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通用7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发现物体扔到空中会自由下落,初步感受地球吸引力的存在。
2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份操作材料(各种小塑料玩具,糖纸,羽毛,纸偶,球,沙包)。
2老师作挂图两张。
3氢气球,普通气球各一个。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发现物体扔到空中会自由下落。
(1)游戏:幼儿运用操作材料,自由抛耍。老师同幼儿个别交流。
老师问:扔到空中的物体最后会怎么样?(掉下来)。
教师问:你们能让扔到空中的物体不掉下来吗?(鼓励幼儿运用各种方法)。
2初步理解为什么物体扔到空中会自由下落。
打开书第31页,教师讲述科学家牛顿爷爷的故事。
3进一步探索不同的物体或同样的物体其形状不同,下落的情况也不同。
(1)让幼儿自己选择两种物体做实验,发现物体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如羽毛和沙包,并让幼儿想一想,为什么?
(2)教师出示两张同样大小的.纸片。
教师:请小朋友想一想,老师一松手,这两张纸片谁先落地?谁后落地?(同时落地)。
教师与幼儿共同实验,将其中一张揉成团。(教师:我们现在来看一看,比一比,谁先落地?谁后落地?为什么?)
(3)教师出示两张挂图,并设计空气娃娃进行讲解。
教师:我们周围,有许多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它是什么?(空气)。
活动延伸:
教师出示两个外表接近的气球(一个是氢气球,一个是普通气球)。
1教师演示,并提问:
(1)这里有两个气球,你们想想看,如果教师一松手,这两个气球会怎样?(落下来)。
(2)为什么一个气球落了下来,而另一个气球却上了天呢?
(3)你们想一想,当我们坐着飞机去旅行,飞机会不会掉下来呢?为什么?
小结:我们生活的地球有一个很大的本领,就是它具有吸引力,物体无论扔多高,无论我们怎么吹,怎么煽,总会掉下来。只是重的物体落得快,轻的物体落得慢。
科学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喜欢唱歌。
知道生病了要吃药。
初步了解吃药的安全守则。
活动准备
歌曲《医生,谢谢你!》(歌曲及音乐欣赏cd或磁带)。
药水、药丸。
活动过程
学习领域:
形式:集体
1. 播放歌曲《医生,谢谢你!》,与幼儿一起唱歌曲:
2. 与幼儿讨论歌曲的内容:
歌曲中唱了什么?
根据幼儿的`回答可以给出以下提示性问题引导幼儿思考。
肚子疼要怎么办?(看病。)
为什么肚子会疼?(自由回答。)
生病了,要吃什么才会好?(吃药。)
医生怎样帮助我们?(治好我们的疾病。)
看完病,你会对医生说什么话?(谢谢。)
3. 出示药水和药丸,向幼儿提问什么时候要吃药。
4. 请幼儿分享吃药的经验,并说出吃药的正确方法,例如生病时才需要吃药、要定时和按医生要求或说明吃药等。
5. 请幼儿一边唱歌曲,一边做动作表达歌词的内容。
活动评价
能唱歌曲《医生,谢谢你!》。
知道生病时才能吃药。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结合已有经验提出假设,乐意通过实验加以验证,感受科学探索的乐趣。
2.通过实验获得物体穿越弯管需要具备的特性,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3.喜欢操作,大胆交流,懂得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方法之一。
活动准备:
操作材料:弯管玩具,螺帽(直径小于弯管的直径)、毛线、较长的硬钢丝、米、手电筒、小记录表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1.弯管拼搭
教师:看,这是小朋友们平时常玩的管子玩具,请你们搭一根弯管,比比谁搭得又快又有创意。(幼儿拼搭,教师计时。)
教师:举出你的弯管让所有的小朋友看到,说说你搭的是什么。(幼儿自由回答,教师给予回应。)
2.预测假设
(1)寻找弯管共同点
教师:你们搭的弯管各不相同,真有趣呀,可仔细观察一下你们的弯管,它们有一个什么共同的地方?(幼儿仔细观察,允许和同伴小声交流。)
小结:弯管的造型无论怎么变化,中间都是空的。
(2)预测
教师:弯管的中间都是空的,像一条弯弯的隧道,今天来了许多的小东西,它们想钻到弯管的身体里去旅行!看看,有哪些小东西?(出示统计表,表上有空气、米、毛线、电筒、硬铅丝的图片。)请你们想一想,猜一猜,哪些东西能穿过弯管,哪些东西不能穿过弯管,能穿越的打√,不能穿越的打×。
(3)统计猜测结果
教师:我们看一下小朋友的猜测结果,你是怎么猜的?有不同的吗?
3.验证、记录
(1)教师:小朋友有不同的意见,那它们到底能不能穿越弯管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个试验验证一下。
教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请你们去做个实验,然后把实验的结果记录到统计图上,能穿越的打?√,不能穿越的打?×。不要忘了每一样东西都要试一试哦!
(2)教师巡回观察、指导,了解幼儿的实验过程及问题,提醒幼儿及时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
4.交流实验结果
(1)空气:空气是流动的,所以能在弯管子里通过。还有哪些东西是流动的,也能穿越弯管呢?(风、水、声音、气味等)
(2)米:颗粒比较小,能在管子里滚动、穿过。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东西呢?(米、小豆等)
教师:怎样可以快速地穿过弯管呢?(个别幼儿试验后教师小结:放入沙子后,晃动弯管,更容易快速穿过。)
(3)毛线:因为线是细细的,软软的`,不容易穿过。我们可以想想办法请谁来帮忙呢?出示螺帽。那为什么老师还要在线上面绑一个螺帽呢?(因为可以增加它的重力,使它能够更加方便地穿越弯管。)
(4)光:它只能到哪里啊?
教师:手电筒照出来的光是直射的,所以不能穿越弯管。
(5)钢丝:因为长钢丝是直直的、硬硬的,不能拐弯,所以不能穿越弯管。
教师:有什么办法让它穿越弯管吗?(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人们动了很多脑筋帮助它们穿过弯管。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宝贝(出示钢丝弹簧),钢丝变成螺旋形的样子后,可以伸到长长的弯管里帮助清理堵塞在弯管里的垃圾了!
小结:通过实验,小朋友发现流动的、小颗粒的物体可以比较容易穿过弯管,但是一些不能一下子就穿过弯管的东西,想想办法,可能也会穿过弯管。感兴趣的小朋友可以在科学角试一试,怎样让光穿越弯管。
科学教案 篇4
一、 教学目标:
1、在师生听故事,讲故事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图画记住故事的内容。
2、培养孩子认真聆听的习惯,激发孩子们丰富的想象能力。
3、图文结合,体验到民间艺术的魅力。
4、引导孩子体会一个个阻止太阳掉下来的动物就像一个个天然的、稚嫩的孩童,而这个傻傻的故事背后正是孩童式的本能和无畏。
二、教学重点
图文结合,引导孩子理解故事。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孩子体会一个个阻止太阳掉下来的动物就像一个个天然的、稚嫩的孩童,而这个傻傻的故事背后正是孩童式的本能和无畏。
四、教具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引入课堂:
今天我们要分享的绘本是《别让太阳掉下来》。
(二)听故事,讲故事
1、一群小动物在山上玩耍,他们都有谁呢,小牛、小猫、大熊猫母子、小皮猴、还有小鸟、小松鼠、袋鼠母子,他们每个人都穿着古朴的小花衣,非常可爱。
小牛本来是个黑牛,但是他的角、尾巴和背上装点了花样。
小皮猴是黄颜色的,他有红眼圈,额头、手脚都有花纹。
还有小猫,哎呀,差点看成了小老虎,没有“王”字,嗯,确定是小猫呢。(小朋友们看着是不是觉得眼熟呢?因为啊,这些小动物的'形象都来自于民间,牛是陕西泥玩具,猴子、小猫、鸟则是河南的民间玩具。再看整本书的色彩,以金色和红色为主,这也是有来由的。同时以方、圆、半圆来分割画面,这些都具有漆器的特点,也让这本书更有“中国味”。)
2、发现了太阳,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3、“太阳怎么往下掉”,怎么办呢?(小动物们非常着急!)
(1)小鸟用藤条把太阳捆住。
(2)小猴子想用竹竿撬起太阳。
(3)松鼠们用松果堆起了松塔,想托住太阳。
(4)我们的小黑牛倒立,想用脚顶住太阳。
(5)最终太阳还是掉进了地里。大家又开始挖太阳。挖着挖着,大家又困又累,都躺在地上睡着了。黎明时分,大家惊喜的发现,太阳终于又被他们“挖”出来啦。
(三)、总结
把太阳下山想象成“掉”下来,而小动物们想尽办法不让太阳掉下来,正是孩子们天真无畏的想法。日常生活中,我们面对孩子们所做的一些看似冒险的事情,会不约而同地去严厉阻止,往往会阻断孩子探索世界的劲头。我们不妨适当放手,让孩子们去尝试一些新鲜事物,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界的兴趣,和他们一起体会童真和童趣。
(四)、认识作者
(1)郭振媛 /文 一个喜欢孩子,热爱写童话书的人。
(2)朱成梁 /图 1948年出生于上海,学生时代在苏州度过。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油画专业。主要作品有:代表中国参与《地球的一天》的创作,以及《火焰》《团圆》《棉婆婆睡不着》《老糖夫妇去旅行》等。曾获丰子恺图画书首奖、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儿童图书、野间儿童图画书插图佳作奖、博洛尼亚插画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年度作家奖等奖项。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磁铁能吸铁的特性。
2、激发幼儿对磁铁吸铁现象的探索兴趣,发展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小篮子、一块磁铁;积木、积塑、螺丝帽、钥匙、回形针、硬币、纸张、布条、茶杯等物品。
2、带有磁铁的文具盒、书包等实物及一些图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寻宝"导入活动。
1、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寻宝,但是去寻宝时我们小朋友都要带上一样东西才能寻到,我们看看我们要带什么东西进去?(教师出示磁铁)。磁铁有什么用呢?人幼儿自由说说。
2、现在小朋友们可以拿着磁铁进去玩了?你们看看会发生什么事?老师巡回指导。师:小朋友看看为什么磁铁吸不住这个东西啊?幼:因为它是木头的。师:朋友聪明,那你们看看磁铁为什么又不能吸住这个东西呢?幼:因为它是塑料的师:小朋友,你们玩好了吗?现在时间到了,你们去找个位子坐下来,老师请小朋友说一说刚才磁铁都吸了什么东西啊?幼:有钉子,有夹子,有瓶盖,有别针。
师:哇!磁铁的本领可真大啊!磁铁吸了这么多东西?那你们看看磁铁吸得东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啊?幼:他们都是铁做的。教师小结:原来磁铁可以吸住铁的东西。
二、儿动手操作,发现磁铁隔物吸铁的特性师:现在老师再请你们来玩一个游戏,现在每个小朋友一个人拿一个纸板,把磁铁上面的东西拿下来放在纸板里,你们再玩玩看会发生什么事?师:小朋友,你们说说看为什么这些东西在纸板上动起来啊?幼:因为纸板下面有磁铁。老师小结:小朋友真聪明!告诉你们磁铁还有一个秘密就是它还可以隔着物体吸铁,但是这些物体不能太厚 。
三、创设情境,让幼儿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用途1、刚才老师不小心把很多的别针掉进了这些沙子里,你们能不能帮助老师想想办法捡起来啊?但是用手捡太麻烦了,你们有没有更好地办法啊?师:刚才我们刚刚学过了一个磁铁的特点,你们可以不可以利用磁铁来把老师的`别针捡起来啊!谁来试试?啊!原来真的可以啊!
2、原来磁铁在我们生活中给了我们这么多的方便啊!那我们再来看看磁铁还有什么用处?教师出示铅笔盒,背包,磁性玩具 和图片引导幼儿观看了解。
四、活动结束刚才我们知道了磁铁有这么多的本领,回家后河爸爸妈妈再找一找磁铁还有什么本领好不好?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积累有关转动的经验,发现转动的很多有趣现象。
2.为自己和同伴的成功而高兴,在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课件:照片—旋转木马
2.玩具车、陀螺、筷子、积木、圆片、吸管、牙签、碗、杯子、毛巾、硬币等 。
活动过程
一、初步获得有关转动的经验。
1.猜谜引出风车
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很好玩的东西,
说它是辆车,可它不是车,风儿一吹来,脑袋随风转。你能猜出来它是什么吗?
2.幼儿探索操作
(鼓励幼儿发现转动的各种有趣现象。)
教师:除了风车能转,你知道还有哪些东西是可以转吗?
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很多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什么,
玩具车、陀螺、硬币、纸片、吸管呼拉圈。
它们能转吗?我们来试一试!
3.幼儿交流
(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大胆地告诉同伴)
教师:你玩的是什么?你是怎样让它转起来的?
小结:我们用嘴吹,用手转,有手推,想出了那么多转动的方法。
二、操作,探索
(引导幼儿用两种不一样的东西使其中的一样东西转起来。)
1.教师:今天我们班要开展一个“转转转”的展览会,你们能不能让这些东西转起来呢?
2.请大家用两种不一样的.东西合作,使其中的一种东西能转动起来。
3.谁来说说你用了哪两样东西,是怎么玩的?
三、延伸活动
1.游戏“迷迷转”,引出身体的转动。
“迷迷转,迷迷转,大风停了我不转。”
我们在做游戏的时候身体怎样了?”
(原来发现我们的身体也会转动的,真神奇。)
2.那请小朋友找一找在我们身上还有哪些地方,哪些部位也会转动起来的?
科学教案 篇7
一、教学内容
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二、教学目标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在进行了“植物”和“动物”单元的学习之后,学生将在这个单元里开始对物质世界的探究。“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为三年级学生提供了研究周围常见物体和材料特性的机会。当学生们对各种物体进行探索的时候,他们会发现,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可以按照组成物体的材料和材料的物理性质来描述这些物体。而材料的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材料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材料的使用也影响着周围的环境。本课是这个单元的第1课,是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周围的物体是由哪些材料做的,指认6种常见材料并用词语描述它们。这一课将通过观察和辨认来引导学生探究材料。他们将观察自己随身携带的物品、书包和教室里的设施,分辨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并且在这个基础上找出常见材料,描述它们的特性。这使我们有机会了解学生在材料方面的已有经验,引导学生从材料的角度观察物体、引发他们对材料的研究兴趣,明确研究材料的意义。
(二)、具体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
过程与方法:
1.调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观察和辨认不同的材料。
3.用词语描述常见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点: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
教学难点:用适当的词语描述常见材料
教学准备:
1、6种用最常见的材料做成的物品(餐巾纸、牙刷、毛巾、钥匙、玻璃杯、木梳)。
2、我们身上的物品、书包里的物品、教室里的物品的统计表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问:摸奖见到过吗,你摸过吗?今天我们也来摸摸,看看你的运气如何。老师先告诉你们,这些东西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你摸的时候,说说你摸到的感觉,并猜猜你摸到的可能是什么,它由什么材料做成的?
2、摸奖猜谜活动
请几名学生到前面来在老师准备的百宝袋里摸各种物品,学生每摸出一种物品都让他猜猜这种物品是什么材料做的?
3、导入新课
学生回答后师说:是的,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材料人们使用,今天咱们就来观察一下我们周围的材料。(板书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要研究的问题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会越感兴趣。用摸奖猜谜的形式导入新课,似乎没有什么新颖之处,但对小学生来说也很意外,在兴趣盎然的摸奖活动中,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上来。
(二)、观察记录身边的材料
1、让学生观察自己和小组里的同学,身上穿的、佩带的、携带的物品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并试着把它们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科学教案08-01
科学教案(精选)08-02
科学教案【经典】08-05
科学教案(经典)08-08
科学教案(经典)08-19
[精选]科学教案08-06
[经典]科学教案08-15
科学教案[经典]08-09
(经典)科学教案08-13
(经典)科学教案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