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大班教案汇总(10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观察跳舞的滑稽小人,了解滑稽小人的动态、服饰和面部表情,感知任务快乐的情绪和夸张的动作。
2、学习用连贯的曲线,表现舞蹈者夸张的面部表情和动态。
3、合理地将人物安排在画面的主要为之上,用大胆流畅的线条表现人物的主要特征。
活动准备:
1、小丑表演杂技的视频片断2、人手一盒油画棒、一支勾线笔。
活动过程:
1、音乐活动:杀鸡宰鸭——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表演唱歌《杀鸡宰鸭》,感知体验快乐的情绪。
2、观察舞蹈动作,感知跳舞者的姿态和表情。
——教师:刚才你们在干什么?你喜欢唱歌跳舞吗?跳舞的时候你开心吗?
——谁愿意上来给大家跳一个快乐开心的舞蹈动作?
——教师用简笔画记录动作。
3、欣赏范例,感知舞蹈的滑稽小人。
——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说说:这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教师:舞台上有谁?他在做什么?你觉得有趣吗?他的服装与我们的有什么不同?表情时怎样的'?
4、幼儿操作。
——引导幼儿在《幼儿用书》上,画出自己喜欢的滑稽小人,鼓励幼儿给滑稽小人穿上彩色的花衣服。
5、举办《阳光大舞台》,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介绍作品,互相交流,评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滑稽小人。
开始部分我为孩子播放了下载的一段小丑表演杂技的动画,通过截屏讲解,引导幼儿重点观察了小丑夸张的脸部化妆和服饰,让幼儿知道小丑通过鲜艳的衣服、夸张的动作和表情来逗乐观众。然后再简单示范了绘画步骤。
活动反思:
一个教学活动的好坏,其目标的设定是活动的关键。通过本次活动,幼儿感受到了小人的滑稽,理解了什么是顶天立地。了解了小人结构部位的变长与纸的折叠方法的关系。教师与幼儿的交流方式应该多样化,不能简单的一问一答的方式。这样幼儿在绘画过程中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准备
ppt课件、纸、记号笔 、 绘本《当我害怕时》
活动目标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与表述。
懂得害怕是人的一种正常反应,能够积极尝试寻找解决害怕的办法。
活动环节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围绕“害怕”进行讨论:你害怕过吗?遇到什么事会害怕?
2、害怕的时候,会有什么反应?(怎么想?怎么做)
二、现场采访,尝试记录
1、小朋友会害怕,你觉得大人会害怕吗?(爸爸妈妈老师)
2、鼓励幼儿勇敢地和陌生的`老师交流,询问她们是否有害怕的时候,并尝试记录。
3、交流:大人们会害怕吗?什么时候会害怕?
4、介绍调查结果:
共同交流,调查的人害怕什么?第一个老师害怕什么,第二个老师又害怕什么
你害怕的时候会怎么样?幼儿:哭、躲藏、躲在床底下
三、寻找解决害怕的方法
1、害怕的时候,有些什么好办法可以让我们勇敢一些,让害怕变的很小很小?(你会有什么好办法)?
2、观察课件,帮助幼儿归纳与梳理.
大班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来源于《幼儿园主题式课程》(大班春季)中的主题活动《不同的爱好》之分主题"喜欢养的小宠物"。在一次晨间谈话中,有一个小朋友提到和妈妈在一景桥里看到了可爱的小白鼠宠物,孩子们都觉得特别惊奇,老鼠也能成为宠物吗?我抓住机会,在丰富幼儿关于鼠科动物种类的基础上,让孩子们了解到,除了小白鼠,人们也喜欢饲养其他的鼠科动物,如土拨鼠在美国已经成为热门宠物。于是,我设计了音乐欣赏活动《快乐的土拨鼠》。
在音乐中,诙谐、欢快、跳跃的乐曲将孩子们带入丛林的一角,仿佛看到一群可爱、调皮的土拨鼠,无忧无虑地生活在森林的丛林角落,悠闲地走,快乐地跑,紧张的听,调皮地玩,生活简单而悠闲。
在活动中,教师通过游戏、音乐故事等,让幼儿进入音乐童话的意境,感知音乐,表现音乐,从而获得快乐的情绪体验。
活动目标
1.感受和理解乐曲诙谐、欢快、跳跃的特点。
2.体验音乐带来的想象和音乐游戏的快乐。
3.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1.音乐。
2.电子琴。
活动过程
一、节奏游戏:切土豆教师:看,这里有一个大大的土豆。
1.教师:我们来切土豆吧。
教师将右手变换为手指合拢,手尖朝上,作刀状,跟随语言节奏作切土豆状。
语言与节奏说明:
二﹑欣赏乐曲
1.情景导入,幼儿初步感受乐曲的部分旋律。
教师:森林里的草丛中传来了"悉悉索索"的声音,是谁躲在里面呀?;看,草丛中露出了一条细细、长长的尾巴……
①教师轻声哼唱,幼儿初步感受部分旋律。
②电子琴弹奏旋律A段,幼儿初步感受A段旋律。
2.幼儿完整感受与理解乐曲,分享聆听与想象。
①幼儿初次完整感受音乐。
②借助身体动作,幼儿再次完整感受音乐。
③借助音乐故事,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记忆音乐。
3.教师和幼儿玩手指游戏,感受体验乐曲A段。(前面四小节)①师幼的土拨鼠小脚丫在手掌上行走。
②师幼的土拨鼠小脚丫在身体的不同地方行走。(在鼻子上行走,在肚子上行走)③师幼的土拨鼠小脚丫在椅子上行走。
④师幼的土拨鼠踏步行走。
4.教师和幼儿玩游戏,完整感受体验乐曲。
②幼儿用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音乐中的故事。
②幼儿排成一队,作土拨鼠团队,跟随音乐情境游戏。
活动反思
歌曲《土拨鼠》是贝多芬在1789年——1792年于家乡波恩时期创作的'许多歌曲之一。根据德国大诗人歌德同名诗创作的,这首歌曲表现了流浪者带着土拨鼠相依为伴的情景。歌曲为两段体结构,由四个乐句组成,每句四小节,双句是单句的重复。6/8拍子,弱起节拍。本课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唱好《土拨鼠》这首歌,体会歌曲的风格。难点是唱好弱起句和6/8拍的节拍。第一乐段,旋律平稳,第二段旋律上扬,情绪略显激动,最后回到平静,歌曲深情略带忧伤,感情真挚淳朴,犹如歌中的主人公在平静的诉说一样。
在教学中,让学生复习3/8拍的特点,然后再引入《土拨鼠》旋律,让学生感受两首曲子的共性与差异。找出歌曲中的相同的部分,降低学习的难点,大部分学生都会觉得两首曲子都很轻快,不同的是《土拨鼠》的旋律有点像波浪荡漾的感觉。
最后通过拍子的学习,学生对歌曲的旋律已经有较深的印象,再通过声势动作将歌曲的旋律演绎出来,感受68拍的旋律特点,体会游子到处漂泊流浪,思念故乡的情感。用语言让学生体会歌曲的情感,通过力度记号p、mp、mf、f让学生分组讨论应如何运用力度来表现歌曲,在讨论中对学生提出不同方案可以试一试,唱一唱,让大家进行比较、选择;最后拓展贝多芬及作品简介:请学生回忆自己听过或唱过的贝多芬的其他作品,播放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片段欣赏。通过分层次一步一步的实施,学生对这首歌曲的情感内涵就会把握到位很多。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能通过观察、推理发现物品、图形或数字的排序规律。
2、 能按照已有规律继续排序。
3、 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使之愿意并喜欢参加数学活动 。
4、 了解排序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并学习将排序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5、 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6、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发现并按规律进行排序。
2、 自己创造规律进行排序。
活动准备
1、 材料准备:动物图片若干,幼儿操作材料,各种图形卡若干。
2、 经验准备:认识几种平面图形。
活动过程
一、 找一找
今天大森林里开联欢会,许多小动物都来参加,我们也去看看吧!
问题: (1)大森林里真热闹,谁来参加联欢会?
(2)它们排队有规律吗?什么规律?
二、排一排
1、有些小动物来晚了,我们来按照规律给它们排好队吧。
2、引导幼儿排列出”ABCABCABC” “AABBAABB” “AABAABAAB”“ AABCAABC”等不同模式。
三、 说一说
在我们身边有哪些物品是有规律的?(桌子、椅子、衣服的花纹)
四、 摆一摆
1、 操作材料练习
问题:(1)你能看出来这些图形(数字)是怎样排列的吗?
(2)你来试试接着往下排吧?
(3)说说你是怎样排的.?
2、我们看了许多排列图案,你能不能用手中的材料排出一些图案,然后让自己的伙伴接着往下排?
五、分享自己的创造成果和经验。
六、谈谈排序跟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以孩子们的操作为主,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活动过程首先让幼儿找到小动物的排队规律,然后让孩子排一排,说一说身边什么是有规律的,最后让孩子们摆一摆,让孩子们在展示的基础上,老师加以总结。活动的目的基本达到,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按规律排序。活动的过程能兼顾全体幼儿的需要,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幼儿都有成功和进步的体验。
我认为本节课的亮点是“摆一摆”,在此环节幼儿可以自己动手把想的规律摆出来,体现了手脑互动,然后说出自己是按照什么规律摆的,在说时注意要说完整话,用“我是按照……规律排序的”句式完成。最后请小伙伴接着自己的作品往下排,小朋友来做小老师检查是否正确。
我认为本节课的不足是缺少小组活动,下次设计时加小组活动,让小朋友们有竞争意识,合作意识。
小百科: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大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练习在一定范围内动作较灵活的四散追逐跑
2、通过游戏,提高四散追逐跑的能力,体验游戏的快乐
3、知道日常生活中要安全用电,游戏过程中注意安全,不与同伴相撞
二、活动准备:
大野狼头饰两个,小羊头饰若干,录音机,磁带《我们不怕大野狼》,玩具锄头若干,写有"山羊"和"电羊"的."肚兜"纸片若干
三、活动过程: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1)交代游戏名称,介绍游戏玩法、规则、边讲边示范。
游戏名称"电羊"。将班上同学分为相同的两个组,每个组自由选出一位幼儿戴上大野狼头饰演大野狼,其余幼儿演小羊,每位小羊身上贴有教师事先准备好的"肚兜"纸片(背面向外),其中每一组都有几只电羊。
注意:大野狼和小羊不能知道电羊是谁
(2)教师讲解用电的安全游戏中注意安全,不要相互碰到,以免"触电"
(3)学习儿歌:(教师示范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我们不怕大野狼》"我们不怕大野狼!大野狼!大野狼!我们不怕大野狼!啦啦啦啦啦"《小山羊》"头上两只角,身上长白毛。爱吃青青草,咩!我是小山羊"
2、基本部分
(1)游戏准备(热身)故事导入今天天气真好,羊村的小羊们扛着自己的小锄头到山坡上去吃青草。(放音乐《我们不怕大野狼》)幼儿排着队扛着小锄头边跑边跟着音乐唱"我们不怕大野狼!大野狼!大野狼!我们不怕大野狼!啦啦啦啦啦",自由做打大野狼的动作,围着一块篮球场跑一圈。演大野狼的幼儿自己在场地中间模仿大野狼的动作。跑结束后,小羊回到篮球场上自由活动,大野狼退到场地外。
(2)游戏开始(每组一块篮球场,时间10分钟)小羊们来到了山坡上开始自由活动了,有的吃着青草,有的在玩游戏(小羊可以拿着锄头也可以把锄头放在场地之外)小羊在场地上一边玩耍,一边念儿歌:"头上两只角,身上长白毛。爱吃青青草,咩!我是小山羊。"大野狼在场地外背对"羊群"站立。儿歌念完,"大野狼"转身喊:"我来吃羊啦!"即追逐"羊群","羊群"四散跑开(但不能跑出场地外)。如果大野狼捉住了小山羊,就可把小山羊带出场外。如果大野狼抓住电羊,电羊就发出"叮叮叮"的声音,大野狼"触电",站着不能动,其他小羊可以解救一只场外的小羊。幼儿接着念儿歌,游戏继续,当大野狼捉住一半以上的小山羊时,游戏结束。重新找一只大野狼,其余小羊相互调换身上的"肚兜"。注意:不能让大野狼和其它小山羊知道谁是电羊。
(3)幼儿玩电羊游戏数遍后,教师鼓励小山羊不要被大野狼抓住,表扬没被抓住的幼儿。而大野狼抓住一半以上小羊的时间越快越能干。
四、活动结束:
大野狼累了回家了,小羊们也吃饱了,扛着小锄头高高兴兴地回到了羊村。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听故事,了解中秋节的起源、日期及月饼的来历。
2、理解故事内容,可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中秋节的起源等相关问题。
3、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节日故事《中秋节的起源》、日历。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中秋节的起源》:
我们的祖先以种田为生。他们每天清早很早就要到田里工作,有时翻松泥土,有时灌溉农作物,有时要除虫、施肥,真的很辛苦啊!一直忙到太阳下山,他们才能回家。
他们每年在春天播下种子,到了秋天便是收获的好日子,大家都高兴极了。一家大小分工合作,有的人到田里收割稻谷,有的人到果园摘水果,小孩子也会帮忙,把一束束的稻子搬回家,或者在树下收拾大人摘下来的果子。
到了农历八月十五,已是秋天了,秋高气爽,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圆,家家户户会在一起庆祝丰收。大家团聚在一起吃晚饭,饭后就在屋前摆放大桌子,上面放满水果,聚在一起谈天赏月,品尝美食。后来,农历八月十五日成为了中国人的重要节日,相传这就是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二、与幼儿讨论:
1、农作物到什么季节才会成熟呢?那时人们又忙碌些什么呢?(秋天。收割稻谷和摘水果)
2、丰收的时候,人们的心情怎样呢?会怎样庆祝呢?(高兴。全家人一起吃饭)
3、人们选定了哪个日子庆祝丰收呢?这个习俗成为了什么节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4、你认为在月饼里藏字条的方法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呢?(自由回答)
三、出示一个日历,请幼儿说出中秋节的日期,并请一位幼儿在日历上指出农历八月十五。
四、评价。
1、能较长时间专心听故事。
2、能说出中秋节的`起源。
3、能说出中秋节的日期。
4、能说出传说中月饼的来历。
活动反思:
《中秋节的来历》是一个语言和社会领域的的故事活动。在课后我觉得我们学到的知识还是在社会领域的内容比较多,整体感觉幼儿对故事的内容并不是很感兴趣,但还是算接近目标了吧。
在上课时我借助了多媒体以及挂图等教具来帮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其实对于中班小朋友的知识面来说大家都知道中秋节,但不知道中秋节的时期是八月十五,经过这次的学习,很多小朋友都认知了这一知识点,中秋节要吃月饼等。但关于中秋节的传说《嫦娥奔月》,幼儿却还是没怎么搞懂,我先请小朋友们欣赏一遍,来听出里面的人物,接着我指着挂图讲了第二遍故事。最后,我又讲了第三遍故事。
最后,在时间的紧迫下我结束了这节课,总体来说幼儿对中秋节还是有点了解的但幼儿对这个故事的内容还不是很了解,所以我会利用平时的时间多讲两遍这个故事来提问幼儿使幼儿加深对这个故事的了解。
小百科: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不倒翁不倒的秘密。
2.观察、探索,发现物体有重心,物体摇摆和重心有关系。
趣味练习
准备活动
【自由选择活动-科学领域】-Big eye small eye活动纸-摇摇晃晃的夹子玩偶(把不倒翁按倒的话会怎样呢?)
活动内容
【导入】
1.观看视频资料【摇摇晃晃的夹子玩偶】,想一想为什么不倒翁总会站起来。
- 你见过不倒翁吗?
- 把不倒翁按倒,为什么它总会再站起来?
【展开】
2.看过视频后,说说实验目标,准备物品以及实验顺序。
- 今天我们要做的实验叫什么?
- 做实验的时候都需要哪些东西呢?
- 把三角形的`塑料泡沫粘在玩偶上,找好平衡点。
- 看一看实验顺序 。
(1)把泡沫纸剪成三角形。
(2)把尖尖的部分朝下横着放好,然后用夹子夹住。
(3)移动夹子找好平衡点。
【活动1:找平衡】
3.把三角形的泡沫纸的两头用夹子夹住。
- 用夹子夹住泡沫纸两头,使它树立起来。
- 夹子的位置要怎样移动才能使泡沫纸竖起来呢?
4.通过把玩偶立起来的过程说说其中你得到的知识以及感受。
- 夹子夹在哪里才能使玩偶立起来?
- 三角形立在圆柱上的样子看起来怎么样?
【结束】
5.实验结束后,Big eye small eye活动纸-摇摇晃晃的夹子玩偶(三角形站起来了)写出实验结果。
备注
- 用土豆做类似的活动,用筷子或是叉子插在土豆上使它立起来。
活动评价
- 对是否积极观察玩偶保持平衡进行评价。
- 对随着夹子位置的变化,重心发生改变的理解进行评价。(jy46.com)
教师活动相关信息
物体的重心越低越安全,如果想让三角形泡沫纸立起来就要使它的重心变心变低。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在游戏过程中尝试侧身稳稳地走过独木桥,发展身体的协调能力。
2、能积极与同伴商量,探索合作走独木桥的方法。
3、能勇敢地完成任务,感受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竹梯、轮胎、水桶、红绿标记
活动过程:
1、好朋友做游戏,感受朋友间合作游戏的快乐。(热身运动)
2、过独木桥(探索如何合作侧身走过独木桥)
(1)幼儿两两合作自由探索①师:你们走过独木桥吗?走在独木桥上是什么感觉?你想和好朋友一起合作走独木桥吗?(请幼儿尝试,并讨论过独木桥的方法)②讨论:怎样才能稳稳地过独木桥呢?脚踩在什么地方比较稳?
小结:两个好朋友面对面,手拉手,把脚同时跨出去,踩在交叉的地方,慢慢的`向前走。
(2)幼儿运用方法尝试稳稳地走过独木桥
3、运水
(1)师: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把水从独木桥上运过去吗?(请个别幼儿尝试)
(2)讨论:怎样才能把水又稳又快又多的运过去?
(3)游戏:独木桥上运水交代游戏规则:①红队和绿队要来运水比赛,比一比哪一队运的水最多。
(运水多的一队被评为:团结合作队。另一队被评为:互帮互助队)②听口令:预备开始,一人舀水,两人同时过独木桥,把水倒进桶里后返回。
(4)评选团结合作队和互帮互助队
4、过高架桥
(1)师:有没有信心在高架桥上运水?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把吧!
(2)师:你们真勇敢,合作的非常棒,在和小朋友时有什么感觉?
总结:今天我们在一起合作了运水,到教室里以后我们还要和更多的人合作抬桌子、擦桌子和合作看书、合作观察、合作学习,让我们把合作带到生活中去,让合作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
5、结束、放松、整理场地。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在听听议议故事中,了解小雨点旅行的经历,知道生活中许多自然现象都与水有关。
2、进一步激发对自然科学的探究兴趣。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故事录音、ppt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对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重点难点:
活动重、难点——了解水的三态及变化需要的条件。
活动过程:
一、说说生活中的水
1、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水,水的作用是什么。
2、提升:美容院用水蒸汽扩张毛孔;制造气氛桑拿院用水蒸汽帮助减肥;舞台上用水制成的`干冰……水的用处真正大。
3、说说“水魔法师”能变成哪些样子。
4、介绍故事名称,引导幼儿仔细聆听。
二、理解故事情节完整听录音故事提问:1、故事的名称;2、故事中有哪些角色。
听老师完整地讲故事(播放ppt)提问:1、小雨点经历了一次怎样的旅行?
2、这次旅行,小雨点到了哪些地方,遇到了哪些人?
根据幼儿的回答,播放ppt进行验证。
总结:故事中哪些角色是由“水魔法师”变成的?变化时分别需要哪些条件?
三、小结: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水,就连常见的自然现象中也有许多与水有关。(鼓励孩子继续探索、发现)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我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利用小雨滴旅行制成课件,在这里我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具体的、直观的物象,满足了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在课前我作了非常充分的准备工作,事先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记录,为了给孩子带来更直观的感受,还制作了小水滴旅行的图片。我采用的是分段讲述的方式,给孩子们讲述了水的三态变化的全过程。为了帮助孩子理解和记忆,在每一段讲述过后,我都进行提问,在提问时采取了个人和集体两种形式来回答所问的问题,这样点和面的回答使孩子都能较好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孩子们在提问的帮助下,不断地回忆故事的内容,并且用语言进行表述,这使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但这里也有不足的地方,对在每段故事没有清晰的小结;此外,每段故事讲解之后,可以完整的再播放一遍故事,造成孩子们对故事没有一个完整的影响。最后环节中,我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讲故事记录下来,这不仅加深和巩固了幼儿对水的循环过程的理解,其实也能帮助幼儿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孩子们的展现出多种记录方式,大多数孩子并能根据自己的记录过程来讲述故事,这次的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活动带来的快乐,又增长了自己的知识面。
大班教案 篇10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双簧是中国传统曲艺里的一种,了解双簧表演的独特形式和方法,并尝试运用双簧的表演形式来表演律动《幼幼小英雄》。
2、学习双簧表演中"前脸"、"后脸"的分工与配合,并运用夸张的面部表情来表现双簧的滑稽。
3、体验双簧诙谐、幽默的情趣,感受合作表演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道具:衣服、鞋子、袜子、电视屏幕、相机。
2、知识准备:会律动《幼幼小英雄》,曾在电视里看过双簧表演。
三、活动过程
1、观看教师表演双簧,引起参与活动的兴趣。
指导语:李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有趣的表演,请看!
提示:引导幼儿说出老师的表演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并点出:滑稽!
2、谈论教师的表演,在谈论中揭开秘密,初步了解"前脸"、"后脸"、"双簧"等名称,并理解"前脸"、"后脸"在表演中角色的分工。
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李老师进到"电视"里就会变得很矮很滑稽呢?
提示:由两个人表演,但却只能看到一个人的,逗人开心的滑稽表演形式,叫双簧。其中,看得到的人叫前脸,看不到的'人叫后脸。前脸的手臂向下并拢垂直,当成人物的腿;后脸的手臂从前脸的肩膀处伸出来,当成人物的手。
指导语:前脸,预备!后脸!(通过做前脸和后脸的预备动作来区分角色。)
3、教师在幼儿面前呈透明状表演,让幼儿更真切地观察前脸和后脸的配合。
指导语:我们再来表演一次,请仔细观察哦!
4、两两合作,尝试做简单的造型和表情,如:敬礼、叉腰、踏步等。
指导语:两个两个找朋友,商量好谁当前脸,谁当后脸!前脸,预备!后脸预备!
提示:镜头转转转,我现在很开心!/我现在很生气!/我现在很伤心!/我是大力士!/我是爱美的小花猫!……(教师用相机抓拍表情和造型好的幼儿。)
5、幼儿尝试表演双簧。
(1)复习律动《幼幼小英雄》。
指导语:老师今天表演的双簧是《幼幼小英雄》,我们来复习一下律动吧!
(2)集体练习双簧《幼幼小英雄》中的"前脸"表演的部分。(袜子)
指导语:前脸的动作应该是怎么样的呢?感觉一下笨笨的小脚丫!预备!
(3)幼儿找朋友合作练习表演,并讨论用什么方法能让两人更加有默契。
指导语:刚才有些小朋友的表情可吸引人啦!现在,两个两个找朋友,后脸的小朋友请把袜子放回椅子下面。
指导语:请跟旁边的小朋友打个招呼吧!我们和着音乐试一试,请注意你的表情。
(4)树典型,请一两组幼儿上台表演。表演结束后进行点评,再次鼓励幼儿并提出改进的地方。
(5)听音乐,幼儿再次练习双簧表演。
6、幼儿两两合作穿上衣服和鞋子,集体在"电视"里表演双簧。
指导语:现在,请小演员们去电视台录节目咯!打扮好了就可以出场啦!
7、一边观看照片,一边回顾对双簧的艺术形式的了解。
指导语:双簧就是……,现在,我们赶紧把这滑稽的表演教给其他的小朋友吧!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的教案12-30
大班教案01-21
大班教案[经典]08-12
大班教案(经典)08-10
大班教案(精选)08-10
[经典]大班教案07-26
大班教案【经典】08-17
[精选]大班教案08-18
大班教案(精品)07-22
[经典]大班美术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