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10篇【实用】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布的特征,并能用语言大胆表达
2.增进对布及布制品多样性的认识,初步了解布的用途。
活动准备:
1.请幼儿收集各种布制品的物品,如;布衣裤、布娃娃、床上用品、布袋、布鞋、桌布、布书、手绢、帽子等,在班级里布置成展台。
2.用来做对比的塑料桌布和皮鞋
活动过程:
一、感受布和其他材质的区别。
1.教师出示塑料桌布与布质桌布,引导幼儿比较与讨论。
----教师:这里有两块漂亮的桌布,我们看看,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块?为什么?
-----教师;现在 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来摸一摸,有什么布一样?布做的桌布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更喜欢哪一块?为什么?
2.出示皮鞋和布鞋,引导幼儿比较与讨论。
-----教师:这里还有两双鞋,它们又有什么不一样呢?看一看、摸一摸,布鞋给你什么感觉?
------教师:穿在脚上试试看,有什么不同?
二、看看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布制品。
1.出示布制品展台,引导幼儿看一看、说一说,感受各种布制品。
---: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布做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用什么布做的。
---教师;布还可以做什么呢?
---教师;如果请你用布做东西,你想用它做什么呢?
三、触觉游戏。
1.教师准备依个大袋子,里面放用布、塑料、陶瓷、橡皮做的玩具。
请一个幼儿上来,闭上眼睛,在袋子里摸布玩具。确定后,其他幼儿喊"一、二、三",拿出来看一看。如果他摸到布玩具,其他幼儿为他鼓掌奖励,如果没有摸到布玩具,可以请他再试一次。
活动延伸:
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找一找,生活环境中有哪些布质的物品,共同填写"各种各样的布"调查表。(详见"附")。
活动提示:
1.活动中,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感知与体验的时间,帮助幼儿通过自己的感官感知布的特征,并且鼓励幼儿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
2.有的幼儿可能只从表面理解问题,如只从表面的'特性,如颜色、图案等来区别布和其他材质。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引导与追问,帮助幼儿深入了解问题,如材质,的软硬、光滑与粗糙等。
3.该活动可以进一步向语言领域扩展,请幼儿细致描述布制品,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在本活动结束后,将幼儿带来的各种布制品展示出来,布置"布的世界"主题墙和展台。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小鸟有着自己特有的本领。本节活动力图让幼儿去发现小鸟会飞翔、会筑巢的共同本领,知道这些都是小鸟区别于其他动物最明显的特点。同时,在观察交流中,发现啄木鸟、鹦鹉、猫头鹰等鸟的特殊本领,并了解鸟的特殊本领与人类的关系,进一步萌发幼儿爱鸟、护鸟的情感。
活动目标:
1.了解鸟的共同本领和个别鸟的特殊本领,知道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2.能说出啄木鸟、鹦鹉等鸟的特殊本领,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3.了解鸟与人类的关系,萌发爱护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搜集有特殊本领的鸟的.相关信息。
2.啄木鸟、信鸽、猫头鹰、鸬鹚、鹦鹉等有特殊本领的鸟的图片。
3.鸟飞行、筑巢的视频。
活动过程:
1.请幼儿结合收集的图片,自由谈论自己认识的鸟:它长什么样子?有什么特点?有哪些本领?让幼儿回忆已有经验,引起幼儿兴趣。
2.播放鸟飞行、筑巢的视频,了解鸟特有的本领。
(1)组织幼儿讨论交流,知道飞翔是鸟类最重要的本领。
讨论:鸟都具有什么特点?鸟为什么会飞?飞翔给鸟朋友们带来什么好处?请幼儿模仿小鸟的样子飞来飞去,体验小鸟自由飞翔的快乐。
小结:飞翔是鸟的一大本领。因为鸟有翅膀,身体轻,所以它能
避开地面的障碍在空中飞翔。飞翔可以帮助鸟类躲避危險,保护自身的安全,但并不是所有的鸟都可以飞起来,比如:鸵鸟双翅已退化,不能飞翔;企鹅是退化了的海鸟,双翅变成鳍状,失去了飞翔能力。
(2)幼儿看鸟筑巢的视频,了解鸟类筑巢的过程。提问:鸟的家是什么样的?它们怎样建造自己的窝?
小结:大多数的鸟都是建筑师,它们能够自已选择材料建造出各种各样的鸟巢,筑巢也是它们的本领之一。筑巢让鸟类的繁殖更安全,鸟巢还能给鸟类一种归属感。
3.观看啄木鸟、猫头鹰等鸟的图片,探索鸟的特殊本领。
(1)请幼儿相互交流自己认识的鸟,它们有怎样的本领,与同伴分享已有经验。
(2)游戏“连连看”,丰富鸟的特殊本领。
图片的左面竖排依次出示啄木鸟、鹦鹉、信鸽、鸬鹚、猫头鹰的图片,右面竖排依次出示鱼、大树、信封、人说话、夜晚的图片,请幼儿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将左右的图片进行连线,探索说出这些鸟类的特殊本领。
小结:啄木鸟能为大树治病,鹦鹉会学舌,信鸽能传递消息,鸬鹚能捕鱼,猫头鹰有夜眼。
(3)了解鸟的特殊本领与人类的关系。
讨论交流:鸟的特殊本领对人类有哪些帮助?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鸟朋友?
小结:鸟类为我们消灭了很多的害虫,是我们的好朋友,让我们都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鸟类朋友,让我们的大自然变得更鸟语花香吧!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通过探索了解各种纸的吸水性。
2、 掌握简单的统计方法。
3、 体会集体合作游戏的快乐。
4、 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认真观察实验过程。
难点:统计的熟练程度。
活动准备
皱纹纸、瓦楞纸、报纸、彩色卡纸、蜡光纸、亮光纸、宣纸、“纸张吸水性统计表”、笔、托盘
活动过程
(一) 开始环节:
教师里布置了一片小花园,这些花是用不同材质的纸做成的。
(二)基本环节
1、 教师示范纸的`吸水性两个小实验,让幼儿观察。
实验一:教师用皱纹纸准备的粉花,将花儿放在水面上。
(幼:用皱纹纸制作的花朵展开了,花开了)实验后,教师将湿的皱纹纸放入托盘中。教师小结:这朵用皱纹纸做的小花,喝了很多很多的水,肚子都撑饱了。说明皱纹纸吸水。
教师取来一朵儿用亮光纸做成的彩色纸花放入水底,这时的小花儿漂了上来,老师将纸花拿出,抖了抖花,孩子们都发现,纸没有湿,教师小结:这朵小花想喝水,可是它怎么喝都喝不进去,说明亮光纸不吸水。
实验二:教师在黑板上准备一张宣纸,师说:这么多美丽的纸花,我想把它画下来,有不同颜色的,真漂亮,顺势拿出一支特大号的毛笔在宣纸上画了一个大圆点,这是花芯,请了几位小朋友上来画花瓣,让幼儿观察。
2、介绍“纸张吸水性统计表”
3、让孩子们做实验,并把实验结果以打勾的方式记录在统计表中,教师进行指导。(用吸管吸水滴在纸张中间,看看有什么变化)
(三)结束环节
经验分享,进行总结
教师总结:通过这张图表我们可以看出吸水的纸有皱纹纸、报纸,不吸水的纸有海绵纸和发亮的瓦楞纸。
(四)延伸环节
小花园里的花,按顺序请孩子选一朵自己最喜欢的纸花,放在盆里做实验,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它们的吸水性。
教学反思
当我上完这节课时,我觉得有些不足之处,我感觉在(实验二)中,我只是针对被叫的孩子观察,没有设计到全体幼儿,还有在做“纸张吸水性统计表”时,班里孩子第一次接触,有些陌生,我带着孩子做了前两个纸是否吸水,孩子回答都很正确但在打勾方面没能做的更好,原因在前面(实验一)当我引出吸水和不吸水字卡时,没有过多认读导致。
如果让我重新上《吸水的纸 》这一课,我会面向全体孩子,在他们熟知纸张名称的前提下,让孩子们分组去探索、去讨论,最终得出结论。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植物的的生长环境,对植物的生长感兴趣。
2.乐意自主地进行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植物宝宝图片、视频、操作包、记号笔、蜡笔等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引起兴趣
师:瞧,植物宝宝来看小朋友了。小朋友们好! 奇怪,植物宝宝怎么看上去不开心了呢?原来植物宝宝有事请小朋友帮忙,他们想要回家,可是不知道家住哪里了?
2.介绍游戏,提示操作要求
师:谁愿意来帮帮植物宝宝找家呢?
介绍玩法:玩的时候请想一想植物宝宝的家是住在地下,还是地上,或是长在树上?请你在这幅图上找到相应的位置,贴上各种植物宝宝。
3.经验交流
a.你帮哪些植物宝宝找到了家,它的家在哪里?
b.揭示答案(观看视频)
c.检验结果:看看你给植物宝宝找的家正确吗?
4.小结:其实,有的'植物宝宝住在地上,如:青菜、菠菜等,有的植物宝宝住在地下,如:土豆、萝卜等,有的住在树上,如:苹果、桔子等,可是,还有些植物宝宝住的家很奇怪,回去找找吧!
5.延伸活动
参观无土栽培、现代农业园区等 。
活动生成及建议
1.在活动期间,可以组织亲子活动:采摘桔子、挖山芋、参观科技农业园区等,还可以让幼儿照顾自然角、种植园地,感知植物的生活环境。
2.与艺术相结合,画画植物宝宝,制作植物的标本。
3.与数相结合,在区角活动中进行按规律排序。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塑料制品与纤维布通过摩擦后能产生有趣的静电现象。
2.初步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知道如何有效预防静电。
3.大胆猜测,善于发现,喜欢科学探索活动。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巫师服
2.操作材料(塑料管,铅笔,玻璃管,塑料球等)
3.音乐(舒缓安静音乐和蓝精灵音乐,哭泣音乐及格格巫出场音乐)
4.记录单(幼儿记录单,教师整体记录单)勾线笔
活动过程:
1.导入: 音乐蓝精灵——精灵跳舞
师:天气真好,美丽的森林里,一群蓝精灵正在欢快的跳着舞!(师开始配乐操作“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
师:小朋友们请你来猜一猜,是什么神奇的力量让可爱的蓝精灵在桌子上跳起舞了呢?
2.实验过程:
幼:是手里的那个吸管。
师:可是老师手里只不过是个普通的吸管而已,为什么它就能够让精灵们跳舞呢?
幼:有胶水,吸铁石......
师请幼儿猜一猜,摸一摸,看一看,试一试。
师:那你来,摸摸看(拿着试一试!)
师:小朋友们睁大眼睛,再仔细的看一看老师是怎么让精灵们跳舞的。
师配乐第二次操作(突出摩擦的`动作)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幼:刚才老师在衣服上摩擦了!
师:哦那你来试一试,看看在你的衣服上充分摩擦后,这个吸管能不能够变成神奇魔法棒!(请小朋友来试一试)
师:那除了在衣服上摩擦可以产生魔法,在我们身上的其它部位摩擦能不能让小吸管同样也产生魔法呢?
大家猜想?
师:你觉得在哪个部位摩擦可能会产生魔法?
师:低头,椅子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吸管,大家快来试一试吧!试完以后请大家把吸管暂时放到这个盒子里,然后坐回到小椅子上,告诉老师你的发现,开始尝试吧!
师:好,请把吸管送回家,坐回小椅子上,来告诉老师,刚才你们拿着吸管在哪里摩擦产生了魔法?(请小朋友上台来拿着老师的吸管进行操作演示)
教师总结:原来啊,吸管和我们的衣服,裤子,头发充分摩擦后,就会产生神奇的能量,它叫做静电,有了静电的吸管就可以变身为神奇魔法棒,来带着蓝精灵跳舞。
师:孩子们你们真的很善于发现,现在让我们和蓝精灵们一起跳舞吧。
打开音乐(格格巫出现的音乐)
格格巫:阿拉卡砸,哼哼,你们休想,我是不会让你们开心的,哈哈哈哈。(拿走了魔法棒)
师:哦,天哪!孩子们没了魔法棒精灵们就再也不能跳舞了,看蓝精灵坐在地上伤心的哭了起来,这可怎么办啊?
幼:我们来帮助他。
师:怎么帮助呢?咱们开动脑筋想一想还有什么材料可以替代魔法棒吧?
幼:再找点吸管,梳子......
师:孩子们,你们真热心,想法也很好,看!这里有一些纤维布和各类材料,小眼睛仔细观察,如果纤维布和哪种材料摩擦后产生了静电魔法,就请你拿着记录单,在相应图片的下方格子里打上对号,如果很遗憾,没有静电魔法产生,我们就在图片下面的方框里打上差号。
师:好的,现在请大家拿好纤维布,到后面去找到可以替代魔法棒的材料吧,大家要充分摩擦,认真操作,一一记录。
师:操作完成的小朋友,可以带着你的记录单回到座位上安静的等候一会,最后操作完成的孩子请记得把材料送回到盘子家哦!
师:哇,从记录单上我就能够看出来,大家发现了很多可以替带魔法棒的材料,我们一个一个来看一看。
师:首先牙刷,什么材质的呢?好,我们打的都是对号,说明它和纤维布摩擦后能产生静电能量,是不是这样呢,来试一试好吧。
师:嗯,经过试验,我们发现塑料牙刷它真的可以替代魔法棒。
师依次验证记录单的结果,突出强调材料的材质并把最终实验结果记录在大记录单上,
师总结:好,一起来看,经过纤维布摩擦后能够产生静电的这些材料有什么?
师: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什么做成的呢?
师:没错,所有的塑料制品和纤维布摩擦后都可以产生静电!
师:你们还知道有什么东西是塑料制作而成的吗?
幼:塑料玩具,塑料杯子,塑料盆......
师:说得真好!大家真的好厉害,帮着蓝精灵找到了能替代魔法棒的材料,快把好消息告诉蓝精灵吧。
幼:蓝精灵你别哭,我们帮你找到了新的魔法棒。
蓝精灵:哦,太好了,谢谢大家,你们愿意一起跳舞吗?
幼:愿意!
师:好,那这次我们一定要拿好材料,千万别被格格巫抢跑了。
音乐响起,拿着操作材料开始跳舞。
师:和精灵们跳了一会舞,也累了,把魔法棒送回家,我们坐回椅子上休息会吧,我们手中普通的材料经过摩擦之所以能够变身为魔法棒是因为摩擦后会出现一种叫什么的能量啊?
幼:静电的能量。
师:对,那生活中你遇到过静电现象吗?
幼儿讨论。
师:播放PPT
师:遇到静电,感觉怎么样?
幼:疼,烦恼。
师:那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防止静电呢?
师:在屋里的时候我们要尽量保持空气湿润,天气干燥的时候要注意擦涂补水霜,接触可能带静电的物品时我们还可以双手先摸一下墙壁,这些都可以有效的帮我们预防静电。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光塑料和纤维布摩擦会产生静电,还有一些其他材质的物品相互摩擦后也会产生静电哦。
3.结束
师:和蓝精灵说再见吧,咱们再去外面找找看还有什么材料,在一起摩擦后会产生神奇的魔法,好吗?
(音乐蓝精灵)老师带着幼儿离场。
活动反思:
1.设计活动时不光要自己反复说,更要注意去试课,提前预知可能发生的情况。
2.当幼儿记录能力不强时,可以选择小组记录的方式。
3.为幼儿提供的材料不宜过多,具有代表性,易操作最重要。
本次科学活动孩子发现了神奇的静电现象,对科学有了很浓厚的探索兴趣,但由于教师提供的材料有误,导致有些幼儿记录单记录失误,下次一定要注意试课,才能真正知道你提供的材料,你的设计是否真的适合孩子。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风吹来的方向。
2、了解风为自己的生活带来的方便。
3、能观察、比较出不同的风。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5、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风。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风的方向。
难点:观察、比较不同的风。
活动准备
风车、扇子、风筝、小盘子、图书、纸张、泡泡水、纸飞机、纸飞镖、羽毛、电风扇、课本(人手一本)
活动过程
1. 引起兴趣
教师:“谁也看不到我的影子,谁也捉不住我的身子,沙沙沙,有时我只摇摇树枝,哗哗哗,有时我要推倒房子,请你猜猜我的名字?”(风)还有什么方法能使风儿出现?幼儿探索各种可以起风的方法。
2、有关风的图片(有益的风和有害的风)
( 1 )游戏:《我们会制造风》通过幼儿自由玩风车、吹泡泡、玩纸飞机、纸飞镖等各种活动体验风的方向、风力,进一步提高幼儿游戏兴趣。
(2)探索怎样让风为我们做好事?让幼儿了解植树造林可以减少风沙的常识,强化幼儿爱护树林,不乱让垃圾的行为。
3、讨论交流。
(1)观察课本了解风吹来的方向是四面八方的。
(2)游戏:寻找风吹来的方向
在游戏中感受不同方向吹来的风,我们身上的衣物也会朝另一个方向摆动,寻找户外还有哪些东西告诉我们风来了
(3)教师也可以在电风扇上绑上长纸条,然后改变电风扇方向,再请幼儿观察纸条飘动的方向。
(4)活动结束
延伸活动:
小朋友继续尝试用长纸条在有风的'地方找“风”。
教学反思
1、 学习过程中幼儿的参与度很高,接受的也很快,但似乎老师的期望值太高,孩子们一直答不出来,这时老师的主导性就加强了,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思考空间,答案会不可思议的。
2、 事先对幼儿的已有经验了解不够,导致课堂上有些被动。
3、 师幼配合的相当默契,但是一再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这样孩子的思维有些局限。
4、 科学课要求老师的语言组织要相当严谨,流程之间的衔接要过渡自然,今后上课我会多注意。
5、 提醒孩子在回答问题时完整句的表达。
6、 科学课重在让孩子操作,教师的及时总结,帮助孩子清楚地理解这一现象,如果重新上,我会多准备些材料,让大家自主分组讨论操作,然后师幼共同验证,只有孩子亲自操作才会把实验结论清楚地记住。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 体验脚踩在不同材质的物体上不同感受,探索脚的触觉。
. 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脚踩在不同物体上的感受。
活动准备
. 小羽毛。
. 图画纸、彩笔。
活动内容
学习领域:
形式:集体
1. 幼儿两人一组,脱去鞋袜,互相观察脚的形状,说说有什么发现。
2. 两人互相用羽毛触碰脚底,探索脚的触觉。
3. 向幼儿提问:
用羽毛碰脚底,有什么感觉?
什么时候脚会感到疼?
4. 让幼儿光着脚在不同质感的地面上走走,然后说说感觉。例如塑胶地板、木地板和地砖有什么不同。
5. 请幼儿在图画纸上画自己的脚印,然后引导幼儿回忆:“你以前曾光着脚踩在什么东西上,是什么感受?”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画出羽毛碰脚底时,或脚感到疼痛时,或站在软绵绵的`东西上时的表情。
6. 完成后,请幼儿介绍作品。
评价
喜欢探索脚的触觉。
能用图画表达脚的触觉。
备注
活动建议
引导幼儿在用脚感受各种物体时,要注意安全,保护好脚。
中班科学教案 篇8
一、活动名称:
科学《小车迷》
二、活动目标:
1.知道常见汽车的名称、外形特征和用途。
2.认识轿车的主要组成部分,引发幼儿对汽车奥秘的探究兴趣。
3.感受汽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和对环境的污染,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三、活动准备:
1.请家长带领幼儿观察马路上的各种汽车,并统计自己看到的汽车。
2.教师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玩具汽车。
3.玩具大汽车一辆。
活动重难点:
重点是让幼儿通过观察轿车模具了解轿车的组成部分及部件数量;
难点是引起幼儿探索轿车的兴趣,并大胆向别人发问。
四、活动过程:
1.请幼儿结合统计表交流“我在马路上看到的汽车”,了解汽车的名称和外形特征。
提问:昨天我请小朋友和妈妈对马路上都有什么汽车进行了统计,谁来说一说你们都见过那些汽车?它们的外形特征是怎样的?能做什么呢?
2.引导幼儿分组玩玩具汽车,并向同伴介绍自己喜欢的汽车的外形特征及用途。
师:这里有许多玩具车,请你选一辆最喜欢的车,和它一起玩玩吧。
提问:你为什么喜欢它?
幼儿:我喜欢这辆垃圾车,因为它可以运垃圾的。老师:是啊,垃圾车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很干净。
幼儿:我喜欢公共汽车,它可以坐许多人。幼儿:我喜欢警车,因为它可以提坏人。
老师:警车的用处就是让大家安全。幼儿:我喜欢这车,它可以运黄沙。老师:这是卡车,一般是运东西的。
3.出示ppt,进一步了解车辆的特征及汽车的不同用途。
教师小结:所以,有的车是乘人的,有的车是运货的,有的是特殊用途的车。
4.让幼儿结合生活经验,交流“汽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和对环境的污染”。
(1)提问:都坐过什么汽车?去过哪里?如果没有汽车会怎样?
感受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引导幼儿讨论:汽车除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但同时也给生活带来了哪些不好的影响?
小结:大量的汽车尾气使空气变得浑浊,损害了人们的健康,给环境造成了污染。
5.引导幼儿探索轿车的奥秘,了解轿车的组成部分和用途。
(1)师:今天我为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师:小朋友们大家可以看一看、摸一摸、坐一坐轿车,玩玩方向盘,打开前盖和后备箱看看、转动雨刮器,看看反光镜等。
(3)请幼儿找找轿车部件的数量。
师:我请小朋友找一找他们都有哪些部件呢?
小结:方向盘一个,后备箱一个,前面车灯两个,后面车灯两个,有四个车门。
6.鼓励幼儿交流自己发现的秘密。
提问:你们还对车里的什么东西最感兴趣?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五、活动延伸
师:小轿车还有哪些主要部件名称和作用呢?回家找一找,回来和小朋友分享一下。
《小车迷》课后反思
车在我们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几乎每天要用车。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幼儿思考、回答的教学方式。使幼儿在玩中学,在玩中不知不觉突破了幼儿制作的难点,为下一步自由创作作了铺垫。首先从选材上看,车子是孩子经常见到而又非常喜欢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的活动要从孩子的身边出发,选择孩子们喜欢的、感兴趣的,这就为孩子下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活动前,我让孩子们和家长把见过的汽车面下来进行了统计,孩子们都能很好的讲述自己所见的汽车名称、特征及用途,然后,我就将提前收集的玩具小汽车陈列出来,并请幼儿玩一玩,上前介绍自己喜欢的车辆,鼓励他们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引导他们说出车辆的名字,用途等。孩子们积极性很高,表达也令人满意。接下来我运用ppt对照讲述不同的车辆及他们的用途,还请幼儿及时补充。最后,出示汽车,让孩子们摸摸、看看、说说,更加深入了解汽车的特征及组成部件,知道车辆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及危害。孩子们都能很好的掌握活动重点。
整节活动中,个别孩子比较活跃,我适当做了一些制止,而且,问题提问不够深入,没有更好的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活动后我反思自己,孩子们对于他们所熟悉的事物,他们更想做的是与同伴表达分享,而不能满足只听老师的一言堂。活动或许可以更活一些,教师可以随机应变,在活动中设计一个车辆研讨会,让幼儿尽情地说。这样不尽满足幼儿想说的需求,也能让教师的活动进行得更顺畅。
总之,教师不能忘记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只是扮演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角色。每一次的活动设计应更符合我们的孩子,让孩子做学习的主人。
中班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了解马铃薯的生长过程,激发探究植物奥秘的欲望。
2、知道到马铃薯的食用方法,喜欢吃马铃薯。
3、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4、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图片:食用马铃薯的图片,生长的马铃薯,发芽的马铃薯。
教学过程:
一、出示薯片,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这是什么?你们吃过吗?这是用什么做成的?
幼儿讨论教师: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土豆",它还有一个名字叫"马铃薯"。今天我们来认识马铃薯。
二、认识马铃薯及其生长过程
1、出示图片:马铃薯教师:这是什么?它还有一个名字呢,知道叫什么吗?
2、出示发芽的马铃薯图片。
请小朋友看看这个马铃薯有什么不同?
教师:仔细观察,看看马铃薯哪里最容易长出小芽?
猜猜把长芽的埋到土里会不会长出叶子,会结出新的马铃薯吗?
3、了解马铃薯的生长过程
(1)让幼儿讨论:发了芽的马铃薯切成几块,切口朝下埋在土里会发生什么事情?
(2)教师:马铃薯的根和芽一天天长出来。
马铃薯的根是从有芽的地方长出来的,你知道芽朝哪里长吗?
往地里长还是往有阳光的地方长?
幼儿讨论后知道,芽朝着有阳关的地方长。
(3)教师:什么时候长出叶子了,看到露出地面长出嫩嫩的叶子,你就会知道在这个地方有一棵马铃薯了。
(4)教师:叶子越长越多,地底下发生什么事呢?
(幼儿自由讨论。)
(5)教师:马铃薯宝宝要长出来了,知道宝宝长在哪里吗?
原来是长在根的最前端。宝宝在地下长,地上面开出漂亮的花了!
(6)提问:我们什么时间才能把马铃薯从土里挖出来?
(7)出示图片,观察地里成熟后的马铃薯。
教师:花谢了,叶子也枯萎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挖出长大的马铃薯了。
4、教师小结马铃薯生长的过程:
把发芽的马铃薯切成块,切面朝下埋在土里,有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在土里发芽长根,露出地面时长出嫩嫩的叶子,长了许多叶子以后开出漂亮的花,马铃薯宝宝在土里慢慢长大,等到花和叶子枯萎了,马铃薯就长大了,我们就可以吃了。
三、马铃薯的食用
1、提问:是不是所有的马铃薯都可以吃?长芽的,已经变绿了的可以吃吗?
教师:长芽的,已经变绿的马铃薯有毒素是不可以可以吃的。
2、提问:马铃薯可以怎么吃呢?幼儿讨论
3、出示马铃薯制成的食物图片教师和幼儿一起归纳做法:可以炸,炒,煮,烤。切成块,丝,整个,土豆泥等。
教师:想不想吃马铃薯啊?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美味的马铃薯食品吧!
中班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初步了解老虎的外形特征和习性,知道老虎是森林中食肉的动物。
2、使幼儿知道老虎是珍贵的野生动物,教育幼儿要保护它们。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老虎》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教学挂图上的画面,认识老虎的外形特征和习性, 提问:“这是什么?看起来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从整体及头、四肢、身体进行观察并讲述。有的小朋友见国真的老虎,请你说说你看见过的老虎是什么样的?”“老虎生活在哪里?它喜欢干什么?怎样活动?你听过老虎的叫声吗?”“老虎吃什么,它怎样捕食?为什么它能捕到小动物?
2、引导幼儿讨论老虎在森林里的作用。
提问:“老虎是生活在森林里的野生动物,你知道它们在森林中是怎样生活的吗?”“你害怕老虎吗?”(向幼儿介绍老虎的作用。)
我国有珍贵的东北虎,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可现在由于森林的减少,东北虎越来越少,我们要保护老虎。
3、小结:“大自然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组成一个大家庭。缺少谁都不行。”
活动延伸
在美工活动中画老虎。
活动反思
科学教育对于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科学思维的'启蒙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科学教育,可以使幼儿对周围世界中的事物有初步的正确认识。
通过本次的教学活动,幼儿知道了野生动物老虎及其生活习性,初步培养幼儿对动物的热爱的情感,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图片的展示激发了幼儿的兴趣。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11-06
中班动物科学教案04-01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11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12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26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24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9-01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9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30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