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9-21 10:02:30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必备)大班科学教案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必备)大班科学教案5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借助自然工具测量周围的物体,测量工具不同,测量的结果也不同。

  2、学习正确测量长度的方法,并用表格记录测量结果。

  3、喜欢动手操作,体验自主探索的乐趣。

  活动重点:

  能借助自然工具测量周围的物体,测量工具不同,测量的结果也不同。

  活动难点:

  学习正确测量长度的方法,并用表格记录测量结果。

  活动准备:

  纸棍、记录表、水彩笔、铅笔、毛线、吸管、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故事《去超市的路》

  --小熊从哪一条路去超市更近?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熊还想知道这条最近的路到底有多远?你们帮他想想办法。

  二、过程。

  1、第一次探索测量。

  ①介绍并发放测量工具好记录表1,幼儿尝试量一量。

  幼儿人手一根相同长度的纸棍,每人一张记录表,用自己的方法测量事先准备好的小路且做好记录。

  ②请几个幼儿介绍自己的测量结果,教师做记录。

  ③集体讨论:为什么相同的路程、相同的.工具,量出来的结果会不一样?请个别幼儿再现刚才的测量方法,尝试找出正确的测量方法。

  ④教师示范正确量法:顶端要对齐,首尾要相接,并且用水彩笔做记号。

  2、第二次实践正确测量方法。

  ①再次发放相同长度的纸棍,幼儿分组用正确的测量方法量一量,并做记录。

  ②小结:测量同一物体时,测量工具一样,测量结果也一样。

  3、第三次应用测量。

  ①提问:除了刚才用的纸棍能测量物体外,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可以用来测量?

  出示教师准备的材料,介绍记录表2,猜测:不同量具测量同一种物体,结果一样吗?

  ②幼儿5-6人为一组,每组一张记录表,分别用不同工具完成两个不同测量任务。

  ③集体验证结果,小结:测量同一物体时,测量工具不一样,测量结果也不一样。

  延伸活动:

  自然测量这种方法还可以帮我们测量那些东西?我们一起去试试。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条条线儿怎样来?

  【设计意图】

  本学期,我们幼儿园开设了自己的园本课程,由于孩子们的父母大都是魏桥创业集团的工人,为了让孩子们了解父母的工作,了解在我们生活周围,和我们息息相关的内容,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和孩子们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园本课程的内容,如:线是怎样来的、各种颜色的布、飞快的梭子等,而对于其中一些物品的生产过程,孩子们不了解,我们便利用家长资源,请家长帮助录下纺织工人工作的视频,让孩子们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

  本活动,我们选择的是“条条线儿怎样来”,在学习中,通过孩子们的观察,探索,观看视频,动手操作,逐步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从学习中获得快乐。

  【活动目标】

  1、了解线是怎样纺出来的。

  2、了解古代与现代纺车的不同,体会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不同材质、不同颜色的线若干,关于纺线的视频、古代的纺车、棉花若干、不同颜色的染料。

  重难点:了解线是怎样纺出来的。

  【活动过程】

  一、探索不同的线,导入活动。

  出示各种不同的线,请幼儿自由观察,自由探索。

  师:“小朋友,你最喜欢哪几条线?”(幼儿自由发言)

  师:那你们知道这些线是怎样来的吗?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

  二、出示视频:现代机器纺线工作的过程。

  与幼儿一起观看,边看,教师边介绍,让幼儿了解现在先进的纺线过程。

  教师:把棉花弹弹,去掉杂物,弹的.蓬松,细软,把棉花搓成大拇指粗细一尺余长的纺条,再用纺花车纺成线,然后,经过经线、浆线、晒线等多道工序,最后上织布机。

  三、请幼儿观看古代的纺车。

  师:刚才,我们一起观看了现代机器纺线的的工作过程,现在请小朋友看这里。

  教师出示纺车,做详细介绍,让幼儿了解。

  教师边操作边介绍纺车,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古代纺线的过程。

  鼓励幼儿也试一试,这种纺线的方法。

  四、我是小小纺线师。

  出示棉花,请幼儿互相讨论,怎样将棉花变成线。

  幼儿按照自己想的办法动手操作实验,教师进行小结,鼓励幼儿再想办法,幼儿多次操作实验。

  (经过师幼多次动手操作实验,终于将棉花搓成了线。)

  五、五彩线。

  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染料,为自己搓好的线,染上漂亮的颜色。

  六、请幼儿把五彩线拿到户外晾晒。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用五彩线粘贴出各种有趣的图形。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感受初夏阳光的温暖,萌发热爱自然的情感

  初步了解太阳能的应用

  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并与同伴共享实验成果

  重点难点

  重点:积极参与实验,学会操作方法,感受阳光带来的乐趣

  难点:初步了解太阳能的应用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掌握初浅的风、火、煤、石油等自然能源的有关知识

  物质准备:教具――活动前将太阳能设备图片张贴在活动室;自制的太阳能热水箱;学具――幼儿人手一份放大镜、凹面镜、浸过四氯化碳液体的实验纸

  活动过程

  一、体验阳光的温暖

  1.幼儿热身运动。

  2.幼儿裸着上身(可身穿背心),自由玩耍。

  3.指导幼儿观察天空,向着太阳呼叫,体验在太阳光照射下的'感觉。

  二、探索阳光转化为热能

  1.实验一:手拿放大镜在阳光下玩耍。

  ①提示幼儿不要透过放大镜直视太阳,以免灼伤眼睛。

  ②用放大镜玩一玩,你能发现什么(发现放大镜与太阳光的关系)

  ③把一张纸放在白光上,你又会发现什么在树荫下,幼儿席地而坐,自由交谈刚才的发现。

  2.实验二:出示简易的太阳能热水箱。

  ①幼儿试试水温。

  ②然后把它放在太阳下,实验后试试水温,说出感受。

  3.实验三:将放大镜放在太阳底下,再用实验纸放在放大镜的下面,发现纸会燃烧。

  小结:小朋友都发现了在太阳光下用放大镜会使纸燃烧、箱子里的水变热了。

  三、交流讨论太阳能的应用

  提问:

  1.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制造了许多太阳能设备,你知道有哪些

  2.太阳能设备用不用燃料,太阳能会不会用完

  3.如果你是设计师,你会利用太阳能制造什么

  延伸活动

  回家向爸爸妈妈了解有关太阳能的用途及知识。

  活动评析

  一、设计意图

  根据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目标,我们进行了风、水、煤、石油等自然能源的教学,幼儿已初步了解能源的有关知识及其运用。有了这一基础,让大班幼儿了解太阳能是可以接受的。

  太阳光是幼儿常见的自然物,如何让幼儿理解太阳光转化为热能源,初步了解太阳能的初浅知识,根据幼儿认识特点,设计了室外科学活动,来帮助幼儿在实验操作中理解。为达到寓教于乐,以“玩中学,学中玩”的教育形式,从幼儿感兴趣的事情着手:追逐太阳、向着太阳呼叫。并通过提供放大镜、实验纸、太阳能热水箱、图片布置、环境设置等,引导幼儿主动探索,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激发幼儿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使幼儿玩得愉快,学得轻松。

  二、效果分析

  整个活动构思巧妙,内容生活化,强调了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每个环节在做做、玩玩的基础上加上想想说说,特别是在实验操作中,幼儿的积极性很高,争相发言,孩子们把自己的一点一滴发现都说出来与老师、同伴分享。在最后环节中对实验的经过、发现进行交流讨论,将幼儿在实验过程中获取的、以往积累的种种零乱、模糊的经验加以组织提升,使其想象创造出更多的太阳能设备,不仅让幼儿获得一些环境的知识、懂得环保的道理,也发展了幼儿主动参与改善和保护环境所需要的动机、能力等环境素质。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及勇于探索的精神。

  2:了解火山喷发的原因、过程及火山活动对人类的影响。

  3: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火山喷发的过程和火山活动对人类的影响。

  难点:火山喷发的原因。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铅笔、托盘。

  2:气球一个、火山模型、红色色粉、苏打粉、白醋、汤匙两个、吸管 一个。

  3:教学课件、电脑、投影仪、音响。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谈话导入

  在大山的家族里,有一个脾气特别暴躁的家伙名叫火山,你们看,他又发脾气了……

  二:基本部分

  1:播放课件

  2:提问:小朋友看见发生了什么事情?

  3:提问:为什么火山会喷发呢?

  幼儿自由发言

  总结:地壳下的岩浆受到地球内部巨大压力,当遇到地壳比较薄的地 方就冲破地壳喷涌而出所以形成了火山喷发。(一边讲解一边用气球演示原理)

  4:火山喷发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再次播放课件)

  请幼儿举手回答

  老师小结:火山喷发时,首先喷发出的是瓦斯及有毒气体,然后喷出大量的火山灰、岩石碎块,紧接着岩浆喷出并沿火山口流下形成熔岩流,最后熔岩冷却,火山渐渐平息。(出示四幅图片)

  5:请小朋友将四幅图片按照火山喷发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6:提问:火山喷发对我们人类有什么影响呢?(出示图片)请小朋友观察并举手回答。

  7:小结:火山活动对人类有不好的影响也有好的影响 。火山活动喷出的有毒气体对人类及动植物健康造成不好的影响 ;火山灰会覆盖大片的房屋庄稼,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炽热的熔岩会引发大火,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火山活动会形成新的陆地;火山活动会促成钻石等稀有矿产的形成。(边出示图片边小结)

  三:结束部分

  请一位幼儿和老师一起演示火山喷发的`实验。

  四:活动延伸

  区角活动时,幼儿亲自体验火山喷发的实验。

  教学反思 这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在于课件的准备较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孩子们对这节课的内容比较感兴趣。不足之处在于对课件的应用不够熟练自如,火山模型的高度太低,导致后边的幼儿看不清楚,还需改进,在语言引导的科学性上还要多加学习。

  设计背景 因为孩子们通过电视了解到近期冰岛火山喷发,相互之间谈论的兴趣很高,再结合本学期我班教材,设计了这样一节课,通过一个小实验深入浅出的向幼儿讲解火山喷发这个复杂的问题,既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又学习了科学知识。

  小百科:火山是一种常见的地貌形态,由地下熔融物质及其携带的固体碎屑冲出地表后堆积形成的山体。地壳之下100-150千米处,有一个“液态区”,区内存在着高温、高压下含气体挥发成份的熔融状硅酸盐物质,即岩浆。它一旦从地壳薄弱的地段冲出地表,就形成了火山。火山分为“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火山是炽热地心的窗口,地球上最具爆发性的力量,爆发时能喷出多种物质。危害有:火山泥石流、熔浆流等。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究欲望,萌发幼儿初步的科学意识。

  2、发展幼儿的`观察及初步的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3、引导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活动准备

  玻璃缸一只、玻璃杯一只、幼儿每人一个塑料袋、每组一瓶水、若干吹气玩具、塑料管、土块等。

  活动过程

  一、小实验:杯子里有什么?

  出示玻璃杯,问幼儿:玻璃杯里有什么?(估计幼儿回答:玻璃杯里没有东西)再将玻璃杯口倾斜,放入装清水的玻璃缸中,冒出气泡、让幼儿懂得杯中有空气。

  二、找空气

  1、出示吹气玩具,问:吹气玩具里有空气吗?(有)你们能想办法让它扁了,再想办法让它鼓起来吗?(幼儿玩吹气玩具)

  小结:空气装进吹气玩具,玩具就鼓起来,挤一挤,空气就跑出来。空气虽然看不见,可是我们能想办法感觉到它、看到它。

  2、屋子里、角落里、桌子下……有没有空气呢?(幼儿每人一只塑料袋,到处抓空气)

  小结:原来角落里、桌子下、走廊上都有空气。

  3、人身体里有空气吗?(幼儿用吸管往水中吹气,冒出许多气泡)

  小结:原来人身体里也有空气。

  4、土块里有没有空气?(幼儿把土块扔进水中,冒出气泡)。

  小结: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发现杯子里、小瓶里、吹气玩具里、屋子里、身体里、土块里都有空气。

  5、想一想,还有什么地方有空气呢?你见过的、用过的、玩过的什么东西里有空气?(轮胎、面包、被窝等)

  小结: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

  三、了解空气作用

  1、请幼儿闭紧嘴、捏住鼻子,问幼儿: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2、点燃蜡烛,请幼儿用玻璃杯慢慢罩住,问幼儿: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四、欣赏儿歌《空气》

  空气

  看不见,摸不着,

  抓不住,闻不到,

  你需要,我需要,

  离了它,活不了。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6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29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29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29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16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8-25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8-12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9-07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9-03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