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精选(7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九宫格的结构,认识行和列。
2、能说出九宫格中某一格的位置。
3、激发幼儿探索九宫格的兴趣。
活动重点:认识九宫格中的行和列。
活动难点:说出九宫格中某一格的位置。
活动准备:
1、大九宫格图一张。
2、小九宫格图若干。
3、数字卡片和动物卡片每名幼儿一套。
活动过程:
一、认识九宫格
1、教师出示大九宫格图:“图中有什么?一共有几个正方形?”
2、教师与幼儿一起点数正方形,介绍图的名称——九宫格。
二、教师引导幼儿认识九宫格中的行
1、引导幼儿看大九宫格图,认识九宫格中的行。
2、幼儿自由探索九宫格,自己找一找九宫格中一共有几行?每行有几格?
3、同幼儿一起和九宫格中的'行做游戏“鲨鱼游过第几行”
三、教师引导幼儿认识九宫格中的列
1、引导幼儿看大九宫格图,认识九宫格中的列。
2、幼儿自由探索九宫格,自己找一找九宫格中一共有几列?每列有几格?
3、同幼儿一起和九宫格中的列做游戏“蜗牛爬过第几列”
四、引导幼儿说出九宫格中某一格的位置
1、教师把小动物放入九宫格中的某一格,请幼儿说一说它在第几行、第几格。
2、请幼儿为其他小动物找家,自由摆放在九宫格中。
3、请幼儿说一说小动物在九宫格中的位置。
五、整理九宫格,指导幼儿把九宫格投放到区角中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在操作活动中主动学习7的组成,知道7的分合方法和数学的互补关系,培养幼儿主动性、积极性和善于思考的习惯。
环境创设:
小铃1只,音乐磁带,7的组成卡片,数量分别是1---6个图片分散在教室四周的桌子上,数量为1—6的小动物头饰每人一个。
重点与难点:
操作活动中主动学习7的组成,知道7的分合方法和数学的互补关系。
活动过程:
一、寻找
教师:小朋友闭上眼睛用耳朵听一听,老师敲了几下小铃?(7下)
请幼儿在教室里找2张卡片,要求卡片上的`图形个数合起来正好是7个。
幼儿分散找,相互检查说说找到的2张卡片的内容。
二、书写
以小组为单位让小朋友把配在一起的两张卡片上个数用数字记录在纸上。
每组请一位幼儿将记录的7的不同分合方法读出来,教师用7的组成卡逐一出示在黑板上。
三、排列
教师把7的6种分合方法都贴在板上,引导幼儿发现用什么方法帮它们排排对,记起来方便又不漏掉。
幼儿尝试排列。
四、归纳
教师引导幼儿把2个数字交换位置的方法记忆组成。
五、找伴
幼儿带着自己画的小动物头饰,听音乐找朋友,要求找到的朋友头饰上的数字合起来是7.手拉手重复进行。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幼儿学习做10以内的加减法,并尝试用密码表示数字。
二、活动准备:
《多元整合幼儿园活动课程》幼儿用书大班数学下册人手一份,投影仪。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我们每个人家里都有电话号码,现在请你帮“达达”算一算他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好吗?
(二)观看投影仪。
1、把算术题算出来,就能知道“达达”家的电话号码了;
2、观看数字与对应的`密码,写出达达外婆家的电话号码;
3、把你自己家的电话号码也变成密码。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帮助个别幼儿将数字与密码对应起来。
(四)互相检测幼儿作业,引导幼儿思考除了打电话,还有哪些办法与朋友联系?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9的分合,知道9分成两份可以有8种分法,并记录结果。
2、在探索操作活动中,知道按序分合不易漏掉数字,在观察中发现两部分数之间的增1减1的关系。
3、会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
1、教具: 放大的操作材料。
2、学具:购物券、水果卡片,记录卡。
活动过程:
一、复习8以内的加减师出示卡片。指名口答。
二、学习9的组成
1、情境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小兔水果店开业了,这个水果店里的水果都卖9元钱。小兔水果店还为我们小朋友每人准备了8张购物券呢。
2、介绍购物券。
师:购物券上有什么图形?(圆形)一个圆形表示1元钱,两个圆形表示2元钱。这张购物券是几元钱?(5元)为什么?(因为上面有5个圆)想一想,哪两张小圆片合起来是9元钱,正好可以买一样水果?等一会你能买几样水果?
3、分组进行活动。
(1)每组一个营业员(挂牌),其他幼儿去营业员那买水果,营业员一定要严格验证小朋友是不是付了9元钱。
师:营业员一定要把好关,看看买水果的人是不是付了9元钱,不然会赔钱的。
顾客买了水果后,要将自己用的是哪两张购物券、买的是什么水果记录到记录卡上,记录好后,再去买,看看谁买的多。
(2)幼儿把自己买的情况记录到卡片上,例如我用1元钱和8元钱买了桃子。
4、展示个别幼儿的记录卡,发现互换关系。
师:谁来告诉大家,用哪两张购物券合起来正好是9元?
5、知道9的8种分法。
师:哦,原来9有这么多的分法呢,让我们一起来按顺序说一说吧。
9可以分成1和8…… 9有几种分法呀?(8种)
6、操作活动。
师:刚才我们玩了水果店游戏,玩的时候我们小朋友了9的八种分法,小朋友真聪明。现在小兔的妈妈想请我们小朋友帮个忙,小兔在幼儿园学了9的组合,可还是不会做,请我们小朋友做给他看,你们愿意吗?
(1)出示操作材料,介绍做法。
(2)幼儿做, 教师指导。
师:做完后请小朋友检查,检查对了再交给我,我送给小兔妈妈,让她的孩子们看看。
课后反思:
一、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充分体现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理念。
本节课我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幼儿开展看一看、说一说、游戏、摆一摆、填一填、猜一猜等生动有趣的活动,注重幼儿主动参与,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在数学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2、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把思维过程“融”于情景中,幼儿就会对数学活动产生直接、强烈的兴趣,而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的源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执着的追求;有了兴趣,幼儿才会去积极探索,才能积极地提出问题,才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变苦为乐。要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就要让数学教学充满魅力,就要求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为学幼儿创设积极思维的情景,这样能使教学过程对学生始终有一种吸引力,这样的课堂也才生动又味。从幼儿们在课堂上兴趣盎然、积极投入的表现看出,他们是这么喜欢这样的课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教学情景也是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艺术。为此我在课一开始就设计了“请歌星小企鹅为大家唱歌,但必须学会9的组成”这样一个有趣、又具有挑战性的情景,(并将这一情景贯穿着节课的始终)紧紧“拴住了”幼儿的心,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3、以赛为动力,引导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是幼儿直接获取经验知识的最好的途径,它可以启发幼儿积极参与思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与探索欲望。(文章出自。幼儿园学习网教案网)在教学这一节课时,我让幼儿拿出9根小棒,把9 根小棒分成两份,要求两人一组合作进行,一人分,另一人作好记录,找一找一共有几种分法,看一看哪一组完成的最棒。通过操作、合作交流活动,使幼儿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不足之处。
1、在“摆一摆、填一填”这一环节,给了幼儿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的机会,教师引导不够、组织不到位,没有向幼儿讲明要求,致使有几组的活动未正常开展,没有突破难点达成学习目标。幼儿的学习过程是围在一个屋子里进行的,通向这个屋子的路有许多,而老师不仅是幼儿前进路上的出谋划策者,更是一个带幼儿走向这个屋子的引路人。教师只有扮演好这样的角色,才能让幼儿走向成功。
2、在“看一看、说一说、填一填”这一环节,由于设置的内容较多,用时过长,影响了后面的教学。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设计背景
本活动是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的数学生成活动之一:拼图。对大班孩子来说拼图是个刺激、有挑战性的一项智力游戏,而且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所蕴涵的教育价值非常大。设计此活动,也可以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及提高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不同组合形式的方块拼图拼出九方格图案,并能在记录单上记录拼出的多种组合方法。
2、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进行多种组合,寻求多种答案。
3、感受拼图游戏奇妙之处,在操作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不同组合形式进行拼图。
难点:提高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1、教具:九方格图案一张,各种颜色、不同组合形式的方块拼图卡若干。
2、学具:幼儿人手一份方块拼图卡、记录单1张。
活动过程
开始环节
观察、比较各种方块拼图卡。
1、教师出示各种方块拼图卡,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各种方块拼图卡是否相同,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拼图卡,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一样:形状、大小;不一样:数量、颜色、编号、组合形式)
2、引导认为每块正方形不一样大的幼儿运用图形重叠的方法证明一下。
师:请你用这块正方形来比一比。(用事实证明一切,幼儿没有异议。)
3、教师出示九方格图底板。
师:那我们就用这些图形来玩一个有趣的拼图游戏吧。(幼儿们高兴欢呼,跃跃欲试。)
基本环节
(一)、幼儿操作活动,尝试拼出九方格图案并记录结果
1、教师出示示范记录单,请个别幼儿操作教师记录。
师:现在我请一个小朋友在这个空白底板上用刚才那些拼图卡来拼一个九方格图案。
请一名幼儿拼出九方格图案。
师:刚才他是怎么拼的`?分别是用几号图形来拼的?
幼儿:旋转着拼,用了9号和8号的图形拼成的。
师:是的,每一块拼图卡都可以任意的旋转和组合。(教师一边说一边记录,并用顿号把数字之间点开来。)
师:谁知道这黑色的小雨点有什么作用?
2、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并讨论:我们能不能用3块或4块甚至更多的卡片一起来拼这个图案。请一名幼儿根据要求演示操作,并尝试记录。用粘贴纸表扬奖励示范操作的幼儿。
3、师:原来拼图这么好玩,你们想不想也来拼一拼?(幼儿:想)请小朋友来玩玩这个拼图游戏并把自己的拼图结果记录下来。(强调记在1号记录单上,拼一次就记录一次,每一行记录一种方法,编号之间点开。)
4、幼儿操作并记录,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记录情况,鼓励幼儿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比一比谁拼出来的答案多。
(二)、发现一张卡片与其他卡片的多种组合形式,激发幼儿二次操作的兴趣。
1、展示幼儿的拼图记录单,集体进行验证。
师:我们来检查一下大家拼得对不对!(教师有目的的找到3号拼图卡参与的不同种组合方式,每验证一次就用红笔在记录单上划条线)
2、通过验证对比发现问题:
师:我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3号拼图卡可以和12号组合,还能和2号、1号组合,3号拼图卡还可以和谁组合拼成这个图案。请小朋友在记录单上找一找。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记录单上用红笔把3圈出来,并把它们的组合形式也划出来。
3、教师示范操作并记录(记录单2)。
师:除了3号拼图卡以外其他的拼图卡也可以这样拼吗?
幼儿:也可以。
师: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先确定一块拼图卡,比如“5号拼图卡”,然后在2号记录单上每一行都写上“5”。谁愿意来拼一拼,记一记?
4、请个别幼儿操作并记录。1名幼儿用5、5、12、1拼成了完整的九方格图,并记录。
5、集体二次操作记录。
师:请其他小朋友再来玩一玩。记录前先把确定的那块图形号码都写下来,然后拼一次就记录一次。(要求同上)
结束环节
1、幼儿交流分享各自的拼图方法。
2、展示个别幼儿的拼图记录单,集体进行展评。(奖励方法最多的小朋友)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以游戏的形式鼓励幼儿尝试操作多种的拼图方法,并引导他们记录自己操作的结果,并通过一次次的操作验证环节对幼儿的能力进行肯定和赞扬,从而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
制造悬念,激发操作欲望。在二次操作结束后对比幼儿的操作发现:原来方块数量少的卡片组合方法多,方块数量多的卡片组合方法少。我在此基础上延伸了下次活动,鼓励幼儿继续操作在拼图游戏发现其他更有趣的现象。
杜威说过: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儿童的本能冲动,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我正是抓住幼儿的这个特点、启发他们不断思考和探索,使他们的思维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区域活动总目标:
1.借助多种材料,让幼儿在操作、游戏中复习10以内的加减。
2.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大胆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与操作发现。
3.在游戏结束后,有序地整理操作材料。
区域活动准备:
1.接龙算式和数卡30张以上。
2、自制超级大手偶5-6个。
3、鱼竿和数卡若干。
区域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在游戏化、操作化、生活化中巩固10以内的加减
预设区角游戏1.算式接龙
材料:若干算式和数卡。
发展目标:巩固10以内的加减。
玩法:幼儿单人游戏,取任一算式,得出答案,然后在众多的算式卡片中找出左边答案相对应的卡片,游戏继续进行。
观察指导:
(1)、教会游戏的规则玩法,重点观察接龙卡片的正确性。
预设区角游戏2.套圈
材料:自制超级大手偶5-6个。算式若干。
发展目标:巩固10以内的.加减。
玩法:
(1)观察手偶各手指上的数字,然后找出相对应的算式套上去。
观察指导:
(1)看清楚手偶各手指上的数字,熟悉游戏用的算式卡片。一个和多个算式匹配。
预设区角游戏3:钓鱼
材料:鱼竿和数卡若干。
发展目标:巩固10以内的加减。
玩法:
(1)观察鱼竿上的数字。
(2)根据鱼竿上的数字去找出对应的算式。
(3)比比谁钓的鱼多。
观察指导:
(1)看鱼竿上的数字,找出与之匹配的鱼身上的算式。
大班区域活动教案思维数学
活动目标:
1、能从区域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2、引导幼儿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体验“思维数学”区域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提供计算魔筒若干。
2、水果大转盘、笔和记录单。
3、贴有数字的衣架、衣服若干。
4、动物的家、各种小动物若干。
5、提供标有单价的菜单,购物单和数字卡片。
6、钟面和时间卡片。
7、供水果、加减算式题卡若干。
8、竹块若干。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在游戏化、操作化、生活化中感受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
活动过程:
一、引题,教师交代活动内容。
1、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们要玩区域活动了。
2、开设的“思维数学“区域有:计算魔筒、水果大转盘、晾衣服、小动物找家、买菜、认识时钟、水果篮、竹块分类。
二、教师带领幼儿走进各个区域,了解每个区里的活动内容。
思维数学区(1)计算魔筒:学习10以内的加法。变换加减数(旋转红色纸条),找出相应的得数与差。
思维数学区(2)水果大转盘:根据大转盘上水果数量的变化,写出相应的加减算式。
思维数学区(3)衣服:根据衣架上的数字,每一次同时选择两件衣服,分别挂在衣架的两边,两件衣服上的数字合起来和衣架上的数字相同,学习10以内数的`分成。
思维数学区(4)小动物找家:根据小动物家上的数字粘贴相应数量的小动物,感知10以内的数物对应。
思维数学区(5)买菜:看清购物单上各种蔬菜和水果的单价,随意取一张购物单,根据购物单上的要求选择数字卡和符号卡,列出相应的加法式题,算出买菜所需的花费。
思维数学区(6)认识时钟:根据时间卡片上的时间,在小兔、加菲猫的钟面上拨出相应的时间,正确地辨认整点、半点。
思维数学区(7)水果篮:随意取一个水果篮,根据篮中水果的种类(或颜色、形状、大小等)不同,找出一张相应的式题卡,并说说理由。
思维数学区(8)竹块分类:取9块竹块,分一分,然后在纸上记录10以内数的分成。
三、教师交代区域活动的规则。
1、幼儿自由结伴、自主选择区域进行活动,鼓励幼儿选择没有尝试过的区域进行游戏。
2、重点提醒:孩子们可以自己制定游戏的规则。
四、幼儿活动,教师指导。
1、教师观察、适时介入指导各个区域的活动,对幼儿提出的问题加以引导,对幼儿操作不熟悉的材料进行单独示范和讲解。
2、重点指导:晾衣服、买菜、计算魔筒这三个区域。
五、活动讲评、收拾整理。
1、谈话:你今天玩了什么区,玩得怎么样?(让幼儿说说开心与不开心的事情)
2、你在玩的时候有没有碰到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3、你觉得还有什么材料可以拿来用在区域里面?
4、幼儿收拾材料,整理区域。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大班下学期的幼儿基本上掌握了10以内数的组成知识,但还只是停留在“知道了”上面,在实际应用中还是感到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需要在广泛应用上下功夫,使抽象的知识与具体实例发生联系。这样,不仅能让幼儿把一般的认识迁移到具体的事物上去,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扩大认识面,而且还能提高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学习运用10以内的组成,为连加连减做准备。
2、让幼儿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3、提高幼儿思维的准确性和敏捷性。
[活动准备]
1、活动室后面布置成超市。
2、夹子的数量是幼儿人数的5倍,每一个夹子上都用数字标价。
3、活动前每个孩子身上分别贴好1~9的数字。
[活动过程]
一、语言诱导,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娃娃超市里新进了许多好看的夹子,你们看(出示夹子)它们像什么?你们喜欢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娃娃超市去买夹子。
(说明:为了出示夹子的时候既方便又好看,我把草莓夹、葡萄夹、苹果夹、蝴蝶夹等夹子排队夹在一张卡纸上。我一拿出这些色彩鲜艳、形状各异的漂亮夹子,孩子们的目光一下子就给吸引住了,当我说带领大家到超市去买夹子时,他们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可见,这一导入活动已引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强烈兴趣。)
二、复习10的组成
(一)拿票检票
1、幼儿拿票,要求拿两张,两张票的`数字合起来正好是10。
2、小组长做检票员,小朋友要对检票员说“×和×合起来是10”。
3、律动:开汽车。
(说明:幼儿拿票乘车时,我的要求非常明确,所以小朋友基本上都拿对了。检票时,我请小组长来做检票员,要求每人根据自己拿的票说一句话:“×和×合起来是10。”这样既缩短了检票时间,又照顾了全体,同时给每个孩子提供了想和说的机会。)
(二)幼儿购买两个夹子
1、提出要求:娃娃超市到了,夹子真多呀,每个夹子上都有一个数字表示价钱(出示标有数字的夹子),如果数字是3,就是3元钱。现在我们用10元钱去买两个夹子,它们的价钱合起来是10元。
2、幼儿自由购买,老师观察并给予适当的指导。(提醒幼儿把钱放在超市的钱箱里。)
3、幼儿交流:你买的夹子是怎样的。要说清楚一个夹子是多少钱,另一个夹子是多少钱,它们合起来是多少。(夹子放在视频仪上集体检查。)
4、小朋友相互说一说自己买的夹子,然后再检查一下是否正确。
(说明:在娃娃超市里,孩子们根据“买两个夹子,它们的价钱合起来是10元”这个条件自由购买夹子。在买夹子的过程中,很自然地运用到了10的组成,有的孩子买到后,急着给老师看或是给好朋友看,达到了相互检查的目的。购买以后的集中交流和相互交流时,我给出了一个句式,孩子们发言积极,他们愿讲、肯讲、会讲,顺利解决了以往数学课上孩子不知道怎样讲述的问题。)
三、复习10以内的组成并学习运用
(一)用10元钱购买三个夹子
1、幼儿讨论:怎样用10元钱买三个夹子,它们的价钱合起来是10元。
2、讲解示范:先拿一个5元钱的夹子,再拿一个5元钱的,行不行?为什么?应该拿几元的?为什么?第三个该买多少钱的,合起来刚好是10元,为什么?
小结:用10元钱去买三个夹子,先拿的两个夹子,它们的价钱合起来一定要比10小,然后算一算再买一个是多少钱的,合起来正好是10元。
(说明:让幼儿用10元钱买三个夹子,而且它们的价钱合起来正好是10元,这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挑战,也是本活动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能顺利解决这一问题,我先让幼儿讨论,然后再讲解演示。在这里我通过请求小朋友帮助、和他们一起分析的形式,使孩子们感到非常自豪,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幼儿购买。提醒他们把钱先放进钱箱里,观察并适当指导。
4、通过视频仪进行个别交流,检查幼儿拿得是否正确。
(说明:从“知道”到“运用”还要经过实际操作的过程,所以在孩子知道购买方法后,马上让他们购买三个夹子,学习运用刚学到的新方法,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事实证明,大部分幼儿都掌握了分步算的方法,能比较正确地购买夹子,还有一小部分能力差一点的孩子有一定困难。我就在组织幼儿交流的过程中,再一次强调了分步算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幼儿的印象。)
(二)第二次购买
1、提出要求:和刚才买得不一样。
2、幼儿购买,老师指导能力差的幼儿。
3、幼儿讲述:我买的夹子,一个是几元的,另一个是几元的,还有一个是几元的,它们合起来是多少。根据幼儿的讲述,老师出示数卡,让幼儿一起检查是否拿对。
(说明:为了让每一个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强调分步算的方法后,我又一次让孩子购买。在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购买过程中,我特别留意几个能力差的孩子,我看到小敏小朋友选了3元、4元、6元的夹子,回到座位上把三个夹子摆成一排,然后把3元、4元的放在一起,自言自语着:“3和4合起来是7。”我乘机问:“7和几合起来是10呢?”她想了想马上站起来跑到超市去换了一个3元的。我及时表扬了她,她很高兴,笑着去告诉好朋友。)
四、游戏:找朋友
1、师:“我们来做‘找朋友’的游戏,你可以找一个,也可以找两个或者是三个,但是你和好朋友身上的数字合起来一定要是10。”
2、幼儿找朋友,找对后围成圆圈一起跳舞。老师巡回检查,适当指导调整。
(说明:“找朋友”这一活动的弹性比较大,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来找,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五、结束活动
1、师:“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了,和好朋友手拉手上汽车吧。”
2、律动“开汽车”出教室。
(说明:乘汽车到超市购买,再乘汽车回幼儿园,起到了前后呼应的效果。)
活动延伸
在区角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继续学习运用10以内的组成。
活动评析
整个活动以购买夹子这一游戏主线串联起来,为孩子们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在活动中,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运用着10以内数的组成知识,把抽象的知识和具体的实例联系起来,使他们学得愉快、学得主动,他们不认为是在做枯燥的数学题,而是觉得是在和好朋友一起玩耍、做游戏,从中体验着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整个活动气氛活跃,幼儿热情高涨,活而有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大家都认为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的,学数学也是比较枯燥的,但只要我们以游戏的形式来组织活劫,孩子们一定会兴趣盎然。如何把“知道了”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光靠一两次的集体活动是不够的,需要老师和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随机灵活地引导运用,相信定能收到意外的惊喜。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8-11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08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7-22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9-02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8-29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8-30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22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24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7-28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