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何其芳《秋天》赏析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柏叶的影子。
芦蓬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赏析】
《秋天》是何其芳早年创作的首诗,它不像那个时期的诗人们那样爱用象征手法,写得神秘莫测,或爱寻味哲理,显示思想的高深厚重;也不像他以前拘守个人的狭小天地,缠绵悱恻于男女私情,除了幽怨、苦思就是期待,而是难得地将视野投向乡野,投向普通人的活动场景,以观者的身份言身外他人之事,表现派明朗纯净的诗意诗风。诗作采用直陈其事的写法,表面看来似乎简单、直白,缺少象征的奥义,实则意味、情味深长。诗中透出那么种氛围,那么种神韵,这是最能勾住读者心魄的东西。
在《秋天》里诗人用最精粹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每句诗都是幅画面,三节诗又组成三幅复合画面。画面的组合造成了既流动又整合的特殊氛围。
第幅画面是“农家丰收图”。这里不是写某个农夫,而是写了普遍的农家活动。有两个场景:是山谷伐木,是篱间背瓜果。山谷伐木置于篇首,丁丁声悠远地飘来,诉诸听觉;震落了清凉的露珠,诉诸视觉和触觉,真是片世外风光,启迪人追思那邈远的印象。《诗经》中不是有“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之句吗?“飘”和“幽谷”在何其芳早年诗中常出现,不过那都是写虚的,用的是比喻义、引申义,用在这里才是写实的,别有番情韵。背瓜果所伴随的心情和表情在诗中未点明,但读者可以想到,那是欣喜、笑盈盈的。“栖息”本用来描写生命的物类,现用在这节诗的末尾,来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视象化了,创造出松弛、闲静的氛围。
第二幅画面是“霜晨归渔图”。其中“雾”、“霜”及上节的“露”这些表现环境氛围的词,也是何其芳早年诗中常出现的,传达出清凉、冷寂、朦胧的气氛。画面还包括系列活动:撒网,收鱼,摇桨。这些平常活动画面在这里都蕴含着淡而远、清而静的神韵。“轻轻”词常在何诗中出现,在此仿佛“信手拈来”,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也许在早年何其芳的心目中,秋天就真的是这么宁静、悠远吧。
第三幅画面是“少女思恋图”。这节诗从野草、蟋蟀和溪水写起,相当于古人所谓“感兴”的写法,即先言他事,由兴而感,由景入情。野草寥廓,溪水清洌,这本不是人的活动,其后必有续言,那就是少女心怀恋情。大自然喧嚣的夏天过去了,秋天到来后变得清静了。人在寂静时大都反观自身,倾听心灵之声。牧羊女听了夏的“牛背上的笛声”,忽然听不到了,心灵的某角落开始萌动起来,真是如他自己在《夏夜》中所说的那样:“如树根在热的夏夜里震动泥土”。写恋爱尤其是初恋,是早年何诗所擅长的,这次他写得更含蓄,也更精彩了。这节才五行,就写出了由外景向内情的过渡,写出了初恋从无到有的过渡。诗人选取了“牧羊女的眼里”这特定角度,虽未明写眼神,但读者自能见出那里面的清纯、明净,那是初恋少女似恋非恋时的特殊眼神。而且比较这三节诗我们可以看到,前两节主要写外在景物与人事,这第三节真正写入心灵深处,写出了微妙的感觉,使全诗收束在感情的实处。不这么写,难以入情、入神,诗就“飘浮”起来了。
总之,《秋天》这首诗通过描绘不同场景、画面,创造了种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氛围。这氛围具有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的特点:它写的是繁忙夏天之后的农闲景象,所以具有清静的氛围;它写的是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不见农家些许的艰难苦恨,所以具有清远的氛围;它写的是少男少女朦胧而纯真的爱情,所以具有清甜的氛围;它像何其芳其他诗作样专用轻柔之词写清丽意象,避开喧嚣的情境,避开拙重之词,所以具有清柔的氛围。诗中各幅画面,以及画面里的各个意象,无不和谐地统;因而这种氛围所赖以形成的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等多方面特点也无不达于极致。技盖至此,非高手不能为。可是何其芳写这首诗时才是20岁左右的大学生。
【何其芳《秋天》赏析】相关文章:
繁星春水赏析_繁星春水摘抄赏析03-31
《云游》赏析04-07
《春雪》的赏析04-08
《苏幕遮》赏析04-09
《画风》赏析04-06
佳句赏析12-23
《塞下曲》的赏析04-04
醉着的赏析04-10
《牡丹》赏析05-23
《掌声》的赏析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