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3-08-09 09:20:33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热门]实用的中班教案9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门]实用的中班教案9篇

中班教案 篇1

  目标:1、通过牙刷喷画

  活动增加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2、初步掌握牙刷喷画的`方法。

  准备:牙刷、雪花插片、颜料。

  过程:1、教师示范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用牙刷画出雪花插片,你们看我是怎么画的,幼儿观察。

  2、教师画好后,请幼儿看,师把纸上的雪花插片拿开,纸上其他地方是一点一点象雨点,放雪花插片有地方有雪花插片的印子。

  3、幼儿分组画,教师指导。

  4、展示幼儿作画。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体验对家进一步的理解。

  2.了解一家人在一起开心才会快乐的道理。

  活动准备:《方脸和圆脸》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引子

  1.师:每个人都有家,小朋友有家,老师也有家。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了家是什么?小朋友说说看,家是什么?

  2.那我们来看看这个家里有谁?(老爷爷、老奶奶)哦,有一位老公公和老婆婆)引出故事。

  二.讲故事,找出方和圆

  1.师讲故事:从“山脚下住着一户人家”到“好,就这么定啦,分吧。”

  2.请小朋友帮忙找一找,看看哪些东西是方的,哪些东西是圆的。幼儿找好后,请幼儿到前面说说。

  3.哦,小朋友真聪明,都帮老公公和老婆婆找到了。

  三.引导幼儿讨论“是分好不分好”。

  1.我们来看看,老公公和老婆婆是怎么分的。继续讲故事:“老公公站在院子里一看”到“褂子是方的,袖子是圆的'!”

  2.这可怎么办呢?他们老两口分了一上午,越分越分不清。请小朋友帮帮他们,你觉得方和圆分得开吗?桌子和钉子能分开吗?为什么?

  3.那老公公和老婆婆能分开吗?为什么?幼儿讨论。

  四.一家人在一起才开心。

  1.小朋友们都替老公公和老婆婆想了办法,有同意分的,有不同意分的。那我们来听听他们到底分了没有。继续讲故事“老两口再互相一看,又发现……到结尾。”

  2.“老公公和老婆婆分开了吗?”(没有)为什么呢?(引导幼儿讲出一家人在一起才开心)

  3.总结:哦,原来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得才快乐。

  4.引导幼儿讨论:你有没有看到平时在你周围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你认为他们应该怎样做?

中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摇篮曲是颇具民族风格的一首曲子,其旋律婉转、音乐形象亲切,且歌词见解移动。在以往的老教材中也有将它列入歌曲教学的。如浙江版的教参中就有,但这些教学方式不外乎是机械的,新《纲要》颁布后三年的今天我们岂能再将幼儿的主体地位反之以便?记得许卓娅教授在对音乐活动的创新中就强调幼儿自主的学,而不是死记硬背,所以活动中我将从对乐曲的欣赏体验入手,以递进式的学习方式逐渐解除师生、生生间的音架。让幼儿充分自主体验音乐的存在以肢体动作图谱演示,配合语言的`解析,帮助幼儿理解歌词从而学会歌唱。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哼唱,感受乐曲柔美的旋律。

  2、理解歌曲内容,学唱歌曲。

  3、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欣赏、哼唱,感受乐曲柔美的旋律。

  难点:理解歌曲内容,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1、课前欣赏各种不同性质的乐曲。如:进行曲、圆舞曲等等。

  2、记号笔、大张白纸。

  活动过程

  (一)教师哼唱乐曲引起幼儿兴趣。

  “嘘,……”(教师以轻柔的声音哼唱乐曲的旋律。)

  提问:“老师在做什么?怎么做的?”(幼儿自由回答)

  (二)引导幼儿欣赏乐曲。

  1、听教师完整唱一遍歌曲。

  提问:“这首歌听起来怎样?你以前听过吗?”(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边轻轻清唱歌曲,边根据歌词做动作。幼儿观察教师唱时的表情及肢体动作。

  (三)学唱歌曲。

  1、幼儿欣赏过乐曲后讨论歌词内容,教师根据幼儿回答绘制图谱。

  2、集体边看图谱边唱歌曲2~3遍。

  3、幼儿边做动作理解的唱歌曲。

  4、撤除图谱,幼儿闭上眼睛做小宝宝睡觉状再次唱歌曲。

  5、一半幼儿做宝宝,一半幼儿做妈妈轮流长歌曲一次。

  (四)结束。

  教师模仿公鸡叫,“天亮了小宝宝们起床了去外面活动活动。”

  活动反思

  让幼儿更好地感受音乐,更好地表达对音乐的感觉;体会自己是活动的参与者、操纵者;感受音乐过程中所带来的快乐及亲子之情。运用幼儿已有的哄娃娃经验创设了“娃娃要睡觉”的情景,让幼儿感受到轻柔、优美的摇篮曲对娃娃的催眠作用。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清楚地说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2、愿意克服困难,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活动准备:

  1、挂图第23号

  2、故事磁带。

  3、猫咪布绒玩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出示布绒咪咪谈话引出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教师出示布绒咪咪,

  问:小朋友看他是谁呀?(对了,它呀是咪咪)它呀!胆很小,为什么说它胆很小呢?咪咪很胆小,为什么说他胆小呢?倾听故事就知道了。

  小结: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就知道了。

  二、基本部分

  1、看挂图完整倾听故事。

  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引导幼儿完整的回答故事的名字叫《咪咪》)

  故事里讲了谁?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幼儿完整的回答故事中的内容教师小结)

  3、猫哥哥和小伙伴不等咪咪就先走了。妈妈怎样鼓励咪咪自己出门去?(别害怕,也许路上会碰到小伙伴)

  4、咪咪在路上遇到了什么?他心里是怎样想的?(帮组幼儿重点欣赏第九节至最后,理解咪咪的心里活动变化,被萤火虫吓了一跳。

  心里想:一定是小伙伴的眼睛;

  看见树叶上露珠映出的月亮光,

  心里想:一定是小伙伴躲在书上。)

  5、咪咪回家时,心里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他已经是只勇敢的小猫了(他自己敢在黑夜里走路了)

  6、老师再一次的把故事讲一遍。

  小结:故事的名字叫咪咪,它先给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很胆小的猫,后来通过参加联欢发生了一些事,小猫的胆子变大了。

  三、谈话:你怕黑吗?

  1、你敢一个人留在黑暗的房间或在黑暗的地方走路吗?(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

  2、你希望自己成为勇敢的孩子吗?怎样才是勇敢的孩子呢?

  3、引导幼儿回忆自身的事例进行讲述。

  老师可以见讲一件自己小时候走夜路的经历

  鼓励幼儿大胆的起来表现自己。

  小结:我们要做一个勇敢的孩子,不管是在黑暗的地方还是在夜晚的小路上,我们都要大胆的去走。

  四、教师与幼儿分角色讲述故事

  1、现在我们一起来分角色将这个故事,我做咪咪的妈妈,你们做咪咪,再请第六组的幼儿当秘密的小伙伴。

  2、请幼儿到前面表演故事,要求幼儿边表演边做动作。

  鼓励幼儿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3、学习了这个故事,你们学到了什么呢?(也要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4、那应该怎样做呢?(引导幼儿说一说)

  小结:这个故事告示我们小朋友不能胆怯,要像咪咪一样勇敢的去面对,去战胜害怕的心理。

  五、结束部分

  小结活动情况下课。

中班教案 篇5

  《三只猴子》

  【活动目标】

  1、在倾听及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逐步学唱歌曲的前三段。

  2、尝试分角色表演,体验并表现歌曲有趣的情节。

  3、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大背景图一张,其中三只猴子可以跳动。

  2、图片八张。

  3、表演头饰:猴子三只、猴子妈妈一只。

  4、地面上用自粘纸贴出床的轮廓。

  5、医院标志一个。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熟悉歌词。

  1、引导幼儿观察大背景图,了解歌曲第一段的内容。

  ①你看到了什么?谁会在上面睡觉呢?它会爬树的、瘦瘦的、喜欢吃香蕉。

  猴子到了床上会干什么呢?

  它是怎么跳的?

  个别:谁来学一学猴子的样子。(表现出猴子的调皮)

  集体(站起来):我们一起来把猴子调皮的样子表现出来,比比哪只猴子最调皮。

  引导孩子观察三只猴子衣服颜色的不同。

  教师清唱:三只猴子在床上跳。

  ②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有一只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包。

  ③小猴子从床上掉下来,谁会来?

  看到小猴子摔在地上,妈妈的心情怎么样?妈妈着急的心情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现呢?谁来学一学。(个别)

  看到床上还有两只猴子,她会说些什么呢?

  教师清唱:妈妈急得大声叫:“赶快下来别再跳。”

  集体(坐着学):我们一起来把妈妈的样子表现出来,看看谁最着急。

  2、教师范唱歌曲的第二、第三段。

  二、在参与表演的过程中学唱歌曲。

  1、教师带领幼儿边唱歌曲边逐步出示图片。

  你能和我一起把三只猴子发生的有趣事唱出来吗?

  唱的时候,你觉得哪句最难呢?

  化解难点:第二句十六分音符

  2、边做手指游戏边演唱歌曲。

  你想用小手玩“三只猴子”的游戏吗?

  情感处理:第一句高兴第二句痛苦第三句着急。

  3、边做动作边歌唱。

  4、教师清唱歌曲最后一段,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第四段的氛围。

  床上还有小猴子吗?猜猜她们去哪里了?

  这间活动室哪里可以当作医院呢?

  三、尝试分角色表演,表现歌曲有趣的情节。

  1、三名幼儿扮演小猴子,一名幼儿扮演猴子妈妈,教师与其余幼儿演唱歌曲。

  表现出猴子的样子(调皮、但是表演时要懂得保护自己哦!),观察图片(颜色)的暗示,妈妈送小猴子进医院。

  2、幼儿分角色表演。

  现在所有孩子都表演了,谁唱呢?(客人老师和我们一起唱。)

  现在还是三只猴子吗?我们应该怎么唱?

  请你先想好,你想扮演穿什么颜色衣服的猴子,绿猴子第一个摔下去(黄衣服——红衣服)

  四、知道不能在床上跳,要学会保护自己。

  你们觉得歌曲里的这些猴子在床上跳着玩,安全吗?

  小结:我们不要在高的`地方跳,头上就不会有包包,保护自己很重要,做个健康的乖宝宝。

  五、结束活动。

  我们都知道不能学歌曲里的“三只猴子”了,等一会你可以把这首歌唱给别的朋友听,别忘了告诉他,也要学会保护自己哦!

  幼儿儿歌中班教案篇二

  好伙伴(附儿歌)

  目标:1、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有表情地朗诵

  2、感受与好朋友友好相处的快乐

  重点:理解儿歌,表现儿歌

  难点:学习与伙伴友好相处

  准备:1、小狗,小鸭,娃娃的贴绒或磁性教具及相应的头饰

  2、小班小册2号挂图

  过程:

  一、通过谈话引题

  1、小朋友,你们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

  2、你看到好朋友时会怎么说,怎么做?

  3、师小结幼儿所说的:“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并且都有不同的交友方式那么你们知道小动物是怎么交朋友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1)教师演示教具,朗诵儿歌

  提问:儿歌中谁和谁是好朋友?

  (2)教师再一次演示教具,朗诵儿歌

  提问:1、儿歌中两只小狗见了面是怎么做的?

  2、小鸭见了面是怎么做的?

  3、两个娃娃见了面又是怎么做的?

  三、学习儿歌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这首儿歌。”

  (1)请幼儿进行集体跟诵

  (2)集体朗诵、男女分组朗诵

  四、表演

  分别请幼儿分别戴上小狗、小鸭、娃娃头饰,找一个好朋友表演儿歌。

  附:儿歌

  好朋友

  两只小狗见了面,

  互相亲亲鼻子尖;

  两只小鸭见了面,

  尾巴摇摇头点点;

  两个娃娃见了面,

  亲亲热热把手牵。

中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8年北京奥运会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在组织幼儿观看了“奥林匹克珍藏品展览”后,“运动”成为了幼儿最关注的话题,于是,我班围绕“我运动、我快乐”的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在幼儿奥运资料时,8年北京奥运会体育运动标志以其鲜明的运动特征、优雅的运动美感及丰富的文化内涵深深吸引了我。在暗自庆幸发现了这个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的'同时,我也在思考着:幼儿园社会活动大多只关注到幼儿的情感体验,如何能打破学科的界限,体现教育的整合性,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提升呢?在我冥思苦想时,幼儿正在玩的“我们都是木头人”游戏给予了我启发,于是,我以奥运体育标志为切人点,结合幼儿感兴趣的体育运动,让幼儿在猜想和模仿运动标志的过程中,提升民族自豪感。

  “运动小人”活动,以幼儿多种感官介入的探究猜想活动为主体,以开放性提问为中介,以诱发积极思维、大胆猜想、自主表达为核心,在猜想、交流、模仿、创造中认识8年北京奥运会常见的运动项目标志,从而发展幼儿的表现力,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目标

  1.能认识8年北京奥运会常见运动项目的标志;

  2.能模仿并用语言交流不同运动项目的动作特征;

  3.为北京举办8年奥运会感到自豪。

  活动准备

  1. 知识经验准备。

  幼儿:与家人观看体育节目,对常见的运动项目有初步认识。请家长带幼儿参观“国际奥林匹克珍藏品展览”,帮助了解奥运会的相关知识。

  教师:熟悉8年北京奥运会运动项目标志和各类运动的特点。

  2. 物质材料准备。

  幼儿:利用废旧材料自制运动器械。

  教师:课件(奥运会运动标志和宣传片)、电脑、电视、数码相机。

  3. 环境准备。

  师幼共同创设主题墙:“我运动、我快乐”。

  活动过程

  1.猜一猜。

  (1)幼儿观看课件《运动小人》,提出问题:屏幕上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2)幼儿逐图自由猜想:不同的小人在做什么运动?

  (3)集体猜想运动“蹦床”。

  首先看运动图标,集体猜想:这是什么运动?为什么?再观看“蹦床”的宣传片。

  (4):运动小人是8年北京奥运会运动项目的标志,代表着不同的运动项目。

  2.看一看,说一说。

  (1)观看8年北京奥运会宣传片《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2)幼儿自由交流:我最喜欢的运动。

  3.演一演。

  (1)游戏:我们都是运动小人。

  幼儿边念儿歌边用身体动作表现运动造型:先自由表现运动造型;接着利用自制体育器械表现运动造型;最后同伴合作表现运动造型。

  (2)幼儿欣赏运动造型的照片,交流自己的运动造型。

  4.谈一谈。

  你想为8年北京奥运会做些什么?

  延伸活动

  1.幼儿尝试运用电线制作“运动小人”。

  2.在区角展示“8年北京奥运会运动项目标志”,供幼儿继续猜想和认识运动图标。

  活动反思

  在“运动小人”活动的预设和实施中,教师以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其中,真正使幼儿的情感教育得到落实。

  该活动的最大亮点是以探究为核心,有效实现教育的整合性。第一,活动以探究为核心,力求使幼儿经历发现问题、猜想预设、相互交流、验证假设、创造表现的全过程。第二,活动为幼儿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亲历探究,为幼儿丰富、不同层次的材料以顺应幼儿的探究,并鼓励幼儿创造性地利用自制器械合作表演运动项目。第三,关注幼儿探究思维能力的培养。

中班教案 篇7

  导读:曾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本课中,教师从幼儿的生活体验出发,以幼儿熟悉的生活体验提出引发性的问题:"客人老师到我们班级来做客,我们怎么招待他们?"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流环境。既能让幼儿以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到活动中,又能巩固幼儿友好待人接物的良好品德,同时很自然地导入,引发了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众所周知好的习惯将终身受益。"因此我们幼儿教师在幼儿园的各项工作之中都要加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要以课堂这一主阵地,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形成师生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使幼儿在活动中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更主要的是养成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在平时的日常活动中,常发现孩子们总能三三两两的结伴活动;游戏时,也能友好地进行交流;操作活动时,不为了一些教玩具而争抢不已。为了能更好地使幼儿学会谦让,培养合作精神和自信心。我设计了这节课,意达到如下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多种水果的特点。

  2、尝试制作水果拼盘,体验活动乐趣。

  3、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准备:

  1、水果拼盘若干个,各种水果,盘子,牙签,水果刀,毛巾,桌布。

  2、布置水果拼盘的图片展,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

  在本次教学中我着重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创设谈话情景,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曾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本课中,教师从幼儿的生活体验出发,以幼儿熟悉的生活体验提出引发性的问题:"客人老师到我们班级来做客,我们怎么招待他们?"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流环境。既能让幼儿以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到活动中,又能巩固幼儿友好待人接物的良好品德,同时很自然地导入,引发了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运用多种方式,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在本次教学中,我设计了谈话、观察、制作、品尝4个统领本课的环节。

  (1)在观察这一环节中,我充分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感知水果的特点,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并具有初步自信心,激发他们制作的愿望。符合《新纲要》中提到,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性材料,使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体验发现的乐趣。

  (2)在制作这一环节中,我先请幼儿通过讨论:"你最喜欢哪个水果拼盘,为什么?"充分感知水果拼盘的特点。讨论中幼儿将自己的看法很自然的讲述出来,从而增加了他们表现的自信。然后让幼儿自己来品尝美味的水果拼盘。通过味觉的刺激,更能激发制作的强烈欲望,同时也让幼儿体会到谦让的快乐。最后是让幼儿通过商量——分工——合作,共同制作一个水果拼盘。在这里通过丰富的水果实物及合作制作情节的设计,让幼儿体会到合作的乐趣,同时进一步增强了幼儿的兴趣和自信心。出处活动中通过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符合《新纲要》中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幼儿进行交流,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同时体现出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的要求:不光能干,还要会说,会思维。

  (3)在品尝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向客人老师介绍,请客人老师品尝。进一步巩固幼儿谦让习惯的养成。同时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自信心也就在成功的喜悦中得到提升。我力求做到首尾呼应。整个活动以作客贯穿始终,让幼儿在"玩中学""做中练""学练中玩",将活动推向高潮。

  三、提供有序活动,培养幼儿的文明习惯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老师准备了丰富的`活动内容,可由于幼儿年幼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仍然我行我素,还有少数的幼儿出现捣乱的现象。为了使幼儿能认真的学习,这就需要老师把活动组织得有序有趣,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文明习惯。在教学中,我先以谈话引出,以观察为铺垫,以品尝为手段,让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中合作,共同制作水果拼盘。力求使幼儿增进谦让品质、自信心和合作精神,切实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尤其在观察和品尝这两个环节中,不仅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更主要的是培养了他们谦让的良好品质。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参与活动。我事先精心准备了水果拼盘的图片展,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还准备了大量的水果和水果拼盘,让幼儿有美的享受,从而激发他们制作的欲望,体验成功的喜悦。

  实践证明,每一次精心准备的活动,都是培养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一条有效途径。

  让我们在每一次精心准备的活动中,扬起孩子自信的风帆,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地成长。

  教学反思:

  考虑到中班孩子的年龄在四到五,已经有了一定的动手及独立思考能力。也有一定的探索、创新意识。所以,我在设计活动时,有意在有些拼盘上加大难度,激发幼儿的尝试欲望。在活动中,我尊重孩子的各种想法,哪怕拼出来不一定好看。不过在材料的投放上,我只看到”水果”二字来投放,可有个孩子却说:“老师,我想放一颗糖在上面”,一下反应了我的材料不够丰富,不能满足孩子们的想象和创作。在孩子们拼盘过程中,我发现了他们的想法千奇百怪,完全把孩子们认识中的“拼”发挥到极致。他们拼出的拼盘不是成人世界里拼盘。有你看得懂的,有你看不懂的;有精致的、有粗糙的;但他们都拼得那么投入、那么认真。我完全被他们的想象征服了。

  当我发现他们所作的拼盘与我当初所想的完全不一样时,我改变了活动形式,让他们自己来说明自己的作品。搞了一个作品发布会,孩子们用他们稚嫩的语言说明了他们天马行空的各种想法。整个活动孩子们都在愉快、积极的氛围中进行。最后孩子们都和自己的作品合影留恋,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和喜悦。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背景:

  随着主题活动“豆豆家族”的开展,小朋友纷纷带来了各种豆,有黄豆、蚕豆、绿豆、赤豆,我们一起做了种子发芽、豆豆装饰画,我们还和小朋友一起把这些豆装在小玻璃瓶里放在自然角,在装豆豆的过程中,小朋友欣喜地发现不同的豆豆在玻璃瓶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于是,带着这一发现,综合活动“豆瓶进行曲”就这样产生了。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知道不同大小的豆在玻璃瓶所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学习用自己的方法记录结果。

  2、参加打击乐活动,并选择合适的节奏用豆瓶为乐曲配节奏。

  3、积极参加探索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准备足够的蚕豆、绿豆,人手一玻璃瓶。

  2、音乐准备:幼儿多次听过音乐:郊游。节奏卡若干

  活动过程:

  1、通过观察物品,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今天,我们活动室来了一群特殊的新朋友,是谁呢?让我们来把它们请出来!”(出示各种豆)你们都认识它们吗?谁来告诉我,他们是什么?(蚕豆、绿豆)这些豆娃娃有什么不同?(大小、颜色)

  还有一群朋友啊他们吵吵闹闹地也要来呢,它们是谁呀?(出示玻璃瓶)

  2、幼儿第一次探索,自己制作豆瓶,知道把豆放进瓶里会发出声音。

  (1)“在这些豆娃娃和瓶娃娃中有个秘密,它们要请我们小朋友去找一找,看看是个什么秘密?)幼儿操作,尝试将豆娃娃放入玻璃瓶里发出声音。

  (2)你们找到秘密了吗?谁来告诉大家?

  这些可爱的豆娃娃和瓶娃娃还会唱出这么美妙的歌声啊,我们一起来摇一摇,上边摇摇,下边摇摇,左边摇摇,右边摇摇,前边摇摇,后边摇摇。

  (当幼儿通过动手探索,发现了把豆放入玻璃瓶会发出声音,这时给孩子摇一摇的机会,充分满足了他们的需要)

  3、幼儿第二次操作,探索不同的豆在瓶里发出的声音不同,并用自己的方法记录结果。

  你们听,他们唱的歌声是一样的吗?请你们下去把每种豆放在瓶里试一试,听一听,他们的声音是怎样?然后用自己的方法记录下来。幼儿讲述自己操作的结果。

  3、节奏游戏,体验乐趣。

  (1)幼儿创编节奏你们的豆瓶真好,会唱出这么好听的歌声,现在请你们告诉我,你的豆瓶可以唱出什么节奏。(老师随幼儿打出的节奏及时出示节奏卡)

  4、打击乐:拔根卢柴花

  (1)“听,这是什么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唱唱看”(幼儿一起唱歌:郊游)

  (2)现在请我们小朋友用我们手里的豆瓶为音乐打节奏,请小朋友想想用什么节奏呢?

  (3)随着幼儿的回答在歌曲图上标记节奏卡

  (4)幼儿看了节奏卡一起为音乐打节奏2次。

  5,延伸活动。

  看,在窗台上老师还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豌豆、黄豆,一些塑料瓶和铁瓶,小朋友可以去玩一玩、试一试,看看他们的声音是不是一样的。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而科学活动最能有效地让孩子们实现探索、发现的愿望。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在《美丽的小花园》美术活动中,能够剪出各种不同花边的花朵。

  2、愿意创造出不同花边的花朵,能摸索出大小花的剪法。

  活动准备:剪刀、彩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花朵

  1、你见过的花朵——“你见过的花朵,它们的花瓣都是什么形状的呢?都有几片花瓣呢?”(幼儿泛谈)

  2、出示作品——“你们都用蜡笔画过美丽的花朵了,今天我们要换一个方式画画,我们要用手工纸和剪刀来剪出美丽的花瓣来。”(教师出示作品)

  二、制作

  1、看看、说说“这是我的美丽的小花园,好看吗?你们喜欢吗?”

  “我花园里的花朵,它们的花瓣都是什么形状的呢?都有几片花瓣呢?”(幼儿观察,泛讲)“这些花瓣,都是一刀剪下来的,今天我们就来学学用小剪刀剪出美丽的花朵来。”

  1)一张正方形的`纸,折成三角形的形状,然后在对折成三角形的形状。

  2)在三角形二条直角边相交的这个角处,离角一段距离的地方用剪刀剪出花瓣的造型。

  “你们仔细看看,我的有些花朵它很大,有的很小,有的花瓣很多、有的花瓣却很少。我是怎么剪出来的呢?谁来猜猜看?”(幼儿猜想)

  重点难点:

  1)怎么让花瓣多一点?

  在折叠三角形的时候,次数要多。次数越多花瓣就越多。但是在三折后,三角形的折法不能对折,而是要将一条闭合的短短的边折向斜边。

  2)怎么让花朵大一点?

  在剪花瓣的时候,离尖角越远花瓣则越大,离尖角越近在花瓣越小。

  “这样的花朵是怎么剪出来的呢?”(空心的花朵)“我们在剪完纸头后,剩下来的这片纸头也可以剪出花朵来。”(教师演示,将剩下的纸头剪出花朵来。)

  2、试试、做做“我们现在就动手来试一试,要记住重要的地方。你折的三角形次数越多花瓣就越多,剪的长短不一样,花瓣大小就不一样。”

  教师带幼儿一起剪花瓣。

  “我们都剪出了第一朵小花了对吗?那现在就请你们自己尝试着动手试试,你想剪出什么样的花瓣,在用小剪刀剪之前,请你先画一画,等一下就沿着你画的直线剪。”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精选)07-30

中班教案(经典)08-03

【精选】中班教案07-27

(经典)中班教案07-26

中班教案12-09

中班的教案11-05

教案幼儿中班教案02-15

《理发》中班教案01-19

幼儿中班教案01-26