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学语文教案7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本册教科书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依次是:爱和奉献、爱国情怀、名人故事、奇妙的大自然、成长的故事、观察的乐趣、爱护家园和奇特的想象。八个话题均未呈现主题词,而将其义隐含在单元内容之中。每个话题单元具有非常强的开放性,有的话题,呈现比较严密;有的呈现比较宽泛。各话题相互间也有着内在的联系。这八个话题蕴含了丰富的教育价值,将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整体凸显出本册教材“快乐、想象、探究、创新”的风格特点。
教材特点:
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2、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3、选文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以儿童为主角,贴近学生生活,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
4、课后练习的设计形式多样,重视基础,注重开放。
5、突破传统教材的呈现方式,增强了亲和力。
6、教材内容具有开放性和弹性。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熟练拼读音节,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281个字,会写226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6、能背诵8首古诗,有学习中国古传统文化的兴趣。
7、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9、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
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10、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教学重点: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熟练拼读音节,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281个字,会写226个字。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主动积累词语。
4、能用普通话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5、能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教学难点:
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3、鼓励学生尝试运用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句写话,并让他们从中获得乐趣。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11课时
第二单元12课时
第三单元11课时
第四单元12课时
第五单元11课时
第六单元12课时
第七单元11课时
第八单元12课时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十二个生字,会写二十二个字,认识多音字“好”。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背诵《美丽的愿望》和古诗《游子吟》,能通过朗读感悟课文的意思,使学生了解爱和奉献,有帮助别人的美好愿望。
3、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注意积累词语,练习写句子。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预习的习惯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5、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愿望,有写作的欲望,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教学重点:
1、认识三十二个生字,会写二十二个字,认识多音字“好”。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会背诵部分课文。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预习的习惯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学难点:
1、能通过朗读感悟课文的意思,使学生了解爱和奉献,有帮助别人的美好愿望。
2、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注意积累词语,练习写句子。
3、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愿望,有写作的欲望,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是围绕“爱和奉献”来编排的。
《美丽的愿望》是首儿童诗,展现了四季的不同情趣,勾勒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读了《长眼睛的小树》,小朋友们一定会喜欢那只活泼可爱又有着美好心灵的梅花鹿。《三个小伙伴》告诉了孩子们“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游子吟》歌颂了伟大的母爱,教育我们永远铭记母亲的恩情。
语文乐园通过“我来试试”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积累词语,练习写句子,阅读成语故事。通过“探究与发现”引导学生比较阅读上下两个句子,
初步感受反复手法的修辞效果。“我的作品”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愿望,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
口语交际让学生围绕“有趣的事”这个话题展开交流,在平等对话的氛围中分享彼此的快乐。综合性学习安排的内容是“最喜欢的电视节目,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在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的朗读课文,用自己具有感染力的语言激发学生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创造。教师还要注意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独特感受,理解课文,使之产生情感共鸣。
课时安排:
《美丽的愿望》二课时
《长眼睛的小鹿》二课时
《三个小伙伴》二课时
《游子吟》一课时
语文乐园一三课时
1、美丽的愿望
教学目标:
1、认识双横线中的5个生字,学会田字格中的“金、给、亮、丰、收、洁”6个字2、了解“金色、洁白、明亮、快乐、惊喜、欢畅”六个词语的意思。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能与同学交流自己心中的愿望。
5、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大自然四季的美好,渗透奉献精神的教育。
6、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点:
1、认识双横线中的5个生字,学会田字格中的“金、给、亮、丰、收、洁”6个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了解“愿望、洁白、明亮、快乐、惊喜、欢畅”六个词语的意思。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大自然四季的美好,渗透奉献精神的教育,和同学们交流自己心中的愿望。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双横线中的5个生字,学会田字格中的“金、给、亮”3个字。
2、了解“愿望、清香”2个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认识双横线中的5个生字,学会田字格中的“金、给、亮”3个字,重点是“亮”。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了解“愿望、清香、阴凉”3个词语的意思。
2、朗读感悟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的第一小节。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美丽的愿望,齐读.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一、教材解读
《爬山虎的脚》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顺序,介绍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脚的形状、特点以及是怎样用脚在爬的,启发人们留心和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第七单元是第七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训练重点是“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断”,除了要从读到学写,训练围绕一个意思写片断之外,还要复习巩固本学期学到的读和写的基本功,使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得到提高。《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担负着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断”的任务,因此在本组教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对于学生来说,很少有见过爬山虎的,对课文可能就理解不好
因为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教学中通过抓重点词语来理解课文,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研究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同时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学生就更了解了爬山虎的脚的特点。然后再让学生演示,加深理解。
三、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的方法。
3、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兴趣。
【德育目标】通过体会作者对事物观察的仔细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的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词语,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理解动词,了解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师:这节语文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5课《爬山虎的脚》。上节课我们通过初读课文知道了这是一篇写植物的文章,谁见过爬山虎这种植物?给大家介绍一下它的样子。(学生根据自己的见闻简单介绍)
师:说的不错,假期时,老师去了千山在沿途看到住户的房子上、公路大桥的墙上、山壁上,到处是一片片绿绿的爬山虎,就像一匹匹绿色的绸缎一样,老师告诉你们,它小的时候,也只是一根小茎,有了充足的水分,适合的`温度,它就爬呀爬呀,爬的满墙都是,这是什么原因呢?那么我们就在课文中去看看叶圣陶老先生是怎样解开这个迷的。
师:请同学们把书轻轻打开到16课,自由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爬山虎的哪些特点?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边读边作上记号,开始吧!(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研究发现
师:现在请仔细结合课文内容在小组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不懂的问题请小组同学帮助你解决,如果在小组内不能解决年在提出来,我们共同研究解决,好不好?(学生研究讨论)
3、合作成功
师:刚才同学们都学的很认真,讨论的也很激烈。现在请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先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从哪看出来的?注意抓住重点词来说。
学生汇报第一自然段的收获,包括:⑴ 爬山虎生长在墙上。⑵ “满是”看出长得很多、很茂盛。⑶ “占了一大片”看出生长的快。⑷ 爬山虎的生长离不开墙等等。
师:这部分还有问题吗?
那好,同学们的学习效率真高,收获也很大,我们就按这种方法继续汇报。
(学生汇报1、叶子杂成长中的变化。2、叶子的颜色、形状分布情况。
4、理解“漾起波纹”这句话体会作者用比喻写出叶子的好看。)指导朗读。
师:请一名同学带有感情地朗读大家看画面。(多媒体:叶子随风浮动的画面)
这部分描写你还有问题吗?
(生没有后继续汇报爬山虎的脚的特点抓住:“脚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生出六、七根枝状的细丝,像蜗牛的触角,”及“颜色是嫩红色的”来理解爬山虎脚的样子。)
师:好!现在请大家拿出笔画一画爬山虎的脚,你怎样理解的就怎样画,谁愿意到前面来画?(一生板演)
(大家评议脚的位置对不对)
出示多媒体画面,谁愿意说说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边看画面边说爬山虎的脚样子)
师:你除了读懂了脚还读懂了什么?(生继续汇报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
师:出示课件请同学门看 这一自然段把表示爬山虎爬墙的动词画出来。(生边读边画)
师:说说看,(动词有:触、巴、拉、贴、爬教师点出)
谁能理解一下这些词?(就是说爬山虎的脚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变成小圆片巴住墙,把茎相上拉一把,让它紧紧地挨着墙。)指名几个同学说。
师:现在我们来一起做个游戏,把你们的手当做爬山虎的脚,手掌当做小圆片,在桌子上试着做一做爬山虎爬墙的动作。谁愿意到黑板来演示一下。
(请一名同学来边演示边说)
师:这部分还有一句话你读懂了吗?说说看。
(“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就会想起它像蛟龙的爪子”这是说,爬山虎的脚……有力量,像蛟龙的爪子一牢牢巴住墙。)
师:刚才大家共同研究的这部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如果没有了请大家继续汇报。
(学生抓住重点词,体会“墙”对于爬山虎的重要)
这说明爬山虎离不开墙,稳重还有哪些地方提到爬山虎与墙的关系密切?(第一自然段)像作者这样开头写,结尾也写的方法叫做首尾呼应。这篇课文大家读懂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小结师:老师想问问大家你认为这篇文章哪个片段描写的最精彩?为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
师:现在就带着感情把你喜欢的段落美读给同学听,并试着背下来。
总结:这篇课文作者围绕爬山虎的脚这一事物展开描写,这一片段不仅使我们了解了有关爬山虎的脚的知识,而且好象亲眼看到了那满墙的爬山虎,是怎样巴住墙,一脚一脚向上爬的,我们同学在今后的文章中也要学习作者这样的写作方法,通过细致的观察,能围绕一个意思写好一个片段。
下面,把这节课你学到的知识概括性的写在纸上,讨论把一下板书写完。
(学生把爬山虎的叶子及爬墙动词填上)
六、开发课程资源
老师给大家留个作业,请你回家仔细观察一种植物,抓住植物的特点,围绕茎呀、叶呀、花呀、或者是果实等写一个片段。
附板书:
叶子 : 新鲜 均匀 尖朝下
脚 触 巴 拉 贴 爬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忆读书》是冰心在八十年代末写的一篇随笔。全文以忆为行文线索,记叙了自己快乐的读书生活,读书的感受和认识,抒发了自己热爱读书、以读书为快乐的情感,深情告诫少年儿童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本课的9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总而言之、统而言之在文章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认识到作者少年时代是怎样读书的,并能够向作者学习,检查自身是够做到了读书好、读好书、多读书,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稳重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相关词语再文章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能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并能够真正做到读好书,多读书,读书好。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大家都听过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吧。开卷有益就是说只要你一打开书本,从中就能获益,但这卷说的是好的书。要看好书,而且要勤看书。同样《忆读书》这篇课文的作者冰心谈到了她读书的体会。那么大家请默读课文并找出作者读书体会的句子。
通过谈话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能够使学生明确读课问的目的,从而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信息,锻炼了学生获得信息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了课文后,你认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让学生明确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是本文的精华所在。从这九个字入手,一步一步开始课文得进一步学习。
2、读书又那些好处呢?试着概括一下。
3、多读书表现在哪些方面?
喜爱读书,读各种各样的'书,如:《三国演义》、《红楼梦》、《茶花女遗事》、《精忠说岳》、《封神榜》
4、在作者眼中,什么样的书才算是好书呢?
作者认为:故事情节精彩,人物个性鲜活,有真情实感,质朴浅显的书就是好书。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就课文中出现的名著让学生来说说自己知道的内容。
如有关《红楼梦》中得人物命运、有关《水浒传》中得人物名称、有关《三国演义》中得人物分类等等。
在介绍相关作品事加紧对课文得深层探讨,如:
1、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写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凑成勉勉强强写满等词语应怎样理解?)
凑成这里有拼凑而成的意思,勉勉强强有将就凑合之意,写满有凑满之意。这三个词强调指出:《水浒传》中作者因要着力刻画林冲等人的性格,因而不可能把每个人物的个性写得鲜明。
2、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含泪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不能。因为含泪一词表达了作者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挂念、惦记。表现了冰心老人读书时的着迷。
之所以这样设计,就是增加学生对文本的认识,调动其学生的积极性,既可以把自己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交流,让学生也参与其中,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嗯,同学们读了这么多的书籍,冰心奶奶也读了不少,最后她来了一个小总结,她是怎么说的?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是否重复?)
不重复。作者这样写,主要是起强调突出的作用,有自豪之感。
四、总结提升,情感熏陶。
本节课我们主要初步了解了冰心的作品以及《谈读书》的一些观点,希望同学们课下结合自己的读书体会比较自己的读书情况,认真体会读书的好处。
五、作业:
写一片读书笔记,并设计一份自己的读书计划。
六、板书设计:
忆读书(冰心)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
1、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板书课题。
3、学习生字:江南。
二、分析课题
这是古代的一首民歌。
“江南”是指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南部和浙江的北部。
自古以来,江南就是一片富饶美丽的地方。
三、初读指导
1、范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可采莲田田鱼戏间西北
(2)指名朗读,指点学生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采莲、戏。
(4)齐读生字词。
(5)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词
1、自学书后第二题,练习书空。
2、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3、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二、精读训练
1、第一行:江南可采莲。
“莲”指荷花,看图说说“采莲”是什么意思。
“江南可采莲”是什么意思?
2、第二行:莲叶何田田。
看图,莲叶是什么样的?
莲叶挺出水面,像擎在手里的一把把小伞。
小结。
3、第三至七行。
(1)看图,鱼儿在莲叶间游动,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这儿为什么不用“游”而用“戏”呢?
(2)指导朗读,要读出高兴的语气。
(3)指名说说这几句的意思。
小结:这五行写鱼儿在莲叶间四处游动,穿来穿去,好象在游戏作乐。
三、巩固
1、指名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采莲田田戏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四、小结
1、学习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如果你是采莲人,你的心情如何?为什么?
五、指导朗读背诵
1、要读出采莲人愉悦的心情。
2、指导停顿。
3、反复练习朗读。
4、自由练背,指名背诵。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一、以题生疑
语文学科的性质要求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加强情感体验,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所以,课题导入后,同学生交流一下:“中彩是什么意思?你见过的中彩者什么样?”(生活)“文中谁中彩啦?他是什么样?”(课文)通过课前这样的联系,明显的对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地进入议疑、解疑的学习氛围之中。
[意图:由生活导入,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构建大语文观的意识。]
二、以文议疑
将生活里中彩者的“欢天喜地”与书中父亲的“神情严肃”相对比,很快就能发现中奖后的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那这个难题到底是什么?读读文章,找找原因。
[意图:]由矛盾直接切入文章的中心,提供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自主地研究学习。
三、小组合作解疑
1.读一读。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意图]:通过朗读,把握脉络,突出重点,使学生能以第六自然段中的“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作为理解的着力点,联系上下文感知。
2.想一想,画一画。联系上下文让学生想一想,文中前后哪些对比体现了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并用不同的符号把有关语句标出来。
通过文章的前后对比,学生们不难发现父亲面临着许多矛盾:生活的拮据与意外的中奖对比;梦寐以求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与中奖后拥有奔驰车对比;帮同事买到了中奖的彩票与同事已忘记相对比;自己家里的贫穷与库伯家里的有钱相对比;归还彩票得到的精神财富与这一生拥有物质财富而心理上的.惴惴不安相对比。就是这些矛盾使父亲在中彩后无法喜悦,面临道德上的难题。
[意图]:通过着力点的上挂下连,找出矛盾之处,体会父亲的心情,为下一步体会父亲的美好品质做好辅垫。
3.读一读。学生在文章当中找到有关的语句后,通过交流、讨论,自然就会明白父亲的道德难题是什么。然后全班讨论、交流,并进一步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评价,联系上下文体会父亲的美好品质。
[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重点在扩大学生的参与面上,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读,有机会评,将评价的重点放在是否读出了这些矛盾,是否体会到了父亲的心情。
四、课外延伸,深化主旨
本课第一自然段中的“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文眼。在理解此处时,不仅要结合本课父亲的表现,还要通过向课外、社会的延伸,扩展思路,力图通过课本中的人物,通过生活中的实事,来帮助学生理解诚实、有信用是可贵的精神品质,以此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
[意图]:再一次向课外延伸,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在生活中学习。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五、作业
回家以后,搜集有关财富的名言。
[意图]:帮助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同时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通过教学,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一些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2、读懂每个句子,理解“衣裳”“绿伞”在句子里的意思,理解“爷爷真好,小树真好”在课文里的意思。
3、学会本课生字词,认识并会写两个偏旁:山字头、四点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难点:“衣裳、绿伞”在句子里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爷爷(yé)和小树(shù)(齐读课题)
问:课题中写了谁?写了什么?
过渡:课题中的“爷爷”“小树”一个是人,另一个是树,人和树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学了课文后就会明白了。
二、初读课文,大致了解内容
1、师范读课文,生找出本课中要学的'生字(用△)。
2、自己看拼音指读课文,做到看拼音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读不好的句子可多读两遍。
自由读课文──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3、再读课文,找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四、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指名读第一自然段。问: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⑵分句学习:
①指名读第一句。
问:爷爷给小树穿上了什么样的衣裳?
追问:为什么说是“衣裳!”稻草衣裳是怎样穿到小树的身上?
师:让我们读一读句子,进一步理解“衣裳”的含义。
自由练读──指名说──评议
②小树有了稻草衣裳后怎样?
师:我们在读第二句时,要突出“不冷了”。
追问:爷爷好不好呀?为什么?
指名说──评议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爷爷给小树穿上了稻草衣裳,保护了小树。几年后,小树长得怎样了?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⑴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问:这段有几句话?
指名说──评议
⑵分句学习。
①指名读第一句。
问: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撑”什么意思?
指名说──评议
追问:小树好不好?为什么?
师:我们在读第二自然段时,要突出“热”“绿伞”“不热”。
3、练习朗读(自由练读──指名读)
师:寒冷的冬天,爷爷为了保护小树,让小树茁壮生长,给小树穿上过冬衣裳,免受冻害之苦,爷爷是多么爱护小树呀!夏天来了,小树长满了枝叶,为爷爷张开绿伞,让爷爷在树下乘凉!小树也能为爷爷服务,让爷爷在大热天感到凉爽,小树多好呀!
3、习第三段:
⑴齐读第三段,部:胡几句话?
师:结合课文一、二段理解第三段的意思。
⑵看插图:问:为什么说:爷爷真好!小树真好为人师
(要观察人的神态、动作、想象爷爷会对小树说些什么?)
指名说──评议
五、学习生字的字形
冷:左右结构,左边是“冫”,右边“令”,与“令”的字形、字义比较。
衣:按笔画记字形,共6笔,最后一笔是捺。
裳:上下结构。
热:上下结构,上边是“执”,左右结构。
绿:左右结构。
伞:上下
结构,上边是“人”,下边是“中”,笔顺是“点,撇,横、坚”。
真:共10笔,中间是三横。(红、黄、蓝)
好:左右结构,左边是“女”。
组词:
冷:冷水、寒冷
衣:衣服、上衣
热:热水、热天
绿:绿伞、绿色
伞:打伞、伞把
真:认真
好:好处、好人
六、复习巩固
1、听写生字词
2、填空:
天()了,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
天()了,小树给爷爷撑开()。
3、从课文中找意思相反的词,写在下面。冷──热
4、照样子组词语
好:
真:
热:
5、读音节写偏旁
xiǎo
zì
tóu
sì
diǎn
dǐ
6、练习读课文──初背课文
7、指名背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的语文天地安排了连一连,说一说节日,数一数填一填,读一读,看图讲故事。
连一连是将阿拉伯数字与汉字连起来,并数一数自己坐在教室的哪里。
说一说让学生熟悉各种节日。
数一数填一填让学生了解量词的使用方法。
读一读让学生通过读诗熟悉汉字,数字。
讲故事陪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金钥匙告诉学生讲故事的好方法。
教学建议:
“语文天地”的内容可穿插在课文中进行学习,也可集中进行。
连一连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
说一说节日可以放在《数字歌》里进行。
数一数可以和《山村》结合进行,要在写字后做。
读一读在《数字歌》后进行练习。
看图讲故事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例如,观察一张图,最低要能说出船里有几只熊,岸上有几只熊。四张图连起来,要能说出船上的熊和岸上的熊数量有什么变化,要能把“太多了”在适当的时候说出来。
相关资料:
“两”和“二”
序数用“二”不用“两”,如第二名。
个体单用“两”,如两个女孩。
习惯的固定说法:十二,二十,两千,两万……
度量,衡量词前,“两”“二”通用,如两米、二米、两千克、二千克。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小学语文的优秀教案02-21
小学语文北京教案02-27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7-29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9-01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8-24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8-30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7-06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