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3-08-11 11:37:05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教案(常用9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案(常用9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一)、实践操作

  1、组织谈话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同学们都学了哪些知识,谁还记得。

  生: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

  生:认识了平行四边形的高。

  2、媒体演示

  (出示课件:小山羊的困惑。配音:一只莽撞的小山羊把一个长方形撞倒了,变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于是小山羊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是什么问题呢?)

  师:现在你能发现什么问题呢?

  生:为什么会变成平行四边形呢?面积是否变了呢?

  师:小山羊到底发现了什么问题?你们想不想知道呢?

  (出示问题:现在的平行四边形和以前的长方形谁的面积大呢?)

  生:一样大。

  生:我认为长方形面积大,平行四边形面积小。

  师:现在有两种意见,大部分同学认为面积一样大,个别同学认为长方形面积大。到底谁说得对呢?你们能不能想个办法比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师:有什么方法验证一下它们的面积是否一样大呢?

  生:可以算一算它们的面积的大小。

  师:怎样算呢?

  生: 长方形的面积 =长×宽(板书)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高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我是看书知道的。

  生:我是家长告诉的。

  师:那么,为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是怎么来的呢?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师:下面就用你自己手中的学具,试着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

  (小组合作,4人一组,然后在全班汇报)

  (二)交流汇报

  师:你转化后的图形是什么?你是怎么转化的`呢?谁能大胆的上来说一说。

  生:是长方形,我是沿着高剪的。

  师:你为什么这样剪,不沿着高剪开行不行?

  生: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所以只有沿着高剪开才能转化成长方形。

  师:这个长方形和原来的平形四边形个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仔细观察(媒体演示转化的过程:找出底,画高,剪开,平移,拼补,转化成了长方形)。

  师::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

  生:转化后的图形是长方形,我发现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乘高。

  师:谁再来完整的说一遍。

  师:我们通过转化推导出来的面积计算公式和书本上的一样。同学们真是了不起,会自己发现数学知识了。

  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还可以用字母表示呢?你知道怎样表示吗?(学生说,教师板书)

  生:公式是s=ah

  师:通过刚才的学生,我们知道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下面一起来解决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

  (三)巩固发展

  1.口算下列各题。

  生:第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

  生:第二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分米。

  生:第三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8平方米。

  2.辨析性练习:

  师:你能根据图中给出的数据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课件出示下图,单位:厘米)

  生:是54平方厘米。

  生:我不同意,因为……

  师:为什么说面积不是54平方厘米?

  生:我也认为不是9×6=54(平方厘米),因为6厘米这条高不是9厘米这条底上。如果沿6厘米这条高剪开拼成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就是6厘米这条高,长方形的宽却不是9厘米这条底。所以不能用9×6=54。

  师:谁再来说说。

  师:让我们来看看。下面你能计算了吗?(课件出示)

  生:2×9=18;3×6=18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

  2、会在简单的统计表里反映出整理数据的结果,能利用统计表里的数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3、使学生在统计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笑一笑,唉,我怎么发现有的同学有几个牙没有了?哪儿去了?

  生:我换牙了。

  师:你也换牙了吗?换了几颗?噢,原来大家都换牙了,那么关于换牙这件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谁换了1颗牙?2颗牙?3颗牙

  师:有这么多情况,大家能记住每个同学换几颗牙吗?(不能)

  2、老师非常想知道你们换牙的.情况,请大家想一想,怎样才能让老师很清楚地知道你们中有多少人换了1颗牙,2颗牙,3颗牙呢

  二、调查整理,体验过程。

  1、畅谈想法

  生1:可以请每个同学说一说。

  生2:可以请他们分别举手表示。

  生3:可以请换1颗牙的同学站一排,请换2颗牙的同学站一排,再请换3颗牙的同学站一排

  2、引出课题:像同学们所说的数一数,并且把换牙的人数记下来,这个记下来的过程就是统计。(根据学生的发言引出课题。)

  3、小组合作,尝试统计

  组内分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调查自己组的换牙情况。

  4、交流统计结果和记录方法

  如学生想不出,可由老师来介绍一种方法。

  5、比较方法,自我优化

  刚才几位同学介绍了自己的记录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6、整理各组数据,把全班情况统计在黑板上。

  7、分析数据,提出问题

  说说从统计表中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根据图、表反映的数据,充分发表见解。

  三、巩固拓展,实践应用

  1、小组活动,统计自家人口。

  (1)下面我们用先记录再整理的方法来统计一下自己家有几口人。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小组中每个人家有几口人记录下来,再把每家人口的数量整理在表格中。

  (2)交流记录方法和统计结果。

  (3)说说从统计结果你能知道什么?想到什么?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对大家说什么。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复习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方法、技巧,提高计算能力。

  2.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复习过程:

  一、复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1.口算。

  (1)让学生口算出结果。

  (2)指名说说是怎样算的。

  2.课本第101页整理和复习的第1题。

  先想一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否相同?再计算下面各题。

  (1)指名说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让学生独立计算。

  (3)教师巡视、辅导

  二、复习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1.课本第101页整理和复习的第2题。

  说一说下面哪道题用分数计算比较简便,哪道题用小数计算比较简便,再计算:

  (1)学生独立思考。指名说说哪道题怎么计算简便。

  (2)学生自己计算。

  (3)小结:当分数和小数混合乘除时,一般是把小数化成分数再计算比较简便。

  2.课本第101页整理和复习的第3题。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让学生自己完成。

  (2)指名说说是怎样进行简便运算的。

  (3)小结:应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考虑怎样计算才简便。

  三、课堂练习。

  完成练习二十四的第3题。

  (1)揭示学生应注意检验答案是不是方程的解。

  (2)axbx=c的方程,可利用乘法分配律来计算axbx。

  (3)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

  四、作业。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例1、例2、例3,做一做及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会用负数灵活地表示一些实际问题,能比较熟练地在数轴上找到正数、0和负数所对应的点。

  2.借助熟悉的生活情境经历负数产生的过程,体会负数的意义。具有数形结合的意识,深刻体会数轴形成的过程。

  3.激发学生对数的认识的兴趣,感受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数、负数表示生活中的相反的量。

  教学难点:

  理解相反意义的量和对0的认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负数

  (1)情境激疑

  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想想看,是什么?

  今天这节课咱们就从“相反”这个话题开始聊起:在咱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相反现象,比如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车站上人们上车下车……

  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顺着这位同学的思路继续往下聊,走进数学你又有什么发现?

  1. 今年开学,四年级转入15名同学,五年级转出15名同学。

  2.在剪刀、锤子、布活动中,男同学赢了3次,女同学输了1次。

  3.李叔叔做生意,三月份亏了3000元,四月份赚了8000元。

  怎样用数学的形式来表示这些意义相反的量呢?出示。

  要求:简洁,是让别人也能一目了然。

  汇报,可能有以下情况。

  ①直接表示 ( 简洁但不明了)

  ②用文字表示 (明了又不够简洁)

  ③用符号表示(简明、清楚,一目了然)

  小结:现在人们就是用这种形式来区分意义相反的量的。

  (2)认识正、负数。

  你知道像这样的数,叫什么数吗?

  举个例子来说?+3你会读吗?

  像(—2)这样的数呢?

  怎么读呢

  师介绍:加号在这里叫做正号,减号叫

  做负号。正数和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

  练习:读出下面的数

  -100、+6.8、-1.8、36

  为了简便,+36可以写为36。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正号都可以省略。师板书。

  得出:正数有无数个,负数也有无数个,用……来表示。

  二、丰富新知,介绍负数历史。

  同学们,我们今天从“相反”这个词聊起认识了负数这个新朋友。其实对于负数的认识,在咱们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的人,遇到这样问题的时候,也想出了不同的方法。你想知道吗?(课件演示或学习第4页你知道吗?)

  听完介绍后你有什么感受?

  接下来再让我们回到生活中,找一找在咱们身边又有哪些负数?(板书课题:负数)

  三、生活中的应用

  1.在温度计上认识负数

  我的一位朋友喜爱出门旅游,这是他所定的几个备选城市,我帮他留意了一下气温情况,一起来看一下

  (1)(多媒体播放城市天气预报:哈尔滨-15--3℃,北京-5-5℃;上海0-8℃;海口12-20℃)

  得出:0℃的作用十分重要,它正好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换句话说也就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所以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板书0,并用集合圈将正数、负数、0进行分类)

  那你知道0度是怎么来的吗?

  介绍:瑞典天文学家摄尔秋思,他把自然状态下的水刚开始结冰时的温度,规定为0℃。

  (2)温度计。

  生活中用什么工具来测量温度吗?(课件示:生活中常用的温度计)

  介绍:摄氏度、华氏度,每格代表1℃。

  2.电梯里的负数

  叔叔上五楼开会,阿姨到地下二楼取车,应按哪两个键?(5、-2)

  5和-2是以什么为分界点的呢?

  3.海拔高度中的负数

  世界峰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出8844.43米。如果把这个高度表示为+8844.43米,那么比海平面低155米的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高度应表示为( )米,海平面的高度为( )米。

  练习

  如果大雁向南飞30米记作+30,那么向北飞50米记作( )。

  如果体重增加4千克用+4表示,那么-1.5表示( )。

  4.数轴上的`负数

  出示例3

  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强调以谁为分界点,以什么方向为正。两种说法)

  指出:在一条直线上,确定了0(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就形成了一条数轴,刚才大家所说的就是数轴的形成过程。

  现在你能在数轴上找到他们运动后的位置吗?

  完成练习

  (2)如果小华的位置是+11米说明她是向( )行( )米。(指出+11的位置,体会数轴是无限长的。)

  (3)如果小刚先向东行5米,又向西行8米,这时小刚的位置为( )米。

  (分层拓展)

  5.运动场上的负数

  刘翔在第十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半决赛中110米栏的成绩是13秒42,当时赛场的风速是每秒-0.4米,你知道风速每秒-0.4米的意思吗?

  四、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负数,了解负数在生活中的一些作用,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负数还有更加广泛的用途等待着大家继续去了解。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物体有轻有重,逐步加深对轻重的感受和理解.

  2.使学生体会到物体的轻重和物体的体积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3.提高小组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够分辨什么样的物体轻,什么样的物体重.

  教学难点

  1.通过中介物体、等量代换比较物体的轻重.

  2.运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教学用具

  弹簧秤、皮筋、简易天平、水槽和托盘、蓝、绿、黄、红四种颜色的盒子各九个(绿的和蓝的为空盒子,绿的比蓝的轻,黄和红盒子中装东西,轻重相近,比白蓝盒子都重,四个盒子中绿的最大,蓝的最小,黄的和红的大小中等且相近.)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掂球游戏”感受轻重

  (一)游戏

  教师介绍游戏:游戏叫“看谁扔的.远”.同学们每人拿一个球在同一条线后面往前扔,如果有两个球让你挑,为了扔的最远,你会怎么挑呢?

  (二)教师出示两个大小一样但轻重不同的球,让一个学生到前面挑一挑.教师双手端平并同时递给学生并给予协助,让其他学生看到掂的过程.

  (三)小结

  看来物体是有轻重的,有的比较轻,有的比较重,而且有时候,分辨他们的轻重,是很重要的.并且用我们的两只小手,就能感受到它们的轻重,你们想不想都来感受感受?

  二、活动二:掂自己身边的物体,感受轻重

  (一)请你从你身边选两样物品,用手仔细的掂一掂,感受一下谁轻谁重,并把你的感受告诉给你同组的同学听,看谁选的物品和别人不一样.

  (二)小组汇报

  教师:哪个组已经掂完了,愿意把你的感受说给大家听一听吗?

  三、活动三:掂不同的盒子,感受轻重

  教师:看来你们的感觉非常准.老师有几样物品,想借你们的小手感受一下,判断一下他们的轻重,愿意吗?

  (一)实验一

  教师:我看到想参加我们活动的同学,现在都已经坐好了,在等我把东西发给他.

  1.发蓝盒子和绿盒子

  要求:绝对不许动,只能看,观察观察 ,猜一猜这两个盒子哪个比较轻,哪个比较重,但你猜的一定要有道理,一会说给大家听一听.

  2.你觉得他们两个比,谁轻谁重?为什么?(大的重)

  3.到底谁轻谁重,赶快试一试!(学生动手掂.)

  4.说说你的感受?还想接着玩吗?

  (二)实验二

  教师:想玩的同学又已经做好准备了,眼睛都看着老师呢.

  1.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黄色的盒子,还是不能动手,你再猜猜看.这3个盒子中谁比谁重?谁比谁轻?可以四个人小声的商量商量,一会把你猜的道理说给同学听听.

  2.教师请同学说自己的猜想.

  3.到底谁猜的对呀?你们是不是特别想知道.动手试试吧!

  4.教师提问:这个绿盒子怎么一会儿轻,一会儿重?它到底是轻还是重?

  5.这次为什么很多同学没猜对呢?

  6.小结:看来,并不是物体越大就一定越重,越小的物体就一定轻.

  (三)实验三

  教师:如果还想玩就请把绿、蓝盒子轻轻放到位子里,看哪个组的动作又快又轻!

  1.老师这儿还有一个盒子,还是不能动,你能判断出他们谁轻谁重吗?只凭观察,你们能判断吗?

  2.怎么这次有很多同学都不做判断?怎么不发表意见了,有什么困难吗?

  3.同学们都认为,只凭观察已经不能判断它的轻重了,你们想怎么办?(动手掂一掂)

  4.说说你的感受,有不同的感受吗?换手再掂一掂.

  教师提问

  (1)你们有同样的感觉吗?(学生出现分歧.)

  (2)咱们的意见不一样了,这可怎么办呀?

  (3)看来,在有的时候用我们的一双小手也不能准确的判断出物体的轻重了,那么有没有办法呢?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内容:“住新房”练习题

  教学目标

  1、掌握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2、能运用所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估算与交流的过程。

  教学重点: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的'算理。2、2、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竖式的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复习旧知识,预习新知识。

  教学设计流程:

  一、回顾复习,引入新课

  1、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一般乘法,都学习了哪些计算方法?生认真思考,互相交流。

  2、出示练习题,学生做集体订正。

  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乘法

  1、继续以14×12例,

  生:12看成10+2,14×110=140,14×2=28,140+28=168

  2、肯定并表扬学生的计算。

  3、请学生在黑板上演示乘法的竖式计算,生板演。

  4、肯定该生的板演。

  5、师总结:在竖式计算时,一定要注意数位对齐;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大家还有其他的写法吗?

  6、老师请生讲述自己的思想,为什么少了一个0。

  生:用个位2去乘14,得数的末尾与乘数个位数对齐,再用12的十位上的1去乘14得140。

  7、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它们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三、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与整理,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的理解,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整理知识,灵活运用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回顾、整理知识的能力,以及探索与实践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提问:这个单元,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回顾与整理

  1、梳理知识。

  小组讨论:

  (1)三角形的边和角各有哪些特征?

  (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各有什么特征?

  (3)本单元学习的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上面的三个问题,将本单元学习的这些图形知识进行系统整理。

  2、交流汇报。

  (1)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完成下面的板书:

  特征

  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内角和等于180。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平行;

  两组对边相等。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长度不相等。

  三角形包括: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三个角都是60。

  轴对称图形有: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完成教材第93页“练习与应用”第1题。

  出示题目后,先让学生说一说每个图形的名称,再独立画高。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画高的方法,以及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各有多少条。

  2、完成教材第93页“练习与应用”第2题。

  这道题是根据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特点进行分类。

  先让学生独立进行分类,再让学生说一说分类的方法。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三角形按角的特点进行分类时,只要判断三个内角中最大的内角是什么角,这个三角形就是什么三角形。

  3、完成教材第94页“练习与应用”第3题。

  这道题是综合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第(2)小题是求直角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只要用90减去另一个内角就可以了;第(3)小题是求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用(180-顶角)÷2来计算。

  4、完成教材第94页“练习与应用”第4、5题。

  这两道题都要运用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知识来解决。

  5、完成教材第94页“练习与应用”第6题。

  这道题是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进行画图。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教材第94页“探索与实践”第7题。

  (1)让学生思考怎样将一个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图形后平移成一个长方形。

  (2)动手在平行四边形纸片上画一画,剪一剪,移一移。

  (3)交流讨论。

  2、完成教材第95页“探索与实践”第8题。

  (1)拼一拼。

  让学生用课前准备的两个梯形纸片拼一个平行四边形。

  (2)想一想。

  观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想一想: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底、下底有什么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呢?

  四、反思总结

  1、课件出示教材“评价与反思”部分的评价量表。

  组织学生结合各自的情况进行填写。

  全班交流。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能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2、用加减混合计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图意,正确列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第1题。

  课件演示:池塘边有几只小鸭子在游玩,其中6只在池塘里嬉戏,3只小鸭子赶过来跳进了池塘,玩了一会儿,其中有4只小鸭子上岸回家了,剩下的仍在嬉戏.

  你能把看到的数学问题讲给大家听吗?

  学生根据画面内容独立填写算式并算出得数。

  交流:为什么要“6+3”呢?(因为3只小鸭子赶过来,和原来的'6只合起来就9只了。)

  为什么又要(-4)呢?(因为4只小鸭子回家了。)

  2、第2题

  师:小狗、小猫、小羊和小猪手上都拿着妈妈给它们的一把钥匙,身后是它们的家。钥匙上都有算式,只要算出得数就能打开自己的家。你能帮它们找到家吗?

  (1)用线把算式和得数连起来

  (2)投影交流

  3、第5题

  出示图

  1、谁能看图说出几个数学问题/

  2根据画面内容独立填写算式并算出得数。

  学生交流计算过程。(重点说说计算顺序)

  同时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和做文明乘客的思想教育。

  二计算练习

  小朋友们计算得这么快,大家来比一比,看谁又快又对,好吗?

  1、比赛计算第4题

  2、出示第6题:横行、竖行上的三个数相加,各得多少?

  独立填在书上

  反馈、评价、订正

  3、出示第7题

  同桌比赛,边指格子边报得数看谁算得快。

  三、书写练习:第3题

  1、指导学生写算式的格式

  2、独立完成

  四、拓展练习:拿钱币活动

  每人拿出4张2角纸币,8个1角硬币,一个5角硬币。

  思考:要拿出8角钱,你能想出几种拿法?

  操作。

  交流汇报,投影显示所有拿法。

  五、课堂小结。

小学数学教案 篇9

  设计说明

  “反比例”是在学生学习了“比和比例”和“正比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理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机会。

  1.借助定义、实例,渗透函数思想。

  教学伊始,借助正比例的意义和生活实例,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函数思想,充分理解成正比例关系的两种量的比值不变的特点,为学生探究成反比例关系的两种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和特点奠定良好的基础。

  2.借助具体情境,在观察、讨论中发现规律。

  教学中,通过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讨论中发现“把相同体积的水倒入底面积不同的杯子中,水面的高度不同”及“杯子的底面积×水的高度=水的体积”这一规律,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归纳、概括出反比例的意义及特点。

  3.借助已有的学习经验总结反比例关系式。

  因为正、反比例体现的都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关系,且正比例关系表达式学生已经掌握,所以在总结反比例关系表达式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自己总结出反比例关系表达式,体验成功的喜悦。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玻璃杯 直尺 水 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复习。

  课件出示:一个圆柱形水箱,底面积是0.78平方米,高是1.2米,这个水箱能装水多少立方米?

  (1)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2)提问:你是根据什么公式进行计算的?

  预设

  生: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3)师追问:圆柱的体积、底面积和高之间还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呢?在什么情况下其中的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

  预设

  生1:底面积=圆柱的体积÷高,高=圆柱的体积÷底面积。

  生2:如果底面积一定,圆柱的体积与高就成正比例;如果高一定,圆柱的体积与底面积就成正比例。

  2.引入课题。

  如果圆柱的体积一定,那么底面积与高又成怎样的关系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反比例)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有关圆柱的体积问题以及列举圆柱的体积、底面积和高之间的关系,在培养学生思维完整性的同时,为新知的学习作铺垫。

  ⊙探究新知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感知成反比例关系的量。

  (1)课件出示教材47页例2,引导学生结合问题进行观察。

  师:观察情境图,理解图意后,观察下表,先一行一行地观察,再一列一列地观察,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杯子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杯子的底面积/cm2


10


15


20


30


60



水的高度/cm


30


20


15


10


5



  ①表中有哪两种量?

  ②水的高度是怎样随着杯子底面积的大小变化而变化的?

  ③相对应的杯子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的乘积分别是多少?

  (2)学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预设

  生1:有杯子的底面积和水的高度这两种量。

  生2:杯子的底面积增大,水的高度降低;杯子的'底面积减小,水的高度升高。

  生3:相对应的杯子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的乘积都是300,是一定的,也就是杯子的底面积×水的高度=水的体积(一定)。

  (4)明确什么是成反比例的量。

  因为水的体积一定,所以水的高度随着杯子的底面积的变化而变化。杯子的底面积增大,水的高度反而降低;杯子的底面积减小,水的高度反而升高。但是无论怎样变化,杯子的底面积和水的高度的乘积总是一定的,所以我们就把杯子的底面积和水的高度这两种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8-03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7-22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7-24

小学数学教案03-27

小学数学教案08-31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8-07

(经典)小学数学教案08-09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8-09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8-11

小学数学教案(推荐)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