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经典【10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情境中鸟儿的不同数量列出相应的算式,学习8的减法,理解其意义。
2、能用语言说出自己的计算结果以及方法。
3、通过游戏让幼儿学习8的减法运算。
活动准备:
1、8的加减法算式卡片;雪花飘若干。
2、幼儿用书第二册第18~19页。
活动导入:
复习8的组成和加法
1、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玩一个"碰球"的游戏,好不好呀?
(教师和幼儿一起玩"碰球"游戏,复习8的组成)
2、教师:玩完了"碰球"游戏,我们来玩"看谁数的快"游戏,看哪个小朋友说的又快、又正确!
(教师出示8的加减法算式卡片,请幼儿快速说出得数,比一比看谁说得快。)
活动过程:
一、学习8的减法。
1、教师分发幼儿用书课本,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
教师:小朋友们,谁能告诉老师,小鸟有什么不同?
(启发幼儿讨论小鸟有什么不同。)
2、教师出示第一幅挂图。
教师:孩子们,图上有一群可爱的小鸟,他们一样吗?(不一样)哪个地方不一样?
请幼儿举手回答(有的黄色,有的紫色,有的蓝色,有的大,有的`小)。
3、启发幼儿根据幼儿用书中小鸟的不同,写出减法算式。
教师:我们来看一下画中的小鸟,我们看有几只小鸟?飞走的有几只?那这道题要求我们算什么?谁能根据这个条件列一个算式?8-1=7 8-7=1你在这幅图上还发现了什么?要怎么样列算式呢?8-2=6 8-6=24、教师出示第二幅挂图。
教师:第二幅画小鸟有什么变化呢?我们来看一下小鸟的颜色,小鸟的大小,又能列出什么算式呢?
(根据颜色、大小)8-3=5 8-5=3 8-4=45、教师出示8的减法算式卡片,让孩子们知道减法之间的秘密,总数减去一个部分数等于另一个部分数,最后全体幼儿算出得数。
活动延伸:
1、教师和幼儿一起玩《接雪花片》的游戏。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学习了8的加减法,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接雪花片的游戏吧!
教师将8个雪花片向上抛,然后用手接住其中的一部分,请幼儿数一数落下几个雪花片,然后猜一猜老师手中接住几个雪花片。
2、教师:刚才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玩了 游戏,现在小朋友们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两人一组做游戏吧!
请幼儿自由结合两两一组,一人抛雪花片一人猜得数,游戏反复进行,可以交换角色。
科学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了解自己身体能动的一些部位,从而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2、知道身体的一些关节及保护方法。
二、活动准备:
一张人体图音乐磁带
三、活动过程:
(一)寻找全身会动的地方
师:
(二)认识灵活的关节,
1、引导幼儿发现关节。
师:为什么我们的手指可以弯曲下来做点点头、弯弯腰的这些动作啊
幼儿讨论回答
2、教师引出关节
骨头和骨头连接起来的地方,它有一个名字关节
师:有了关节才可以灵活的动起来,我们身上还有很多地方有关节,找找我们的关节藏在哪里了?
3、教师根据幼儿所说的,在人体图上画上红色的圈圈。
4、请幼儿让有标记的部位动一动。
5、哦!我们的关节必须灵活,牢固,才能很好的发挥它的作用,帮助我们完成各种动作,
(三)、没有关节,我们的身体会怎么样?
幼儿讨论,教师可逐步引导,如:没有手指关节,我们就没有办法拿东西等。让幼儿体验没有关节的动作。原来关节是很重要的,没有它们可不行啊!
但是,我们的关节它也会生病,不信,你们听————
(四)通过故事,知道关节的重要性。
1、师:这个其其真调皮,他碰到了意见什么事情啊?
什么是脱臼了?怎么会脱臼的啊?
幼:关节错位,用力过猛————
师:哦原来脱臼会给我们带来那么多的`麻烦!那我们该怎样保护自己的关节呢?
2、讨论如何保护关节。
(合理锻炼、加强营养、注意安全、天冷保暖)
(五)通过游戏,进一步感知关节对我们的帮助
师:我们的关节本领可大着呢!现在让我们来玩关节的游戏吧!———我的关节会表演
师在我这里有两个很大的筛子,我把他们丢出去,在上面的数字是几,我们就根据图上的的数字在哪里,是什么关节,我们就让这个关节来动动吧!
(六)、结束
师:哦,我发现这个场地不是很大,现在我们带着筛子去楼下的操场去玩吧!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工具将黄豆从大米中分离出来。
2、知道有洞眼的漏勺能很快地将黄豆从大米中分离出来,是快捷、方便的工具。3、能运用记录表记录自己的猜测和实验结果,对探索活动感趣
活动准备:
黑板、纪录表,幼儿标记贴,五个澡盆,内放大米和黄豆,漏勺、勺子、筷子、夹子、小桶人手一份,透明杯子5个
活动过程:
1、以厨师阿姨遇 到的问题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师:厨师阿姨今天遇到了一个麻烦,她把黄豆和大米不小心混在了一起,谁来想一想办法,用什么方法可以帮阿姨将黄豆从大米里面分出来?(鼓励幼儿大胆设想和表达)
2、幼儿根据工具进行猜测并进行记录师: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工具,看一看,都有些什么呀?(出示工具)请你猜一猜,这些工具中哪一种能最快、最方便地把黄豆从大米里面分出来呢?(鼓励幼儿大胆猜测、讲述)师:(出示记录表)你觉得那一种工具最快、最方便,就把自己的小标记贴到这种工具的下面。(幼儿记录自己的.猜测)
3、幼儿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师:究竟哪种工具又快、又方便呢?老师要请小朋友自己动手来试一试。注意每一种工具都要用一用,都用过了再找出最快、最方便的那一种,最后把你的小标记贴在记录表的小手这一行的工具下面。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注意提醒幼儿每种工具都要尝试,最后再记录结果。重点观察、指导幼儿使用漏勺,探索用法)
4、结合记录表集体讨论,发现漏勺能更多更快的将黄豆和大米分开师:刚才,我们用了各种工具来分黄豆。试过以后,你觉得那一种工具最快、最方便?为什么漏勺能很快、地把黄豆分出来,而且看不见一粒米呢?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使用漏勺的?(请个别幼儿上来演示、讲解漏勺的使用方法)师小结:原来,漏勺上有许多的洞眼,当我们用漏勺去盛米和黄豆时,米就会从洞眼中漏下去,勺子里只留下了黄豆。当漏勺中盛了米和黄豆时,我门只要用手轻轻地左右晃动,就能让漏勺中的米更多、更快地漏下来了。所以,漏勺是我们今天分黄豆最有用的工具。
5、比赛:分黄豆师:下面,我们就来进行一场有趣的分黄豆比赛,男孩子一组,女孩子一组,用漏勺将剩下的黄豆和大米分开,看哪一组分得又快、又多!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在探索活动中发现有些物体是靠反冲作用在运动的。
2、启发幼儿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推出火箭上天的基本原理。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分析类推及判断能力。
4、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在探索活动中发现有些物体是靠反冲作用在运动的。
活动难点:启发幼儿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推断火箭上天的基本原理。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1个气球,每组1个装有小口瓶子的木板自制船。
2、火箭发射升空的图片1张。
3、已学会画简单的火箭。
活动过程
1、教师指导幼儿实验,通过实验引出活动内容。
操作方法:小朋友将装满气的气球松开口,气球向前飞去。
引导发现:鼓励幼儿反复操作、观察,找出气球向前飞行的原理。
幼儿讨论:什么力量使气球飞动起来了?
教师指导幼儿小结:往后流动的气体形成气流,气体的反冲作用推动着气球往前飞。
2、实验:小船是怎样前进的?
操作方法:将小口瓶子装满水,盖好,然后把它装入木板船上的固定位置,要求瓶口朝后。把自制船放入水盆中后,拔掉瓶盖,船就前进了。
引导发现:鼓励幼儿反复实验,重点观察船运动的方向和水流方向,找出船是靠什么力量前进的。
幼儿讨论:船是靠什么力量前进的?生活中还能见到哪些物体是靠反作用运动的。
3、通过实验,引出活动内容:
出示火箭发射升空的图片,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通过刚才的实验你能说出什么办量推动这么大的火箭上天,而且使火箭的速度这么快?
4、观察火箭结构与火箭发射升空的实况,运用实验发现进行合理判断。
(1)教师指点火箭部分,逐一指导幼儿观察认识火箭顶舱,燃料箱,发动机和助推火箭。
小结:火箭分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顶舱装载人造卫星和各种空间探测器,下半部分由巨大的燃料箱和强大的发动机组成,旁边还有两个助推火箭。
(2)引导幼儿观察火箭发射升空时的工作状况,并进行合理推断。
提问:火箭的尾部有什么在燃烧?整个火箭是怎样啦?火焰是向什么方向喷射的.?猜一猜,火箭是靠什么力量升入太空的?
小结:火箭的燃料燃烧时有了巨大的火焰,巨大的火焰向后高速喷射,形成了强大气流,气流的反冲作用加上发动机的巨大力量就推动着火箭飞速前进,升入太空。
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参观少儿科技馆,通过参观和工作人员的讲解肯定幼儿的探索热情,激励幼儿继续再学习、再探索的欲望。
活动反思
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是一个支持者、引导者,教师在观察中发现问题,鼓励幼儿自己去想象,提出建议,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展开想象的翅膀,自愿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创作,学会思考、学会协商、学会合作,使幼儿的能力和个性得到发挥。活动结束部分,展示幼儿创作作品,相互欣赏,相互评价,让孩子们倾听他人的介绍和向他人介绍自己的设计,发展了口语表述力,同时学会欣赏同伴的智慧,学习吸收他人的闪光点,达到资源共享,互相提高。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实验操作,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吹泡泡,发现只有是镂空的材料都容易吹出泡泡
2、知道用铁丝可以自制泡泡器,体验成功的喜悦,知道不同泡泡器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或椭圆形。
3、培养幼儿根据自己的猜想有目的进行验证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动手实验操作,发现只有是镂空的材料都容易吹出泡泡
难点:用铁丝自制泡泡器,体验成功的喜悦,知道不同泡泡器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或椭圆形。
活动准备
泡泡液、瓶盖、塑料吸管、水果包装网、铁丝、毛巾、每组一份,泡泡器,记录表人手一张,水彩笔、成功盒子一个(贴笑脸的盒子)、失败的盒子一个(贴哭脸的盒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昨天下午老师在洗玩具时候,到入洗洁精,洗着洗着发现了一个好玩的游戏,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游戏吗?
(二)、猜想环节
1、激发幼儿吹泡泡的兴趣
2、教师拿出套圈在泡泡液里一蘸,轻轻一吹,就会吹出气球一样大的泡泡,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哇,泡泡好大呀,小朋友想不想玩?早猜到你们想玩了,我还为大家准备了一个魔法袋!里面装了好多东西,我们来看看都有什么?
3、出示记录表,介绍材料。
师:这么多物品也不知道它们能不能吹出泡泡来?猜一猜:什么物品会吹出泡泡?(幼儿大胆猜测,在小组中相互交流)
(三)、动手验证
1、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结果和我们猜想是不是一样呢?我们亲自来试试不就知道了吗?
2、在操作前提出要求:
这些工具一样一样的.试,把能吹出泡泡的物品放到咱们的成功盒里,然后再在你们的记录表上对应的格子里用水彩笔画上“√”反之画上“×”,吹泡泡时,嘴巴不要碰到工具,不要对准同伴的脸吹泡泡,如果不小心泡泡水撒到桌子上,要用毛巾擦干净。
3、幼儿操作尝试,教师全面观察,及时给予支持与帮助。
(四)、引导幼儿发现与质疑:
师:哪位小朋友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用什么物品怎么吹出泡泡来的?谁愿意到前面给大家表演一下?谁发现泡泡从什么位置钻出来的?(是冲镂空的地方钻出来的)请个别幼儿发言。
师:这些可以吹出泡泡的材料都有共同的地方,就是它们都有洞洞或者缝隙,这些有洞洞或者缝隙的材料有个名字,我们叫它“镂空”。因为它镂空,所以可以吹出泡泡来。
(五)教师出示铁丝,个种形状的泡泡具,
1、提问:一根铁丝怎样才能让它吹出泡泡?(圆心,三角形,梯形)等形状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样的?是三角形还是什么形状的?
2、幼儿大胆猜测
(六)猜想并验证泡泡的形状
1、请幼儿说说自己拿了什么样的泡泡器,它能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可请拿相同形状泡泡器的幼儿也说一说自己的猜想,)
2、引发幼儿进一步深入思考和概括。请幼儿关注吹泡泡的工具和吹泡泡的结果。
师:“有什么秘密?”请幼儿发言。
3、教师在幼儿观点和意见的基础上,总结得出:吹泡泡的工具不同,结果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的或椭圆的。
(七)、总结
今天我们玩了吹泡泡的游戏,大家开心吗?生活中还有那些物品能吹出泡泡,还有那些不能吹出泡泡的物品,能变成吹泡泡的工具呢?怎么样能吹出又大又圆的泡泡?回家和家人一起来玩,一起来探索!
活动反思
课后我重新梳理了一下活动过程我感觉在这个活动中小朋友的参与性非常的高,都愿意跟着老师的思路一步一步的完成活动过程,但是在材料的准备上觉得应该更广泛一点,在准备成功和失败的盒子的时候也应该每组一套,这样有利于幼儿操作和观察。所以以后再开展这个活动的时候材料准备上要更加充分。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探索活动中,积累有关转动的经验,了解转动是运动的一种方式。
2、发现转动的有趣现象,感受现代科技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每组一份操作材料:筷子、轮子、塑料玩具、伞、圆纸片、牙签、木片、盖子。
2、学具:陀螺、电风扇、法条玩具、录音机、磁带、钟表。
3、视屏展示仪、电视机
活动过程:
一、通过操作,让幼儿初步获得转动的`经验。
1、幼儿猜谜:说它是辆车,可它不是车,风儿一吹来,脑袋随风转。猜猜什么?(风车)出示风车,请幼儿讲讲是怎么猜出来的?
2、师幼小结:有了风,风车就转动。
二、通过游戏,让幼儿发现转动是运动的方式。
1、是:你能让自己的身体转动起来吗?试一试,看看自己的身体哪些部位能转动。
2、幼儿探索绳梯部位的转动。
3、幼儿交流:
(1)幼儿交流;你让身体的哪一部位转动起来了,请你试一试。
(2)师:如果我们身体的一些部位不能转动,行不行?
4、师幼小结:我们的身体真了不起,有那么多的部位都能转动,让我们做事、运动更灵活.
三、探索使物体转动的方法。
1、师:你能够想办法让桌上的东西转动起来吗?玩的时候动脑筋能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
2、交流: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大胆的告诉同伴,并请想法奇特的幼儿在视屏仪上演示.
3、小结:小朋友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许多的办法让篮子里的东西转动起来,而且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
四、拓展生活经验
1、请小朋友到周围找一找那些东西能转动?转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好处?幼儿在活动室里寻找幼儿交流:哪些东西能转动,转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好处?
2、在我们的周围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能转动?转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好处?
科学教案 篇7
一、活动题目
哪种布擦瓷砖最干净?
二、活动目标
幼儿通过亲自动手实践,感知不同质地布料对污渍的吸附力的不同,找出吸附力最好的布。培养幼儿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小窍门,激发幼儿的兴趣及观察比较的能力。
三、适用对象
5~6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每组一个小托盘,盘内有棉布、绸缎、毛毯头各一块,清水一盆,带有污渍、油渍的瓷砖场地,四张桌子,八个盘子,每人一张记录卡、一支水彩笔;课前家长与孩子了解洗涤剂的危害性,并在家里找一找有哪些废旧布料。
五、活动内容及过程
引入:炊事员阿姨工作辛苦,请小朋友帮助炊事员阿姨擦瓷砖。
摸一摸,说一说,每块小布头有什么感觉?
(1)毛毯头毛茸茸的,很软。
(2)绸缎滑溜溜的。
(3)棉布很软很细。
探究的问题:哪块布擦瓷砖最干净?
幼儿讨论。
(1)绸缎擦得干净,因为它光滑、干净。
(2)毛毯头擦得干净,因为它有毛吸水分。
(3)棉布擦得干净,因为我看我妈妈就用它擦。
试一试:找出擦瓷砖最干净的一块布。用各种小布头擦带有污渍的瓷砖。
说一说我的发现。
(1)毛毯头擦得最干净,因为它的毛长,能把水和脏东西吸起来,而且还能吸油。
(2)绸缎擦得不干净。
(3)开始时我用这块绸缎擦瓷砖不干净,我又用棉布擦,也不太干净,最后用毛毯头擦干净了。
应用。
今天小朋友们不仅做了好事,而且还发现了一个秘密:毛毯头擦瓷砖最干净。我们把这些小布头拿到家里,帮爸爸妈妈擦一擦家里的物品,看一看擦什么更有效。
六、注意事项
1.不用任何洗涤剂情况下尝试用各种布擦瓷砖。
2.给幼儿提供的废旧布要干净卫生。
3.幼儿进入伙房地面不要有水,提供的水不超过30℃,锅要冷却才可进人。
4.提示幼儿分别用每一块布去尝试,边尝试边做记录。
5.操作前让幼儿理解什么是“比较干净”,什么是“最干净”。
6.为幼儿准备另一处带有污渍的瓷砖场地,以备幼儿再次探索时使用。
七、拓展性方案线索
利用不同的布料擦不同质地的物品,结果会不同。
1.用这几块布(棉布、绸缎、毛毯头)擦地板,哪块布擦得最干净?
2.用这几块布擦洗手间的坐便,哪块布擦得最干净?
八、背景资料
用毛毯头擦拭物品很干净,为什么呢?原来毛毯除了具备以上特点外,它还是绝缘体,并且纤维丝相对于其他棉布等要粗。在擦拭物品时,与物体相互摩擦,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而带电,产生较大的静电场,能吸附灰尘等轻小物体。用毛毯头可以做成椅垫、玩具等。
活动点评
从活动题目看,通过幼儿的探究活动培养幼儿的劳动观点,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和对事物的观察和比较能力,活动题目明确,活动内容立意新,培养目标明确。
从活动过程看,能紧紧围绕“用哪种能把有污渍的瓷砖擦干净”这一问题展开实验。活动中的探究层次可再明确些。如探究的问题提出后可提出探究的条件,现在没有洗洁精和肥皂等物品,只有不同的布,请幼儿试一试,用哪块布能把脏瓷砖擦干净。这样就把探究的条件固定了,避免幼儿在活动中使用其他清洁物品干扰探究效果。活动中用的瓷砖可选择污渍相近的.瓷砖场地。活动的形式可以两人一组或一人一组。
可以增加第二个探究活动,题目是“哪种方法除污渍快”。材料可使用毛毯头、洁洁灵、污渍瓷砖或地板。活动过程可采用洁洁灵和不用洁洁灵的对比实验,看看哪种方法快。可选择脏一些不易擦掉污渍的瓷砖,通过实验可让幼儿感知科技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好处与方便。
该活动可拓展到家庭和社区,有条件的幼儿园可组织幼儿在家庭、社区搞一些有意义的象征性劳动,让幼儿接触社会,他们会很高兴的,因为他们会感觉到用了他们的小手使我们周围的环境更干净、更美好了!
科学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这种变化叫热做热胀冷缩。
2、许多液体受热后体积会变大,受冷后体积会缩小。
过程与方法:
1、改进实验以达到更好的的实验效果
2、制造一个简易的观察水体积变化的装置。
3、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比如瓶装水为什么不装满)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学习科学知识,要运用到日常的生产生活中。
二.教学重点:
探究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教学难点:
能设计改进实验装置,使之能提供明显可见的实验现象。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四.教学准备:
为每组准备:平底烧瓶、玻璃管、橡皮塞、冷水、热水、课件
为全班准备:多种瓶装和盒装的液体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引导学生猜测
1、出示一瓶水、饮料。
上课前老师和大家说一个奇怪的现象。你们想听吗?老师去买饮料,但我却发现所卖的瓶装饮料没有装得满满的(课件),这是为什么呢?大家想知道是为什么吗?
2.学生猜测。
(二)清楚的观察水受热或遇冷后体积的变化
冷热会对液体有影响吗?要想知道这个答案,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找出答案。
师出示同样的两套装置,把它们放进温度不同的两杯热水中应该可以看到什么现象?
1.师:通过气球皮鼓起来的程度,我们无法判断着两杯水的冷热了,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以下材料烧杯、烧瓶、玻璃细管、胶塞。
请同学们小组内研究讨论一下,怎样把这些实验材料组装成实验装置?
学生小组研究讨论后并试验组装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3.师问:细玻璃管起到作用 ?红墨水能发挥什么作用?可不可以不用?小组讨论。
4.交流讨论结果。
5.提出实验要求:(1)小组内要有分工合作(2)仔细观察水柱是怎么变化的(3)作好记录(4)注意安全小心热水
6.教师巡视指导
7.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问:液面是怎样变化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
细玻璃管里液先慢慢上升,后快速上升,再慢慢上升,然后停止上升,最后慢慢下降 ,怎么解释这种现象?
通过实验我们大家知道了什么?
8.那么水受冷后又会怎样呢?你们想怎样做?实验时我们观察什么?
9.组织学生汇报
10.小结:我们把水受热体积膨胀遇冷体积收缩的这种性质叫水的热胀冷缩。(板书:热胀冷缩)
(三)观察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
1.师:除了水你还知道那些液体?你们自己带来了什么液体。
用同样的.方法,看看你们自己带来的液体是不是和水有一样的性质。
2.小组汇报实验情况:是用什么液体?实验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这种液体有什么性质?
3.归纳总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许多液体受热和受冷后有什么共同的性质?
4.小结:像酒精、醋、食油、豆奶和饮料等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板书:液体的热胀冷缩)
(四)总结
1.现在谁来和大家说说瓶装的液体为什么都没有装满呢?
2.请大家看看这瓶红茶和水,为什么红茶比水留空的空间更多呢?
像生活看似平常的小事,如果细细想来,还真的有怎么多科学道理。生活中的科学真是随处可见呀。希望大家在以后遇到这样的问题,也能想今天一样认真思考,积极动手,你将会发现更多的科学奥秘。
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愿意跟着教师一起看看蔬菜,讲讲蔬菜的名称。
2、感受蔬菜娃娃可爱的造型,增强对蔬菜的好感。
活动准备
1、蔬菜画—我的妈妈
2、卷心菜、土豆、辣椒、芋艿、西红柿若干,放在一个大箩筐里;
5个蔬菜标记贴在椅背上;小箩筐5个;
教学过程
一、蔬菜宝宝好
1、教师:今天来了许多蔬菜宝宝,看看是谁来了?
(1)出示卷心菜
这是谁呀?
引导孩子说说卷心菜的名称、颜龟、形状,并向卷心菜问好。
(2)出示土豆
这是谁呀?
引导孩子说说土豆的名称、颜色、形状,并向土豆问好。
(3)出示辣椒、西红柿,方法同上。
2、教师:今天蔬菜宝宝要来跟我们做游戏,我们欢迎它们吧!
二、蔬菜宝宝放这里
1、教师:蔬菜宝宝说它们挤在一起很不舒服,请小朋友帮帮忙把它们分开放。
2、出示5种蔬菜的标记和小筐,引导幼儿按标记分放蔬菜。
3、幼儿将蔬菜按标记分放
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查有没有放错,并以蔬菜宝宝的口吻表示感谢。
三、蔬菜娃娃真可爱
1、教师:蔬菜太可爱了,我们要把这么多蔬菜变成一个可爱的'蔬菜娃娃吧。
2、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怎样将蔬菜变成蔬菜娃娃。
(1)蔬菜娃娃的头发可以用--卷心菜。
(2)蔬菜娃娃的脸可以--用连接的方法摆放。
(3)蔬菜娃娃的嘴巴红红的—西红柿
(4)看看蔬菜娃娃还缺什么?
耳朵、鼻子—土豆。
3、教师:蔬菜娃娃做好喽,蔬菜娃娃眯眯笑,蔬菜娃娃真可爱。
四、观察蔬菜画—我的妈妈
科学教案 篇10
设计意图:
有一次,一个小朋友的手指被刀子划破了,不久他的伤口愈合了,他发现新长出来的指纹和原来的指纹一模一样,就问我:“手指上的皮肤为什么有一道一道的纹路,而其它地方的皮肤没有呢?”
为了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意识,科学的探索精神,我设计了此次活动《神奇的指纹》。
活动主题:
本活动通过幼儿观察、比较发现指纹的特征;观看录像了解指纹的作用;幼儿想象指纹的妙用;幼儿制作指纹身份证等,充分调动每一种学习方式,满足了幼儿探究的愿望,保持了幼儿对科学活动探究的热情,从而提高幼儿主动的、科学的学习态度、习惯与能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发现指纹的罗圈形状、数量不同,知道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它是具有特征的记号。
2、了解指纹的三种类型及指纹的用途。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及探索能力。
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指纹画展。
2、录像《黑猫警长》。
3、放大镜、油印、白纸、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参观指纹画展,引起幼儿的探索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去看画展好吗?”(好)
2、幼儿观看指纹画展,教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和我们平时画得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这些画是用指纹印出来的)
二、引导幼儿观察指纹,了解指纹的外部特征
1、教师提问:“你有指纹吗?指纹在哪里?”(指纹在手指肚上)
2、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指纹或是用油印将指纹印到纸上进行观察。并和同伴的指纹比较一下。(教师巡场指导幼儿观察发现指纹的形状、数量不同)
(1)“你的指纹是什么样的?”
(2)“你的每个手指的指纹都一样吗?”
(3)“你的指纹和别的小朋友的指纹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3、小结:指纹的罗圈形状和数量都不同,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的指纹;它是每个人的特征之一。
三、引导幼儿观察归纳指纹的三种类型
1、让几个幼儿将指纹印在纸上,然后把纸放到实物投影仪上,让幼儿观察归纳指纹的类型。
2、找出三种指纹类型,分别给他们起名字。
(1)第一种叫弓型纹:它的纹路中心就象一把弯弯的'弓箭一样。
(2)第二种叫蹄型纹:它的纹路中心向左或向右偏很象小马蹄子一样!
(3)第三种叫涡型纹:它的纹路中心就象水流湍急的小旋涡一样!
3、统计一下各类指纹的数量:有弓型纹的举手、有蹄型纹的举手,有涡型纹的举手(巩固认识指纹的三种类型)。
四、观看录像《黑猫警长》,了解指纹的用途
1、“指纹有什么用呢?请大家观看录像,看完你就明白了。”
2、幼儿观看录像《黑猫警长》。
3、提问:“黑猫警长是如何破案的?”(黑猫警长通过罪犯留下的指纹,找到的罪犯)
4、教师小结:指纹能够帮助警察破案,因为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它是具有特征的记号。
五、启发幼儿想象指纹的妙用
1、“关于指纹你们还有哪些奇思妙想呢?”(指纹锁、指纹门、指纹冰箱、指纹钱包、指纹手机、指纹汽车……)
2、教师小结: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的好点子,老师希望你们能用智慧的钥匙开启科学的大门,为人类的发明创造做出一份贡献!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延伸活动:制作幼儿指纹身份证
1、“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就像身份证,它只能代表自己,那大家一起来制作一个指纹身份证,好吗?(好)
2、幼儿制作指纹身份证,教师巡场指导。身份证上有:幼儿姓名、性别、班级名称及幼儿指纹。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科学教案08-01
科学教案(精选)07-29
【精选】科学教案07-28
科学教案(精选)08-02
科学教案[精选]07-23
(经典)科学教案08-10
科学教案[经典]08-09
[经典]科学教案08-15
[精选]科学教案08-06
(经典)科学教案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