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教案大全>《幼儿园大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3-09-10 13:21:20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热)幼儿园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幼儿园大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复韵母ie üe,学习特殊韵母er。

  2、能掌握ü上两点的省略规则。

  3、能够看图说话,根据音节拼读词语和句子。

  4、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

  5、认识“家、飞、机、有、儿、河、入、校”8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6、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7、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老师读音节,说说韵母是什么,是第几声。

  写 xiě 谢 xiè 雪 xuě 学 xué 耳 ěr

  2、找整体认读音节。

  把拼音卡片ie ye üe yue er放在黑板上,指名学生找整体认读音节,并领读一遍。

  3、拼读音节。

  (二)拼读üe构成的音节,使学生掌握ü上去点的规则。

  1、n——üe——nüe j——üe——jue l——üe——lüe q——üe——que x——üe——xue (复习j q x碰上ü,两点

  省略规则。)

  2、练习lüe nüe jue que xue的四声,并组词。

  lüè(掠起) lüè(简略) nüè()

  juē(撅起) jué(感觉) qué(瘸子) juè(倔强)

  (三)教学特殊韵母er。

  1、出示插图,这是什么?(这是耳朵。)

  2、教师范读er,出示特殊韵母er,讲解它是由e和r合在一起,但不是复韵母,它发音时舌头要往上卷。

  3、读er,练习er的四声。 ér(儿童) ěr(耳朵) èr(第二)

  小结:er发音时舌头往上卷,是个卷舌音。它只能单独做音节,不和声母相拼,用法很特别,所以叫它“特殊韵母”。

  (四)巩固练习。

  1、比一比,读一读。

  ie-----ei ei------er iu-------ui ie-------üe

  2、读一读,用音节口头组词。

  yē椰子 yé爷爷 yě田野 yè树叶

  ér儿童 ěr耳朵 èr一二三四

  3、游戏:“看谁听得清,找得快”。拿出自制的复韵母卡片,老师找一位同学读韵母,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五)看图拼读音节。

  1、看插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他们在干什么?你能看图说几句话吗?

  2、拼拼读读图中的'音节,你能用这些词语说一句话吗?

  3、拼拼读读图下面的音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连成句子读一读,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

  (六)拼读儿歌。

  1、出示儿歌《月儿弯弯》,请学生自己试着拼读,你读懂了什么?

  2、你会拼读哪些音节,做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3、教师带读红色的音节。(范读、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

  4、在老师的指导下试读儿歌。(以词语为单位,做到词语连读)

  5、有感情地朗读儿歌,问:你知道还有什么是弯弯的?你也能来编一句儿歌吗?(什么弯弯怎么样。)

  6、课后能够背诵儿歌。

  (七)认生字。

  1、卡片抽读认过的生字。

  2、出示生字:家、飞、机、有、儿、河、入、校。这些生字你认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它们记住?

  3、扩词练习,谁能给这些生字找找朋友?

  (八)巩固练习。

  跟录音读课文,试着背诵儿歌。

  (九)小结。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说诗歌。

  2、学习词汇:香甜、清凉、欣慰。

  3、结合"三八"节进行爱妈妈教育,引导幼儿体会妈妈的爱,增进亲子情感。

  活动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朗诵诗歌。

  活动难点:

  理解"妈妈的心可真大",体会诗歌中所表现的浓浓的母爱。

  活动准备:

  课件活动过程:

  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知道吗?有这么一个人,她有这么一颗心,这颗心很大很大,大到能装下一个孩子,装下这个孩子所有的快乐、伤心。等有一天,这个孩子长大了,这颗心,还是能把孩子装下。猜猜看,谁会有这样一颗心?(妈妈)妈妈的心为什么可以装下这么多呢?

  二、教师示范朗诵诗歌第一遍。

  提问:

  1、你还记得诗歌的名字吗?

  2、妈妈的心大吗?诗歌里怎么说的?妈妈的心里满满的装的都是谁呢?

  三、结合课件,教师朗诵诗歌第二遍,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

  1、当我饿的时候,妈妈怎么做的?出示蛋糕图片

  2、当我热的时候,妈妈做了些什么?

  3、当我冷的时候呢?

  4、生病的时候呢?

  5、当我长大了懂事的时候呢?

  6、妈妈为孩子的成长操了那么多的心,所以诗歌里说"妈妈的.心可真大不然怎能把我全装下"

  教师小结:这就是我们的妈妈,总能把孩子所有的事情都放在她的心里边,时时刻刻的关心着孩子,爱着孩子,所以我们说妈妈的心可真大。

  学习朗诵诗歌:

  让我们来学习朗诵这首好听的诗歌,送给自己的妈妈吧!

  讨论:

  1。这首诗歌要怎样朗诵才好听呢?

  2、看课件跟诵一遍。

  3、幼儿跟课件尝试自己朗诵一遍。

  五、话题扩展:我的好妈妈。

  1、孩子们你们都是妈妈心中最珍贵的宝贝,妈妈总是无微不至的照顾着我们,但她们却不会挂在嘴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说说自己的好妈妈吧!

  2、妈妈这样关心爱护孩子,那孩子应该怎么样爱自己的妈妈呢?

  3、师生共同小结: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再麻烦妈妈。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听妈妈的话不让妈妈生气,做最让妈妈骄傲的宝贝!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折、揉、撕、搓等方法制作报纸树,并能通过树干、树冠、树枝等的造型变化,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树。

  2。学习用浮雕的方法和同伴一起在长条纸上合作制作树林,拓展有关排列、重叠、遮挡等各种布局的经验。

  3。通过欣赏、操作表现各种形态的树,感受树的多样性,探索与同伴合作的方法。

  4。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课件:树和树林的图片。

  2。报纸、卡纸、浆糊。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观察树的造型以及树林的布局方式。

  导入语:小朋友,现在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看一看。

  播放PPT(边放音乐边放PPT)(一个一个的放,最后定格在总图)

  1。师:你看到了什么?(一片美丽的树林)你最喜欢哪一片树林呢?为什么?这些树是什么样的?像什么?(重点观察,比较树冠和树干的形,)

  2。师:这几幅图的树林有什么不同?(树的品种不一样,树的排列方式不一样)

  (幼儿回答)

  总结:树林里的树可真多啊!有的高;有的矮;有的粗;有的细;有的是直直的;有的是弯弯扭扭的;有的树冠圆圆的;有的尖尖的;树叶一片红、一片绿,密密麻麻,茂盛极了。(这里让孩子和老师一起总结)

  二、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树和树林。

  1。尝试用身体的动作表现一棵棵树,引导孩子观察表现的树的特征。

  师:树林的树各种各样,如果让你用身体的动作来表现一棵树,你会表现什么样的树呢,谁来试试看?

  师:你来。(请一位幼儿)这颗树真不错:……的树干,……的树枝。谁也来表现一颗不同样子的树,请一幼儿来表现。

  2。小朋友一起表现树林。

  师:大家都想来学一学,那么大家都来试试看,我说一二三,大家就变成一棵树,

  师(边指边说): 这棵树的树干直直的;这棵树有点弯;这棵树的树冠圆圆的;这棵树的'树冠尖尖的;这棵树的树枝真漂亮,这颗树的树枝真特别。这儿是一棵小树苗呢。这么多棵美丽的树在一起就变成了一片美丽的树林了。

  (如果孩子站的位置比较工整,可以再来一次。)

  师:这片树林有点像这篇树林,小树站在一起比较整齐,我们这次要表现一片密密的和刚才不一样的树林,想想可以怎么站?

  (幼儿讨论)

  师:要变成密密的树林,有的树在前面,有的树在后面,有的树高一点,有的树矮一点。

  师:先现在我说一二三,大家可要站好哟!

  (幼儿随口令,评价:这片树林和刚才不一样了,树都靠在一起了,有的树在前,有的树在后,姿势也不一样呢。)

  三、幼儿创作报纸树林。

  1。刚才大家用身体表现了树和树林,下面呢,朱老师想和大家一起用报纸变出一片树林来。

  师:怎么变呢?(请小朋友说说看。让幼儿说说。教师操作(变出树干——树枝)让幼儿关注报纸揉捏的方法,树干的表现手法,弯曲的表现方法。)

  (演示树的造型及粘贴过程)

  2。交代操作要求

  师:我知道小朋友们也想变一片小树林,待会儿两人一张黑色卡纸,一起合作完成一片小树林,注意要一起商量,想想怎么样去设计你们的小树林。

  师:好现在找一个好朋友开始吧。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提供帮助)

  四、展示并欣赏作品

  师:把你们的小树林送上来吧。哇,一片片的小树林连在一起,就变成了一片大树林! 你最喜欢上面的那片树林呢?

  (幼儿回答)教师的评价语要围绕树的造型及树林的布局来评价。

  师:我们把这片树林带给班上其他小朋友去欣赏吧。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觉得值得肯定的是孩子一直是在自主探究,而老师只是给予适当的引导,帮助幼儿总结经验。所以孩子感觉很自由、很放松、很快乐,整个活动的气氛也很轻松,活动目标达成度也很高。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目标:

  体验古诗作画的乐趣。

  能用不同的形式展现古诗中柳树的美。

  知道垂柳的枝条又细而长的。

  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感受到绘画的魅力,喜欢绘画。

  重难点: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突出古诗中柳树的美。

  怎样绘画、剪、做出垂柳细长美丽的枝条、柳叶。

  准备:

  A4纸、记号笔、水粉、橡皮泥、水彩笔、油画棒、背景音乐《柳树姑娘》等。

  活动过程:

  一、听一听、看一看

  1、春天里发芽比较早的树是什么树?

  2、我们学过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是什么?

  3、古诗中说的是什么样的柳树?(垂柳)

  4、浅释古诗:古诗中怎样赞美垂柳的?(碧玉杖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5、长长的柳枝像什么?被风一吹怎么样了?(像S、像波浪线、像蛇等)

  6、幼儿欣赏被风吹动的柳树的图片。

  二、说一说

  1、古代的人用诗赞美柳树,小朋友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展现美丽的柳树。

  2、幼儿讨论。(画出来、剪出来、用橡皮泥捏出来等)

  3、欣赏柳树图片作品。

  三、做一做

  1、听音乐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一画、做一做。

  2、要求:柳枝要细长,下垂。安静做、画。

  3、添画春天的景物。

  四、欣赏作品

  1、幼儿间相互欣赏作品。

  2、听歌曲《春天在哪里》到院子里找春天,结束活动。

  课后反思:

  这节活动设计了四个环节来完成教学目标,其中第三个环节“做一做”体现了本次活动的重点、难点。第一个环节说一说柳树,主要是利用赞美柳树的古诗《咏柳》及欣赏柳树图片让幼儿知道柳树的外型特征:柳枝的`细长,柳叶的翠绿。利用引导语:你想你用什么方法展现美丽的柳树?激发拓展幼儿的思维、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引出四种形式:水彩笔绘画、水粉画、剪纸画、泥工画,通过欣赏四种不同形式的范画,为幼儿在画画做做环节做好铺垫。用语言引导添画春天的景物,丰富了画面内容。通过幼儿间欣赏作品,个别幼儿讲述作品完成整个教学,在《春天在哪里》的歌声中带幼儿到院子里找春天,结束整个活动。

  整个活动幼儿自主、积极投入,兴致很高。活动中发现,幼儿的剪纸画(用卡纸先剪出树干,用皱纹纸搓出柳条,剪出柳叶)、泥工画(分泥时没能安柳条、柳叶的大小分)完成效果不好。说明课前准备不够充分,没能真正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一节成功的活动不仅要有好的活动设计,备好课,还要了解孩子的已有经验,才能水到渠成,达到良好的效果。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游戏玩法建议

  1、先通过儿歌配合音乐做动作。

  (1)乐句,双手叉腰,出左脚做点地动作两次。

  (2)乐句,双手叉腰,双脚做后踢步动作跳过花绳。乐句后半(2_2靼皇)的地方身体向后转。

  (3)乐句,继续重复双手叉腰,出左脚做点地动作两次。

  (4)乐句,双手叉腰,双脚做后踢步动作跳过花绳。乐句后半(111)的地方身体向后转。最后乐句的小结尾幼儿自由摆造型。

  2、在熟悉了动作的基础上,进行完整的音游。

  玩法:每四个幼儿为一组,每组的花绳为一种颜色,当教师举起与花绳相同颜色的牌子,那组幼儿就要跟着音乐做上述的动作。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感受活泼,节奏分明的音乐旋律,掌握乐曲中特有的节奏型。

  2、通过游戏,理解和掌握跳花绳的动作要领,并且学会和同伴相互配合按音乐节奏进行音游活动。

  3、会看本组颜色牌的示意听音乐跳花绳,能在别组颜色牌出现时观摩他人表演,体验民间游戏的魅力和快乐。

  【活动过程】

  1、跟随音乐节奏律动和老师互动打招呼,初步感受活泼,节奏分明的音乐旋律。

  2、欣赏音乐,感受乐曲的旋律和乐曲中特有的节奏型。

  3、初步感受“跳花绳”中跳的基本动作。

  4、利用“小脚板玩游戏”演示脚进绳时和出绳时的基本动作。

  5、幼儿利用“小脚游戏”理解和掌握“跳花绳”中跳的'动作要领。

  6、教师示范“跳花绳”的游戏。

  7、出示一条大花绳,幼儿集体练习“跳花绳”的游戏。

  8、幼儿分组玩“跳花绳”游戏,体验和同伴相互配合音游活动的乐趣。

  9、幼儿分组比赛“跳花绳”游戏,体验民间音乐游戏的情趣。

  10、活动延伸:鼓励幼儿尝试用新的方法进行“跳花绳”游戏。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最近,我和孩子们共同收集了好多的卷筒纸纸芯,它结实、耐用,粗细不一,圆筒的外形、单一的色彩,是幼儿进行美工创作的好材料。可摆,可挂,装饰性极强。在收集了一些纸筒后,我就这一材料进行设想:感觉纸筒浑圆的外形适合画一些图案。大班幼儿的美术创造能力已经很不错了,而现在正值“美丽的秋天”话题进行中,我设想,如果把美丽的秋天的图画设计在这些高矮、粗细不一的纸筒上,那就是一个个非常有艺术特色的工艺品啊。于是,带着这些思考,我设计了大班美术活动《纸筒上的秋色》。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纸筒上创作秋天的景物,体验秋天的美和丰收的喜悦。

  2、感受色彩和图案的美感。

  3、尝试自主解决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引导幼儿能够把自己对秋天的认识加以组织,并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创作各种各样的.有关秋的美丽图画。

  2、难点:在圆形的立体的纸筒上进行绘画、剪贴、盘贴、捏等手工技能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展示台:高矮、粗细不一的纸筒;幼儿人手一个;

  2、操作工具:抹布、报纸、剪刀、彩色的纸张、各种色彩的毛线、油画棒、颜料、棉花签、彩泥、勾线笔、双面胶、盘子。

  活动过程:

  一、感知秋天。

  1、教师:美丽的秋天来了,请你说一说你在秋天里看到了什么?吃到了什么?或者听到了、闻到了什么?(引导幼儿从农作物、花、水果、树叶、虫子等方面讲述)那么你知道秋天里还有什么东西?

  2、小结:是啊,秋天是一个美丽、收获的季节。有清新的空气、迷人的景色、成熟的庄稼和各种各样的好吃的果子。我们都喜欢秋天。

  二、请幼儿互相交流自己对“秋天”的创作想法。

  1、教师:今天,我要请小朋友把这幅美丽的秋天的图画搬到纸筒上。大家想一想:你要在纸筒上创作什么样的秋天?用什么方法?怎么做?

  2、教师适当示范在纸筒上绘画的方式。

  教师:想一想,在纸筒上绘画和我们平时绘画有什么不一样?应该怎么做呢?

  示范:左手按住纸筒,右手拿笔,可以将纸筒转着画画。

  3、介绍操作材料。

  教师:在桌子上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不同的操作材料,请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创作。(提醒幼儿在用剪刀时注意安全和使用颜料的清洁卫生习惯。如遇到困难,应该自己想办法,或请同伴帮忙合作解决。)

  三、幼儿创作,教师适当指导。

  四、作品展示。

  教师:看!我们的展示台上多么美啊!你们最喜欢哪个纸筒上的图案呢?为什么?

  五、经验拓展。

  教师:除了把秋天装饰在纸筒上,我们还可以把它装饰在其它的费旧物品上。以后,我们小朋友要多留心,收集各种废旧材料来制作更多更漂亮的小工艺品,好吗?

  活动反思:

  本活动的内容是生成性的,所提供的操作材料既特别,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又贴近大家的生活,有亲切感。尤其是完成后的作品,就是一个个漂亮的小工艺品,深得大家的喜爱。

  只是,在幼儿的创作方面来讲,想象力和创意还不够丰富,没有特别新颖的作品出现。而且,操作技能的难度也不大,作品过于单一。

  在材料的提供上,可以再加大范围,为孩子准备高矮、粗细、色彩不一的纸筒,那么,我想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带动大家的创作灵感,使作品更漂亮。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把“情感”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幼儿的情绪是积极还是消极的,将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安定愉快的情绪是幼儿保持身心健康和行为适应的重要条件。针对本班孩子现阶段因冲突而“生气”的现象时有发生的情况,我认为有必要组织一次集体教学活动,帮助幼儿直面“生气”这一情绪。鉴于《大火球要爆炸》图画书故事内容贴近孩子的生活,同时具有孩子性格塑造的针对性,因此我选取它作为本节活动课的教学素材,通过阅读——讨论——模仿的形式,让幼儿懂得每一个人都有生气的时候,明白生气并没有错,但是一直生气并不好,让孩子尝试在活动中学习妥善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了解几种简单有效的舒缓自己情绪的方法。(故事内容见附件一)

  【活动目标】

  1、愿意与同伴进行情感交流,分享自己的情绪体验。

  2、知道生气是正常情绪的一种,尝试了解调节情绪的方法。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大火球要爆炸》ppt(附件4)、绘图纸、笔、配乐。

  2、活动前开展问卷调查,让幼儿采访家庭成员或其他人士,了解他们是否有过生气的情绪,生气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处理自己的情绪。(附件二)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营造快乐气氛

  1、幼儿跟随音乐做律动进场。(音乐《假如幸福就拍拍手》)

  2、幼儿结合经验讲述愉快经历。

  导入语:小朋友今天高兴吗?你们一定有很多快乐的事情,能和大家一起分享吗?

  (二)阅读封面,引出主题(遮盖书名)

  1、阅读画面,预测故事主角情绪发生的原因。

  导入语:它呀!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奔奔头。咦!它怎么啦?

  重点观察:小狮子奔奔头的表情

  关键提问:小狮子奔奔头为什么不高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三)集体阅读图画书,了解小狮子情绪发生的原因。

  1、教师朗读P1—P5页。

  导入语:好,小狮子奔奔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幼儿简单讲述小狮子生气的原因。

  关键提问:现在知道小狮子奔奔头为什么生气了吗?

  (四)分享“生气”情绪体验,体会生气是正常情绪的一种。

  1、统计:你会生气吗?(幼儿举手表态)

  导入语:如果你碰到像小狮子一样的事情,会生气吗?

  2、幼儿分享情绪体验。

  关键提问:“你有遇到让你生气的事情吗?”“爸爸、妈妈、阿姨、叔叔……他们会生气吗?

  教师小结:原来每个人都会生气,生气是一件平常的事情。

  (五)组织讨论,寻找处理“生气”情绪的有效方式。

  1、阅读图画书P6页。

  导入语:小狮子奔奔头生气的时候是怎样的?

  关键提问:总是生气好不好?为什么?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不再生气吗?

  教师小结:原来遇到生气的事情,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处理方式,我们来看看奔奔头后来是怎样做的。

  (六)集体阅读图画书,了解故事中调节情绪的方法。

  1、教师朗读阅读图画书P8—11页。(配乐)

  2、结合故事内容绘制“生气时可以怎么做”图表,帮助幼儿梳理提升获得调节情绪的新经验。(附件三)

  (七)设置悬念,结束本次活动。

  导入语:小朋友猜猜看奔奔头还会生气吗?

  1、朗读P12——13页。

  【活动反思】

  《燃烧与灭火》是粤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第四课的内容,上完了这节课,从总体上看,我认为这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标要求的预期目标。首先,我能充分利用各种生活资源,挖掘教材,发展教材,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收集有关的教学资料,合理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课堂上我积极担当起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等作用,让课堂活而有序、活而有效。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讲完《燃烧和灭火》这节课,通过老师们的评课以及个人的体会,认为成功之处有:1、本节课教学过程中,不仅采用了独立、小组或团体的形式,通过抛出问题,让学生实践、观察、记录和交流分析等,让学生把问题逐一解决,真正实现了“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课题研究。使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方面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高。2、 整个教学过程非常紧凑,一气呵成,实验——合作——探究——讨论——结论,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参与性很高,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学效果较好。3、与传统灌输教育不同,这里不再只是教师演示实验,或教师引导学生做验证性的实验,而是让学生通过亲自探究获得知识,这样更灵活更有效。虽然科学探究活动的水平或层次不是很高,但对于提高学生全面的科学素质,具有十分重要作用,是其它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不可替代的。4、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导教学,把书本知识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扩大了学生的眼界和见闻,打破了课堂学习时空的局限,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心扉,让学生耳濡目染,不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究科学真谛的热情,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不足之处有: 1、对学生的评价没有及时到位,导致学生探究积极性不能高涨。2、时间安排不准确合理,对灭火的探究过程不详细。

  总之,我体会到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要下许多功夫,注重教堂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主动地将与教育教学行为有关的因素纳入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来,努力让自己的教学处于最优状态。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感受诗中描绘的优美意境,喜欢朗读诗歌。

  2、认读相应的字词,能看着书,在教室的引导下进行阅读。

  3、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活动准备】

  1、画有太阳、小雨、太阳雨、彩虹、小花、小草的图片,旁边附有诗歌。

  2、幼儿事先了解有关太阳雨及彩虹的知识,知道它们形成的原因。

  【活动过程】

  一、学习看图识字。

  1、出示图片,认一认、读一读有关现象。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幅美丽的图片,请你们看看图片上有些什么?

  幼儿边说出有关现象,教师边出示相应文字进行认读。

  小结:原来又有太阳又有雨的这个现象叫做太阳雨。(出示太阳雨文字)

  2、观察图中彩虹图片。

  提问:这是什么?一般在什么时候出现?分别有哪些颜色?

  幼儿边辨认颜色边指读相应的文字:红、橙、黄、绿、青、蓝、紫。

  3、观察画面中的小花、小草图片,指读“小花、小草”文字。

  二、学习边看图、边看字来念儿歌。

  1、教师边指读图中的文字边有感情地完整地朗读诗歌。

  提问:请你说一说自己听完诗歌后的感觉,喜欢这首诗歌吗?喜欢诗歌里的哪一句呢?

  2、师幼共读诗歌几遍。

  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读读这首优美的诗歌。

  3、配上音乐,幼儿有感情地进行朗诵。

  让我们在好听的音乐下一起再来有感情朗诵一下这首诗歌。

  三、创编诗歌。

  1、幼儿自主创编。

  提问:太阳雨落下来除了能够亲吻小花、小草,还会亲吻谁呢?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来创编一下这首诗歌。

  2、个别幼儿展示创编诗歌。

  【活动反思】

  一、有效反思需“思之有目”

  反思的目的是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以提高教师自身业务能力。

  一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教学反思不是简单地回顾教学情况,而是教师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理性思考、探索实践之路。教学反思强调,教师不仅应清醒地了解自己的教学行为,而且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从其理性的层面上多问几个“为什么”。这种“追问”的习惯,往往促使教师增强问题意识和提高教师的解决问题能力。

  二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出发点。一方面,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进一步改进教学,使之向更合理的教学实践努力。另一方面,通过反思发现新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与解决的办法,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是以教师全面发展为立足点。只要我们立足于平时教学实践,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使自己变得更加成熟起来,这样就能有效提高我们教学能力,提升教学实践理性层次,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二、有效反思需“思之有物”

  教学反思,“思”什么?“思”之要有物。这里的“物”,特指教学实践的过程。经历教学实践后,总会产生一些难忘的感知,或多或少;或“得”或“失”。

  一思:“特色”是什么?教学特色是指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独特风格。独具特色的教学,给人感受是别样的,给人的回味是无穷的。它蕴含于教学评价诸多要素之中:在教学理念上,看主体地位的特出,主导作用的发挥;在教材处理上,看教材特点的把握,知识联系的沟通;在教学方法上,看教学层次的呈现,实践活动的安排;在教学方式上,看学生参与的程度,知识获取的过程;在教学效果上,看教学目标的落实,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思:“精彩”在哪里?精彩的教学片段依附于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如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别有风味的氛围营造、得心应手的教具应用、新颖别致的难点突破、别具一格的智能开发、出神入化的学法指导、画龙点睛的诱导评价、留有悬念的课尾总结等等。

  三思:“偶得”有哪些?教学的偶得是指教学过程的意外的收获。意外的收获往往来自对课堂意外事件的处理:面对学生异想天开的“发问”,教师如何应付;面对学生的歪答,教师如何引导等等。意外的收获往往来自学生思维火花的捕捉:学生发现问题的独特渠道;提出问题的独特途径;分析问题的独特思路;解决问题的独特见解等等。

  四思:“缺失”在何处?上完一节课后,总会或多或少的感慨有这样或那样的缺失。哪些内容处理不当;哪个环节安排不合理;哪一重点突出不明显;哪一问题设计不科学;哪一合作落实不到位;哪一交流时间不充分;那一语言评价不得体等等。

  五思:“效果”如何?每一节课教学之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预案的实施情况。通过本节课教学,教学的目标是否达成,教学的效果是否良好,教学的组织是否科学,活动的安排是否合理。教学之后,应及时撰写教学反思,为今后再教这一内容提供借鉴。

  三、有效反思需“思之有据”

  教学反思有价值还需要思之有“据”。这里的“据”是优质教育的要求。教学反思的目的是改进教学、实现自我发展,实现优质教育。优质教育是每个教师追求的目标,优质教育来源于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教师丰富的实践性知识的基础上的。可以为教学反思提供“据”的主要的来源可以包括三个方面:

  一据: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是现在教材编写和教学实施的基本依据。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符合课程标准得到要求,离开了这一点教学活动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二据:学生发展。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是否有所收获并得到发展是我们始终要关注的问题,离开了这一点教学活动就会成为“无本之木”。

  三据: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从细节上讲,一堂教学程序、教学环节安排是否合理,活动的组织、教师的点拨引导是否到位,学生参与学习是否积极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突出,课堂的气氛是否活跃,课堂教学效果是否较好等方面进行审视,这些都是促成教学成功的因素。课后将它记录下来,做为有效反思的依据。

  有效的反思需要思之有“目”、思之有“物”、思之有“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9

  大班语言活动《鄱阳湖》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通过画面理解儿歌内容,用语言和动作表演打鱼。

  2、 感受儿歌琅琅上口的语言特点和念儿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撑船撒网的图片。

  2、 幼儿用书、磁带/CD。

  活动过程:1、 教师提问,引出话题。

  出示挂图,请幼儿观察画图,说说图上都有什么。

  教师:你去过鄱阳湖吗?鄱阳湖是什么样子的?

  2、 教师朗诵儿歌,幼儿倾听。

  教师:你听到了什么?儿歌里的鄱阳湖是什么样子的?

  请幼儿自由讲述自己听到的儿歌中的`内容,教师帮助幼儿整理、组织语言,用儿歌中的语言进行复述

  3、 出示教学图片,帮助幼儿通过画面理解儿歌内容。

  (1) 请幼儿说一说图上有什么,帮助幼儿整理思路,将画面与儿歌内容联系起来。

  (2) 结合画面,请幼儿朗诵儿歌,感受儿歌的琅琅上口。

  4、 出示撑船撒网的图片,请幼儿说一说是怎样打鱼的,并进行表演。

  (1) 请幼儿用语言表达怎样打鱼。

  教师:看看图上有什么?图上的人是怎样打鱼的?

  (2) 请幼儿用动作表演怎样打鱼。

  教师:请你学一学打鱼的动作。

  5、完整朗诵儿歌,在念完最后一句后,请几位做捕鱼人,表演打鱼的动作去抓小鱼,其他幼儿做小鱼四散跑,增加幼儿念儿歌的乐趣。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0

  目标:

  1、愿意大胆用夸张的肢体动作表现音乐故事中的形象,感受其丰富的`趣味性。

  2、尝试比较两段不同风格的音乐,初步感受不同音乐所带来的不同的情感体验。

  重点:大胆用夸张的肢体动作表现音乐故事中的形象。

  难点:感受不同音乐带来的不同情感。

  解决策略:

  1、比较策略

  2、引导策略

  3、情境体验策略

  工具材料:

  1、动画媒体《小蛇的故事》。

  2、情境创设。

  3、小蛇头饰每人一个。

  活动流程

  一、理解故事,大胆表述

  1、谜语引出故事:身体长长像根绳,走起路来扭啊扭,猜猜这是什么动物呢?

  2、分三段欣赏故事

  a、欣赏第一段,妈妈对小蛇说了什么?

  b、欣赏第二段

  c、欣赏第三段小蛇怎么了?它肚子痛是什么样子?

  二、感受音乐,情感体验

  1、听第一段音乐

  提问:猜猜小蛇在干吗?你的心情又是怎样?

  2、听第二段音乐

  提问:你的心情又是怎样?那你猜猜这段音乐里,小蛇在干吗?

  三、肢体表现,内在升华

  1、带上头饰,听音乐,表演小蛇。

  2、吃了那么多东西,肚子很难受,你有什么办法让我们变得舒服呢?

  四、精彩结尾,感受趣味

  在小蛇难受的时候,出现小蚂蚁在小蛇的鼻子上爬来爬去,小蛇忍不住了打了个喷嚏,这下肚子舒服了,最后小蛇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案12-21

幼儿园的大班教案04-03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8-12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8-27

幼儿园大班的教案08-28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09-07

幼儿园大班教案(经典)09-05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23

幼儿园大班教案12-21

幼儿园大班我上大班了教案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