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中班科学教案8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拼小树》幼儿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拼出小树的造型,但在此次活动中幼儿的思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如何让幼儿利用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几何图形来拼己喜欢的造型呢?科学教育活动《拼图形》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的延伸,旨在通过选择不同的几何图形,来提高幼儿的拼图技能,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拼图形的浓厚兴趣。
2、幼儿能运用各种几何图形进行拼图形活动,会用简单标记记录所用图形的数量。
3、丰富幼儿的想象能力,提高幼儿的拼图技能。
活动准备
1、各种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几何图形若干。
2、记录单、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形,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出示各种图形,请幼儿说一说都有哪些图形,加深幼儿对图形的认识,引起幼儿的兴趣。
2、请个别幼儿按照老师的要求拿出相应的图形。如5个红色正方形、8个白颜色的圆形、7个蓝色梯形、7个绿色正方形等。
(评:采用直观的方式直接将图形出示给幼儿,直接引入活动的主题。让幼儿加深对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的认识,形成自己的一个印象,为下个活动环节做好准备。)
二、选择几何图形拼造型
1、给幼儿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图形,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来拼造型。
2、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动作慢的幼儿尽快确定主题,肯定幼儿拼出的各种图案。(此环节要特别注重幼儿的个别差异,允许孩子存在个体差异)
3、分享交流。请幼儿说说自己所拼的造型,个别幼儿观察后加以补充。(评:选择几何图形拼造型这一活动环节,极大的调动了幼儿的兴趣,孩子们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参与活动的主题性很强。在这个活动环节中,任由幼儿自由想象,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地位。教师只是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幼儿尽快确定自己的主题,让幼儿选择几何图形拼造型。)
三、记录表达
1、请幼儿数一数自己的图形拼画每一种图形所用的数量,然后用原点或短线的方式在记录单上表示出来。
2、与同伴交流各自的记录结果,并说说哪一种图形用的最多。 (评:幼儿的点数能力在这一环节得到了加强,幼儿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用相应的标记将所用图形的数量表示出来,提高了幼儿点数物体的能力。)
活动延伸
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展板上,一起欣赏。 反思:科学教育活动《拼图形》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一步步的将活动展开进行。通过选用不同的几何图形来拼造型,极大的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整个活动最大的亮点就是在幼儿选择几何图形拼造型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处在了支持者的基础上,以幼儿为中心,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地位,同时在活动中允许幼儿存在个别差异,允许能力强的幼儿为能力弱的幼儿帮助,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从整个活动过程来看,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我执教的是中班科学活动《纸是大力士》,这个活动来自主题《好玩的纸》的次主题《会变花样的纸》。纸不仅是幼儿生活的伙伴,也是幼儿游戏、创作的必备材料,在幼儿的世界里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今天我将带领孩子们与纸展开一系列互动,了解纸可承重的特性,使孩子愿意动手操作,并对试验感兴趣。
整个活动分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组织幼儿谈话,以纸的作用引出课题。
第二个环节,让孩子操作试验,感知白纸与卡纸有不同的承重性。在做一做,说一说中寻找原因,提升孩子的经验,纸的厚薄不一样,力气就不一样,纸越厚,力气就越大,纸越薄,力气就越小,并运用图示、数字做以记录。
第三个环节,引导孩子想办法将刚才力气小的白纸变一变形状,并操作试验,在探索的过程中引导孩子发现白纸也能变成大力士。通过做一做,说一说,引导孩子感知同一种纸的形状发生变化,力气也发生变化,并且纸的弯距越多,力气越大。
最后出示报纸、皱纹纸等激发幼儿继续动手操作、探索让纸的力气变大的浓厚兴趣,这是本次活动的'经验扩展,我将它设计为活动的延伸部分。
【活动目标】
1、了解纸可承重的特性。
2、愿意动手操作,对实验感兴趣。
【活动准备】
白纸、卡纸每人一张,桥墩每人两个。
【活动过程】
一、谈话:“纸的作用”引出课题:
教师出示一张白纸。教师:“小朋友,老师给你们看一样东西,你们以前认识它吗?”(提问:这是什么纸?你还知道有什么纸?这些纸有什么作用?纸有力气吗?你们还知道什么纸力气大吗?)
二、操作实验,感知纸的厚薄不同,承重不同。
1、教师出示两种纸。”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们带来两种纸,来,看一看摸一摸,这是什么纸?“(硬白纸)这又是什么纸?(卡纸、白纸)
教师:“好!今天呀,我们就让它们两个比一比,看谁的力气最大,谁才是大力士?怎么比呢?用纸搭一座桥,在它上面放积木,谁身上放的积木多,又不塌下来,谁的力气就最大,谁就是大力士!注意了放积木的时候要一个一个轻轻地放在中间,试的时候要一张一张的试,卡纸和白纸都要试一试。开始了,孩子们!好!到后面找你们的玩具试一试。”
2、孩子实验,教师指导。
教师:“好了孩子们,把你们的卡纸放到中间,到老师这里来,真棒真乖!看!老师已经坐好了,你们也快点坐好!
3.记录总结。
教师:“小朋友们想一想,你们刚才做的卡纸和白纸,谁的力气大?谁是大力士?你是怎么看出来的?那咱们一起试一试好比好?老师放积木你们给老师数着!白纸放几个?
记一记:(用数字表示)
教师:“卡纸放几个?”
记一记:...
教师:“白纸和卡纸谁的力气大?为什么卡纸上面放的积木多?”
教师:“奥,原来呀,纸是有力气的,它们的厚薄不一样,力气就不一样大,纸越厚,力气就越大,纸越薄,力气就越小。
三、操作感知、纸的形状不一样,力气也不一样:
1、教师:“孩子们你们看,现在白纸的力气小,如果我们把白纸折一折,变一变,如:把白纸对折一次或两次或变成扇子形状,(边说边演示)那么它的力气会有有变化吗?会变大还是会变小呢?这张白纸会不会也变成大力士呢?找一张白纸试一试好不好?“(孩子操作)
2.孩子实验,教师指导。
教师:“好了孩子们到老师这里来,做好了!(提问:纸的形状变了以后,它的力气变了吗?怎样做的?”
3.记录总结。
教师:“这是老师折好的白纸,咱们一起试一试,记录以下,好吗?”
折一次...
折两次...
折扇子形状...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发现了什么?谁才是大力士呢?”原来纸折的次数越多,力气就越大。”
【活动延伸】
教师小结:“孩子们你们真棒!你们把白纸也变成了大力士,那其它的纸如报纸、皱纹纸它们的力气大不大呢?怎样把它们变成大力士呢?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可是由于时间的关系,咱们只能进行到这里了,我们以后再试一试好不好?”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叶子的各种食用方法。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良好的倾听习惯。
3、体验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教育幼儿多吃蔬菜,不挑食。
活动准备
1、各种可以食用的叶子:大白菜、包菜、生菜、香菜、枇杷叶、鱼腥草等。
2、方篮若干个(标有生吃、熟吃、做药等图形标志)。
3、课件《可以食用的叶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活动。
1、师生共同回忆叶子的用途,许多叶子我们人可以吃。
(1)师:小朋友们平时吃过那些叶子呢?你是怎么吃的?
(2)集中讨论:你吃过那些叶子,你是怎么吃的?
2、教师:原来叶子有这么多的吃法呀,有的可以煮熟了吃,有的可以生吃,有的可以作药吃。
二、分类活动。
1、第一次分类:
师: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许多可以吃的叶子,请小朋友找一找,想一想,那些叶子你吃过,你是怎么吃的.,然后把它放入三个相应的篮子里。
(依次出示三种标志并作解释)。
2、教师检查其中一组幼儿分类情况,指出明显的错误,引导幼儿进入第二次分类。
师:小朋友分得这么多,老师都检查不过来了,请小朋友也来当当小老师,检查一下别的小朋友分得对不对,好吗?如果不对,请你把它找出来,放在合适的篮子里。
3、,请幼儿说说:你发现哪些叶子分错了,你是怎么分的。
4、师:其实我们可以食用的叶子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一看好吗?
(1)帮助幼儿进一步巩固叶子的食用方法。
(2)显示一些可以食用的叶子,请小朋友说说这些叶子叫什么,是怎么吃的。
5、提问: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可以吃的叶子,你们知道它是从那里来的吗?是谁种出来的?
教师鼓励幼儿将平日里看到的农民伯伯及爷爷奶奶种菜的样子大胆的表现出来。
三、以谈话的形式进行品德教育。
1、知道蔬菜有营养,要多吃蔬菜。
2、知道农民伯伯种菜很辛苦,要尊敬他们。
活动延伸
1、制作叶子拼盘。
2、制作生菜沙拉。
3、继续了解可以食用的叶子的名称、食用方法。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运用磁性原理制作并操作游戏材料,让“跑步小人”动起来。
2、体验科学探索和游戏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磁铁、小铁片、回形针、塑料片、积木,双面胶;
2、幼儿活动材料人手一份;
3、硬卡纸制作的“跑道”3个;
4、“跑步小人”范例。
三、活动过程:
(一)、“怎么让你的小人跑起来?”
1、每位幼儿手拿一个“跑步小人”进入场地。师:这里就是“跑步小人”参加比赛的场地了。我们要让手里的小人在跑道上进行跑步比赛,那怎么样才能让他跑起来呢,请你想个办法吧!请幼儿尝试各种办法让小人在“跑道”上跑起来。
2、请幼儿说说,试试,你是怎么让“跑步小人”跑起来的?
(二)、“猜猜我的小人是怎么跑的?”
1、请老师的`“跑步小人“出场。师:老师也带来了一个“跑步小人”,我也有一个办法让他跑起来,想一起看看我的小人是怎么跑的吗?教师操作“跑步小人”在跑道上动起来。
2、幼儿猜猜,为什么老师的“跑步小人”可以不用手推(或不用嘴吹等)便可以在跑道上跑起来呢?幼儿根据自己看到的,进行合理想象。
3、揭密神奇之处。
(1)、结合幼儿的回答,揭密:原来老师手里有一个神奇的东西——吸铁石,小人就是跟着吸铁石的移动在跑道上跑了起来。提出新问题:那么是不是有了吸铁石小人就一定可以跑起来呢?
(2)、请第二个“跑步小人”(未在小人底部固定铁制品)出场。请一位幼儿在跑道上操作“跑步小人”材料,想一想,为什么这个“跑步小人”有了吸铁石的帮助,但是还是没有跑起来呢?第二次揭密:原来还得有一样东西和磁铁配合才能让小人随着吸铁石跑起来。那么,究竟小人还需要谁的帮助呢?
(三)、“你的小人也能这样动起来吗?”
1、请幼儿利用所提供的材料,运用磁性原理制作游戏材料,让“跑步小人”动起来。师:桌上有很多材料,你去试一试这些不同的材料,看看什么材料是能够让小人随着吸铁石在跑道上跑起来的。幼儿探索,教师根据幼儿能力,适当给予指导;鼓励幼儿尝试探索所有的材料。
2、动一动。请幼儿带领自己的“跑步小人”到跑道上让他是试着跑一跑。
3、发现规律。
(1)、请幼儿说说,你找到了什么材料是可以让“跑步小人”在磁铁的吸引下,跑起来的?什么材料又不能帮到小人呢?
(2)、验证。
(3)、找到规律,揭示磁性原理:原来吸铁石是有磁性的,它可以吸起铁制的物体,像铁片、回形针,当把它们固定在小人的底部时,手在跑道上移动吸铁石,小人就会跟着吸铁石一起跑了;而当塑料片、积木这样不是铁制的物体固定在小人底部时,它不会跟随吸铁石一起走的。
(四)、“看看谁的小人跑得快!”
1、热身运动。分组进行,看看哪队的小人跑得又快又稳。
2、调头接力赛。分组进行;要求跑完跑道后调头,中途小人停住不走了,要用吸铁石吸住他继续前行,不能借助手来帮忙;率先跑完六人的组获胜。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实验,从而知道两种颜色加在一起会变成别的颜色,初步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观察能力。
2、体验探索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黄色的水若干,红、黄、蓝三色颜料。
2、演示记录卡和操作记录卡若干。
3、操作图若干,透明塑料纸若干,调色卡人手一份。
4、毛笔若干,抹布若干。
三、活动过程:
1、设置悬念,以变魔术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师:看,这是一瓶什么颜色的水呢?(黄色)
今天,老师来当回魔术师,来变个魔术,你们想不想看?
请小朋友仔细看魔术师要开始变魔术喽!我们一起喊一、二、三!(教师摇晃瓶子)
黄色的水变成什么颜色的水了呢?
2、自由讨论:
师:谁知道魔术师是怎样把黄色的水变成绿色的水的?请大家相互讨论一下,然后告诉老师!
3、自由探索
①究竟加入了什么颜色的'宝宝了呢?请每位小朋友也来当回魔术师:你们看老师帮你们请来了红色宝宝、黄色宝宝、蓝色宝宝三种颜色宝宝,请你们选择其中的一种颜色宝宝把瓶子里的黄色宝宝变成绿色宝宝?
②谁变出了绿色宝宝?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变出来的?(幼儿回答)
③总结:我们现在一起来试一试,然后用记录卡把它记录下来。
(出示大的示范调色卡教师边讲解边调色,并出示记录卡进行记录)
4、探索操作
师:咦!刚才有的小朋友还变出了什么颜色?(认识橙色)
师:那又是怎么变出来的呢?先不要说出来,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调色卡,请小朋友试一试,怎样可以变出橙色?再把它记录下来。(幼儿调色并记录)
教师总结:请幼儿说一说,教师出示大记录卡边讲解边示范。
5、引导幼儿发现并记录
①蓝色宝宝和红色宝宝也想手拉手,那它们又会变成什么颜色呢?请你们自由选择一种材料试一试,可以用瓶子,也可以用调色卡,还可以用透明的塑料纸重叠起来看看,然后把你们的发现用记录卡记录下来!(幼儿自由选材操作并记录)
②变出了什么?请你把你的记录卡讲给大家听听。
③教师总结:出示大记录卡进行记录。
6、操作游戏:变色眼镜
师:小动物们听说小朋友学会了一样本领,所以想考考你们,瞧!小猴戴上蓝色的眼镜看黄色的香蕉会变什么颜色了呢?小狗戴上红色的眼镜看蓝色的蓝莓会变什么颜色了呢?小猫戴上黄色的眼镜看红色的苹果会变什么颜色了呢?(边说边出示大操作纸)请个别幼儿讲解。
四、延伸活动:
小动物们要回家了,我们赶快到教室去用会变的颜色做一条彩色的围巾送给它们吧!(陈皆佳)
中班科学:大蒜哥哥,葱弟弟和韭菜妹妹
目标:
1.在捡菜的过程中进行分类比较,了解韭菜.大蒜.葱的不同特征。
2.在种植过程中,发现根能吸收营养,帮助植物生长。
准备:
1韭菜 .大蒜 .葱。
2筐若干个(三只以上)。
3小花盆若干。
过程:
一 .谈话
你们在家吃过韭菜 .大蒜 .吗?那认识它们吗?
二 .拣菜
1 .出示一筐菜。
菜场一早送来许多菜,可是粗心的送菜人把好几种菜混在了一起,给厨房的厨师带来了许多麻烦。厨师请我们小朋友帮忙,把这些菜分开放在各自的筐里。
2 .幼儿一边拣菜一边把菜分别放入不同的筐中。
我们来帮厨师把菜分分开,把这些菜放在不同的筐中。
3 .讨论:为什么要这样分开摆放?
好,我们把菜分好了,那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分开 摆放呢?这样摆放有什么好处?
4 .引导幼儿说出三种蔬菜的不同特征。说说谁像哥哥,谁像弟弟,谁像妹妹。
刚才我们说了为什么要把这三种蔬菜分开,那谁能来说说这三种蔬菜,它们有什么特征。如果它们是一家人的话,你说说谁像哥哥,谁像弟弟,谁又像妹妹呢?
5 .师小结。
韭菜妹妹的叶子从上到下都是一样粗的,叶子是扁的 .窄的;大蒜哥哥的叶子上面小下面大,又宽又扁;葱弟弟的叶子中间是空的,圆柱形的。
三 .种植韭菜 .大蒜(有根的) .葱(有根的)。
1 .刚才我们了解了这三种蔬菜的不同特征,现在我们要来种植这三种蔬菜,那该怎么种呢
2 .取部分韭菜 .大蒜 .葱,切下其下半段。
每个小朋友先选其中一样蔬菜,然后把你选的这样蔬菜的上半段去掉,看看还剩下些什么。
你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3 .把它们种植在同一花盆里,比一比谁长的高。
我们把三种蔬菜的下半段种在花盆里,看看它们谁长的又快又高。
4 .幼儿种植蔬菜
5 .把它们放在自然角中,鼓励幼儿学着照顾,并观察其生长情况。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一、设计意图
花生对幼儿来说是十分熟悉的,它通常是我们自然角中的常客。有时,“馋嘴”的孩子会忍不住偷偷地剥开它。同时,《纲要》中也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中班科学《花生》酝酿而成,通过“观察比较—猜测验证—拓展延伸”的过程,帮助幼儿从外到里的认识花生,鼓励幼儿自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记录。
二、活动目标
1、观察花生的主要特征,感知花生壳内花生米数量的异同。
2、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花生米的数量,检验自己的猜想。
三、活动准备
1、带壳生花生若干,记录纸人手一份(附)
2、小碟子、小篮子每桌一个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初步感知花生的主要特征。
1、小朋友看,在你们桌子上有什么呀?这些花生是怎么样的呢?
2、那现在请你们用小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我们一起来摸摸,看看上面有什么呀?
原来花生壳上有许多小洞洞,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的。
3、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比一比,你们的花生有什么不同?
(评析:活动开始,调动幼儿的触觉和视觉神经参与活动,引导幼儿初步感知花生的形状、颜色等基本特征,并通过与旁边小朋友花生的对比,了解花生有长短、大小的异同,让幼儿对花生有一个初浅的认知。)
(二)记录花生壳中花生米的数量,检验自己的猜测
1、猜测活动
1) 那花生壳里面是什么呢?猜一猜,你拿的花生里面有多少颗花生米? 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 请你们把猜的记录在这张表上吧,应该记录在哪个格子里呢?
3) 幼儿记录自己猜测的结果。
4) 你猜了几颗?你是怎么记录的?
2、验证活动
1) 那怎样知道自己猜的对不对呢?
2) 你来说说怎么剥? (幼儿说到的动作,教师学一学)
3) 小朋友刚才说的方法都很不错,可以捏、拧……那就用你们的方法去试一试吧,看看到底有几颗花生米,并把它记录下来。
4) 幼儿记录数到的花生米的数量。
(评析: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环节,请幼儿先后进行两次记录。教师先为幼儿设置了一个悬念,让他们自由猜测花生壳内花生米的数量,但相信有经验的幼儿便会发现花生壳上凸起的地方能帮助我们进行猜测,无意中幼儿自己解决了困难,这时再引导全班幼儿用此方法有目的有根据的进行猜测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猜测结果。随后再引导幼儿用多种方法剥开花生,验证猜测的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三)幼儿展示、介绍自己的记录
1、你们猜的和数到的花生米一样多吗? 这样吧,请你们把记录表给旁边的小朋友看看。
2、谁是不一样多的?
猜了几颗?数到的是几颗?那你问什么要猜x颗呢?
3、师幼共同小结:你们都知道,猜的和剥出来数到的有的是“一样多的”,可有的是“不一样多的”,但是只有剥开来数到的才是最准确的哦。
(评析:在这里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幼儿介绍自己前后两次记录的异同,幼儿可以尽情表达,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引导幼儿发现只有剥开来数到的数量才是最准确的。)
(四)拓展经验
1、那花生米有什么用呢?
2、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知道的还真不少,花生米不但用处多,而且营养还很丰富,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呢,叫长生果。
(评析:引导幼儿联系生活经验,说说花生米的用处,不但再次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丰富了幼儿的知识经验。最后再此基础上让幼儿了解花生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长生果。)
五、反思
活动的选材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孩子们对花生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因此,在活动中花生本身就吸引着幼儿的眼球,使幼儿全神贯注的投入于活动中。并通过幼儿自由的观察比较,无形中了解了花生的主要特征;通过幼儿的探索操作,了解了花生米与花生壳的关系;通过两次猜测与验证的记录,强化了记录的方式方法。可以说,活动是按照逐层递进、逐步深入的原则开展的,孩子们在自由的探索与操作中,渐渐的掌握了新的知识内容。但整个活动给人感觉一切都在教师高度控制的状态完成,活动的提问可以更开放些,教师的指导语与肢体语言可以更夸张些,让活动的气氛更活跃,幼儿的情绪更高涨。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知面粉的特性。
2、初步学会和面,能将干面粉变成面团。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面粉、水、盘子、勺子、水杯,太干、太稀、水分适中的面团各一团,各种面点模具。
活动过程:
一、利用各种感官感知面粉。
引导语:(出示面粉)咦,这是什么呀?我们一起来看看、摸摸,猜猜这是什么。
1、引导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吹一吹的方式感知面粉的特征。
2、集体交流,了解面粉的`特性。
小结:面粉是白色的、粉状的、轻的。
二、观看教师示范干面粉变面团的方法,重点观察水和面粉的比例。
1、讨论制作面团的方法。
引导语:面粉 做什么呢?(面包、馒头等)做面包、馒头前要先把干面粉变成什么呢?(面团)怎样把干面粉变成面团呢?(加水)
2、出示三份和好的面团(太干、太稀、水分适中的面团各一团),让幼儿猜测哪份面团做出来的面食最好吃。
3、鼓励幼儿猜想:一勺面粉需要倒多少水才能和好面团呢?
4、教师现场试验,寻找出合适的水和面粉的比例,如一勺面粉加一杯水等。
三、尝试和面,探索干面粉变面团的方法。
1、提出操作要求:①将面粉倒入盘中,用手指挖成井状,在“井”中慢慢倒入水,一定要按照比例操作。②要及时揉捏面团。③和好的面团要既能成团,又不粘手。④保持桌面、身上的整洁。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经验交流。
4、制作小点心,感受成功的乐趣。
中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感知各种甜食的种类,初步学习分类。
2、体验与同伴共同品尝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带一种甜食来园。
2.教师自制分类标志,分别放在每张桌子上。
活动过程
1、参加甜蜜蜜的聚会。
(1)幼儿拿出自带的甜食,向同伴、教师介绍它的.名称,并说说是什么味道的,吃起来有什么感觉。
(2)为甜食找家。幼儿根据分类标志,将食品分类放在相应的桌子上。
2、交流品尝的感觉。
(1)幼儿品尝自己带来的甜食,可以与自己的好朋友交换品尝。
(2)你吃的是什么?甜吗?
(3)教育幼儿持糖后及时漱口。
3、利用糖纸进行创作。
(1)请幼儿想想糖纸可用来做什么?
(2)幼儿通过折折、剪剪、叠叠制作自己喜欢的东西。
活动延伸
1.请幼儿继续搜集不同种类的糖果和同伴一起品尝。
2.在区角活动中放置各种糖纸供幼儿制作。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动物科学教案04-01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12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9-01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8-23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21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21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24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26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9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