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9-13 09:16:49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优选]小学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优选]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练习使用语气词。

  2、认识11个生字,学会6个生字。

  3、理解“流动的画”的含义。

  教学重点:

  认识11个生字,学会6个生字。

  教学难点:

  初步练习使用语气词,理解“流动的画”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励(5分钟)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土地辽阔,有数不尽的美丽风景。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第四单元祖国。(师板书单元主题:祖国)谁能来说说你都去过我们祖国的哪些地方?(指名生说)你觉得那里的景色美吗?

  2、揭示课题:

  师:老师真羡慕你们,你们去过的地方,有很多老师还没去过呢!我们的好朋友丁丁和妈妈一起坐着火车外出旅行,丁丁坐在火车上,看到窗外许多美丽的景色都变了,变成了一幅流动的画(板书:流动的画),渗透指导“流”的书写方法。请生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导学学探究(10分钟)

  1、在了解这些问题的答案之前,我们先看一下本节课我们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展示教学目标)大家有信心和我一起完成这些任务吗?(有)

  2、过渡:现在请同学们轻轻把书翻第20页,拿起书,一边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呜、啦、哪、啊、哦“这些语气词老师是怎样读的。

  3、师读完后,指名生评价。

  4、请大家也学着老师的样子,练习读一读这些语气词。

  5、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流动的画”指的是什么?(注意坐姿)

  6、读完后,指名填空。

  我和妈妈在行驶的(火车)上,看到窗外美丽的(景色),妈妈说:它是一幅(流动的画)。

  7、生齐读,巩固《流动的画》的含义。

  三、定教释疑。(25分钟)

  1、齐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准确,不要拖音。

  师:词宝宝听到大家读课文读得挺不错的,就奖励大家几个红苹果,快看。(展示二类词图片)你能勇敢的站起来把它们读准确吗?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学习生字。

  师:你们太厉害了,那这些生字宝宝,你们也能读的一样棒吗?这些字宝宝就是我们本节课重点学习的生字。请小组长带领组员按照自学提示重的方法合作学习。(出示自学提示)

  4、引导学生在5分钟内,按照:

  (1)认:(读准字音,认清生字)(2)用:(用字扩词、用词说句)

  (3)想:(分析结构、记忆字形)(4)写:(姿势正确、书写美观)

  5、汇报自学结果。

  (1)重点指导“流、哪、弄”的结构书写。

  (2)学生练习书写生字各2个,师巡视。

  6、同学们真棒,做对了这么多的难题,现在肯定能把这首诗歌读得更好,是吗?老师对你们有信心。

  (1)生读诗歌。

  (2)师总结:是呀,祖国美丽如画,我们的校园也一样美丽如画,希望大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一个爱护环境的好娃娃。

  7、过渡: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把题做正确吗?(有)

  四、精练达标。(10分钟)

  (一)看拼音写词语:

  Liúdòngrēngchūnòngzāng

  ()()()

  (二)选词填空:

  啦哪啊

  1、妈妈,我回来()!

  2、快来人(),有个小孩落水了!

  3、多可爱的娃娃()!

  (三)选做题:在外面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是流动的?说一说。

  流动的()流动的()

  预习作业:读一读《流动的画》,并练习背诵。

  五、板书设计:

  4、祖国

  流动的画

  流哪弄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列提纲背诵课文。

  2、学会9个生字,理解19个词语的意思。

  3、理解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

  4、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美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了解课文是怎样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会列提纲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要点】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细读课文第2、3自然段,理解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

  3、感情朗读第2、3自然段,初步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美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课前组织教学:你到过哪些地方旅游过呢?

  一、欣赏录象,导入新课

  1、同学们去过桂林吗?想去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去桂林游览一番。

  出示课件。

  (桂林山水风光录象)

  2、用一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

  3、揭示课题,齐读:

  读了课题,你认为作者会写些什么内容?

  (围绕课题质疑)

  估计:

  ⑴ 桂林山水的特点怎样?

  ⑵ 课文怎样具体描写桂林山水的特点的?

  二、重点学习第2自然段,欣赏桂林水“美”

  1、听录音。思考:桂林的水有什么特点?你认为哪句话写得最“美”,划出来,朗读体会“美”在哪里?

  2、根据学生的发现,随机学习:

  ⑴ 桂林水的特点:静、清、绿。

  ⑵ 学习第1句,水“美”在哪里?“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体会水的独特“美”。

  再读第1句,质疑。(估计)看似这句与文章联系不很密切,为什么要写这句话?释疑想象:“波澜壮阔”、“水平如静”的景象。通过对比体会漓江水的独特“美”。

  (出示课件:“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漓江的水”的画面)

  ⑶ 学习第2句,水究竟“美”再哪里?指名读,自由说:

  ① 比较句子,你认为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

  漓江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道它在流动。

  讨论,比较意思相同但感情不同。第2句含有赞美漓江水得思想感情。

  指导朗读:你认为该怎么读?试读,指名读,齐读。

  感情朗读课文第2句话。

  ② 填空练习,体会写法:

  漓江的水真静啊,( );漓江得水真清啊,( );漓江的水真绿啊,( )。

  先填空,再体会所填内容,哪些写法值得我们学习?

  讨论:从不同角度(感觉、视觉、想象)对重点词(静、清、绿)的`具体描写。

  (出示漓江水的课件画面,体会静、清、绿的程度)

  引读整句话。

  ③ 课堂练习,照第2句样子说句子:

  公园里的花香( )。

  校园里干净( )。

  树林里的空气清新( )。

  3、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试读、齐读。

  (配上音乐画面)

  4、总结:

  通过这一自然段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怎样读懂的。

  三、自主学习第3自然段,欣赏桂林山“美”

  1、自由读第3自然段,看看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用简洁的语言或画面表达出来。

  (每人发一张白纸)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学生自主学习。

  2、交流讨论:

  你有什么发现?讨论时把练习纸放在实物投影仪上,共同评议。

  ⑴ 写作方法上:

  (比较简单,学生大多能发现)

  泰山 桂 奇

  林 秀

  香山 山 险

  ⑵ 理解词意:

  (较难理解,主要通过学生简笔画、桂林山的照片和老师的提示帮助结合理解。)

  如:奇峰罗列

  拔地而起各不相连

  屏障色彩明丽(出示课件,“屏障”的样子与桂林山比较)

  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栽

  3、听课文录音,欣赏桂林山的画面,感受桂林山的“美”。

  4、配乐有感情齐读第3自然段。

  5、总结。质疑问难,开拓思维。

  6、再次欣赏配乐、配画的课文朗诵材料,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

  四、 作业

  1、作业本⑴第4题。

  2、根据板书试背2~3自然段。

  【板书设计】

  桂林山水

  大 海 静……

  水 清……

  西 湖 绿……

  (美)

  泰 山 奇……

  山 秀……

  香 山 险……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一、为了终身读书人

  1.“唯一而且最重要的”。

  高度认同《朗读手册》。下面是一些深深打动我的句子及统计数据。虽然他说的是美国的事情。但本质意义上的教育问题是无国界的。吉姆·崔利斯当年所操心的,就是中国目前所遭遇的。

  几乎在每一个热爱阅读的班级中,老师都定期地给学生们朗读。(第7页)

  82%的受刑人员都是辍学的学生。

  低识字率阶层中的受刑人员,是一般人中受刑人员的两倍。

  60%的受刑人员是文盲。

  63%的受刑人员是累犯。

  为什么这些学生会辍学离校呢?因为他们不会阅读——这影响到成绩单。改变毕业率,就改变了入狱率,也就改变了整个国家的风气。一个国家的高中毕业率愈高,入狱人口就愈少。

  因此,由常识可知,阅读是消灭无知、贫穷与绝望的终极武器,我们要在它们消灭我们之前消灭它们。(第16页)

  学校的教学目标应当是培养终身的阅读者。(第18页)

  全世界最好的准备学力测验的方法就是,当孩子还小的时候,在床边读书给孩子听。如果孩子觉得这是个美好的经历,他们就会开始自己阅读。(第25页)

  我们要向广告商学习,采用他们的诀窍,销售一种名叫“阅读”的商品。(第28页)

  吉姆·崔利斯以为:为了孩子成为终身读书人,为了让更多的美国公民成为“阅读”这一特殊商品的终身消费者,朗读是最好的广告——“唯一而且最重要的活动”。

  2.诵读,对语言敏感的葆有和培养。

  为了推销“阅读”这一特殊产品,如果朗读是广告的话,那么诵读,经典诵读,无疑是广告中的精品。

  也许大海给贝壳下的定义是珍珠,也许时间给煤炭下的定义是钻石。

  如果自然听到我们所说的一切知足的话语,江河就不去寻找大海,冬天就不会变成春天。如果她听到我们所说的一切吝啬的话语,我们有多少人可以呼吸到空气呢?

  这是纪伯伦的《沙与沫》。

  天对地,室对家。落日对流霞。

  黄莺对翠鸟,甜菜对苦瓜。

  狗尾草,鸡冠花。

  白鹭对乌鸦。

  村前种果树,塘里养鱼虾。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这是亲近母语经典诵读教材里的“晨读对韵”篇。

  各位听了是否动心,是否有立刻去读去诵的冲动?如果有,恭喜自己,因为你对语言还保有一份敏感,而对于语言的敏感,乃是教师必备的第一职业素养。

  儿童对语言是天生敏感的,是这种敏感引导着他学会了听懂话语,学会说话,是这种敏感性使他迫切要求成人为他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尽量新鲜尽量丰富尽量美好的母语的滋养。所以,如果我对语言还存有一份敏感,既说明是拥有起码的教育学素养,也是我童心犹在的证明,我的精神食欲还很强健的证明,我的生命力依然青葱茁壮的证明。我应当为自己感到庆幸。

  二、日有所诵,对天赋之门的叩启

  1.具体做法。

  连续性是教育的第一原则。我们今天的教育行动,既要着眼于孩子的过去,也要着眼于孩子的将来。这样我们的活动才有可能是完整的有效的。鉴于这一原则,向大家汇报一下自己在过去三年来做的事情。

  每天10分钟,习惯成自然;连续反复的活动,是对天赋之门的叩启。《新编365夜儿歌》《儿童诗歌100首》《神奇的窗子》《用绳子牵着的月亮》。现在是三年级下学期,我们现在才开始让孩子背唐诗:“3+2”,每周三首唐绝句,两段泰戈尔《飞鸟集》。宋词啦、元曲啦、世说新语啦、语选啦……还有泰戈尔、纪伯伦我们都会背到的。

  这是一道缓坡。正因为是缓坡,才能让孩子爬得高,行得远。

  2.诵读的好处。

  (1)还母语教学以简单朴实,还童年以轻松快乐。

  基本取消家庭书面作业。还在一年级,我的语文课,除了识字、写字,全做朗读指导。组词、造句,从来不做。为什么能够这样?是日有所诵让我们师生有恃无恐。

  诵读和教学的良性循环为什么能够实现?因为我们给孩子的诵读材料是童趣盎然、浅显好玩的。如果背诵材料是远离儿童趣味和儿童生活的,是艰深晦涩的,就好比在他们刚能喝奶的时候,让他们啃骨头,这样做只能让他们对食物充满恐惧。

  (2)深层阅读实现修身养性。

  诵读就是深层阅读。背不下,不是因为头脑笨,而是因为心不静,不够聚精会神。既然非用心不能记诵,那么不间断的记诵,就是炼心的过程。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天长日久,积累的是语言,培养的是诗性,也是定力和静气。

  光有智商是靠不住的。什么叫智慧,就是对应当做和必须做的事情专心致志。背诵就是炼心,就是修戒定慧,就是培养聚精会神的能力。当他聚精会神,他便融入对象,吸取对象,成为对象。就这样兴致盎然地一路背下来,或早或迟,或深或浅,所读所诵,都将内化为他们的精神气质。

  三、诵读的力量来自哪里

  1.语言是物质环境。

  借着诵读,反复作用于儿童眼睛、耳朵、大脑、心灵的是什么?是语言。

  语言的力量何以如此强大?因为语言是一种物质环境。

  因为语言代表着为了社会生活的利益经过最大限度改造的物质环境——在变成社会工具时,物质的东西已丧失它们原来的特征——所以,和其他工具比较起来,语言应起更大的作用。通过语言,我们间接地参与过去人类的经验,因而拓宽并丰富了目前的经验,使我们能运用符号和想象去期待种种情境。语言能用无数方法把记录社会结果和预示社会前景的意义凝缩起来。自由参与生活中有价值的东西,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不识字和未受过教育几乎成为同义词。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2.儿童认知的特点是心灵对于环境的吸收。

  为什么物质环境的作用如此强大?因为儿童认知就是心灵对于环境的吸收。

  6岁以后的学习,越来越多的是有意识的学习,是用头脑学习。

  6岁以前的学习,更多是无意识的学习,是心灵从环境中汲取生长必需的阳光和雨露。声、色、光、形的刺激,苦与乐,爱与痛的体验,尤其是母语源源不断的滋养,与他成长中的小小的躯体发生了奇妙的精神化学反应,知识和体验,不仅进入他的大脑,而且促成大脑的发育。3~6岁,儿童开始对经历的事情有所记忆。3~6岁的儿童处在语言发展的词汇爆发期。这个时候,孩子对于母语的吸收能力是异乎寻常的旺盛。新鲜丰富的语言就是滋养大脑和心灵的新鲜丰富的营养,仅仅日常生活语言是远远不能满足儿童对于母语的需要的——怎么办?大手小手同捧一本书,和孩子一起读起来、诵起来。

  3.环境越温馨,吸收越充分。

  环境温馨的意思是指诵读的材料一定要是和儿童生活、儿童趣味密切相关的。这样的语言环境对于儿童来说就是温馨的亲切的。儿童在阅读材料中的地位,就是儿童感知到的自己在生活在世界上的地位。一定是让孩子们在其中能够读到自己、看到自己的,否则就是纯粹的灌输和压迫。大脑过早成为容器,所学的东西只是儿童生命的填充物。

  人生是分阶段的,下一阶段的充分发展,都必以前一阶段的充分发展为前提。现在是过去的未来,未来是正在到来的现在。眼睛盯着未来的人,其未来恰是虚无的,因为当现在的意义遭漠视,未来所立足的地面也塌陷了。反过来,唯有现在丰富、生动、连贯地展开,人才可能真真实实地拥有鲜活而美好的未来。

  最初的诵读,一定要是“有我的诵读”。这样的诵读,是对儿童的呵护,也是对生命的尊重。对儿童来说,比起背了多少、背了多深更重要的,是他们这样做的时候是否快乐、是否因此更爱自己、更爱这个世界。否则,我们所做,和前辈好不容易废除的私塾,和害得中国落后挨打的封建教育有什么不同?

  四、结束语

  儿童是世界的希望。

  对于儿童的精神发展而言,提供健康美好的母语营养,用琅琅书声为他们构筑一个温馨、实在的成长环境,既是强健儿童的骨骼,也是丰满他们的血肉。既是给他们打造坚固的船体,也是为他们扬起漂亮的风帆。

  本着教育的良知,本着对孩子的热爱,本着对幸福人生、清明世界及美好未来的向往,让我们携起孩子幼小的手,回到童年,回到母语温暖的怀抱,回到生命应有的完整圆润,健康美丽。

  琅琅书声,朗朗乾坤。

  让我们期待,让我们行动。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部分词语。

  3、初步理解敢和高手比的道理。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敢和高手比的道理。

  教学准备:图片,幻灯片,头饰,课文录音等

  教学过程:

  一、用指偶导入,巧揭课题

  1、 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新朋友,大家来猜一猜!

  (师带上指偶——小白兔,以小白兔的身份来学课文。)

  大家来听一听,小白兔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好吗?

  我正是《蘑菇该奖给谁》的主人公!(出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将和大家一起来研究这个故事。大家愿不愿意啊?

  2、 小朋友,我来考考大家,通过学习你知道了课文写的是一件关于我的什么事?指名答

  二、以朗读贯穿,教学故事

  1、 故事的起因

  过渡:那你们知道我妈妈给我和我哥哥小黑兔布置了什么作业吗?

  (出示第一节)指名读

  问:布置了什么作业呀?指名说。

  问:你从这句话中,看出了我妈妈对我们怎么样?指导读出妈妈对孩子的关爱和期待。齐读这一节。

  2、 故事的发展:第一次对话

  1) 过渡:我妈妈非常关心我们俩,平时问寒问暖的,也常常教给我们一些做人的道理和处事的.方法。我们很爱妈妈,很听妈妈的话。当然这次也不例外,到了晚上,妈妈回来了……(出示第二节)

  指名读第二节

  妈妈对我们说了什么呢?谁来读一读?

  指名、齐读妈妈的话(用亲切地语气读)

  2) 过渡:当时我听见妈妈要奖给我们最大的蘑菇,我心里非常高兴。于是,我和哥哥都说了我们练习跑步的情况。(出示第三、四节)

  男女生分节朗读

  (出示练习题:1、小黑兔跑步得了第一名,心里。2、小白兔跑步落在后面,心里。)

  指名填空

  3) 带头饰,分角色朗读二、三、四节,可以加上一些动作。

  3、 故事的结局:结果

  1) 过渡:小朋友,你们学到这儿,你觉得我妈妈会把大蘑菇奖给谁呀?(学生猜)那,结果如何呢?(出示第八节)齐读

  问:我妈妈把奖品给谁啦?(出示图,贴在黑板上)观察妈妈当时的心情如何。

  读第八节

  2) 过渡:当时我哥哥听了这句话之后,是怎么想的呢?

  (出示练习题:小黑兔听说要把大蘑菇奖给小白兔,心里很。)

  指名说一说

  那谁读好这一节呢?(出示第九节)指名读,男生读。

  哪个小朋友来猜一猜,我当时是怎么想的?

  4、 故事的发展:第二次对话

  过渡:是呀,我也怀疑妈妈是不是搞错了,我们看妈妈当时还问了一个问题。

  (出示第五、六、七节)请小朋友分成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这三节,可以加上动作、表情。指名表演

  5、 故事的结局:理由

  过渡:小朋友明白了吗?为什么妈妈要把大蘑菇奖给我呢?指名说

  (出示第十节)齐读

  三、带头饰表演,拓展延伸

  1、 小朋友们,这以后,你们说小黑兔会怎么样呢?大家大胆想象,我来当评委,看你们有没有猜对!指名说

  2、 课文学完了,请小朋友通过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演一演这篇童话故事,好吗?可以演到小黑兔知错改正,行吗?带上头饰,表演课本剧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两首古诗在内容上是有联系的,都是写童年生活的。在学习课文时,既可以把两首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学,体会其内容上的相似之处,感悟童年生活因环境而不同,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又可以重点学一首,放手让学生自学其他一首。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所以两种教学设计都是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学《牧童》可以这样安排教学环节:

  一、介绍诗人,激发兴趣

  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

  相信通过这一段导语,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会被大大的激发起来,他们肯定会迫不及待想知道神仙写的诗会是什么样的,这时候我们要投其所好,赶紧进入第二个环节的教学。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这个环节主要通过三次朗读,达到对古诗的初步理解。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牧童》:

  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诗,正字音。尤其注意“铺、蓑”的读音。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

  4、指名交流,适时点拨。

  通过以上的三读,学生对这首古诗有了自己的理解,但是自己的这种理解到底准不准确,这时候需要教师适时的点拨,很自然的进入第三个环节的学习。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这个环节可以分四步进行:

  1、再读古诗,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可以与人合作。

  2、汇报: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四、想象诗境,悟其感情

  1、教师有感情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发言,把所想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两首诗都是叙事诗,有的融景于事,情感是淡婉的,不是激昂的,所以在读的时候突出故事的特点,突出事情的趣味。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把古诗正确地背诵下来。

  五、总结学法,自读感悟,总结学习方法

  刚才我们通过初读诗句──了解大意──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悟其感情的方法学习了《牧童》。请你用这种方法学习《舟过安仁》。

  (下面由学生自学《舟过安仁》。)

  六、课外拓展

  1、课外读读描写儿童生活的诗,比如:

  《所见》、《村晚》、《宿新市徐公店》、《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2、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改编成一个小故事写下来。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经验积累,鼓励他们大胆地想象,揣摩人物的心理,恰当地描写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从而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正确,流利地朗读这组文章。

  2,正确认读至少十八个生字,会写六个。

  过程与方法:抓住重点句子和段落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3,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文章中主要人物的优良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民间中流传着许多美丽神奇的传说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民间传说故事。

  (二)认读课文:把字音读准,长句子要多读几遍,读流利。

  (三)理解课文:1,用心读课文,想一想大禹是怎样治水的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练习把故事讲下来。

  3,大禹为人们制伏了洪水,人们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同学们,你认为大禹是个怎样的'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六)字形记忆与书写指导:

  (七)扩展阅读:让学生继续搜集有关神话,传说,民间歌谣等脍炙人口的民间文学作品。让学生互相交流,更多地了解民间文学,增加文化内涵。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及由这些生字所组成的词语,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注重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发展思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幻灯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导语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童话故事吗?在故事里有凶恶的老虎、狡猾的狐狸、可爱的小兔……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童话中的朋友(出示丑小鸭的投影),大家看看它是谁?你们认识它吗?今天丑小鸭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动听的故事,下边就让我们一起去听听故事吧。听录音机读课文这个故事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板书:26丑小鸭齐读。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借助插图,理解内容。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词,初读课文,读通每句话。并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借助插图,再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逐段读课文,检查自读效果,并予以评价。重点指导下列字的读音:

  “伸、闷”的韵母都是前鼻音。“钻”的声母是平舌音,“伸”是翘舌音。

  1读准字音。

  2理解词义。除了运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还可以通过让学生

  找近义词、反义词来理解。

  近义词:

  嘲笑——

  伤心——

  欺侮——

  美丽——

  反义词:

  丑——

  讨厌——

  仔细——

  瘦——

  幸福——

  耐心——

  4.老师范读课文,小组讨论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5.自读全文,请学生说说你能读懂什么?没读懂的用“?”标出,先小组解决,如果小组解决不了再说给大家听,一起解决问题。

  过渡语:通过刚才大家所读的,所说的,看得出你们都能够掌握很多知识、大致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还有一些问题,大家没读懂,提出来了,说明大家都有这种勤学好问的精神,下面老师就带领大家细致地学习这篇课文。

  二、讲读1~3自然段。

  指名读1~3自然段。

  1.思考:丑小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你从哪里读懂的?

  2.找出丑小鸭,让学生看看丑小鸭和其他鸭子的不同之处。

  3.从课文中画出描述丑小鸭样子的句子,了解大家叫它“丑小鸭”的原因。

  4.轻声读1~3自然段,说说你还能读懂什么?这三段主要讲了什么?

  三、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26丑小鸭

  又大又丑

  毛灰灰的

  嘴巴大大的

  身子瘦瘦的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有感情地朗读第1~3自然段。

  过渡语:丑小鸭的命运怎样?

  二、学习第4自然段。

  1.丑小鸭为什么会挨欺负呢?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它?

  2.读读课文,说说大家是怎样对待它的?它为什么离开了家?当时的心情怎样?

  3.品析词句,你读懂了哪些词语和句子?

  4.丑小鸭被迫离开了家,你们有什么感想?

  小结:丑小鸭很可怜,大家都很同情它,也想帮助它,说明你们都很富有爱心。

  5.指导朗读,用同情、关心、无可奈何的'语气读第4自然段。

  过渡语:丑小鸭离开家以后,它又遇到了哪些事情?

  三、学习第5自然段。

  1.自由读一读第5自然段问:丑小鸭离开家以后遇到了什么困难?

  2.体会词语。

  3.用悲凉、同情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

  过渡语:丑小鸭在外面怎样过日子呢?

  四、学习第6、7自然段。

  1.在熟读的基础上体会:丑小鸭为什么“自个儿在水中钻来钻去”?

  这时它看见了谁?心里怎样想?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

  着重体会“晾奇”、“羡慕”。丑小鸭惊奇的是发现世界上竞有这么美丽的鸟;它羡慕的是希望自己也能像天鹅那么漂亮,也能自由自在地在天空飞翔。

  2.伴随着天气的变化,丑小鸭找到自己的家了吗?它是怎样过冬的?丑小鸭遇到困难以后都是怎样做的?

  体会“冻僵”、“幸亏”说明丑小鸭冬天无处藏身,处境悲惨,险些冻死。

  3.有感情地读6、7自然段,要读出丑小鸭命运的悲惨。

  五、学习第8自然段。熟读

  1.天气暖了,丑小鸭出来散步,它突然发现了什么?

  2.丑小鸭怎么发现自己是一只天鹅的?

  3.通过多读来理解内容,理清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弄懂句意。

  4.训练朗读:从“忽然”开始,要用惊奇、欣喜的语气朗读,表达出丑

  小鸭为自己命运的改变,愿望能够实现而十分高兴的心情。

  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有关天气、环境描写的句子画下来,并说

  说随着天气、环境的变化,它的命运如何变化。

  七、总结、扩展。

  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小结:世界上的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要勇敢的面对挫折和困难,在逆境中不屈不挠,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拼搏。

  八、作业: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板书设计

  26丑小鸭

  又大又丑

  毛灰灰的

  丑

  难受

  出走

  漂亮的天鹅

  嘴巴大大的

  身子瘦瘦的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借助拼音,分析字形,培养自学能力。

  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闷:“门”字框。

  夫:和“天”比较字形。

  “鹅”、“鸡”都是“鸟”字旁;“脑和脖”都是“月”字旁。

  漂:与“飘”比较字形。

  钻:与“沾”比较识记。

  二、出示练习。

  1.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疼爱:关心,喜爱。

  孤单:单身无靠,感到孤独。

  苦恼:痛苦、烦恼。

  出走:被环境逼迫,不声张地离开家庭或住所。

  讥笑:讥讽和嘲笑。

  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幸亏:多亏。

  2.把下面的字换一部分组成本课的字,再组词语。

  例:恼烦恼

  烈

  鸡

  脑脑袋

  飘

  战

  济

  三、布置作业。

  1.认真写生字。

  2.课后练习2。

  板书设计

  26丑小鸭

  一、理解词语。

  二、识字组词。

  三、作业。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娃丽冒着风雪把一封被邮递员送错的从前线寄回来的重要的信及时送到了失主手中的感人事迹,使学生从中受到“做人要有责任感”的教育。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自主阅读课文,感悟做人的道理。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教师:小黑板。

  学生:了解信箱的功能和邮递员的职责。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孩子们,信箱是用来干什么的?可是今天我们所学的.“信箱”却迥然不同,它里面还装着更珍贵的东西,那是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勾画难以理解的词句,提出问题。

  3、全班交流。

  三、紧扣重点,体会感悟

  1、文章的哪部分最使你感动?(三、四部分)为什么?

  2、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3、带着你的体会自读课文;抽读,评价;分角色朗读。

  4、娃丽给石铁潘诺夫一家带去的仅仅是一封信吗?还带去了什么?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5、是啊,所以石铁潘诺夫才这样写道……(学生读信的内容。)

  6、因此爸爸才让娃丽和哥哥轮流管信箱,爸爸的用意何在?(学生自由发言:鼓励娃丽继续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暗示哥哥要像娃丽一样做个有责任感的人等。)

  四、联系生活,拓展创新

  1、孩子们,学完课文以后,你认为“信箱”里究竟装着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2、讲讲你身边的有责任心的人或者事。你从这些人身上受到了什么启发?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小学语文太阳的教案11-16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12-30

小学语文掌声教案12-28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7-06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9-01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8-30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8-27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