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常用[8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2.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4.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估算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材说明
本单元是在前面“空间与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内容包括: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周长的含义,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探索和应用,对实物的估量等。
本单元分三段编排。第一段主要教学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第二段主要教学周长的含义及计算。第三段主要讲一些物体长度的估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具体安排如下页表。
在编排上,教材一方面注意挖掘几何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提供了大量与空间观念密切相关的素材,并遵循儿童学习数学的规律,选择了活动化的呈现方式,目的是加强有关空间观念的内容。
具体内容及要求:
主题图
校园场景图。丰富学生对四边形的感性认识。
四边形
从各种图形中区分出四边形,认识四边形的特征。
平行四边形
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让学生感悟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以与其他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初步建立平行四边形的表象,并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
周长
利用实物和一些图形,说明周长的含义,并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加深对周长的理解。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发现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估计
通过画一画、剪一剪、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让学生估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三重难点
1区分认识四边形,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解决实际问题。
3能准确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建立空间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建议
长期以来,关于“几何”的课程内容和目标,在小学阶段主要侧重于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计算,较少涉及三维空间的内容,使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想像力未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标准》将以往的“几何”拓展为“空间与图形”,是对我国传统数学课程内容的一次重大变革,符合数学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为此,小学阶段的教材削弱了单纯的平面图形周长、面积、体积等的计算,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增加了图形变换、位置的确定等内容,加强了几何建模以及探究的过程。这样,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地融合,与数学课程中各个分支进行整合,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体现“空间与图形”的教育价值,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自己赖以生存的空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因此,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如上所述,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是小学数学几何教学的重要任务。而学生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触的事物大都和空间与图形有关,他们的生活经验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教材选择了许多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作为教学素材,如把校园体育运动场景作为单元的主题图,用一个小朋友移推拉门的情境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导入材料,等等。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这些素材的作用,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视野从课堂拓宽到生活的空间,并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从现实世界中发现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
2.注重数学实践活动,突出几何探究过程。
空间观念是在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回忆生活经验、观察实物、动手操作、想像、情境描述等都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途径,也是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的重要手段。因为几何初步知识,无论是线、面、体的特征还是图形特征、性质,对于小学生来讲,都比较抽象。教材在提供大量的、形象的感性材料的同时,采用了许多活动化的呈现方式,如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等。教学时,教师就应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从事数学活动,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有条理的思考和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探索图形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从而获得鲜明、生动和形象的认识,进而形成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3.了解教材编排特点,恰当把握教学要求。
学生对一些知识的理解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有逐步深化、提高的过程。因此,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识能力,采用了逐步拓展、螺旋上升的结构,把“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均衡地安排在不同的的学段中,每一学段都有相应的目标。这样,既突出每个年级的学习重点,又注意前后连贯。如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材就分两段编写。本单元是第一次出现,只要求学生能够从具体的实物或图形中识别出哪个是平行四边形,对它的一些特点有个初步的直观认识即可。第二次将在第二学段出现,要求学生理解:两组对边平行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见,同一内容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教学要求。
另一方面,教材在不同的年段采用不同的表达形式。就拿常见的数学概念来说,在小学阶段,尽管描述式和定义式是最主要的两种表示方式(定义式是用简明而完整的语言揭示概念的内涵或外延的方法,描述式是用一些生动、具体的语言对概念进行描述),但低年级采用描述式较多,中年级逐步采用定义式。在整个小学阶段,大部分概念没有下严格的定义,而是从学生所了解的实际事例或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帮助他们感悟概念的本质属性。本单元教材的编排也是如此,对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周长等都没有下严格意义上的定义,如周长,只要学生能结合具体的物体或图形说明周长的含义即可。对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材也没有分别概括出相应的计算公式(长+宽)×2和边长×4。目的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计算的方法有一个独立思考、不断感悟和比较的过程,避免死套公式的现象。
因此,具体教学时,要认真研读《标准》,仔细分析教材,恰当把握教学要求。防止任意拔高要求,或者让学生去死记硬背概念、公式等。
4.本单元可用6课时完成。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4、利用迁移的规律,体验探索千米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估算和分析问题。
5、感受千米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千米”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千米概念的建立。
教具学具:
米尺、学校周围交通图每小组一张,多媒体及课件一套。
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一、交流信息揭示课题
(一)交流信息
出示课件:美丽的校园(教学楼、广场、操场、跑道等)。
同学们你喜欢我们的学校吗?为什么?课前老师带你们去操场上了解相关的信息,谁愿意把你了解到的信息和大家一起分享?
学生交流信息后教师板书:
1、走100米的路大约需要200步。
2、从教室走到大门口(200米)大约需要3分钟。
3、沿操场跑2圈半(1000米)很了累?
4、从家走到学校大约需要20分钟。
(二)揭示课题
师:在刚才同学们汇报中有一个长度单位——米,如果我们想要测量中卫到银川的距离,该用什么单位来计量呢?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长度单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板书课题)
二、联系生活、建立表象
(一)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
1、引导:对于“千米”这位新朋友,你想知道些什么?(千米有什么用?1千米到底有多长?什么地方用到千米?)
2、探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有关千米的这些知识,同学们,在你的印象里,你认为1千米有多长?
(二)进一步建立1千米的表象
联系实际: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你能否具体说说你心目中1千米的长度?可以结合课前了解到的信息来描述它们与1千米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先自己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能说几种就几种)
方案一:用米尺要量1000次。
方案二:走这样100米的路,要走10次。
方案三:走100米的路大约200步,所以走1千米的路大约20xx步。
方案四:绕学校200米的操场要走五圈。
方案五:绕200米操场走一圈大约3分钟,所以走1千米的路大约需要15分钟。……
(三)估计1千米的距离
1、初步估计:从我们学校门口出发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学生估计,师生共同评价
2、引导(播放录像):让我们跟着摄像机的镜头从学校门口出发到街上走一走,看看1千米究竟有多长?
3、想象:请大家闭上眼睛,跟着老师在脑海里把这段路再走一遍。我们从学校门口出发向北经过十字路口,再向北经过卫谢路口,又向西到明珠。这段路程大约是1千米。
4、体会感受:如果让我们步行1千米的路,你会有什么感觉?
5、进一步估计:(出示一张学校周围交通图)
师:老师还准备了一张学校周围的交通图,你们的桌上也有一张,请你画一画,从学校出发走1千米,还可以到哪些地方?学生独立操作后交流汇报:(学生能汇报几种就几种)
方案一:从学校门口出发一直南到蔡桥路口。
方案二:从学校门口出发向北,再向北西至三中。
方案三:从学校门口出发向北经十字路口,再向东到农贸市场。……
三、了解用途、体会价值
(一)引导学生举例
师:千米也称公里,用字母Km来表示。(板书:公里、KM),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想想看,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千米?(公路上、摩托车表盘上等)
(二)欣赏生活中的“千米”
师:同学们真是生活中的细心人,老师也从生活中收集了一些“千米”,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电脑出示指路标志)中卫到迎水桥约7000米。
师问:你看到了什么?7000米等于多少千米呢?你是怎么想的?(板书:7000米=7千米)
2、(电脑出示珠穆朗玛峰山峰图)珠穆朗玛峰,高度约9千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师问:你又看到了什么?9千米是多少米啊?你能说说你思考的过程吗?(板书:9千米=9000米)
3、(电脑出示《汽车速度表》)汽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大约是80千米。
4、(电脑出示自行车行驶图)自行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大约是15千米。
5、(电脑出示温州至杭州高速图)温州到杭州高速公路连线全长约410千米。
6、(电脑出示万里长城图)我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大约长6700千米
(三)小结:千米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还可以表示比较长的物体长度。
四、实际应用,巩固新知
(一)应用练习
1、田老师家离学校大约有4千米的路程,如果让你选择,你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来学校?为什么?大概需要多少时间?
2、妈妈带小明坐长途汽车去看奶奶,途中要走308千米。他们早上8时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
(二)课外拓展
1、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每小时不能超过()千米,火车每小时可行驶()千米,地球绕太阳每秒运行()千米。马拉松长跑比赛全程大约()千米。(课后可在父母的帮助下到图书馆或网上查找这些资料。)
2、写一篇数学日记:《我心目中的千米》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教材第29~31页内容。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乘除混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通过交流,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重点:
根据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
正确选择相应的简算方法使计算简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为了加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你们喜欢这个活动吗?(喜欢)老师了解到,为了丰富“大课间”的活动内容,学校最近又新买了一些体育用品,大家想知道都有什么吗?(想)
师:请看情境图,学校都买了哪些体育用品?
1.仔细观察,说一说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
生1:学校买了5副羽毛球拍,花了330元。
生2:学校买了25筒羽毛球,每筒32元。
生3:我还看见一筒羽毛球上写着“一打装”。
师:“一打”是多少个?(12个)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问题: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将学生置身于“大课间”活动的现实情境中,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解决问题,探究学习
1.教学教材29页例8(1)。
(1)解决“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这个问题都需要题中的哪些条件?(让学生找出解决此问题所需的条件)
(2)指名列出算式,并说明解题思路。
(3)引导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出结果。
预设
生1:运用乘法结合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12×25
=(3×4)×25
=3×(4×25)
=3×100
=300(个)
生2: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12×25
=(10+2)×25
=10×25+2×25
=250+50
=300(个)
生3:先扩大再缩小可以使计算简便。
12×25
=12×(100÷4)
=12×100÷4
=1200÷4
=300(个)
师: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对于最后一种方法可能说不太清楚,教师应引导学生说出:100÷4=25,把25筒看成100筒,扩大到原来的.4倍,要使计算结果不变,应缩小到原来的)
(4)引导学生比较几种简便算法。
①这几种算法有哪些相同点?(结果一样;算法都比较简便)
②你喜欢哪种算法?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你能应用自己喜欢的算法解决问题吗?
(5)总结:思考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不同,但结果都是相同的。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乘、除法的简便计算。(板书课题)
2.教学教材29页例8(2)。
(1)找到解决这个问题都需要题中的哪些条件。
(2)引导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3)让学生汇报解题方法。
预设
生1:我先求出1副羽毛球拍多少钱,然后除以2求出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
330÷5÷2
=66÷2
=33(元)
生2:我先求出5副羽毛球拍一共有多少支球拍,然后用总价除以支数求出单价。
330÷(5×2)
=330÷10
=33(元)
(4)唤起回忆,理解意义。
①组织学生仔细观察,在小组内讨论。
②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把两个算式用等号连起来。
330÷5÷2=330÷(5×2)
质疑:在这个算式中,为什么“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与“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的结果相等呢?
学生借助题意理解:先求出1副羽毛球拍多少钱,然后除以2求出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和先求出5副羽毛球拍一共有多少支球拍,然后用总价除以球拍的支数求出单价,都能求出最终的结果,只是采用的方法不一样,所以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5)方法选优:相比之下,这两种计算方法哪种比较简便?(出示课堂活动卡)
(6)引导总结,归纳规律。
学生讨论、汇报后教师板书: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用字母表示为a÷b÷c=a÷(b×c)(b、c均不为0)。
设计意图: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学习,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发现,从而培养学生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使计算变得简便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简便计算。
32×125=(________×________)×125
32×125=32×(________÷________)
32×125=(________+________)×125
32×125=(________-________)×125
2.同桌合作完成教材29页“做一做”,鼓励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教材30页1、4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通过简单的事例,使学生理解三张饼的最佳烙饼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渗透解决问题最优的意识。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从解决问题的多种中寻找出最优,初步体会优化的,形成优化的意识。
教学难点: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优,形成优化的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课件、圆片等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师:请大家猜猜老师的平时业余爱好有哪些?(出示老师在厨房里烙饼的情境)
师:厨房里会有什么数学问题呢?引出:“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
师:根据以上信息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如何烙一张饼?两张饼?各需要多长时间?
设计意图从简单入手,通过烙一张与两张饼的时间对比,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在同时能够烙两张饼的锅里,一次烙一张饼在时间上是显得多么的浪费,为下一个环节“三张饼“的最优化探究作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1.实践操作,探求策略
(1)探究双数饼
师:“烙1张饼要用多少时间呢?”
生:6分钟。
师:“烙2张饼最少要用多少时间呢?怎样烙?”
生:“还是6分钟。把两个饼一起放进锅里,先烙正面,再烙反面。”
师:“如果烙4张饼最少要用多少分钟?怎样烙?”
生1:先烙2张,用6分钟,再烙两张,6分钟,两个6分钟共12分钟。
生2:烙1次用3分钟,4张饼共8个面,每次两个面,共烙4次,4×3=12分“6张呢?8张呢?请你思考一下,把你的方法在表1里写一写。交流方法。
:当饼的个数是双数时,怎么计算时间?所需时间与烙2个饼所需时间有什么关系?
教师:“刚才我们都是每次烙两个饼,前两个饼的两面都烙熟后,再烙后两个饼。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同时”“节省时间”,渗透优化的。通过老仪仗兵让学生进行比较,明白“同时烙两张”会“节省时间”,从而初步感知“优化的”。
(2)探究单数饼
师:“现在要烙3张饼,最少要用多少时间呢?怎样烙?”
预设
如有学生提出反对意见:“不对!烙3个饼不应该是12分钟,只要9分钟。”
师:“你为什么认为只要9分钟?”
生:“如果像他这样烙,在烙第三个饼的'时候,锅的一半位置是空着的,这不浪费了时间吗?我把前两个饼烙熟一面后,马上换上第三个继续烙;然后将取出的那一个放回锅里和第三个一起烙另一面。锅就不会有空位,所以只要9分钟。”
①合作探究
师:“你们听明白他的意思了吗?这种方法是不是行得通呢?大家动手试一下吧!为便于操作,建议各小组在试验中给每个饼编号、并记录烙饼步骤及所需时间。”
(如没有学生想出这种最佳的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汇报。)
②交流汇报,请一个小组上台用“饼”演示。
③用课件:
第一次:烙1、2号饼的正面,用3分钟。
第二次:把2号饼暂时取出,把3号饼放入,烙1号饼的反面和3号饼的正面,又用3分钟。第三次:取出1号饼,放入2号饼,烙2、3号饼的反面,用3分钟。
一共用9分钟。
加载中...
师:这种烙法为什么会节省时间呢?
我们注意了充分利用锅,不让它有空的时候,所以节省了时间,今天我们研究的就是怎样合理安排时间,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如何尽快地烙三张饼,是本节课的难点。这里通过让学生自己去动手试一试,烙一烙,说一说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尽量不让锅空着才是最优。使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与方法的合理性。
④探究单数饼计算时间方法
师:“那么烙5个饼你打算怎么烙?先烙几张?再烙几张?最少要用多少时间呢?
生:先烙2张用6分钟,再烙3张用9分钟,一共15分钟。
师:烙7个饼呢?……”自己试着写一写,同桌互相说一说。
交流汇报。
师:“当饼的个数是单数时,所需时间有什么规律?怎么烙?”
预设
生1:“只有烙1个饼时锅才空着一部分,而烙两个以上的饼都有可通过合理安排始终不让锅里出现空位。所以每增加一个饼,时间只增加3分钟。”
生2:“实际上烙2张也好,3张也好,都是为了使这口锅在烙饼时一直不会有空位。”
师:为了能节省时间,我们要最大限度的利用时间和空间。
设计意图以两三个饼的最优化方法为基础,拓展“4、5、6、7“甚至更多的最优化,这里完全放手让学生去研究发现规律,进一步体现了学习的
(四)
今天我们学习了怎样合理安排时间,说说学习感受。
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我们要善于思考,找到最好的方法,提高做事的效率。
设计意图此环节中“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吗?”这个问题的提出,主要是想培养学生、归纳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的能力.
②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问题的变式探索,培养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归纳、类比、推断获得数学猜想,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性和创造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按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难点:含有负因数的.乘法.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做一做 出示一组算式,请同学们用计算器计算并找出它们的规律.
例1 (1)(+5)(+3)=_______;(2)(+5)(-3)=________
(3)(-5)(+3)=________;(4)(-5)(-3)=________
例2 (1)(+6)(+4)=________;(2)(+6)(-4)=________
(3)(-6)(+4)=________;(4)(-6)(-4)=________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想一想 你们发现积的符号与因数的符号之间的关系如何?
学生活动:计算、讨论
总结 一正一负的两个数的乘积为负;两正或两负的乘积是正数.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想一想 两数相乘,积的绝对值是怎么得到的呢?
学生:是两因数的绝对值的积.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本单元教学100以内的数,是在认识了11~20各数的基础上安排的。教材分认识整十数、认识非整十数、整理100以内的数、比较数的大小、单元复习与实践活动五部分编写。每个部分都有教学重点,呈现了全单元的教学线索,组成了系统的知识结构。在认识整十数这部分教学计数单位与数位,整十数与一百的意义;在认识非整十数这部分教学数的组成和读、写方法;整理100以内的数教学完成百数表,巩固认、读、写数的知识技能,发现有趣的规律;通过比较数的大小加强数概念,发展数感;通过实践活动体会100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利用实物图形、小棒、计数器等教、学具,帮助学生认识数位,理解数的意义,初步感受十进制计数法。
学生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要经过形象抽象的过程。实物表示的数比较直观,数字组成的数比较抽象。在认数时,实物图形、小棒能帮助学生建立表象,进而逐渐形成数的概念。计数器十位上的1颗算珠表示1个十,百位上的1颗算珠表示1个百,比实物表示的数抽象,又比数字表示的数形象,在形成数概念的过程中有特定的作用。
(1) 认识整十数和一百的教学编排了数数和表示数两道例题。在数数的例题里,通过数小棒的捆数继续体会十,初步认识百。先从3捆是三十根、6捆是六十根直观形象地感知几捆就是几十根。再看着小棒图十根十根地从十数到一百,进一步体会几个十就是几十,接受10个十是一百。在表示数的例题里,把用计数器的算珠表示数和用数字表示数结合起来,教学数位及顺序,整十数的意义和读写。这种结合,有利于数概念的形成,能提高教学效率。这道例题首先在计数器上确定百位(认识11~20已确定过个位和十位),描述三个数位的位置顺序。然后把十位上的1颗算珠表示十扩展到几颗算珠表示几十,以及百位上1颗算珠表示一百。拨珠与写数的过程都体现了十进制计数法的位值思想。
想想做做紧扣数的意义进行设计。第1~3题数珠子、方块和彩球的个数能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几个十是几十。第5题的填空能让学生形成整十数和一百的数概念。
(2) 认识非整十数的教学也编排了两道例题,仍然遵循先建立表象,再形成概念的规律。
第29页例题和想一想包括三个内容: 一是通过摆二十三根小棒和看出三十四根、三十九根小棒,体会几捆和几根小棒合成几十几根;二是三十九根小棒添上一根是四十根,形象展示这两个数的相邻关系,渗透个位满10向十位进1的道理;三是一个一个地从四十数到一百,初步体会数的顺序。这三个内容中,第一个内容是基础,要利用教、学具或联系图示让学生理解2捆和3根是二十三根,并向三十四根、三十九根以及更多的根数逐渐扩展。第二个内容是难点,要抓住10根小棒可以捆成一捆,实现3捆10根向4捆的转化,从中抽象出三十九添上一是四十。为了更好地突破难点,想想做做第6题呈现29个木块添上1个的情境,通过填空引导学生理解29添上1是30的道理。教学时还可以通过摆一摆、想一想等活动明白四十九、五十九九十九添上1分别是几。经过前两个内容的教学,学生应该能从四十数到一百。每数到几十九的时候,要提醒他们想一想下面的数是几。
第30页例题把非整十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融合在一起教学,设计了三个步骤: 首先是看计数器上的算珠说出它表示的数;然后对照计数器写出数24、34和43;最后读读写出的数,填方框体会各个数的组成。教材精心选择34与43,给学生留出了比较的空间。通过比较这两个数的组成和读、写,深刻地体会非整十数的意义。
2、把认数教学和相应的口算结合起来,促进对数的理解。
教材在初步认识整十数后,紧接着安排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在初步教学非整十的两位数后,紧接着安排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口算。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运用对数的认识积极探索算法,并使教学口算的过程成为进一步认识数的过程。
(1)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以教学30+20为例,要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考进行计算,不要求全体学生使用同一种方法。在算法多样化的前提下,把整十数加整十数的方法迁移到整十数减整十数中去。如果学生能从一位数加、减一位数类推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则是很好的,教材在想想做做第2题中也有这样的引导,但教学中不要规定学生一定按这样的思路去想。
(2) 结合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口算,教学加、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例题根据图意列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让学生运用两位数的组成研究计算方法,
并在试一试里计算另一道加法和另一道减法,体会计算思路。想想做做通过一图四式,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两位数的意义。
加、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的教学主要采用让学生有意义的接受这一学习方式。认识两个加数很容易,区分被减数和减数也不难,记住加法的得数叫和、减法的得数叫差则稍难一些。想想做做第4题填出表格里的和与差,让学生结合计算巩固加、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整理百数表,进一步理解两位数的含义。
在学生初步认识两位数后,教材及时对两位数进行整理,并以百数表的形式呈现100以内的各个数。
百数表中给学生留了许多空格,先让学生研究表中数的排列顺序并把空格填满。然后在表中横着选几行数、竖着选几排数读一读、比一比,从中发现一些规律。在空格里填数,整理了数的顺序,练习了数的读写。探索百数表里的规律,比较同一行或同一排里数的相同与不同,能加强对数的意义的理解。
试一试让学生在百数表上做框数游戏,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用课前准备的框到百数表中每次框出几个数,分纵、横方向研究框内的几个数间的联系,再现了前面发现的规律;第二步是猜数,即根据框里一个已知的数猜出其他几个数,并到百数表里去验证猜得是不是正确。学生进行框数游戏时,会主动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读数与分析数的组成上,对进一步理解两位数的含义是十分有益的。要注意的是,框数游戏是在特定的百数表里进行的,离开了百数表或改变百数表的结构,框数游戏就没有意义了。因此,试一试不要作为考查的试题。
4、比较数的大小,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思考。
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比较两个数量多少的实际问题,初步积累了一些方法和经
验。例题在比较46和38的大小时,让学生按自己的思考,用自己的经验进行比较,并在交流中把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思考。
教材倡导学生把估计与比较数的大小结合起来。46是四十几、38是三十几,这里面有估计的成分。四十几比三十几大,是联系生活经验作出的思考。想想做做第1题也是为此而设计的。
学生在比较数的大小时,都有自己的思考,而且各人的思考不会完全相同。教材允许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去比较,不强求全体学生用相同的思考方法。教材中不总结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其目的也是鼓励比较方法多样化。
例题先让学生比较十位上不同的两个两位数的大小,然后在试一试中比较十位上相同的两个两位数的大小和比较100与两位数的大小,既包括了比较两位数大小的各种情况,又体现了由易到难,逐渐完善比较方法的意图。想想做做第2~6题逐步提高学生比较数的大小的能力。第2题结合计数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直观形象;第3题抽象地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让学生掌握方法;第4、5题比较三个数的大小;第6题是开放题,而且是逆向思考。
5、联系实际,感受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生活中经常有比较数的大小的实际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时除了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还要结合具体情境用适宜的语言表达。教材引导学生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描述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数感,另一方面培养应用数学的能力。
(1) 在现实的情境中引导学生描述,体会词语的含义。
例题里猫做了38个五角星,猴做了34个五角星,学生已经知道38>34、34<38,在此基础上教材示范猫做的比猴多一些,再让学生试着说出猴做的比猫少一些,从中体会多一些、少一些的意思。
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题里分别出现了少得多和多得多。在学生初步接触描述数的大小关系的词语以后,想想做做第4题先引导学生说50比45大一些和85比45大得多,感受大一些与大得多的不同含义。然后让学生把10、48、92、42等数与45分别比大小,并用小一些、大一些、小得多、大得多来描述,他们的数感在选择词语时得到了发展。
(2) 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选择答案。
多一些与多得多、少一些与少得多是相对而言的。离开具体情境,不在一定的范围内是很难选用这些词语的。因此,教材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选择。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3题分别要求为比50个少得多比46下多得多比38人少一些比25元贵多啦选择合适的答案,这种形式比较适合一年级学生。
6、实践活动注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我们认识的数》组织学生在生活中应用学过的数,设计了说一说猜一猜和数一数三个栏目。说一说中先让学生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体会数能清楚地描述和表达生活里的事物和现象。如我班有42名同学和我班有同学两句话表达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再让学生知道年龄都是用数表示的,引导他们关心家里每个人的年龄,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猜一猜先抓一把蚕豆数数有几粒,再分别抓一把花生米和一把黄豆,估计有几粒,并数一数粒数,评价自己的估计。这里不要求学生估计得很准确,只要能体会到花生比蚕豆小一些,花生的粒数比蚕豆多一些;黄豆比蚕豆小得多,黄豆的粒数比蚕豆多得多。物体的大小关系到物体的多少是难点,教材在抓花生米以后,提出为什么一把花生米比一把蚕豆的粒数多这个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加以体会。
数一数指导学生在校园里看看、走走、数数,用数表示校园里的一些物体有多少,用数表述自己在校园里的活动,从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一、教学内容:102页—109页
二、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点:
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表内乘法,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统计。
第一课时 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
教学内容: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
教学目标:
1、复习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计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估算。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的计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巧妙的进行估算
教具准备:微机。
教学过程:
一、梳理知识点:
1、学生看书自学,同桌讨论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这个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
学生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
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
笔算加法 笔算减法笔算加减混合 估算
2、教师:笔算加减法应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当十再减。
3、练习:算出下面每组数的和与差。
42、3654、29
4、教师:笔算加减混合运算需要注意什么?
练习:计算。
29+35+9 61-30+15
75-46+31 53-9-37
5、教师:估算两位数加减法有什么方法?
练习:一本80页的书,小明第一天看了32页,第二天看了27页,他大约看了()页,大约还剩()页没有看。
二、综合练习。
1、计算比赛:105页第1题。
2、先估算,再笔算:105页第4题。
第二课时 米和厘米 角和直角
教学内容:米和厘米 角和直角
教学目标:
1、复习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形成“米”和“厘米”的观念 ,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能估计和测量长度。
2、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判断直角,会画角和直角。
教学重点:建立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观念。
教学难点:正确的画直角
教具准备:微机、三角尺。
学具: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梳理知识点:
1、学生看书自学,同桌讨论米和厘米、角和直角这两个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
学生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
米和厘米
米厘米1米=100厘米线段
角和直角
角直角画角和直角
2、教师:1米等于多少厘米?
学生用手臂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用手指表示1厘米大约有多长。
3、练习:填出合适的单位。
教学楼高12( ) 橡皮长2( )
小明身高1( ) 课桌宽60( )
4、教师:什么是线段?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述。
练习:完成103页第5题。
5、教师:什么叫角?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个角、一个直角。
二、综合练习。
1、(1)下面的图形有几个角?哪几个是直角?
(2)在图形里加一条线段,使它增加三个直角。
2、完成106页第7题。
3、画直角:完成106页第8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目 标:
1、理解和掌握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公式求圆锥体的体积,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求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勇于探索、乐于与人合作的情趣。
重 点:掌握圆锥体积的方法
难 点:公式的推导
准 备:沙,圆柱教具若干个,圆锥一个,其中要有一组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
教 程:
一、准备
同学们,我们以前研究过一些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它们的体积各是怎样计算的呢?
二、诱发
课件演示稻谷丰收的景象。师述:稻谷丰收了,农民伯伯忙着收割稻谷,他们把收好的稻谷堆成一个这样的图形(圆锥形谷堆),同学们你们认识吗?你能算出这堆稻谷的体积吗?它和圆柱的体积有什么联系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三、探究释疑
1、初次猜想
⑴根据我们所学过的内容,请同学们猜一猜,圆锥的体积应该怎样计算?
⑵圆锥的体积是否能用“底面积×高”来计算呢
⑶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底面积×高”不是圆锥的体积,而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
2、再次猜想
⑴通过模型演示,
⑵根据学生回答,从而得到如下结论:
圆锥的体积 = ×圆柱的体积(等底等高)
3、分组实验进行验证
⑴让学生用三个不同的圆柱体和一个圆锥(其中必有一组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来进行实验。
⑵分组讨论,分组汇报
圆锥的体积 = ×圆柱的体积(等底等高)
用字母表示:V=1/3Sh
4、联系实际,进行运用
⑴出示例1,学生尝试练习,集体订正。
⑵教学例2、课件出示:
麦收季节,张小红把她家收的小麦堆成一个近似圆锥的麦堆,又给出测量的数据,让学生看图编一道求小麦重量的应用题。
编好后,分组讨论计算
学生自己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四、转化
1、基础题
⑴下面有四组图形,你能根据每组图形中左图的体积,求出右图的体积吗?为什么?
24立方米 9立方米 12立方米
⑵一个圆锥的底面直径是4厘米,高5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提高题
有一块正方体的木材,它的棱长是9分米,把这块木料加工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被削去的体积是多少?
3、思考题
把一个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铁块和底面直径、高都是6厘米的圆柱形铁块,熔铸成一个直圆锥体,如果这个直圆锥体和圆柱的底面大小一样,这个直圆锥体的高是多少厘米?(得数保留整数)
五、应用
1、 基础题:P44-T3、4
2、 提高题:P45-T10
3、 思考题:P45-T11、12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7-24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7-22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8-03
小学数学教案03-27
小学数学教案08-31
(经典)小学数学教案08-09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8-07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8-09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8-11
【荐】小学数学教案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