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09-12 08:50:14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7篇【优秀】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科学教案7篇【优秀】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并能说出电脑的外形特征,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2、知道电脑能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

  3、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结合生活经验说出电脑的用途。

  活动难点:能够合理想象、设计电脑。

  【活动准备】 1、教具学具准备:电脑一台。

  2、知识经验准备:让幼儿自己尝试操作电脑,感知电脑的各种功能。

  【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观察电脑,说出电脑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激发幼儿对电脑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操作电脑,并让幼儿感知电脑能看光碟、听音乐、画画等功能。

  二、讨论:电脑能给人们带来哪些方便?爸爸、妈妈用电脑来做什么事情? 分小组讨论:我设计的新型电脑。讨论结束后请各组推选一名幼儿说一说本组的想法。

  【活动延伸】 美术活动:让幼儿把自己设计的电脑画出来。

  情境延伸:将电脑放置在活动室一角,教幼儿正确操作,让幼儿操作电脑,玩简单的益智游戏。

  家庭延伸:家长可利用休息日带幼儿去逛电脑城,增加对电脑的感性认知。

  【活动分析】 电脑是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物品之一,选择电脑作为主题谈话对象,能够让幼儿有话可说。活动中,幼儿通过倾听别人讲述和自己参与探讨,始终处于兴奋之中,在这样一个开放的全语言讲述的环境中,锻炼了幼儿的表达性口语能力,符合小班幼儿语言教育“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围绕主题谈话,能用短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一目标。

  【活动注意】 1、教师注意提醒幼儿使用电脑的正确操作方法。

  2、鼓励幼儿合理想象,设计出自己理想中的电脑。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各种蛋的不同,知道不同的蛋变成不同的小动物。

  2、通过游戏,感受蛋宝宝变成小动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鸡蛋、鸭蛋、鹌鹑蛋、鹅蛋、鸽子蛋等实物。

  2、卡片若干。

  3、神秘袋一个;欢快的音乐;工作毯一块。

  活动过程:

  1、教室小心的将各种蛋装入神秘袋中,出示神秘袋问:“你们知道这个袋子里装的是什么吗?”

  2、请幼儿依次摸一摸袋子,猜猜袋子里是什么?

  幼儿猜出后将各种蛋一一取出,放在工作毯上,说出各种蛋的名称,比一比他们有什么不同。

  3、将实物蛋与图片进行配对。

  “老师为每一个蛋都拍了照片,请你们来看看,这是哪个蛋宝宝的照片?”

  4 、提问;“这些蛋长大了,会变成什么小动物呢?”

  请幼儿将相应的蛋宝宝的照片翻过来,看一看蛋宝宝变成了什么小动物。

  5、讨论;“还有什么小动物是由蛋宝宝变成的?”

  6、游戏“蛋宝宝变魔术”:

  请幼儿扮演一个蛋宝宝,蜷起身子趴在地下。教师播放欢快的音乐,请蛋宝宝听着音乐自由扭动身体,当音乐停止时,教师和幼儿一起喊出“变变变”的口令,然后幼儿跳起来自由的摆出一种由蛋变成的.小动物的造型。教师走到幼儿的身边问:“蛋宝宝,你变成了什么啦?”引导幼儿回答出“小乌龟”、“小鸭子”、“小鸽子”等各种生蛋的小动物的名称。

  活动延伸:

  1、在日常生活区投放煮熟的鹌鹑蛋、鸡蛋、鸭蛋等,请幼儿练习剥蛋壳、切蛋。

  2、将剥下的蛋壳捣碎,用捣碎的蛋壳放在美术区,供幼儿制作蛋壳画。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1、在多次探究验证中探索感知力作用于蛋壳的凹面与凸面时出现的不同现象,发现拱形面能承受更大的力。

  2、在操作中能仔细观察,会与同伴分享交流探究的发现。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1、《小鸡出壳》挂图;

  2、鸡蛋壳、削好的铅笔、针筒、装水的盆、托盘、积木、纸板若干;

  3、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小鸡出壳"引发问题,激发幼儿兴趣。

  师:"鸡姐姐和鸡妹妹吵个不停,你们来评评理,到底是谁先啄破了蛋壳?"

  (二)第一次探索:戳鸡蛋壳的凸面与凹面,哪个更容易破?

  1、与幼儿共同设计实验方法:

  提问:我们来做个实验吧,那要怎么做能比较出谁先啄破蛋壳的呢?需要什么材料?什么东西比较像小鸡的尖嘴巴?

  2、幼儿用铅笔模拟小鸡的尖嘴巴,做自由落体,分别戳蛋壳的凸面、凹面,并记录探究的结果。教师关注幼儿探究的过程与困难,鼓励幼儿多次尝试验证。

  3、结合幼儿记录表,交流分享。

  师:"小朋友们都发现蛋壳的凹面比较容易戳破,蛋壳的凸面要花较大的力才能戳破。"

  (三)第二次探索:为什么蛋壳的凸面不容易戳破?

  1、设置疑问:鸡姐姐不服气,我也用了同样的力气,为什么啄不破蛋壳呢?我用的力气到底到哪里去了呢?

  2、教师出示针管,介绍操作的方法。

  3、幼儿实验,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水流下的情况。

  4、交流分享探究的结果。

  师:针管里的水落在蛋壳凸面时就散开了,就像铅笔戳在蛋壳上的`力被分散了,所以蛋壳不容易破;当水落在蛋壳的凹面时,会集中在蛋壳里,就像是力集中在蛋壳的中心,蛋壳就容易破。

  (四)第三次探索:拱桥承载的重量更大吗?

  1、教师介绍材料及操作方法:

  幼儿两两合作,分别用纸板搭两座"桥"(一座平面桥、一座拱桥),然后轻轻地往上面摆放积木,比一比哪座桥承载的积木更多,并以小组记录的方式记录结果。

  2、幼儿操作探究,教师引导幼儿更有效地进行合作,交流自己探究的结果。

  3、结合记录表分享交流:

  "哪座桥承受的积木多?""有不同意见的吗?"

  (五)引发问题,拓展活动。

  师:"拱形的力气更大吗?在我们的生活里,人们在哪些地方运用到了拱形,请你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明天带到班上和大家分享吧。"

  【活动反思】

  《鸡蛋里的秘密》是一次科学活动,活动以故事“鸡妈妈和她的宝宝”作为引子,让幼儿产生探索的兴趣。了解鸡蛋的外形特征和内部构造,愿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本来是想把故事完整的说一遍,结果孩子们在讲述中就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没有嘴巴,没有手,是一个怪物!我决定把故事一分为二,让孩子们先讨论,也是对已有经验的一种表达。我问,这个宝宝是鸡妈妈的孩子吗?孩子回答后,我马上接着说;鸡蛋真神奇,它的里面会钻出小鸡,我们来看看它的秘密吧!互动较为自然。

  在让幼儿摸摸感受蛋的外形时,滑滑的,凉凉的,后面的孩子都是照搬前面的几个孩子,我没有及时的引导幼儿用光溜溜,圆圆的,白的,黄的等词语描述鸡蛋的特征。有几个孩子观察的很仔细:上面有一个个小的洞洞。通过鸡蛋的图片孩子们认识了蛋白,蛋黄和蛋清,我又给每一组都准备了一个打开的鸡蛋,让他们去观察这三部分都在哪里,蛋白在哪里呀?孩子的好奇心一下就上来了,我也给了孩子们自己去发现的机会,最后我总结了生鸡蛋和熟鸡蛋的不一样的地方,虽然并没有讲的很深入但是也让孩子们有了两者不同区分的初步印象。

  我想,在活动中为幼儿创设相应的教学环境,注意随机教育,适当保留一些有难度的内容让幼儿自己去尝试、探索,这点很重要。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知道油不溶于水。

  2、培养、激发幼儿动手操作及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学习、认识、理解词汇:融合、分离。

  4、探索各类绘画材料的特性(水粉颜料、油画颜料、蜡笔等)。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具:

  1、清水、牛奶、红色水、蓝色水、油各一小杯。

  2、图片一张、一盆清水、一个空盆

  学具:1、桌面:一小碗油、红色水、黄色水、蓝色水各半杯

  2、桌底:一盆清水、一个空盆

  3、每位幼儿两个透明杯、一把小勺。

  4、棉签、白纸教具的准备中,控制好有色颜料水的浓度,以便可以在清水中更好的体现出它的色彩。选择深色系的图片,让幼儿可以清晰的观察出透过水和水杯展现出的影像。

  学具的准备需要为每位幼儿准备好一套实验工具,让每位幼儿都可以自己动手操作,体会其中的乐趣。清水和空盆的提供可以每桌一个,大家共用。透明的水杯以选择底部较稳的杯子为宜,以免幼儿在操作中碰到后,将水洒出。

  活动过程:

  一、巩固已有知识经验

  1、出示水提问:水是什么颜色的?

  隔着玻璃杯,透过水,可以清晰的看到图片上内容。以此帮助幼儿理解:水是透明的。

  请小朋友自己进行归纳总结,说出水的特性,知道水是无色、透明、可以流动的。

  再出示牛奶提问:刚才水颜色是无色,那请小朋友说一说牛奶是什么颜色?

  幼儿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对于水的了解,小朋友们从小班开始就有了逐步的接触和认识。所以这一系列的操作由老师进行,幼儿进行总结归纳,在锻炼了他们观察能力的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于科学实验所产生的结果能用语言进行总结的'技能。

  2、练习盛水、倒水的方法师:请小朋友们将小杯靠近大盆,再用桌子上的小勺轻轻的将大盆中的水盛到小杯中。看看谁的本领最大,可以不让小水滴偷偷溜到盆外。

  设计意图:玩水是大部分孩子的天性,当幼儿们看到桌子上的勺子和水杯时,早已按捺不住伸手一试的冲动。为了让孩子能将注意力放在接下来的科学实验中,所以在一开始就让他们尝试盛水、倒水的小乐趣。在帮助幼儿理解水是可以流动的特性同时,也为了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所产生的一些操作上的需要,做好相应的练习准备。

  二、融合小实验。

  1、师:小朋友,清水中加入红色水会变成什么颜色?幼儿进行猜测。

  幼儿进行操作,并且得出正确结果:清水中加入红色水后就变成红色水了 。

  同样方法,了解清水与黄色混到一起后的变化。

  学习新词汇:“融合”

  2、幼儿动手操作,请个别幼儿展示。

  请幼儿新词汇“融合”对于刚才的操作进行总结和归纳。

  设计意图:通过水与有色水的混合,让幼儿理解了相互融合的意义。同时为下面的另一个新词汇“分离”做好铺垫。

  三、油水分离小实验出示花生油师:请小朋友说说老师手上的花生油是什么颜色的?

  通过观察知道花生油是黄色、透明的。

  师:如果让它和水放在一起会有怎么样的变化?

  幼儿进行预测、探索。

  师:为了证实小朋友们的设想是否正确,现在还是请你们进行小实验。将玻璃杯中盛半杯清水,再盛一勺油放在清水杯中,看看会发生怎么的结果。

  幼儿动手操作、搅拌。

  由幼儿进行总结。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油和水是分离的,水在下面,油在上面。

  学习新词汇:“分离”

  教师小结:油不溶于水的原因是由于油比水要轻。

  设计意图:油水分离的实验是本节活动设计的重点,所以在活动中所占时间长一些。首先由幼儿进行观察油的特征,其次进行猜测混合后的变化,再次进行操作得出正确结果,最后由幼儿总结,老师说出油和水不能融合的秘密。所有过程由全部交由幼儿操作进行,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展示了他们爱动脑、爱动手的能力体现。

  四、活动延伸

  师:今天我们要画一幅有趣的画,工具是棉签和油。请小朋友在白纸上用沾了油的棉签画一幅你喜欢的画。在吹干以后,用刚才我们融合在一起的红色、黄色颜料刷在白纸上,看一看完成后的作品会有怎样的奇妙之处。

  设计意图:利用油水分离的方法,通过绘画作品的展示,更为直接的体会到不同的风格的绘画乐趣。

  五、探索活动寻找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关于油和水的一些工具,给我们生活所带来的便利。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继续学习做简单的气象记录和统计。

  主动关注天气预报和天气变化,根据天气状况调适自己的衣着。

  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准备温度计、气象记录表、笔、各种天气的图片等。

  准备教育挂图《领域活动·科学·月气象统计表》、学习包《科学·月气象记录表》、亲子手册《科学·小小气象员》。

  指导要点:

  和幼儿一起制作班级晴雨表(见"小小资料库"),并投放倒班级气象角,由值日生每天调整晴雨表,并在晨间谈话时向全班小朋友汇报,并做穿脱衣服的建议。

  鼓励幼儿坚持收看每天晚上的天气预报电视节目,在家长的'帮助下学习在日历上记录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每周一带到幼儿园与小朋友比一比谁的记录准确。

  根据天气记录过程中出现的天气现象,拓展幼儿的气象常识。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中孩子们乐于参与,积极发现。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扩大孩子视野,丰富了幼儿知识经验。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依据了幼儿需要设计了提问、猜测、验证、交流,让孩子根据动物的特殊表现推断预报天气,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满足。

  活动中还存在着不足,结束部分我邀请幼儿预报心情,讲游戏规则时可请能力较强的幼儿一同做示范,其它孩子会更清楚游戏的玩法。

科学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一)探索让影子有眼睛的方法,初步感知光源、遮挡物和影子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乐于参与活动,愿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活动准备

  (一)光线较暗的教室。

  (二)白色背景板两块,兔子头饰若干。

  (三)四个小筐,里面放有记号笔、固体胶、彩纸、手电筒、剪刀、牙签。

  (四)自制PPT。

  (五)幼儿用书第5册第8页。

  (六)教师自备活动音乐。

  三、活动过程:

  (一)帮助小兔找影子。

  1、回忆关于影子的已有经验。

  ——这些天,我们]都在玩关于影子的游戏,你们发现影子有哪些有趣的现象?

  2、用手电筒找找兔子的影子,并说说自己的发现。

  ——大家好,我是小兔,你们能用手电筒帮我找找影子吗?

  3、幼儿尝试用手电筒找小兔的影子。

  4、师幼小结交流。

  ——你找到小兔的`影子了吗?你是怎么找到的?手电筒可以怎么用?(请个别幼儿分享交流自己的方法,感知光源、遮挡物和影子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有眼睛的影子。

  1、观看PPT或阅读幼儿用书第5册第8页,比较、发现影子的不同之处。

  ——这两只小兔的影子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你的小兔影子有眼睛吗?怎样让小兔的影子有眼睛?

  自由猜想,教师以简笔画的方式记录。(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各种方法,如画、粘、剪、戳洞等,并及时记录,拓宽幼儿的思路。)

  (三)小兔影子的眼睛

  1、认识材料。

  ——这里有些材料,我们来看看都有些什么。它们可以帮助你找到小兔的影子,一会儿请你们用刚才想到的办法去试一试,看看哪种方法能让小兔影子有眼睛。

  2、自由探索,尝试用各种办法寻找小兔影子的眼睛。

  3、交流分享。

  ——你的小兔影子有眼睛了吗?你用了哪些方法?都能成功吗?

  ——为什么用画和粘的方法不能看到小兔的眼睛,而剪或戳的方法能看到呢?(引导幼儿用比较的方法感知有“洞”才能透光的现象。)

  ——刚才我们想出了很多的办法,你们觉得什么方法好呢?你是怎么做的?(讨寸论、比较,寻找制作小兔眼睛最好的方法,请个别幼儿演示“镂空”找眼睛的方法,教师提炼活动难点:将画好的眼睛的中心处小折一下,用剪刀剪一个小口子,将剪刀头放入小口子中,从眼睛中间剪向边缘,并按画好的眼睛轮廓线剪下。

  (四)小兔的影子舞会。

  1、可爱的小兔影子。

  ——小兔影子有了眼睛,除了眼睛外它还少什么?

  2、幼儿再次操作,可以让小兔影子有嘴巴或者鼻子等。

  3、跟随音乐,让小兔影子跳起舞来。

  ——小兔影子有了眼睛和嘴巴,可开心了,让我们带着它们跟随音乐跳跳舞吧!

  4、分享快乐,延伸经验。

  ——刚才有的小朋友发现小兔的眼睛一个大、一个小,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再去科学区寻找答案吧!

科学教案 篇7

  目标:

  引导幼儿观察燃烧现象,了解火的用途与危害,增进幼儿安全防火的意识。

  准备:

  蜡烛若干支,大、中、小玻璃杯,小烤炉等。

  过程:

  1、燃烧蜡烛

  点燃几支蜡烛,观察蜡烛燃烧的过程。注意火焰的颜色、形态,感知火发出的光和热。将一张纸用烛火点燃,观察纸燃烧的过程。让幼儿用手在蜡烛附近烤一烤,并说说有什么感觉。

  教师提醒幼儿火能燃着许多东西,火会烫伤手指和皮肤。不能随便玩火。

  2、玻璃杯“灭火器”

  教师用一个杯子扣住正在燃烧的蜡烛,观察火焰熄灭的全过程。启发幼儿思考火被熄灭的原因(燃烧需要空气)。

  用大、中、小三个玻璃杯盖住三支燃烧的蜡烛,观察三个杯子里哪支蜡烛先熄灭。想一想为什么三支蜡烛熄灭的时间不同(大小杯内空气的多少不同,影响燃烧的时间)。

  3、讨论

  火有哪些用途?(烧饭、取暖、照明等)。

  火对人有什么危害?(如烫伤皮肤、烧毁房屋、森林)。

  怎样防止火带来的`灾害?教师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介绍一些安全防火措施。

  如不要随意玩火,不在火炉附近玩易燃物,不放鞭炮等。

  4、请幼儿参与做点心,然后用小烤炉烘烤点心。实际体验火给人带来的快乐。

  建议:

  教师在引导幼儿认识火的同时,要特别强调安全防火要求。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经典)08-19

【精选】科学教案07-28

科学教案(精选)07-29

科学教案(精选)08-02

(经典)科学教案08-13

(精选)科学教案08-01

科学教案[经典]08-09

[经典]科学教案08-15

(精选)科学教案08-24

[精选]科学教案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