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锦集【7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大班数学: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
活动目标:
1.以自身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右。
2.愿意与同伴交流,分清自己的左边和右边。
3. 提高空间方位知觉和判断力。
活动准备:手环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1.猜谜激趣。
“一棵小树五个杈,不长树叶不开花。从早到晚不讲话,写字画画不离它。”
2.区别自己身体的左右。
(1)区别左右手。
①请小朋友举起拿笔的那只手,招招手。
②交流做哪些事情需要用到右手?
③伸出左手摇一摇。
④出示手环,请把手环戴在右手。
⑤小结:戴手环的这只是右手。摇摇手的是左手。
(2)区别左右脚。
①我们的身上除了左手、右手,还有什么也分左右的?
②区分左右脚、左右眼睛、左右耳朵。
③小结:左手的这边是左边,右手的这边是右边。
3.感知左、右边。
(1)请小朋友看看自己身边,请问你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2)改变方位,区分左右。
4.游戏:我说你做
(1)举起你的右手;举起你的左手
(2)抬起你的右脚;抬起你的左脚
(3)用你的右手拉你的右耳朵;用你的左手拉你的'左耳朵
(4)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左眼睛;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右眼睛
5. 竞赛游戏:我说你做
(1)按手环颜色分组进行比赛
(2)比赛中用五角星进行评价
6.评出冠军组。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感知许多物体(图形)可以分成相同的二分,并知道整体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体。
2、尝试用目测,把实物分成一样多的两份,并在活动中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提高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及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示范用的蛋糕一只及幼儿操作材料图形一套。
2、人手一分不同颜色的各种图形。
3、操作材料:红枣、豆子、橡皮泥。
活动过程:
1、以两只“小松鼠分蛋糕”的故事,激发幼儿学习二等份的兴趣。
师:“六一”这一天,是小松鼠花花和圆圆的生日,小伙伴们送了他俩一个蛋糕,两只小松鼠很开心,看了一会儿,花花说:“我们来分蛋糕吃吧,我们两人吃一样多好不好”圆圆说:“好”!可是两之小松鼠的数学学的不好,不知道怎么分才能分得均匀,小朋友说说看,两只小松鼠应该怎样分才能吃到一样大的蛋糕?
2、老师这里也有一只蛋糕,想把它分成相同的两份,请小朋友帮老师想一想,应该怎样分?
3、幼儿演示分法,教师帮忙。
4、蛋糕可以分成相同的两份,那么如果我们用图形,可不可以也把它们分成相同的两份?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好多各种各样的图形,而且,每种图形有两张,请你们把相同图形中的一张先用折的方法,折成相同的两份,然后,用剪刀剪开,看看剪下来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有什么不同?在折、剪的.时候,你想一想一种图形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法,都可以把它分成相同的两份?
5、幼儿动手操作,老师巡回指导,引导小朋友们相互讨论。
师:小朋友在操作的时候。可以相互讨论一下,应该怎样分?
6、幼儿反馈尝试的结果。
(1)提问内刚才小朋友都动手把各种图形分成了相同的两份,请小朋友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2)请几个有不同分法的小朋友讲述,并用老师的操作卡演示给小朋友们看。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通过操作、探索、观察、比较,掌握二等分的方法,在学习和探索中引导幼儿由浅入深,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的开始部分,是以故事《松鼠分蛋糕》导入,一下子吸引住了孩子,把孩子带进如何公平的分饼的情景中,使孩子们的兴趣很自然的被调动起来。
在学习活动中,我本着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活动一开始,我就为幼儿提供可操作材料,每人一个圆圆的饼(圆形卡片),让幼儿亲自动手去操作、去探索、去发现、去解决问题,老师在操作活动中充当好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孩子们通过操作和探索,自己找出了圆形二等分的分法,建立等分的概念。接下来,对幼儿掌握的知识进行提升,探索、操作各种图形二等分的方法,对二等分的概念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活动的结束部分,老师为孩子提供了许多可操作实物:如饮料,让幼儿知道生活中,许多东西都可以二等分,把学过的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进行生活中的实际操作,幼儿通过切食物、分饮料等实践,拓展二等分的知识,同时激发了幼儿对等分的兴趣,在操作中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在幼儿操作探索图形等分的这个环节中,我应该只跟孩子说对折,而剪的过程我应该在课前剪好,到这个环节直接演示就得了,把剪的过程放进来既浪费时间了,又没有把重点突出来,这一点我觉得不够完满。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数学是抽象性、思维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指导幼儿粗浅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精神和各种能力,促进其智力发展。通过指导幼儿初步感知时间这个概念,发展幼儿的“时间感”。建立幼儿的时间观念,是在丰富的感性经验基础之上逐步形成的。
根据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幼儿识字较多,知道了昨天、今天、明天的时间概念,知道了一星期的形成。为此,我在活动设计中,将“年月日”融入故事中,使数字和故事巧妙结合,使原本抽象、复杂的概念变得具体、简明、易于理解,为幼儿主动探究学习留下余地。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运用不同的数数法探究:一年有12月个月,一个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2.引导幼儿知道有记录时间“年月日”的叫做月历。月历有年类之分,种类之别。
3.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运用不同的数数法探究:一年有12月个月,一个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2、难点:大小月分别是哪几个月?顶小月又是哪个月?
活动准备
1.大字卡“年、月、日、1、4、7、12、31、30、28、365”各一张;自制外形似房子状的20xx年1月——12月的月历(大月、小月、2月数房子大小有区分);小字卡(年、月、日)数字卡(12、30、31、28、365)幼儿人手一份。
2.各类挂历、台历、月历、月历。
活动过程
1.幼儿观察十二座“房子”,引起兴趣。并提问有几座房子?大的有几座?小的有几座?
2.出示数字卡(12、30、31、365、28),猜猜与“房子”有什么联系,明确探索任务。
设疑:为什么老师把有的房子画得大,有的画得小呢?
请小朋友把自己椅子下的小本子拿起来,分别认这些字。再把小本子藏好。
3.讲述故事,回答问题,帮助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4.引导幼儿操作小字卡、数字卡,探究回答问题:很久以前的这个妈妈的名字叫什么(年)?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日)?年妈妈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12座)?这些房子的名字叫什么(月)?大月的房子有哪几个月(1、3、5、7、8、10、12)?小月的房子有哪几个月(4、6、9、11)?大月有多少日(31天)?小月有多少日(30天)?顶小的`月是几个(1个)?有多少日(28天)?年妈妈共有多少个日娃娃(365)?(用不同的数数法了解)。
5.猜谜。引导幼儿知道有记录时间“年月日”的叫做月历。了解月历有年类之分,种类之别。
6.引导幼儿观察展品是哪一年的,台历、挂历、月历的区别在哪里,你会用吗?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学习查看月历的方法。
2.组织幼儿观察闰年挂历,引导他们发现二月,从而了解到了“特殊”一年就会有366天,每4年就有一次。
附:
自编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妈妈,妈妈的名字叫年。她有365个孩子,他们的名字都叫日。一天这位妈妈为孩子造了12座房子,大房子有7座,小房子有4座,最小的房子有1座,这12座房子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月。等房子造好了,这个年妈妈就让孩子住在房子里,为了使房子不挤。年妈妈就在大房子里住31个孩子,小房子里住30个孩子,最小的房子里住28个孩子。
自编谜语:一个小本子,天天挂墙上。一天撕一张,过年就撕完。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幼儿数学活动的内容应从幼儿身边取材,以幼儿身边的月历说起让幼儿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和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初步认识月历,在操作中了解一年有12个月,不同月份有不同的天数。对月历感兴趣,初步感知时间概念,懂得珍惜时间。发展推理能力。
这对于我们班孩子来说是一个还没有接触过的新知识,为了能让幼儿的还子们学的开心有趣于是我以今天是什么年的问题引出主题。果然还子们的积极性一下了高起来了 。接着我以小兔子不明白的问题让孩子们的帮助解决。你带的月历是那一年的?20xx年、20xx年、20xx年、虎年、兔年的孩子们争先恐后回答着。你是怎么知道的?孩子的小眼睛可亮了:我的月历最上面有数字20xx的就是20xx年。我的月历上有好多小兔子的我就知道是兔子年。一年有12个月这一点大多数小朋友知道,可是对于每个月有不同的天数、认识几月几日他们还从来没有学习过。
于是我在黑板上挂了一个大年历,请他们观察一个月有多少天,是不是每个月的天数都是一样的。孩子们的发现果然不出意外,他们问:老师,为什么有的30天,有的31天,还有这个2月怎么是29天(28天)。在他们发现这个问题后, 我用“拳头”形象地来区分大月小月,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孩子们在学中乐,玩中学,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在寻找月历秘密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发现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有的孩子说:“老师,我发现了月历上的数字颜色。”“为什么不一样呢?”,我把这个球又抛给了孩子,有的孩子就说:“红色是休息天,我们可以不上课。”有的孩子说:“不对,有的红色不是休息天,是节日,你看!”还用自己发现的事实给你证明
在接下来的“找节日”环节中,当我说出节日后,小朋友首先要反应是几月几日,接着在年历中找出来。在找的过程中,孩子们找得都对的,而且迅速还很快!可是我发现这样能力弱的小朋友得不到锻炼了,于是我说:请几个孩子到老师的月历上来找。这下,孩子们更积极了。
整个活动下来,给我感触最深的是,要想小朋友学得开心,首先老师必须带动学习气氛,让每个小朋友都在不自主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只有大家都参与了,老师教得开心,小朋友学得也开心。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在一定数量的物品基础上再增加3个的加法列式方法,初步建立数字相加的概念。
2、尝试根据图意列加法算式,进行10以内的加法练习。
3、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苹果图片、磁性数字卡。水笔人手一支。
活动过程:
一、观察挂图,分析、理解图意,知道魔术师的本领是会使所有物品增加3个。
1、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吗?今天老师带了一个新朋友到我们班来,我这个朋友是一个神奇的魔术师。这个魔术师可厉害呢,所有的物品只要经过他一变就会增加3个。3个苹果一变就会再增加3个,两块积木一变就会增加几个?(教师引导幼儿自己说出增加3个,以增进幼儿的理解,加深幼儿的印象)4个柿子和5个梨子一变,它们分别会增加几个呢?
2、分析教学挂图,理解书中方框的用处,学习在一定数量的物品基础上再增加3个的加法列式方法,初步建立数字相加的概念。
教师:魔术师把所有物品变多了,小朋友算一算,经过魔术师这么一变,新的方框中每种物品有几个呢?算好后,请你们在对应的框中添画圆圈表示相应的数量。
教师:谁愿意把自己算的结果告诉我们?(教师引导一幼儿说出魔术师一变,原来3个苹果会变成6个苹果。)
二、尝试根据图意和自己添画的圆圈数量,列加法算式建立数字相加的概念。
1、讨论理解左边图式与右边不完整算式的关系,学习用数字表示变化前后的物品数量。
教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右边的加法算式。每个算式都有两个括号(教师同时用手指括号)这些括号里都需要填写一个数字。每道算式前面括号里填写的数字表示什么呢?(引导幼儿说出表示魔术师没有变魔术以前的物品个数)后面括号里的数字又表示什么呢?(引导幼儿说出表示魔术师变魔术后,每种物品的个数)请小朋友根据魔术师变魔术前后物品的变化情况,在括号里填写上一个正确的数字。
2、尝试根据图意进行加法列式。
教师:请小朋友仔细数一数,填数字列加法算式。(教师注意观察幼儿完成练习的情况。)
三、介绍自己的练习结果,清楚讲述"X个XX再加上3个XX是X个XX"的计算结果。
1、介绍练习结果,清楚讲述"X个XX再加上3个XX是X个XX"的计算结果。
教师:小朋友,谁愿意把你练习的结果说给我们大家听一听?(教师根据某一幼儿的介绍,板书在黑板上)
2、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正确学习加法列式。
教师:还有哪个小朋友和他做的不一样?(若有,教师同样把他的结果板书,引导幼儿与同伴比较,帮助个别幼儿确定正确的方法。若没有,表明全班幼儿已达成共识,都能正确列加法算式了。教师引导全班幼儿清楚讲述"X个XX再加上3个XX是X个XX")
四、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索欲望。整个活动依据幼儿的学习规律和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借助绘本《真正的魔法师》,关注了整个活动的综合性、可操作性、寓教育于游戏活动中。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学会了10之内的二维序数,清晰掌握了序数的概念,学习了不同的方位序数奠定了基础,也为幼儿在生活中自己的位置找准了坐标。整节活动环节安排比较合理,思路也比较清楚,幼儿所学效果较好。具体体现在:
1、数学活动游戏化,以绘本为主线、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深奥的序数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将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变为生动有趣的教学软件,整个活动以魔术师角色扮演的形式,从观看绘本中的`“魔法师”考试到孩子的“打开魔法之门”游戏,教师把有关序数的知识渗透其中,让孩子在游戏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得掌握了知识,大大激发了幼儿学习的欲望,优化了教学情境。
2、渗透物体排列位置的相对性问题。相对性在幼儿数学教育中是一个重要的数量关系,在序数判定中,即物体排列的位置不变,但对其所处位置的判定会因起始方向的不同而改变。在本次活动活动中,教师能用很自然的问题“为什么戴绿色帽子的魔法师的位置有的小朋友说是在第5,而有的小朋友说是第6呢?”引发幼儿思考、讨论,让幼儿进一步理解从不同的方向点数,其结果是不同的。
3、运用标志说明判定物体位置的方向。虽然孩子已经在中班下学期学过了5以内的序数,但是孩子们对二维序数和序数的相对性问题还不是很清楚,尤其是幼儿刚升上大班,还不能很好地分辨左右。在本次活动中,老师充分运用多媒体软件的优势,运用移动的箭头标志帮助幼儿直观形象地理解从哪个方向数起,为孩子的顺利学习打下基础。
4、推进式的教学设计。在本次的活动设计中,教师充分关注了推进式的教学设计。首先借助绘本,让孩子们充分理解序数的相对性。(出示一排的魔法师让幼儿自由讨论戴绿色帽子的魔法师排在哪里?利用箭头标志帮助幼儿理解。)其次以个别回答及人手一份操作卡的形式让幼儿复习一维判定物体所处的位置。第三学习二维判断的方法,明确二维判断的两个要素。最后,以游戏的形式,复习、应用二维判断的物体的位置。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通过在游戏中给我的启发来设计这节活动,引导能对同类物体进行不同属性的划分幼儿理解图意思,发现颜色不一样活动地点不一样。
活动目标:
1.能对同类物体进行不同属性的划分,并依据不同属性分别比较物体的数量。
2.学习10以内的带量运算。
活动准备:
《幼儿画册》第3册p19、两种颜色的笔、记录纸。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数学游戏“比一比”
看画册理解图意,出示幼儿画册,引导幼儿观察上面一幅画。提问:图上有什么?它们一共有几只?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发现颜色不一样,活动地点一不一样—有的在岸上,有的在水里)?
2.按不同的属性分类并比较数量。
(1)有的'小朋友看出来小鸭的颜色不一样,那么,小黄鸭有几只?小灰鸭有几只?请你把它们记录在纸上。
(2)还有的小朋友说小鸭有的在水里,有的在岸上,那么,水里有几只鸭子?岸上有几只鸭子?请你们把安们记录在纸上。
二、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下面一幅图的数量关系。
1.提问:小朋友中都是男孩子吗?有几个男孩?几个女孩?谁多谁少?请你分别把们记录在经纸上。
2.再看看小朋友都在拍球吗?有几个在拍球的和跳绳的哪个多?分别记录在纸上。
三、幼儿分组操作练习。让幼儿熟悉掌握并运用起来。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习3的组成,会正确认识分合式。
2、让幼儿学习用教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和合的过程,初步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教具玩具熊1个玩具香蕉3个香蕉卡片3个
2、学具人手一份材料纸蜡笔和若干记号笔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教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出3可以分成2和1,1和2合起来是3。
例:今天的小熊家里来了两位客人小猫,(出示玩具熊和猫),小熊拿出了几个香蕉来招待客人呢?(3个),小熊送给小熊1个香蕉,送给小猫2个香蕉。同时用语言表述:3个香蕉可以分成1个和2个,可是小猫说了他们不爱吃香蕉,于是就把香蕉还给了小熊,现在小熊的手里有几个香蕉呢?并用语言表述:1个香蕉和2个香蕉合起来是3个香蕉,最后,教师在黑板上贴上卡片香蕉和数字,表示上述分和过程,同时出示分和符号“^”,向幼儿说明分合号及其用途,讲解分合号的使用方法,并教幼儿正确用语言表达3可以分成2和1,1和2合起来就是3。
(2)启发幼儿学习用口语表述其分和关系。3可以分成2和1,1和2合起来就是3。
教师出示3个塑料球和2个盘子,问:“要把3个球放在2个盘子里,并且每个盘子里都有球,应该怎么放呢,引导幼儿说出3可以分成2和1,再用同样的方法把两个盘子的球合起来,表述称:2和1合起来就是3。
2、小组活动。
第一、二组,点子房子图。
第三、四组,涂颜色。
第五、六、七组,填空缺。
3、活动评价。
让幼儿根据展示自己做的材料纸进行讨论。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篇三:4的组成
目标:
1、学习4的组成,知道4分成两份有三种分法
2、学习用实物和数字表示这个过程
准备:
圆点图片卡1、2、3、4及分合号;数学练习册
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复习2、3的组成
教师:“上次我们学习了2和3的组成,一起来复习一下吧。”
2、学习4的组成
(1)教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4的组成。请小朋友来看一看。”看一看:教师逐一在黑板上画出四只桃子,引导幼儿把四只桃子分别放在下面两个盘子里(用笔画)
(4可以分成2和2、1和3、3和1)
(2)请个别幼儿上黑板操作(不会画桃子的幼儿可以用圆来代替)
教师:“我们请某某小朋友把黑板上的四只桃子分放到下面两只盘子里,其他小朋友做小评委,看看他有没有分对?”
(3)老师引导幼儿一起观察操作情况,一起学用完整地话讲述分解的图。
教师:“我们来看看刚才小朋友分的苹果对不对?谁能用分合式表示分桃子的.事?”
(4)(教师出示带有四个小圆片的图片)请个别幼儿上来示范分解四个小圆片
教师:“小朋友都知道怎么分苹果了,老师现在把苹果换成了小圆片,有谁会分?”
(5)请个别幼儿来做数学4的分解,其他幼儿一起验证是否正确。
二、个别操作
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知道分桃子时下面要画桃子而不能用数字来代替,下面有几条线就是有几种方法。分解数字时下面就要用数字来表示。
教师:“请小朋友把练习册打开到第25页,完成4的分解组成及加减法”
教师:“做加减法时,题目的要求是:右边每个盘里原来有4个桃子。小动物们分别拿走了几个?还剩几个?听清楚题目,想好了再做。”
三、评价幼儿的操作情况
1、对上课认真听讲并独立完成作业的小朋友予以表扬。
2、对能力较弱的幼儿再进行重点指导,直到弄明白为止。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让幼儿进一步区别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
2、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布置游戏场地。
(1)彤彤电影院的大牌子
(2)四排小椅子
2、材料:
(1)数字卡1——10(大的两份,小的两份);单数、双数字卡一份。奖励牌若干。
(2)分别1——10只不同的小动物。
(3)座位排号:1排1~10号、2排1~10号、3排1~10号(排是红色,号是蓝色。)
(4)大电影票、小电影票上面印着几排几号,号数同座位排号一样。
(5)雪花片若干。
(6)音乐《找朋友》,《晶码战士》视频。
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找朋友让幼儿边唱歌边找好朋友。(教师强调一个人只好找一个好朋友)
二、认识单数、双数(出示黑板如图)
1、黑板上有什么?每一行有几只小动物,谁会用数字来表示(请幼儿放上相应的数字)。
2、小动物要出去散步了,我们让每行的小动物两个两个手拉手,排好队,(教师示范两、两排列1~5,幼儿操作6~10)
3、看看哪些数两个两个配对后有一个是单的,哪些数两个两个配对后没有单的?两两配对后,有一个单的就叫单数,两两配对后,没有单的就叫双数。
三、幼儿操作
1、摆雪花片:教师出题如:请你摆出5。(幼儿就摆出5块雪花片),请给这5块雪花片两个两个手拉手排队。排好之后,看一看,它们排出来的队伍是怎样的,这个数字是单数还是双数,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同上方法出示数字8。
四、巩固单双数――游戏“抱双,躲单”游戏规则:幼儿根据教师念或举单数双数,如果教师念的'是单数就把头埋在膝盖上,如果教师念的是双数,就用双手抱住手臂。
五、介绍电影票的作用。
1、师:看电影要买什么?“电影票”幼儿回答。
(教师出示大电影票。)
2、出示小电影票。
师:贝贝电影院的电影票上有什么?(个别幼儿说:2排6号。这时,还有很多小朋友不认识排和号的汉字,教师强调的指读。)
3、师:这2排6号有什么用?(有幼儿答:好找座位。)
4、师:你发现了什么?(排是红色的,号是蓝色的。这为不识字的幼儿降低了难度。)
5、教师小结:对了,我们看电影院的时候要按小电影票上的号码对号入座。
六、看电影《晶码战士》。
1、教师发电影票并交代要求:
小朋友们拿好电影票,并仔细看一看你的电影票号是单数还是双数,单数的去单数座位,双数的去双数座位,如果做错了位置,检票员会把你请出电影院的,你就不能和小朋友们一起去看电影了,另外每个幼儿两张电影票邀请一位喜欢的客人并给客人找到座位,再找自己座位。<教案来。自:教案网>教师引导幼儿请客人看电影时你应该说什么?表情怎么样?
2、幼儿实践。
幼儿都坐下后教师便为幼儿播放《晶码战士》的动画片。
活动反思:
今天给孩子上的是大班数学活动《认识单、双数》,活动的重点主要是通过小动物磁铁的两两排队,让幼儿感知单、双数的主要特征。难点是自己操作对比,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在环节设置上,我采用了老师先演示,幼儿发现规律,教师总结,幼儿再操作加深感知的方法。教学环节设计合理,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在感知操作环节中,通过动手动脑,幼儿能自己总结归纳出1~10的单双数。培养了幼儿不断探究知识的欲望。整个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在活动中感知数学,在操作中理解数学,在游戏中增加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整堂课下来,课堂氛围很好,很活跃,幼儿也很投入,回答问题也很积极。这节课上下来,自我感觉也还不错。没有十全十美的课堂,有好的留下自然会有不足的存在。有不足,才会让我更努力的做。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7-22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30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08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8-11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7-28
大班数学教案03-22
有关大班的数学教案11-29
大班数学教案10-30
(优秀)大班数学教案08-15
大班数学教案(推荐)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