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09-04 09:52:25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热)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热)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l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从不同的观察点抓住事物特点、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按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并在观察中展开联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背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掌握观察事物的具体方法和如何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联想。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等重点句子的意思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探究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我国有世界闻名的万里长城,有哪些同学去过长城?谁能把自己亲眼见到的长城给大家描绘出来?并说说你在游长城时有什么感受。

  好,万里长城的雄伟坚固给我们每一个到过长城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们深深地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那么,今天让我们通过《长城》这篇课文的学习,再次游览一下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吧!

  (二)合作交流

  1、出示放大的长城彩图或放映幻灯片,播放配乐朗读,让学生边看边听,激发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

  交流研讨:对联是从哪几个方面赞美长城的?学生介绍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与大家共享。

  指名读课文

  思考:全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2、放映长城的图片,播放歌曲《长城颂》让学生形象感知长城的气势雄伟。

  (三)品读体验

  1、精读品味,语言赏析

  鼓励学生充分自读,理解大意,了解对联的对仗工整,音韵和谐,体味对中华长城和中华民族的赞美,洋溢着浓厚的民族豪情,注重有感情地朗读和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激发。

  (体会作者是如何将观察画面时产生的视觉形象与语言文字相结合,准确描述事物特点的)

  2、作业。

  (1)、复习词语。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品读体验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从中了解了长城的气势雄伟、高大坚固。现在,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进一步了解作者是怎样在观察中展开联想,表达自己的感受的。

  (二)品读体验

  指名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是怎样描述长城的.?

  1、这一段共有几句话?

  2、默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粗字的意思。

  3、齐读,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讨论: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提示:因为:①长城是那样气势雄伟;②长城是那样高大坚固;③长城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力量。所以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提升感悟,引导学生树立保护祖国文化古迹的思想感情。

  4、齐读课文(六)指导背诵。

  (背诵方法提示:两个自然段共四句话,按句子背诵,第1句话背熟后,再背第2句,依次背第3句、第4句,然后再串连背诵,边读边思考边记忆。)

  二、巩固延伸

  分成四人小组交流对长城的赞美之情,写一篇赞美长城的短文

  板书设计:

  形态 像条长龙

  长城 构造 高大坚固 气魄雄伟、伟大奇迹

  联想 血汗、智慧凝成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和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阵地”,课外知识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语文的教学重课堂——学知识、提能力,而课外积累则是——懂运用。赞长城,要先了解长城,了解长城的历史,这就需要有课外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基础,引导学生回忆过去学过的与长城有关的课文,再介绍对联的相关常识,有了这些铺垫,再来学课文,已由难变易了。

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①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③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A案

  课前准备:

  ①多媒体事件(制作混沌世界、巨人沉睡、惊天霹雷、开天辟地的动画片)。

  ②生字词卡片。

  ③搜集能体现盘古开天地情境的音乐带。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①情境:播放多媒体课件。

  ②过渡,并揭示中心句。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③学生围绕中心句质疑。

  ④教师揭题:古人云:“学贵生疑”,“疑则进也”,解疑的最好方法就是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读《盘古开天地》。

  初读感知:

  ①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注音认读生字。然后同座互读互查。

  ②识记生字。学生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③巩固识字。做给生字“找朋友”游戏(用卡片出示生字,请同学给其组词)。

  ④有感情地读“创造、黑暗、辽阔、奔流不息、茂盛”等词语。

  研读感悟:

  学生围绕“人类的老祖宗盘古,是怎样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这个问题进行研读。

  ①重点研读第二自然段,体验盘古创造宇宙的艰难。

  a.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体会盘古是怎样把混沌一片的东西劈开的。

  b.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

  c.通过朗读,进一步体验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②重点研读第四自然段,体验神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

  a.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b.再读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c.你还想到了什么情景?能仿照书中的句式说一说吗?

  ③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朗读全文,进一步体验。

  想象感悟:

  ①浮想联翩。学生伴随配乐朗读,想象盘古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宇宙的情形。

  ②展示台。选择自己最爱读的句子,把它记在脑海里,注意像“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等这样的词语。

  ③学生借助多媒体画面尝试复述。

  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布置作业:

  把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讲给家长或朋友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准备参加班内将要开展的“故事大王”评选活动。

  第二课时

  练讲故事:

  ①朗读课文,做好讲故事及评选“故事大王”的准备工作。

  ②评选方法:小组内互讲、互提意见,并推荐一句同学代表本组参加全班的“故事大王”的评选。

  ③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④颁发“故事大王”证书。

  指导写字:

  ①出示要写的生字,引导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

  注意左右结构的三种类型。提醒学生书写时,多数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创”字左宽右窄。注意写好半包围的字。

  ②教师在田字格内范写生字,学生仿写。

  ③学生写字、抄词。写后小组比较、评议。

  课后作业:

  找其他神话故事读一读,讲给别人听。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学生自主探究;多媒体辅助。

  【课时分配】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并解题

  初中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马说》,《马说》实际上是“说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说老师”,说“从师风尚”的文章,叫《师说》。

  “说”是一种文体,偏重于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二、作家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韩愈和柳宗元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看书下注释,,初步理解文章含义,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

  2.教师板书需正音的字:

  愚(yú) 句读(du) 谀(yú) 经传(zhuàn)

  郯(tán) 苌(cháng)聃(dān) 蟠(pán) 巫(wū)

  3.请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注意断句,声调等。

  五、分析课文第1段

  (一)朗读:齐读;单读。

  (二)学生根据注解自己疏通文意。把第一段分为三层,学生分A、B、C三组,每组一层。然后每组推举代表,向大家翻译课文。

  (三)总结本段的语法文言文知识:

  1.通假字:受-授

  2.古今异义

  学者:古-求学的人;今-在学问上有较高造诣的人。

  无:古-无论;今-没有。

  众人:古-普通人;今-很多人。

  3.一词多义

  之:

  ①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 人非生而知之者

  ③ 吾从而师之

  ④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⑤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所以:

  ①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②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③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乎:

  ①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②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③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④ 其皆出于此乎

  也:

  ①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② 吾师道也

  ③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师:

  ②③④⑤⑥⑦

  (2)理解分析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教师的职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择师的标准。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

  ⑤从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学生当堂背诵第1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第1段。

  2.课后练习二、三、四。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课后练习二、三、四。

  2.补充讲解

  (1)通假字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虚词

  ①之:

  古之学者:之,助词,的。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助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之,取独

  句读之不知:之,倒装标志

  作《师说》以贻之:之,代词

  ②其:

  其为惑也:其,代词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人称代词

  其可怪也欤:其,副词,表推测

  于其身也:其,人称代词

  (3)词类活用

  ①耻学于师 (形→意动)

  ②吾从而师之 (动→意动)

  ③句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倒装)

  二、分析课文

  1.第2段。

  (1)请学生朗读

  (2)分析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

  ②“师道”指什么?

  明确:“师道”是从师原则和风尚,指上文中所讲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③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明确:

  a.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结论:“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爱其子

  于其身也

  结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结论: “师道之不复,可知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背诵

  2.第3段

  (1)学生朗读。

  (2)分析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

  明确:“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总结:“圣人无常师”语出《论语?子论》,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人学习,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韩愈从“圣人无常师”出发,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很有意义。

  (3)背诵。

  3.第4段。

  (1)分析:

  ①作者用哪些话明确表示了他的立场?

  明确:“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从师风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明确: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说明了写作缘由。

  (2)背诵。

  三、本文写作特点

  1.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等。

  2.论证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师职责,择师标准。(立)

  第2段,师道不传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论断。(立)

  3.对比论证。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附:板书设计

  师 说

  一、解题:说,一种文体。

  二、韩愈及本文写作背景

  三、分析

  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论据:

  “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

  “爱其子”与“于其身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

  四、写作特点

  1.有破有立 2.对比论证

语文教案 篇4

  一、材料导入

  课间展示阅读材料投影,学生自读(名字为《让孩子多睡会儿》)上课自然导入

  二、落实重点,明确选材真实可信的范围

  1.老师引导学生一起逐步填齐24小时时间“表”:

  重点内容:以“我”为中心;

  标出相应时间所在的地点;

  标出相应时间接触的人;

  标出相应时间的常规活动;

  补充假日部分,小表作为补充。

  2.分析图表,小结选材范围以及可以生发的主题:

  地点:学校、 家中、 路上

  时间:11小时---12小时—1小时

  主题:友情、 师生情---亲情---关爱,个人意志品质的磨练

  学生尝试回忆自己写过的作文题目所选的题材,提出并自己把材料放进表内相应内容

  学生可以把三个地点发生的事情任意变化时间,社会生活接触时间少,多数属于所见所闻,感触不多,不作为重点选材范围,可以作为日常生活的`大社会背景,而天天奋战的课堂、天天滋养我们的家庭是生活的二十四分之二十三,随手可以提取题材,生发积极向上的主题。

  三、 进攻难点,力求选材找到合理新角度

  在“我”熟悉的领域选材,表达相应的主题,歌颂真善美,就拿到了基本分,情节语言生动一些,属于中等偏上的作文,如果再想拿高分,就要出新。

  看图表,我们可以创新的题材已经不多,既让人相信又是别人没有写过的题材很少了,可以继续尝试,继续观察,我们可以努力尝试在同样的主题下同样的题材下尝试别人没有写过的角度,哪怕就是一点点,也可以让阅卷老师发现一点亮点,无形中分数就从中等又上移了一步,成为比较优秀的作文。

  1老师引领全体同学归纳所写过的作文的选材新内容、新角度

  家庭:母爱—曹倩雯作文写妈妈悄悄看化学书(新题材)

  欧阳北平写妈妈自己下班也被雨淋了但是到家了还是给孩子送伞,结果回家后细心的孩子发现妈妈发烧了,然后大量的心理描写,接续前文大量的铺垫。(新角度)

  个人成长----宓源 写作业坚持与否,个人意志品质磨练

  学校类:

  师爱:辅导——?需要新角度

  学生生病,老师背着送医院,题材不新,还可以不可以变换角度(个人认为不宜大力提倡)

  友情:同学矛盾---?

  “我”的成绩单下来了,一个同学给自己开心,自己还误会,然后听说这个同学也考得不好,自己通过一系列矛盾的解除刻画人物(新角度)

  社会类

  关爱:张秉义---买篮球杂志时候和遇到乞丐时的选择,(新的角度)

  张思泽--是否搭陌生人车子,被搭和要搭车两个角度

  2老师让学生自己就同样师爱、母爱两个主题找新的角度

  3交流、归纳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本诗是儿童曲《快乐的节日》的歌词,诗歌内容贴近儿童生活,语言生动形象,感情浓郁、旋律欢快、活泼,多年来一直是孩子们爱唱的歌曲之一。诗文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反映了少先队员们在祖国的怀抱里欢庆自己节日时快乐、幸福和自豪的心情,表达了他们长大后决心报效祖国的志向。全诗以乐为线,心情之乐、成长之乐、理想之乐、场面之乐,贯穿全诗,生动地、理想之乐、场面之乐,贯穿全诗,生动地描绘了少年儿童欢庆节日时的快乐心境和欢乐热闹的情景。诗歌图文结合,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容易引起学生对美好往事的回忆,这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人物情感无疑很有好处。

  (二)、教学目的:

  1.认知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本课七个生字,会写八个字及鲜艳、理想、祝贺、健康、丰满这些词。

  2.技能目标:能用欢快的语调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继续引导学生进行词、句的积累。会用指定的一组词语,写几句话。

  .3.情感目标:体会少先队员们在祖国的关怀和培育下欢庆自己的节日时所流露的喜悦、幸福和自豪的心情,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并有实现未来理想的愿望。

  教学重点: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儿童的快乐心情。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它们都说有了我们,可爱的祖国就更有希望。的意思。

  2. 结合课文第三节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想是什么?教育学生要从立志这天起就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学好建设祖国的本领,长大报效祖国。

  (三)、教学对象的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好奇、爱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理解能力不够强。因此,本课在依据新课标、新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遵循他们认知的规律,采用了形象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充分运用了远教提供的视频,课件等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让学生身临其境快乐节日的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课改课堂的主题。为了体现新可标的理念,在阅读中体现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体验,让学生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内化,在读中激发情感。

  (四)、说教法学法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本课在教学方法上,根据儿童活泼,富于想象的心理特点,根据教材的特点,我采用了情景创设、组织讨论交流、相机诱导、以读代讲、开放课堂、拓展练习等教法。 学习方法是为了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这节课主要自主学习体验法、合作交流探究法、师生、生生互评法、思维拓展图文想象法等。引导学生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读中激情。这样的教与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想象能力,提高品读,感悟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五)、设计理念

  顺着课文编排识字与学文相分开的特点,本篇课文及生字在教学设计安排时,我做了大胆的尝试,改变以往先教学生字在教学课文的传统顺序,我是先教学课文在教学生字,此节的设计是第一课时。理由是这首诗歌是儿童曲的歌词,内容读起来朗朗上口,没有太大的文字困难。在设计学文时,充分体现《新课标》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以读为主,创设相应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在朗读的基础上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思想。

  (六)、教学媒体设计

  把远程教育资源与课文进行有机的整合,灵活运用远程教育提供的资源辅助教学。

  1、导入时播放动画课件中的《快乐的节日》歌曲,画面是一群少先队员快乐的唱啊、跳啊,接着播放视频《庆祝六一儿童节》,以此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初识生字时出示《快乐的节日》带拼音的生字的幻灯片,这样便于学生认读生字,同时也让教师省去写生字的时间。标出重点的读音,以便提醒学生注意。

  3、朗读指导时播放《快乐的节日》伴凑朗读,汇报朗读时根据的汇报随机出示《快乐的节日》前三节的课文内容,每节一张。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选择。

  4、教学诗歌内容时依次出示《快乐的节日》课件中的诗歌内容以及就每节内容所提示给学生的问题的幻灯片,共三张。让学生很明确每节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把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用幻灯片出示。为明确自主学习的目标。

  5、出示《快乐的节日》课件中的拓展练习的图片。

  6、附练习设计的幻灯片。

  (七)、教学准备:

  远教资料中的视频《庆祝六一儿童节》、动画课件《快乐的节日》、《快乐的节日》歌曲、《快乐的节日》伴凑朗读、课件等。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课

  师:你知道我们中国一年有哪些节日?你感觉最快乐的节日是什么节日?(学生回答)

  师:哪个节日是属于我们少年儿童自己的节日呢?(学生回答)对, 六月一日这一天是全世界所有小朋友的节日,大家都会以快乐、自豪的心情度过这愉快的一天。在此,老师有礼物

  送给同学们。(播放视频:《庆祝六一儿童节》)

  师:同学们,说说你们此刻的心情吧。

  师:现在让我们也一起来过过这个快乐的节日吧。(师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全班齐读)

  1、出示快乐的节日,说说你会怎么读这题目。

  2、读一读,突出快乐的。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中的图画、音乐、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把学生带入了快乐的节日的情景,孩子又重温过节的快乐和幸福。多频道地运作,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与想象都被调动起来,学生的情绪和学习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为后面理解诗歌意境奠定基础。】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师:小朋友们,这首歌词写得可美了,你们愿意自己读读吗?

  要求:学生自渎课文,注意标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认读,或同学间交流

  2、因为你们太热情了,一群朋友迫不及待地想跟你们见面了,我们带着快乐的认识它们吧。(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教师适时强调重点字音:如祝读翘舌,祖读平舌。

  【设计意图:诗歌的内容是大家熟悉的儿童曲的歌词,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读通这首诗歌没有太大的文字障碍,本来学习生字词是第二课时的认为,但为了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彻底扫除文字障碍,在此安排初步认读的环节。】

  3、想一想:这首诗歌一共有几个小节?你是怎么数的?(学生汇报)

  4、朗读指导。

  ⑴、刚才同学们都展示了自己读的水平,不但声音洪亮,而且读的非常准确老师真为大家感到高兴。我们的好朋友笑笑也来凑热闹了,你听!

  ⑵、教师点击课件,出现笑笑配乐范读课文的画面和声音:

  师:笑笑读的怎么样?(学生回答)

  师:对,因为笑笑带着自己的感情去读了,我们读书不但要声音洪亮,读流利而且还应该带着自己的感情去读,这样才能读好。你想不想读好呢?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情把诗歌齐读一次吧。

  师:同学们读书越来越有进步了,你们太棒了!下面,请你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小节在小组内练一练。

  【设计意图:采用小组内练读,让学生互相交流中感受会更深刻,情绪会越来越投入,练读的效果自然会越来越好】

  ⑶、学生自由读课文。

  ⑷、师:刚才老师发现同学们读得可认真了,谁能勇敢的站起来读给全班同学听?(汇报时师课件随机出示每小节的课文)(指名读,进行师生、生生评价)

  三、理解感悟。

  1、师:我觉得同学们都是读书小能手!刚才,我们读了自己喜欢的小节。

  现在,我们就来学一学我们喜欢的小节。怎样学呢?请看我们的学习小助手的建议:

  2、学习第一小节。

  师:(播放课件)请同学们看完后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你们看,正是这样一群小朋友,喘着节日的盛装,戴着鲜艳的红领巾,迎着扑面而来的和煦春风,在小鸟的带领下,赶来参加自己的节日,现在,我们一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此刻你最想做什么说什么呀?(学生自由发言,师随机板书。)

  【设计意图:课件图片与课文内容结合,直观形象视觉感受,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改变以前师让学生学为学生自动学,那他们就会认真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这适应课改的新理念了.】

  师:那就请你们用这种快乐的心情读好第一小节。学生读

  引导学生理解词语:鲜艳。

  3、总结学习方法: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感悟朗读

  重点分析了第一小节之后,让学生四人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学习。

  (课件出示学习建议:你能大声的、有感情的朗读你喜欢的小节吗?相信你!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试一试。)

  【设计意图与媒体应用分析:课件出示学习要求,可让学生明确学习的要求。在总结学习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运用方法自己进行学习。自由选择喜欢的内容进行小组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会了新课标里提出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3、学习第二小节

  师:孩子们在这美好的节日里,戴着鲜艳的红领巾,穿着美丽的衣服,打扮得这么漂亮,花儿、白杨树、小鸟都感受到了大家快乐的心情,向大家表示祝贺呢!出示词语:祝贺。指名读,齐读。

  师:瞧!他们来了!播放课件:微风吹来,花儿点头、白杨树摇摆、小鸟在空中飞翔的画面。请小朋友们想象一下,花儿、白杨树、小鸟在怎么祝贺?它们会说些什么祝贺的话?(学生自由发言,汇报,师做出适当的评价。)

  【设计意图:在此,师只是创设情景者、聆听者,尽量留给学生更大的想象空间,让他们带上想象翅膀,大胆设想,这一环节体现教学的开放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学生是主体,以学定教这一原则。】

  师:这么多的祝贺让节日的花园和草地显得更加美丽热闹,想想还有谁也来为少先队员祝贺呢?

  师:小朋友们想象真丰富,这么多的朋友都来庆祝我们节日,你们感觉怎么样?(热闹,心情愉快,特别开心)

  师:那就请你用朗读把这样快乐的心情也传给老师吧!(课件出示第二节的内容)

  师:同学们让老师感觉到节日的快乐,谢谢你们!老师想在大家齐读第二句话好吗?

  师:他们都说:有了我们,可爱的祖国就更有希望。出示词语:希望。指名读,齐读。

  师: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法吗?(小组合作交流,指名汇报,师随机板书。)

  【设计意图:解决问题,然后汇报交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

  师:祖国把重担托付给我们所以有我们就充满希望。你们的本领真大呀!你能承担这么重大的责任吗?请用朗读把你的`决心表达出来。

  4、学习第三小节。

  师指明喜欢读的学生读这小节。

  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感谢、丰满、理想。

  【设计意图:理解重点词鲜艳、祝贺、感谢、丰满、理想,以读感悟,可帮助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同时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学习方法,做到润物细无声。】

  师:(课件出示第三小节的内容)节日是快乐的,过着快乐的节日是幸福的!老师能和一群小伙伴过着快乐的节日也想起自己童年快乐的生活真高兴!你们有没有想过是谁送给我们这快乐的节日?(学生回答)师随机板书.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是我们的祖国给了我们幸福的生活。没有祖国妈妈的培养、爱护,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那我们怎样报答祖国妈妈呢?请你对着我们的祖国的说说你的理想。(学生畅谈理想)

  师:刚才同学们都谈出了自己的理想,希望同学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

  师:请同学们告诉我们伟大的祖国你们自己的理想和决心吧!读第三小节。

  5、师:有这么多朋友为我们祝福,高兴吗?那就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一起读一遍课文吧!当你们的心中充满爱,充满阳光时,你们会读得更有感情的。你愿意站起来也可以。

  【总评: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结合教材的特点,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和远教资源,立足于指导学生充分地读,,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读想结合。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内化,在读中激发感情。通过朗读,想象,表达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的感情,让学生在张扬个性中边学,边积累,边创造,让学生在读中真正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教学中,突出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合作机会,让学生自选择喜欢的段落,喜欢的方式,喜欢的伙伴进行学习,通过自读,自悟,师生合作,生生交流,把解决课堂生成的问题当成自己的教学重点,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学生是主体,以学定教这一原则。】

  四、欣赏歌曲。

  师:表达节日的快乐有很多的方式,刚才我们已经通过读书感受节日的快乐了!同学们,既然开心就要开心个够,我们来听歌,你们会唱的,想唱就唱,想跳就跳,或者你也可以跟着音乐试背课文,怎么样做随你高兴。(出示多媒体课件:歌曲《快乐的节日》)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安排,既消除了学生学习的疲劳,使学生保持了良好的学习状态,又引导学生回味了课文内容。】

  五、谈感受

  1、带着自己的感情,用自己喜欢的背诵方式读全诗。

  2、师:说说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小组合作讨论汇报。)结束语:在快乐的节日里,百花盛开,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这正像你们。亲爱的孩子们,是我们的祖国给了我们幸福的生活。没有祖国妈妈的培养、爱护,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希望同学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老师真心的祝愿你们:健康、快乐地长大!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个人独特体验,在交流中,激发了学生口语交际的愿望,总结课文内容,学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得到提高,达到语文课人文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六、拓展练习。

  师:刚才同学们向老师展示了你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课文的能力,让老师知道你们是阅读高手和理解课文的高手.现在,老师再给你们一个展示其它能力的机会:用词语或一句话口头描写你看到的图片. (课件出示小鸟、花园、草地的图片。)

  小组合作选择喜欢的图片练习,小组代表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认真观察图片,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培养学生的观能力、合作意识、语言表达能力。为以后的写话埋下伏笔。】

  (七)、板书设计。

  快乐的节日

  小 鸟 祝贺 节日(快乐、幸福)

  花 儿 红领巾(鲜艳) 祖国

  白杨树 衣 裳 (美丽) 理想 报答

  (十)、练习设计。

  (十一)、课外探究活动。

  1.学唱歌曲《快乐的节日》。

  2.会唱以后,带领学生到野外表演唱,也让他们体验书中红领巾的快乐和幸福。

语文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回顾本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用心体会课文作者是怎样用具体的景物或事情表达思乡之情的.

  拓展学生视野,引领学生积累有关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文、佳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明确内容

  “望着云彩,思念故乡.思念故乡,望着云彩”这诗句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

  这思乡情是人世间一种美好的情感,本组课文表达的都是思乡之情.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收获了什么呢?让我们共同走进.(板书课题:回顾?拓展),赏读片段.感悟乡情

  读着一篇篇思乡的课文,一些感人的描写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下面这些内容还记得吗?出示相关语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东窗可以望到那条小溪和小桥,还有那几株依依多情的杨柳.”

  这些语句出自哪些课文?从这些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诗人触景生情;通过写具体的事表达外祖父的思乡之情;通过写景物抒发怀念故乡之情.)

  过渡:课文中这样的描写还有哪些呢?本组的几篇课文是通过哪些人、事、景、物来表达思乡之情的?

  互相交流,各抒己见

  回顾课文内容,找出作者或写事或写景表达思乡之情的内容读一读,边读边批注.

  你找到了哪些这样的描写?小组里互相交流,畅所欲言.

  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发言.

  a.课文中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表达思乡之情的语句.

  b.课文中通过写景表达思乡之情的语句.

  小结:表达思乡之情不是空泛地抒情,应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或景物来体现.作家的作品是这样,我们的习作也要这样.

  平时我们的习作是怎样表达感情的?(结合本次习作中的典型例子进行交流.)

  诗文链接,内化积累

  回顾课文的学习,通过充分交流,我们收获了很多,不仅明白了抒情要用具体的事物或景物来表达,还积累了不少感人的片段.谁能背诵一两段?

  表达思乡情的诗文还有很多很多,读一读下面的诗句(日积月累中的),你能把它们印在脑海里吗?练习背诵.(个人背,同桌背.)

  你还读到过这样的诗文吗?能向同学们介绍介绍吗?(指名读背.)

  趣味语文.激发兴趣

  学生自读“推敲的来历”一文,不认识的字.

  同桌互读,纠正字音;小组互问,解决不懂的问题.

  全班交流对“推敲”的理解,以及在生活中对语言文字进行推敲的实例.

语文教案 篇7

  习作六第一课时本节课目标:

  1、领会本次习作的要求,知道本次习作采用调查访问或直接拜访的形式,走进社会了解自己家乡的名人,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国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习作6。2、通过对家乡名人的采访,了解他(她)的特长以及奋斗的历程,写出一篇介绍家乡名人事迹的习作,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重、难点:训练学生如何把通过调查访问到的、查阅到的资料整理成文,在叙述时应抓住最能反映人物特点的具体事例来写自己家乡的名人。教学过程:一、导入示标:1、导入:同学们,说起名人,同学们一定会想到那些战斗英雄、劳动模范,或是作家、画家、企业家、科学家、还有那些歌星、影星、球星等等。其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生活在我们身边的那些“技术标兵”、“种田能手”、“养鸡大王”……也可以称得上地方上的名人,

  你知道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名人”呢?能说说他们的名字和他们的故事吗?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二、布置自学1、出示自学题:根据课前的采访记录,用一句话说说你所认识的名人的事迹。通过,我认识了名人,他。2、学生自学。三、检查自学。指名汇报。四、精讲精练本课的精讲点:1、过渡:我们的家乡的名人还真不少。你了解他们具体的事迹吗?2、当我们面对“名人”是,心情会是怎么样呢?(激动、胆怯、紧张……)3、请同学们把上一周的采访记录拿出来,大家来交流交流,可以说说自己的.采访经过,也可以把你采访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

  (1)分小组交流。 (2)大组交流、汇报采访实录。 (3)全班交流。教师适时引导:采访他,和其他同学比起来你有没有哪些优势?能不能谈谈你的采访过程?你是怎样想到要采访他的?他具有哪些精神品质?有哪些事迹令你感动?

  除了在文中你对他所写的这些以外,还有没有其他想向大家补充的?经过这次采访,你得到了哪些经验?有哪些话要告诉大家?五、课堂练习。1、本节课作业:同学们,我们今天的习作就是写写你所采访的那位家乡名人,先把我们的采访实录交流一下,然后再进行调整、修改,

  特别要注意:(1)采访前的想法 (2)采访中了解到的最能反映人物特点的具体事例(3)采访后的感受 2、学生完成3、当堂反馈。六、总结提升写人物类的作文,要抓住最能反映人物特点的具体事例来写。

  七、下节课预习作业:预习习作七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31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绝招》教案06-02

(经典)语文教案08-01

【精选】语文教案08-06

语文教案[经典]08-06

语文教案(经典)07-24

语文教案07-21

(经典)语文教案08-13

(精选)语文教案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