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8-13 12:33:29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中班科学教案通用4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4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科学教案通用4篇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在一天的下午,我带我们班的孩子门来到幼儿园的种植区.突然有个小朋友喊了声:老师有好多蜘蛛网,孩子们便都一拥而至.小朋友们在用心的讨论着……"老师,蜘蛛会咬人吗有毒吗它是怎样把网做出来的什么会有小虫子粘在上面啊幼儿一连串的问题向我抛过来.孩子们都很害怕蜘蛛,说它很可怕,是坏虫子。其实,蜘蛛是幼儿常见的蛛形动物,蜘蛛结网也是一个常见的现象,可见幼儿对蜘蛛的了解很零散,有很多的不明白,有很多的为什么.还有很多的幼儿认为它是昆虫。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意在透过故事引入,让幼儿有关保护益虫,消灭害虫的知识,明白蜘蛛是人类的好朋友。让幼儿初步掌握有关蜘蛛的一些知识,激发幼儿从小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目标:

  1、理解故事资料.并能认识常见的益虫和害虫。

  2、结合已有经验续编故事,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准备:

  1.故事活动教具,动物图片.昆虫图片。

  2.事先丰富有关昆虫的知识,以及益虫、害虫的有关知识。

  重点:认识常见的益虫和害虫

  难点:区分常见的益虫和害虫

  过程:

  一、理解故事资料

  1.出示活动教具,引导幼儿观察:这是什么地方(大森林。)有谁(小蜘蛛。)

  2.小蜘蛛开了一家商店,你们猜猜它卖的是什么?(引出故事题目----蛛网商店。)

  二、借助活动教具教具,完整讲述故事。提问:(引导幼儿运用蜘蛛的话回答)

  (1)蜘蛛店里卖的什么?哪些小动物来买蛛网?(小狗,小熊,小兔)

  (2)小狗买蛛网干什么?它是怎样来买蛛网的?它是怎样说的?小蜘蛛是怎样回答的?

  (3)谁又来买蛛网了?它是怎样来买蛛网的?它是怎样说的?小蜘蛛是怎样回答的?

  (4)最后谁又来买蛛网了?它是怎样来买蛛网的?它是怎样说的?小蜘蛛是怎样回答的?

  三.幼儿讨论:

  此刻,老师有个问题想不明白,为什么小狗小熊没有买到蛛网?而小兔能买到蛛网呢?(小结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对人类有益的昆虫叫做益虫,对人类有害的昆虫叫做害虫。

  你还认识那些昆虫?它是我们的朋友还是我们的敌人呢?(幼儿自由回答)(由幼儿喜欢的文学形式,故事导入,幼儿更容易理解。有生动的蜘蛛形状,有它捕捉的昆虫形象。幼儿在听故事,看活动教具的过程中对其能有了初步的感知。为下一步骤的实施做铺垫。)

  四、续编故事

  1.启发幼儿思考:还有谁会来买蛛网它买蛛网干什么?它是怎样对小蜘蛛说的小蜘蛛卖给它了吗

  2.请幼儿把自己想象、创编的'情节续编到故事中去。

  五、了解昆虫,区分常见的益虫和害虫。

  小蜘蛛编织了许多蛛网,它在森林里开了一个蛛网商店。

  小狗摇着尾巴来买蛛网,它说:"我要用蛛网捉蜻蜓。"小蜘蛛摇摇头说:"不卖不卖,蜻蜓捉害虫,它是人类的好朋友!"小狗红着脸走了。

  小熊舔着嘴巴来买蛛网,它说:"我要用蛛网捉蜜蜂。"小蜘蛛摇摇头说;"不卖不卖,蜜蜂采花蜜,它是人类的好朋友!"小熊红着脸走了。

  小兔一蹦一跳来买蛛网,它说:"我要用蛛网捉蚊子。"小蜘蛛点点头说:"能够能够蚊子吸血,它是人类的敌人。"小兔高兴的买到了蛛网。

  蛛网编的又牢又好,小兔用它捉蚊子,蚊子一只也跑不了。

  之后小动物们都来买蛛网捉蚊子,蛛网商店的生意可好啦!

  益虫:蜜蜂、七星瓢虫、螳螂害虫:苍蝇、蚊子、椿象、天牛、蝼蛄

  ①害虫的危害大致能够分为两类:一类危害人体与其它动物,传染疾病,例如蚊、臭虫、蝇、蚂蚁、蟑螂、蚂蝗、血吸虫等;另一类危害庄稼、水果、林木等植物,如蝗虫、蚜虫、蝼蛄、苹果钻心虫、稻螟虫、松毛虫等。视频《苍蝇的危害》下载、《蚊子传染疾病》下载

  ②益虫有多种:有的益虫能够为人制造食物和用品,例如蜜蜂、桑蚕、柞蚕等;有的益虫能够帮忙人类消灭害虫,例如蜻蜓、七星瓢虫、金小蜂等。

  我们要保护益虫,不要随便乱捕蜻蜓等有益昆虫。为了防止害虫的危害,一要用心预防,二要用心除治。能够采取以下措施:

  ①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不让害虫有生存的环境。

  ②发现害虫要及早采取措施,捕杀、喷洒杀虫药等。

  螳螂是益虫,以捕食别的小昆虫为主。

  蝗虫害虫,危害庄家。

  害虫:1.危害人类生产的蚜虫,红蜘蛛等

  2.危害人类生活的蟑螂,苍蝇,蚊子等益虫:有益于生产和生活的蜜蜂,螳螂,蜻蜓等蚜虫是害虫的一种,危害大部分农作物和观赏植物。

  益虫和害虫是相对而言的,益虫会做对人类有害的事,害虫也会做有益的,只是程度不同罢了。如:蚂蚁是害虫。占45%那是因为蚂蚁老是在人类食物乱爬、乱啃,很不卫生。

  蚂蚁是益虫。占20%,有人冰蚂蚁吃了有益身体健康,对一些病者治序帮忙。

  蝴蝶在幼虫期是害虫,因为它啃食植物;在成虫期是益虫,因为它透过飞行给花传粉知了害虫因为它吸食树的树汁对树有伤害螳螂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益虫。

  螳螂是一种食肉性的昆虫,它的食物有棉蚜虫、红铃虫、玉米螟、菜螟、菜青虫、金龟子、苍蝇、蚱蜢等60多种害虫的成虫和幼虫,螳螂还是蝗虫的死对头。所以说,螳螂是一种有益的昆虫。

  对人类有益的是益虫,对人类有害的是害虫.害虫吃对人类有用的农作物,害虫会危害我们的生命,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要消灭它们.

  蝉是一种较大的吸食植物的昆虫,通常大约有五六公分长。它们象针一样中空的嘴里能够刺入树体,吸食树液。蝉也有不同的种类,它们的蚂蚁害虫。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中班科学:

  手能“看”东西

  活动目标

  体验通过手的触摸能识别各种物品。

  能用恰当的语言和词汇描述物品的质感。

  活动准备

  神秘袋(布袋或大纸袋)。

  不同质感和形状的物品,例如洋娃娃、笔、玩具车、海绵玩具、小碟子、钥匙等。

  活动内容

  学习领域:

  形式:集体

  1、 把上述物品放在神秘袋里,请一位幼儿摸一件物品,向幼儿提问:

  你摸到的东西是硬的还是软的?

  是什么形状的?

  是重的还是轻的?

  2、 引导幼儿描述对象的质感,猜猜那是什么,然后把它拿出来,看看猜得是否对。

  3、 两个幼儿组成一个小组,一个幼儿摸神秘袋中的物品,并描述摸到的物品的感觉,请另一个幼儿根据第一个幼儿的`描述猜摸到的是什么。然后两个幼儿交换继续做游戏。

  4、 与幼儿讨论没有眼睛手也能辨别物品的原因。

  5、 请幼儿根据要求寻找活动室里的物品,如硬的东西,软的东西;粗糙的东西和光滑的东西。还可以引导幼儿根据物体的软、硬,粗糙及光滑等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类。

  评价:

  能凭手的触觉辨别物品。

  能运用恰当的形容词描述物品的质感。

  备注

  活动建议:

  神秘袋里的物品应是幼儿所熟悉的。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热爱和关心小动物,喜欢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2、了解动物眼睛的特点和作用。

  3、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发现。活动准备幼儿课本、网络图片或图片(课堂所需的动物眼睛图片)。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师:我们眼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请问小朋友们动物有没有眼睛呢?——教师举一两种动物为例,请幼儿说说它们的眼睛长在哪里。

  二、开拓视野。

  1、自主观察。——请幼儿两两一组阅读课本P14—15页,看一看、说一说动物的眼睛。

  2、有意观察。——教师利用课件,带领幼儿一起观察动物的眼睛。——鸟类的眼睛比人类的要多一层眼皮,它覆盖在眼睛上,能保持眼睛湿润,阻挡灰尘。——苍蝇头上有一对大大的复眼,里面还有许多用来接受光线的单眼。——鱼类的.眼睛是合不上的,它们连睡觉都是睁着眼睛的。——老鹰的眼神很锐利,在同样的距离下,它的视力是人类的8倍。——猫在夜里视力很好,它的眼睛像镜子一样会反射光线。(像猫这样的动物在晚上视力很好的还有:猫头鹰)——变色龙的眼睛很善于变化(变方向),左右眼可以不保持一致。——师:你觉得哪种动物的眼睛最厉害,为什么?

  3、比较分析。——师:动物的眼睛和人的眼睛有什么不一样?(教师引导幼儿举例来说明:例如鱼的眼睛睡觉也是睁着的,人睡觉时眼睛是闭着的)

  三、画眼睛。——请幼儿根据活动里面所提到的动物的眼睛,画一对眼睛出来,看看谁的眼睛画得最有神。——分享作品,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画的动物眼睛,并说说它的眼睛的特点。活动应变教师寻找的网络图片或视频要突出眼睛部位,让幼儿能有重点地进行观察。区角活动语言区:将幼儿用书里面的动物打印出来放在语言区,请幼儿认一认这些动物,并说说它们眼睛的特点。活动延伸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幼儿园养殖区里小动物的眼睛,并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环境创设主题墙展示区:贴动物眼睛的图片,让幼儿去观察。家园同步家长在带幼儿参观动物园的时候,可以刻意让幼儿观察一下动物的眼睛,说说其特点。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多种不同材料运水,体验合作运水的乐趣。

  2.通过尝试,探索海绵的吸水性。

  活动准备:

  大小不同的海绵,布条,报纸,塑料大、小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运水给树宝宝们喝吧!

  二、幼儿操作,探究方法

  1.第一次探索。

  (1)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很多材料,让你们来尝试一下运水。(介绍材料)这些大小不同的海绵,布条,报纸可以当运水的工具。我们用这些材料将水运到小桶里。

  (2)幼儿自由操作。

  (3)集中展示交流。谁运的水最多?你们是用什么来运水的?

  (4)针对幼儿情况进行小结。(重点介绍海绵的吸水性,分析水多或水少的原因。)

  2.第二次探索。(要求五人一组,比一比哪组运的水最多)

  (1)现在我们再来试一试。(针对成功的、不成功的、分别提出要求。)

  (2)幼儿分组合作再进行第二次操作。

  (3)集中展示交流。

  (4)教师小结:“运水的办法有很多,今天有的小组成功了,有的小组失败了……以后,我们可以试试各种办法,可以运的`更多更快。

  (5)我们给树宝宝送水去!

  四、延伸活动

  在区域活动中,提供运水用的多种材料,鼓励幼儿与同伴一起继续玩游戏,并记录游戏的操作情况,分享交流自己的经验。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03-08

中班科学教案11-06

中班动物科学教案04-01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30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7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9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12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11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8-04

幼儿中班科学教案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