是好习惯,小朋友要记得经常洗澡噢!我们和香香的小猪一起去找他们的朋友玩吧!
以情景表演,促使小班幼儿调动生活中洗澡的经验。
让幼儿看看、想想、说说,初步了解洗澡可以保持身体干净、舒服,有利健康。
让幼儿认认、说说,知道常用的洗澡用品及其用途。
以给小猪洗澡,学习简单的洗澡方法。
在动作中再现实际生活,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激发孩子喜欢洗澡的情感。
科学教案 篇6
目标:
1.感知花生的构造,知道花生中花生米的数量是不同的。
2.学习用数字、符号记录花生米的数量。
3.尝试有计划、有条理的进行多次剥花生、做记录的活动。
准备:
1.每桌花生1盆40个左右;铅笔、分类盒、记录单人手一份;每桌两只空盆
2.事先将花生轻压出口子,方便幼儿剥。
剥花生统计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一共
3.教师记录大表
剥花生统计表
过程:
1. 猜谜语,引起剥花生的兴趣。
l 猜谜语。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为什么说是花生呢?观察花生特征。
l 猜一猜你选的.花生中有几个花生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2. 剥花生,并记录花生米颗数。
l 每人选5颗花生分别放在分类盒的5个格子里。
l 介绍记录表,知道该如何记录。
l 幼儿操作,注意观察个别幼儿的方法和步骤,了解幼儿解决问题的策略。
3、交流分享并统计
l 教师示范统计所选5颗花生中几个花生米的花生最多。
l 幼儿统计自己的记录单。
l 统计全部幼儿的数字,看看全班幼儿所剥花生中几粒花生米的花生最多。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有良好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根据动物细部特征来辨别动物。
2、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通过拼图等游戏活动了解动物特征,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
3、有积极探索的欲望,能大胆的猜想,并萌发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游戏用转盘、森林背景的课件。
2、动物各部分图片、动物拼图、声音素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带领幼儿走进大森林的场景中。引导幼儿观察大森林的场景:“小朋友,我们现在来到了大森林,大家看看大森林里漂亮吗?里面有什么?”让幼儿通过观察,增强幼儿对本次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提问:“大森林是谁的家呢?”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已经认识的动物名字,加深幼儿对动物的印象,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并使幼儿了解大森林是小动物的家,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感。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游戏部分
1、游戏:《玩转盘》转盘上是一些幼儿认识的动物的头部、尾部图片。教师出示大转盘,请幼儿自己将转盘的指针转起来,指针指到哪个动物,即说出动物的名字。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初步学习推断的方法,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同时,帮助老师了解幼儿对动物的认识程度。
2、游戏:《辩声音,学姿态》
(1)课件中播放动物的叫声,让幼儿猜是什么动物,并作模仿。猜对的话课件呈现该动物的图片。
(2)一幼儿模仿该动物的走路、活动的姿势体态,让其他幼儿猜测是什么动物,最后一起模仿。
3、游戏:《找动物》请幼儿将老师藏在大森林里的动物部分图片找到,这些动物并不是完整的,有的是动物的身体、有的是动物的脚、有的是动物的头。在找到后,还要推断出它是谁,然后告诉大家自己找到了什么动物。通过幼儿的.寻找活动,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以及喜爱科学活动的情感。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一位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通过讲述自己找到的动物,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4、将动物的部分卡片送到小动物的家里。教师将动物的完整图片展示出来,让幼儿通过自己手中的部分动物卡片找出相应的动物图片,进行对应摆放,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动物的认识和了解。
三、结束部分——《拼图游戏》请找出相同动物图片的小朋友,合作将动物的各部分拼成一个整体的动物。通过操作活动,能观察到动物的分割部分的特征,并能相互配合进行拼图,将动物图片拼完整。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尝试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合作能力。
活动建议:在区域活动中投放各种动物拼图,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内容。
科学教案 篇8
一、内容分析:
幼儿对大自然新奇事物的变化,总会有无穷的探索欲望。云彩变红了,云彩变黑了,云彩变成大狮子了,云彩变成小船了,云彩变成娃娃了,这些自然变化都会不断吸引幼儿,使幼儿在有趣的观察中激发体验创新拓展思维的兴趣。创新源于幼儿对自然的另一种认知,培养幼儿多感官的运用,开阔性的想象,在此过程中感受创新思维的乐趣。我们的创新智慧游戏内容注重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出发,精心选择生活中的内容作为教育内容。以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创新思维特点。
二、幼儿分析
小班幼儿的年龄小,对世界充满着好奇、探索和幻想。他们的思维不受习惯的约束,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观察事物时,仅能关注事物的表面现象,但自身是潜在着创造力的。设计了让小班幼儿所熟悉内容,利用不断变化的形式,在易把握的基础上让幼儿尽情的畅想。本次活动设计了符合小班幼儿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的环节,容易为幼儿所接受。
三、设计思路
天空中的云彩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充满吸引和无尽的幻想,是培养幼儿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幼儿体验创新思维乐趣的良好载体。活动中根据小班幼儿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通过层层递进的设问,调动幼儿的思维兴趣,激活孩子的创新思维,展开他们的思维空间。通过幼儿观察与自我想象相结合,配合以简单的游戏,动静结合,让幼儿在玩中自然而然的知道云彩多变的特点,充分调动幼儿的观察和探索的兴趣,使幼儿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经验,也进一步的提高拓展了他们的思维想象能力。
具体设计思路与设计意图:
1.谈话导入:通过出示图片小星星打开幼儿的联想能力,激发幼儿对天空的兴趣。
2.扩散思维活动
让幼儿想象天空中除了有星星还有什么东西,什么东西还会飞到天空中去,引导幼儿围绕天空展开无尽的想象,对天空展开想象是幼儿感兴趣的,将会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力。
乌云的出现是引发幼儿探索的刺激物,云彩为什么会变成黑色?幼儿会在这种惊奇的变化中更深入的`进行想象,云彩除了会变成黑色还会变成什么颜色?
3.观察内容
各种云彩图片的出现,即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又能刺激幼儿进行深入观察。图片中的云彩变成了什么样子?逐一观察,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习惯。
4.模仿活动
鼓励幼儿运用肢体语言来表述云彩所像事物的样子,让幼儿体验创新思维的不同形式和方法。
5.创新想象
天空中的云彩除了会变成图片中展示的样子,你觉得云彩还会变成什么样子?让幼儿自由畅想,畅所欲言。
6.操作活动与赞赏激励
让幼儿用老师带来的“棉花云彩”粘贴云彩形状,在操作活动中让幼儿按照刚才的说法进行粘贴,让幼儿体验自己动手粘贴的乐趣。
请幼儿互相看看、说说自己的作品,体验互相交流的乐趣,在评价过程中肯定幼儿的作品,呵护幼儿心灵,使幼儿的创新思维得到升华。
四、活动目标
1.喜欢观察云朵,知道天空中的云朵是可以变来变去的。
2.能对云朵的形状展开想象,体验想象的乐趣。
五、活动准备
制作课件、棉花与粘贴材料
六、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谈话
宝宝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你们知道哪里有星星吗?天空中除了有星星还会有什么?
2.扩散思维活动:云彩为什么会变色?
师:宝宝们知道云彩为什么会变成黑色吗?云彩除了会变成黑色还会变成什么颜色?(出示火烧云的图片,引导幼儿知道云彩还可以变成其他的颜色)
你想让云彩变成什么颜色?(引导幼儿展开想象)
3.观察内容:云彩像什么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云彩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云彩像什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大胆表述)
4.模范活动:模仿云彩的样子
师:刚才我们说了图片中的云彩像什么样子,你能表演出来吗?来学一学吧。
5.创新想象
师:你觉得云彩除了会变成刚才的样子之外,还能变成什么样子?你想让云彩变成什么样子?
6.操作活动与赞赏激励
师:宝宝们想不想自己动手让云彩变成你喜欢的样子?我们来试一试吧。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自己的小手进行创意粘贴。
7.结束活动
请幼儿互相观看并介绍自己的作品,肯定幼儿的表现。最后把我们的云彩送上天空,让它们一起飞走吧。
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对遮挡的数字有好奇心,萌发在生活中探究数字作用的欲望。
2、能将数字正、反排序,并仔细观察发现数字画中的数字。
3、复习“0-9”数字,初步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意义。
活动重点:
复习“0-9”数字,将其正、反排序,并发现数字画中的数字。
活动难点:
初步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意义。
活动准备:
幼儿经验准备:认识0-9的数字,初步了解排序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数字宝宝捉迷藏
1、ppt出示10个格子,请幼儿数出有多少格子。
2、每个格子中躲着一个“0-9”中不同的数字,请幼儿根据未被遮挡的部分猜出每个不同颜色格子中的数字宝宝,并说说怎么看出来的。
3、边猜边一起揭晓答案,最后找出哪个数字没出现,请幼儿说出来。
二、数字宝宝排排队
1、请幼儿排列(提示两种方式“顺数”“倒数”)
0123456789
9876543210
2、分享教师展示的各种排列方式。
(1)分两横排排列:
①第一排0 1 2 3 4第二排5 6 7 8 9
②第一排0 2 4 6 8第二排1 3 5 7 9
(2)顺时针 圆形
(3)三角形
(4)两竖列:左边从小到大,右边从大到小。
三、结合生活中的数字,幼儿理解这些数字宝宝所表示的`意义。
1、教师提问:你经常在哪里看到我们这些数字宝宝呢?
2、教师展示ppt中有数字的不同物体。(钱、日历、温度计、电话、奶瓶)
3、一起讨论每种物品的数字的意义和作用。(或数字告诉了我们什么)
四、数字宝宝的组合图形。
1、幼儿逐一观察每个由数字宝宝构成的图形,说一说画的是什么图形?有哪些数字组成?
2、最后挑战找出由“0-9”数字构成的魔术师的头像画(提示幼儿每个数字只用了一次,哪个数字没有用到?)
活动延伸:
教师总结活动并提出要求:
1、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数字画,回家动手画一画。
2、幼儿到生活中再找一找还有哪些地方有数字。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精选]07-23
【精选】科学教案07-28
[经典]科学教案08-15
(精选)科学教案08-24
科学教案(精选)07-29
科学教案(经典)08-19
(经典)科学教案08-10
(精选)科学教案08-01
科学教案[经典]08-09
(经典)科学教案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